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风险评估报告优秀9篇,供大家阅读。
风险评估报告优秀1
一、概述
实验室化学品安全一直是工作环境中的一大隐患。化学品在实验室中存放和使用的不合理和不规范可能会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受到伤害。因此,进行实验室化学品风险评估非常重要。本篇文章将围绕实验室化学品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二、实验室化学品风险评估的内容
1.实验室化学品风险评估的范围实验室化学品风险评估的范围应包括化学品种类、使用情况、实验室物理环境、实验室操作规范和员工技术水平、监管体系以及周围环境等。
2.实验室化学品风险评估的.方法实验室化学品风险评估的方法应包括规定实验室使用标准化化学品、隔离有害化学品的存储区域、定期进行化学品瓶标签更新、限制化学品运输到其他地方、寻找替代品等。
3.实验室化学品风险评估的步骤实验室化学品风险评估应分为五个步骤:确定评估目标和范围、收集信息和分析风险、确定评估内容和方法、进行评估和结果分析,最后是汇报和建议和制定改进建议。
三、实验室化学品风险评估的关键点
1.深入对实验室化学品进行评估评估者必须对实验室中各种化学试剂进行详细分析,同时根据实验室环境进行综合评估。
2.优化实验室化学品使用流程和规范优化实验室使用流程和规范对安全评估至关重要。使用标准化化学品、定期进行化学品瓶标签更新、隔离有害化学品等都是优化实验室使用流程和规范的有效方式。
3.不断提高员工意识和技能
评估者必须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增强他们的意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做好安全防护意识。
四、总结
实验室中的化学品使用和管理对实验人员和实验室周围的环境安全具有重要影响。本篇文章展示了实验室化学品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及重点评估的关键点。此外,实验室应实行全方位、系统化的化学品管理,促进化学品从采购到存储、使用到报废的信息化管理的全流程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建立定期检查、观察和确认,管理和评估实验室内化学产品的监管体系,推进化学品安全落实到实验室工作中,使实验室工作环境健康无害。
风险评估报告优秀2
随着现代企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有关数据和信息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企业和个人的关注。保密信息的保护和管理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对企业保密风险进行评估,为企业提供科学的保密风险防范策略,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保密风险评估的概念
保密风险评估是指对企业或组织内部的保密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对于保密管理制度、人员、物质以及技术等方面弱点、缺陷和漏洞进行深入、全面、客观的评估和分析,使企业或组织掌握可操作、可保证的保密措施和研究应对措施的科学能力。
保密风险评估可以帮助企业找到弱点,预防内部的安全事件,保证企业的法律合规性和规范化,避免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
二、保密风险评估的目标
保密风险评估的主要目标包括:
1、为企业提供高效、科学的保密管理制度;
2、构建有效的保密体系并提高保密安全水平;
3、规范保密工作,保护企业机密和客户信息;
4、减少因保密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保密风险评估的流程
1、评估的准备工作。评估团队就评估内容、评估的范围、评估的目标,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建立保密风险评估工作组和评估方案;保证评估工作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2、风险评估的实施。对保密管理测试、数据收集,并对评估的企业进行现场走访、采访、调查及保密相关文件的收集,全面搜集保密控制点、流程、管理制度或合规性等方面的信息。
3、评估结果的呈现。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给出保密策略的建议,以减小或消除保密风险。
4、风险评估报告。整理分析出评估报告,把评估过程、评估结果、分析和建议全部写入报告中,报告及资料保密。
四、保密风险评估的依据
保密风险评估的依据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密文化基础和环境、保密管理制度、保密技术控制、对保密工作的投入力度等因素。
五、保密风险评估的重点
1、保密管理制度的完整性。保密管理制度是保密工作的基础,直接影响保密工作的有效性、全面性和科学性。
2、保密人员的保密意识和保密素质。一些保密人员保密意识淡薄,保密素质不高,甚至存在泄密的情况,直接导致了企业的保密风险加大。
3、保密技术的先进性。保密技术的保密水平与企业的保密安全水平直接相关,技术的先进程度是保密管理水平的一种体现。
六、企业保密管理常见问题
1、保密意识淡薄,对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保密制度不健全,保密审查不严格。
3、内部保密管理制度缺乏规范,保密工作分散管理,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
4、不完善的技术手段,仍沉迷于传统的手工保密工作,无法适应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环境的保密管理要求。
5、保密责任不到位,责任不明确。
七、保密风险评估的实现
