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评课稿样例5【3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万能评课稿,以供借鉴。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样例51
二年级语文《葡萄沟》评课稿
二年级语文《葡萄沟》评课稿
《葡萄沟》是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下册的第10课。吴教员的授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材挖掘深、目标完成好
教学中吴教员的教学意图很清楚,准确地把握了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实质,教材内容层次清楚。根据新的教学理念找准了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贯穿课堂课的始终,环绕教学目标复习、解说、练习,教学目标完成得很好,克服了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课堂结构合理
这节课用猜谜语“葡萄”来导入,很自然、很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复习、导入、解说穿插说话练习、写字指点四大部分的设计安排比较合理、比较优化,以学生认识事物的心理结构为依据。吴教员这堂课上环绕“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句中心句展开教学。从葡萄沟的水果多、景色美、老乡好这三个内容体会葡萄沟的好。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生字教学是重点,而吴教员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同桌合作学习生字,有学生带读、齐读生字,有讲记字方法、多音字的记忆,有组词说句子等等。朗读课文的教学也形式多样:有自由读、默读,有小组读、小我私家读,有齐读、带读等形式。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注意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学生的视察、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读不是表层上的读,是让学生在体会和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朗读时注重的方法的指点,学生读得抑扬抑扬,很到位。
四、教学问题的设计有针对性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是教师传授知识与了解学生把握知识程度的重要途径,是能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吴教员的教学很好地把握了这点。例如:自由读课文时出示:带着问题读读课文,把课文的重点让学生思考。紧扣教学目标,把握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
五、发扬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举动过程。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是否发扬自己的才能,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启示引导,配合默契,使教与学的双边举动顺利地开展。
六、课件媒体运用恰如其分
运用媒体方式把静止的文字复原为生动可感的画面,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课件把葡萄沟水果的多和葡萄颜色多、一个个凉棚的美通过画面展示出来了。
建议:
只是内容上有些多,到最后时间有点紧。是不是把老乡热情好客这部分内容删掉先不讲,换到下一课时时再理解。中间的说话和句式练习也有点多。难度上有些难。这里的练习稍做调整。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样例52
二年级语文《假如》评课稿
时间:第四周上午第三节
地点:二年级教室
活动人员:王娜、裴爱苏、陈江霞、李秀萍。
授课人:陈江霞 评课过程:
王娜:注重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注重思想熏陶。阅读教学法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教师在低年级就要有机地引导学生勤思考、多分析、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今后的主动学习奠定基础,使“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李秀平:整堂课上,陈老师始终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教学时,陈老师设计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益智、怡情。如:利用图片指导朗读、教师引读、体态语言,以动作促朗读。篇二: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一株紫丁香》评课稿
《一株紫丁香》评课稿
教师:
今天听了张老师执教的《一株紫丁香》这一课,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这一节课就体现了信息技术全程营造情景的特色。教者在教学一开始,就利用课件,通过图片把学生带入到课文场景中,让学生在图片观察中进入本科学习,调动学习兴趣。
二、自读自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方面张老师让学生先听配乐朗读,让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情感体会氛围。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自读诗歌,在这样的情感体会氛围中,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初步理解了诗歌。
识字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在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他们划出不认识和比较难懂的字词,接下来给予字音准确读法的指导与训练;又如生字部分的教学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写字教学等等,这样就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在课堂上并不流于形式,而是实实在在的,符合语文教学的原则,充分展现了教师正确引导下学生自主的有效学习形式。
三、教学功底可圈可点
课堂中,张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授课。微笑,会化解师生之间的陌生感,会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会让学生很快喜欢上你。他的微笑,并不虚假,并不娇柔做作,并不勉强,而是让孩子们倍感亲切,让听
课者为之赞叹。从某一种意义来讲,学生喜欢上这一门课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喜欢这个老师。
四、作业的布置紧扣目标
本堂课是这篇课文第一课时,学习了生字,初步感知了诗歌后,张老师布置的作业除了写字练习外,他还根据诗歌内容设疑,让学生在疑问中认真预习课文,这样就使得学生在第二课时的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
综合这节课的情况,本人还提出几点建议:
1、这节课读的形式比够多,但读的分量和深度还不够。学生在自主朗读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老师更多的引导,他们的朗读还是没有结合到实际情感的体会上。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个环节还不够具体。由刚开始的图片引导到诗歌朗读感知并没有很好的衔接,似乎在听读和自读过程中学生也并不知道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二年级语文课—
《一株紫丁香》评课稿
教师: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一日篇三:小学语文二年级评课稿
《我叫“神舟号”》评课稿
托里县第三中学:李敏
这一课,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法迁移,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二、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这一节课就体现了信息技术全程营造情景的特色。教者在教学一开始,就利用课件,把学生带入情境,诱发学生追踪故事情节,调动学习兴趣。
