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母亲的随笔10篇 母亲随笔侧面烘托,欢迎参阅。
母亲的随笔1
在很多人的印象或观念中,母亲或父亲,会是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亲人、最为深情的回忆,然而,因为童年里不同寻常的经历,充当和扮演母亲或父亲这一角色的却是我的姥姥。
九岁时,父亲脑溢血复发,永远离开了我和母亲,姥姥知道我们孤儿寡母不容易,便搬进我们家和我们作伴。姥姥有着和我类似的命运,或者说,有着比我更可怜的遭遇,在她8岁的时候,父母便都离世,成了孤儿,幸好身边还有个比她大十来岁的哥哥,也就是我的舅姥爷,他含辛茹苦地把姥姥拉扯大……所以她内心深处,非常了解和同情幼年便失去父亲的我,那种无奈,那种苦楚,兴许,也只有姥姥明白和懂得。
小时候,母亲性格强势寡言,对我态度总是特别严厉和冷漠,再加上经营服装店,对于当时年幼的我,少了份来自母爱的关心和温暖,姥姥替代母亲,像母亲一样给予我无尽的爱。小时候,我性格些许内向,放学或放假,不喜欢跑着玩儿,写完作业后总会无聊烦闷,不知做什么,姥姥总会捡些石子,画上方格格,陪我玩“大炮吃小炮”,有时也会找出纸牌和我一起玩儿,或是在床头给我讲故事解闷……现在想来,童年里姥姥,如父如母,使我不太幸运的童年多了份快乐,多了份趣味!
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姥姥总会捡我最爱吃的饭做:苋菜面条,红烧肉,鸡蛋饼,这三样,是我从小到大的最爱!姥姥是个地道的农民,在家门口,勤劳垦荒,种菜,家里基本都不用买菜,她勤俭节约,从不浪费,对于我和母亲,言传身教。姥姥聪慧世故,有三个女儿、三个儿子,这个大家族的每个人都会受到姥姥的引导和教诲,所以每个人都很信服和尊重这个家族长老,在大家心里,她就像一根定海神针,一个大家族的魂魄和精神所在,姥姥身上所散发的那种正能量,通过流逝的岁月和时光传递输导给家族的每个成员!
十八岁那年,母亲查出食道肿瘤,正好又适逢参军入伍,我告别了母亲和姥姥进了军营,姥姥留在我家照顾那时手术后的母亲。临走时,姥姥也再三嘱咐我,要好好干,别当逃兵,让我有时间多和母亲联系,给她报平安。
两年后,复原回乡,陪伴我的依然是姥姥的无限关爱与言传身教,那时候母亲被癌痛折磨的日渐消瘦,我哭了,姥姥欣慰地说:“俺外孙长大了!”成家立业,是我回乡后急需要做的事儿,因为那时母亲时日不多,我需要撑起这个家。姥姥,为人正气且十分通晓事理,教会我很多做人做事道理,复原后,我经历过失恋,也经历过赚钱养家的艰辛,更有来自母亲那边的催婚压力,是姥姥在我耳畔开解、教诲、疏导,让我在很短时间内释怀压力,日渐成熟,坚韧地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幸。
姥姥待我和母亲都好,知道我们家经济条件不宽裕,她拿钱给我买了结婚用的被褥,又给我们家安了暖气。婚后三个月,母亲终因癌晚离世,姥姥和我相伴,一起度过了人生最阴暗的日子,直到我后来有了孩子,姥姥才回到自己家,她时常挂念我,来看我,生怕我过得不好……
姥姥今年85岁,前些时候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三个舅舅和两个姨妈轮流照顾病榻上的姥姥,我想留下帮忙照顾姥姥,但她执意不肯,只交代说让我好好做生意、照顾好家里的儿女。我心里很愧疚,姥姥所给予的爱就像涓涓流水,绵绵流淌,却从不想让有我任何回馈、任何回报,她就像离我远去的母亲一样无私、一样伟岸,她就是我的第二个母亲,像母亲一样爱我,更像母亲一样培育我、教导我,这份养育恩情,无论怎样都难以回报、难以偿还,而我只能心怀感恩,尽我所能去弥补心中的愧疚和遗憾,默默祈祷和祝福,愿姥姥安享晚年,平安健康!
