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幼儿园语言活动计划10篇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计划,以供参考。
幼儿园语言活动计划1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感知雾的特征,以及雾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
2、通过实践游戏,亲自体验“雾茫茫看不清”的感觉。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难点:
了解雾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
活动准备:
1、有关雾的图片。
2、一个半透明的保鲜袋做眼罩时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并结合图片引导幼儿回忆雾天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猜它是什么?“像云不似云,像烟不似烟,风吹可飘动,日出始散开”这是什么?
师:你见过雾吗?谁来说说雾天是什么样子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说说(通过观察图片中白茫茫的景象,使幼儿感受到雾天的特征:白茫茫、模模糊糊,看不清楚等)
(效果分析:以猜谜语的方式引出今天的主题“雾”根据已有的经验回忆雾是什么样的,激起幼儿对雾的兴趣。)
二:比较晴天和雾天的不同。
师:晴天和雾天有什么不同?(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回答)
师:晴天时,马路上的汽车,天上的飞机是怎样行驶的?我们看出去的东西是怎样的?
师:雾天的时候,汽车和飞机会碰到什么烦恼?我们在雾天看东西有什么感觉?
师:你喜欢雾天吗?为什么?雾弟弟非常淘气,它经常溜到地上来玩,为什么说它很淘气呢?现在我们来看看吧。
(效果分析:通过对雾知识的了解,让幼儿辨别晴天和雾天的不同,感知雾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
三:故事《淘淘气的雾弟弟》
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讨论雾弟弟做了哪些淘气事?
师:雾天的时候,雾弟弟蒙上马路上的汽车,汽车会发生什么烦恼?(马路上的汽车看不清楚)。
师:海上的轮船会不会碰到什么烦恼?(海上的轮船不知道往哪儿开?)
师:路上的行人碰到什么烦恼?(路上的行人都像黑夜里一样)最后是谁带走了雾弟弟?(引导幼儿说出:“太阳来了,雾就消失”的道理)
师:从这些事上让我们感觉到了雾弟弟真的是非常的淘气,我们这个故事就叫《淘气的雾弟弟》,现在我们一起来讲这个故事好吗?
四、教师小结:
是呀,雾给出行的人们带来很多的不方便,汽车要限速行使,飞机、船要停航,高速公路要关闭等等,所以在雾天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安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再次感知雾给我们带来的不便。
(效果分析:通过故事感知雾弟弟的“淘气”。并通过图片让幼儿再次观察雾天的情形,丰富幼儿的经验,由于雾弟弟的淘气给出行人们带来了许多的麻烦。)
五:游戏:雾天开车
在“路边”用小椅子设置一些障碍,幼儿分组戴上自制的眼罩,模拟“雾天开车”,游戏中如果碰到障碍就代表发生交通事故,停止游戏。
师:说说“雾天开车”是什么感觉?
(效果分析: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亲自体验雾茫茫看不清的感觉。)
幼儿园语言活动计划2
活动目标:
1、知道常见动物的特征。
2、激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可爱的小动物
2、课件-幻灯片:家养动物的影子
3、课件-幻灯片:两只脚动物,四只脚动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动画片:可爱的小动物,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动画片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都是谁。
二、展开
1、动画片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小动物,又有小动物要来了,你们猜猜它们是谁?
(1)第一个小动物呢,它尖尖的嘴巴很怕猫,小朋友猜猜它是谁?
(让幼儿猜猜后,出示小老鼠,鼓励幼儿猜对了)
(2)又来了一只小动物
它没有手也没有脚,靠着尾巴在河里游小朋友猜猜它是谁?
(幼儿猜出后,出示小鱼)
(3)鼻子长的像钩子,耳朵大的像扇子,腿儿粗的像柱子,尾巴细的像辫子
(大象)
(4)宝宝装在袋子里跑(袋鼠)
(5)耳朵长长的,眼睛红红的,尾巴短短的。(兔子)
2、课件:家养动物的影子
根据动物影子猜动物
(1)你知道这是谁的影子吗?
