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真好玩作文(必备9篇)

时间:2023-10-29 08:02:26 综合范文

过年真好玩作文 篇1

  大年三十,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和二爸、二妈一起回老家。

  回老家的.路上我看见很多人,他们都在忙着买年货,准备回家团聚。路上有好多车,大巴车、小轿车、还有越野车……过了三个小时就到老家了。旦旦哥哥、爷爷奶奶、姑姑……一家人都在老家等着我,我也好想他们,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爷爷奶奶给我准备了很多好吃的,鸡鸭鱼肉都有,我们开心地边吃边聊。旦旦哥哥和我一起放鞭炮,我们玩的很高兴。过年一家人团聚好开心呀!

过年真好玩作文 篇2

  过年了!过年了!期盼已久的年终于来到了,我又开始了无比愉悦的时光。

  每年到了春节时,尽管舅舅工作的城市距离家很远,但他风雨无阻,总是千里迢迢赶回家过年,和家人团聚。舅舅回家之后,姥姥就给妈妈打电话,让我们去姥姥家吃团圆饭。在姥姥家团聚的人很多,有舅舅一家,姨妈一家。妈妈去到姥姥家之后总像个主人一样,给姥姥干这干那。我看见姥姥也在择菜,很辛苦,姥姥年岁大了,腰酸背痛,还要为我们做饭,我看到这种情景,我走过去,对姥姥亲切地说:“姥姥,您歇着吧,我来摘。”我帮妈妈摘菜,姥姥总会夸我说:‘,我外孙真乖,真懂事,知道疼外婆了!“就这样,我在厨房帮着妈妈,我负责择菜,洗菜,妈妈切菜,炒菜。

  我和妈妈忙着,一会儿弄这个,一会儿弄那个,不一会儿,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就弄好了,我帮着妈妈把炒好的菜端了出来,放到桌子上,大家看见我也下厨帮助妈妈,都竖起大拇指!

  一大家吃完饭后,聊起天来,真是其乐融融!

  这时,我最期盼的时光终于来到了,姥爷、姥姥、舅舅、姨妈等长辈们都给我发红包,舅舅的红包最大——500块钱了,看到舅舅这大大的红包,我高兴地连声说:“谢谢舅舅!谢谢舅舅! “ 吃完饭,大家坐在沙发上,又说又笑,妹妹把电视打开了,电视上演的是小品,大家看着宋小宝演的,吃羊肉串儿的节目,都发出阵阵笑声,看着电视,我也不由自主地跳了起来,边唱边跳,手舞足蹈,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不知不觉,吃午饭的时间又到了。姥爷平时好一口酒。所以,姥爷说,中午我们要喝一点酒,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姨父给每个人都满满斟了一杯西凤酒,说:”西凤酒是八大名酒,是国宴上上的酒,大家必须都要喝。“在姨父的提议下,大家碰杯共同祝愿姥爷、姥姥身体健康!姥爷姥姥也祝愿爸妈、舅舅、姨妈们工作顺利!祝愿孩子们学习进步!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

  从姥姥家回来,我又跟着爸妈走亲戚,访朋友,天天不断,天天都在快乐中度过!

  愉快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的,当我还沉浸在无比幸福而甜蜜的过年生活中时,年又接近了尾声。

  年很快就过完了,可我还回味着过年的欢乐!过年多好啊!要是能天天过年,那该有多好!过年的感觉真好!

过年真好玩作文 篇3

  过年了,我又能贴对联,放烟花了。大年三十,我写了很多对联,在自己家门上贴了一幅,也送给了外婆,奶奶。

  春节的一个中午,我们去外公家吃饭,我说想放烟花,外公就带我去了小店,让我自己挑,我选了很多品种,有凤凰展翅,有电光花,还有银色喷泉……接着我兴高采烈地跑回家。我先拿出一个小花伞,把它插在土里,用打火机点燃,美丽的烟花从里面窜了出来,像火山爆发一样。凤凰展翅就像一只孔雀开屏,银色喷泉真的`像一股闪闪发光的喷泉。真漂亮。