母亲的随笔2
时代在改变,一些缝缝补补的时光,在现代生活中逐渐远去,现代人的生活已经改善,很多衣服未旧便换新的了,我也有这个嗜好,甚至有些奢侈。但记忆里的,母亲在我的小花袄上飞针引线的情景,那般专注细心,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清晰放映。每每想起,就算在严冬,万般温暖仍置于一身。
那些逝去岁月,曾经无数个孤寂清冷的夜晚,父亲出差数日未回,母亲带着我们兄妹五个,生产队工分月月超支,加上我的气管炎,母亲削瘦的肩膀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无数次,我时不时想起她坐在那昏暗的煤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缝补着我们的衣衫。那时我还小,气管炎把我折磨得脸清清,苍白无力的我就躺在院子里小竹床,母亲坐在身旁,月色如水,竹林轻摇,她正在温柔地哼着一首歌,手里的针线却没有停下,我却很快走进了梦乡。无数次,夜深时,我的咳嗽声吵醒了刚入睡的母亲,我记不清象这样的深夜多少个,我把母亲折腾着,白天她辛苦地操劳地里的活儿,夜里却被我这个病秧子折磨。
记得有一次冬夜,外面的北风呼呼地吹,屋顶的瓦片被竹子撩得哗哗地响,我深夜咳醒,看见母亲靠在我身边的床围栏睡着了。身子冷冷的,我剧烈的咳嗽声吵醒了母亲,她赶紧跳起来,望了望我被咳嗽和咳不出的痰堵成青紫色的脸和快燃尽的煤油灯,心疼加上疲惫的样子,我至今难忘。后来醒了的她走下床,去栊里拿了一堆哥哥姐姐的衣服出来,有些裂线的,有些破烂的,重新点亮灯光,缝补起来。她怜爱地看了看我,摸摸我的额头,对我说:“乖,快睡觉,退烧了!”我一边乖乖地闭上眼,一边说:“妈妈,你也睡,都二点了。”“好!妈妈等下也会睡,等缝好你哥哥姐姐的衣服,他们明天要穿呢!”说完,低头又做针线活去了。我转过身,眼泪瞬间湿了枕巾。
许多年过去了,岁月的匆匆,今天偶想起那些年,感觉对母亲有些愧对,因为她不在我身边生活,只有身体不好才打电话给我,我才接她出来看医生,照顾她。
生活的质量已经大大改善了,母亲仍然朴素如初。从我的记事起,我们家五兄妹穿的小棉袄全部是母亲亲手做的,从帮我们量身高尺寸,精心缝制,她的一针一线衣车都比不上她缝的好看结实。小棉袄至今还收在老家的栊里,它就伴我渡过了那些穷苦的年代和我万花筒般的童年和青涩的少年时代。在寒冷的冬天,有它们,我从不觉得冷,那结实温暖的小棉袄让我在温暖时光长大成人。我知道母亲的针线活非常出众,用针线做了让全家人暖和的小棉袄。在寒冬,村里人都羡慕不已。冬天在学校,穿着母亲亲手做的小棉袄,同学们也羡慕得不得了。每逢小棉袄穿在身上,就感觉母亲在抱着我,暖暖的,从不觉得冷。天底有多少象母亲一样的农村妇女呵,她们对孩子们的关爱及勤劳和付出,是我们永远的骄傲和引以为荣!
岁月象古老的水车,日夜不停。至今我身为人母,母亲却苍老了,额头和两鬓被岁月的雕刻刀,琢出了沟沟壑壑,双鬓如霜雪浸染,而母亲却健康硬朗,依然忙忙碌碌,在厨房,在家里,在院子的黄皮果树下,在冬日的柴火旁,都看见她忙碌的身影。母亲一生特爱干净整洁,厨房里的厨具亮晶晶,院子里连张树叶也看不见,她还有一手好厨艺,她煎的鱼让人吃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母亲做的棉袄,我从老家拿了出来,一直收藏着,那厚厚的棉花和厚实的棉布,是多么暖和舒服。每每记起小时候自己穿上新棉袄的那一刻的欢喜与兴奋,我便眼角湿湿。这些年,随着时代的演变,已经不穿母亲做的棉袄了,可是每到冬季,打开柜子,会看见小棉袄安静地躺在里面,我便跌进您温暖的怀抱里,母亲,您是我的最爱,是一生中挥不开抹不去的记忆!
母亲,我已经不再是让你半夜惊醒的病秧子,那讨厌的气管炎已滚蛋了,幸福快乐吧,请您记得我为您穿针引线时的笨拙和稚嫩的小手及可爱的小脸蛋,而我无时无刻记得你温柔的双手轻抚我的头。
母亲的随笔3
幸福,它有很多种。而母亲的幸福,它却只有一种,那就是孩子对她的爱!
世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就是——妈妈!
昨天,我在肯德基,看见了一位员工收到她儿子送给她最诚挚的祝福:一大束康乃馨。当时,那位母亲激动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嘴唇微微颤动,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当那位捧花的人踏进肯德基店的那一刻,已经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那位人一点也不紧张,落落大方地走到柜台前,用很绅士的语气问道:“请问,谁是陈爱萍小姐?”回答他的是沉默……
那时,在打扫桌子的一位老妈妈跑过来,兴奋地捧过花,嘴里不停地说道:“我是陈爱萍、我是……”这下可好了,肯德基的员工“呼啦呼啦”围了三、四层,都来问她是谁送的花。她一字一句,极其认真地念道:“妈妈:
祝您天天开心,身体健康!