三、自读自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方面陈在课堂中也处理得很好。
四、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积累迁移,将规范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小学语文改革方向“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这一节课在最后安排了学生表演的形式,也很不错,学生把课本上学习的语言内化以后加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这也是规范学生语言的一个途径。表演的情况,由学生自己来进行评述,也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篇四:二年级语文主题阅读评课稿
二年级语文主题阅读评课稿
今天上午,聆听了廖老师的一节精彩的主题阅读课《寻找春天,感受春天》,听完后,有很多感想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一,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这节课之前,廖老师就让孩子们在课外去收集各方面的资料,课堂上学生朗读的那一句句春天的好句,都是来孩子们的动手实践。使学生紧密结合实践的体会去感悟春天,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关注学生的特点。因为二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不是很长,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不竭动力。上课开始廖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孩子们,听,教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动听的歌,会唱的同学一起唱起来吧!这时候的孩子们,已经被那精美的画面深深吸引,已经被那欢快的歌曲深深感染,再加上老师活泼的语言引导,都想一起去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这样很顺利的把孩子们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文,教师采用的不是传统的讲解,而是在提出几个关键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动手圈,画,读,更好地学习各种课文。教学环节的设计也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廖老师通过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春天,感受春天,品读春天,描绘春天。
四、以读代讲,训练语感安排得合理,恰到好处。阅读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而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因此,淡化教师的讲,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合作读、赏读等多种形式来理解感悟课文是本课主要的学习方法。
五、廖老师上课教态自然,有亲和力,这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也是一大优点。篇五:二年级写字课评课稿
写字课评课稿
听了韩钰老师执教的写字课,我收益颇多。这节课,对于引领大家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写字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具体而言,这堂课有以下优点:
一、创设优化的情境 这两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创设了优化的情境,分别以“调皮的口”和“木 字宝宝”这两个生动有趣的形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仅使教学环节流畅连贯,而且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写字教学变得富有情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趣味盎然。
一、教学手段多样,激发写字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目标中指出,让要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写字教学中让学生有主动写字、主动写好字的愿望便是上好这堂课的关键。但是,写字课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往往会出现教师细细苦讲,学生被迫苦练的现象。但今天的课堂上,个人认为学生学得轻松,趣味盎然。我想,这得益于韩老师运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复习背诵写字歌强调写字姿势要标准;卡片出示例字对比,明了写字要不仅要正确,还要写美观;引导细致观察讨论,体会如何把字写得匀称、美观;巧妙地小结写字的规律,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迁移运用;通过展示、互评、教师点评、盖奖励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写字热情;巡查点拨写字的注意点,表扬进步之处,及时发现并纠正写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佳作展示,看故事,激发写好字的愿望等等。尤其是韩老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细致的解读,让我记忆深刻,如“反犬旁”与“提手旁”对比观察时,强调提手旁的提要比横长,反犬旁的弯钩运笔由轻至重。这些细致入微的指导,是解决写字疑难点的关键,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写好字的方法。
二、训练由浅入深,扎实有效
课堂上,韩老师指导训练有侧重点,她从难点字 “满”字入手,首先引导学生识字字型,要求记准确,然后再引导观察笔画,注重写匀称,在此基础上教师范写,强调正确摆放在田字格里,引导写美观。其余的重点字指导也是如此,指导从基本笔画入手,再到间架结构,要求也从正确到匀称、美观,这样的训练
做到了循序渐进,有梯度,有实效。拥有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韩老师在教学中时时注意提醒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由为注重学生书写姿势的训练。
三、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民主课堂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整个教学过程成效的关键。魏书生曾这么说: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决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教你学,我管理你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民主、平等、互助的关系。在韩老师的课堂中,不再是我写你看,我说你听,而是明确书写重点后,教师写,学生监督,而且还可以对教师写的字进行点评,这样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了民主的、融洽的课堂氛围,老师与学生在共同探究、共同学习中得到成长,提高。
小小建议:
一、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在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评价时,学生说“点写短了”“横写歪了”,本该是互助的评价却变成了“吐槽大会”,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如,先引导孩子说“你觉得他哪里写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这样,让学生“好”“坏”两个方面较为公正地进行评价。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样例53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通用15篇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1我从来没有上过低段的课,总觉得低段的课不好上,因为好像没有什么可挖的地方,不外乎是认认生字,读读课文。但是任老师的课却给了我别样的启发。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一下我的收获。
