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培训工作调研的报告精品9篇

时间:2023-08-28 15:19:32 综合范文

农民工培训工作调研的报告

农民工培训工作调研的报告 篇1

  近日,国家统计局网站27日公布20xx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xx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其中,外出农民工万人,增加528万人,增长%。

  一、农民工总体规模

  (一)农民工数量继续增长,总量达万人

  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xx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其中,外出农民工万人,增加528万人,增长%。住户中外出农民工万人,比上年增加320万人,增长%;举家外出农民工3279万人,增加208万人,增长%。本地农民工9415万人,增加527万人,增长%。

  (二)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增长快于东部地区

  从输出地看,东部地区农民工万人,比上年增加323万人,增长%,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中部地区农民工7942万人,比上年增加323万人,增长%,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西部地区农民工6546万人,比上年增加409万人,增长%,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2%。

  二、农民工流向及就业地域分布

  (一)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增长较快,中西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进一步增强

  从农民工的就业地区来看,20xx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万人,比上年增加324万人,增长%,占农民工总量的%,比上年降低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4438万人,比上年增加334万人,增长%,占农民工总量的%,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4215万人,比上年增加370万人,增长%,占农民工总量的1%,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分省看,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这4个省吸纳的农民工占到全国农民工总数的近一半。

  (二)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比重继续下降

  在长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5828万人,比上年增加18万人,增长%,在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5072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增长%,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增加数量和增幅均明显低于上年水平。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分别占全国农民工的2%和2%,分别比上年下降和个百分点。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趋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对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在逐步下降。

  (三)跨省外出的农民工数量减少,农民工以跨省外出为主的格局改变

  在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内务工的农民工8390万人,比上年增加772万人,增长1%,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在省外务工的农民工7473万人,比上年减少244万人,下降%,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在省内务工的比重比上年上升个百分点。20xx年,去省外务工人数减少,改变了多年来跨省外出农民工比重大于省内务工比重的格局。

  (四)外出农民工仍主要流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

  从外出农民工就业的地点看,在直辖市务工的占1%,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占%,在地级市务工的占%,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三、农民工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状况

  (一)农民工以男性为主,年长农(20xx信访工作调研报告)民工比重逐年增加

  分性别看,男性农民工占6%,女性占%;分年龄段看,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16-20岁占%,21-30岁占%,31-40岁占%,41-50岁占%,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调查资料显示,4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由20xx年的%上升到20xx年的%,三年中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34岁上升到36岁。尽管每年农村新增劳动力主要会加入到农民工的行列中,但农民工年龄结构的变化,也说明农民工的无限供给状况在改变。

  (二)年龄和家庭对农民工的空间流动有很大的影响

  农民工中已婚者占7%,其中,本地农民工已婚者占%,远高于外出农民工已婚者%的比例,这主要是由于本地农民工平均年龄高出外出农民工12岁,本地农民工中40岁以上的占%,而外出农民工40岁以上仅占%。这反映了已婚、年纪较大的农民工更倾向于就近就地转移,大龄农民工不仅外出缺少竞争力,而且需要照顾家庭,这使得他们的外出积极性减弱。

农民工培训工作调研的报告 篇2

  据农民工年度监测调查资料显示,20xx年我市700个农村居民调查户中,全部家庭人口2313人,其中农民工[1]920人,占家庭人口的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平均每户拥有农民工人。我市农民工呈现出男性多于女性、已婚多于未婚、31-50岁年龄者多、初中文化程度者多、未参加过技能培训者多等基本群体特征;本地就业者多、制造业从业者多、生产或运输设备操作者多等分布特征;从业时间增加、收入显著提高、男女收入差距缩小等就业特征。

  一、我市农民工基本情况

  1、男多女少

  从性别看,男性占%,女性占%。男女比例为:1,比20xx年的:1有所降低,男多女少的趋势没有改变,但近年来呈现出男性务工比重逐年上升趋势。

  2、八成以上已婚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人员占%,其中男性和女性的已婚率分别为%和%;未婚人员占%,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未婚率分别为%和%;离异或丧偶的人员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3、近六成农民工年龄在31-50岁