母亲的随笔4
常会看到“簪笏传家”“诗书传家”的门匾,既诗意又美好。只是我的父亲母亲不仅家无簪笏,而且目不识丁,传给我们兄妹的就只有父亲的勤劳和母亲的俭了。
如果要用两个字概括父亲的一生,“勤劳”是最贴切不过的了。还记得年少时,父母双亲加上我们六个兄妹,一家八口挤在四间土坯房里,眼见两个哥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住的问题一时成了家里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当时整个社会物资十分匮乏,我们家更是一贫如洗,既请不起盖房的匠人,也买不起盖房的材料。倔强的父亲就像一只衔木筑巢的燕子,硬是凭着自己的双手,起早贪黑,用一辆架子车,从离家十几里地的山上拉回一块块石头,将地基一点点垒起,再一车又一车地拉土,将米把深的基坑填平、夯实,然后脱坯筑墙。终于该上房梁了,父亲一个人实在无能为力,才找来几个要好的伙计帮忙,总算给两个哥哥加盖了两间新房。面对上门提亲的媒人,父母心里忐忑得很:房是勉强有了,可房里除了一桌一床,再无别物,这样一穷二白的家世,谁家姑娘愿意嫁过来呢?事实证明,父母的担心是多余的,相比于物质条件,嫂子一家人更看重父亲母亲勤劳俭朴的良好人品,便应下了亲事。
记忆中,父亲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不停地飞来飞去,为家人采花酿蜜。除非下雨了,飘雪了,父亲才会被迫暂停地里的农活儿,在家休息。有时我想,也许是上天怜惜父亲,才有意落雨飘雪,好让他放下手里的农活儿,给自己一个喘息休养的机会。但这样的天气下,常会遇到房顶漏雨,或下水道壅堵,父亲便会披块塑料布,或者干脆冒雨爬上房顶堵漏,伏下身子通淤……
好不容易我们兄妹六个都长大了,自立了,想着辛劳大半辈子的二老可以安享晚年了,可做惯了农活儿的父亲依然忙着种麦点豆,除草施肥。每次回家,总要在地里才能找到父亲佝偻着身子忙东忙西的身影,那样的情景伴着余晖,深深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父母不仅勤劳,而且十分节俭,尤以母亲为最。在缺吃少穿的年代,吃糠咽菜,缝缝补补的,自不用说,即使到了今天,吃穿用度一应不愁了,母亲节俭的生活习惯也丝毫未变。一条裤子,穿好多年了,可母亲就是舍不得扔。在母亲眼中,几乎没有无用的东西。一捧鸡骨都舍不得扔掉,要留着给邻居家的小黑狗当午后点心。一把豆皮,母亲将其晒干了、磨碎了,当肥料,一点一点埋进自己在房前整理的小菜园里。就算是一串捡来的钥匙,她也要送给收废品的,多少也算一点儿烂铁不是?
一辈子土里刨食的父母没有能力留给我们万贯家财,但他们勤劳俭朴的品格比万贯家财更宝贵、更有价值。父母的言传身教、由来已久的耳濡目染,勤与俭早已成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习惯。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基层员工,我没有能力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勤勤恳恳工作,把力所能及的事做到尽可能好,又何尝不是我们致敬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之一呢?
母亲的随笔5
当我看到那个身材瘦小,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女人突然扑向另一位年纪比她稍长的大妈怀里时,我看到了温馨而又感人的一幕。那位残疾女人在大妈怀里抽噎,而大妈则是轻轻拍着那女人的肩膀柔声安慰她。良久,残疾女人才抬起头,眼睛红红的,还残留着泪水。她用枯瘦如柴的手抹去泪水,然后恢复了平静。
我不知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唯一知道的是,那位残疾女人和这位大妈是一个村子里的人,经常到我们酒坊来买酒糟,年后有一段时间没来,听说她去了娘家。到底她在娘家经历了什么事,以至于见到大妈那一刻激动不已,全然不顾周围人立在一旁就扑向大妈怀里呢?我没有细细追问。
我可以肯定,那位大妈必定是这位残疾女人最值得信赖的人,或许有一肚子苦楚的残疾女人在突然间看到很久没见到的老朋友后。感觉如同见到久别的亲人,于是便有了本能的冲动,想在那温暖的怀抱逗留,以此褪去一身的疲惫。
这个残疾女人绝对是个苦命的女人,看她瘦骨嶙峋的模样,布满老茧的双手,就令人心酸,而这样一个生活在底层,卑微如同尘埃的女人,却也有另一个人用真心温暖了她饱经沧桑的心灵,于是,当她承受了太多苦累后,在思念中度过一段时日的她在见到那个她信赖的人后,才有了扑向怀抱的一刻。
我无意去打听太多,也不便于打听,毕竟他们和我存在语言上的差异,我一个外乡人,也不需要对本地人之间发生的某些事刨根问底。有些事,只要能看到美好的一面,就足以让我思绪万千......
看到残疾女人扑向大妈的怀里的那一刻,我想起了数年前的一幕,那时母亲还在世。
十九岁那年的八月,在广东打工的我终于回到了阔别两年之久的故乡。我提着行李包独自往家里走去,因为事先没有电话通知,一切很突然,当我走到奶奶家的小院子里时,我见到了正在乘凉的母亲,而母亲也在见到我的那一刻激动不已,她飞快地朝我跑来,向我张开手臂,把我揽入怀中,泣不成声的她一个劲的喊我的小名,说着:崽啊,你也终于回来了!
而我,自然也是扑在母亲怀里,放声哭起来,把我对母亲的思念,把我在外受的种种委屈,全部融入到哭声中,然后让泪水冲刷掉一切。很久以后,母亲柔声对我说,不哭了,我们回家,我去弄吃的,肯定饿了吧?
在母亲怀里哭够了的我这才离开母亲的怀抱,和母亲朝自家屋里轻快地走去。
那年难忘的的一幕,从此就定格在我的脑海中,每当我想起母亲见到我后,激动地把我揽入怀中,而我也在本能中扑向那温暖的怀抱,我就感觉心里好痛好痛!因为今生,再也不可能还有那么温暖的怀抱,让我在怀抱中久久依偎,去感受那人间挚爱真情,在怀抱中让疲倦的灵魂得到休憩,得到全所未有的满足!