1、低年级的课,不仅注重朗读,更注重语言的训练和知识的传授。在朗读中,任老师抓住“越来越……”讲解其用法,抓住“哗哗哗”来讲解象声词,抓住“坐”与“垂”、“逃”来讲对比。不仅如此,还及时地让学生举例子,进行积累和巩固,于无形之中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2、关注所有的学生。一个班有将近四十个学生,一节课上每个人都发言是不容易的。更不用说让大多数人展示朗读。但是任老师做到了。她态度可亲,相信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感受读书的快乐。我想这样下来,每一个学生都会爱上朗读,爱上语文。
3、总结拓展扎实有效。在课即将结束时,任老师帮助学生总结观察的方法,让学生说过以后,再运用到生活当中写下来。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因为不了解二年级学生的自学情况,所以提出一个不知是否可行的建议:在课堂上是不是应该让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圈一圈用得好的词语,划一划自己欣赏的句子,记一记老师讲解的内容。如果学生不知道记哪些,是不是老师应在板书设计上突显出来为好。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2今天有幸聆听了X老师带来的《一分钟》展示课。
本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主人公元元应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却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一声声的叹息,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听了X老师的课我受益匪浅,让我倍受启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X老师能根据低年级的教学重点组织教学,通过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提出朗读课文的三大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朗读习惯。
2、整堂课中X老师始终是亲切的学生交谈,在教学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读书,鼓励学生发言,对学生的发言总是给予及时的激励与表扬。如“你读的真棒!”“别紧张,再想想”“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等等,使课堂充满了人文光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3、为了体现“多元智能”的课堂教学特色,X老师设计了“演一演”的游戏环节,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游戏中更加了解了主人公元元当时的复杂心情。但是由于时间原因该环节并没有完全开展,只有一位同学上台表演,相信如果全班积极加入那么课堂效果一定会更出彩。
4、X老师对于本班的教学常规培养的非常好,整堂课学生都是坐得端端正正认真的聆听,是老师的教学可以有序的进行。
听了X老师的这一堂课我收获了许多的教学经验,充分的了解了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这一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她的课品如人品,她的课并不是做秀,也没卖弄,让人所能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教育深深的挚爱和对学生真诚的关爱!我也要为能成为一位这样的老师而努力!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3还记得以前听老师上的一节《葡萄沟》课,当时我听到了一堂实实在在的课,看到了一位美丽充满智慧的老师,我的思想被触动了。作为语文老师,我们经常会感叹作文课不好上,学生的习作能力差,想努力的改变这种现状又苦恼不知怎么入手。在听了老师讲教习作的经验后,我知道要让孩子爱上写作,就要让孩子多读乐读,多写和乐写。下面我将就从引导孩子读,说,写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做法。
第一步从读入手,帮助学生进行习作素材积累。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通过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老师说:“学生的阅读量越大,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就越大。”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说:拥抱孩子,是给孩子们身体上的维生素;给孩子阅读一本好书,就是给孩子们精神上的维生素。很多家长问我,怎样才能让孩子提高习作能力?一些老师习惯进行大量的字词句段的训练,搞题海战术,我并不认可这样的做法。
我认为最有效的做法是让孩子读书,尤其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大量的阅读不但能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和巩固很多生字,能学习句子的表达方法,而且能通过阅读懂得道理,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例如老师就特别注意学生课内阅读积累和课外阅读积累。老师在上《葡萄沟》这课时很注意引导学生美美的读词,美美的读句子。
在老师的巧妙的提问设计和创设情境中,学生理解了句子和词语,体会到他们的用法,体会到他们的美。
而这就是学生会用这些好词好句的前提。如老师在讲写葡萄的句子时,先抓这个句子主要写了葡萄的什么?学生答葡萄的五光十色,教师再问这是说葡萄怎么样?学生答颜色多,教师又问我们还积累哪些表示颜色多的词语。
学生说出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他们的脸上好幸福。
好像在说:瞧,我收集的词语派上用场了。
老师如果在这时适当的表杨就更能激发起他们收集的兴趣了。
接着老师还就势引导学生,问学生:课文中为什么用五光十色,而不用其他表示颜色多的词呢?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了解了“五光十色”的用法。如果老师在这再点一下: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学习作者那样用词准确。就又引导学生掌握一个写作技巧了。
瞧,别小看我们课堂上的课内积累。
再说说课外阅读。老师从一二年级就开始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到了三年级更是给班上的学生安排了7个1的作业,从而监督提醒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这7个1分别是:每周积累一首古诗,一句名言,一组好词(三个),读一篇好文章,读一个好故事,写一篇周记,每天安排一名学生在早自习领读自己积累的一首古诗。虽然课外积累我们也在做,但老师做得更加具体,更加细致。
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第二步引导学生多说,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的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多说,说什么呢?老师这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引导学生说主要内容: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说每段好在哪里:水果好,葡萄好,老乡好,葡萄干好。
说重点句子的意思。其实这些就是在让学生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先写什么,在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光说这些还不够,还要引导学生说出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如在处理自然段的一二句话时就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葡萄生长的地方和叶子呢?可以不写吗?当学生说出葡萄生长的地方和他的叶子跟葡萄的长势是有关系的,所以要写!这时在点我们在写水果之类的东西也可以这样写,不是又对学生进行了习作的渗透吗。
教师在引导学生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时,其实就是在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结构,说为什么这样写时,就是帮助学生理解作者这样谋篇布局的原因。学生这些都掌握了,其实就是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积累习作怎样谋篇布局的表达方式。
第三步让学生多写,将积累的知识灵活的运用起来。
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孩子们搭建一个学习、成长、展示自我的平台。
