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富有哲理的故事11篇,供大家阅读。
富有哲理的故事1
一个富人在他的回忆录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他到郊外去看一片空地,想在那里继续扩展他的房地产业。就在他将要返程的时候,他看到了一块坟墓。那是很简陋的一块坟墓,坟丘上荒草摇曳。墓前,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八个字:不名一文,惟余快乐。
或许,就是这样的几个字给了他某种触动。回来后,他便宣布暂停了自己的事业,领着父母以及妻儿一大家人开始环球旅行。那一次的旅行,他除了领略到数不清的秀山丽水外,更重要的是,在愉悦中,他也安享到了内心中的许许多多胜景。
那一年,他刚刚36岁。
我坚持着把那本并不算薄的回忆录看完了,引领我把这本书看到最后的惟一原因是:那个富翁,是一个快乐的有钱人。
富有哲理的故事2
一位叔叔领着侄子到北方某肿瘤医院看眼疾,由于手术费太高,无力承担,只好沿街乞讨。
某报记者获知此情况后,就他们的处境写了长篇报道刊发在报纸上,呼吁社会各界给他们叔侄俩以帮助。
没想到的是,这篇报道刊出的第二天,就有许多人来报社捐款。更没想到的是,竟有一个下岗工人,领着自己残疾的儿子来捐款。报社记者趁机采访这位下岗工人,问他为何在自己如此窘迫的情况下还要去救助别人。
那位下岗工人岁数并不大,但看起来苍老了许多。他只说了一句话,却让那位记者回味了许久: 穷人再拿出一点来,还是穷人,这是不会改变的。不同的是,当我看到被救助的人眉头舒展开的那一刻,我感觉到了自己内心的富有。
富有哲理的故事3
他小的时候,常常被这样的情景煎熬着:
每到冬天,父母的哮喘病就犯了,趴在炕上起不来。家里没有钱买药,父母只好用身体硬扛着。一阵又一阵的剧烈咳嗽过后,汗水几乎湿透了他们厚厚的棉衣。看着父母痛苦的样子,他在心底暗暗发誓:长大了一定要挣许许多多的钱,为父母买最好的药,医好他们的病。
然而,等他挣到钱的时候,等到他富有的时候,父母已经双双亡故了。
后来,他也有了自己的子女,他常常给他们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希望他们有所触动,但衣食无忧的子女们似乎并不懂贫穷的事情。再后来,他的子女们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而且越做越大。他知道,如果现在再和子女们谈小时候的事情,已经无济于事了。因为富有的脑袋里不可能再容得下贫穷的故事了。
他在晚年的时候,没有追随子女生活在都市里,而是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他说,这一辈子最让他欣慰的是,他对富有的追逐,始终是基于对一种爱的感恩和报答。
也许,在他的心目中,那才是对金钱最纯净的仰望。
富有哲理的故事4
记得在做生物实验时,把一只青蛙放进装有沸水的杯子时,青蛙马上跳出来,但是把一只青蛙放在另一个温水的杯子中,并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刚开始时会很舒适地在杯中游来游去,到它发现太热时,已失去力量跳不出来了。
寓意
大环境的改变能够决定你的成功与失败。大环境的改变有时是看不到的,我们必须时时注意,多学习,多警醒,并欢迎改变。
太舒适的环境往往蕴含着危险。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对你最具威胁。要改变这一切,唯有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
觉察到趋势的小改变,就必须“停下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而学习,是能够发现改变的最佳途径。
富有哲理的故事5
冒出来的那块砖
有一个泥水匠在打砖的时候,有一块砖打得不太规矩,冒了出来,看起来很碍眼,泥水匠并不在意,打算在粉刷的时候用沙灰把这面墙找平,把这块砖冒出来的地方掩盖掉。