父母去世后的这十多年里,我也终于从当初的不堪一击渐渐变得坚强,我不再在悲伤中自虐,也不寄希望于他人为我疗伤。更多时候,我习惯了和自己倾诉,不再渴求温暖的怀抱,因为这世上除了母亲,再也没有哪个人的怀抱会让我产生想要扑上去的冲动。
和母亲激动不已的相拥,成了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或许,今生再也不可能还和谁深情相拥,因为有些爱,再也不会回来。
温暖的拥抱,看似只是简单的肢体动作,但所有的简单动作,也必须有爱做铺垫。看到残疾女人扑向那位大妈的怀抱的那一刻,我在想,这也许就是对“心心相印”四个字的最形象的诠释吧。那位大妈,能让残疾女人扑入她的怀中,必定也给过温暖和爱。不然,谁会无缘无故扑入一个和自己无关的人的怀中呢?
写到这里,让我更加怀念和母亲的拥抱!
母亲的随笔6
一说起五月,便想起五一、五四,当然还有五月二十二日我的生日。却过了一会才想到,今天已然是母亲节了。
一提到母亲,脑海中便蓦地浮现出一些词语,以及一些往事。
首先是博大。在我人生仅有的这十五年的回忆中,似乎找不出与母亲,与母爱无关的一天,甚至是一丝记忆。对于我的生活,母亲就像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少了母爱,似乎生活就不是生活了。
其次是无私。这是不言而喻的。母亲将她的青春,她的精力,完全灌注在我家及我的身上。在我健康成长的同时,皱纹和白发也悄悄地爬上母亲的额头。仿佛皱纹和白发就是一种文字,一篇文章,它记录着我的成长,更记录着母亲的付出和衰老。
知足。印象中,母亲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今天早上,我的一句不经意间的问候,一句母亲节的祝福,竟让母亲高兴了一天,甚至,会让母亲心中温暖一辈子。
还是知足。家中每年总有一次大扫除,翻箱倒柜将家中无用的物件找出丢弃。可是在母亲床头的书架上,我却找到一张破旧不堪的贺卡。那是我5岁那年的母亲节,我用我当时珍爱的水彩笔,在父亲新买的衬衫中夹着的纸板上画的一张简陋的贺卡送给母亲。贺卡上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祝语“zhi ma ma母qin jie kuai乐”,下面还画上了母亲的画像。尽管字写得丑陋,尽管画画得连我自己都看不出与母亲有何相似之处(除了都是黑头发,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鼻子和一张嘴),尽管由于放置了多年,水彩笔写下的水彩已多少有些褪色和模糊,但却依然没被当作垃圾清理掉,依然放置在母亲床头的书架上,依然珍藏在母亲心中。
……
一开了头,便停不下来,因为似乎所有的褒义词都可以用来形容母亲,形容母爱。
前几天,在《创新作文》中,看到这样一句形容母亲的话“母爱如冰柠檬一般,虽酸虽涩,却沁彻心霏”。看了许久,想了许久,试着去理解。想了一会儿,却也无所谓理解了。本来生活就是在母爱之下,母爱之中。如果我们是飞鸟,母爱就是蓝天;如果我们是游鱼,母爱就是大海;如果我们是树苗,母爱便是森林;如果我们是我们,母爱便是无处不在的母爱。无论我们变得如何,母爱总亘古不变地包容着我们,当我们试着去报答时,却发现如此平常、琐碎的母爱竟是如此伟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的随笔7
有太多话没说出来
已形容不出口的爱
怪我的词语太苍白
昨夜梦见蓝色大海
——蓝色的海
致最永恒爱
和你好好过的母亲节,我用一只手也能数清。总认为母亲节是种形式,也没想过你是否真的重视。
你总说我不爱撒娇,在这个最美好的年纪其实我还是个孩子。再坚强亦或再软弱,我都只是个孩子。或者说,在你的心里我永远只是个孩子。
是因为家庭吧,我老觉得你与我之间有一道无形的隔阂,你无法跨越我也无法怯除。
我小的时候你总是忙。怎么说呢,是我忘记了吗?小时候的记忆里总是没有一个人的影子,那就是你。总说三岁开始记事,你当然陪伴过我,只是我不记得。直到四岁起,那的确是我无法磨灭的记忆,总想着是不是慢慢长大了就会忘记了,没想到的确是越来越深刻地缓存在我的脑海里,怎么都忘不掉,当时是什么让你这么有勇气可以不顾一切的和另一个人在一起,你自然顾不到当时是学龄前儿童的我日后的感受。
我总想你不该告诉我你有另外一个爸爸,好像这样就不会是现在这个局面,我不愿靠近他,这不是冷漠的对待,只是不懂怎么热情地接近。口口声声叫着的爸爸,我也不知道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了。
你说你也后悔过,那大家都当作年少轻狂一场梦好了,现在各自组建的家庭也都很好,我们虽说不是小资也是小康,都很幸福那就够了。
我从来没有奢求过他们那样的生活,就是那次事件之后他们邀我去与他们一起共同生活,打心底我还是不愿意的,现在越来越大,我的想法一成不变甚至更加坚定,他们的生活固然富裕,可是有多累没人能够体会。还记得前些年你总打趣我说和他们一起生活去,我说的不要,是真心的,就算我的小时候你没有天天陪我,但是自我小学以后陪伴在我身边的都是你,除了爷爷奶奶阿姨他们,我只觉得唯一的亲人是你而不是他。我懂这是我的无理取闹,他没能陪在我身边不是他的错,可是事实也确实是那样,我的记忆里的的确确没有他,他是我的爸爸,却只存在在过去,他想要尽心地弥补,可是他弥补不了我的童年,他弥补得了物质,那么心灵呢!