  我真希望天天都能过年,每天放着烟花,太开心了。

过年真好玩作文 篇4

  过年真好中央路小学三(3)班李彤“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春日》带着我们走进了大年三十,是牛年的最后一天。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把我从甜美的梦乡中惊醒,我赶紧从床上跳下来,向妈妈喊道:“压岁钱呢?”妈妈笑着刮了一下我的鼻子说:“吃了团圆饭之后再给。”我连忙洗脸、刷牙,等待着晚上的到来。盼呀盼呀,终于开始吃晚餐了。哇!年夜饭真丰盛,令人垂涎三尺。我望着眼前的饭菜,简直不知道从哪儿下筷子好。妈妈见我盯着香喷喷、黄灿灿的黄鱼看,就夹了一块给我。不一会儿,这一大块黄鱼肉就成了我的腹中之物。妈妈见了,连连说我是“小馋猫”。我端起酒杯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敬酒,祝他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爷爷、奶奶也连连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只见舞台上的演员们翩翩起舞,她们的舞姿时而轻盈时而明快,时而舒缓时而奔放;歌手们悠扬的歌声悦耳、动听;小品、相声有趣极了,逗的观众们捧腹大笑。还有刘谦的魔术,表演的完美无缺,观众们瞪大眼睛也看不出有什么破绽……零点的钟声敲响了,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家家户户其乐融融。鞭炮声此起彼伏,烟花一个接着一个窜上天空。顿时漆黑的天空绽放出五颜六色的花朵,格外醒目,半边天都被染红了。我欢呼着,迎接着新的一年到来。

过年真好玩作文 篇5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过年了!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色的灯笼,贴上了大红的“福”字。街道上各种节目层出不穷,有猜灯谜,有舞龙舞狮,还有放鞭炮。

  大年初四,我去爷爷家拜年,爷爷家门口有一个火红火火的“福”字,旁边贴着对联。我刚一进爷爷家就双手合十,甜甜地说:“爷爷新年好!我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十全十美!”爷爷乐呵呵地说:“也祝你学习进步!”刚说完他就从荷包里掏出压岁钱塞到我的手里。我高兴地手舞足蹈起来,别提有多开心啦!我赶快跑到被窝里数钱。我小声地数着:“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五百。”哇有五百元!我偷偷乐开了花。

  可是,今年的压岁钱该怎么用呢?我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我可以买一架最普通的直升飞机,这样我就再也不会迟到了。不行,压岁钱肯定不够。要不买我最喜欢的遥控汽车,不行我家里的玩具太多了。我可以先买一些文具和吃的,剩下的钱给妈妈交学费。

  过年真好。期待下一个新年早点到来!

过年真好玩作文 篇6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蒜,就开始有了“年味”。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

过年真好玩作文 篇7

  春节期间,我和爸妈开开心心的开车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看到牛羊在草原上吃草,鸭子和鹅成群结队地游泳。回到农村,我们燃放鞭炮来迎接新年。时间过得真快,该吃午饭了。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吃午饭。午饭后,我和父母一起放鞭炮和烟花。时间过得真快,该吃饭了,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吃团圆饭。

  团圆饭后,我们愉快地回家了。

过年真好玩作文 篇8

  过年很快乐,街上的人们都喜气洋洋的,我们家过年是在爷爷奶奶家过的他们给我买了许许多多的鞭炮,让我尽情的放。

  晚上,全家人都吃好了晚饭,爷爷、伯伯给了我压岁钱,然后,爷爷把很大的鞭炮拿了出来,伯伯和爸爸点着了线,我想一定很美丽,可没想到爷爷把鞭炮放反了,鞭炮不是往天上的,而是,往我们站的地方放的,我们都躲到了屋里我是最后一个躲的,突然,鞭炮刷的一下把我的眼睛弄疼了,爸爸说:“没关系的”。啊!好险啊!

  我说:“我不看了,找叔叔去放了。”我找到了叔叔,和他一起放了起来,叔叔拿来了会飞的鞭炮,真好玩!

  我觉得过年好!

