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孩子的作文5篇

时间:2024-04-24 17:13: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关于教育孩子的作文5篇,以供参考。

关于教育孩子的作文5篇

关于教育孩子的作文1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幅对联说的是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

  苏洵是唐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曾达到了“下笔顷刻数千言”的境界,被世人广为传颂。殊不知,我们这位文学大家也是一位教子有方的教育名家。

  相传,苏洵的两个儿子幼时非常顽皮,不思进取,贪图玩乐,苏洵经常教育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而,如此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教育收效甚微。尽管如此,苏洵并未采取“棍棒教育”的方法,没有对孩子进行强制教育,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出发,积极引导,诱其入门。每当孩子们玩耍打闹时,苏洵就躲在旮旯里读书,聚精会神,神采飞扬。当孩子们围过来想瞧个究竟时,他又把书赶紧“藏”起来。孩子们发现了父亲的这个怪现象,以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东西呢,就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看,渐渐地,他们也喜欢上了读书,而且,他们从中发现了阅读的快乐和趣味。从此,他们的人生驶入了成才的正轨。以至于后来,苏轼、苏辙和他们的父亲苏洵并驾齐驱,被世人誉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成为中国文坛上并不多见的奇特景观。

  苏轼之所以才识卓异、震古烁今,看来与其良好的家教不无关系,他的成功给了我们可贵的启示。

  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洵教子,就像大禹治水,善于引导,善于启发孩子的兴奋点,善于开发孩子的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一旦触及孩子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孩子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兴趣是学习者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苏洵深切懂得这一点。

  身教胜过言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物的生长尚有自然规律,更何况是育人这长期、复杂、系统的过程,它更需要我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时处处做孩子们行动的榜样。试想,苏洵如果不是那样痴迷于读书,怎么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和重视呢?正是他读书时神采飞扬的情景,才深深吸引了孩子,感染了孩子,引起了他们的探求欲,进而带动了孩子们的读书学习。“环境对人的熏陶太重要了,对孩子的教育要重视环境的选择。”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真正说到了要害上。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教育孩子的作文2

  暑假马上就要到了,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招生宣传在各中小学门口铺天盖地,着实让家长无所适从。昨晚儿子同学的家长给我打电话,问到底哪儿的辅导班好?能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快速提升?看得出家长也很着急,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辅导孩子学习要从根本出发。

  孩子是个性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分析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只有知道了原因,才能找到办法帮助孩子,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检验家长“教育智慧”的过程。

  二、辅导孩子学习不能急功近利

  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从来没有特效药,切忌“急功近利”。辅导班为了个人的利益宣传的“两个月保证进入前十名”、“四十天让孩子提高成绩”、“七天背会3000个单词、’一周会写作文”......这些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因为它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客观的学习规律,好比盖大楼,盖得再高,外表装饰的再华丽,若没有坚实的地基,随时就有可能倒塌,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是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一切“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不但帮不了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因此千万不要被辅导班的宣传所蒙蔽。

  三、辅导孩子没有固定的方法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家长们不要渴望有什么现成的公式化辅导方法,别人的方法可以拿来学习和参考,切不能照抄照搬,不能追风。孩子是个性的,家长是个性的,问题是个性的.,方法也是个性的。只能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有目的的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帮助孩子的目的。

  总之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把孩子送进什么样的辅导班,最操心的还是家长,千万不能把孩子送进辅导班就万事大吉,家长才是不图回报、不计名利、最贴心的辅导老师。

关于教育孩子的作文3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是以一颗童心来观察世界的,也以一颗童心来面对和解读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父母们却总习惯以成年人的眼光和标准去揣度和约束孩子,这往往使双方之间产生隔阂,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灵伤害,也让父母们失去了很多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

  《倾听孩子》的作者帕蒂·惠芙乐认为,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是在呼唤成年人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宣泄,从而获得最终的康复。为了让孩子在童年和少年期人格和心理健康成长,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

