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中秋节的作文7篇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大全,欢迎参阅。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1
吃月饼
闲秦再思《洛中记闻》说,唐僖宗在中秋节日吃月饼,味道极美,他听到新科进士的曲江设开喜宴,便命御厨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更加清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宋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饼面上的图案,起初大概是先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上,后业干脆用面模压制在月饼之上。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赠送亲友。这无疑是汉民族的一种民族心理的反映。传说,元朝初年,元蒙统治者惧怕民众起来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监视,十家只许用一把菜刀的高压政策,人民忍无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放一个蜡丸,蜡丸中裹着纸,纸上写着誓言,饼底还贴一张纸做暗示,以此互相号召反蒙复国。浙江温州一带称这种月饼为三锦,按当地方言的谐音就是杀紧。这大概就是今天月饼外常贴上一张纸的由来。
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玩兔儿爷
近人金易、沈义羚所著的《宫女谈往录》中,记述了一位叫荣儿的宫女讲述的故事。当时正是八国联军进北京的那一年,慈禧太后逃出了京都,在逃亡的路上恰逢中秋,这位太后慌乱之中亦未忘旧礼古俗,便在寄寓的忻州贡院中举行了祭月之礼。故事说,晚饭后按着宫里的习惯,要由皇后去祭祀'太阴君'。这大概是沿着东北的习惯'男不拜兔,女不祭灶'罢,'太阴君'是由每家的主妇来祭的。在庭院的东南角上,摆上供桌,请出神码来(一张纸上印一个大兔子在月宫里捣药),插在香坛里。香坛是一个方斗,晋北的斗不是圆的,是方的。街上有时偶然听到晋北人唱'圆不过月亮方不过斗,甜不过尕妹妹的温柔。'可见,晋北的斗全是方的了。斗里盛满新高粱,斗口糊上黄纸,供桌上四碟水果,四盘月饼,月饼叠起来有半尺高。另外,中间一个大木盘,放着直径有一尺长的圆月饼,这是专给祭兔时做的。还有两枝新毛豆角。四碗清茶,是把茶叶放在碗里用凉水冲一下。就这样,由皇后带着妃子、格格和我们大家行完礼,就算礼成。我们都是逃跑在外的,非常迷信,唯恐有一点礼仪不周,得罪了神鬼,给自己降下灾难。所以一有给神鬼磕头的机会,都是争着参加,没有一个人敢拉后的!我和娟子是替
换着来磕的头。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宫廷中祭拜月兔的规矩,虽说是在逃难之中,香坛只好用晋北的方斗来替代,但从心理角度说,因为在难中,所以对神则更为敬畏而虔诚。从这个故事看,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然而民间则不同,百姓们称它为玉兔儿爷,这种称呼虽不如称太阴君严肃庄重,但却显得更为亲切。而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实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尽管略显得对神不大尊敬,但却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异化。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色彩,而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玩兔儿爷的风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玩月
中秋玩月,今人称之为赏月,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究其玩月的形式,富者多自搭彩楼,贪者多寄圩酒楼,好游者则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备核肴酒浆,文人赋诗,俗士讲古,往往通宵达旦。除了贵族和民间玩月的情况,此外还有赏游型的玩月。唐李涉《中秋夜君山台望月》诗:大堤花里锦江前,诗酒同游四十年。不米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月当天。这是登山玩月的佐证。明《江南志书》记载:常熟县八月望日游人操舟集湖桥望月。这是泛舟玩月的佐证。当然,古人玩月,并不仅仅是只玩赏中天朗月,而往往是把月和大自然中的其他景物连带在一起观赏,比如著名的景观--卢沟晓月、三潭印月等,无疑都是人们中秋玩月的绝好所在。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2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是象征团圆的好日子,远方的亲人都会陆陆续续地赶回来,跟自己的家人一起吃月饼、赏明月,享受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