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写的东西分享给更多的人,在大家的鼓励和支持中会获得更多的写作乐趣和成就感,就会更想写,更加渴望成功,这就激发了写作的兴趣。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善于发现没的眼睛。当写作变成一种生活常态时,就会变成一种惯性和动力。学生从小便开始有意识地留心观察生活,寻找写作素材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老师便是利用一切可以写作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拓展想象,并让学生记录下来。他们班的练笔真的很多。
二年级每天让学生写日记,三年级每周写周记。
张老师上作文课很注意引导学生想开去。如在写三年级上册一个写习作:地方的变化,就引导学生去那个地方去看去听去想,鼓励孩子们用积累的好词好句子。
老师还擅长帮学生找写作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愿意写。感觉老师班的孩子一定写得很快乐吧!相信我们用这样的方法也能让我的孩子们找到写作的乐趣的。
最后让我们和孩子一起体验习作的幸福吧
总的来说要真正的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关键是让孩子愿意参与到习作中来,记得有人说过有一种幸福就是能把自己所想的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不管是写作之前还是写作中或是写作后,我们如果都能让孩子体验到幸福,那就是成功的习作教育。其实我们班的孩子他们在做以下这些事情的时候也是幸福的。
当他们认真收集有趣的文章工整的书写在采蜜本上,想着明天我会得很多星时,他们是幸福的,当他们有感情的把自己的采蜜和大家分享时,得到大家送给他的星时,虽然一学期有可能只有一次公开展示的机会,但是这样成功的体验,他是幸福的,听的同学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听故事,学习别人有趣的表达技巧,一学期他们可以认真的,投入去听,去分析文章的好坏,虽然只是五六十篇,但在这过程中他们在兴趣的指引下扩大了阅读面,爱上了阅读,其实看他们读得这样快乐,老师更是幸福的。
我们班还设计了“小荷才露尖尖角-----含苞欲放-----百花争艳”这样的过程性板块,给孩子展示自己的习作,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并从中收获成就感。每学期期末我们都会根据孩子在这个版块上粘贴的文章数目,为其颁发小洛贝尔文学奖。
孩子们的世界里充满着童真和童趣,藏着许多未被我们发掘的的宝藏。让我们用温暖的怀抱给孩子身体的维生素,同时也让我们陪着孩子阅读一本好书并把它写下来来补充孩子精神的维生素吧。
方法是实现目标的手段,相信只要我们老师开动脑筋,就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让孩子爱上习作,相信我和你们,为了我们共同的孩子,用阅读和写作一起牵起孩子的手,带他们在习作中找到幸福。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4任老师教学的《雷雨》这课,新颖独特,设计大胆,注重朗读,整节课学生表现积极活泼,而老师亲切的态度和宽容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自信,乐于与人交流。
任老师在教学本课时,并没有像我平时教学时常用的,逐字逐段讲解,而是通过挑战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兴趣中朗读,兴趣中理解,而挑战不是挑战整段话的朗读,而是你觉得你那句话读得比他好,挑战一句话就可以,这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自信,所以整节课学生表现都很自信,我想,这样的教学,对孩子的发展极有益的,值得我学习。任老师在教学中读不是单纯的朗读,而是读有要求,让学生读时不盲目,学生抓重点词语、句子也非常准确,这不是一天练成的,说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很注重这方面的训练,这也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5郭老师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在教学中有好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一、在本课时的教学中,郭老师设计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这不但创设了情境,也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扩展。上课伊始,郭老师出示了词语认读,完成了对词语的巩固,尤其是是选择词语说一句话是亮点,接着提问让学生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话,找出描写小鱼可怜的语句,为教学下文埋下伏笔。
二、本课中,郭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如想象说话、分角色表演等,巧妙地挖掘一些语言训练点,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在教学中,郭老师多次设置情境,让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逐步理解文章内涵,使学生始终处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如他设计了“假如你们就是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你会说些什么呢?”等环节,引起学生们情感共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设身处地为小鱼着想,从中体会小男孩的成功感、满足感。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6听了二年级洪老师上的合作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们都觉得这是一堂扎实有效的语文课。洪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至始至终以饱满的情绪感染着学生,用富有魅力的语言吸引着学生,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无拘无束的气氛,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整堂课的亮点很多,下面我代表三年级语文组对洪老师的这堂课谈几点体会。
1.以图导文,激发学生兴趣。
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有一个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洪老师从两幅插图入手,让学生找不同,比较葫芦枝叶茂盛的样子与被蚜虫咬过以后的样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以“变”理文,明确课文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洪老师独具匠心,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力求创新与突破,采用变序阅读法,让学生观察比较两幅图片后找到课文中相对应的自然段,自主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让学生提出质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紧紧围绕文章的主线:“变”。刚开始时叶子长得怎样?葫芦长得怎样?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3.以读品文,突破教学难点。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教学中,洪老师无时无刻都在努力营造着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读书氛围。课堂中,洪老师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表演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特别新颖的是洪老师还设计了“招聘启事”表演课本剧这一环节,让学生来读一读、演一演种葫芦的人与邻居的对话,让孩子们在创设的情景中去感受,去体会。
一堂课总会留有一些遗憾的地方,我们组老师在评议时也讲到了几点有待商榷的地方:
1.洪老师在说“一模一样”这个词时,读音有误;理解“自言自语”这个词时,有学生回答说是自己在心里说,这个意思不准确,老师没有及时纠正。
2.在学生交流种葫芦的人“所想所说”的句子时,课件已经用不同颜色把所想和所说的出示了,应该先请学生回答后课件再显示不同颜色以示区分。
3.表演课本剧环节的最后,洪老师是请全班同学一起带上动作表情来读句子,这里如果是分男、女生或者分两大组来分角色读会不会更好呢?
