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作文7篇 关于故乡的作文

时间:2022-07-13 08:48:37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故乡作文7篇 关于故乡的作文,供大家阅读。

故乡作文7篇 关于故乡的作文

故乡作文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读着杜甫的诗句,品尝着中秋特有的香甜的月饼,我心里美滋滋的。

  今年的中秋节,我们去大妈妈家里吃饭,大妈妈亲自下厨为我们做了一顿丰富美味的团圆饭。大妈妈的厨艺真不错!她做了我爱吃的欢欢喜喜大团圆——肉圆汤、状元红——红烧扣肉,爸爸的最爱——红烧猪脚,妈妈爱吃的美丽佳人——白菜炒木耳。还有奶奶、伯伯和叔叔他们爱吃的,还有我叫不出名的菜。

  大妈妈把菜一一端上桌,大妈妈说:“您们请慢用。”我们坐下来品尝着大妈妈精心为我们做的饭菜,边吃边点头,“真香,味道好极了。”我一个劲的赞美着大妈妈的厨艺,说:“大妈妈您辛苦了。”我端起饮料走向大妈妈,说:“大妈妈中秋节快乐!明年我还要到您这里来过中秋节,这菜太美味了。”大妈妈乐呵呵的说:“好啊!不过你得用好的成绩来回报大妈妈哦。”我羞涩地点了点头。

  在这温暖的小屋里,飘荡着欢喜的声音,这个中秋节我太开心了!

故乡作文2

  我努力回忆着故乡水井的模样,那种所谓的水井已快从我的记忆中消失。

  故乡的水井就是人们在地下挖一个深坑,然后四周用砖垒砌而成,其大小也就似农家的锅盖一般。

  村里就一口井,这口井在村前的中间位置,不知是地下的渗水,还是天上的雨水,反正井里的水是常年不断。记得冬天井台周围滑的似旱冰场一般;夏天,井里有着绿绿的青苔,呱呱叫的青蛙;雨天,井台附近泥泞一片。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人们喝着它的水,那是全村人的生命之源。

  有一天,村东的李婶却因不堪忍受家境的贫穷而跳井死了。人们在担水的时候,又不免缅怀李婶一番,故乡的水井啊,你不仅是落后的代表,也是贫穷的象征。

  生活的车轮快速的滚动,终于,有人安上了压水井,再后来,我们用上了自来水,现在人们喝的是纯净水,矿泉水了,老井也就从故乡的历史中彻底退去了。

  故乡,渐渐远去,在故乡苦涩的记忆中,风永远是那样轻,雨永远是那细。漫过一生所有的季节,故乡,犹如一坛桂花米酒,每次打开,都是那么淡雅而甘纯!

故乡作文3

  记忆里的故乡极其清秀,蓝得澄澈的天空,被阳光照得透亮,白云是一只只的,干净得像刚水洗过的棉布裙,被母亲熨得服服帖帖,随手又晾在了天空中,风吹过,便是三月的盎然春意。冬日里没有细雪融光,反而是暖阳的肆意张扬。

  但如今,似乎有些变化。过冬之际,我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但天空灰沉,衬得整个村子愈发清冷,未完成的改造工作将整个村子搅得天翻地覆,村口就可以看见乱堆乱放的石块,故乡大抵是不同了,我想。

  我沿着路进走村子,却发现路边的墙愈发倾斜。

  曾经的老电影院已被拆掉。我还存着孩提时与同伴一同在此嬉闹的回忆。一群不大的孩子,围在一起,像小鸟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眨眼间,却又一哄而散,四下追闹着。院门口高高的台阶旁,扶手修得极宽,仿佛是为我们这群孩子量身定做的游乐场,我坐在顶端,又有些胆怯,小心翼翼地将腿摆正,手一松,就着夏日里吹过的微风,伴着轻微的离心力,和着同伴们的欢呼声到了底端,在同伴们艳羡的目光中跳下来,再吹嘘自己有多轻松。而今扶手和楼梯都已消失,甚至老电影院堆满钢筋混凝土的废墟上都杂草丛生。