下午,我和爸爸妈妈去外婆家过节,一进门,就看到客厅里人声鼎沸,笑语不绝。舅舅、舅妈、姐姐和妈妈,还有久违的姨婆都来了。就连门前的大树上的鸟儿们也叽叽喳喳地唱个不停,更为节日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晚餐很丰富:有宫保鸡丁、鱼香茄子、松毛烤鸭、南瓜饼、摊鸡蛋……还有我最爱吃的蒙古族传统美食----太极黄鳝。那香味直扑鼻子,撩得人口水直流。人都到齐了,我和大家一起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开吃”了,外婆看着我们的吃相,一双大眼睛都笑得眯成了一条缝,脸上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皱纹,在和煦的灯光下显得十分漂亮。
饭后,我和姐姐妹妹们一同去阳台上赏月,只见黑色的天幕上,繁星点点,皎洁的月亮像个巨大无比的玉盘,挂着夜空中。“啊,好美呀。”我们异口同声的发出了赞叹。此时此景,用两句古诗来形容是最合适不过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没有扎花灯,于是我们边赏月,边放烟花。随着噼噼啪啪的爆炸声,一朵朵烟花直奔夜空,在星星和月亮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彩……这时,我的思绪随着烟花飞向远方,我在想念远在北方的大姑,不知她过得好吗?我衷心祝愿大姑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如果此时她能和我们一起过节,该多好啊!但正如苏轼所写: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放完烟花后,我们回到客厅,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外公照例拉起了马头琴、悠扬=婉转,如歌如诉的琴声在客厅里回荡,我和妹妹和着琴声,跳起了蒙古舞,家人边吃月饼,边欣赏我们的表演,真是其乐融融。
中秋节,一个快乐、温馨,充满幸福又令人难忘的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3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4
月圆,已经是遥不可及的神话。没有真正的月满,只有变幻的月缺。因为,远方,有它的身影。
——题记
夕阳放出最后一缕光芒,把整个天空染成了金黄色。我站在学校的操场上,凝望着它缓缓沉入云海。
夕阳——
暑假时我总喜欢在公路上骑自行车,我围着市中心转上几圈后就可以看到夕阳缓缓落下。而它的余辉正好洒在我所居住的房子上,顿时一片灿烂。夜幕降临,马路两旁的灯亮了,和路两旁的万家灯火连成一片,这时我才一边看着脚下的影子一边回到家。
家,我离开了。从坐上公共汽车的那一刻起,我已经想得很明白。父母是爱我的,他们为了我以后有一个更好的前程,不惜把我送到外地去读书。离开,那是我的无奈。母亲在车站送我时,说了一句话:“女儿,我舍不得你。”当时我没有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意义,只是愣了一下,还是上了车。后来车启动了,出了城,我才感觉到“家”的影子渐渐缩小了,渐渐离我远去了,心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痛楚。忽而想起父亲告诉我:“任何情况下都不许哭。”又忍住了泪水,转头看向窗外。因为我相信,这样尽管哭了也不会有人看到。我静静地坐在窗户旁,看着那条灰色的高速公路,那条不知要通向何方,要带我去往何处了路,想起了我的现在与未来。忘了吧,不要有一丝牵挂,勇敢地接受新的环境吧!一个声音从我耳边传来。我渐渐不去看它——那条路的开端的一个黑点。“对,忘记,总要离开的。”
中秋节快要到了。食堂里坐着来看望学生的家长,而我却不是其中的一人;远处温馨的灯火,我却得不到其中微弱的一盏;整个夜弥漫着月饼的香味,我却尝不到其中的一块。月饼,不是没有,而是即使含在了嘴里,心中不免也有一丝苦涩。中秋节,本应该是一家团圆的时候,而我,却坐在家的另一方。空荡荡的寝室,除了我奋笔疾书的`声音外,其他的,什么也没有。再望望天上的月亮,想想后羿思嫦娥的痛,也许我也应该和后羿一起思念远方的"嫦娥"了。看看月亮——连它也不是圆的。
时空,扭转。记忆,往复。
化作唐朝的一缕清风,在天空中无忧无虑地飘荡,在白云间嬉戏,俯瞰着千家万户欢聚一团。歌不断,舞不断,乐不断。夜幕降临,一片繁华之色。
化作宋朝的一株杨柳,立于河畔,沐浴在阳光里,伴着微风阵阵而摇起纤纤舞姿。河水潺潺,归舟悠悠,过着安静而闲适的生活。平平凡凡了却一生。
化作清朝的一名学子,背负着家人的希望,乘上小船,踏上求学的征途。小船向前慢慢划去,看这送别的亲人,越来越小,越来越远,唯闻一阵叹息......
时代,变了。一切,都变了。
清风不会留念那片乐土,它回离开,去追求那个属于它的梦;杨柳不会安于闲适的环境,它也会离开,去寻找一片适合自己发展的新天地;学子不会再去看。
那个亲人的背影,他会回头,会有自己的报复,踏上新的征程。而我,也一样。
家,我离开了。我明白,那只是我一时的避风港,而我这只即将远航的小船总有一天回离开那个避风港,驶向我梦寐以求的大海。对,或许,我早该自立了,渐渐学会把一切不悦忘掉,也就是"家"的依靠。
忘记吧,一切"家"带给你的无限感伤;中秋的冷月饼,忘了吧,它只会勾起你的痛。看,窗外,灯已经亮了,那条光辉的路已经展现在你面前,你为何不踏上那条征程,让它一直"光亮"下去呢?因为我们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或许思念就是一把枷锁,你不可能彻底把它忘记;它也是一条纽带,拌住你不放。而你要做的就是站在路口,判断如何选择。
虫子说,噢,是懒猫啊,找我干嘛呢,不知道我正在跟作业拼命吗?