  这本书结合大量案例,通过“专门时间”“游戏中的`倾听”“孩子哭泣的时候”“孩子恐惧的时候”“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孩子愤怒的时候”“对孩子说‘不’”“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等专题和情境细分,对如何倾听孩子作出了详细探讨。

  本书亦运用大量笔墨,从倾听者和倾诉者两个角度,对如何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倾听伙伴关系进行了阐述。例如在游戏一节,父母要在和孩子的游戏中倾听孩子的心声。

  游戏中的倾听的效力取决于孩子的笑。孩子的困窘、畏惧与胆怯会随着笑声消失。一场充满笑声的游戏会给孩子以希望,在孩子和成人之间创造出相互亲近与理解的气氛。

  另外,父母应让孩子在游戏中始终快活和有优胜感,甚至扮演一个很无能的角色来引孩子发笑。孩子会把父母的积极热情视为对自己的肯定。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慧 儿

关于教育孩子的作文4

  在家庭中,孩子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十几年来,我对孩子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和深切的厚望。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向秉承着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寻找助她成才的最佳路径的原则。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孩子的习惯大多都是从小养成的,小孩子最初的一些行为习惯都是模仿他们的父母的,所以父母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从小培养她的品德和人格。

  我最注重培养的是她的独立意识。从她记事起,我便有意识地让她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的内务让她自己整理,上学要拿什么东西,头一天晚上要收拾好。别的孩子上幼儿园等班车时,都有家长陪同,只有我让她自己一人等车。一开始,孩子哭着喊着要我去送她,在她几次求我都无济于事后,便习以为常了。我觉得有些时候,就应该狠狠心,让孩子多历练历练,经历一些磨难,来培养她独立的品格。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辞去了工作,把所有的时间都留给了孩子。有时我会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让她在游戏中增长见识;有时我会给孩子讲故事,拓宽她的知识面。对于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我会悉心帮助她改正。

  在她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她有十分拖拉的毛病,做事情总是慢腾腾的。她当然没把这当一回事。怎么办?为了让孩子保证准时,我把家里的钟调快了十分钟并且以身作则改掉以前的习惯,每天按时作息,在我的带动下,她终于改掉了这个毛病。

  她心里有委屈不愿意对别人说。这时,我不会逼她说。作为她的.母亲,我设身处地的为她着想,平常换位思考,保护她的隐私。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胆小怕见陌生人。为了让她的人际交往关系能够协调发展,闲暇时走亲访友,我都会带着她,让她渐渐地不再对陌生人有抵触感,变得开朗起来。

  在家里,我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尽管我平时工作很忙,但在孩子放假时,我会尽力抽出时间陪她。在孩子做作业时,我会关上电视机,坐在她旁边,或看看书,或指导一下她。

  我一直保持一颗童心,去接进孩子的心灵。于她而言,我不仅是她的母亲更是她的知心朋友。我愿意倾听她的烦恼并帮助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候,她可能会因为一次测验的成绩不理想而心情低落。我从不因为她的成绩退步而批评她,也不会给她施加太大的压力,我知道这时她最需要的是鼓励和信心。

  孩子的数学成绩向来不是很好,她自己也很苦恼。她有时会问我:“妈妈,我一直在努力,但为什么就是改不了我粗心的毛病呢?”我想遗传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后天的慢慢培养中总会改正的。我教给她一些学习方法,并让她慢慢来,不必着急。我对她这方面并没有太高的要求,我觉得如果操之过急,可能会揠苗助长,不仅无益,反而害之。我只希望她能够量力而行,平常能够保持着良好的学习态度,能从失败中总结出经验,这样成功自然会水到渠成。事实证明,我的做法是对的,她真的做到了。