  我正感叹,却望见隔着不远处的三五个孩子,蹦蹦跳跳的,地上画着五彩斑斓的格子,突然间,“生机”二字在我的脑海里出现,我笑了笑,不知又是哪个孩子从教室里掏来的旧粉笔头?干净的、孩子气的笑声不绝于耳,使我不由得驻足观望,或许是一个孩子终于注意到了我,大声笑着向我招手,我看到他清澈而明亮的目光。

  或许,他们也在编织自己的童年记忆,我想。

  我顺着路接着走下去。

  镇子后的山也是我小时爱去的地方,可现在我却难找到上山的路;小时候站在阳台上就能看到山后的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风一过,便带起一片“沙沙”的呢喃,仿佛诗人的吟咏,仿佛邻家姑娘的哼唱,仿佛外婆的低语,而现在,山前堆满了干掉的水泥和未处理完的垃圾。但当年山脚下的树苗如今已长大,同样郁郁葱葱,甚至更加茂密,不留一丝缝隙,仿佛山坡为过冬备的新衣。

  或许,故乡也尚存美丽,我想。

  各家各户门前都贴起了大红色的春联,院门内依稀传出热闹的声音,屋顶飘起熟悉的炊烟。以往的春节盛大而热闹,乡人间的淳朴热情仍印在我心里。

  或许,今年的春节也同样热闹,我想。

  记忆中的故乡或许不该如此,清冷而安静,但故乡却又仍如往昔,一样童真,一样的美丽,一样的热情淳朴。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故乡,丝毫未变,让人心生亲切,原来,故乡如旧。

故乡作文4

  我的故乡在安徽,那里风景美不胜收,土特产多不胜数。

  黄山的春夏秋冬四季各不同。

  春天,“山外春归摆卉阑,山中四月春初度。”山麓已经芳草萋萋、野花艳人,秧苗茁壮,山腰却涧草犹乱,杜鹃始华,桃花初开。过了一个星期左右,那桃花才枝枝艳丽,一片粉红。像诗人所吟诵的:“河风吹初服,正值桃花时,花开十万树,峰似降霞披。”

  夏天,翠绿的黄山,在南方来的暖湿空气的吹拂下,于七月份进入夏季,但黄山高处全年无夏日。亲人曹文埴有句诗:“四月始知春,一岁竟无夏。”描写的正是黄山这种气候清凉的情况。

  秋季别有种种胜景。秋高气爽,白云碧汉,丹枫似火,草深果黄。徐霞客也因此赞赏黄山秋景:枫林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秀。

  还因为林茂色艳,鸟语花香,生气盎然,被人们称为秋天里的春天。

  冬天来的早,时间长。黄山之冬并不是北风呼啸,冰雪难耐,令人生畏。其实,这里的冬天是寒而不冻。“黄山四季皆胜景,唯有腊冬景更佳,”冬半年的景色并无萧条冷落的感觉,往往比夏半年还优美。

  我的故乡不仅风景优美,土特产也不少呦!

  豆腐中质量最好的数淮南八公山一带,叫做八公山豆腐。这种豆腐采用纯黄豆做原料,加八公山的泉水精致而成。以细、白、鲜、嫩深受欢迎。

  享誉世界的黄梅戏也出于我的故乡。著名的有:《天仙配》、《女驸马》、《红楼梦》、《孟姜女》、《长恨歌》……如今的黄梅戏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在海外也日益受到欢迎,将黄梅戏称为“中国的乡村音乐”。

  我的故乡这么美,土特产这么著名,让我永远忘不了它!

故乡作文5

  家乡是好看的,家乡的月夜也是好看的。

  故乡的月夜像一曲柔和的乐章。那浑厚的一阵阵林岭声,是电子琴在演奏;那轻快的淙淙流水声,是大提琴动听的节奏感。你听,草丛里中都还没入睡的蝈蝈儿已经缓缓的歌唱。你看看,那被夜风吹得上下摇荡的橘子树,歪斜伴随着这夜的曲子跳起轻快的民族舞蹈吗?

  家乡的月夜像一首散文诗,那深遂广阔无垠的恒宇上嵌着星斗,是闪光的词语。一轮明月,是极致的句号。那巍巍的青山绿水,是深情的惊叹号。那不绝的溪水,是让人浮想联翩的省略号,它是何其醉人的诗啊!