我说,我想通了,不写作业,咱们出去。
出去?虫子说,刚刚你不是不想出去吗?怎么这么快就变卦啦?你不是还有很多作业没写吗?
我说,不知道啊,就是突然不想写了,哎呀,你别问啦,我就是想到外面透透气。
虫子说,那好吧,我在我家等你,你快来啊。
骑着自行车,风吹在身上有些冷,已经秋天了,记得去年这时候天气还很热呢。到了虫子家时时,看到她正在写作业。
我问她作业写得怎么样了?
她说,还差英语和作文。其余的总算被我K掉了。
我说,你把数学作业借我抄吧!
她大笑说你想得美。
月夜里,我们的笑声一直在回荡……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5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十五的夜晚人们仰望朗朗明月,想念亲人,所以中秋节还有一个名字叫“团圆节”,人们除了赏月,还要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今年的中秋节,我来到了美丽的盐都程实村,这里的黄昏非常美丽,彩霞像一个个红烧鸡翅膀,真让人垂涎欲滴;还有一些白云像一只只绵羊,真让人想上前去摸一摸啊;就是这里的河水太脏了,没有保护好。今天是中秋佳节,同时也是表弟舅舅的结婚日。
天色暗了下来,客人们陆陆续续都来了,结婚宴会开始了,舅舅和舅妈来给客人们敬酒了,来到我们这桌时,大家都一起站了起来,我也跟着站起来,并把杯子放在二位新人的杯子下面轻轻的撞了一下说“祝舅舅和舅妈早点生宝宝,给罗程当弟弟!”接着,更惊彩的宴会节目来了,只见表弟外公的脸被别人画得一块黑,一块绿,一块红,一块白,又穿上火红火红的长袍,真像一位搞笑的济公;后面还有几个小外公也被人换了装,有红色的、绿色的,其中一位司仪先生在说新人贺词,祝贺声,笑声,喝酒声,真是热闹非凡啊。
婚宴结束了,我和妈妈带着月饼登上了屋顶赏月,啊!多美的月亮皎洁如玉,漂亮的星星像镶嵌在云海中的几颗钻石,闪闪发光。我轻轻地咬了一口月饼,它是那么的酥,那么的甜,一股浓郁的清香沁入我的心田。此时,我想起远在武汉的奶奶、大伯、三叔和哥哥们是否也在吃着月饼赏月呢?我真想念你们啊!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6
今天是8月15号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个重要的节日里,连我们国家也都开放了个公共假期……当天,我们早早地起床了,激动地准备着过中秋。
夜幕降临,我们一家高高兴兴地吃了顿团圆饭,然后就各忙各的。
我和几个好朋友,都拿着小灯笼,带着满怀的好心情,露出一面喜悦无比的笑脸,手牵手的,一起去逛逛街,走走商场。
我们一起来到了附近的小公园,那里可热闹了,一片金光闪闪的,看不清对方的相貌,但可以被那种耀眼的光迷住了。
有些小孩提着各式各样的小灯笼到处炫耀,对他们来说好像是新鲜事;有些比较大点的孩子,比较调皮的孩子,他们都拿着萤光棒,几个拼成一大串,把它当做了五彩光亮的项链,带在头上,就像是其他民族平时的风俗。
在公园里,我们都能看到小灯笼和“项链”的身影,小朋友也把它们当成了中秋节的最佳伙伴。
而大人呢,他们都陪着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好像自己也返老还童呢!年过花甲的老人,他们也都像小孩那样,拿着小灯笼,谈天说地,津津乐道的。
我们孩子们在公园里捉迷藏呢,虽然这个小公园里没有灯,感到黑漆漆的,但是在这隆重的节日里,我们是感到那么的温暖,那么的光明。
在这个小公园里,到处荡漾着我们的欢笑......在月亮姐姐出来之前,我们赶紧回家赏月了。
大家有的在天台赏月、有的在阳台赏月、还有的在门口。
而我们家呢,就在天台赏月,因为啊,“站得高,望得远”!一来到天台,我就一蹦直跳,把什么都扔下,只顾着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等候着月亮姐姐。
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可月亮就像要吊人们的胃口,也好像在调皮地耍弄人们,你越想她出来她却偏偏不出来。