我没有资格说我恨他,他没有做对不起我的事情,你也一样,你们能够相爱生下我已是万幸,不然我也不会在这里写这么多。或许我只是为我缺失了一部分的童年而感到不甘心。
从小到大做过让你开心的事情有几件我是回忆不起来,或许在你的心底深处也保留着我小时候的许多回忆。我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颗的掉落的牙齿等等这些你都还纪录在你的心里吗?
我慢慢长大,有过叛逆,有过你为我发了疯的着急。四五年级逃学的事情我不知道现在对你说声对不起还来得及吗?当时如何的心态我有些记不清,逃学的初衷我真心觉得可笑,仅仅因为学习太累了太烦了不想学了,那时候我要感谢的人很多,叶老师等都是我要感谢的人,没有那时候的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
事到如今我有的只是忏悔,我清晰记得的是你风尘仆仆绕了大半个闵行只为寻得我,最后在
大桥收费站终于找到我时的身影。第一反应一定不是要教训我为什么逃学,只是一个母亲发自内心的担心女儿的安危,这些我都明白了。
你曾算过,我还有几年离开家,我说还早呢,我也不想离开家。
我是真的不想离开你们身边,说家是最温暖的避风港不是假的,一想到以后到社会上去闯荡没有你在身边肯定会觉得不习惯,一想到你不能陪我到最后我就不自觉想要哭,或许那时候的我已经长大,不用你们的庇护了。
不晓得是不是开窍了,我是真心想要学习了,我不想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每当饭桌上你们谈论着我的未来,我总是觉得一切遥遥无期,你们想的太过不切实际。现在想想这一切不过是父母对儿女的期望与被寄托的爱。我是真的不想要再无所事事,我要想着要是我考上了高中你们一定会很高兴,我要给自己许诺未来,也要完成你们的期愿。我时常幻想着我若是以后真的得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你们所有人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时间地的微风吹过,缓缓拂过我耳畔,你的容颜一直悄悄改变,离去太久才发现。回忆里面还有多少片段能够一一浮现在脑海,想要再重来,回到年少的姿态,你的白发已不再,是时候该长大了!
你的生命给了我一半
你的爱也给了我一半
夏天不懂冬日的严寒
未曾想过人生的心酸
往昔有过多少的遗憾
最后全都微笑着释然
是否爱就是要被他人欺诈未来
却不会悔改
老妈,母亲节快乐。
上海闵行区上海交大二附中初二:安佑___
母亲的随笔8
1982年2月28日,年仅52岁的母亲在第四军医大学医院复苏室的病床上,静静地闭上了眼睛,走完了她一生并不漫长却十分艰辛的路程,去了天国。
记得,在我刚懂事的时候,父亲因工作需要,从天津棉纺二厂调到了吉林热电厂,后来又从北京二机部调到了西北核基地404厂。母亲为了照顾我们姐弟四人,辞去了在天津北洋纱厂的工作。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全国人民都笼罩在饥饿的阴影中,每月定量供应的粮食根本就无法维持到月底。母亲便每天三四点钟起床,去离家很远的一家食堂门口排队,买回一小搪瓷盆不要粮票的豆腐脑、或是一小盆豆浆,中午的时候热一下,给我们姐弟每人倒上小半碗,再给每人掰上半个窝窝头就是一顿午饭。那时,母亲就会离开房间,站在院里的那颗柳树下,默默地看着一树的繁枝茂叶,摘下一两片柳叶放进嘴里咀嚼着,等我们姐弟将碗底的浆汁喝干净后,母亲就会进屋将碗拿走,倒些开水将碗一一涮过,再将涮过碗的水慢慢地喝下。当年我们姐弟不懂事,嘻笑母亲喜欢喝刷锅水,母亲说:营养都在刷锅水里呢。从前,有个地主特别吝啬,家里的长工干着很重的农活却吃不饱饭。每当长工们吃饭时地主就心疼得不得了,地主想,如果天天让长工们喝掏米水、刷锅水那不是可以省下很多的粮食了吗?一段时间后,地主发现长工们一个个满面红光,变得身强体壮了,地主很是后悔,从那以后,地主天天喝米汤和刷锅水,长工们只能吃干的了。听了母亲讲的故事后,多少年我都认为米汤是最有营养的食物了。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母亲的双腿也一天比一天地肿胀,手指按下去就是一个深深的坑,坐下后用双手撑着才能勉强站起来。有天半夜,母亲突然把我们喊醒,说她全身没有知觉动弹不了,起不来了。我们姐弟几个撕拽着母亲,直到天亮也没能把母亲拉起来,只能围着母亲大声地嚎哭,母亲对我姐说,中午可能给我们做不了饭了,衣兜里有几斤粮票和几块钱,让她中午了带着我们去食堂吃饭。我们的哭声惊动了周围的邻居,一时间家里便挤满了人,邻居郭大爷将我们姐弟几个叫到了他家,安慰着我们让我们姐弟别怕,说他有办法让母亲恢复过来。郭大爷退休前是天津市很有名望的老中医,多亏了郭大爷每天为母亲针灸,母亲才能重新站了起来。
