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 11篇

时间:2024-04-14 12:15: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朱子治家格言 11篇,供大家参阅。

朱子治家格言 11篇

朱子治家格言 1

  近日,孩子在国学班上开始学习《朱子治家格言》,妈妈也从未学习过,于是就跟着孩子学读,不仅孩子很受启发,妈妈也很受教育。这些古老的文字里散发着淡淡的馨香,真是字字珠玑,句句箴言。

  细读家训,反观自己,且闻且思,受益匪浅。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黎明即起床,打扫卫生,务必要保持内外整洁,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会让人有一种留恋的感觉、欣悦的感觉。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晚上早点休息,关锁门户,让心灵得到安宁和休息。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我们平日里吃的一粥一饭,要备觉珍惜,常常想想得来的多么不容易。农民从把种子种下去,施肥,浇水,拔草,顶着炎炎烈日,皮肤晒得黑红,背上的汗水浸湿了他们破旧的衣衫。等庄稼成熟收获后,拉到市场上去卖,有的车子旁边还有一个头发蓬乱,熟睡的孩子。告诉自己一定要珍惜一粥一饭。感恩上苍,感恩每一个为一碗饭付出的人。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们身上穿的半丝半缕,每一件衣衫,哪个不是经过很多工序加工而成的呢?我们珍惜衣服,就是在珍惜别人的劳动,怜惜别人的辛苦。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买了一柜子的衣服,还要买,甚至有的不穿(我在批评自己,因为我就是。),这样怎么能心怀别人呢?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先计划好,不要等不好的结果来了再去补救,那样就来不及了。就像没有下雨的时候,要事先想到如果下雨了要怎么办,就像临渴的时候去准备打井,一切太迟了。这也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理性的人,避免一些感性的情愫。计划可以小到一件事的计划,大到为自己的生命做一个计划,免得空度一生。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对自己要勤俭节约,对客人要大方待之。现在我们很多人都是待自己不薄,鸡鸭鱼肉,珍馐美肴,不在话下。而对于别人,锱铢必较,眼睛瞪得大大的,看得真真的,生怕吃一点亏。

  想起小时候在老家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做面,等盛到碗里端给客人的时候,表面上和我们的一样,碗下面常常窝着一个荷包蛋。而妈妈碗里常常把肉啊、豆腐、鸡蛋捡给我们这些孩子。自奉简约,宽厚待人,自小就印在脑海中。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碗具要干净整洁,不求华贵。而饭食呢,要简约,田间的蔬菜胜过山珍海味。这里的胜过自然是指功效而不是口感。很多人,吃饭吃肉,要品种多,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唯恐漏掉一个。很多人渐渐吃成了将军肚,那是男同志,女同志腰里如同带了一个汽车轮胎。一定要告诉自己,要饮食知量。

  以上是自己边读边思的.文字,意在激励自己,反省自己。朱伯儒给后代所留的家训,关乎做人,做事。个别地方不适合我们这个时代,但对于人性里的东西,没有历史时间的隔膜,都是相续相通的。

  细读家训,反观自己,且闻且思,受益匪浅。

朱子治家格言 2

  1、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2、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3、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4、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5、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6、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7、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8、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

  9、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

  10、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11、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12、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13、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

  14、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15、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16、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

  17、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18、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19、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20、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21、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22、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23、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24、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5、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26、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27、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

  28、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29、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30、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

  31、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32、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33、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34、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

  35、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36、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37、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38、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39、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0、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41、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

  42、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43、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44、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45、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4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47、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48、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49、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朱子治家格言 3

  《朱子治家格言》是一篇家庭道德教育的典范之作,劝我们要勤俭治家,邻里和睦,重视教育,与人为善,读圣贤书,守分安命……。读后感觉内容十分的丰富、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文中从作息、饮食、作客、用具、交友等诸多方面,把勤俭、尊卑、宽容、孝道、顺时听天等理念蕴含其中,施惠勿念、不生妒嫉、忍耐三思等美德洋溢字间。文中谆谆的教诲和告诫,来告诉大家如何做人的行为规范,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说得很清楚,按照这个去做能让一个人变好,一个家庭变好,社会也就和谐了。

