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管理特征分析3篇(tpm管理实例分析)

时间:2022-10-05 14:55:15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TPM管理特征分析3篇(tpm管理实例分析),以供参考。

TPM管理特征分析3篇(tpm管理实例分析)

TPM管理特征分析1

  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TPM”管理推进实施方案

  苯加氢焦油加工厂装备科

  二〇一四年七月二日

  批 准:

  审 定:

  审 核:

  编 制:

  苯加氢焦油加工厂

“TPM”管理推进实施方案

  为提高我厂的设备管理水平,充分地发挥全体员工的参与与自主管理意识。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我厂推行“TPM”管理。通过实施提升设备、人和系统的体质从而达到提升我厂综合体质的目标。为此特制定苯加氢焦油加工厂“TPM”管理推进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活动指导思想

  全员参与意识是推行“TPM”活动中最核心的指导思想。我们根据我厂实际情况,查找设备管理不足,制定切实有效措施,狠抓落实,填平补齐。以文明生产管理为基础,自主维修体系建立和专业维修完善为重点,逐步推行“TPM”,从而将设备运行效率发挥到最大化。培训工作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和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进行开展。通过培训等有效手段对我厂设备管理的重点、难点,进行重点突破且实施过程中注重实效。经过1-3年时间将我厂“TPM”管理提至较高水平。

  二、活动主题

  1、培训支柱─“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教育训练。通过教育让全员掌握TPM活动的目的、意义以及推进方法。通过培训将全员参与的思想和自主维修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培训将特定技术、技能传授给适用岗位人群。从而为“TPM”的推进奠定基础。

  2、设备支柱─设备润滑及巡检专业强化活动。通过润滑、巡检管理,点点成线、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迅速提升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素质,而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是为了更好的操作和控制设备,进而提升设备管理标准最终达到提高全厂的生产效率。通过润滑及巡检等具体活动将设备管理的职能进行细分,将设备的传统日常管理内容进行扩展并移交给生产车间从而推进设备的自主管理。而机电车间则投入精力进行预防检修和计划检修,通过诊断技术来提高对设备状态的预知力,从而全面提升我厂的设备管理水平。

  3、事务支柱─由其他车间科室实行多样的全员参与等革新活动。通过革新活动,不但提高工作的效率,而且提升服务意识,创造了平台,提高了关键岗位员工的管理能力,从而出培养全局思想的管理人才,进而深入和强化“TPM”管理。

  三、组织机构

  为顺利开展我厂“TPM”管理推进活动,特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1、组织机构

  组 长:王箕嵘 副组长: 吴潇 兰全有 黄余东

  小组成员:李兴龙 刘芪 陈军 王筱君 阚永骆 戴春宇 郭檀

  张进恒 郭东方 蔺岩青 曹青华 张余余及各专业工程师

  活动小组办公室设在装备科,装备科科长任主任,具体负责“TPM”管理推进活动的组织、协调、实施及考核等工作。

  2、活动小组职责 组长、副组长:领导设备管理TPM推进小组开展活动,并进行整体部署和检查,主管全厂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协调各环节关系。

  装备科科长:督促和检查各单位日常TPM活动,协调、解决各单位活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装备管理TPM推进小组:由装备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研究激发职工自觉工作热情的管理方案,领导各车间TPM小组工作并下达指令,检查、评比其工作开展情况,协调生产与计划检修的关系。

  各车间TPM推进小组:指导各生产操作TPM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车间职工TPM管理理论的宣传与培训。收集设备运行信息,做好设备的故障管理和诊断,制定设备计划检修或改造方案,并负责具体的检修技术管理工作。

  生产技术组:为各TPM活动小组提供切实可行的具体活动方案,指导其具体工作,协助TPM维修小组对设备维修进行具体指导,及时提出设备隐患及改造意见。

  生产TPM活动小组:负责执行本岗位标准化操作规程,以及日常点检、清理及维护保养设备,负责设各小故瞳的排除与修理。

  维修TPM小组:负责巡检设备,诊断设备的运行状况,实施设备的计划检修,帮助操作人员做好设备日常维护工作。

  四、活动时间及内容安排

(一)活动时间:

  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

(二)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筹划培训及故障源、困难部位的对策阶段(1月1日~6月30日)重点工作:

  1、组织学习“TPM”推进活动方案和计划。

  2、编制本活动的考核办法。

  3、通过培训让企业的员工认识推进TPM的好处,可以创造的效益;要冲破传统观念的影响,如打破操作工只管操作、不管维修,维修工只管维修、不管操作的习惯。并且从操作规范、5S做法、维修技能等多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