十五岁那年,我初中毕业便分配了工作,厂子在甘肃西部的戈壁滩上,离家很远。临走的前几天母亲就开始不停地忙活,为我缝补换洗的衣裳,絮了套里外三新的被褥,还给我买了一个仿军用水壶和一个绿色的挎包。离家的那天,母亲把吃的东西装了满满的一帆布包,并用手绢包上三十元钱和三十斤粮票装进我的上衣口袋,系上钮扣后嘱咐说:“车上小心点,别丢了,用完了就提前给家写信。”出门了,母亲扛着行李,我挎着装满水的水壶,提着帆布包开心地跟在母亲的后面。母亲把我送上了火车,隔着车窗母亲的眼睛一直盯着我的脸,嘴里在不停地絮叨着。火车开动的瞬间,我透过车窗看见母亲突然用手捂住了脸蹲在了站台的边上,火车走远了,我的眼睛湿润了,母亲的身影也模糊了。
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回家探亲,母亲接到电报后很是高兴,买了许多红薯、牛肉和苹果,并早早地跑到了车站出站口来接我。回到家中,母亲就把煮熟的红薯和牛肉端到桌上,催着我赶紧吃饭,她自己倒了杯开水就着玉米面发糕边吃边看着我说:“不喜欢吃肉,太膩了。”晚饭后,母亲又洗了几个天水花牛苹果递到我的手中,她自己切了几片萝卜陪着我吃,我就让母亲吃苹果,母亲笑着说:“消化不太好,萝卜帮助消化。”那时的我很不懂事,总觉得母亲说的都是实话,到我为人之父时,才明白母亲那时的心情,那是吃在我嘴里、甜在她心里啊!
1982年的那个冬天很冷很冷,我在上班的时候接到了一封加急电报:母病重见报速回!电报上寥寥的几个字让我心里产生了一阵剧烈的颤抖。我拿着家里发来的电报请假后匆忙往家中赶,到了家里才知道,母亲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饭了,说是胃里发堵吃不下东西。看着母亲那衰弱的身子和枯瘦的脸,我的眼泪不由得涌了出来......
回到家中后,带着母亲走了很多家医院,都不能确诊是什么疾病,医院的大夫建议说,西安第四军大学附属医院是西北最好的医院,去那看看吧,或许能够诊断出确切的病情。在火车上母亲靠着我,火车走了一夜才到了西安,我和母亲在别人的指点下来到了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母亲住进医院后,经过多方面的检查最终确诊为“胰腺癌”,拿到那份沉重的诊断证明后,我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母亲,不知道该如何向母亲述说。我知道,母亲一定看到了我那飘忽的眼神,也一定看到了我眼里浸泡的泪痕,可是母亲没有问,只是说:“在医院里每天花费挺大的,做完手术了咱们就回家吧。”
母亲手术后的第七天,值班的护士粗心地将B型血浆当作了AB型血浆,500CC一袋的血浆输到一半的时候,母亲全身突起了一颗颗蚕豆大紫色的肿瘢,我看到母亲的这种情况即心疼又气愤,要找医院领导讨个说法,母亲拽着我说:“小姑娘也不是故意的,要是给个处分的话,这辈子不就毁了嘛!”,过了一会母亲又说:“不知道西安有没有卖香蕉的。算了,肯定挺贵的。”母亲住院后一直是靠输血和氨基酸来维持体能的,听说母亲想吃东西了我很开心,就对母亲说:“咱们不差这几个买香蕉的钱,我马上就去买!”那时,冬天的西安很难见到香蕉,我转了很多的水果店,到傍晚的时候终于买到了两斤香蕉,当我抱着香蕉匆忙赶回病房的时候,母亲已经听不见我的呼喊了。
三十年来,因为家庭的经济状况所限,母亲的骨灰一直静静地安放在家中的壁柜里,每到母亲的祭日,父亲总会把母亲的骨灰盒取出来放在桌子上,点上几枝香,再摆上几小碟糕点、水果。在我的心里,母亲一直都在我的身边,从没有离开过这个家。有一天,三弟给我打来电话,说是在兰州卧龙岗给母亲买了个墓地,问我能否回去安置母亲的骨灰?接到电话后,我心里即感激三弟又很是惭愧,作为家中的长子,却没有尽到一个做儿子的责任。
在卧龙岗公墓,当我屈下双膝将母亲的骨灰盒轻轻地放进墓穴里的时候,我猛然意识到,母亲走了,不觉嚎啕大哭,心中默默祈愿:祝愿我敬爱的母亲大人在天堂安康快乐!
