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教育优秀家庭事迹材料4篇 优秀家庭教育工作者典型材料,供大家参考。
教育优秀家庭事迹材料1
王xx,一个十分稳重、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现年12岁,父母均是农民,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对儿子的教育却十分重视,有一套很好的育儿方法。他们尊师重教,从小就着重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孩子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系都很好,很乐意为老人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学校里,王xx大方有礼,尊敬教师,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他们教育子女既严又爱,家庭关系和睦,民主,平等;他们勤劳持家,致富有道,但对于独生子不娇惯,不溺爱,从小帮忙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梦想和人生目标,他们十分关心孩子的学习情景,常加以督促和辅导,虽然自身文化程度不很高,但并不妄自菲薄,常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阅读报刊上网浏览新闻资料成为他们工作之余的主要爱好。
他们善于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良好习惯,让孩子学会处理自我的日常生活。如整理自我的房间和衣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增强他的独立意识,培养劳动观念,在学习上也是如此,让他自我整理书包、归类课本、清理书桌,坚持学习环境的整洁,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培养自觉自制本事,并让他懂得与人相处,有团体合作意识,从小树立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及有职责心的意识。由于从小习惯好,王xx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很不错,他长期担任班长,是教师的'得力助手,他与同学相处融洽,乐于助人,帮忙后进同学,他多次文化测试居全年级前列,他勤学爱思考,手工制作品精湛,动手能力强,他在校演讲比赛、主持人、体育等方面成绩优秀,他还酷爱下象棋、打篮球、乒乓球、看书、写作、上网等兴趣广泛。总之,他德智体等各方面发展均衡,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相信将来,在他父母的良好教育下全会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
提起学习型家庭,我们家三口人就有两个好学的,还有一个就喜欢在电视上学。所以,我自认为我们这个家是典型的“学习型家庭”。学习已是我们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家庭提高的重要推动力和家庭成员生活的第一需要。异常是在阅读经典作品、进行网络学习、尝试写作等方面较为突出。
一、书籍滋养精神
1、书籍报刊成为家庭的重要财富。我家有较为丰富的藏书,现约有500余册,多为文学书籍、教育书籍,并有部分电子书籍等。丈夫是位转业军人,所以,特爱看电视上的军事新闻、体育博览、足球比赛等;我是一名小学高级教师,因假节日没别的爱好,除了做家庭主妇外,就是看书上网,写点自我想写的东西;女儿还未到七岁,就喜欢阅读书报。晨读和“床头读”成为家庭必修课,一有空闲就人手一册,家庭中总是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
2、经典作品成为精神的重要来源。我家的阅读有较高的品位,异常崇尚经典阅读,异常是文学类经典与教育类经典。孩子在小学现阶段就已经阅读了数十种中外文学经典原著,并说写简单的读书心得,还不时地发问。我们的理念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就积淀在经典作品之中,阅读经典就是与大师对话,就是与崇高为伍。
3、谈书论文成为家庭生活的常态。我家庭倡导读书与生活的统一,读书与生活的自然状态,书籍成为家中桌上的永恒话题,“奇文共赏”、“疑义相析”“民风了解”成为家庭生活的一种乐趣。
二、电脑连接心田
徜徉信息世界,善于在搜集与整合中进行学习。该家庭自20xx年购买电脑上网之后,一向善于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善于搜集信息,整合信息,利用因特网增长知识、扩大视野、拓宽胸襟。为了积极响应我校领导正确的政策方针,满足学习需要,我也申请了个人博客,坚持写心得体会和对人生的感悟,还添置了笔记本电脑,以便随时使用。学习电脑也成为了我们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写作促进发展
热爱写作,并经过写作促进自我发展,是我家的又一特色。丈夫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撰写个人总结、部门总结、发言稿等等。我奋斗在教育一线上,也十分重视教学心得的撰写,是个典型的研究型、反思型教师,撰写的教育论文获得全国一等奖,在各级各类的报刊上发表的文章达十多篇。女儿也在浓浓书香的熏陶下成为一个爱写作的孩子,虽说年龄小,但在班上表达本事是较好的,很有写作的天赋,每次学校举行的期中期末考试她的作文得分很高。