  4、垃圾和污垢的发生源、防止飞溅及清扫、点检、加油、再紧固等困难部位的改善和看得见改善内容和效果的活动。

  5、制作、标示设备自主保全目视化管理标签。

  6、将初期清扫维持在良好水平,贴标签,巩固成果。编制的“故障源、困难部位清单”,开展“5个为什么”的分析,找出真因,制定对策和实施改善。

  7、成立技术攻关小组。有计划地选择关键设备,解决问题,总结经验,进行推广,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确定设备点检和清理润滑部位,解决维修难点,或进行改造,提高操作工人的自主维护信心。采用PM分析方法解决相关问题。PM分析方法的要点是: 1)定义问题

  2)对问题进行物理分析 3)找出产生问题的所有条件

  4)找出造成或影响条件的设备、材料和操作方法 5)做出调查计划 6)调查异常缺陷 7)制定改进计划

  第二阶段:设备管理清扫、巡检、润滑阶段(2014年7月1日~2014年12月31日)重点工作及时间安排:

  1、编制设备润滑手册、设备点检规程并下发各车间学习、实施。

  2、制定机、电、仪等专业人员巡检办法并执行。

  3、规定并遵守设备的维修和5S的基准,防止发生设备的强制劣化。

  4、修订临时清扫、点检、加油标准作业指导书及清扫、点检、润滑记录表;建立防止再次发生不良、故障的流程;设备周围的整理、整顿。

  5、清扫、点检、润滑作业指导书相关技能培训工作。

  6、对于润滑、清扫、点检困难部位继续进行“5个为什么”分析,针对原因,拿出对策,持续改善。

  7、设备管理采用正式的清扫、点检、润滑作业指导书及清扫、点检、加油记录表,日常运作,固化自主保全工作。

  8、设备操作人员每日或每班开始作业前按照《点检/润滑记录表》中提示的内容对设备执行定点检查,同时记录检查结果,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填写《设备检修任务单》报修。

  第三阶段:改进维修与操作技能的培训(2015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重点工作及时间安排:

  1、对操作人员的维修技能和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更加完善的培训。培训教师应该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2、培训从TPM的基本概念出发,直到设备维修技术。结合我厂设备实际情况步步深入、分层次、对象的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可以引导员工从无知转为出色。使员工由不自觉的无能力达到不自觉的有能力。

  第四阶段:建立操作者的自主、自动维修程序阶段(2015年7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应克服“我操作,你维修”或“我维修,你操作”的分工。从宣传到小组的具体工作,要帮助操作工人树立起“操作工人能自主维修,每个人对设备负责”的信心和思想。在小组大力推行55活动。在5S的基础上推行下列自主维修七步法:

  1、初始清洁 清理灰尘,搞好润滑,紧固螺钉。

  2、制定对策 防止灰尘、油泥污染,改进难以清理部位的状况,减少清洁困难。

  3、建立清洁润滑标准逐台设备、逐点建立合理的清洁润滑标准。

  4、检查:小组长按照领导制定的检查手册检查设备状况。首先是小组长接受培训,由小组长引导小组成员学会各种检查项目、标准。

  5、自检:建立自检标准,按照自检表进行检查,并与维修车间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逐步改进小组的自检标准,树立新的目标。维修车间要划清不同检查范畴的界限,避免重叠和责任不明。

  6、整顿和整理:要做到每个工作场所的控制范围标准化。要有清洁润滑标准、现场清洁标准、数据记录标准、工具部件保养标准等。

  7、全自动、自主维修:到这一阶段,员工应该是更自觉、更纯熟、更有自信心地进行自主维修,因此也就更有成就感。

  8、由装备科与高层管理人员对自主维修所进行的循环检查。并对小组活动的每一次进步给以肯定。

  苯加氢焦油加工厂动力装备科

  2014年7月10日

TPM管理特征分析2

  TPM管理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意思就是是“全员生产维修”,这是日本人在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生产维修方式,其主要点就在“生产维修”及“全员参与”上。通过建立一个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修活动,使设备性能达到最优.一、设备维修体制简介

  1、事后维修----BM(Breakdown Maintenance)这是最早期的维修方式,即出了故障再修,不坏不修。

  2、预防维修--PM(Preventive Maintenance)这是以检查为基础的维修,利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预 测,有针对性地对故障隐患加以排除,从而避免和减少停机损失,分定期维修和预知维修两种方式。