  调查结果显示,20xx年我市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岁,其中男性为岁,女性为岁。

  从年龄构成看,30周岁及以下的占%,比上年降低个百分点;31-40周岁的占%,比上年降低个百分点;41-50周岁的占%,比上年增加个百分点;50周岁以上的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31-50周岁的接近六成,是农村居民家庭中非农就业的主体。

  4、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

  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占%、初中占%、高中及以上占%。我市农民工文化程度仍以初中为主。

  从年龄看,年轻人群文化程度相对更高,30周岁及以下年龄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比30周岁以上年龄组高个百分点。

  从性别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占%,男性占%,女性比男性高个百分点。农村女性劳动力要付出努力,拥有更高学历才能胜过男性,在竞争中获得从业机会。

  5、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不足两成

  调查结果显示,20xx年我市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其中只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只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同时接受过农业技术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

  从性别看,男性接受过培训的比例为%,明显高于女性的%。

  从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越高,接受过培训的比重越高。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分别占%、%和%。尤其是参加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接受过的比重分别占%、%和%,显著高于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的比重%、%和%。

  二、我市农民工就业分布状况

  由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为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岗位,一直以来都是外地农民工务工的流入地。对我市农村劳动力来说,基本上无需外出就可实现充分就业。调查显示,在乡内从业的占%,是我市农民工最主要的从业地区;在乡外县内、县外市内及国内其他省市从业的农民工分别占%、%和%。

  从年龄和婚姻状况看,30岁以上农民工更倾向于在乡内从业,比重比30岁及以下的农民工高个百分点;已婚人员选择在乡内从业的比例比未婚人员高个百分点。

农民工培训工作调研的报告 篇3

  据农民工年度监测调查资料显示,20xx年我市700个农村居民调查户中,全部家庭人口2313人,其中农民工[1]920人,占家庭人口的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平均每户拥有农民工人。我市农民工呈现出男性多于女性、已婚多于未婚、31-50岁年龄者多、初中文化程度者多、未参加过技能培训者多等基本群体特征;本地就业者多、制造业从业者多、生产或运输设备操作者多等分布特征;从业时间增加、收入显著提高、男女收入差距缩小等就业特征。

  一、我市农民工基本情况

  1、男多女少

  从性别看,男性占%,女性占%。男女比例为:1,比XX年的:1有所降低,男多女少的趋势没有改变,但近年来呈现出男性务工比重逐年上升趋势。

  2、八成以上已婚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人员占%,其中男性和女性的已婚率分别为%和%;未婚人员占%,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未婚率分别为%和%;离异或丧偶的人员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3、近六成农民工年龄在31-50岁

  调查结果显示,XX年我市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岁,其中男性为岁,女性为岁。

  从年龄构成看,30周岁及以下的占%,比上年降低个百分点;31-40周岁的占%,比上年降低个百分点;41-50周岁的占%,比上年增加个百分点;50周岁以上的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31-50周岁的接近六成,是农村居民家庭中非农就业的主体。

  4、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

  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占%、初中占%、高中及以上占%。我市农民工文化程度仍以初中为主。

  从年龄看,年轻人群文化程度相对更高,30周岁及以下年龄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比30周岁以上年龄组高个百分点。

  从性别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占%,男性占%,女性比男性高个百分点。农村女性劳动力要付出更多努力,拥有更高学历才能胜过男性,在竞争中获得从业机会。

  5、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不足两成

  调查结果显示,XX年我市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其中只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只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同时接受过农业技术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

  从性别看,男性接受过培训的比例为%,明显高于女性的%。

  从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越高,接受过培训的比重越高。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分别占%、%和%。尤其是参加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接受过的比重分别占%、%和%,显著高于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的比重%、%和%。

  二、我市农民工就业分布状况

  1、近九成以本地就业为主

  由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为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岗位,一直以来都是外地农民工务工的流入地。对我市农村劳动力来说,基本上无需外出就可实现充分就业。调查显示,在乡内从业的占%,是我市农民工最主要的从业地区;在乡外县内、县外市内及国内其他省市从业的农民工分别占%、%和%。

