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袁隆平的精神作文11篇,供大家赏析。
袁隆平的精神作文1
您来了,让这淡淡的稻香变得愈发浓郁;您走了,让这浓郁的稻香替您守护人间。您的一生不曾离开稻田。每当禾苗青青,那是您对人民最美好的祝福;每当稻浪翻滚,那是我们对您涌动的思念。
那一年,您正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本来可以当一名农校的老师来维持生计。但您却心怀天下,心怀人民。您放弃了安稳的生活,选择了更为辛苦奔波的一生。每天,您戴着草帽奔走在田间地头,朴实无华,像极了一个地道的农民。您说,您最大的心愿是老百姓都能吃饱饭。您用您的知识、汗水、灵感灌溉着中国的杂交水稻。翻开中国的近代史,有多少青年才俊涌现,但没有一个人像您那样能彻底解决老百姓的粮食危机。
这一生,您勤勤恳恳,硕果累累。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研究出了“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水稻体系。您还提出了“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获得了“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评上了改革先锋,被授予了“共和国勋章”。在这些常人仰望的荣誉面前,您只是淡淡一笑。您对水稻产量要求高,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却没那么高的要求。您依然居住在简陋到不敢想象的环境里。沙发、桌子、床是旧的。那早就磨破了皮的椅子,您也舍不得更换。您对自己这样吝啬,对他人却慷慨大方。您用自己获得的各种奖金设立了袁隆平科技奖励基金。多时有十几人,每人奖励数万元,为的就是鼓励更多人投身到解决人类温饱问题的事业中来。
那一年,您说您是“90后”,不会退休。“我们搞科研的,最怕痴呆。既然我没有痴呆,就要继续工作,退休对我来说,是不存在的。“90”后的袁隆平爷爷,站在烈日骄阳下,行走在田间泥泞中。您的汗水成了灌溉杂交水稻的清泉。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心中的两个梦想,您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因为有了像您一样,将一生献给杂交水稻事业的科技人员,让全国人民吃饱饭,让全球人民吃饱饭变得不再遥不可及。您的一生始终奋斗着,不曾停歇,以至于我们都忘记了您的年龄,以为您还会陪伴我们很多很多年。
那一天,2022年,5月22日。91岁的您停下了匆匆的脚步,离开了相伴一生的水稻,离开了您牵挂的人们,成了永远的“90后”。“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我们尚未出生,但这一次,却让我们看到了相似的情景。倾一城之花,只为悼念一人。您来时,世间饿殍遍野;您走时,世间稻米满仓。从此之后,人间每升起一缕炊烟,都是我们对您的思念。它会上升到遥远的星空,到达一颗小行星——袁隆平星,告诉它,我们有多想您。告诉它,14亿百姓吃得饱饱的`,世间再无饥荒。
那一晚,朗月清风,流水绕村。您回来了,黑皮鞋,黑西裤,白衬衣,短头发,如往昔精神矍铄。您望着如树一样高的水稻,仿佛看见了人们端着的白米饭,您又笑了,是那熟悉慈祥的微笑啊!秋天的风儿拂过金色的稻田,掀起层层金色的稻浪。秋天的风儿送来阵阵的稻香,那是丰收的味道。
您说,人生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我记下了,我们都记下了。我们会永远怀念您,会循着您的脚印,步履不停,直到把梦想成真!
