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下面是网友“huanfuhuangdengpa”分享的教育随笔:宽容力量,供大家参考。
宽容的能量是无比强悍的。事实上,很多事情如果我们能多一些宽容,解决起来就不会那么繁杂。幼儿教育是一项充满爱的工作,无论是深奥的教学理念、迷人的赞美,还是具体的工作要求,都体现着爱的必要性,充满着爱的氛围。然而,爱的表现方式有许多种,真情的爱温暖人心,友谊的爱真诚朴素,异性之爱热情浪漫。而教师对学生的爱则应该是一种无私、包容和奉献,因为这些孩子并不是自己的亲骨肉,但我们仍应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怀他们。面对这些对世界仍感到迷茫的小家伙们,他们有时会制造一些麻烦,这就需要用宽容的心去引导。
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难以做到。繁琐的工作容易让我们感到心烦,而习惯性的核心则可能让我们忽略这些微小的情绪。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小插曲里,有时严厉的教育反而会让孩子觉得更为无奈,而宽容的心态则也能让他们轻松接纳。有一个小讲述的是我和2个孩子之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宽容的能量。
那天,我刚结束一次生动的课堂教学。在孩子们随意操作的过程中,班上的丫丫与她的小桌伴出现了一点小争执。两个女生在小吵小闹中都不愿妥协,看着矛盾无法调和,别的同学纷纷跑来请我这个权威的教师出来裁定。我将丫丫和另一个女孩喊到眼前,让她们叙述事情的经过。原先在操作过程中,丫丫不小心搞坏这位小女孩的材料,小女孩生气地斥责丫丫,而丫丫则说自己早已道过歉,但小姑娘仍然不满。就这样,两人各执己见,争吵持续。我听后不免心想,这不过是小事,显然丫丫有错,弄坏人家的东西还如此生气。我稍微严肃地阐述了丫丫的错误,想不到话一落,局势却愈演愈烈,丫丫情绪过激,哭闹声不断,其他孩子也逐渐指责她,教室变得一片混乱。我意识到事儿变得无法控制,为了防止矛盾升级,我打算暂时不与丫丫沟通,而是让她自己冷静下来。恰在此时,班里一位男孩辰辰悄悄站起身来,来到纸箱前,取了一小块纸巾默默拿给丫丫。然而,情绪激动的丫丫不但没有接受,反而把纸巾打下,又把辰辰碰了一下。见到辰辰受惊又一脸无辜的模样,我心中不免有些生气,飞步走上前,把辰辰抱到怀中,更为严肃地批评了丫丫。以后,我宽慰辰辰,但在和他的交谈中,我发现他眼里并没我想象中的愤怒和担心,反倒流露出一种微笑与宁静。我问辰辰:“她打进你了吗?没关系,老师已经指责她了。”辰辰回应说:“没事,她打的不疼。”我再问:“她打你没生气吗?”辰辰回答:“不生气,我让她打几下她气就没了。”这一番话让我无言以对,心里充满爱意、钦佩,也有些内疚。随后,我走以往牵住丫丫的手,亲身给她擦去眼泪,没有批评她,仅用我的眼神和动作传递理解和包容。我拥着丫丫,让其相依在我的身边,在全班同学眼前阐述了这件事里的对错。这一次,丫丫没有再哭闹,而是平静地听后我的分析,勇敢地向小姑娘道歉,最后得到了大家的原谅。
这件小事却让我久久难忘,值得深思。仔细想来,我没有错,但心中却有一种负疚感,好像伤害到哪些。丫丫的变化并非根据老师的教诲或同伴的斥责,而是在宽容和了解的气氛中很自然地接受。辰辰那朴实的话语让我明白了爱的包容,而孩子们那纯真的眼光让我看到了宽容的能量。
学前教育需要爱,而爱的世界应当是善良而美好的,包容正是开启这一美好世界的钥匙,是通往善良情感的方式。根据这次经历,我懂得了,包容本身就是一种沟通和美德,它用爱心净化全球。对其孩子的教育中,包容更是一种耳濡目染的教学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时包容造成的道德振动比处罚更为深刻。”爱孩子就要包容孩子,教师对学生包容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诚挚的爱与抚慰,获得滋润与成长,帮助他们在自我管理中不断发展。这类精神动力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发现自我,改善自身,快乐地奋发进取,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当教师应对孩子的缺陷与错误时,所需的并非训斥与指责,而是一种冷静的接受与允许。艺术般的包容将使看似错误的行为逐渐走向正确的道路,以无痕的教学带来出乎意料的成效。
地面包容了种籽,获得了丰盛;海洋包容了河流,拥有宽阔;天空包容了云朵,彰显了绚丽;人生包容了缺憾,迎来了将来。爱在于尊重、公平与自由,教师的包容不会损害其,而粗暴的教师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尊重。宽容的教师深谙教育的艺术,他们秉持“严以律己,真诚待人”的原则,以真诚对待孩子,以情感触动他们,以理性引导学生,使孩子们如同沐浴在春风中;宽容的教师默默滋养,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与高尚人格。宽容的教师涵养浓厚,魅力无穷,应对孩子时更展示出神奇的力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不是圣贤,孩子也不是圣贤。教师应塑造“允许孩子做错事”的教学理念,用爱心感化每位孩子,用宽容的眼光发现错误背后的真相,以宽容的心灵锻造通往真理的妙方,让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爱的教育,变成没有遗憾的教学。
教育随笔:宽容力量相关文章:
★ 小班三月教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