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学习感悟 篇1
幸福,是一个很美的词,像花开一样没有声音,可是却让人感动得流泪。人们就像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一样,也无悔地追求着幸福。而每个人都在追求着的幸福源于哪里呢?是那片蘸着奶酪的面包?还是那杯冒着热气的牛奶?真正的幸福源于我们的感恩的心。这是在读了《弟子规》之后得到的感悟。
《弟子规》教诲我们要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古语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我们是什么也不懂什么也没有的,我们只是带着一具躯体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还有那呱呱的哭啼声。我们人生中的一切所得一切幸福也都是父母给予的。只要我们去学学一门外语,我们就能体会当初父母教育我们讲话的辛苦了;只要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挣一笔钱,我们就能体会父母为我们的生活奔波的劳累了;只要我们去尝试教育一个调皮的小孩我们就能体会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了。我们有了父母的关爱本是幸福的,但只有当我们真正的去感恩了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合家欢乐的幸福。
要如何感恩呢?父母对我们的索求并不多,只是孝顺,便让他们觉得欣慰。《弟子规》所教导的我们的感恩方式也是简简单单的生活礼仪。家和万事兴说的也就是一家人互相敬重互相关爱的幸福。一个人若是连父母都不能赡养,不能尊敬的话,如何能对别人友善呢?那他就更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礼让了。所有,我们首先要培养的就是感恩的品格,尤其是对父母的感恩。每天早上起来关心父母的身体是否依旧硬朗,吃饭时间关注他们胃口是不是还一如以往,晚上睡觉留意他们会不会因为操劳过度而太疲惫,这些就是切切实实的感恩了。这些我们做到了吗?如果做到了,那我们就是幸福的了。
我们不但要感恩父母的善待,更要感恩父母的斥责。虚伪之人常以笑脸相待,以阿谀奉承之语相赠,只有真正关心我们的人,真正为我们好的人才会斥责我们的过失并帮助我们改正自己的缺点。有了父母的斥责,我们才知道什么可为而什么不可为,我们才有了正确的道德标准和法律意识。因此,今天我们的成就最大的功劳就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这个感激的过程中,我们也在用心地感受着生活的美好,所有这也是一种巨大的幸福。
有父母的爱和养育是一种幸福,去感恩这种幸福本身也是一种幸福,幸福不需要寻找,只要用心去感恩,便已是身处幸福之中,而这份幸福恰恰是《弟子规》带给我们的思考所得的。
《弟子规》学习感悟 篇2
最近读了《弟子规》,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再来是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最后是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学习感悟 篇3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所称的学生的生活规范。它有序地讲解了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尊敬长辈、修生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等礼仪规范,旨在让孩子知仁义、懂礼仪、树品格。全书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句式整齐和睦,韵律优美,朗朗上口,是一本指导孩子言行规范的优秀童蒙学读物。
在《弟子规》里,有二节是我最喜欢的。“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己;恩欲报、抱怨短;报恩长。”这两节主要内容是:朋友之间互相规过劝善,则彼此都能成就良好的德行。如果有错,不能相互规劝,两个人在道德上就会有缺陷。拿人家的东西要少一点,这是人情来往的道理。想让别人做成一件事,首先要问一问自己愿意不愿意做。如果自己都不愿意去做,你就赶快也不要别人做。受人恩惠,要感恩在心,常记不忘,并时时想着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过去的也就算了,不要放在心上,要宽大为怀,尽快忘掉它。
读了这两节,我的心得是:你如果总是去揭露别人的恶行,那么别人就会讨厌你,也会把你的缺点到处去说,或者是他本身对这件事很反感,你还到处去说,这会使他的恶行更重,搞不好还会迁怒与你。你如果知道你的朋友做错了事,你非但不阻止他,也不去劝他,反而陪他一起去做那件事情或者替他隐瞒的话,你认为你是在帮他,但其实是在害他。因为这个小错误他没意识到,将来就会变成不可弥补的大错误,到那时,就算是想改也改不了了。你如果去拿别人的东西尽量拿少一点,要不然她会觉得你占他便宜,别人拿多了你的东西,你不要因为这点小事而斤斤计较,这样会显得你小气;如果你不斤斤计较,就会显出你很大方。你看,谁不喜欢大方的人呢?