  从年龄和婚姻状况看,30岁以上农民工更倾向于在乡内从业,比重比30岁及以下的农民工高个百分点;已婚人员选择在乡内从业的比例比未婚人员高个百分点。

  2、五成农民工从事制造业

  从产业结构看,从事第一产业的占%;从事第二产业的占%,比上年增加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占%,比上年减少个百分点。

  从行业分布看,超过五成农民工从事制造业,占%,是吸纳农民工就业最多的行业;其次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再次是批发零售业和建筑业各占%;随后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五个行业一共吸纳了%的农民工,比上年增加个百分点。

  3、近四成农民工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等工作

  从职业分布看,经营类、管理类、技术类的从事人员比重较低。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等工作的人员比重,占%;服务业人员占%;个体经营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占%;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占%;商业人员占%;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占%;私营企业主占%;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占%;从事其他工作种类的人员占%。

  三、我市农民工的就业时间和收入状况

  1、平均从业时间略增

  XX年我市农民工人均从业时间为1个月,比上年增加个月,其中本地务工、本地非农自营、本地非农务工和外出从业时间分别为个月、个月、个月和个月。调查显示,有%的农民在从事非农活动的同时兼顾自家的农业生产,务工务农两不误。

  2、非农收入显著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XX年我市农民工月均非农收入为2535元,比上年增长1%,其中月均收入在600元及以下的占%;601-800元的占%;801-1200元的占%;1201-1600元的占%;1601-2400元的占%,2400元以上的占4%。月均收入在1600元以上的农民工占到了7%,比上年增加了个百分点,呈现出收入大幅增长,低收入者比重减少的趋势。

  3、男女农民工收入差距略有缩小

  从性别看,XX年我市男性农民工月均收入2774元,女性农民工月均收入1993元。男女收入比是:1,比上年的5:1有所降低。

  4、不同年龄组的农民工,收入愈高增速越低

  从年龄组看,41-50周岁年龄组农民工月均收入,为2823元;其次是31-40周岁年龄组,为2662元;排在第三位的是50周岁以上年龄组,为2224元;最低的是30周岁及以下年龄组,为2205元。70后、80后是月均收入的人群,他们从业多年,拥有较多的工作经验,且年富力强,收入水平。

  从收入涨幅看,涨幅最快的是30周岁及以下年龄组,增长%;其次是50周岁以上年龄组,增长%;第三是31-40周岁年龄组,增长%;第四是31-40周岁年龄组,增长%。增长幅度的高低正好与绝对收入的高低相反,收入越高增幅越小,呈现出差距缩小的趋势。

  5、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月均收入

  从文化程度看,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分别为2215元、2616元和2472元,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收入,增速最小。

  6、本地非农务工收入最低

  从就业方式看,本地非农务工、本地非农自营和外出从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分别为2155元、4667元和2600元,比上年分别增长了%、%和%,本地非农务工农民工收入最低,自营农民工收入增幅最小。

  7、交通运输业收入,批发零售业增速最快

  从农民工从事的五大行业看,收入水平由高到低分别是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制造业和居民服务业,月均收入水平分别为3313元、3241元、2798元、2434元和20xx元。收入增速由高到低分别是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分别为%、%、%、%和%。

农民工培训工作调研的报告 篇4

  近段时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及发达地区的许多企业相继关闭停产,致使不少地方出现农民工返乡潮,我乡农民工也出现大量回流的趋势。截至目前,中塘乡农民工返乡1852人,市外就业农民受经济形势影响总人数为780人。

  中塘乡外出农民工返乡分三种类型:

  一是正常的季节性返乡。由于年关临近,每年都有大批务工人员陆续返乡。

  二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返乡。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外向型企业受到冲击,国外订单减少,企业生产下降,用工需求减少,出现了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从东南沿海返乡的现象,这部分返乡人员所占比例比较高。