4.引出道理的部分,节奏比较快,个人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设计:当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时,他一定很伤心,很后悔。这时,请学生来当邻居或者是那个人的朋友,通过对话的形式把道理告诉那个种葫芦的人。
5.拓展部分环节不够清新,老师的引导有点偏离主题。我觉得这里是不是可以设计一个续编故事呢?比如: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颗葫芦……(后来怎么样?)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还有一些细节之处,比如头饰区别一下可能效果会更好;“招聘启事”的课件上好像出现了“第三关”“闯关”这样的标题,但前面并没有看到“闯关”游戏,课件还可以更严谨一些。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7《秋天》是一首诗歌,作者用浅显的文字,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秋天原野上溢彩流芳、生意盎然的美好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满腔激情。刘老师的这堂课目标明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领学生探究文本,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借助多媒体了解了课文描写的秋天的景物之后,刘老师引导学生练习说话,先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示,然后引导学生说话。这种分层学习的方式,关注了全体学生的需求,让全体学生在成功——自信——兴趣——成功的良性循环中,强化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了语文素养。
二、关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列举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写了秋天的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的迷人景色和丰收景象。金黄的稻穗、成熟的向日葵、五彩缤纷的野菊花、红红的苹果、紫色的葡萄……教师紧紧抓住这一部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说说:美丽的向日葵姑娘,你在想什么呢?练习说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使静止的语言文字一下子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8《狐假虎威》是一篇家喻户晓的成语故事。通过狡猾的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
听了李**老师执教的《狐假虎威》一课,心中有些许想法,写下来与大家共同交流。
第一:抓住重点,理解成语。上课伊始,李老师引导学生用书中的话来解释“狐假虎威”的意思,并特别强调了“假”的含义。这样,学生在整体上对成语有了大概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了基础。
第二:层次分明,朗读指导到位。李老师用“狐狸是如何蒙骗老虎的?”作为主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读课文的相关段落。抓住狐狸说的三次话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和感悟。在教学重点段落时,抓住狐狸的动作“骨碌一转、扯着、摇”,让学生想一想每个动作所表示的含义,进而来理解狐狸的心理活动,体会它的狡猾;又从老虎的动作“一愣、蒙住、松开”,让学生明白百兽之王是被狐狸给骗了。依据学生的理解,教师顺势指导,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的朗读情绪高涨、踊跃。渐渐地,学生读出了狐狸的步步为营,老虎的信以为真。
第三、角色定位,现场表演。对于7、8两段,李老师采用分角色表演的形式进行处理,其他学生当导演进行评价,并准备了小动物的头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学生只顾表演,缺乏必要的准备,因此效果欠佳。我觉得可以先让学生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四个词语的意思,再让学生对词语进行想象表演,最后把整个句子和段落表演出来。这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会对角色的各种动作、神态更加了解,表演起来就心中有数,游刃有余了。最终达到在丰富多彩的朗读和表演中有所得、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悟的目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课程标准,围绕教学目标突重点,抓住字词理解破难点,引领学生自觉、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就是教学语文的最好方法。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9《画鸡蛋》是一篇选学课文,顾老师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听课体会,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看法:
1、教学中注重兴趣的激发。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枯燥性,顾老师在揭示课题后来了个质疑: “读了课题,你的小脑袋里有什么问题呢?”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如学生知道达。芬奇画鸡蛋后,顾老师特意在激趣导入的部分,安排了介绍达。芬奇的事迹和作品这样确实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中重视学生读的训练。顾老师让学生反复读重点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揣摩,读中品味,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读中进行简单的积累指导感情朗读,由于学生小,所以,顾老师更多的是指导学生把某些重点词加重语气的读法引导和渗透。要在学生懂得怎样读的基础上,再入情入境地读,具体实施时,顾老师注意形式多变,或评或读,或指读或练读,或齐读,在读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如一开始顾老师仅仅抓住达·芬奇开始学画鸡蛋的态度和后来的不同态度入手,抓住“不耐烦”和“用心”让学生结合实际理解,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里感悟。然后顾老师又趁机问:“达·芬奇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进而出示老师的话,让学生读,又在投影下让学生进行观察两个鸡蛋的异同来感悟老师的话,由此深入浅出,解决了难点。整个教学环节,顾老师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呵护学生的个性,都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10《葡萄沟》是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下册的第10课。吴教员的讲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课本挖挖深、方针完成好
讲授中吴教员的讲授诡计很浑晰,准确天把握了课本的重点、难点战素量,课本内容层次分明。凭据新的讲授理念找准了讲授方针,把讲授方针贯穿讲堂课的始终,盘绕讲授方针温习、讲授、操练,讲授方针完成得很好,降服了讲授中的随意性战自觉性。