母亲的随笔9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快七年了,尽管岁月冲淡了许多记忆与忧伤,可是对她老人家的感念却与日俱增。多少次在梦中见到您,您还是那样的慈祥,还在不知疲倦的忙碌,您心中装的是我们家人的衣食安康、饥渴寒暖,却从来不体谅自己。梦中,我尽情地徜徉在母爱的环绕中,醒了,却常常是泪湿衣襟。
多少次耐不住思念,想为您写点什么,却又不知从那里开始。如今,当我静下心来,为操劳一生的母亲偿还这笔心债时,朦胧的双眼,渐渐地被泪水模糊了。母亲为了我们这个家倾注了毕生的心血,靠着父亲微薄的工资,凭着刚毅的秉性,养育了我们三个子女。正当我们家境好转,独自飞翔的时候,您却匆匆的离我们而去,连一个影子都没留下。您就忍心离开您牵肠挂肚的儿女们吗?离开你付出毕生心血,精心构筑的家吗?至此,我才深深的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内涵,才真切的感悟到母爱的伟大。为了我心中那永远的痛,现从母爱的长河中摘取几朵浪花,以示对母亲的怀念。
<白面馒头>
那是一九七六年左右,当时国家正处在物资匮乏,经济困难时期。时任妇女队长的母亲积极响应县上的号召,带领全队的青壮年劳力,到距我们村三里开外的团结村搞农田基建。当时我们兄妹年龄都小,都离不开妈妈的呵护,成天盼着母亲能回家来,能给我们好吃的,但等来的却是无尽的失望,对母亲的想念却与日俱增。那天傍晚,我和哥哥商量了一下,乘着夜色偷偷的摸到队上的西瓜地里,偷摘了一个大西瓜,赶着夜色到团结去看望我朝思暮想的母亲。当时电影并不多见,团结村正在演电影,演的是《车轮滚滚》,我们都没有去看一眼,径直奔向了妈妈的工地。 母亲看到又黑又脏的我们兄弟俩时,眼含热泪扑过来,紧紧地把我俩搂在了怀里,生怕自己的宝贝,被别人夺走似的,我都感觉到了疼。那一刻我们感觉自己是世上最最幸福的人。母亲随后给我们洗净了脸,又问了姐姐和家里的人,拿出了工地灶上发的,自己舍不得吃的麦面馒头给我们吃,看到我俩狼吞虎咽的馋样,母亲既高兴又内疚,那是我们生平第一次吃纯麦面馒头,那种喜悦和欣喜在我的心中久久抹不掉,也在我童年的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无论怎样的馒头,都吃不出当时的那种味道。
<金银花>
我们小的时候,家里特别困难,妈妈总是将哥哥穿旧的衣服,改给姐姐和我穿。虽然是旧衣裳改的,但经过妈妈巧夺天工的巧手剪裁,穿在身上十分得体,还引起了小伙伴的称赞和羡慕呢!当时全家十几口人,仅靠生产队平时挣工分,年终分红艰难度日,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父母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平时手里根本没有闲钱。
转眼间,我到了上学的年龄了,父亲到爷爷跟前没有要到钱,又跑了几家,还是没有凑齐两块钱的学费。父亲急得抓耳柔腮,母亲在一旁暗自垂泪,焦急万分。少不更事的我又不时的追问上学之事。万般无奈之下,母亲就召集了队上的几名妇女,凌晨四点多起床,带上高粱面馍,扛着镢头爬山涉水,到几十里之外的南山深处采摘金银花。他们常常是天不亮就上路,月亮出来了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两头不见天。晚上妈妈回家脱袜子时,袜子粘到了脚掌上,拽不下来,手上、脸上更是伤痕累累,苦不堪言。经过母亲几天来的拼命努力,我终于和其它孩子一样,踏进了学校的大门,而母亲单薄的身躯更加显得苍老了,尤其是母亲脸上、手上那一道道划痕,至今历历在目,永世难忘。如今,偶尔当别人再次提起金银花时,我的眼中浮现出的是母亲慈祥的笑容,刚毅的身躯,对儿女、对家人那种绵延无尽的爱。这种爱,比泰山还要高耸,比江河还要宽广。
<小黑牛>
那是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分到了农户家里。我们家不但分到了十几亩土地,还分到了一头小黑牛。母亲十分高兴,视若掌上明珠,每天一有闲暇,就拿着梳子给牛梳毛,拉着小黑牛晒晒太阳,生活的劲头更足了。
当时父亲在县城教书,哥哥、姐姐都在城里上高中,我在家门口上初中。母亲既要料理田地,又要精心喂养小黑牛,还要照顾我,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母亲的身上。妈妈没有一点怨言,还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和纯朴贤淑当选为村妇女队长,第二年又被群众推选为乡人民代表。 记得有一次,看到母亲黑瘦的脸庞和单薄的身躯,我不忍心让母亲再受累,就和几个小伙伴背着背篓,手拿镰刀,到三里外的落峪沟给牛割草,减轻妈妈的负担。我们到了目的地,先玩了一会扑克牌,待到太阳落山时,我才匆匆忙忙的爬起来,上了一棵洋槐树,准备砍一些树叶,背回家去。谁料一镰刀下去,不但没有割到草,却砍到了自己的膝盖上。顿时血流如注,疼痛不已,小伙伴慌了手脚,我也吓得不知所措,急忙用衣服把伤口包起来。他们及时把这一信息告知了我的母亲。
夜色中,当母亲拉着架子车,满头大汗的出现在我面前时,我既委屈、又难过,感觉就象短线的风筝终于回到了大地一样。母亲扑上来,抱住我的头,边流泪边心疼的查看伤情,口中不断的念叨;“都怪妈不好,让我娃受罪了”。随后,母亲双膝跪地,不停地磕头祷告,要求神灵保佑我平安无事。母亲从自己的衣襟上扯下一块布,给我简单的包扎了伤口,然后背起一百多斤重的我,在几个小伙伴的协助下,艰难的,一步一挪的爬到了沟顶的路上,把我轻轻地放到架子车上,一路狂奔送到了乡卫生院。当听到医生说需要输血时,母亲又决然的挽起了袖管,为我输了血,当母亲的血液顺着长长的滴管流进我身体时,我的这一条腿得救了。
今天,当我看到自己腿上残存的疤痕时,我的眼前就不时的浮现出母亲背我爬坡的一幕。正是母亲这种博大无私的爱在不断的激励我、鞭策我,使我更深地理解了“大爱无疆,母爱最高”。