  三是临时性返乡。外出农民工人员中因探亲访友、红白喜事、料理家庭事宜及其他原因临时返回的约占1%。

  据调查,中塘乡劳动力总量为人,劳务转移人数为4725人,到长三角地区打工人数为851人,到珠三角地区打工人数为1720人,到京津唐地区打工人数为421人,其他地区为1733人。现回流人员多是从珠三角地区返乡。

  目前返乡农民工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返乡农民工由于长期在异地务工,有较稳定的岗位和收入。现由于失去工作、收入减少,回家后普遍存在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返乡农民工中除少数回家后从事畜牧、烤烟、蚕桑外,另有一部分暂时计划务农或打临时工,其余大部分仍准备在年后等待机会继续外出务工挣钱。

  而另一方面:农民工大量返乡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影响。农民增收的压力增大,外出收入水平减少;农村土地调整压力加大,返乡劳力重新从事农业,增加了重新调整承包耕地的难度;本地就业岗位缺口加大,增加了再就业的压力。处在此种艰难的压力之下,或会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农民工培训工作调研的报告 篇5

  国家统计局29日发布的《XX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去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其中外出农民工万人、本地农民工万人,分别增长%和%。

  统计显示,XX年以来我国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XX年、XX年、XX年和XX年农民工总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1、、和个百分点。

  以下为详细内容:

  一、农民工规模

  (一)农民工总量继续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XX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其中,外出农民工万人,比上年增加211万人,增长%;本地农民工万人,增加290万人,增长%。

  (二)农民工总量增速继续回落

  XX年以来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详见下图)。XX年、XX年、XX年和XX年农民工总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和个百分点。XX年、XX年、XX年和XX年外出农民工人数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和个百分点。近三年本地农民工人数增速也在逐年回落,但增长速度快于外出农民工增长速度。

  (三)西部地区农民工数量增长快于其他地区

  按输出地分,东部地区农民工万人,比上年增加210万人,增长%,东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中部地区农民工9446万人,比上年增加111万人,增长%,中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西部地区农民工7285万人,比上年增加180万人,增长%,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西部地区农民工增长速度分别比东部、中部地区高出和个百分点。

  二、农民工基本特征

  (一)六成以上为男性农民工

  在全部农民工中,男性占%,女性占%。其中,外出农民工中男性占%,女性占3%;本地农民工中男性占%,女性占%。

  (二)年轻农民工比重逐年下降

  分年龄段看,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16-20岁占%, 21-30岁占%,31-40岁占2%,41-50岁占%,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调查资料显示,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继续下降,由XX年的%下降到XX年的%,农民工平均年龄也由岁上升到岁。

  (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比例增加

  高中及以上农民工占%,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的占26%,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高中及以上的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四)接受技能培训的比例提高

  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其中,接受非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占32%,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接受过农业技能培训的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农业和非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都参加过的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分性别看,男性农民工接受过农业和非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占%,女性占%。分年龄看,各年龄段农民工接受培训比例均有提高。

  三、农民工流向分布

  (一)西部地区吸纳能力继续增强

  在全部农民工中,万人在东部地区务工,比上年增加251万人,增长%;5793万人在中部地区务工,比上年增加93万人,增长%;5105万人在西部地区务工,比上年增加154万人,增长%。在西部地区务工农民工增速较快,主要由于就近就地转移加快。与上年相比,西部地区本地农民工增长了%。

  (二)跨省流动农民工比重有所提高

  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农民工7867万人,比上年增加129万人,增长%,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4%,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跨省流动,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外出农民工6%跨省流动,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跨省流动,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

  (三)流入地级以上城市的农民工比重继续上升

  在外出农民工中,流入地级以上城市的农民工万人,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其中,%流入直辖市,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流入省会城市,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流入地级市,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跨省流动农民工77%流入地级以上大城市,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省内流动农民工%流入地级以上大城市,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四、农民工就业

  (一)农民工在第三产业从业的比重提高

  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中从业的比重为%,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农民工在第三产业从业的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其中,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农民工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农民工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从事住宿和餐饮业的农民工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二)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从业比重提高明显

