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设计方案范文4篇(实用设计案例)

时间:2023-07-01 05:20: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实用设计方案范文4篇(实用设计案例),以供借鉴。

实用设计方案范文4篇(实用设计案例)

实用设计方案范文1

  教学目标 :

  1、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却反而先登上极顶的原因。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踏实,一个劲儿往前走,学习挑山工不停攀登的精神。

  2、运用抓住体现中心的句子来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方法,培养领会中心思想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随一位挑山工登泰山,解开心中不解之谜是本文的重点段落。了解课文是分几层意思来表达中心的,从而理解作者悟出的哲理,懂得作者是怎样把这个哲理一步一步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课题,介绍作者:

  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画家冯骥才的作品。他的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在泰山风景区有许多游人,还有——挑山工。

  二、读通课文

  1、自由朗读,思考三个问题:

  ① 文中的不解之谜指什么? 板书(生谜)

  ② 作者是怎样解谜的? (解谜)

  ③ 作者领悟出什么深刻哲理? (明理)

  2、检查朗读。

  3、课文就是按照“生谜——解谜——明理”的顺序来进行叙述的。

  三、生谜

  1、观察插图,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的人?

  2、自读第1节,说说课文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挑山工?谈你的感受。(同桌讨论)

  3、交流:

  ①肩搭扁担,挑着沉甸甸的物品——说明担子重;

  ②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垂着,伴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说明步履轻松;

  ③“折尺形”的登山线路——说明路程长。

  4、引读课文:

  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的担子重——,他们的步履轻松——,他们登山的路程长——。这样登山的原因是——,好处是——,担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上直下,膝头是受不住的。但是——。

  5、担了重物,路程加倍,还是慢吞吞地向前走,居然能走到游人前面,由此,作者心中产生了一个不解之谜。

  出示练习:

  挑山工 ╱ 慢, ╱ 慢。

  走得 其实并不

  游人 ╲ 快, ╲ 快。

  交流完成填空,学生读。

  6、引读课文:

  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奇怪的是——。你轻快地从他们身边越过,以为——。你在某个地方——,或者——,或者——,他们——。等你发现,你会——,以为——。

  四、熟读第一段,背诵第一段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第一段。

  2、谁能说说挑山工的不解之谜是什么?

  二、解谜、明理

  1、读3-6节找出表现不解之谜的三组句子。

  交流出示句子。

  各种形式读句。

  六、解谜、明理

  1、出示作者的疑问(第4节)

  2、最后,挑山工的回答解开了他心中的谜。出示挑山工说的一段话。

  三人分别读这段话。

  3、挑山工的这段话怎样解开这个不解之谜呢?

  出示阅读提示:

  任选一个内容进行学习,先读懂这段话,再联系上下文,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1、是否同路

  (出示)山下 他们同时起程

  回马岭 一、二次……

  山道上 几次相遇

  最后汇合在极顶的小卖部前

  2、游人走法:

  挑山工走法:

  随机朗读句子

  3、游人东看西看,挑山工一个劲地往前走,理解时间长了,就走到前面去了的含义。

  4、这些是挑山工的话,作者由挑山工的话语中悟出意味深长的做事哲理。

  出示句子、读句

  那作者悟出了什么哲理(师举例说一个内容,其余学生说)

  出示:向着目标 踏踏实实

  不停攀登 奋发努力

  七、哲理升华

  1、从泰山回来,作者深深记住了这些哲理,并且画了这样一幅画。

  出示图与文 读句

  2、作家冯骥才作为一个游客,听了挑山工的话以后,如果再去游览名山,会怎么走?