袁隆平的精神作文2
等了一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领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今天成功通过了亩产900公斤的世界纪录测试。同一天,这位80多岁的老人向媒体透露了中国让世界变得美好的“超级种子”。
2011年9月18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率领的超级杂交稻验收专家组访问107.9亩“Y两优2”超级稻试验田以抽签方式验收。根据程式华第二天公布的验收结果,这个100亩试验田的`平均亩产量达到了926.6公斤,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三期解决亩产900公斤问题取得了巨大成功。
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大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一直是每个国家的目标。日本和国际水稻研究所都制定了水稻高产育种方案,只有日本在4.5分钟的小面积内实现了亩产800公斤的目标。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900斤,一直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的巅峰。
自上个世纪以来,袁隆平领导的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克服了1999年和2005年世界超杂交水稻亩产700公斤和800公斤的困难,保持了中国杂交水稻超高产研究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袁隆平的精神作文3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谁,一个能养活亿万中国人的男人。袁隆平领导的团队开发的杂交水稻拯救了很多人。这个本该受到大家尊重的英雄,却输给了这个逐渐扭曲的时代。
一个名为“YCY获得年度有影响力的中国表演艺术人物奖”的热搜在热搜列表中排名第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袁隆平爷爷因为买了两部华为手机被网友骂。一个是当红的交通明星,一个是为国奉献了大半辈子的英雄。掌声和鲜花来自令人愉快的“应得”和“应得”。一个被诅咒用自己的钱买了两部手机。虽然这两件事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真的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在当今这个网络名人流量明星层出不穷的时代,无数人都为他们疯狂。一直盯着他们,给他们列清单,刷人气,吼其他粉丝。我不讨厌幸运的人,因为运气也是一种能力。但我认为,一个人运气好,就能获得“有影响力的中国人”的称号。然后,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影响中国。运气好?也许你说她在努力。是的.,我们承认。但是她是以偶像的身份出道的,现在又拿了这个奖,那她肯定有大作了。能站起来的杰作。才配得上她现在被送去的高度。
不过,看看我们爷爷袁隆平。我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国家做贡献,但没有人关注或称赞我的所有成就。他们不知道袁隆平爷爷得了未来科技奖,也不在乎老人英语说得流利。他们甚至诅咒他。他们说袁隆平有别墅,豪车,两部华为手机。他贪财,变了,不会再为国家做好贡献了。在他们眼里,如果你是科学家,你一定很穷。不然就是贪财改了。
他们从来没有认真了解过事实。袁隆平的别墅是国家给的。因为他对国家的贡献,因为他是科学家。他活该。而老人只把这座豪华别墅当成办公场所,在这里可以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至于豪车,他只是看了看,摸了摸,然后就说他贪污了。他们不知道老人只有一辆旧滑板车。这两年腿脚越来越差,才坐上轮椅。
都是为了国家。主人公老了,但内心火热的灵魂还在燃烧,还年轻,对国家和梦想充满了热爱。还有,两个华为也不是很贵,就算是普通人也可能有两个手机。而且这两个还没有一个苹果x贵,他是一个做出了无数贡献的科学家。这样过分吗?我无法理解现在的社会趋势。只是觉得这些活着的英雄在慢慢消失,不是说他们不存在,而是很多人看不到他们。
中国的枕木太多了。他们自以为很清醒,却做着最迷茫的事,活在自己认为的世界里,认为一切都是对的。这比失明还糟糕。是心脏盲。
袁隆平的精神作文4
有一些风是无意吹来的,却能激起忧郁和悲伤;有那么多人,总是在风起之后自己心烦意乱。风不同,感情不同。风会读书。
昨晚小楼一个人乘东风去西楼,看着篱笆边的故国,问你心里有多担心。
是什么让你深夜醒来?昨晚在小楼里是东风。但是混淆了你的悲伤,还是带来了故国覆灭的猜想?
也许,它曾拨弄过故国公娥的衣襟,也许,它曾掠过雕花篱笆和玉阶。会不会触碰到宫娥衰老的脸庞,感觉雕刻的栅栏和玉阶依旧坚实?
没有慢歌慢舞,没有丝竹仙乐——没有人唱“后庭花”。曾经的“春风盛开”不见了,现在的“春花秋月”却让你担忧。
"东风起,百花齐放"但是当东风还在的时候,它不能唤回悔恨的.心。
为什么这东风不像“垂柳乍现”,而不是剪下一片片快乐的二月春风?也许你甚至希望是渭水秋风,那就不一定会让你这样失落。
一阵东风吹不走悲伤,像河流和泉水。幕西风,黄昏你把酒变成黄花。西风起,薄幕卷起。你娇嫩的身体像风中的柳树。黄昏你把酒变成黄花。西风初起,薄帘卷起,你娇嫩的身体如风中的柳絮。
醉酒能解决千般烦恼吗?只有这股麻烦的西风,才会把黄花的幽香抹去,把微浓的酒气唤醒。
为什么西风没有把锦书归来的鹅带来,反而是一次次仰望远方天空的失落?