  中部地区从事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主要是从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农民工比重提高。其中,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农民工占%,从事住宿和餐饮业的农民工占%,分别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农民工比重提高。其中,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农民工占%,从事住宿和餐饮业的农民工占%,分别比上年提高和个百分点。

  (三)自营方式就业的农民工比重提高

  XX年,受雇就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83%,自营就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7%,自营就业农民工比重较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五、农民工收入

  (一)各行业农民工收入均保持增长

  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864元,比上年增加255元,增长%。分行业看,各行业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均保持增长,增长较快的是制造业、建筑业与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二)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收入增长较快

  分地区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966元,比上年增加273元,增长1%;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761元,比上年增加227元,增长9%;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797元,比上年增加246元,增长%。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增速分别比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高和个百分点。

  六、外出农民工消费和居住

  (一)农民工在外务工生活消费支出增长

  外出农民工月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944元,比上年增加52元,增长%。外出农民工月均居住支出人均445元,比上年减少%,居住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

  (二)工地工棚和生产经营场所居住的农民工比重下降

  外出农民工中,在单位宿舍居住的占2%,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在工地工棚和生产经营场所居住的占%,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租赁住房的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乡外从业回家居住的农民工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在务工地自购房的农民工占1%,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自购房农民工比例提高,主要是在小城镇自购住房的农民工增加。在自购房农民工中,在小城镇购房的农民工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三)从雇主或单位得到住房补贴的农民工增加

  外出农民工中,从雇主或单位得到免费住宿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4%,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从雇主或单位得到住房补贴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的比重为%,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

  七、农民工权益保障

  (一)超时劳动和签订劳动合同情况变化不明显

  外出农民工年从业时间平均为10个月,月从业时间平均为天,日从业时间平均为个小时,较上年变化不大。日从业时间超过8小时的农民工占4%,较上年略有下降,但周从业时间超过44小时的农民工占%,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XX年与雇主或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为38%,与上年基本一致。

  (二)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重有所下降

  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为%,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本地农民工被拖欠工资比重下降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为%,与上年持平;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为%,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

  从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几个行业看,建筑业仍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多发地,批发和零售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上升。建筑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为%,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制造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下降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下降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比上年上升个百分点。

  (三)工资拖欠额上升较多

  XX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人均被拖欠工资为9511元,比上年增加1392元,增长%。其中,被拖欠工资的外出农民工人均被拖欠元,比上年增加1529元,增长1%;被拖欠工资的本地农民工人均被拖欠8148元,比上年增加1050元,增长%。

  (四)参加“五险一金”的农民工比例提高

  农民工 “五险一金”的参保率分别为: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1%、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比上年分别提高、、、、和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五险一金”的参保率均有提高。外出农民工在工伤、医疗、住房公积金方面的参保率高于本地农民工,在养老、失业和生育方面的参保率低于本地农民工。

  (五)东部地区参保率最好,中西部地区参保率提高较快

  分区域看,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五险一金”参保率分别为:工伤保险2%、医疗保险2%、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均好于中西部地区。但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五险一金”的参保率提高较快。

  (六)制造业参保率最高,建筑业参保率最低

  分行业看,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几个行业中,制造业农民工“五险一金”参保率分别为:工伤保险%、医疗保险2%、养老保险%、失业保险1%、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分别是参保率最低的建筑业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倍、医疗保险倍、养老保险倍、失业保险倍、生育保险倍、住房公积金倍,从事不同行业农民工参保率差距明显。

农民工培训工作调研的报告 篇6

  近段时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及发达地区的许多企业相继关闭停产,致使不少地方出现农民工返乡潮,我乡农民工也出现大量回流的趋势。截至目前,中塘乡农民工返乡1852人,市外就业农民受经济形势影响总人数为780人。

  中塘乡外出农民工返乡分三种类型:

  一是正常的季节性返乡。由于年关临近,每年都有大批务工人员陆续返乡。

  二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返乡。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外向型企业受到冲击,国外订单减少,企业生产下降,用工需求减少,出现了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从东南沿海返乡的现象,这部分返乡人员所占比例比较高。