让幼儿先看动物的影子,讨论后发现是哪种动物。
(2)通过影子和动物的比较,让幼儿进一步了熟悉和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
3、课件:两只脚动物,四只脚动物
小朋友真棒,小动物都被你们找出来了,那我们在来看一看,这些小动物那些有四只脚,哪些有两只脚,哪些身上有漂亮的羽毛。
三、结束
小朋友和小动物玩的开心吗?让我们一起来唱歌给动物宝宝听吧。
幼儿演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幼儿园语言活动计划3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大胆推测、讲述母鸡和狐狸之间可能发生的事情。
2、学习故事中的动词短句:走过……、绕过……、越过……、经过……、穿过……、钻过……。
3、幼儿创设场景,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诙谐、幽默。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课件、背景音乐《稻草里的火鸡》、《母鸡萝丝去散步》的视频、动词短句卡片等。
2、准备椅子、地垫、一个大袋子(障碍物)、大圆筒、拱门、跨栏、呼啦圈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今天刘老师要带你去一个农场,请你仔细看看,你认识农场里的设施吗?
2、观看课件P2。
教师:这个农场真大,你看见了什么建筑物?请你大胆的说出来。(鼓励幼儿说出:院子、池塘、草堆、磨坊、蜜蜂房、篱笆等)
二、幼儿观看课件(一),并大胆地猜测故事的基本情节。
1、观看PPT第2—4页。教师:在农场里,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教师:你看见了什么?这是一只什么鸡?鸡在干什么?
狐狸的眼睛在看着谁?你猜它在想什么?那母鸡到底会不会给狐狸吃掉呢?接下来请看——(让幼儿猜想)
教师:你看见了什么?狐狸这么样?(跳起来想吃母鸡)
母鸡知道吗?为什么?你猜,母鸡会被吃掉吗?
教师:发生了什么事情?狐狸吃到母鸡了吗?狐狸的表情是怎样的?这时,狐狸会想什么?那么母鸡知道后面跟着狐狸吗?那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母鸡又会去到哪里呢?请你们仔细地观看——
2、请幼儿连续观看PPT第5—16页。(每张课件设置15秒)并回答问题。
教师:看完了课件,请你告诉我们,你看到了什么?故事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邀请2~3人讲述)
3、请幼儿再观看课件(二),深入地观察画面,并进一步了解故事的情节。
重点:观察狐狸和母鸡的表情,还有其它动物的表情与动作。
4、教师播放视频,请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视频4分钟)
三、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认识动词短句。
1、教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母鸡萝丝去散步》)(请个别幼儿出来表演什么叫“散步”。)
教师:母鸡去散步,一路上经过了哪些地方?(幼儿与教师一起回忆故事情节,教师边出示动词短语,并张贴在黑板上。)
(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
★重点:邀请幼儿用动作表现出“动词短句”。
2、教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最喜欢里面的谁?为什么?喜欢狐狸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
◆狐狸的眼里只有母鸡,一心想着吃鸡,其它什么都没看见,所以发生了那么多滑稽、好笑的事情。真是一只贪心、倒霉的狐狸。
◆母鸡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表现的非常的镇定和勇敢,而且想出了许多办法来对付狐狸,这真是一只了不起的母鸡呀!