保密风险评估是企业保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现并解决保密防范体系存在的问题能迅速地提高企业的保密技术水平,降低企业保密风险,更好地保护企业核心机密和客户信息,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风险评估报告优秀3
一、评估项目
xx棚户区改建新村
二、评估程序
1、组建评估工作小组
组 长:xxx(xx场长)
副组长:xxx(xx副场长)
xxx(xx综治办专职副主任)
成 员:xxx(xx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
xxx(xx林业分场场长)
xxx(xx畜牧分场场长)
xxx(xx试验分场场长)
xxx(xx托管中心主任)
xxx(xx干部)
2、组织开展评估认证
为了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介入、先期化解,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基础之上,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入户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同时向有关法律单位和个人咨询,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月8日上午9点,7在xx大会议室召开了“xx棚户区改建新村听证会”,评估组全体成员和24户拆迁户参加了听证会。会上指出:
一是由xx副场长xxx将棚户区的现状,新村改建方案的由来向大家进行了告知,并将改建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解释,与会全体人员都表示同意;
二是由综治办专职副主任xxx将棚户区改建存在的涉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三是由xx场长xxx发表了重要讲话,意思大致是拆除棚户区将其改建为xx新村是xx党委会议多次研究决定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全场农工居住条件和人居环境,是一项切实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是符合xx实际和民意的,既有利于改善农工居住生活环境,又能改变现有的危房状况,同时为县政府征用xx土地作为工业园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一举三得,此项工作一定会让xx的群众满意。
三、评估预测
经过评估认证,评估工作小组认为棚户区绝大部分居民都非常同意拆除老棚户区,对改建新村也很赞成,现仅有极少数居民对拆迁工作的态度不明朗。经研判,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居民对拆迁补偿标准不满意,可能会遇到阻扰、非正常上访等过激形式不搬,干扰棚户区拆迁,为此场制定相关优惠措施,辅助其顺利搬迁;二是新村建设中附近的部分居民可能对改建工程进行投诉、阻扰,针对此问题将组织专门人员逐一上门进行政策解释,打消居民心中顾虑。总之,困难总是有的,但改变xx棚户区的面貌,还居民一个卫生、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更为重要。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此问题一定能得到妥善解决。全场也一定会做好相关维稳工作,密切关注辖区居民的思想动态,尽量不发生、少发生影响和谐稳定的事件。
四、应急措施
改建过程中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即在执行改建决策、实施集中改建的过程中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生命、财产等与其切实利益相关的`各个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综上分析,xx棚户区改建将对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影响,有可能会引起群众的投诉和信访等方面的问题,为此xx制定应急预案用于应对改建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
1、群众投诉情况的应对
针对改建过程中群众对施工进行投诉的情况,xx将成立投诉处理工作小组,该小组由综治办专职副主任为组长,各分场信访干部为成员的工作组。该小组负责在收悉群众投诉后,第一时间上门与群众进行思想沟通,做好相关政策解释工作,让群众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决策。
2、群众上访情况的应对
针对改建过程中群众对改建项目进行投诉的情况,xx将成立信访稳定工作组,该小组由分管维稳工作副场长为组长,各分场综治干部为成员。该小组职责:一是每天排查和收集群众的思想动态及信访信息,如有上访发生,小组人员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劝返工作,并根据上访人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合法的解答;二是对其中被人唆使、被人误导而赴各级上访、缠访的群众,一经发现,立即根据《信访条例》的相关规定依法依规处理;三是涉及由于群众不清楚棚户区改建政策,对现有安置方法不满而出现的上访情况,xx将由主要领导和相关科室对其进行引导并做好相关解释工作。
3、对改建中出现的安全问题的应对
改建过程中,xx将安排新村办负责同志每天到改建现场进行实地监控,确保其安全施工、文明施工,防止涉稳问题的发生。
风险评估报告优秀4
一、基本情况:
东山中学共有教职工64人,在校学生578人。分三个年级、13个教学班,其中七年级4个班,八年级5个教学班,九年级4个教学班。
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安全风险预警分析情况
1、校舍安全
(1)女生宿舍部分窗户老化,易脱落
风险分析:由于木窗老化,玻璃易脱落,脱落后容易伤害到师生,存在安全隐患。经评估分析该风险点可控。
整改措施:
一是观察使用,及时排除极易脱落的钢窗、玻璃,教育师生通行时注意安全。
二是下学期新的学生宿舍楼将投入使用,原有宿舍楼将进行整修。
(2)女生宿舍住宿拥挤,女舍楼梯间狭窄
风险分析:学生上下楼梯或在宿舍休息时存在安全隐患,经评估该风险可控。
整改措施:
一是教育学生上下楼梯时遵守秩序,宿舍内要经常保持通风通气;
二是宿管员、巡查人员、值周教师、班主任要加强监管。
2、交通安全
(1)收放课外假,非法营运学生的。现象很突出;
风险分析:乘坐私人营运微型车,安全系数低,风险大,超员现象突出,有较大安全隐患,经分析评估,该风险不可控。
鼓励学生进行举报,同时与相关部门联系,争取联动。
(2)学校地处交通要道边,校门刚好位于下坡处。
风险分析:校门经过的车辆较多,且多为大型运输车辆,学生上下学(特别是周三、周五寄宿生集中回家的时候)有较大安全隐患,经分析评估,该风险不可控。
上下学时安排值日教师值班,同时与相关部门联系,争取联动。
3、在建工程安全
学校正在建设学生宿舍楼,由于场地原因,无法做到100%的与教学区有效隔离。
风险分析:工地人员、车辆均经由校门进出,存在安全隐患,经评估该风险可控。
整改措施:
一是教育学生上下课遵守秩序;
二是巡查人员、值周教师、班主任、门岗、保安要加强监管;
三是要求施工方严格执行学校的'相关规定。
4、学校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专职保安。我校又地处村庄中,外来流动人口较多,人员复杂,社会闲杂人员经常无故进入校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经评估该风险不可控。
学校多次申请,但因为资金问题,2名专职保安迟迟无法到位。
5、假期安全问题。
学校平时注重对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尤其是对用电、防火及游泳方面的安全意识教育;在主要河流、池塘岸边竖立有安全警示标识牌。但由于学生中留守儿童较多,假期基本都是处于“放羊”状态,所以仍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经评估该风险不可控。
处理方案:尽量与家长保持联系,每次放假前均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由于我校学生人数多、寄宿生比例大,部分设施老旧,虽学校高度重视,想方设法解决,但仍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健全制度,与相关主管部门积极协调,争取把各种不安全因素一一排除,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风险评估报告优秀5
【摘要】建立社区服刑人员风险评估机制的重要意义在于:风险评估是分类管理和奖惩考核的前提。如果不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风险有准确的评估,那么分类就不具有科学性,进一步的矫正措施的适用也必然具有盲目性。总体来看,我国现有的风险评估或者类似于风险评估的测量机制不够完善,表现在:评估的指标具有随意性,评估方法的科学性不强、理论化程度不高,并且各地做法不一,评估结果也千差万别。因此,我们主张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建立全国统一的、科学的社区服刑人员风险评估机制。
【关键词】社区矫正;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评估指标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当今世界范围内行刑制度发展趋势与潮流的代表,社区矫正制度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刑罚制度。和传统的监禁刑罚相比较,社区矫正制度更具有当代所倡导的正义、人道和效益等价值追求,更能应和如今刑罚理论界的呼声,契合当今刑罚理论的学理特点,同时,在推动和鼓励罪犯完成自我改造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能更好地实现刑罚的功能目的。
二、社区服刑人员风险评估中的“风险”
风险指的是一种可能性。研究“风险”,一方面是要研究风险的有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确定风险的大小。这就决定了社区服刑人员风险评估中的“风险”具有以下特征。
(1)风险的有无和大小是通过一定的指标加以测评。既然风险是事件未来发生的可能性,那么只能通过现有的要素来判断这种可能性的有无和大小。在理想的科学状态下,各项指标高的,风险就大;各项指标低的,风险就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风险指的仅仅是一种可能性。风险大的事件,在未来也未必真就发生;风险小的事件,在未来也可能恰恰会发生。这样看来,风险评估不是为了(也不可能实现)在每一个个案中都获得对未来的准确的预知和把握,而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各项指标与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2)风险评估的结果就是把评估对象归属于一定的风险类别之中,也即将具有同类风险特点的群体加以归类、整合,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一方面,这种管理对策对于评估对象的适用是具有或然性的――评估对象完全有可能即使在不适用这种管理对策的情况下,也不会把风险转化为现实;但是另一方面,这种管理对策对于评估对象的适用又是具有科学性的――在理想的科学状态下,对于具有同类风险特点的评估对象适用同样的管理对策,是我们在面对未来风险时不得不采取的最佳方案。
(3)上述结论讨论的是“理想的科学状态”下的问题,也即是以各项评估指标能够科学地、准确地反映风险大小为前提。但事实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实践中的风险评估指标未必能准确地指示出风险的.大小。我们需要尽量准确地设定各项指标,并科学地运用之,但是这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三、社区服刑人员风险评估的指标