哎,月亮姐姐也太爱梳妆了,所以呀,她就叫云朵妹妹把她遮住了,打算给人们个惊喜。
正当我急得不能再急时,月亮姐姐终于显身了,只见她扎了几个小辫子,脸蛋也特别圆,可能是因为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望着她,使她高兴得自己那可爱的脸蛋圆起来。
她今天的美貌,让人们议论纷纷。
我对着月亮姐姐,有着说不完的话,我慢慢地闭上眼睛,发自内心对着月亮姐姐,跟远离家乡的亲戚朋友说了许多话:让我送上香甜的月饼,连同一颗祝福的心!成为第一个祝愿你的人!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愿你的生活就像那十五的月亮一样,圆圆满满!明明亮亮!思念像中秋的满月,牵挂似漫天的繁星,在这欢乐的节日,借着柔柔的风,谱上长长的祝福,轻轻飘到你身边。
祝中秋愉快!最后,月亮姐姐她对我笑了。
这是给我一个很好的答复!活泼好动的弟弟傻乎乎地说:“月亮姐姐,我想抱你。”说着,他就往月亮姐姐走去,但月亮姐姐非常善解人意,弟弟走在哪里,她也跟在哪里,不停地飘动着。
然后,我们一家人一边吃着美味的月饼,一边津津有味地谈论着中秋节的故事来历等。
其中,有个故事大家也比较熟悉了,但我还是百听不厌: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
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
可是又有另一个说法是,在月宫里还有一个叫吴刚的人......赏月后,我们一家人都去姑婆那烧烤。
我的姑婆,她家非常非常富裕,每到中秋节,她都会邀请很多亲戚朋友去她家门口烧烤。
今年,也不例外!我们一来到,表姑啊,他们都非常热情地说:“颖颖,这有水果,饮料......你喜欢吃什么就拿什么!”我害羞地笑着说:“谢谢!”我们坐了一会,就放烟花了。
“啪”的一声,烟花以360度的旋转飞过了大地,腾空而降,这英雄气势,拍手叫好!大家都欢呼雀跃:“好美的烟花啊!”是真的,你瞧,这烟花五颜六色,一个就接着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这烟花把整个天空都吓着呢,天幕上闪闪发光,这是救命的暗号!人们也都站着老远,可还是感到有惊无险。
那一声声巨响,那一条条五颜六色的“闪电”,谁不会惊跳?那烟花就像要把天幕给割伤了,多厉害呀......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放完了烟花,接着就去烧烤了。
我们围在一个火炉旁边,精心地调好了火候,就拿着冰腿肠,鸡腿,鸡翅膀等等,搞进铁叉里去就可以进行烧烤咯。
我把生肉放到架子上,过几分种就翻翻肉。
你烧了一会就加点扫点油去,等你差不多烧好时,就加点蜜糖去就大功告成啦!不过烧烤要面对着火,虽然这是难免的,但也非常辛苦。
有些胖的人,还会被火弄得胖油也汁出来,哈哈,幸亏我是“排骨”呀!哎,我这第一次是非常倒霉,非常不幸,就怪我拼命地动呀动,使叉叉里的肉都掉到架上,这还是小事,可我使劲地往肉里叉,却叉中了别人的那份肉,呵呵,自己的一份肉反而被掉到了火上,可笑吧......这是一个愉快的中秋节,也是终身难忘的!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7
站在小城的屋顶,我看清了天上的月亮。普定的八月天气晴朗,月亮如月饼一样,早就摆出来了。但是,我只看到了街上的月饼,却没有见到天上的月亮。游走在小城的大街小巷,我抬头看天,除了小城的屋檐,就是桔红的灯光。再过两天,就是中秋节了。这个夜晚,我也不知道为何会爬到了屋顶之上。月亮不圆,像一个被咬过了一口的月饼一样。
席地而坐,月亮正从一朵云彩里穿过。桥头离城不远,就八公里。桥头的大院坝里,孩子们这样唱:
月亮婆婆
点点哟哟
张家吃酒
李家唱歌
我从来没有指过你
你不要割我的耳朵
中秋节就要来了,有一个男孩,一边唱着,一边想着,八月十五偷老瓜(南瓜)。
桥头的八月,没有月饼,只有老瓜(南瓜),挂在房梁、沟埂、河沿,或是躲在苞谷丛林,黄的,青的,或青黄相间;大的,小的,长的,圆的,各式各样。小时候,上山看牛,就下地找瓜,在村子周围走动,就东张西望地觅瓜,甚在小河里洗澡,也认真地注视着河沿上。