2、讲堂布局公道
那节课用猜谜语“葡萄”往导进,很自然、很掀远学生的生涯实践。温习、导进、讲授穿插道话熬炼、写字教诲四大年夜局部的假想放置对照公道、对照劣化,以学生生悉事物的生理布局为根据。吴教员那堂课上盘绕“葡萄沟是个益天方”那句中间句睁开讲授。从葡萄沟的水果多、光景好、老乡好那三个内容体味葡萄沟的好。
3、讲授动作动作机动多样
生字讲授是重点,而吴教员的讲授动作动作机动多样:有同桌合作进修生字,有学生带读、齐读生字,有讲记字动作动作、多音字的记忆,有组词道句子等等。朗读课文的讲授也形式多样:有安闲读、默读,有小组读、个人读,有齐读、带读等形式。凭据女童的生理特点,采用多种动作动作,激起、培养莳植汲引、变动学生的进修乐趣。在讲授中寄视把笼统的观念形象化,学生的不雅不雅窥察、思想本收得到了培养莳植汲引。读不是表层上的读,是让学生在体味战理解的根本上朗读。朗读时器重的动作动作的教诲,学生读得抑扬抑扬,很到位。
4、讲授题目题方针假想有针对性
讲堂讲授题目题方针假想,是西 席传授知识与体味学生把握知识程度的首要路径,是可可变动学生进修乐趣的首要手段。吴教员的讲授很好天把握了那点。譬喻:安闲读课文时出示:带着题目题目读读课文,把课文的重点让学生思虑。松扣讲授方针,把握了新旧知识的跟尾点。
5、收扬了西 席主导传染感动战学生主体传染感动
讲授进程是西 席的“教”战学生的“学”单边举止进程。数学作为一门思想性较强的学科,在讲授中,西 席是不是是收扬自己的才能,哄骗各类手段、动作动作,充分天变动学生进修的积极性、创作收明性战自动性,开导指点,合营默契,使教与学的单边举止逆利天开展。
6、课件媒体哄骗恰到益处
哄骗媒体体式格局把静止的笔墨借原为活泼可感的画里,增强了学生的曲不雅不雅不雅感到熏染。课件把葡萄沟水果的多战葡萄颜色多、一个个凉棚的好颠末过程画里闪现出往了。
倡议:只是内容上有些多,到结尾时刻有点松。是不是是把老乡热忱好客那局部内容删掉降先不讲,换到下一课不时再理解。中间的道话战句式熬炼也有点多。难度上有些难。那女的操练稍做调整。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11一、激发学习兴趣,愉快地学习。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喜欢爱笑的老师”。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方老师都以微笑面对学生,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安定、愉快、融洽的课堂气氛,为师生间的、生生间的平等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设充满情趣的学习情境。
新教材本身就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情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难找到切合学生生活环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切合点,从而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来吸引学生,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而且低年级儿童注意力的持久性较差,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
“生字宝宝”便由此孕酝而生,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认识新宝宝——学习生字;
为生字宝宝找家——理解词义;
生字宝宝找伙伴——扩充词汇;
二、加强参与意识,主动地学习。
1、重视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态度。
小老师带读——自主找出易读错的字音;
一起来帮忙——在插图中找准词语的位置,从而达到理解词义的目的;
送生字宝宝回家——为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培养个性化朗读。
前置作业——收集冬天的词汇,动物多动情况,拓宽学生思维,增加识字量,激发学生自主识字、自主学习的兴趣。
以上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在开心中学,在玩中学,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与积极的学习态度。
总之,整节课方老师给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互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从而对自己的学习产生肯定、满意的情感体验。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12听了罗老师的《我要的是葫芦》一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觉得这是一节朴实无华,扎扎实实的低年级随文识字课。
1.识字教学润物细无声,体现了高效率的识字教学理念。
本课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教师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把识字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降低了学生识字的难度,而且在识字的过程中,教师能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字。例如:葫芦,直接通过葫芦的图片,自然而然的就让学生认识了这两个字。如挂、哇,老师先让找一找第一自然段中字形相近的字,然后让学生思考,回忆以前学过的《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中和它们长得像的字宝宝“娃”和“洼”,利用汉字是音义、形统一体的构字规律,结合偏旁表义这一特点,既帮助学生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生字,又通过音义、形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印象深刻的记住了这几个形近字。而且老师还把这几个字变成一首形象的儿歌,帮助学生区分、记忆。“盯”字,教师不仅通过师生的对读,来帮助学生理解“盯”字的意思,还通过学习“挂哇”时偏旁表义的特点帮助学生识记,总之,课堂上教师通过多种的识字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识字的难度,使学生产生识字的愿望,教学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2.写字教学扎实有效。
本课学生会写的生字是8个,本节课老师重点指导了两个字“言”和“每”。像“言”字的教学,教师是先通过“言”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不但记住了言字的结构,又理解了言的字义帮助学生掌握言字的整体结构,整体观察,把握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再指导注意“言”字第一横的写法,“每”老师也是重点抓住重要的一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指导还是比较详细的,这样落实到学生写,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以读品文。
课标中在低年段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整节课中,教师始终把语言的学习、领会、感悟作为重点,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通过指名读,引读、齐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领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文句。
建议:
1.指导学生利用音形义结合的方法识记生字后,藤、葫芦可否也让学生观察一下偏旁,它们是草字头,与植物有关,所以是草字头。这样把本节课学到的识字方法又让学生加以巩固,我觉得会更好。