四、幼儿自己商讨,创设故事情景并进行游戏。
1、幼儿分成两组,每组负责摆设3个情景。
2、教师带领幼儿整理情景。
3、跟着背景音乐,一起述故事和游戏表演。
4、活动结束。
幼儿园语言活动计划4
上学期的语言教研工作在园长的正确引领下,教师的积极配合下,稳定发展。在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特色的开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但是,教师的专业理论素质和教育实践能力与现代化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还有一定的差距,对《纲要》的理解与实践中的应用还需要不断探索,教师的研究意识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上学期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确定本学期教研工作指导思想:以《规程》和《纲要》为指针,以人本管理为指导,加强教研工作管理,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培养研究型教师,以教研活动促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升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质量。具体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纲要》实施细则,将学习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用《纲要》精神指导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教育理论支撑点,探讨教育策略,改进教育中的弊端,总结创造性的教育经验。
二、组织主题研讨围绕本园的研究课题《利用自制器械有效开展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研究》,结合本园的体育特色,开展相关的主题研讨。
三、开展集体观摩教学活动集体观摩教学活动是一种非常好地学习、交流的方式,不仅对执教老师有很大地促进作用,而且对观摩者也有一定的启发。四、开展集体备课本学期,教研组将继续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发掘各年级老师的集体智慧,争取把日常的教学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幼儿园语言活动计划5
活动目标:
1.从已学儿歌和游戏中学习豆,激发幼儿识字的兴趣。
2.拓展幼儿知识面,发展幼儿语言。
3.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4.引导幼儿在儿歌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写有儿歌《收豆豆》的纸。
2.各种豆类及食品.
3.红豆豆绿豆豆红太阳绿豆豆的条幅。
活动过程:
一、复习儿歌,做游戏,引入课题。
我们以前做了一个游戏,叫做《收豆豆》。看看这是什么豆豆?(红豆豆)这是什么豆豆?(绿豆豆)我请ⅩⅩ来当红豆豆,ⅩⅩ来当绿豆豆,我就是收豆人。
二、引入识字。
刚才这些“红豆豆、绿豆豆”都非常能干。现在我们看黑板上有没有红豆豆、绿豆豆(出示红豆豆、绿豆豆、红树叶、绿树叶条幅,引导幼儿用排除法将已识汉字“红树叶、绿树叶”排除,找出“红豆豆、绿豆豆”,幼儿跟读)
我们给“红豆豆”照张相,再给“绿豆豆”照张相。预备――“喀嚓”。我们来数一数,这儿有几颗豆豆?(幼儿数)现在老师吃了一颗豆豆(遮红豆豆的一个豆字)变成了什么?(幼儿读“红豆”)又吃了一颗豆豆,变成了什么?(幼儿读“绿豆”)
小朋友真能干,不但会认红、绿,还会认豆豆的豆了。老师请你们这些能干的小朋友帮忙,我有许多“豆”字宝宝跑到这张纸上来了,请你们把它们找出来。(出示儿歌《收豆豆》:红豆豆,绿豆豆,收进我的篮里头。农民伯伯种豆豆,一粒豆豆不能丢。)给它戴上漂亮的红项链。(红纸圈)
三、引导幼儿说词、说句,发展幼儿语言。
1.刚才儿歌里的农民伯伯去收豆豆,想一想,他们收的是什么豆豆?(幼儿自由思考、发言)
小结:这些豆豆有红豆、绿豆、蚕豆、豌豆……(出示相应的实物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说话)如:豌豆圆圆的,蚕豆扁扁的。红豆是红色的,绿豆是绿色的。
2.农民伯伯把这些豆豆收回去有什么用?(幼儿自由思考、发言)
小结:这些豆豆可以作许多好吃的东西,比如豆腐、豆浆、豆豉、豆皮……(出示相应的实物让幼儿观察或品尝,引导幼儿说话)如:豆浆甜甜的,真好喝!豆腐的营养好。
四、延伸活动
每桌一盘豆类食品,让幼儿自选一样说它的样子、吃法,先互相说,老师分组倾听,请个别幼儿上台说个大家听,最后品尝。
幼儿园语言活动计划6
活动目标:
学说故事中的短句,体验与同伴共同分享的快乐。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图片一套,草地背景图,小鸟录音。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猪,引起幼儿兴趣。
1、小猪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胖胖,我们和小猪胖胖打个招呼。胖胖今天背了个大书包,里面有很多东西。
2、出示书包里的糖果、面包和三只大小不一样的桃子。
3、你们猜小猪胖胖会去干什么?老师小结:他要去野餐。
二、故事“小猪胖胖的野餐”。
1、播放小鸟的叫声。听听谁来了?(鸟妈妈和宝宝)
胖胖拿出一个面包给小鸟,面包只有一个,怎么分呢?(将面包一分为二)
小猪说“一起野餐真开心。”
2、引出猴子一家。
猴爸爸、猴妈妈、猴宝宝都来了。胖胖拿出桃子分给猴子一家,怎么分呢?