风险评估的指标也就是评估风险时应当考量的要素。选取怎样的指标加以评估,直接决定了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国目前的风险评估或者与之类似的测量手段在评估指标的选取上比较粗糙,“初次测评主要围绕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展开,而阶段测评主要围绕社会交往、社会心态、公益劳动、技能情况等方面展开。”这种指标设定方法在指标类别划分和意义定位上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科学化。
另外,我国有学者主张,可以把影响犯罪人的因素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犯罪人的个人基本情况,二是犯罪人的行为表现。前者包括生物性因素(年龄、性别、精神状况)、心理学因素(气质、性格、个性倾向性)、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学校教育、婚姻、职业);后者包括犯罪前的行为表现、犯罪中的行为表现、犯罪后的行为表现这种治标设定方法虽然比较全面,但是没有突出测量风险的目标,而仅仅是对影响人身危险性的可能因素的一个汇总,不利于工作人员通过这些指标把握服刑人员风险的大小。
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借鉴加拿大等国的风险评估经验,将风险评估指标分为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其中,静态因素反映的是服刑人员即成的、无法改变的因素,而动态因素反映的是服刑人员生活中的一些可变因素。具体而言:
(1)静态因素:
犯罪记录,包括前科次数、收押年龄、刑期长度等。
犯罪类型、犯罪情节及其社会危害性,包括犯罪的类型、犯罪所使用的手段、犯罪的主观方面、所造成的社会危害等。药物滥用史,包括吸毒、酗酒、依赖其他嗜瘾品等。个人生涯,包括犯罪前的受教育程度、就业情况等。
(2)动态因素:
人生观,包括金钱观、前途观、对于控制其个人生活的重视态度、对于守法的生活方式的重视态度等。认罪服法的程度以及真诚性。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包括对工作的态度和工作对其生活的意义。婚姻、家庭状况,包括对于家庭联系的态度和其个人从家庭成员那里得到的支持。社会交往状况,包括对于非犯罪同伴的态度和积极的社会交往的机会。药物滥用状况,以及对于不依赖嗜瘾品而生活的态度。在社区中生活的能力,包括对于生活所需知识和技能的重视程度。
四、社区服刑人员风险评估的方法
(1)统计评估与临床评估相结合。在服刑人员的风险评估方法上,有统计评估法和临床评估法之分。风险评估最初的基本方法是临床评估法,即由心理专家利用既有的关于服刑人员的信息,作出对风险的主观判断。后来才逐渐发展出基于统计数据的统计评估法。
(2)入矫评估、阶段性评估和解矫评估相结合。我国的一些试点目前也采用了多次评估的方法,也即除了在社区服刑人员入矫时有一次评估之外,在矫正过程中还会有阶段性评估。例如在北京市,工作人员接收社区服刑人员满2个月后进行测量,并按照测量分值对应的分类标准确定社区服刑人员的类别;类别确定满6个月后,工作人员应重新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类别。
笔者认为,除入矫评估之外,阶段性评估必须制度化,并且必须将阶段性评估与累进外遇结合起来,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外遇方案。另外,在解矫前还需要进行一次评估,以确定服刑人员是否达到解矫标准,和拟定进一步的矫正方案或者刑满释放后的更生措施。
五、我国社区矫正风险评估制度的完善
国外的罪犯风险评估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做法,这里仅举加拿大为例。社区服刑人员风险评估的目的在于掌握与服刑人员和犯罪行为相关的所有信息,从而以此为基础设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通过社区矫正控制其再犯的风险。进行风险评估的理由是:“监督过程的各方面都应当集中于持续的干预,去处理与个人犯罪行为相关的因素,并保证有合适的机制监控这些因素,在这些因素开始浮现时就加以有效干预。这就是为什么在准备将罪犯释放回社区的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迄今为止,加拿大已经发展了四代犯罪人风险评估手段。其第一代评估方法开始考虑一些静态因素,例如前科次数、收押年龄、刑期长度、犯罪前的就业情况等;第三代评估方法则结合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注重“犯因性需求(criminologicalneeds,指那些能够导致犯罪发生的因素,例如犯罪人的反社会态度、其所接受的犯罪亚文化等)”对于风险评估的重要意义。这一代评估方法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前科、教育状况、经济状况、家庭状况、交往同伴、反社会人格等。第四代评估方法在第三代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犯罪人的积极因素――即能够抵消犯罪风险的因素的评估,因此更加全面。
我国的背景、上海等地在开展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过程中,也采取建立了风险评估或者类似于风险评估的做法。例如根据北京市《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分阶段教育实施方案(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接收社区服刑人员后两个月内,应当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其个人、家庭、生活、就业、违法犯罪史、认罪悔罪及接受社区矫正态度等情况;在接收满两个月后,应当对其进行测量,并按照测量分值对应的分类标准确定社区服刑人员的类别,同时分析评估在测量过程中反映出的情况和问题,提出下一步的矫正措施,作出评估报告。类别确定满6个月后,工作人员应重新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类别。但总体来看,我国现有的风险评估或者类似于风险评估的测量机制不够完善,表现在:评估的指标具有随意性,评估方法的科学性不强、理论化程度不高,并且各地做法不一,评估结果也千差万别。因此,笔者主张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建立全国统一的、科学的社区服刑人员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评估报告优秀6