没想到,主人家在验收的时候,恰好是在晚上,用电筒光打出去,光束落在了冒出来的这块砖的墙面上,特别显眼,无奈之下,泥水匠只好返工,就这样,由于一块砖打得不规矩,泥水匠白白贴了工不算,还得赔偿了主人家损失费。
只要有一道工序出现问题,其他工序就算再完美也是做了无用之功,一块砖影响了一面墙,有时候,一句话就可能毁掉一个人,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了木桶的装水量。
富有哲理的故事6
富翁家的狗在散步时跑丢了,于是在电视台发了一则启事:有狗丢失,归还者,付酬金一万元,并有小狗的一张彩照充满了大半个屏幕。 送狗者络绎不绝,但都不是富翁家的。富翁太太说,肯定是真正捡到的人嫌给的钱少,那可是一只纯正的爱尔兰名犬。于是富翁把酬金改为2万元。 是一位乞丐在公园的躺椅上打盹时捡到了那只狗。乞丐没有及时的看到第一则启事,当他知道送回这只狗可以拿到2 万元时,乞丐真是兴奋极了,他这辈子也没交过这种好运。乞丐第二天一大早就抱着狗准备去领那两万元酬金。当他经过一家大百货的大电视屏幕时,又看到了那则启事,不过赏金已变成3万元。乞丐主驻足想了一会儿,这赏金增长的速度倒挺快,这狗到底能值多少钱?他改变了主意,又折回他的破窑洞,把狗栓在那儿,第四天,悬赏额果然又涨了。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乞丐没有离开过这只大屏幕,当酬金涨到全城市民都感到惊讶时,乞丐返回他的窑洞。可是那只狗已经死了,因为它在富翁家吃的都是鲜牛奶和烧牛肉,对乞丐从垃圾筒里捡来的东西根本受不了。
启示:富翁以为钱可以办成任何事,却因为钱坏了事;乞丐则因为贪婪而又回到一无所有的状态。富人和穷人在钱的问题上都犯了错误。
富有哲理的故事7
十五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
一个穷人说:"瞧,天上有一块大饼!"
一个富人说:"错了,那是一块银元!"
一个诗人说:"不对,那分明是少女眼睛!"
一个姑娘说:"也不对,那是梳妆台上镜子!"
听着他们争论,有个男孩觉得奇怪,问:「妈,天上到底有几个月亮啊」
"傻孩子,月亮只有一个啊!"妈妈回答。
"那么,他们为甚么瞎争呢"
"孩子,月亮虽然只有一个,但各人看月亮眼睛是不同啊!"
感悟:主观意志,往往只用眼睛看到事物某一面,必须用头脑去冷静思考,才能发现真理。
富有哲理的故事8
逼出来的金刚腿
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当上皇帝后,于1406年下诏迁都北京城,修建紫禁城,于是北京城云集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10多万人,征发民工100多万,当时被称为“蒯鲁班”的蒯祥被选为重大工程的设计师,负责宫殿的设计建造。
历经十多年的建设,紫禁城初具规模,彰显了皇家气派,明成祖看后,龙颜大悦,夸奖蒯祥是当今最巧的工匠,这引起了工部右侍郎的嫉恨,伺机陷害蒯祥。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漆黑之夜,工部右侍郎乘人不备,偷偷钻进工地,把尚未完工的宫殿的金门槛截短了一段,这金门槛的木料是来自遥远缅甸的楠木,极其珍贵,生长在崇山峻岭里,采伐搬运极其困难,民工们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后世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伐楠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
第二天,发现了做金门槛的楠木被人锯短了一截的蒯祥吃惊不小,怎样才能弥补这一人为的破坏而又不漏声色,做得天衣无缝呢?蒯祥苦苦思索:这金门槛用的楠木,比不得其他材料容易找寻;如果找不出替代方案,就将面临掉脑袋的欺君之罪。想来想去,只能将材用材,干脆把金门槛的另一头也截短一段,在门槛两边各做一个槽,做成一个可以拆卸的活动门槛,轿子车马可直进直出,很方便。对蒯祥的这一设计,明成祖非常赞赏。后世的木匠们在建造是纷纷予以效仿,把这种活动门槛称作“金刚腿”。
“祸兮,福之所倚。”不要一遇到倒霉的事就捶胸顿足,哭天抢地。也许,在让人沮丧的坏事中就包含着促使我们创新的好事呢!