腹有诗书,其品自高;腹有诗书,其德自谦;腹有诗书,其身自正。读书的人,谈吐清新而不凡,举止稳重而端庄,思想活跃而深刻,自信但又不自负。这是我们一家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不平凡的收获。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开发每个人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本事的社会。古诗有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可见学习是辛苦的,不容易的,然而学习在现代的生活中都是十分重要的。
教育优秀家庭事迹材料2
李x,在咸阳市百灵中学高中部任教,大学本科,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应该说她是一名智慧型的教师,也是一名艺术型的教师,她用真诚的爱心,科学的管理,创新的思路,走在了教育事业的前列,为其他教师树立了榜样。
教书有路心为径。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揣摩,李x老师始终坚信这一点。她认为讲台就是舞台,站在讲台上的她总是充满激情,她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她的课堂总是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李x老师始终关注弱势群体,对于班级里学习较差的学生,她从不放弃——课堂上她注意将简单的问题抛给差一点的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她注意挖掘这些学生身上其他方面的才华,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价值,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
作为班主任,李x老师认为,班级的管理需要讲究科学性,真正优秀的.班主任是要把自己从繁杂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于是,她在班级实行“三省六部”制的考核办法,全班由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组成“三省”,进行总体考核,下设六个小组,由全班同学投票选出六个小组长,小组长抽签决定各组组员,建立小组后,全班各项活动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这样班级就形成了“班主任—班干部—小组长—组员”的管理锁链,大大调动了班级同学的积极性,更增强了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在学生眼中,李x老师是开朗的,乐观的,幽默的,她的课总是那样精彩;她对学生永远是那样关爱;他们很少能在老师眼中看到忧愁和焦虑,他们也因此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用李x老师自己的话说,教育工作应该是最纯净的工作,教师绝不应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带到工作中去,学生的快乐就是教师最大的幸福!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李x老师正是用全部的智慧和爱心诠释着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深刻含义,她甘心做一片绿叶,在每一朵盛开的鲜花背后,她欣慰地微笑,微笑着品尝幸福!
教育优秀家庭事迹材料3
当今社会,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又在追求着充实、丰富的精神生活。营造一个书香家庭,实现亲子共读是每一个家族的追求。
在我们的学校里,就有这样一对母女。房间里、餐桌上、图书馆等地,我们都能看到母女共读的身影。她们就是申赛霞教师和牛二璇同学。三年的同事相处,我发此刻她们的家庭里,平时注重了如下做法:
一、兴趣导航
人人都明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申教师说她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她读书的兴趣,在孩子1-2岁时她就读书给孩子听;到学前班时期,就陪着孩子读书;等到孩子能独立读书时,就让孩子读给她听。
二、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申教师在平时也是十分喜欢读书的,她先后订阅了《意林》、《读者》、《青年博览》等杂志,并且每一天晚上都有一段固定的'读书时间。除了看杂志,读教育名著外,她还喜欢陪孩子一齐读书。她说陪孩子一齐读书,意味着你能够走进孩子的心灵,再也没有比这样的方法更加有效的了。这学期,她孩子上高中了,她总是说“晚上少了一个读书伙伴,真寂寞!”
三、书籍报刊成为家庭的重要财富
书籍的积累她们是一点一滴完成的,每一个节假日她都带着孩子去逛书店,并会把孩子喜欢的书做为礼物送给她。平日里,只要外出,她总忘不了买书给孩子。她还告诉我,如果孩子想看新书,就必须写出一篇读书后的感想或者讲讲书的资料等作为交换,这样不仅仅激发了她读书的热情,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她的写作水平。
目前她家有较为丰富的藏书,约有1000余册,多为文学书籍、教育书籍等。读书的人,谈吐清新而不凡,举止稳重而端庄,思想活跃而深刻,自信但而又不自负。这是她们一家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收获的非凡!书香浓浓,母女情深!愿这浓浓的书香能飘进每一个幸福的家!