一、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评估
我院检验科属于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接触三类病原微生物,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强调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发现可疑高致病病原微生物,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报告。
1、病原: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等;
2、防控措施:
(1)立即对可疑高致病病原微生物培养物封存。
(2)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科、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消毒。
(4)接触人员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并对用品进行消毒。
(5)感控科收集病人相关信息资料,对病人实施隔离,协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6)对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健康监护。
二、实验室设施、设备等相关的'风险评估
1、漏水风险:空调设备偶有漏水现象,生化仪器出现过积水,可能影响仪器运行的湿度,导致仪器故障;防控措施:常年配备接水容器,并及时联系相关人员进行检修盒维护,以消除隐患。
2、漏气风险:酒精检测试剂包含高危化学气体,需进行一定的隔离和监测防控措施:配备带锁气体安全柜及检测设备,严格按照《危化品实施管理方案》使用并做好登记。
3、虫害风险:实验室出现过一条类似蜈蚣样生物,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防控措施:注意观察,防止被虫害伤到,定期进行打扫、消毒。
三、实验室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评估
1、风险评估:实验室布局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实验室进出人员可能存在污染和感染的风险。具体可能体现在:病原微生物的带入和带出,标本的污染,意外事件的发生(如跌倒、划伤等)
2、防控措施:
(1)本科室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的本科工作人员,在缓冲间内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后方能进行实验室工作,任何原因需要离开实验室,必须洗手(七步法),脱去个人防护用品,方能离开实验室。
(2)其他医务人员:运送样本护工将样本送至标本接收处,核对验收后方可离开,不得在实验室中随意走动;其他工作人员、病人和家属尽量让其在实验室外等候,不得已时由本科室职工引导至指定位置,结束后建议手部清洁后离开;
(3)患者:检验科门诊窗口直接面对患者和体检人员涉及标本:门急诊血液、尿、粪、白带等标本患者风险:拥挤、跌倒、吵闹等意外,标本溢洒,泼溅到脸上、身上、地板上。空腹太久发生低血糖或晕血现象;防控措施:配备取叫号系统,按顺序依次排队做检查;张贴图文并茂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并嘱志愿者进行相关提醒;提供等候座椅,休息室配备葡萄糖或者糖果,工作人员因耐心沟通并安抚。
3、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风险评估风险评估:锐气扎伤、刺伤、传染性物品致皮肤黏膜损伤风险、腐蚀、刺激、剧毒化学品泄漏所致风险(如紫外灯照射风险)、实验室感染风险等防控措施:
(1)严格遵守科室生物安全规章制度,遵照《生物安全手册》,规范实验室行为。
(2)严格执行实验室个人防护;
(3)遵照要求进行锐气处理;
(4)科室做好职工健康档案,留血清本底;
(5)职业暴露时按照规程进行处理,报告;
(6)科室配备足够的紧急洗眼器与紧急淋浴器;
(7)落实《实验室感染事件应急预案》;
(8)执行《职业暴露制度》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相关活动
1、xx年检验科新增项目,均未超出实验室生物安全(BSL—2);
2、上半年生物安全培训按计划进行,培训2次、考核2次,全员参加;
3、对新入科的实习、进修人员先培训再上岗;
4、xx年省生物安全检查,按各项要求逐条进行自查、整改;
5、xx年上半年实验室无保存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6、xx年上半年检验科发生可能涉及生物安全风险事故2项,均按医院及院感要求处理、监测。
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
年月日
风险评估报告优秀7
单位内部控制的控制方法一般包括: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我们在充分收集单位内部资料、单位内控报告质量评价基础上,依据外部政策要求及内部控制一般方法,对单位现有内控体系进行了修订及补充完善,形成了合规、完整的内控体系。在内控体系修订及补充完善过程中,我们对内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对问题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同时将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关键流程节点,明确责任到相关主责部门,最终形成单位风险数据库。