  三是临时性返乡。外出农民工人员中因探亲访友、红白喜事、料理家庭事宜及其他原因临时返回的`约占1%。

  据调查,中塘乡劳动力总量为人,劳务转移人数为4725人,到长三角地区打工人数为851人,到珠三角地区打工人数为1720人,到京津唐地区打工人数为421人,其他地区为1733人。现回流人员多是从珠三角地区返乡。

  目前返乡农民工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返乡农民工由于长期在异地务工,有较稳定的岗位和收入。现由于失去工作、收入减少,回家后普遍存在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返乡农民工中除少数回家后从事畜牧、烤烟、蚕桑外,另有一部分暂时计划务农或打临时工,其余大部分仍准备在年后等待机会继续外出务工挣钱。

  而另一方面:农民工大量返乡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影响。农民增收的压力增大,外出收入水平减少;农村土地调整压力加大,返乡劳力重新从事农业,增加了重新调整承包耕地的难度;本地就业岗位缺口加大,增加了再就业的压力。处在此种艰难的压力之下,或会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农民工培训工作调研的报告 篇7

  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当今社会生产建设的主力军。农民工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自身岗位不停转换,造成农民工的工作技能在一定程度上的断层。加上农民工习惯的不稳定的行为方式为农民工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也时刻威胁农民工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了提高民工工作技能,教育他们规避危险的作业方式。xx公司是成立于20xx年X月份,是一家集xx生产、组建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自成立以来,由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一线员工。而在这些员工当中,农民工所占较高的比例。20xx年以来,公司围绕“关注民生,提高技能,促进生产”为主题,响应国家关于企业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政策要求,把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作为培训部门一项重点工作内容来抓,通过培训、引导、扶持,以培训促进农民工技能提高,以技能提高促进企业发展,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截止目前,我司共举办农民工技能培训班1期,历时一月有余,免费为农民工开展车间生产技能、工艺技术、安全意识教育等十余场培训,共培训农民工400人,培训考试合格率达到100%。培训过程中得到了合肥市高新区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确保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具体工作如下:

  一、理论知识培训:

  我公司组织参训人员参加公司举办的技能培训、安全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对参训人员的工艺流程及作业标准、安全生产意识的培训。教育培训人员掌握正确的工作方式,学会一些工作技巧,避免习惯性违章,克服工作中危险的动作。通过安全知识的成绩考试,对于考试不合格的作业人员继续教育,直到成绩合格。

  二、实践操作培训:

  公司通过组织培训员工参加实践操作,向培训人员讲授施工作安全知识、施工技能,如何防止施工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还请公司安全部门相关人员为培训学员讲授危险品、防火的安全意识教育培训。在教育内容上,培养员工防火灭火逃生的知识,灭火器的使用,灭火演练,分析火灾事故案例等内容。

  通过本次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民工的工作技能水平以及整体的生产能力,接下来,我公司在巩固已有的培训成效的基础上,将继续重视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整体操作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为创造和谐平安的企业文化而努力。

农民工培训工作调研的报告 篇8

  我公司于20xx年x月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农民工夜校”培训工作任务,学院精心组织实施了本期农民工培训。

  一、领导高度重视,办事机构人员落实

  本期农民工培训仅仅是我公司农民工培训工作的一部分。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工作,把农民工培训工作作为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银川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大事来抓,充分展示“银川市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的“示范”作用。为了把农民工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公司落实了一名副总经理领导分管此项工作,专门设立了“农民工夜校”作为常设办事机构,并配备了相应的工作人员,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保证了农民工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二、学员报名踊跃,开学典礼隆重而热烈

  通过我项目部与宁夏经济适用房建设公司商定,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本期农民工培训在该公司所属“东方尚都”建筑工程在建工地举行,学员为该建筑工地农民工。通过宣传和动员,农民工报名积极踊跃,参训学员共计208人。