  家乡的月夜像一幅山水国画,一望无垠的田野奔涌着绿的波浪形。一条坎坷的小溪,在这月夜中流荡着。你如果不留意,还会继续认为是天空的银河落在了世间。月色静静的泻在落叶上,叶子好像镀上了一层银,月亮宛如一位艺术大师,将花草树木、庄稼、小草都勾勒在了大地面上。

  家乡的月夜静静的,溪流在静静地流,月儿在琅琅地照,星辰在调皮地眨着眼睛。高山睡了,原野睡着了,庄稼睡着了,小道也睡着了,河流睡着了。全部村子,在夜幕中看起来静寂安谧。她们挺累,一阵清风徐徐吹来,猛地将夜那绿色的连衣裙吹得沙沙作响。轻风之后,夜那衣裙上的银白飘带扬起逐层清波。河中,一盏渔灯闪耀。在月色和灯光效果中,身影清楚可见。缓缓的拖网,快速地收网。啪的一声,割破了夜的平静,一道波光跃出河面,江水翻起朵朵浪花。吸一口气,香!它是土壤的芬芳,五谷的芳香,这還是夜的幽香!

  这夜真美呀!我缓缓的感慨,害怕惊扰了这夜的平静。

  月亮停留天上,悄悄的聆听着我心思。

  在这里月光溶溶的晚上,我沉醉在家乡的月夜的美丽的风景中,沉醉在家乡月夜的欢笑声中,沉醉在家乡月夜的情怀中。

  在这夜声、夜味、夜韵中,我好像看到了故乡璀璨的明日。

故乡作文6

  故乡,永远是城里人的后花园;老家,永远是远方游子的牵挂。国庆期间,正值中秋,尽管秋雨绵绵,也挡不住人们回乡团圆的脚步。这天一大早,妈妈就把前几天买好准备带回老家的东西,大包小包地塞满后备箱,催促着一家老小,亲自驾车驶向老家,驶向秋之深处。

  桂子飘香,菊盈清露,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秋意,在橙黄橘绿、红叶纷飞中愈加深浓,与在雨雾朦胧中的远山,翩然而至,如约而来。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即到了故乡的村头。透过薄雾望去,依稀可见老屋翘起的房脊,似有人影晃动。一阵秋风拂过,便清晰地看到,曾祖母和二婆早已站在路口等着我们。“孜儿回来啦,丁儿长高啦……”只听曾祖母那爽朗的笑声、二婆那热情的招呼声由远及近。车刚停稳,曾祖母和二婆忙着帮我们拿东西,顿时让整个院子热闹了起来。

  刚落坐,只见曾祖母急匆匆地从柜子里取出花生、板栗、核桃等许多好吃的东西,见到如此“美味”,我们几个小“吃货”一下子哄抢了起来。“别抢,别抢,还有好多呢,让你们几个小馋鬼吃个够、吃个饱”。曾祖母一大把一大把往我们口袋里塞。顿时,我们几个裤兜里、手里全都鼓囊囊的,“吃货”们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听二婆说,曾祖母好几天就在扳着指头数,念叨我们要回来,为给孙辈们准备好吃的,年事已高的她居然不顾雨天路滑、山高坡陡,到2公里外的山顶上拣野生板栗。用了整整一上午,才收获了不到两斤“野味”,返回的路上还差点掉到山崖下。此时,我的喉咙像是有东西堵了一下,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旁的曾祖母连忙说:“哪里有这么严重哟,只是这腿脚不听使唤了,想起年轻的时候,这算个啥,背个百来斤东西上山下山歇气都不用”,又对着我说:“孙儿快吃,秋天老家的山上什么都有,只要你想吃了,给祖祖说一声,我找人给你带来。”此时的我,只是机械地点了点头,吃着板栗,甜蜜与苦涩交织在心头。

