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高中有关除夕夜的作文3篇 写关于除夕夜的作文,欢迎参阅。
高中有关除夕夜的作文1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除夕,我们再次迎来了全家人欢聚一堂,吃年夜饭的幸福时刻。大街上张灯结彩,节日气氛浓郁,热闹极了!
我们家除夕必做的几件大事是什么呢?让我来告诉你吧!
NO1包饺子:下午,我正在自己的房间“博览群书”,妈妈突然破门而入,用她那“九阴白骨爪”强势地把我拉出房间,口中还振振有词:“你奶奶率领全家包饺子了,你这个小将快去学!”我知道,妈妈想让我了解春节的习俗,在我记忆中融入浓浓的年味儿。于是,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依葫芦画瓢,真是什么都难不倒我,本小将行云流水般地包了一大盖帘饺子。我原想奶奶肯定会论功行赏,没想到她却对我劈头盖脸地命令道:“别包了,看你包的,皮厚馅少,别在这浪费面了……”
NO2放烟花:吃完丰盛的年夜饭,爸爸妈妈准备带我去放烟花,这是我最期待的时刻了,立刻带上烟花爆竹,放飞自我地冲到楼下。我虽有一颗热情的心,但却没有一个英雄的胆,点燃烟花的重任自然是交给高大威猛的爸爸去完成,我怯怯地躲在妈妈身后,紧张而又激动地欣赏着烟花绽放的每个瞬间,真是美极了!在这美景中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爸爸点燃了一个烟花,等了半天也没有动静,爸爸小心翼翼地走近烟花,突然一道烟火直上云霄,爸爸一个箭步转身冲回了我和妈妈身边,全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NO3看春晚:“不—准—睡—觉!”一声震耳欲聋的叫喊声把我从香甜的美梦中吵醒,“儿子,今晚要守岁,不能睡觉哦,春晚要开始了,快来看春晚!”妈妈的狮吼功发挥了威力,我刚出房间就听见美妙的音乐声在耳边盘旋,电视上画面色彩斑斓,舞台气势恢弘震撼,歌舞、小品、相声、杂技、戏曲、魔术……各种节目精彩绝伦,让人眼花缭乱,好不热闹!
在喜气洋洋、阖家欢乐的节日喜庆氛围中,我度过了充实、快乐的一天,这一天也鉴证了我的成长,因为过了这一天我又长大了一岁!
高中有关除夕夜的作文2
“嘭!”“嘭!”一声声炮竹的声音响起,虽然今晚没有月光的照射,但是烟火的光芒还是把夜晚照的如同白昼一般。
全家人在除夕之夜中团聚在了一起,在一起聊天,好久没聚在一起的一家人总有说不完的话,。我妈妈和奶奶两人在厨房准备年夜饭,而其他人就在客厅里谈谈事情,大多是关心问候的事。
吃过年夜饭,全家一起打开电视看央视节目的春晚,听着朱军、李咏、董卿、毕福剑、撒贝宁、李思思六人的主持,看着窗外的烟火,全家团圆的幸福感已经不禁涌上心头。
慢慢的,全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外面——那一片片大型的烟花表演。
快看,那一颗如蓝宝石般光彩夺目的烟花,如一个淘气的孩子,一下子窜到半空。“啪!”刹那间,那“蓝宝石”又变成了一朵迎风盛开的蓝色“牡丹”。夜空一下子流光溢彩,甚是美丽。院子的一角,还有两只金色的“小蝴蝶”正在追逐嬉闹,翩翩起舞。还有一种烟花图“金龙腾空”,那一条威风凛凛的金色巨龙,仿佛真腾云驾雾,赶来给人们拜年。
接着,如同翡翠般的“廖辫子”升上空中,然后在空中焕发出五颜六色的图案,意想不到的是那爆炸后的小烟花再次绽放出美丽的光彩,丝毫不逊色于午夜零点的烟花展。
随着烟火的璀璨,我的目光集中在了天空一个毫不起眼的亮光,不细看还以为是一个小星星,但是仔细一看原来是寄托希望的孔明灯。顿时我被这毫不起眼的孔明灯吸引了,想到我们家里也有一个许愿用的孔明灯,于是我恳求爸爸帮我找出来,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我们家的一个柜子里找到了,事不迟疑,赶紧去楼上放飞孔明灯吧。
我们全家来到了楼顶,用打火机点燃了蜡块,火焰在灯内徐徐的燃烧,我们每一个人许下了自己的新年愿望,准备放飞,当然,愿望是不能说的,所以每个人只能在心中想哦。
随着全家的放手,孔明灯载着我们的祝福和希望飞上了天空,跟着风飘走了。
“叮当!”“叮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央视春晚也在新年的钟声中结束了。快乐又幸福的除夕之夜过去了,但是我们却迎来了新的一年,一个快乐而又充满着希望的新年!