<天塌地陷,母亲辞世>
二零零五年的腊月初十日,这是一个充满阴霾的日子,也是一个刻骨铭心、永世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最最慈祥的母亲,抛夫弃子,带着许多未了的心愿,走完了自己六十二载的生命历程,驾鹤西游,永远的离开了自己疼爱一生的儿女,也抛下了自己捧若心甘的孙儿,未留只言片语,未曾看我们一眼,就这样狠心的走了。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我们小的时候兄妹多,家境贫寒,母亲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好衣服,没有享过一天福,有的只是埋头苦干和为这个家无私的奉献,靠着她的坚毅和付出,将我们兄妹抚养成人,成家立业。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哥哥也在一家私立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姐姐一家也在宝鸡市居住。我们工作之所以得心应手,与同志和睦相处,离不开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鞭策,我兄弟俩还在县城购买了四套商品房。正当家境好转,儿孙满堂,媳妇孝顺,孙子乖顺,应享天伦之乐时,母亲却在送孙儿上学的路上,突发脑溢血,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未花儿女一分钱,未看我们一眼,带着儿女的牵挂和伤心狠心的走了。
泪眼婆娑中,我觉得母亲并没有走远,她只是变成了天上的星星,时刻在关注着我们;您没有离开我们,您还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永远。
母亲的随笔10
母亲一直因为自己没有上过学,不认得字而在我们面前说话有些小心,她总是担心自己会说错话,被我们笑话。可即便是这样也不影响她对我们无私的爱。在我的印象里,母亲简直就是气象局。原因是我根本不需要想第二天穿什么,她就已经帮我想好了。特别是秋冬季节和开春季节时。记得有次我和小伙伴要一起出门,他还只是穿着一件T恤外带手上拿着的一件外套,而我已经开始穿上了母亲亲手缝制的棉袄。当他在村口见到我时就大声说:哎呀,你这是干啥啊,穿 成这样,丢不丢人啊。我看着比我小好多岁的他,只能说:对不起,你不懂,你不懂世界上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冷。这就是我的母亲。
后来,我参军了。那时候没有电话,和父母交流的唯一方式就是写信。而我写回家的信母亲都不认识,只能由父亲读给她听。就这也丝毫不会影响一个母亲对儿子最无私的爱。当她听到我一切都好时脸上会忍不住露出微笑。当父亲给我回信时母校仍不忘叮咛父亲写上让我照顾好自己。当兵时回家的次数不是很多,可每次我回家母亲都想着法做我最喜欢吃的饭菜。当我的假期快要结束我准备要离开时的那几天,母亲则又成了“跟屁虫”,我走到哪儿她都跟到那儿,并一个劲的跟我说:在外面要吃好、喝好、穿暖和、注意安全……等等等等。似乎她要把一年想要给我说的话全部说完。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太多的感觉,有时甚至脸上还会表现出不悦的表情。
再后来,手机普遍了。我便办了张卡把自己淘汰下来的手机给母亲用。母亲拿到手机后如获至宝。急切地让我把我们姊妹几个人的电话号码给她输入到手机里。我便用最简单的“大、小、二”做为我们三姐弟的名字把电话存留在母亲的手机里,并给她讲。让我感到奇怪的是,目不识丁的母亲却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让所有人都感到吃惊的现象——过目不忘。只教了一遍,母亲便能对“大、小、二”的指代以及如何拨电话接电话全部熟知。从此,一到天凉需要穿厚衣服时,母亲都会把手机放在厚衣服里面的贴着心口的口袋里,她担心漏接任何一个电话。现在我离开部队了,但因为很多的原因我和父母相隔很远,但有一点还是没变,那就是不管我什么时候打电话给母亲,她都会在电话里不厌其烦滔滔不绝地告诉我:在按时吃饭,多喝开水,注意休息,别太累了,照顾好自己……这就是我的母亲。这时候我才真正的感觉到:无论你长多大,你在爸妈的眼里永远都是个孩子;无论你走多远,你都走不出爸妈的心田。当你到了为人之父为人之母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对你的爱。
朋友们,在这个世界上你要知道,也只有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到现在还会对你说“过道看着点车啊”的人。也只有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还会对你说“记得吃饭喝水”的人。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觉得你穿秋裤都很漂亮的人。那就是父母。
岁月很长,然而我们能跟他们相处的时间却太短。每次离开家看着母亲离去的背影,我就想到龙应台《目送》当中的那一句话: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着着他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母亲的随笔10篇 母亲随笔侧面烘托相关文章:
★ 随笔作文7篇
★ 幼儿园大班老师教育随笔集锦3篇(幼儿大班老师教育随笔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