  在我的记忆里,慈祥、勤劳、善良、朴实是曾祖母的鲜明特征,她在我们这个大家庭是最有权威的,膝下有我爷爷等八个儿女,一生困苦。听大人们说,曾祖父刚过50岁就得重病离祖母而去,一大家人的重担全部落在曾祖母身上。在那个连饭都吃不上的年代,要把八个儿女拉扯成人,比登天还难。曾祖母横下一条心,硬是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家,常年省吃俭用,勤劳苦干,自己经常饿着肚子参加集体生产挣工分,让八个孩子少饿肚子,长大成人,至今她都有不吃晚饭的习惯。

  听爷爷给我讲,曾祖母很重视子女读书,为让他们八个兄弟姊妹都能有学上,每到秋天,曾祖母都得起早贪黑去山上拣桐子、板栗、松果等山货,去市场变卖成钱拼凑学费,硬是让爷爷等八个兄弟姊妹都相继接受了高小或初中教育。为子女的成长,曾祖母付出了很多,那两鬓的`白发、额头深深的皱纹,和那满是死茧的双手,就是最好的证明。曾祖母就是一本书,一本让我们子孙永远读不完、读不厌的无字之书。书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每一个故事,都是曾祖母生活点滴的记载,都是生活的真谛。

  俗话说:父母在,家就在。曾祖母虽已84岁高龄,但她身体硬朗,耳聪目明,精神矍铄,几十年来从没有离开过老屋半步,一直坚持独立生活,自己做饭浆衣,做一些农活,守望着老屋。曾祖母最钟情秋天,这个季节是收获的季节,看着谷物满仓,晾晒着从地里收来的花生、山里打来的板栗、核桃,成天忙着挖红薯催肥猪,一年的希望,一年的生计有了着落,心里踏实多了。而在这个季节里,远在他乡的儿女孙辈们也在盘点一年的收获,计算着回家的日程。长辈们无论工作再繁忙,路途再遥远,都会在秋意渐浓的这个季节,相聚团圆在老屋。春华秋实。我想,正是由于曾祖母的勤劳与付出,才有这个大家庭的和睦,才有这份亲情的归宿。

  一阵微风吹来,撩起曾祖母丝丝银发,院外的银杏叶打着旋儿,落在根的四周,在我心底荡起阵阵涟漪……

  故乡之秋,令我魂牵梦绕!

故乡作文7

  如今,又是一度中秋节,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若能在自己的故乡同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那便是再幸福不过的了。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是南通人固有的习俗。

  仰望苍穹,广袤的夜空如一挂蓝色的丝绒帷幕,衬托着月的皎洁,星的闪烁。今夜的月也比平时分外的圆,如一轮银盘嵌在天幕之上。久违了,这月明,月圆之夜。

  千百年来,月一直是美好的象征,中国古代流传着嫦娥奔月这一美好的神话传说,诗仙李白曾举杯邀明月,文豪东坡也曾把酒问青天,亿万年来,万古的风尘湮没不了她的圣洁,千秋的轮回改变不了她的摸样。在华夏儿女的心中,月就是团圆,就是安宁,就是祥和。

  但这样祥和的月,透出的却是一丝丝寒光,这又是为何呢?蓦地,我想起了嫦娥,凄冷的广寒宫,嫦娥孤独的身影……一切的一切,立刻浮现在我的脑海,我不禁为嫦娥暗暗神伤,心里不断挂念起来,嫦娥是否也能吃到月饼呢?她一定很想念自己的家人吧!想着想着,心里竟越发难过起来。

  这样的佳节,本应开开心心的才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样想心情方才好过了些,望着这圆圆的月,心中又有一些欣慰,那砍树的吴刚,乖巧的玉兔不都是嫦娥的家人吗?由此看来,嫦娥并不是孤单,我的心中开出一朵包含着亲情的小花,它在我心中美丽的绽放。

  回过神来,一家人正和乐融融地围坐在桌旁,诉说着半年来发生的各种事情,月是故乡明,这是平时身处外地的亲人们最大的感触。伴随着饭菜藤藤的热气,亲人们尽情诉说着自己的感情,浓浓的,给人一种暖暖的感觉。我想,这就是亲情的体现吧!故乡,这个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从一开始便具备了一种母亲的魅力,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会将它记,故乡的月亮,永远是最亮的,那最亮的光芒,便在我们的心底。

故乡作文7篇 关于故乡的作文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必备】故乡作文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