教育优秀家庭事迹材料4
在宝山乡宝山村宝山屯有这样一户人家,25年里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处境,家人始终和和睦睦,被当地传为一段佳话。
一走进宝山屯,就能看见一座砖瓦房,养满鸡鸭的院子虽然看似拥挤,但被收拾的干净整齐,走进房子,窗明几净,各种家电一应俱全,一位年近80的老人正坐在炕上看电视,这便是小梅的家,炕上的老人是小梅的公公。每当有人与老人谈起儿媳妇的时候,老人总是得意的说:“洪梅嫁到我家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跟我们老人红过脸,早些年条件困难,有好吃的,洪梅他们三口人从来不舍得吃,都留给我吃,我体不好,洪梅就借钱带我看病,买补品,跟我的亲女儿一样。虽然我现在去讷河老儿子家生活了,但每年春夏,我都会回来,要不太想他们了”她叫小梅,今年46岁,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依托科技致富,用贤惠关爱家人,用善良和正直帮助邻里乡亲。
1990年中专毕业的小梅和丈夫朱振喜结连理,两人是中专的同学,青梅竹马,婚后便定居在了宝山村宝山屯,刚结婚的时候,家里条件特别困难,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结婚的婚房都是借住在别人家,平常就吃馒头咸菜,夫妻俩现在回想起过去的日子,依然眼中饱满泪花,那真叫一个苦啊。但是苦难并没有打倒小梅夫妇,小两口借钱承包了几亩农田,开始种植黄豆,她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家还要洗衣做饭,日子虽然辛苦忙碌,但是小两口却乐在其中。可是现实没有想象的美好,那一年的黄豆遭了病,收成一落千丈,不但没有赚到钱,欠的债务也没有还上,雪上加霜的是小梅的公公生病急需人照顾。面对这些困难,小梅没有退缩,她仍然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她安慰受打击的丈夫,同时把公公接到自己家里来赡养。秋去冬来,为贴补家用,小梅和丈夫朱振上山砍柴,再用爬犁拉到山下贩卖,黑龙江的`冬天漫长而又寒冷,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30多度,漫天的大雪,刺骨的寒风,都没有阻挡住小梅对家人的爱,她用自己的双手,靠着卖柴解决了冬天家人的温饱。那个冬天小梅白天砍柴卖柴,晚上回家给公公洗脚按摩,换洗脏衣服,夜深了,等公公熟睡后,她还要和丈夫研究大豆的栽培技术,希望来年的收成可以好一些。就这样,一年过去了,1991春节过后,小梅怀孕了,即将为人母的她,高兴之余多了一丝担忧,孩子出生后会不会有好日子过,黄豆能不能丰收,公公的病能不能好起来。但是很快,她就重整精神,重新振作,因为她知道只要努力的生活,一切都会变化的。果然,黄天不负有心人,在小梅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的病康复了,身体变得硬朗起来;在乡农技人员的帮助指导下,大豆也有了好的收成;1991年是难忘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小梅和朱振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一个健康的大胖小子,夫妻俩给孩子起名朱小磊,希望儿子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随着小磊的长大,小梅家的日子也有了起色,盖了新房子,虽说房子不大,但那也是属于自己的窝,自己再也不用住在借来的房子里了。生活好了,有人劝小梅再生一个孩子,一儿一女凑成个“好”字,但是小梅没同意,她说:咱们得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一家只生一个好,把这个孩子培养成人,让他受教育,长大后回报社会。这是小梅的心声,也是小梅的理想,她为这理想努力着。她在种地和照顾老人、孩子之余,开始饲养鸡鸭,起初搞养殖只是想用鸡鸭蛋给老人和孩子补补身体,但是后来她发现,乡里的饭馆,都是从农户家购买鸡鸭,往往还供不应求,她决定把规模扩大,由原来的几只,发展到了几十只,这样既保证了家人的健康,又补贴了家用。1998年农村集体分地,小梅家的农地变多了,种起来没有原来那么轻松了,往往要在地里一呆就是一天,远在讷河的小叔子一家看到嫂子的辛苦,决定把老人接去讷河照料,但是小梅不肯,在小叔子和老人的一再要求下,最终达成协议,每年的春夏两季老人要回来小梅家,让小梅继续尽孝道。很快小磊到了上初中的年纪,宝山乡没有初中,要读书只能去县里上学,那意味着家里的开销又要变大了,很多人劝小梅,小孩子读完小学,认识几个字就足够了,别念什么初中了,下地干活,还能给你搭把手。小梅反对的说:我不仅要让我孩子读初中还要让他读大学,只要他想读,我就一直供下去。小梅抱着这个信念,种地,养殖,栽木耳段,日子是过的越来越红火,不仅给家里盖了大砖房,更把小磊培养成了大学生,去年小磊顺利从大学毕业,现在成为了信用社的一名工作人员。而小梅仍在努力着,劳动着,她要让好日子一直继续下去。
教育优秀家庭事迹材料4篇 优秀家庭教育工作者典型材料相关文章:
★ 小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4篇(乡村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