2.老师虽然抓住文中重点的句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但朗读的指导不够,不到位。像那个人喜爱葫芦,都从哪些句子或词语能感受到的呢?老师只抓住了第一自然段的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通过这几句来体会,其实像: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这个“每”字;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 “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的赛过大南瓜才好呢!这几句话,也都能看出他对小葫芦的喜爱。老师一定要抓住关键的字,标点符号,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当时种葫芦人希望小葫芦快长大的那种急切的心情,喜爱小葫芦的心情。
3.教师的评价语言还是过于单一,低年级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注重课堂上的及时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们更好的参加到课堂教学中。
4.写字时教师的范写没起到范写的作用。可以把字帖往上放,或在往旁边动一动,让学生能看见。
4.我觉得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完全可以体会到葫芦为什么会落下的原因与叶子上的蚜虫有关系,那么学时自然而然的就把这个问题解决是否更好?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13夏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小鹿的玫瑰花》一课中,他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深厚扎实的教学功底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贯穿一个“读”字
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整节课夏老师共设计了四个层次的读书,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学伊始,夏老师利用课前谈话,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随机引导学生认识了“玫瑰”两个生字后,又告诉学生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发生在小鹿和玫瑰花之间的故事。一篮玫瑰花,一个美妙的故事,学生读书的兴趣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这时,夏老师安排了第一个层次的读书,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故事下面的“小鱼”、同学、老师或字典,读完后,再读读“小鱼”身上的汉字。当学生经过了几个来回认识了课文中的生字后,夏老师又鼓励学生进行轮读比赛,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后师生评议,以达到巩固发音,读通文章的目的。
这是第二个层次的读书。紧接着夏老师安排了第三个层次的读书,即要求学生默读全文并思考:课文讲了小鹿和玫瑰花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旨在了解全文大意。在创设情境,学习课文这一教学环节,夏老师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了第四个层次读书,即深入细读,引导学生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比如,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在学生读的基础上夏老师问学生:你知道了什么?(小鹿很喜欢玫瑰花)你还知道了什么?(小鹿种玫瑰花很辛苦)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词语看出它很辛苦的?(常常、松土、浇水)你能把它种花的辛苦读出来吗?以上四个层次的朗读设计,环环紧扣,层层递升,使得整节课的朗读指导有目的、有层次,真正体现了崔峦老师提出的“每篇课文的朗读教学,要体现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过程:由读得不完全正确到读得正确,读得不大通顺到读得通顺、流利,读得比较平淡到读出感情”。
二、体现一个“实”字
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夏老师在导人新课后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落实识字任务。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问故事下面的“小鱼”、同学、老师或字典,读完后,再读读“小鱼”身上的汉字。
(2)同桌互读。同桌相互合作,互帮互学,要求读的同学大胆读,听的同学认真听,当好小老师,读得正确的鼓励鼓励他,读得不正确的给他指出来。
(3)教师检查。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再去掉拼音开火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认读,尔后问学生:这些生字中你们认为哪个字最难记?(瘸、惋、骨)在学生达成共识后,夏老师引导学生采用观察发现的方法识记了“瘸”,形旁表义的方法识记了“惋”,汉字演变的方法识记了“骨”。
(4)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把生字放回课文中,引导学生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5)在轮读比赛课文中再次巩固识字。从以上五个环节,可看出夏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读音、识记字形上走了几个来回,从而使识字教学既扎扎实实,又不乏灵活多样。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同样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夏老师的教学展示了引导学生由理解到运用的过程,可谓训练到位。比如,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在学生看画面数玫瑰花的朵数时,徐老师问:你看到了什么?(我仿佛看到了玫瑰花渐渐地长大)“渐渐”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此时,你最盼望的是什么?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夏老师问:你从课文中看出了什么?(小鹿很悲伤)哪个词让你看出来的?(惋惜)能给它换个词吗?(叹惜、可惜)鹿弟弟很惋惜地对哥哥说,你能在他说的前面再加上一句话吗?(“唉!这些玫瑰花你白栽了……”)一个比较抽象的、学生难理解的词语就这样在语言环境中,在故事的情节中迎刃而解了。一节好的语文课,语文“味”要浓,训练要扎实到位,夏老师的课正体现了这一点。
三、注重一个“情”字
依据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语文既要教学生学语文,还要教学生学做人。夏老师在本课教学中以创设活动情境为主导,以境导情,步步铺垫,让学生进人角色,入境人情,与文本的主人公同悲、同喜、同思……从而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将学语文与学做人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特点。