过年真好玩作文 篇9

【历添新岁月 春满旧山河】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每一只船总要有一个码头,每一只雀儿总得有一个窝。春节,便是一缕丝线,将那远航的船,天边的雀,牵回家中,一同聚在一起。按照我们这儿的规矩,无论工作多忙,总归是要在除夕夜前赶回来,同父母亲人过春节。

  门外鞭炮声“噼里啪啦”一顿响,裹挟着火药味儿的空气四处飘散,红纸落了一地。待父亲拜过了天,拜过了厅堂上的财神爷和厨房里的灶神,除夕夜就开始了。除夕夜,免不了一顿丰盛的吃食。母亲从午饭过后开始准备,到了晚上,一口大锅“滋啦”几声,餐桌上便摆满了大大小小、各种美味的菜肴。桌上热气腾腾,桌下的一家六口也是笑呵呵地乐个不停。此时,爷爷奶奶催促我吃个红鸭蛋,弟弟唤着妈妈夹碗粉干,爸爸一边给爷爷奶奶夹着鸡肉一边又嗔怪着他们总是忙里忙外不肯休息。柔和的灯光下,迁就我口味的清汤火锅冒出一簇又一簇的热气,一块块鸡肉金灿灿又油光发亮,家乡特有的粉干掺和了酱油的颜色,自家种的青菜,奶奶坛子里腌了许久的酸萝卜,用红纸抹过的红鸭蛋……推杯换盏一顿响,仿佛一年里能吃到的所有美味都在这张桌上,而一年里所有的不愉快都在此刻烟消云散。我耳朵里听到的,眼睛里看到的,嘴里吃着的,鼻子里嗅着的,“酸甜苦辣咸”都是团圆的味道。“团圆”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词汇,共处一室,是空间上的聚合;知心知意,才营造一个“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境界,连空气都充盈着淡淡的甜。

  到了大年初一,虽不用走亲戚,却也要起个大早。母亲总是起得比我早,在厨房里准备早上的吃食。我知道,她也一定泡好了“茶”。这里的茶并不是我们平时喝的红茶绿茶,而是用冰糖水加上捣碎的生姜、裹着糖衣的花生以及雪白的米苞等等。茶是刚泡的,握在手心里十分暖和。作为家里的“大姐儿”,敬茶这个任务自然是交到了我的手上。所谓敬茶,便是小辈手托茶杯请长辈喝这新年的第一杯茶,长辈在喝茶前也会对小辈说一些祝福期冀的话语。我右手托着茶杯,左手扶着杯身,微微前倾低头,听着爷爷奶奶对我的祝福,而后递去茶,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却让我感受到了重如千钧的文化底蕴。告别了娱乐匮乏和物质贫瘠的年代,这样的习俗却温润着我的文化生活,慰藉我的人伦情感。父亲不善言辞,只是接过我的茶便喝了,但我明白,他的心里,对我的祝福与期待,又岂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完的。一盏盏茶送出去,祝福自是一大箩筐,年味儿也是满满当当似要溢出杯盏。

  走亲访友十几天,终于在正月十五这天看到了新年的小尾巴。在正月十四这一天,祖祠里召集了每一户的代表,商量着十五这一天的事宜。在我们这儿,十五这一天是要抬着神明绕着村子走一圈的。黑脸的神明,在轿子上正襟危坐着,庄严又仿佛带着人间的烟火气。一路上敲锣打鼓,还带有一定的调子,途经人家,便会停下来等他们上香参拜,再放上一卷“满园春”(一种鞭炮)。敲敲打打,最终回到祖祠。在这里,参拜的人就更多了,但还是为做法事的师傅让出了一块地。只见那师傅嘴中念着我似懂非懂的语言,手上拿着一根对半剖开的牛角挥舞,时而还会吹起一种发出牛叫一般的乐器,古老而神秘。待到法事结束,便要点灯了。家家户户都会带上两个纸糊的灯笼,写上“丁财两旺”或是“如意平安”。我和弟弟各拿一个灯笼,灯笼里头的蜡烛要用供奉神明的蜡烛上的火来点燃。回家前,要先在门前让鞭炮响上一阵,才能提着灯笼进家门。这灯进了家门后须得马上放到孩童的卧室中去,让这灯一夜长明,护他一世平安。

  一年又一年,从儿时掰着手指头地盼望到现在不知不觉地迎来新的一年,人变忙了,但是这春节还是同从前一般,热闹、祥和。

过年真好玩作文(必备9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