富有哲理的故事9
有一位小提琴家,在演奏会上拉提琴。他拉着拉着,G弦忽然断了,怎么办呢他没有停下来,他立刻换了一个曲子,这个曲子从头到尾可以不用G弦。他演奏得非常成功,听众给他热烈掌声。
感悟:人生就是勇敢地面对挫折,转一个方向另求发展。
富有哲理的故事10
有个农夫祈求上帝帮忙,愿以一头牛当作酬劳,后来,果真达到了目.当他要奉献牛只时候,却舍不得;若是不奉献,却又害怕遭到谴责。於是他把牛带到市场去卖,另外又带了一只鸡。他把牛标价一百元,但是他定了一个条件:要买他牛,就必须买他鸡,不过鸡标价是二万元。结果,牛和鸡都卖了,这个农夫就将卖牛一百元奉献给上帝。
感悟:奉献是应该,是全部,是真心诚意。
富有哲理的故事11
凤凰山下有个太平镇,镇上有个人叫刘茂,家中很是富有,但为人却极为吝啬,乡亲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儿叫瓷公鸡。为啥叫瓷公鸡呢,因为当地有个歇后语,叫瓷公鸡蘸糖稀——一根毛儿不拔还得蘸点儿回去。那是比铁公鸡还胜一筹的。
这天,刘茂闲来没事儿,正在镇上晃悠,他是想踅摸着能捡点儿啥回去,别出来一趟白费了鞋底儿。却听乡亲们议论,说镇东的大槐树下来了一个算命先生,那叫一个准,现下还有几个人在排着队呢。刘茂也想算算命,就奔着镇东去了。
大槐树下,几位乡亲正围着一位算命先生。那算命先生看上去就够怪的,既不摆案,又不挂幡,铺着一挂凉席,席地而坐。不过,那先生长相俊朗,目光睿智,穿着干净,长须飘飘,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乡亲走到他面前,也席地而坐。先生绝对不装腔作势,只盯着人看看,再摸摸手,就给人说出些道道儿来。乡亲掏出些钱来答谢,是多是少,他也不计较,接过来就放到一旁。
刘茂刚走过去,先生忽然丢下正在算着的乡亲,忙不迭地走到他跟前,给他深施一礼,恭恭敬敬地说:“贵人到了,有失远迎,我先在这里赔礼了。”
刘茂一摆手,冷冰冰地说:“别跟我玩儿这假招子,我见得多了!我不是来算命的,我也没钱给你,你就甭捡好听的说啦。”那算命先生却不急不恼,仍是笑吟吟地望着他,说道:“贵是你的命,别人抢不走,你不给钱我也得这么说。你这贵命,万中无一,我今日有缘得见,自然得恭敬有加。别人没那命,给我再多的钱,我也不会这么说。贵人之命无人能挡,无人能挡啊!”
刘茂听着奉承之语,心里很受用,但他怕算命先生跟他要钱,就想逼着算命先生说出不受听的话来。他问道:“先生既然是神算,那就帮我算算,我是怎么死的?”算命先生看了看他,转身从凉席上拿过一枚铜钱,在刘茂眼前晃了晃,然后递给他:“贵人是死在钱眼儿里的。”
刘茂笑道:“先生这话好生蹊跷。人有各种死法,我却从没听说过死在钱眼儿里的。”那算命先生仍是笑着说:“别人没有你这么贵的命,自然没有这种死法。你是大贵人,死法自然也不会相同。贵人,记住我今天说的话。”算命先生说完,就去给乡亲算命了。刘茂白捡了一个大钱,心里乐开了花。
谁听说过死在钱眼儿里的?刘茂左看右看,那枚铜钱的眼儿也不能奈他几何。本来嘛,那枚铜钱就是乡亲给算命先生的酬金,那是官府制的铜钱,哪有什么特殊呢?一个小小的方孔,黄豆般大小,怎么能索住他的命?刘茂就把大钱放到了钱匣子里,很快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这年,新城县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大旱灾,地里的庄稼基本都绝收了,乡亲们断了吃食,只能拉家带口外出讨饭。刘茂家有往年的存粮,倒还能凑合着过,可他怕灾后还有灾,就给全家规定了供粮定量,大人每顿3两,小孩儿2两,而且每天只吃两顿饭。大人孩子都不够吃,就到田里去挖野菜根儿搭配着填饱肚子,先别饿死就好。