比如,开课伊始,夏老师说:孩子们,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礼物(出示玫瑰鲜花)。在学生的惊叹声中,夏老师又说:谁来闻闻,摸摸?(好香,好舒服)谁来数数它共有多少朵?(13朵)你们知道13朵玫瑰花代表什么吗?(友谊长存)你们知道夏老师有什么希望吗?这样的开课为以后小鹿和其他伙伴情感的升华作了铺垫。学习课文前,夏老师又创设了一个活动情境:你们愿意和小鹿做朋友吗?(愿意)那我们就戴上鹿家族的徽章吧!(好)我们现在都是小鹿了。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夏老师问:小鹿的玫瑰花有什么变化?(长出了许多花骨朵)有多少朵?(出示画面)那我们一起来数数吧!教师和学生一起数1、2、3……此时,你心里怎样(高兴、激动),能用读表示出来吗?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夏老师问:你躺在床上,心里会惦念着什么?通过这样两个环节,学生已完全融人到了角色之中。
学习第七至八自然段,当小鹿得知自己种的玫瑰花是红色的,很美丽,还散发着香味时,夏老师问:此时,你心里又在想些什么?(给别人带来快乐是最大的快乐)整节课学生既获得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又在情感上受到了熏陶和感染。
四、落实一个“写”字
读中学写,学写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夏老师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挖掘教材中的“说话”因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先说后写。比如,学习第七自然段,当小鹿听了黄莺和微风的话高兴地笑了时,夏老师问学生:这时你会对小鹿说些什么?学习第八自然段,当鹿弟弟高兴地对鹿哥哥说“看来,你的玫瑰花没白栽”时,夏老师又追问: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呢?学完全文后,夏老师布置了一项拓展性写话练习:我对小鹿说句话。
夏雨有痕,夏老师的课,犹如盛夏的及时雨,在我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将引领着我们在课改航程上踏痕远航……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14中心小学的张**老师执教的《丑小鸭》,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本课故事性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张老师在执教本课时,充分把握这一点,引导学生采用“个人读、配乐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美美地读,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去体会丑小鸭被欺负时的孤单可怜,在读中分享丑小鸭变天鹅时的惊奇与喜悦。课上,亮点纷呈:
(一)先学后教,精心设计好预习,发挥预习的最大功能。
教学前,张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认真钻研了教材,根据导学案,精心设计了预习单和学习单,给学生提供了预习的拐杖,让学生课前的学习不再是盲人摸象,将预习落到实处。(二)找准时机,及时渗透学习方法。
在理解“欺负”一词时,许多学生的回答不够准确,这时张老师引导学生:“大家是怎么欺负丑小鸭的?”学生很快从文中找到答案:“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姑娘也讨厌他。”张老师说道:“这就是欺负。”学生知道了原来通过联系课文可以理解词语的意思。(三)激发想象,引导学习练习说话。
指导学生学完第四自然段,张老师顺势引导学生:“丑小鸭还会到哪儿?会遭遇到什么?”学生以:丑小鸭来到了_________,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孩子们的想象潜能是无限的,有的学生说丑小鸭来到草原上,被狮子追赶;有的学生说丑小鸭来到森林里,被猎人追杀…张老师课上给我们展示的让我们受益匪浅,唯一遗憾的是小组合作环节,给学生的时间不够充分,小组汇报有点流于形式。二年级语文评课稿15这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朱碧老师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情,把本课目标定位:
1.认读并理解“庄稼、灌溉、淹没、暴躁、冲毁、灾害”等词语。能正确、规范书写“池、浮”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聚焦动词,通过学习,读出水娃娃不同形态的变化。
3.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借助微课自主学习“雹子”,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能借助板书介绍水娃娃不同形态的变化。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在学习词语时,周老师采用了‘’图文对照法‘’、‘’情境识字‘’、‘’’归类识字法、变序教学法,让学生在形象思维中,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会了新词。而且,周老师并没有走走过场,而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不断地强化中记住了这些字词。
为了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更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了解水娃娃不同形态的变化,周老师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借助音量示意图,让学生用不同的读法读出不同形态下水的变化,并抓住了‘’落,飘,打‘,这三个字,通过调换位置,让学生体会到了科普作品中用词的准确性。
对于‘雹子’这种事物,南方的孩子不太了解,老师借助视频,让学生认识了雹子。我相信,由于这堂课上周老师运用了多种方法,本堂课的目标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双基就是’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这是我们老一辈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目标的概括。这节课里,朱碧老师在教学中很关注字词句段的学习,关注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周老师的课堂结构紧凑,以‘’变魔术‘’贯穿整堂课,使得课堂犹如一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浑然一体。
板书图文并茂,有图有文字,既形象又有趣,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帮助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把握。
语言温柔,节奏慢,很适合小孩子,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很让人感动。
对于本堂课,我也有几点看法,提出来拱大家研讨:
1.在学生学习课文后,可以问问学生课文里还有哪些句子不好读,带着学生读读,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只有在熟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2.认识雨、雹子、雪的时候,学生在说还想知道雪的时候,老师直接忽视,对于南方这些小孩子,这材料是不是需要准备。
3.‘’落、打、飘‘’,为什么不能调换,学生说不出原因,老师要告诉他们。
4.给学生示范写字,自己一定要写好。展示学生书写的时候,拿笔修改一下,给学生直观形象,起到真正的示范作用,以提高学生写字能力。
二年级语文评课稿样例5【3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万能评课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