  20xx年x月x日,我公司在“东方尚都”建筑工地隆重举行了农民工夜校培训开学典礼。参加培训班典礼的有宁夏金磊房地产开发公司、宁夏金磊建筑安装功能公司、宁夏慧源监理公司。宁夏金磊房地产开发公司领导在开学典礼上对本期农民工培训开学表示热烈祝贺,并勉励学员认真学习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三、认真实施培训,确保培训质量

  按省、市劳务部门对农民工培训不少于16学时的要求,本期农民工培训从20xx年x月x日开始行课,到20xx年x月x日结束,共计15天。每天晚上7:

  00—22:00(共4学时)按钢筋工、给排水工、建筑电工、模板工、砌筑工、抹灰工、架子工等不同工种,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相应工种的技能训练;各工种学员集中学习《进城务工教育》和《法律常识》。每个工种学员实际参加培训共计60学时。

  《进城务工教育》和《法律常识》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评审通过、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职业培训推荐教材;《砌筑工》、《抹灰工》、《模板工》、《钢筋工》等专业课程教材是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岗位培训中心组编,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任课教师由本公司具有中高级职称、建筑行业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扎实技术功底的人员担任。

  通过为期半个月的培训,学员的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通过市建设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考核、鉴定,并通过省建设厅和省劳动社会保障厅办理了职业资格证书。

  通过本期培训,有两点体会较深。一是在建筑工地培训建筑工人,深受培训对象和建设单位欢迎,对学员来说,吃、住、行都很方便,对建设单位来说通过培训,学员的技能、素质都得到了提高,有利于促进建筑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公司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管理。二是培训课程的设置一定要务实,除《进城务工教育》和《法律常识》之类引导性培训外,专业课要突出技能训练,多讲“怎么做”,少讲“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将在以后的农民工培训中,进一步发扬成绩,改进工作,不断提高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办学质量和效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农民工培训工作调研的报告 篇9

市工信委:

  根据《xxx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保障工业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方案》(x工信发〔20xx〕195号)文件精神,xxx县工信局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安排专人组织力量,开展保障工业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情况

  全县30户规模企业中,正常生产21户,开工率70%(xxx公司已于7月5日复产)。另9户企业中,停产企业8户(其中:供热公司、xxx公司2户为季节性生产企业;xxx公司因租赁合同到期,正在进行交接事宜,计划8月下旬恢复生产;xxx公司生产线停产,以贸易形势经营企业;创高公司临时停产检修设备;xxx公司、xxx公司、xxx公司3户企业受环保因素影响,目前正在进行技术改造。),撤资注销1户(即xxx有限公司)。

  二、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1.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按照x工信发〔20xx〕195号文件要求,xxx县工信局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精心按排,成立了xxx县工信局保障工业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领导小组,负责专项检查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2.广泛宣传,营建良好氛围。xxx县工信局保障工业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领导小组,赴全县规上生产企业广泛宣传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重要意义,普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督促企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提高广大农民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3.把握重点,加大治理力度。工信局工信局保障工业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行动,以规上生产企业为重点,建立了重点企业稳控台账、发放填写了工信系统保障工业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自查表和工信系统保障工业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现场检查登记表,及时跟踪掌握欠薪隐患。专项检查期间,21户生产企业按时发放农民工工资,无拖欠农民工工资、非法用工等违法行为,并设立了农民工权益告知牌。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xxx县工信局将建立保障工业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监督检查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保障工信系统保障工业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力度,加强对用人工业项目、工业企业的监管,建立常态化检查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切实有效维护全县社会稳定。

农民工培训工作调研的报告精品9篇相关文章:

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自查报告(精品4篇)

关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升学状况的调查报告3篇(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求学问题调查报告)

年镇农民工就业情况调研报告2篇 农民工就业调查

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报告6篇(关于农民工技能培训需求的调查报告)

关于关爱农民工子女调研报告3篇(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方案)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3篇(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现状及调研)

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报告7篇(关于农民工工作的调查报告)

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自查报告共5篇(工伤保险自查报告简短)

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农民工要工资情况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