  人人都追求幸福,说明都觉得自己还不幸福。那么,为什么觉得不幸福呢?无外乎自身的浮躁,这样看事情比较表面,看不到根本,看不到深处,也就是不能务本。圣贤教育在学习中特别强调“务本”,君子要务本。本就是修身,作为家长、教师的我们,要教育孩子,根本就是做好自我教育。如老祖先所说要“务本”,务必要从自身做起。就如蒙特奎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追求幸福也就罢了,实际上我们追求的是比别人幸福。”不错,一个小小的“比”字,让无数架天平失衡了,让无数颗心劳累了。

  接触传统文化的这几年,只停留在表层,只知道都读过那些圣贤书,没有“信解行证”,充其量也只是相信圣贤教育好处多多。但没有去深入理解经典的教诲,更没有理解以后依教奉行,就更没有“证”了,没有感悟,提升境界、智慧,以至于契入圣贤的境界。因此还是浮躁,得不到宁静,就不能生智慧,看事看的又浅又近。我现在回头想想,都为自己曾有的执念所惊怵。是啊!害人又害己的事我们才那么的乐之不疲呢!多傻呀!怎样追求宁静、智慧、幸福?

  首先要“信解行证”,就要理解经典的教诲,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以往,我们的思维定式就是错误的,凡事都是向外在要求别人、控制别人的欲望、那个贪求的念头太过强烈,没有办法放下,因此徒增烦恼。是的,事情的对与错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全在自己,无关别人。可是我们在处事时想的最多的是别人怎么怎么了,却很少反观自己怎么了,这样就有气了,就不快乐了。其实,人要看轻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换位,才能心生快乐。心有多大,快乐就有多;包容越多,得到越多。英国作家萨克雷也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是啊!乐是一天,苦也是一天。何不乐一天呢?一切全在自己,无关别人。现在才理解中华文化是内学,内学就是向内,向自己的内心下功夫,不是想外区要求别人、去指责别人。所以先向内求。《太上感应篇》中也说“正己化人”,自己真正做的好,自然感化身边的人,不是去要求的。要让身边的人感受到你学了以后做的好。

  其次要“学贵力行”。要有学一句就要做一句的态度。以往也读、也会背一些经典,只能说他还只是知识,我们只是读过它了,只是把它背起来,没有办法知行合一,自己也受用不了。正如《弟子规》中所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只追求读了那些经典,只是在消遣经典。所以,从今天开始要形成一个态度,要学一句我们马上做,实实在在的去做,力争通过行动做到知行合一。真正的享受经典带给我们的改变和幸福。

  最后“学贵立志”。让我从“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开始做起,学规矩守规矩。经常听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现在才真正的懂得,一个人不懂得自律,也更谈不上有担当、责任心、感恩心。

  周所众知,学问受不受益,要看力行的程度。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书贵在变化气质”,因为读了、明理了,会去做,去做以后,心境会改变。心境一变,相由心生,气质就变了。希望通过自身的力行来改变自己气质,享受肯听父母话,肯听老人言,肯听经典话的福气。

  最后,作为一位教师,“教也者”,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主轴:长善救失。要把所有好的德行扎在学生的心田里,从此变成他处世待人的态度。