小猪说:“一起野餐真开心。”
3、引出小兔、小猫、小乌龟。
小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小猫静悄悄的走来了,小乌龟慢吞吞的爬来了。胖胖请他们吃糖果,一包糖果可以怎么分呢?一粒一粒的分。
小猪说:“一起野餐真开心。”
小猪看到小动物吃的那么高兴,心里乐滋滋的。
4、老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学说对话。
三、活动延伸。
今天的野餐真开心,小猪也准备了很多东西请小朋友吃。幼儿分享食物。
活动反思:
活动的目标与设计应该说是合理的,但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我过分依赖与教案,而忽略了幼儿可能在活动中的表现,整个活动似乎就是在完成一个一个的任务,清楚小猪胖胖,清楚它的朋友们,接着在分享中结束活动,我把幼儿始终紧紧箍在自己身边,抹杀了他们隐藏的兴趣点,就像顾老师说的,孩子们还没有完全高兴起来呢,就把孩子带进了下一个环节,但是我又在考虑另外一个问题,一旦放手,怎样才能抓住孩子,不让活动走远呢?另外,我觉得每个环节自己的小结语不够简练,有些啰嗦,如果以儿歌的形式小结会更易于孩子的理解。最后,在操作过程中,过分个别化,怎样让每位幼儿都能操作到,调动每位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需多多考虑,争取在今后做的更成熟些!
幼儿园语言活动计划7
设计意圈
诗歌《好朋友》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韵律感强,适合大班孩子欣赏。诗歌结构严谨,以“好朋友”的形式将生活中的相关事物联系起来,大班上学期的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易于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一一对应关系。诗歌的内容还渗透了环保理念,具有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教育价值,因而本诗歌适合大班上学期的幼儿欣赏与仿编。
根据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占优势”的年龄特点,我通过配对游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情境及图谱操作为幼儿提供理解与表达的支持,直观感受诗歌结构,为创编打下基础。同时,图谱将幼儿的内在思维与外在口语表达联系起来,为幼儿学习合作仿编提供必要的支撑。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中一一对应的配对关系,学习对话句式。
2.尝试根据诗歌中的句式结构进行仿编。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萌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图卡若干,大图谱;幼儿仿编记录表每组一份,线描笔人手一支;实物锁、钥匙各一。
2.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找朋友”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做“找朋友”游戏
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找朋友”游戏入场。
二、找找锁的好朋友
1.(出示锁引题)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生活中的物品也是这样。瞧,这是什么?它的好朋友是谁?为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钥匙打开锁验证。
3.小结:因为钥匙可以把锁打开,它们谁也离不开谁,所以钥匙和锁是一对好朋友。教师将锁和钥匙的图卡贴于表格中,并朗诵诗句。(钥匙对锁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锁说:“对!”)
三、寻找物体的一一配对关系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物品总是会在一起,也像锁和钥匙一样是一对好朋友。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图卡,请你们找出能成为一对好朋友的物品。
2.教师请幼儿将图卡进行配对,讨论它们为什么可以成为好朋友。
3.师:好朋友找对了吗?我们来听听它们是怎么说的。
教师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直接将诗歌内容朗诵出来。
4.小结:桌子和椅子、雨伞和雨鞋、茶壶和水杯这些物品,它们分别是好朋友。
5.(出示鸟笼和小鸟)师:它们是不是好朋友,为什么?