  那为什么还要画这幅画并挂在书桌前,多年不曾换掉。

  师小结。

  八、课外延伸

  出示课前,收集冯骥才作品目录。

  冯骥才

  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杜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xxxx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实用设计方案范文2

  适宜对象:该材料适用于小班幼儿区域化学习活动使用。

  价值取向:

  1、这本操作书主要让幼儿练习扣钮扣、系鞋带、拉拉链、别别针、编辫子、打蝴蝶结等技能,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通过操作,让幼儿按自己的爱好搭配不同的服饰,培养幼儿色彩协调能力。

  材料设计:

  (一)材料与工具:约30厘米×40厘米的彩色软泡沫4张、五颜六色的布、毛线、钮扣、拉链、别针、美工纸、花边、双面胶、剪刀、直尺、打孔机

  (二)制作方法:

  1、选4张软泡沫裁成(约30厘米×40厘米),其中三张裁成三份。

  2、将每张裁成三份(头、身体、脚)的软泡沫上用毛线、布、钮扣、拉链、花边、别针等制作成三个漂亮的巧巧娃,分别做成不同颜色的脸蛋、衣服和鞋子,以便让幼儿按自己的爱好搭配不同的服饰,增加兴趣。

  3、将完整的一张软泡沫做书的'封面,旁边打孔,用毛线打成蝴蝶结(便于幼儿练习),中间用绒布做一朵花,代表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花芯用钮扣做(便于幼儿练习扣钮扣),再用美工纸打印书名“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操作书”,反面打印“巧巧娃”,最后用美工纸折些小花点缀一下。

  (三)提示

  练习扣钮扣、系鞋带、拉拉链、编辫子、别别针、打蝴蝶结等动作技能,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为书中三个娃娃搭配不同颜色的衣服、裤子和鞋子等服饰。

  玩法与指导:

  1、扣钮扣

  玩法提示:看好扣眼,把钮扣放在扣眼里。

  指导要点:扣眼与钮扣要对齐。

  2、系鞋带

  玩法提示:先打一个结,再在两头重叠整理出一段从中间穿过去。(鞋带预先穿在鞋子上)

  指导要点:先让孩子看老师示范,然后再练习,打结时要收紧。

  3、拉拉链

  玩法提示:拉合时把两边的拉头插齐,左手按住,右手慢慢往上拉;拉开时轻轻往下拉,把两边的拉头分开。

  指导要点:拉开拉合时不得有拉头卡住上止、下止的现象。

  4、编辫子

  玩法提示:把头发(毛线)分成三撮,两两交叉编。

  指导要点:每一撮头发要编紧,避免散开来。

  5、别别针

  玩法提示:把针头打开,从衣服门襟穿过,再把针头藏好。

  指导要点:细心使用别针,提醒幼儿小心弄到手。

  6、系蝴蝶结

  玩法提示:将毛线交叉打好结,两头整理出一截做蝴蝶结的羽翼,再次打结。

  指导要点:再次打结时要收紧羽翼。

  7、搭配服饰

  玩法提示:把三个娃娃的头、身体和脚随意搭配,自己喜欢皆可。

  指导要点:根据自己的爱好,轻轻翻书,一页一页搭配服饰。

实用设计方案范文3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熟读并背诵两则名言,并受到勤俭节约的教育。

  2、指导学生自主阅读短文《地球颂》,达到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并能说出对短文最后一段的体会,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

  3、引导学生就怎样保护地球开展讨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写想象作文。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读名言。

  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语句读熟练。

  2、指名读。

  3、小组讨论两则名言的意思,相互说一说。

  4、指名说一说名言的意思。

  5、小组比赛,看哪一组读的好。

  6、试着背诵两则名言。

  二、阅读短文。

  1、学生自由读短文。

  2、小组讨论

  (1)短文讲了地球的哪些优点?你对哪个优点最感兴趣?