  务本才能幸福,去行动、去践行、去改变才是幸福的。

朱子治家格言 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尽管我只是涉略了其中小小的一部分,却让我收益匪浅。利用寒假的时间,我重新精读了一下《朱子治家格言》,就让我懂得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我仔细细数了一下其中的文字,发现古文极为精炼,仅仅五百二十二个汉字,却极为精辟的概述了人生之中修身养性,治家的合理理念,盖称为家教的不治之作。里面的的描写也极为细腻,小到打扫门户,户外洒水,内外整洁,整齐划一的外在行为活动。还有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的内心检点。而这,正好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要知道,现在的社会生活好了,铺张浪费的事情就多了。小的仅仅是浪费一点点粮食,但是如果浪费的人多了,就比如中国十三亿人口,每人浪费一粒米,加起来就是十三亿粒米,如果每一千粒米为一碗饭,那就是十三百万碗饭,够解决多少贫困人口的粮食问题了啊!而更大的是,有些人浪费的并不是自己的,有些人甚至挪用公款来维持自己萎靡的生活。这就是一种更加不正确的生活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我们要时刻谨记一饭一粥,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还有就是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坚实洁净,泥土烧制的器具也可以比金玉材料更加好;只要饮食适度,家常便饭也可以比美味佳肴更加好。其实就是叫我们要学会约束自我,控制自己,保持廉洁自律,勿要因为一些金钱物质等财物而丢掉了属于自己而真正宝贵的东西。在朱子看来,还是精神方面的东西显得更加高贵。就比如朱自清不吃美国救济粮的崇高精神,在面临死亡的威胁的时候,在物质和精神之间他毅然选择了精神。这让我深受震撼。而这一片篇《朱子治家格言》让我更深层次的明白了这一点。

  实话实说,这篇《朱子治家格言》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在家庭方面。就比如勤俭节约的美好品德在这篇文章中很好的体现了出来。我也确实开始慢慢地践行在生活之中,首先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拒绝奢侈生活,这些东西要从我们这一代人做起,从现在做起,首先提倡的就是光盘行动。我也学会了懂得体会家庭和睦幸福带给我们的快乐。

朱子治家格言 5

  1、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2、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3、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4、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

  5、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6、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7、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8、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9、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10、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11、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12、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13、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14、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15、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16、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17、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18、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19、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

  20、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

  21、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2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3、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24、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25、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26、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27、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28、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29、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30、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31、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32、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33、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34、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35、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36、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37、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朱子治家格言 6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2、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3、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xiū)。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4、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才,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无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6、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7、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8、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隳自甘,家道难成。

  9、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10、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11、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12、狎暱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朱子治家格言 7

  孩子学习伏羲文化后,自己有幸接触《朱子治家格言》,读后颇有感触,下面说说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对于这两句话,感触尤为深刻。孩子的姥姥姥爷、即我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村人,他们做事勤快且有安排,在印象中父母每天早上均是四、五点起床,在七点左右,已将孩子的吃喝及家里杂事基本都处理好了,然后下地做农活,因忙农活而忽略上学的孩子、因收秋而临时准备农具、因家中大笔开支而到处借钱等在农村司空见惯的事情,在父母身上从未发生过,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们姐弟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参加了工作。仔细品读两句话,凝聚了父母的一生,父母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在品读老祖宗几千年前总结的经典时,我恍然大悟,这是教子治家的宝贵财富啊,勤俭持家、努力学习、邻里和睦、家庭和谐……,同时使我深切体会到,称职的父母,一定会培养出称职的孩子来。

朱子治家格言 8

  1、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2、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3、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5、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6、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7、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8、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9、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10、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装。

  11、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12、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13、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14、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15、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16、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17、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18、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19、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20、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21、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22、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23、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

朱子治家格言 9

  1、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才,薄父母,不成人子。

  2、乖僻自是,悔误必多;

  3、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4、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5、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6、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7、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8、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9、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10、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11、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12、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13、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

  14、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15、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

  16、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17、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18、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

  19、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20、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21、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

  22、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

  23、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2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25、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26、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27、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28、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29、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30、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31、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32、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

  33、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34、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35、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36、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37、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38、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39、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40、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41、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42、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

  4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4、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45、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46、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47、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48、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

  49、颓隳自甘,家道难成。

  50、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51、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52、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53、嫁女择佳婿,无索重聘;

  54、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55、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56、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

  57、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58、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

  59、须平心暗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60、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61、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

  62、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63、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64、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65、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66、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67、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68、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69、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

  70、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71、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

  72、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73、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74、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75、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朱子治家格言 10