基于以上评估结果,本单位将单位层面(内部控制机构设置、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关键岗位人员管理、财务信息系统)、业务层面(预算管理业务、收支管理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合同管理业务、建设项目管理业务)作为xx年内部控制风险防控的.重点工作和改进方向,并采取以下措施做好内部控制风险防控工作:
(一)重点工作和改进方向
单位层面主要包括:(1)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2)梳理内部业务流程(预算、收支、采购、资产、合同);
(3)设计不相容岗位分离机制;
(4)梳理权利运行机制;
(5)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业务层面:优化完善预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等管理领域的业务流程和岗位细化工作,明确各流程步骤的控制要素。具体包括:(1)分析年度预算执行差异率偏高的原因;
(2)涉及收入的合同,财会部门定期检查收入金额与合同约定是否相符;
(3)加强票据管理;
(4)对支出事项进行分类和归口管理;
(5)加强采购过程管理;
(6)加强无形资产盘点清查管理;
(7)加强合同统一分类和归口管理。
(二)具体措施
组织内控专题培训。
(1)内控牵头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关注内控政策发布,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内控建设阶段建立内控培训机制,明确各岗位职责;
(2)加强内控工作推进,提高单位负责人对内控建设的重视程度和责任意识,真正做好一把手工程;
(3)明确和细化单位负责人、内控关键岗位职责,落实相关人员在内控建设工作中的具体分工和协调。
2.建立内控风险评估机制。
(1)内控牵头部门组织开展内控风险评估;
(2)建立健全内控风险评估机制,明确评估内容、评估方法,从基础评估、运行测评、定期检查等方面完善评估机制。
3.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1)完善现行的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决算与绩效评价等内容;
(2)完善现行的收入制度,明确收入核算内容;
(3)完善现行的支出制度,至少包含制定年度支出计划、支出核算等内容;
(4)建立建设项目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立项与审核、概算预算、招标投标、工程变更、资金控制、验收与决算等内容。
4.梳理权利运行机制。
(1)对“三重一大”决策机制的决策范围和内容、决策形式和程序以及决策监督保障机制进行明确说明;
(2)建立健全权利运行监督和考评机制,明确监督部门(或监督岗位)职责,建立与监督部门联动机制,定期对权利行使情况进行督查。
5.对收支事项进行分类和归口管理。
(1)加强收支分类管理。从部门职责、业务范围、支出方向、单位业务特点等维度对支出事项进行分类;
(2)在支出分类基础上,明确需归口管理事项的归口部门及其职责;
(3)明确每个支出事项的支出范围、支出标准和内部审批表单及单据审核重点(审核要素)。
6. 加强合同统一分类和归口管理
(1)明确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对合同进行分类管理,明确合同编号规则,对合同进行连续编号;
(2)对重大合同文本的审核,对影响重大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文本,组织业务部门、法律部门、财会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联合审核;
(3)设置专门岗位对合同执行进度进行有效监控,编制合同执行情况统计分析表;
(4)明确合同档案归口管理部门,加强合同档案管理。
风险评估报告优秀8
一、评估目的:
1、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检查采石场在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方面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
2、找出采石场存在的主要风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的危险,危害后果和原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3、对采石场生产过程中固有的不安全因素、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和科学的分析,预测其安全等级,并及时监测跟踪,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评估对象及范围:
1、评估对象:
2、该采石场矿区批复开采范围内所涉及的生产工艺过程、危险物、设备设施、工程及水文地质、职业卫生、环境风险、管理风险、紧急情况等风险评估。
三、参与评做人员:
xx:法人
xx:矿长
xx:安全员
xx:安全员
xx:员工代表
xx:员工代表
四、评估等级
内部自评估
五、实施评估依据
1、采石内部评估技术资料
(1)地质普查报告
(2)开发利用方案
(3)开采方案
2、评估的法律法规政策技术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爆破安全规程》
《矿山电力设计规范》
《工矿山安全评价导则》
《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岩土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LD41-92