高中有关除夕夜的作文3
除夕的夜饭,既是一年辛苦忙碌、辞别旧岁的重要时刻,又是具有祈望将来,迎接新年的特殊意义,当全家老少合欢团聚,共进年夜饭的时候,其乐融融,洋洋得意,自不必细说。在上海的风俗中,年夜饭这顿丰宴,同样很隆重。席面上鱼肉珍馐,花色繁多。糖腊银丝芥和炒塌科菜,那是上海地区的特产,年夜饭除了鱼肉海味,要算这种特色风味菜最为引人胃纳了。
年夜饭的莱肴,上海人很讲究好名堂。有钱人家吃鱼吃肉,“年年有余”;还吃那种读来和“发财”谐音的发莱。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果类中的柑子,是除夕不可缺少的食物,俗语说:“除夕吃红柑,一年四季保平安。”还要吃些芋头即芋艿,上海人有谚语说是:“除夕吃芋头;一年四季不犯愁。”另外,吃豌豆,因为豌豆又名安乐菜,和长生果之类,同样都是很吉利的名称。至于上海旧俗说是除夕吃饭时不宜淘汤,传为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旅行,会要遭到雨淋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
除夕之夜的吃,在年夜饭之后,饭莱虽撤去,但守岁酒和果品之类却是一直要吃到第二年的。关于守岁酒,唐人诗中有首《守岁》,有说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作,有说为董思恭所作,暂不管作者是谁,那诗表达了一年又将伊始的辞旧迎新之情,则无疑的:“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守岁酒相陪伴的是旧时上海守岁的风俗。吃过年夜饭后,不能睡觉,大人小孩都要守岁。过去传说是老天爷在此夜会打开天门,将金银财宝撒往人间。其实,这反映了人们希望能过富裕生活的心理。同时,守岁的习俗作为对于劳累了一年的慰藉,和更新明年计划的奠基,也是满有意义的。
守岁,上海人家家点起红蜡烛,香炉里插着一大把香。等到烛与香燃毕之时,也就已经会是五更鸡啼了。人们挫在守岁桌旁,看大红蜡烛的烛芯结出各种模样,名之为“如意”等吉祥的称呼,表示对年岁的况贺。小孩则有所谓“提灯会”,拿着各色兔子灯和点燃的小蜡烛,跑来跑去地玩。各家守岁时于屋中高燃的银烛,名为“守岁烛”。守岁烛在各处各屋都须普遍点燃,过去上海人叫这为“照虚耗”。在农村里,除夕还在田间点亮烛炬,或者用长竹竿缚着稻草燃照田地,这称做“照田蚕”。至于穷苦农妇,除夕还在忙忙碌碌地做着家务或生计。正如有首竹枝词所写到的:“锣鼓年除夜闹街,照田蚕烛列村排。抱儿有个贫家妇,此夕还忙手做鞋。”
旧俗在除夕子夜时分,上海人各家要“接灶君”。接灶就是把灶神从天上接回家来。届时,家里男主人换衣服,上供物,焚香燃烛于灶前,祭祀仪有如送灶日那样。接灶完毕,家中主人亲自关上大门,门上贴有“封门大吉”的红纸。这时实际上已是年夜结束了。家中小孩老人有上床稍睡休息的,此外大多数人都是守岁终夜达旦的,至多是坐在守岁桌旁打个盹而已。当然,事实上由于年夜饭吃得迟,加上心绪激动,守岁之时并不会觉得很长,有吃有喝,有说有笑的,更不会感到有什么寂寞的。“封门大吉”之后,待到拂晓鸡鸣时,换贴“开门大吉”红纸,家家赶紧燃放起爆竹,“蓬啪!”“劈里啪刺,劈里啪刺……”响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宣告新的一年开始了!
高中有关除夕夜的作文3篇 写关于除夕夜的作文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除夕作文 高中除夕夜的作文 除夕夜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