  3、改善维修--CM(Corrective Maintenance)改善维修是不断地利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技术,改正设备的某些缺陷和先天 不足,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及维修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4、维修预防--MP(Maintenance Prevention)维修预防实际就是可维修性设计,提倡在设计阶段就认真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问题。从设计、生产上提高设备素质,从根本上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减少和避免维修。

  5、生产维修--PM(Productive Maintenance)是一种以生产为中心,为生产服务的一种维修体制。它包含了以上四种维修方式的具体内容。对不重要的设备仍然实行事后维修,对重要设备则实行预防维修,同时在修理中对设备进行改善维修,设备选型或自行开发设备时则注重设备的维修性(维修预防)。

TPM管理特征分析3

  TPM是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本意是“全员参与的生产保全”,也翻译为“全员维护”,即通过员工素质与设备效率的提高,使企业的体质得到根本改善。TPM 起源于50年代的美国,最初称事后保全,经过预防保全、改良保全、保全预防、生产保全的变迁。60年代传到日本,1971年基本形成现在公认的TPM。80年代起,韩国等亚洲国家、美洲国家、欧洲国家相继开始导入TPM活动。90年代,中国一些企业开始推进TPM活动。

  TPM是英文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缩略语,中文译名叫全面生产维修,又译为全员生产保全。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保养和维修管理体系。

  TPM强调五大要素,即:

——TPM致力于设备综合效率最大化的目标;

——TPM在设备一生建立彻底的预防维修体制;

——TPM由各个部门共同推行;

——TPM涉及每个雇员,从最高管理者到现场工人;

——TPM通过动机管理,即自主的小组活动来推进。(PM)

  其具体含义有下面4个方面:

  1.以追求生产系统效率(综合效率)的极限为目标;

  2.从意识改变到使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构筑能防止所有灾害、不良、浪费的体系,最终构成“零”灾害、“零”不良、“零”浪费的体系;

  3.从生产部门开始实施,逐渐发展到开发、管理等所有部门;

  4.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作业者全员参与。

  TPM活动由“设备保全”、“质量保全”、“个别改进”、“事务改进”、“环境保全”、“人才培养”这6个方面组成,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改进。

  1.TPM概念

  从理论上讲,TPM是一种维修程序。它与TQM(全员质量管理)有以下几点相似之处:(1)要求将包括高级管理层在内的公司全体人员纳入TPM;(2)要求必须授权公司员工可以自主进行校正作业;(3)要求有一个较长的作业期限,这是因为TPM自身有一个发展过程,贯彻TPM需要约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而且使公司员工从思想上转变也需要时间。

  TPM将维修变成了企业中必不可少的和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维修停机时间也成了工作日计划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而维修也不再是一项没有效益的作业。在某些情况下可将维修视为整个制造过程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简单地在流水线出现故障后进行,其目的是将应急的和计划外的维修最小化。

  2.TPM的起源

  TPM起源于“全员质量管理(TQM)”。TQM是W·爱德华·德明博士对日本工业产生影响的直接结果。德明博士在二战后不久就到日本开展他的工作。作为一名统计学家,他最初只是负责教授日本人如何在其制造业中运用统计分析。进而如何利用其数据结果,在制造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最初的统计过程及其产生的质量控制原理不久受到日本人职业道德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工业生存之道,这种新型的制造概念最终形成了众所周知TQM。

  当TQM要求将设备维修作为其中一项检验要素时,发现TQM本身似乎并不适合维修环境。这是由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人们重视的是预防性维修(PM)措施,多数工厂也都采用PM,而且,通过采用PM技术制定维修计划以保持设备正常运转的技术业已成熟。然而在需要提高或改进产量时,这种技术时常导致对设备的过度保养。它的指导思想是:“如果有一滴油能好一点,那么有较多的油应该会更好”。这样一来,要提高设备运转速度必然会导致维修作业的增加。

  而在通常的维修过程中,很少或根本就不考虑操作人员的作用,维修人员也只是就常用的并不完善的维修手册规定的内容进行培训,并不涉及额外的知识。

  通过采用TPM,许多公司很快意识到要想仅仅通过对维修进行规划来满足制造需求是远远不够的。要在遵循TQM原则前提下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最初的TPM技术进行改进,以便将维修纳入到整个质量过程的组成部分之中。

  现在,TPM的出处已经明确。TPM最早是在40年前由一位美国制造人员提出的。但最早将TPM技术引入维修领域的是日本的一位汽车电子元件制造商——Nippondenso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实现的。后来,日本工业维修协会干事Seiichi Naka jima对TPM作了界定并目睹了TPM在数百家日本公司中的应用。