  我并不认为子女必须要无条件地服从家长的安排。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而我们作为家长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支持孩子的选择。但事实上,一开始,我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大概是在孩子七、八岁的时候,看着周围朋友的孩子有会唱歌的,有会弹琴的。我挺羡慕的。我萌生了一个念头,让我的孩子也报个兴趣学习班吧。我千挑万选,最终决定让孩子去学舞蹈。我的初衷是想让孩子借助舞蹈来培养气质,我没有问过她是否愿意。她听从了我的安排就这样去学了一个月。直到有一天孩子对我说:“妈妈,我能不能不学了,我不喜欢舞蹈,这一个月下来,我根本没什么收获呀。”孩子的一番话让我觉得我当初的选择错了,我白白浪费了孩子这一个月的时间,我当即替孩子退了舞蹈班。尽管我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但我不能逼着孩子去学她不喜欢的东西呀。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孩子已经上了初四了,在人生中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她紧张,我比她更紧张。作为她的家长,我比任何人都希望她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一直到有天孩子对我说:“妈妈,我想学美术。”孩子说这话时眼神十分坚定。我虽重视孩子的学业,但我更注重她兴趣爱好的培养。何况,孩子已经长大了,她应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我不能束缚她。我能做的就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她。

  最后,我想对孩子说:“亲爱的女儿,妈妈希望无论你的理想是什么,将来你想学什么专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都要坚持不懈,我会永远支持你,以你为傲。”

关于教育孩子的作文5

  一天,窝在家里写作业时,突然碰到了一道难题。我不会做,心里非常郁闷。我就用笔在草稿本上乱画,把一页草稿纸画得稀里糊涂乱七八糟。我爸爸说道:“态度端正一点,不要这样。”我那是应为郁闷就偏不听,便说“我哪里态度不端正了。”听了我这话,爸爸生气的说“一个人不管成绩好不好,首先你必须要对这件事的态度、心态要端正。”我听到爸爸说的有道理就小声的说道:“我知道了。”接着他继续对我说:“还有你说话时语气不要这么凶,这对别人不礼貌。你应该尊重别人,这样别人才会尊重你。”听了爸爸的一番话,我被打动了,所以以后我以后遇到了这样的`事就会把心情平静下来,再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还有一次。那时是中午,我们开饭了。我自己就先一个人做到桌子上,等姐姐把饭端上来。一端上桌我就要准备开吃了,可爸爸一下叫住了我。我问他;“干什么呀!我还要吃饭呢。”可爸爸却说:“爷爷、奶奶都还没吃,你叫他们了吗?”我瞬间无语了,我知道我又错了。于是爸爸又开始给我讲大道理了:“人们都说百善孝为先,应该尊老爱幼。吃饭应该先叫爷爷、奶奶,他们来了我们才能吃。吃水果时不管是什么都要先问他们吃不吃。如果他们身体不舒服就要帮着他们做事,爷爷奶奶说的话要听,他们都是为你好。你还不知道大人的辛苦。我们辛苦地在外面打拼,爷爷、奶奶从小把你带大,要懂得知恩图报。有句古话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爸爸说了这么多,还不是一个孝字吗,我一定会听你的。

  还有一次,那时候我们在桌子上吃饭。我在一盘菜里面翻来翻去,而且还只吃那盘。爸爸说:“你在那里面找什么?”我说“找姜丝呀。”本来以为我没错不会被骂。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我错了,错大了简直是大错特错。爸爸说:“吃饭时各种菜都要尝一尝,因为各种菜圾它的维生素,吃了对身体好。而且夹菜时不要在菜碗里翻来翻去,这样不仅不卫生还有些不礼貌,让别人看了会在背后和别人议论你的。”我有一些不好意思地说:“嗯,我知道了。”

  说了这三件事,爸爸就是教我做人态度端正,对人礼貌尊重,知道孝敬老人,吃饭不挑食。这些道理让我铭记于心,我心里暗暗地想,以后一定能做到。

关于教育孩子的作文5篇相关文章:

教育作文500字6篇

实用安全教育作文3篇

父母对孩子的爱作文3篇

我是一个小孩子作文19篇

小学生教育作文6篇

小学生教育作文400字6篇

小学教育孩子心得体会6篇

教育孩子的句子10篇

教育作文500字3篇

走进孩子内心教育随笔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