  (2)说一说你对最后一段的体会。

  3、指名发言。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怎样保护环境

  训练准备

  1、复习《只有一个地球》、《宇宙生命之谜》中有关地球的知识,认识环保及其重要性。

  2、用不同的形式,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做法。

  训练步骤:

  1、启发谈话

  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宇宙生命之谜》,社会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相信你一定也很有感触,有许多话要说,我们就这问题讨论一下。

  2、分小组讨论,把你的想法、看法或打算在组内说一说,并推荐一名学生把你们小组的意见整理一下,在全班说。

  教师深入小组,相机指点。

  3、老师组织同学在全班交流,并组织学生点评。

  4、把各组的意见,由班长负责形成班上的决议,并督促大家执行。

  第三、四课时

  一、启发谈话

  回忆,美好而甜蜜。展望,让人充满幸福的企盼。

  20年后,你和你的同学都长大成人了。那时候你们会是什么样子的?社会、家庭、学校又会是什么样子的?中国和世界又会变得怎样?站看你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吧?

  二、出示作文题目

  20年后的---------

  三、打开书,学习作文要求。

  四、讨论交流。

  五、指导习作。

  1、先明确你想写的题目是什么?

  2、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中心思想,围绕中组织材料。

  3、按什么顺序选择材料,列出小标题。

  六、学生练习列提纲。

  同桌互相评一评。

  七、根据提纲独立作文。

  课后小结:本次习作,学生都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大胆地想象,抓住变化来写,比较精彩。

实用设计方案范文4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 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

  重难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时:2课时

  教学准备:钟面、情景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24时记时法

  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

  2、组织交流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21:00是几时。

  3、组织学生猜测。

  4、说说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还建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

  5、老师动手操作,理解1天内,钟表的时针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后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0小时。

  6、老师介绍“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通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7、了解一日24小时的由来。

  二、学习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1、师出示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说说钟面内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

  2、学生观察自己的钟面,讨论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3、老师拨时针,让学生说说这个时间怎样表示?(凌晨1时,中午十二时)

  4、师再拨时针,让学生学习下午1时到晚上12时用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下午1时,下午5时,晚上9时,晚上12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5、小结: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上午

  练习:抢答:

  普通计时法 上午7时 中午12时 下午4时 下午6时40分

  晚上9时12分

  24时计时法 19时23时40分

  练后想一想: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6、同桌互动,一个说一种表示方法,另一个同学回答另一种表示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连一连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2、(1)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打手势)

  ① 18时就是下午8时。

  ② 工人上午8:00上班,下午16:30下班

  ③ 深夜12时就是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2)师出示一个钟面,指针指着一个数(8或10)

  想一想:现在钟面上所表示的是几时?”(可能早上8时,也可能晚上8时。)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说说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以下的时间:上午8时,11时,下午3时、5时,晚上10时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情景图,引导观察,收集交流信息。

  2、说说下午2时40分和17时45分表示什么?在钟面上该怎么表示?(让学生上台拨出时间?

  3、说说下午2时40分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

  4、师画出线段图,引导学生在图上表示出这两个时刻,并讨论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可以在线段图中应该怎样表示?

  4、师小结:像上面所说的2时40分、17时45分,还像上午7时50分上学,11时35分放学都是指一瞬间的时刻,一般用“几时”来表示。而从一时刻到另一时刻所经过的时间,一般用“几小时”来表示,如工作了8小时,在校3小时45分。

  5、学生小组讨论计算坐火车用了多长时间的方法。

  6、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说说你喜欢哪种办法?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 你知道妈妈几时上班,几时下班?你能算算妈妈一天工作多长时间吗?

  2、 你每天几时上学?几时放学?你一天呆在学校有多长时间?

  (学生交流后独立解决后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五、作业:练习十三3、4、5、6

实用设计方案范文4篇(实用设计案例)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6篇 教学设计方案的教学内容怎么写

设计方案范文3篇 设计 方案

设计方案范文5篇(设计方案范文大全)

设计方案范文5篇(设计方案范文模板)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7篇 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3篇 教学设计方案参考

设计方案范文6篇 设计方案格式模板范文

教学设计方案4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教学设计方案7篇 典型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设计方案范文6篇 设计方案范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