  (一) 颓惰自甘,家道难成。——《治家格言》

  (二) 居家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增广贤文》

  (三) 或为朋援,或为鹰犬,苟得禄利,略无愧耻。吁,可骇哉!吾愿汝等不厕其间。——贾昌朝《诫子孙》

  (四)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朱伯庐《朱子家训》

  (五)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姬旦《诫伯禽书》

  (六) 世之善为人子者,常善为人父;不能孝其亲者,常欲虐其子。——袁采《世范》

  (七) 推此求之,亦自合见得五七分。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纪录之。——朱熹《朱子文集》

  (八) 此日不再得,颓波注扶桑。跹跹黄小群,毛发忽已苍。愿言媚学子,共惜此日光。术业贵及时,勉之在青阳。行已慎所之,戒哉畏迷方。——杨时《勉学歌》

  (九) 退一步自然优雅,让三分何等清闲。忍几句无忧自在,耐一时快乐神仙。宁可采深山之茶,摸去饮花街之酒。吃菜根淡中有味,守王法梦中不惊。——《韩愈家训》

  (十)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于金。——《增广贤文》

  (十一) 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十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十三) 承世胄者,修己不得不恳,为学不得不坚。——柳玭《诫子弟书》

  (十四) 吾人生于天地之间,只思量做得一个人,是第一义,余事都没要紧。——高攀龙《高氏家训》

  (十五) 知有己不知有人,闻人过不闻己过,此祸本也。故自私之念,萌则铲之,谗谀之徒至则却之。——《家诫要言》

  (十六)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诸葛亮集》

  (十七) 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钱泳《履园丛话·治家》

  (十八)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刘清之《戒子通录》

  (十九) 百善孝为先。——《赠广贤文》

  (二十) 立身作家读书,俱要有绳墨规矩,循之则终生无悔无尤。——《家诫要言》

  (二十一) 责己之心责人,爱己之心爱人。——《赠广贤文》

  (二十二) 忠信笃敬,是一生做人根本。若子弟在家庭,不敬信父兄。——张履祥《张园先生全集》

  (二十三) 欧阳氏自江南归明,累世蒙朝廷官禄,吾今又被荣显,致汝等并列官常,当思报效。——欧阳修《与十二侄》

  (二十四)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欲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诫子书》

  (二十五)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人不通今古,牛马如襟裾。——周希陶《增广贤文》

  (二十六) 得意盎然,失意泰然。——《增广贤文》

  (二十七) 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

  (二十八) 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播殖,以娱朝夕。——郑玄《戒子益恩书》

  (二十九)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三十) 即用于无益事,小若了了,稍长,锋颖消亡,一事无成,终归废物而已。——魏禧《寄儿子世侃书》

  (三十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诸葛亮集》

  (三十二) 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颜氏家训》

  (三十三)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颜之推《颜氏家训》

  (三十四)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增广贤文》

  (三十五) 心口如一,童臾无欺。——《增广贤文》

  (三十六)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增广贤文》

  (三十七) 人来相见,亦启禀然后往报之,此外不得出入一步。——朱喜《与长子受之》

  (三十八)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绩溪《章氏家训》

  (三十九)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欣幸心。——《治家格言》

  (四十) 志从肥甘丧,心以淡泊明。——《增广贤文》

  (四十一) 大参到任,必受知也。惟勤学奉公,勿忧前路。——范仲淹《与诸子及弟侄》

  (四十二) 慷慨捐躯易,从容就义难。——杜纲《娱目醒心编》

  (四十三) 春晖寸草,欲报良难。然使能竭其力,不俭其亲,婉容愉色以承欢,砥行立名以养志,人子若此,或亦庶几。——《义门陈家范十二则》

  (四十四) 有夫学者是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颜氏家训·勉学》

  (四十五) 孤寡极可念者,须勉力周恤。——《家诫要言》

  (四十六) 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治家格言》

  (四十七) 吾非徒望尔辈但取青紫,荣身肥家,如世俗所尚,以夸市井小儿!——王阳明《王守仁家训》

  (四十八) 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陈毅《示儿女》

  (四十九) 尊师而重道,爱众而亲仁。——《赠广贤文》

  (五十)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治文贤文》

  (五十一) 当少壮时,须体念衰老的酸辛。——《赠广贤文》

  (五十二)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家训》

  (五十三) 处富贵地,要矜怜贫贱的痛痒。——《赠广贤文》

  (五十四) 须知孺子可教,勿谓童子何知。——《增广贤文》

  (五十五)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五十六)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王阳明家训》