这西风,不是古道旁的西风,不是瘦马旁的西风,没有夕阳,没有微弱的乌鸦,让你心碎。只会一点一点折磨你的孤独,让你黯然神伤,比黄花瘦。
这西风,并不像“叹西风卷奢,往昔不归之河”那么悲壮。它忽大忽小,无缘无故地玩弄着我的心弦,留下一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回声,让你不再说话。
这西风不像“南浦凄别,西风袅袅秋”那样泣不成声。它沉默如铜镜,却渐渐折射出成长的惆怅,让你无法直视自己...
这样的西风,这样的婉约女子一个人沉醉。
袁隆平的精神作文5
前不久,中非农业研讨会上,年届90岁的袁隆平用流利的英语完成了直播演讲,赢得网友的纷纷点赞。近日,袁老接受了央视《面对面》的采访。即使早就过了退休的年齡,袁老依然坚持上班。他的办公室码放着成堆的资料,而桌上的眼镜和放大镜格外引人注目。他表示:首先用眼镜,眼镜不行就用放大镜。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培训国际班,已经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700万公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
除了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之外,他还有一个“禾下乘凉梦”。他曾梦见实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高粱那么大,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现在,每公顷稻子的产量可以高达18吨。当记者问他希望稻子能高产到什么份上时,袁老说:“这个是没有尽头的,不封顶。”
微言大义:梦想不熄,行动不止。90岁高龄的袁老坚持用大爱和担当为世界奉献着光和亮,我们年轻人又有什么理由不为梦想奋斗呢?
适用话题:追求无上限;分享;我的梦想……
袁隆平的精神作文6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袁隆平
耄耋之年,病榻之上,弥留之际,气若游丝,却心怀天下,心怀稻禾,心怀万民,您是我心中的英雄。
炎日高照,蝉鸣聒噪。你却身着一件衬衣,弯下腰来,愈显佝偻。手捧着稻穗,见证着肥硕。站起身来,一眼望去,广阔的清浅水田上,一排排稻苗,甚是微小,却是点滴的希望,汇聚而起,若繁星点点,汇聚为星海万千。
俯身望去,却回忆起了从前。
六十七年前,“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一届人大的召开,使新中国过渡到了社会主义。那时的你二十四岁,踌躇满志,但数十年征战,祖国早已是积贫积弱,欲强国,必以民。民以食为天,稻乃民之本。多年的颠沛流离,一路上,饿孚盈野,硝烟四起,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十室九空,农田荒芜,草盛稻稀。更深深刺激了你。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依稀可以想见,当年的少年豪气干云,忘身民生。令人惊愕,令人起敬。
七十年代,岁月磨过棱角,时光滑过流年,下放的你,跋山涉水,披荆斩棘,不时滑倒,脸庞有着点点泥印,带着滑破的血痕。却一心执着,四顾地寻找着饱满的野生稻,久不停息。你却不觉苦累,怀念着昔日的惨幕,回想着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毕生追求,坚定不移地努力前行。
恰如其所言:“成功没有捷径。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能使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拼搏、奋斗,更多的,应是一种信念,一种愿望,一种豪情。
在超市里,他步履蹒跚,额角满是白发,却风尘仆仆地走向米粮,察看着白米,只见粒粒白净,俱皆饱满,嘴角便出现了一丝笑意。又不放心似的,急切询问道:“现在的米价怎么样?稳定吗?”