  3.TPM的应用

  在开始应用TPM之前,应首先使全体员工确信公司高级管理层也将参与TPM作业。实施TPM的第一步则是聘请或任命一位TPM协调员,由他负责培训公司全体员工TPM知识,并通过教育和说服工作,使公司员工们笃信TPM不是一个短期作业,不是只需几个月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要在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内进行的作业。

  一旦TPM协调员认为公司员工已经掌握有关知识并坚信TPM能够带来利益,就可以认为第一批TPM的研究和行动团队已经形成。这些团队通常由那些能对生产中存在问题部位有直接影响的人员组成,包括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值班主管、调度员乃至高层管理员。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是这一过程的中坚力量,应鼓励它们尽其最大努力以确保每个团队成功地完成任务。通常这些团队的领导一开始应由TPM协调员担当,直到团队的其他成员对TPM过程完全熟悉为止。

  行动团队的职责是对问题进行准确定位,细化并启动修复作业程序。对一些团队成员来说,发现问题并启动解决方案一开始可能并不容易,这需要一个过程。尽管在其他车间工作可能有机会了解到不同的工作方法,但团队成员并不需要这样的经验。TPM作业进行的顺利与否,在于团队成员能否经常到其他合作车间,以观察对比采用TPM的方法、技术以及TPM工作。这种对比过程也是进行整体检测技术(称为水准基点)的组成部分,是TPM过程最宝贵的成果之一。

  在TPM中,鼓励这些团队从简单问题开始,并保存其工作过程的详细记录。这是因为团队开始工作时的成功通常会加强管理层对团队的认可。而工作程序及其结果的推广是整个TPM过程成功的要决之一。一旦团队成员完全熟悉了TPM过程,并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后,就可以尝试解决一些重要的和复杂的问题。

  4.案例分析

  在一家采用TPM技术的制造公司中,TPM团队在一开始选择了一个冲床作为分析对象,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评估,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生产,建立了冲床生产使用和非生产时间的对比记录。一些团队成员发现冲床在几种十分相似状态下的工作效率却相差悬殊。这个发现使他们开始考虑如何才能提高其工作状态。随后不久他们就设计出一套先进的冲床操作程序,它包括为冲床上耗损的零部件清洁、涂漆、调整和更换等维护作业,从而使冲床处于具有世界级水平的制造状态。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他们对设备使用和维修人员的培训工作也进行了重新设计,开发了一个由操作人员负责检查的按日维护作业清单,并由工厂代理人协助完成某些阶段的工作。

  在对一台设备成功进行TPM后,其案例记录会表明TPM确能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厂方会因而更加支持对下一台设备采用TPM技术,如此下去,就可以把整个生产线的状态提高到世界级水平,公司的生产率也会显著提高。

  由上述案例可知:TPM要求将设备的操作人员也当作设备维修中的一项要素,这就是TPM的一种创新。那种“我只负责操作”的观念在这里不再适用了。而例行的日常维修核查、少量的调整作业、润滑以及个别部件的更换工作都成了操作人员的责任。在操作人员的协助下,专业维修人员则主要负责控制设备的过度耗损和主要停机问题。甚至是在不得不聘请外部或工厂内部维修专家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也应在维修过程中扮演显著角色。

  TPM协调员有几种培训方式。多数与制造业相结合的大型专业组织与私人咨询部、培训组织一样均可提供有关TPM实施的信息。制造工程协会(SME)和生产率报业就是两个例子,他们都提供介绍TPM的磁带、书籍和其它相关教学资料。生产率报业还在美国境内各大城市长期举办有关TPM研讨会,同时也提供工业水准基点的指导和培训工作。

  5.TPM效果

  成功实施TPM的公司很多,其中包括许多世界驰名公司,如:福特汽车公司、柯达公司、戴纳公司和艾雷·布雷德利公司等。这些公司有关TPM的报告都说明了公司实施TPM后,生产率有显著提高。尤其是柯达公司,它声称自公司采用TPM技术后,获得了500万比1600万的投入产出比。另一家制造公司则称其冲模更换时间从原来的几小时下降到了20分钟。这相当于无需购买就能使用两台甚至更多的、价值上百万美元的设备。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声称通过研究发现,在某些领域采用TPM可以提高其生产率达80%左右。而且这些公司均声称通过TPM可以减少50%甚至更多的设备停机时间,降低备件存货量,提高按时交货率。在许多案例中它还可以大幅减少对外部采办部件、甚至整个生产线的需求.TPM是全员劳动生产率保持,目的是在各个环节上持续不断地进行改善。

TPM管理特征分析3篇(tpm管理实例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