这天夜里,凤凰山上的土匪头子麻六带着30多个土匪下山来,到太平镇上来抢粮食。他们先就把刘茂家给围了,冲进院子,踹开门,把几口人都绑了。跑进粮房里一看,垛着十几包粮食,脸上都乐开了花,赶紧运。刘茂看着粮食都被运走了,急切地喊着:“那是我家的粮食,你们不能抢啊!”麻六抬手就给了他一棍子,刘茂当场就晕了过去。
等他醒过来,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土匪捆到了山上的匪寨里。刘茂情知这回是凶多吉少,不觉十分难过。麻六听说他醒了,就过来问他,他家的钱藏在什么地方?原来,麻六早就听说过他的大名,知道他家有钱。但土匪们向来遵守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今年太旱了,十里八乡都抢不来东西,他只好吃这窝边草了。他看到刘茂家确实有粮,那肯定还有钱。既然已经动手了,何必还客气,这就把刘茂绑到山上来了。
跟刘茂要钱,那比要了他的命还难受啊。刘茂下定了决心,就是把命豁上,都不能告诉他们把钱藏在哪儿了。他咬紧牙关不肯说,麻六也不客气,让小土匪拿棍子打他。棍子打在身上,疼啊,可刘茂还是咬牙挺着。挨了十几棍子,小土匪肚子一阵疼,丢下棍子就跑了。
麻六先是愣了愣,然后也肚子疼,赶紧出去上茅房了。不一会儿,麻六捂着肚子回来了,生气地问刘茂:“你在粮食里做了什么手脚?弟兄们吃了你家的粮,都拉起了肚子。”刘茂忙着说,他家的粮没问题啊,他自家还吃呢,又不知道土匪要去抢,能做啥手脚。麻六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拿过他家的粮来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家的谷子看上去就是稍稍暗黄一点儿,凑近了细看,才见上面長了一层暗黄色的毛,原来都已经发霉变质了。他惊疑地问道:“你家的粮怎么都发霉了?”
刘茂这才说,这是前年的`粮食。粮房漏雨了,淋到了粮食,他虽让家人把粮食都晒过了,但粮食还是发霉了,卖不出去,又不能做种子,但扔了十分可惜,他就留下让家里人吃。
麻六惊愕地问他:“你家里人吃了不闹肚子?”
刘茂说,开始吃的时候也拉肚子,但时间一长,就好了。
麻六不怒反笑,给刘茂竖起了大拇指:“真有你的。这些粮我们不要了,你拉回去吧。”
不光粮不要了,钱也不要了。麻六想的是,这种嗜钱如命的人,就是打死了也讨不到一个大钱。麻六也不愿多害人命,就放了刘茂。那些发霉的粮不敢再吃,干脆就做个人情吧。刘茂喊了家人来,拉着粮,高高兴兴地下了山。
刘茂刚回到家,捕头宋卓就带着几个捕快赶来了,说刘茂通匪,铁链子一捆,拴着他就走。刘茂急得大喊:“冤枉,我冤枉啊——”宋卓就说:“冤枉不冤枉,大老爷说了算,你喊破喉咙都没用。”刘茂就不喊了。
新城的知县名叫韩晓松,是捐钱买来的这个官儿。他上任后的首要目的,就是把买官儿花出去的钱捞回来,再捎带手地赚点儿。这么一来,他就在怎么捞钱上动上了花花肠子,对老百姓的苦难却是不闻不问。听说刘茂被麻六给绑到山上又给放回来了,还送回了抢走的粮食,他感觉捞钱的机会又来了,灵机一动,就给刘茂套上了一个“通匪”的罪名,让捕头宋卓带人把他给抓来。
宋卓把刘茂带回来了,韩晓松马上升堂问案。
刘茂一被带上来,就大喊冤枉。韩晓松一拍惊堂木,冷冷地问他:“麻六把你绑上山,那就是绑了你的票,你是花了多少银子才赎下一条命来的?”刘茂说:“一个大子都没花。”韩晓松问他:“他们抢走了你家的粮食,又如数归还了?”刘茂点了点头:“还给我了。”韩晓松冷笑道:“那就是了。土匪抢粮,是要吃的,绑你,是要钱的。你没花一文钱,他们又把你放了,还把粮食都还给了你,他们折腾什么呢?给不出个合理的解释,你就是通匪!”