“袁老,现在的米价是2元一市斤,很是稳定。”一旁的工作人员赶忙回答道。
袁老高兴地点点头。转身离去,只听他呢喃说道:“第三期超级水稻研制要加快了,要让老百姓吃上更好,更便宜的米,造福更多人。”
他已身价千亿,却仍穿着堪称地摊货的衬衣,功勋赫赫,却仍奔走四方,为超级水稻的提高和改良尽心尽力。一位九旬老人如此关心粮价,粮为民之本,更见其以国事承担,以民生自许。令人感慨,令人忘言。
“荣誉是对我们成绩的肯定,但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人身上最值钱的东西是脑袋里的知识,钱够用就行了,多了是包袱。”袁老或许就是这样一个功高而不自矜,财多而颇节约的人。
朴素的伟人,一言一行,无不显示着担当与伟大。心比天高,路比海阔。不懈奋斗,不懈成就。袁老一人,却见九州风骨,华夏性情。一心为国,一心为民,功高而不自矜,财多而颇节俭。袁老,您这位当代神农,是我心中的英雄。
袁隆平的精神作文7
就像是做了一场梦,梦醒来的时候,他已经去了稻香四溢的另一个世界。
对于他的最初记忆,是在一次看电视节目,一位主持人眼含热泪地跟我们讲,作为中国人,天地君亲师,你们可以忘记和背叛,但谁都不能忘记袁隆平爷爷,谁也不能不尊敬袁隆平爷爷。
听老人说,中国上世纪60年代,在大饥荒中去世了很多人。我还听到身边很多人表达着对袁隆平爷爷的感谢,是他改变了中国的“粮食命运”,让许多中国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改变,甚至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种植粮食发生了改变。当听到袁爷爷去世的噩耗传来,人们简直不敢相信,一遍又一遍地为袁爷爷祈祷。
因为袁爷爷,中国人,不仅仅是不再饿肚子了,他们更加自信,更加勇敢!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袁爷爷,他是国家的英雄,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让不少国家免除饥饿的人。
国士无双,当是袁隆平爷爷,我辈幸福,当忆袁隆平爷爷。袁爷爷只是带着梦种子去了远方。
我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我会永远铭记袁爷爷,沿着他前进的道路走下去。有了袁爷爷的引领,我们会奋勇向前!
刚坐在饭桌上,吃香喷喷的米饭的时候,你也许会记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更让我深有感触的却是“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但是,袁隆平爷爷却在2022年5月22日13:07,他却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爷爷的逝世就像突如其来的巨石,打破了人们心中一道美好的时光。袁隆平爷爷的逝世让全国人都十分悲伤,大家都处于悲伤的阶段中,而在悲伤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袁隆平爷爷的精神,袁隆平爷爷逝世了,我们更应该努力的"成为"他,像他一样努力不放弃!
在今天下午,老师让我们观看了关于袁隆平爷爷的视频,从视频中我看到袁隆平爷爷在世时满脸的皱纹,看到了91岁的高龄人应有的仓促,但是却发现袁隆平爷爷的心却是永远年轻的。我了解了他的一生,袁隆平小的时候成绩优异,父母想让他走重点大学。但是他自己却觉得,学农是一门更好的专业,因此跨进了"农门"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当上了一名中级教师,他那个时候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长得又挺立又健康,这时便开始了他的研究。
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斤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公关目标。“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他在一次讲座上还说过,“我的人生有两个梦,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是水稻遍布全球梦。”
袁隆平爷爷,我们以后会好好吃饭,不剩一粒米,我们会永远记住您。虽然您已经逝世,但是真正的死亡是遗忘,我们不会忘了您,你永远在我们心里,你的精神会长存。
袁隆平的精神作文8
春夏秋冬的风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颜色。
春天的'风温暖多彩。风吹过桃树,桃树上的花是红色的;风吹过柳树,树枝是绿色的;风吹过河,河里的冰融化了;风吹过草地,草在跳舞。孩子们在草坪上快乐地放风筝。
夏天的风很热。蝉躲在枝叶里,叫了一声“蝉,蝉”。孩子们在树荫下乘凉,人们希望风快点来,但冯姐不知道躲在哪里。只有当雷蕾兄弟出来时,她才出来一会儿。
秋风凉爽而金黄。风吹进果园。梨、苹果、柿子……在果园里成熟。苹果哭着说冷,要穿红外套。葡萄冷,要穿紫袍。玉米和红缨在一起很开心,忘记了一个夏天的烦恼,高粱红着脸笑了,一首酒歌在灵魂里酝酿。
冬天的风又冷又白,风吹过河面,河面覆盖着厚厚的一层冰;风吹过大地,大地覆盖着雪白的棉袄。孩子们不怕冷,在外面堆雪人打雪仗。
风湿多变,我爱四季之风。
袁隆平的精神作文9
袁隆平有两个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合成;二是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这是袁隆平的心声,一种博大的爱。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从成绩与荣誉两个“包袱”中解脱出来,超然于名利之外,对于众多的头衔和兼职,能辞去的坚决辞去,能不参加的会议一般不参加,梦魂萦绕的只有杂交稻。他希望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不但能增强我们国家自己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解决人类仍然面临的饥饿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袁隆平把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稻当作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事业。他还受聘担任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记者离开三亚基地的时候已是4月7日的黄昏,北国还是春寒料峭,这里已经袁隆平把记者送至路口,说:“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满载着袁隆平的梦想与希望,杂交水稻在中国和世界的大地上播种和收获,创造着一个个神话般的厅迹。世界杰出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写了一部名著,叫《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书中写到“袁隆平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中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现在,已有20多个国家引种杂交稻,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转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90年代以来专门立项支持在世界一些产稻国家发展杂交水稻。袁隆平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这些年他每年都出国指导,还派出了许多专家担任顾问,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指导,并为这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
从1981年至1998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举办了38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来自15个以上国家的100多各科技人员。1998年,越南和印度种植面积已分别超过了10万公顷和20万顷,并且取得了每公顷增产1吨————2吨的效果。杂交水稻在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上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袁隆平的精神作文10
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的盐碱地里长出了水稻,这是袁隆平团队试种的,高寒耐盐碱水稻,又称海水稻。这一新的尝试立即引发国人点赞:了不起!