别人帮助了你,你要常记在心,并及时报答,如果别人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不要放在心上,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要想着怎么去报复他。我们要想品德好的人去学习,不要和坏的人做朋友。
读了这两节弟子规,我们又增加了生活的知识。我觉得跟生活上真是息息相关,也说得好有道理。果然古人说的是对的。细细品味后,茅塞顿开。平日里对人生的点滴感悟都在圣贤的教诲中有明确的答案,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的真正体现。从现在开始,我要向着上面的学习,时刻用这本书鞭策自己。他将像一座灯塔一样照亮我的漫长人生路。让我健康快乐的成长。
《弟子规》学习感悟 篇4
《弟子规》是一本教育我们立身、做人、处世、学习的道德规范的书。《弟子规》里教我们许多良好的习惯、对我们与人交往,培养良好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当我读到这一句时,对这句中的“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
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另外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内容,而东翻西阅,必须定下心来,按部就班地读完。读书时要有规范,读一本书,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定要有计划,计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原来是这意思。
以前我在学校图书室办了借书证,借了一本书,结果双休日吵着要妈妈带我去放风筝,妈妈只好答应了我。放完风筝回到家,刚好表姐来我家,又和表姐美美地玩了一天。等表姐走了,才想起了借的书周一要还,囫囵吞枣地胡乱翻看完了。
周一早晨该我汇报课外阅读时,我东拉西扯,牛头不对马嘴,好不容易熬过了3分钟。那3分钟,我没看到同学以前羡慕的表情,没听到以前热烈的掌声,我难受极了。
不知怎么走下讲台的,只记得老师摸了下我的头,什么也没说,但我懂其中传递的语言。自从学习《弟子规》后,我明白了“读书时要有规范,读一本书,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定要有计划,计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
《弟子规》中的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理解,更好地体会。
教师评语:小作者能通过学习《弟子规》知道读书要做到“三到”,并能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更进一步把《弟子规》中读书的规范理解到位。让每位读者都能引以为戒。
《弟子规》学习感悟 篇5
春节之前,我回娘家遇到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有研究的老叔。我们一见面他就问我三个问题:“1,想让你的孩子考上大学吗?2,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吗?3,想让自己的工作一帆风顺吗?”当时我在想,这不都是废话吗,谁能不想啊!但是嘴上敷衍的回答:“想。”然后他说:“那太容易了。”此时心里除了怀疑还是怀疑。接着他递我一本书《弟子规》,并告诉我尽快背会再落实行动,然后让孩子也照着做,就OK了。
好在年前闲着没事,我硬着头皮开始看这本书,一边看原文一边看解释。第一章是“入则孝”,我越看越惭愧,连最起码的孝顺都没做好,竟然还自以为是这么多年。原以为对老人,只要给她们钱,她们就高兴了,其实不然,他们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和体贴。如书中所说“冬则温,夏则净,晨则省,昏则定……”当我背会“入则孝”后,让女儿拿着书检查我背的是否正确,在我背完的时候,女儿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我并且给我加个问题:“号泣随,挞无怨。”是什么意思?我仍然对答如流,这时她小声说:“真厉害”。接着我开始背第二章,照例让她考我,我仍然很顺利,这次女儿不服气的拿起《弟子规》说:“我明天就能撵上你”。果然当我背到第四章时,她已经把一本书(共七章)都背完了,身教大大胜于言教啊!