《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1993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11-1986
《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标准化导则》
六、评估方法
本评估属于劳动安全与职业危险评估,评估方法主要采用结合本采石场实际进行规范评估。规范评估主要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已颁布执行的有关法令、规范和条例为准绳,以国家及行业制定的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技术标准、规定、规范为依据,以国内现有技术工艺水平或条件为基础,通过详细了解本采石场的`生产流程以及生产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危害因素,在此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本采石场采取的劳动安全与职业危害措施作出分析和评估,提出意见和整改措施。同时运用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估方法,从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到造成的后果进行危险性分析,对照有关的标准,找出可能存在的事故。促使采石场劳动安全与职业危害防范设施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和要求,实现采石场达到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同步全面发展。
七、水文地质风险评价
1、基本情况:
(1)水文:采矿区内属,矿体位于,地表水可顺破径流沿凹沟排出矿区,矿体上方汇水面积小,自然排水条件良好。
(2)地质:在露天开采时已先行剥离,对矿体开采影响不大。山体主要有完整坚硬岩组,岩性为,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岩石完整,岩厂石坚硬致密,未见明显大的断裂破碎带和滑塌现象。
2、评价结论:矿区内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采场充水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但都可以顺沟而下自然排汇至矿区外。区内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从以上分析评估,评估小组认为本采石场水文地质方面不存在重大风险。
3、整改控制预防措施:采矿时上部松散盖层按60度边坡角剥离,矿体部分按要求设置安全清扫平台。采矿过程中随时对边坡进行监测,一旦发现不稳定岩块下滑,应及时处理,以免事故发生。在开采过程中应注意岩石沿裂滑脱及整体怀滑坡现象。
风险评估报告优秀9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强化本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xx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组织了对公司安全生产危险因素、风险因素、作业环境等进行了风险评估,以强化责任落实为重点,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编制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防范,以此减少或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一、本企业基本情况
xx分公司,位于xxxx,东临xxxx,西临xxxx,其中北侧办公楼x层,占地面积xxx平方米,建筑面积xxxx平方米,消防出口3处(东、南、北);南侧移动大楼xx层,占地面积xxxx平方来,建筑面积xxxx平方米,消防出口4处;员工人数xxx人。生产楼一处位于xxxx号,共用xx机楼二处:、xxxx物资仓库。
二、危险源与事故风险描述
公司各单位应对危险性大、易发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经营系统、部位、装置设备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根据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及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来确定危险目标、等级及影响范围。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要全面、有序进行,防止出现漏项。
根据公司经营特点,在对公司危险源进行调查与分析基础上,确定了公司主要危险源及关键生产装置、重点经营部位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如下:
㈠高压配电室火灾危险性分析
高压配电室的一些装置(变压器等)都含有大量易燃、易爆液体(变压器油),在高温和电弧作用下或遭遇雷击,都可能发生燃烧、爆炸等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别为:其它爆炸、火灾、触电等;
①设计、安装时选型不正确;
②设备或导线随意装接,增加负荷,超载运行;
③检修、维护不及时,设备或导线处于带病运行;
④短路、电弧和火花短路的主要原因是载流部分绝缘破坏,如:绝缘老化,耐压与机械强度下降,过电压使绝缘击穿,错误操作或将电源投向故障线路,恶劣天气,如大风暴雨造成线路金属连接。短路点、与导线连接松动的电气接头会产生电弧或火花。
接触不良:实际上是接触电阻过大,形成局部过热,也会出现电弧、电火花。
风险评估报告优秀9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