为“盐碱地种海水稻”打call,赞的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拼劲儿。袁隆平院士今年90岁,这个年龄对于一般人而言,应该是儿孙满堂,颐养天年。而对于袁老而言,现在还是他的事业“青春期”。他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带领他的团队潜心研究、攻坚克难,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果,刷新了一项又一项记录,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支持他的是让中国人吃饱吃好,是对自然科技的不懈追求。党员干部是干事创业的主力军,更要以袁老为榜样,坚守初心,践行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成为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奉献所有光和热。
为“盐碱地种海水稻”打call,赞的'是“敢为人先,创新创业”的闯劲儿。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的工作人员们,将青海格尔木市大棚内培育的海水稻,移栽到新开垦的盐碱地中,这本身就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党员干部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胆去想,大胆去干,只有这样才能攻破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遇到问题困难不要畏手畏脚,不要怨天尤人,而要积极寻求办法,敢于尝试试验,在不断的尝试失败中,找到最佳解决办法。要敢为人先,别人想不到的、做不到的,不代表自己做不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超越自己。
为“盐碱地种海水稻”打call,赞的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干劲儿。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针对格尔木独特的自然条件,通过自主研发技术、优化最优配比,运用水稻耐盐碱试验、耐寒试验、耐旱试验等方法,专门培育出了高原寒地海水稻,为后续积累经验、进而大面积推广迈出了第一步。无论是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进入新时代,实事求是一直是我们推进工作的重要法宝。党员干部要把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作为工作的基本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发现真问题,敢于说真话,扎实办真事,赢得群众的真满意。要认清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好每一项工作,服务好每一名群众。
90岁的袁隆平,柴达木盆地的盐碱地,长势良好的海水稻,我们还有什么借口不努力?
袁隆平的精神作文11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学校的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工作和生活的安江农校采访。
安江农校坐落在雪峰山下,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我一踏进校园,就被“勤奋务实、文明进取”的校训振憾了。学校里古树参天、风景秀丽、果树成林。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袁爷爷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就来到这所学校任教。当时,全国人民严重缺少粮食,过着苦日子。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愿望,希望大家不再少吃饿肚子。从此,他废寝忘食,潜心研究,揭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终于研究成功了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从地处物种变异天堂的安江农校发源并走向了世界。
学校的老师还介绍说,现在为了让人记住袁爷爷的伟大发明和贡献,准备建设“安江农校杂交水稻园”,建成后,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师讲解完后,带领我们在学校里参观。阵阵凉风从身边拂过,我想:袁爷爷为什么能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杂交水稻之父”呢?我好奇地问身边的老师。老师沉思片刻,告诉我:这或许是因为他勤奋务实,潜心进取,心想人民吧,因为袁院士有个成功的公式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哦,我终于明白了,袁爷爷为了我们的吃饭问题,用自己的知识,付出那么多的心血研制杂交水稻,真是伟大呀!
袁隆平的精神作文11篇相关文章:
★ 写袁隆平的作文
★ 精神作文300字
★ 中国女排精神作文
★ 北京精神作文
★ 写袁隆平作文
★ 工匠精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