一边学习《弟子规》一边落实行动,快到春节了,亲自帮三位老人买衣服,办年货。无论是回娘家还是婆家,彻底改掉了往日的“懒”的毛病。三位老人看着我的变化,脸上露出比以往更幸福的笑容,老公也对我越来越满意,更重要的是:我所有的变化女儿都看在眼里,当她和我大声说话时,她会用“怡吾色,柔吾声”来约束自己,当她感到学习太累,想懈怠时,她会用“亲所好,力为具”来鞭策自己,第一次月考尽管成绩不是很突出,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女儿已经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是我最想看到的,无论她做什么,只要尽力就好。
现在我不得不承认《弟子规》的力量很神奇,但这种神奇的力量只对接受它的人生效。我学习这本书接近四个月,受益匪浅,愿看到这篇日志的朋友能有所触动。相信《弟子规》能帮您圆幸福美满人生之梦!
《弟子规》学习感悟 篇6
一、对《弟子规》的认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弟子规》一书内容简明通俗,不谈空洞理论和教条,而是教导基本的品德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应有的礼节。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生活如同行尸走肉等现象。
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习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习方法等。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二、自己的几点感受。
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①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
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②心灵净化了。通过此次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
③觉悟增强了。学校发起《弟子规》教学活动就是让我们接受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通过学习来提高每同学的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以及如何做到学以致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学习中增强自身的责任心,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充分保证执行能力,为创建和谐家庭、和谐班级、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弟子规》学习感悟 篇7
这个学期,我们去二中听取了老师给我们讲解的讲座,获益匪浅。通过诵读和学习,方知道《弟子规》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却蕴含着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创造和谐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谓“弟子”就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做圣人的学生。“规”是什么意思?就是大丈夫的见解、圣人的见解,是做人的标准。“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过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能知晓呢?我记得我的父亲对我们的教育是严而宽,用餐时长辈不上桌,晚辈绝不可以动筷子,“长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长辈先尝。在我们做子女的心中就扎下了“孝”的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们姐弟之间也非常友爱,所以,家庭非常和睦。
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感性趣,也先后读过有关传统文化的一些书籍,觉得里面的东西很好,但现在看来当时了解得只不过是其中的皮毛而已。直至我们学校推行《弟子规》的学习以来,我才有幸听到老师讲《弟子规》,明白《弟子规》是十分的细化,是孔孟之学和大乘佛法的契合点。儒家讲的“仁”与佛家讲的“慈”是息息相通的。
听过老师讲《弟子规》,我才明白自己的过失是如此之多。但是,我能有机会开始学习中国圣贤的学问对我来说毕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了。“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万事开头难,有了开始,能够步步精进,就可以接近或达到圣与贤的德行和智慧了。
我很感恩师父和老师,感恩古代先贤的慈悲和智慧。要报佛恩、报师恩,唯有认真学习《弟子规》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规范言行,指导生活和学习,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谦卑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服务于一切,贡献自己有限的力量。如果有机会一定将圣贤书介绍给每一个人,并将这些圣贤先人的智慧传给小孩。
《弟子规》学习感悟 篇8
很小的时候,我就读过了《弟子规》了,这本手册主要讲述了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当时我不理解意思,却也认真背诵了《弟子规》。今年寒假,我再次读《弟子规》时有了更深的感悟。
以前的我,房间里乱七八糟,满床是书,就像一个“旧书摊”,地上到处是笔。《弟子规》教导我们从小要做到:“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从那以后,我每次告诫自己要养成好习惯,每周日都为自己修剪指甲,整理课桌,把课桌擦的又白又亮。《弟子规》还说:“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父母在教我们时,一定要恭敬的听,责备我们时,一定要虚心接受、态度谦恭。”这一点,我以前做得不好,我今后要努力做到,对父母、老师恭敬、态度好,即使他们有时误解了我,批评我,也是为我好。我要始终做到有礼貌、小声说话,不与他们争辩。在他们心平气和的时候再解释。
读完《弟子规》,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找到了改正的决心。
《弟子规》学习感悟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