讨论小鸟为什么不喜欢和鸟笼做朋友,小鸟喜欢和谁交朋友。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图谱上逐一贴上相应图卡,并引导幼儿用诗歌的句子小结。
6.移情教育:鸟笼限制了小鸟的自由,伤害了小鸟,所以它们不能成为好朋友。如何才能做一个爱鸟的孩子?
四、结合图谱完整欣赏诗歌
五、师幼跟随图谱学念诗歌
学习诗歌的对话句式,并重点学习诗歌的最后一句。
六、师幼一起仿编诗歌
1.师: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小朋友动动脑筋来想一想。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图谱表示。
3.引导幼儿朗诵仿编的诗歌。
师:现在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把编的诗句连起来朗诵,让它变成我们大三班小朋友的诗歌。
重点指导句式:
××对××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说:“对!”
××对××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说:“不对!我的好朋友是××,还有,××也是我的好朋友。”
七、同伴合作仿编诗歌
1.提出仿编要求:(1)观察表格,介绍任务。(2)大家一起动脑筋找出生活中更多的好朋友,可以轮流记录或请一个小朋友记录。(3)用好听的声音把编好的诗歌念出来。
2.幼儿仿编,教师指导:(1)鼓励幼儿积极开动脑筋,支持幼儿的创意。(2)观察幼儿合作创编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指导。
八、分享与交流
将记录表展示在黑板上,请每组幼儿一起上台朗诵,教师给予评价。
九、活动延伸
寻找幼儿园里的“好朋友”。
教师:幼儿园美丽的花园、小竹林、小山坡中也藏着许多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去找一找,把它们编到诗歌里。
幼儿园语言活动计划8
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按数字大小排队和边点数边朗诵的方法。
2、感受儿歌带来的趣味性。
准备:小鸡图片、1—7数字卡片。
关键点:学习边点数边朗诵的方法。
环节:
一、教具导入,引起兴趣
1、出示小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图片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2、交代学习儿歌的要求。
二、欣赏儿歌,理解掌握
1、教师完整朗诵儿歌
2、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1)儿歌名称叫什么?
(2)妈妈买了几只鸡?我给小鸡起了什么名字?
(3)你们会数吗?请幼儿边点图片边数数。
(4)啊呀,小鸡走散了,怎么办?
(5)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数数吗?
三、学习儿歌,帮助记忆
1、带领幼儿轻声学念儿歌。
2、以多种形式练习儿歌。
四、组织游戏,体验情趣
1、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要求。
2、请幼儿八人一组进行游戏,一人扮演鸡妈妈,其他幼儿扮演小鸡,体验儿歌带来的乐趣。
3、小结: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小朋友。
幼儿园语言活动计划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能讲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不乱扔垃圾,培养良好的生活可惯和行为。
活动准备:
西瓜图片,故事《瓜瓜吃瓜》。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我们来猜个谜语(有个绿衣郎,肌肤红又亮,生出小宝宝,个个黑脸膛),猜猜是什么?对,是西瓜。告诉你们有个小朋友,叫瓜瓜。为什么叫瓜瓜呢?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来听个小故事。
2.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提问:
(1)故事里说了些什么?
(2)瓜瓜他是怎么吃西瓜?吃完西瓜后,他怎么做?
(3)结果发生了什么事?
3.教师结合图片,再次讲述故事:
(1)瓜瓜吃到外婆带来的西瓜了吗?为什么
(2)后来,外婆摔了一跤后,瓜瓜怎么想,他又怎么做?
4.讨论:
(1)故事讲完了,你喜欢瓜瓜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瓜瓜,你会怎么做?