  (五十七)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家训》

  (五十八) 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王昶《家诫》

  (五十九)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朱熹《朱子文集》

  (六十) 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又何反报焉?且闻人毁己而忿者,恶丑声之加人也。——王昶《诫子侄文》

  (六十一) 贪爱沉溺是苦海,利欲炽燃是火坑。——《增广贤文》

  (六十二) 一念不慎,坏败身家有余。——《家诫要言》

  (六十三)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增广贤文》

  (六十四) 自古败亡之人,愚钝者十二三,才智者十七八。——张履祥《训子语》

  (六十五) 良田百亩,不如薄技随身。——《增广贤文》

  (六十六) 若与是非之士、凶险之人近犹不可,况与对校乎?其害深矣。——刘清之《戒子通录》

  (六十七) 儿好何须父业,儿若不肖空积。——《续小儿语》

  (六十八) 治家舍节俭,别无可经营。——《家诫要言》

  (六十九) 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治家格言》

  (七十) 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陈继儒《安得长者言》

  (七十一) 如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易也!——司马光《家范》

  (七十二) 每事宽一分即积一分之福。——《家诫要言》

  (七十三) 善须是积,今日积,明日积,积小便大。一念之差,一言之差,一事之差,有因而丧身亡家者,岂不可畏也!——高攀龙《高氏家训》

  (七十四) 能师孟母三迁教,定卜燕山五桂芳。——《增广贤文》

  (七十五)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朱柏庐《朱子家训》

  (七十六) 百年容易过,青春不再来。——《增广贤文》

朱子治家格言 11

  前几天,我得到《中华美德书》一本,欣喜之余,美美品读,《朱子治家格言》就是其中的一篇.他为我们提供了人生处世的宝贵精神.

  “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此句为格言首句.看似普通,做到却难,看似是家务清洁之事,其实是教导人勤奋向上.现在不少人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不求上进,贪杯晚睡,吃喝玩乐,睡到太阳晒到屁股还不愿起床.其实我也一样,有过几次能“黎明即起”温书读课呢?不说早起闻鸡,就是连件衣服,鞋袜也要母亲洗晒.懒惰在我的身上越来越严重.一顿饭菜,没好吃的全都倒掉,一件衣服不漂亮的,也不穿,穿鞋袜要讲时髦.还学着别人穿戴首饰,饰发穿耳,哪里有想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治家格言》教人以厚道待人,以礼仪处世,以勤俭持家,以诗书为高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教人不贪念:“莫贪意外之财”;教人正直从善:“勿恃势而凌逼孤寡,匿怨而用暗箭.”这些格言警句虽然离我们有一定远的时间,重了一点家庭色彩,但读起来并不过时,这就是中华美德,最能炼就人的意志,培养人的情操,最普通的人生美德.

  读后《朱子治家格言》,我的理解甚为肤浅,要深入理解格言的内在含义,我认为不是一天、半天就能体会到的,对格言的教诲,不是一天、半天就做到的.还须坚持不懈从格言中吸取营养精华.为祖国的富强胸怀大志:为官心存君国.

朱子治家格言 11篇相关文章:

朱子治家格言8篇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3篇(读朱子治家格言有感450)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3篇 《朱子治家格言》读后感

朱子治家格言12篇(朱子治家格言介绍)

朱子治家格言朗诵翻译集锦3篇 治家格言朱子家训朗读

治家格言读后感共16篇 《治家格言》十则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