刘茂愣在那里,一时说不出话来。他也不知道土匪麻六怎么就放了他,还还了粮。但这个通匪的罪名,那是坚决不干的。韩晓松看他嘴皮子挺硬,就命衙役们把他拖下去,打了20板子,然后拖进大牢,什么时候招了,什么时候再升堂。
刘茂被关在大牢里,韩晓松就等着他家托人来说情了,那他就可以要钱了。正所谓衙门口朝南开,有钱你就送进来。可他左等右等,都不见刘家来人送钱,心里就生了怨怼,命牢头儿给刘茂点儿见识。
这牢里的见识,那就是跟人身上下手了。刘茂被土匪打了一顿棍子,又被衙役打了20板子,身上的伤重着呢,韩晓松不让他找郎中看,但也不能再打了。真打出人命来,他也不好交代。毕竟,这通匪的罪名没有一丁点儿的证据啊。牢头儿就给刘茂做了几顿见识饭。
可几天下来,刘茂还没有丝毫反应。韩晓松就把牢头儿喊去了,问他怎么干的。牢头儿说,他给刘茂做了好几顿用发霉的小米做的饭,按说刘茂早该拉得哭爹喊娘了,可他竟没丝毫反应,真是邪门儿。
韩晓松也暗暗地想,是够邪门儿的。他这里毕竟是县衙,他也是知县大人,刘家不掏钱,他总不能去抢。看看刘家没有丝毫动静,他可坐不住了,就派宋卓去透个口风。
宋卓到刘家去了一趟,回来就对韩晓松说:“大人,你还是把刘茂放了吧。从他身上,你一个大子都甭想得到。”韩晓松一愣,忙着问是怎么回事。宋卓就说,他赶到刘家,找到了刘茂的老婆刘李氏。刘茂被抓进大牢后,他家就是刘李氏当家作主了。他跟刘李氏说了刘茂的处境,拐弯抹角地说出了让她掏钱救人的意思。谁知,刘李氏听了,大摇其头,说刘茂若真死了,那才是他们的造化,还请大老爷成全他们吧。刘茂被抓进来的这几天,他们家可高兴坏了,跟过年似的。
韩晓松一听这个,就摆摆手,让宋卓去把刘茂放了。
刘茂回到家,这才发现他不在的几天里,家里被老婆给折腾成了什么样子。每个人都做了新衣裳,还买回了新粮食吃,更可气的是还吃3顿了。他气得大骂:“败家,你们这是要败家啊!”他这一较劲,身上刚刚愈合的伤口崩裂了,鲜血直流,把他给疼晕过去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刘茂才给疼醒了,这才发现自己还躺在院子里。他连喊了几遍,都没人应声。他艰难地爬起身,挪到屋里,只见老婆和儿子、儿媳都躺在不同的地方,却已没了声息。他仔细看来,只见他们表情痛苦,却无外伤,再看看嘴巴,也没变黑,不会中毒啊。倒是一个个肚胀如鼓,显然是被撑死的。他很快就想明白了。
趁他不在的这几天,老婆带着孩子们过上了好日子,顿顿都吃得饱饱的,还都是新粮食。但他们的肠胃已经适应了吃少和吃发霉的粮食,现在反倒消化不了,生生被胀死了。
刘茂心里一阵难过。接下来的事,就是安葬老婆和孩子们呀。外面的钱都被老婆花得差不多了,他只有动用藏银了。他藏的银子可不少,那地方可不能让外人知道。他简单估算了一下,要给3个人办丧事,起码得花30兩银子,那就拿30两吧。
他来到院子的东南角儿,那是他家的菜窖。他掀开盖着口子的木板,钻进去,沿着梯子溜下去。他搬开西北角儿上的几棵白菜,挖起下面的土,露出一个小瓷缸来。他从中掏出了3个银锭子,塞到怀里,低头去埋土,就觉得浑身软软的,没了力气。他埋不动土了,仰起脸来,想冲着外面喊人来救命,可他喊出的声音还没蚊子叫的声音大,自然没人能听见。他想喊大点儿声,却无论如何都喊不出声来了。
他仰望着菜窖口,这时忽然想到了一件事。那菜窖口是方的,而下面是圆的,可不正像一个铜钱眼儿嘛。那个算命先生算得可真准啊,他没死在土匪手里,也没死在知县大老爷手里,却死在了这个钱眼儿里。不过,那个算命先生还是算错了,他不是贵人,真不是。
刘茂死后,乡亲们最终发现了他,并安葬他,同时也发现了那些银子。乡亲们一商量,刘家没有后人,这些银子还是分了救命吧。于是,银子就按人头分了,乡亲们拿着这些银子去买粮食,度过了饥荒。这下刘茂倒真做了件善事,那也是贵人了。
算命先生倒也没说错。只是,刘茂是不知道了。
富有哲理的故事11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