5.总结:
刚才小朋友们都听了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吃完的瓜、果皮、废纸、吃剩的东西扔到垃圾箱里,不能乱扔,看到果皮废纸在地上、路上,我们也要扔到垃圾箱里)
附故事:
瓜瓜吃瓜
有个小朋友,他的名字可怪了,叫瓜瓜,他为什么叫瓜瓜呢?原来他生下来的时候,胖墩墩,圆滚滚,像个西瓜,所以他爸爸妈妈就叫他瓜瓜。
瓜瓜可爱吃西瓜啦,他一下能吃几大块,吃完了把背心往上一拉,挺着圆鼓鼓的肚子,用手一拍,嘭嘭响说:“西瓜在这儿呢!”
有一天,天很热,瓜瓜又闹着要吃西瓜,“妈妈,拿出一个小西瓜来,”妈妈对他说:“就剩这个小的了,先吃吧。等一会儿,外婆要来,说不定给你带个大西瓜哩!”妈妈把西瓜切了,就上班去了。瓜瓜斜着眼看了看西瓜,翘起嘴巴,心想:“哼,这么小也叫西瓜?可是他蛮口渴的,又想:瓜是小了点,说不定也挺甜哩!就拿起一块咬了一口。哎,一点儿不甜。
他吃完一块,心里生着气,一甩手把西瓜从窗口扔了出去,掉在了胡同里的路上。剩下的几块,瓜瓜气呼呼地咬了几口,就一块一块地从窗口扔出去。他想:要是外婆真的带个大西瓜来,那该多好!于是他就扒在窗台上,向胡同路口望着。
过了一会儿,来了个人。慢慢地走近了,没错,是外婆来了。她还抱着一个大西瓜呢!瓜瓜看到了,大声嚷:“外婆,我来接您了!”
外婆听见了,心里一高兴就加快了脚步。走到垃圾箱旁边,不小心脚踩在西瓜皮上,摔了一跤。手里抱的大西瓜,啪嗒一下,摔了个粉碎,外婆一边爬起来,一边说:“谁把西瓜皮扔了这一地!”
瓜瓜出了门,连忙把外婆扶起来。一边气呼呼地踩着地上的西瓜皮:该死的西瓜皮,哪个坏蛋扔的。咦,西瓜怎么这么小?哎呀,这不是自己扔的吗?瓜瓜偷价看了外婆一眼,吐了吐舌头,悄悄地把西瓜皮一块一块地扔到垃圾箱里去。
瓜瓜看了看外婆带来的大西瓜,瓢儿红红的,一定很甜。可惜碎了,沾上了泥。他只好咽着口水,拿起碎瓜块往垃圾箱里扔去。外婆不知道西瓜皮是瓜瓜扔的,看见瓜瓜把西瓜皮扔到垃圾箱,说:“真乖,都像瓜瓜这么懂事就好了。”
幼儿园语言活动计划10
根据北仑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精神,为了更好地开展推广普通话,提高教师运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性,我园特确定20xx年9月6日-10日为开发区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宣传周。目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字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参与意识,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根据上级有关部门指示,将组织全园教职工积极参加到语言文字周活动中来。特定活动周计划如下:
一、 广泛宣传活动周的意义和作用;
二、 进一步规范幼儿园指示牌、幼儿园室外用字的规范性。
三、 引导教师写规范字,提高教师规范使用文字的能力。
四、 在幼儿园网站上报道本次宣传周的活动情况。
五、引导幼儿参与到推广普通话活动中来,激发他们推普的意识。
活动安排:
一、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字法》,使教师对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性更加了解。
二、再一次对幼儿园园所内的指示牌、标牌进行规范使用情况检查,检查人:冯红炯、叶秀维;
三、出一期教师写规范字的钢笔书法练习作品专栏,负责人:叶秀维。
四、 经常抽查师生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情况,并随时提醒教师规范使用。
五、年级组长抽查教师备课以及其他文字资料的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性。
六、各班在本周周末活动时,组织幼儿进行儿歌念比赛等这类语言活动,提高幼儿使用普通话的能力,激发推普的意识。
活动周结束后,总结活动情况,提出今后的指导意见。
幼儿园语言活动计划10篇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计划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