村东的江家门前,干爹家就住那里。他是一个能手,集木匠、石匠、厨匠为一身。幼时,母亲算命,说要给我找会木匠、石匠、厨匠等等手艺的匠人当干爹,这样才能保住我的性命。于是,他就成了我的干爹。
桥头小河从东流向西,竟在江家门前拐了一个弯,小河涨水,那里的河岸就要遭殃,大块大块的泥土被水冲走后,干爹像是感到了危险。枯水时节,他就到大屯坡去运来石头,从河底砌上来,那年,江家门前的保坎砌好了,他就在保坎垄起的泥土上栽起了瓜果之类的菜蔬。
那年八月,干爹垄起的地里生出了一个水桶瓜(因瓜长且大,像担水的水桶,村里人称之水桶瓜),高高地挂在河坎上。那瓜离路有几米高,且那保坎不易攀附,只有从河里,方能摘到。那时,对于那个水桶瓜,远不止一人想偷了。可是,偷那瓜得有勇气。小河从桥头穿村而过,洗澡本就是村里孩子们必学的游戏,且人人武艺都高。然而,孩子们都晓得,鬼总是在晚上出没,大白天都闹过鬼,何况是晚上。老人们说,鬼是一阵风,来无踪,去无影,桥头小河,孩子们是看过自己的伙伴如何让河鬼拉走了的。于是,晚上下水,谁都免不了怕那河鬼把自己拉走。
记得,那年月的中秋节,孩子们是很难吃上月饼之类的食物。中秋虽是收获了,但是,父母亲都忙得顾不上吃饭,更是来不及把那苞谷等粮食背到集市上,换些钱来买饼子。于是,父母亲就把刚收到家里的葵花、花生倒进铁锅里,然后放到灶火上去炒熟,装在蛇皮口袋里。这天晚上,孩子们的衣袋里都是满满的,你见到我,我见到你,都彼此交换各自的食品。也不知道八月十五偷老瓜是否与此有关联,在桥头长大,不要人教,不要人提醒,每到八月十五,孩子们就遍地偷老瓜来煮吃。
在记忆中,总是忘不了那天晚上。猫松胆子大,他从牛滚塘下河,游到了江家门前,把那水桶瓜摘了下来。我们来到华中家,我们先把瓜皮刮了,然后把瓜切开,掏出了瓜籽,把瓜切成一托一托的,再和着糯米,放进了锅里煮成了老瓜稀饭。记得,我吃了三碗,华中吃了两碗,猫松吃了三碗……一个个像狗一样,吃得舔口舔舌的。
八月十五好偷瓜,八月十五这天,无论是谁家的瓜被偷了,只能哑巴吃黄连,断不能生气或是骂人的。干爹自是知道这样的村俗,八月十五临近了,他依然不摘河坎上那又长又大的水桶瓜,让我们偷了去。多年以来,每当中秋临近之时,我禁不住想,干爹为什么不摘瓜呢?前年清明,他去上坟,摔了一跤,就没有起来了。然而,如今的桥头,每到八月十五的时候,许多人家的老瓜虽已熟了,但还是不摘回家。
月光下的桥头,会是啥样?月亮看见了,我只看到月亮,只有那安织路上的车辆,你来我往,不是呜呜咆哮而过,就是把秋风掀倒在了门窗或是广告牌上,砸得秋风呼呼作响。李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苏东坡说:“人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小时于月亮,除了那些童谣,就是八月十五偷老瓜了。长大了,离开了桥头,除了童谣和八月十五偷老瓜,还多出那些古人说给月亮听的话。
白天刚回了一趟桥头,给父母亲送了些月饼。父亲亲在袋子里挑三捡四,拿起这个捏捏,又拿起那个试试,他说,自己没了牙齿,我买的硬了些。母亲说,她怕吃月饼,前年对门寨子的王舅妈,就是吃月饼出了事,屙血死了。我低着头,没有说话,我不知道,自己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八月十五,我是回不了桥头了,即是母亲炒好的葵花和花生,或是遍地长满了老瓜,那仅是一种守望。
月亮不圆,像是被一个调皮的孩子咬了一口。两天之后,中秋就如约而至,那天,月亮就圆了,当然,它很快就走了,走了一年之后,它又会回来。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7篇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大全相关文章:
★ 教师节与中秋节同一天祝福语精选75句2篇(中秋节和教师节同一天祝福语简短)
★ 中秋节里最难忘的一件事作文初一3篇(中秋节里最难忘的一件事作文初一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