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有效的校本研修3篇(关于校本研修的有效开展)

时间:2022-10-06 13:13:41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扎实开展有效的校本研修3篇(关于校本研修的有效开展),供大家赏析。

扎实开展有效的校本研修3篇(关于校本研修的有效开展)

扎实开展有效的校本研修1

  怎样有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教学质量的提高依靠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师资培训。农村中小学由于环境、经费等条件的制约,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满足不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如何摆脱这一困境,是每一所农村学校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安于现状无疑是不正确的,埋怨条件也于事无补,最好的办法就是另辟蹊径,走一条凭借内力自我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农村中小学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有效整合现有资源,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校本培训。下面,结合我校的一些做法,对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校本培训进行一下探讨。一 挖掘教师潜力,变独享资源为共享资源。

  课程改革需要新理念支撑(自主、合作、探索),教师必须理解、体验、关注;课程改革需要总结与反思,教师必须参与、积累、提炼;课程改革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还要求学生发展个性、提高素质,教师必须内化、拓展,不断地总结提升,不会总结提升的教师不会成为优秀教师。作为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教学方法的掌握、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目标的提升都要通过教研来实现。

  教师作为一种人力资源,既是受训对象,也可以担当主训对象。农村中小学可以从校内选拔一些教师担当主训教师,负担对全校教师的培训任务。主训教师既可以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也可以是技有专长的普通教师。利用校内资源开展校本培训可以避免空洞的说教,也可以克服神秘感,毕竟身边的榜样更容易学习。要以校为本,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规划本校的教研活动,让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方法都符合本校的具体情况,要分析本校存在的实际问题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互相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例如,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课堂教学研讨,进行教科研案例分析,组织经验交流以及平时的听课、评课、说课等。并根据实际情况或需要,将诸多形式交叉进行,使培训始终与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拓宽了培训的渠道,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培训的实效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可以是兄弟学校切磋,也可以争取专业引领。二 利用有限财力,变一个培训为众人受益。

  农村中小学由于经费所限,教师大规模外出培训的机会较少,但是一般都会参加市、县、乡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一些学校把培训当成一种待遇或奖励,常常只派领导或骨干教师参加,而且一派了之,至于参加受训教师的培训效果如何,一概不问。这种“只重参与”的做法常常达不到培训的目的,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学校完全可以让受训教师变成主训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二度培训。这样有利于外出培训的教师珍惜培训机会,增强培训的责任心,提高培训的质量,还有利于他们对培训内容进行消化和吸收。如我们学校就规定,凡是外出培训的教师必须上一节公开课,作一场学习汇报,写一份培训心得,做到一人参加培训,大家共同受益的局面,效果显著。

  三 采取多种手段,变单向传输为多方互动。

  以往的培训常常是单向灌输,缺少双方或多方的交流互动,受训教师参与程度差。农村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应避免这种现象。在举办专题讲座时,要让主训教师和受训教师进行双向交流,互相探讨,并要注重培训后的反馈和总结。学校创办了校园网。这网不仅成为学校校本培训的阵地,也是教师经验交流的平台。

  总之,学校的发展既要凭借外力,更要依靠内力。农村中小学只要挖掘自身潜力,在校本培训中一定能有所作为。

扎实开展有效的校本研修2

  如何有效组织校本研修

  教导主任是校本研修的管理者和指导者,是校本研修的实践者和研究者,是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引领者和促进者。教导主任在校本研修中的地位,决定了教导主任在学校教师群体中,往往是教学经历长、经验积累多、知识储备足、思辨能力强、善于组织和管理的人。

  作为教导主任,其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能运用自己的思维特质、教学及研修能力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引领作用,运用自己的影响力的感召力实现“带头”和“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教导主任在校本研修中的工作思路

  教导主任组织校本研修的最终目的就是引领学校每一位教师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改善其教育教学实践,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1、聚焦课堂,构建“调研、研究、引领”三环节工作模式,增强校本研修的针对性。

(1)加强调研。教导主任要树立为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帮助和服务,为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服务的思想,经常深入课堂调研,准确了解一线教师的需求,使校本研修做到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

(2)先行研究。研究环节是教导主任组织校本研修工作的行动环节,即对调研所得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到解决办法,为组织校本研修提供教师需求的内容和指导奠定基础的工作环节。

(3)专业引领。引领环节是教导主任组织校本研修工作的实

  施与反馈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导主任将研究环节所取得的成果用于教师培训,通过培训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困惑,指导教师教学实践,同时又从教师教学实践中收集反馈意见,发现新的问题,进入下一轮的研究、培训。这样,整个工作呈环状的、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教学调研、教学研究、专业引领三者就能达成有机统一。调研是为了发现问题,研究则是为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引领则是着力于解决问题。

  2、立足本校,创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研修模式,增强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1)专业引领研修模式。操作方式:专题报告+案例分析+质疑答难、互动交流。目的:提高理论素养,能自觉运用相关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课例研讨研修模式。操作方式:研究课例+执教反思+交流点评、互动研讨。目的:通过研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3)经验推广研修模式。操作方式:特色案例展示+过程经验介绍+互动研讨。目的:总结、提升、推广先进经验。

(4)问题诊断研修模式。操作方式:问题案例展示+原因探究+对策研讨+反思感悟。目的: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教师开展微型科研。

(5)主题阅读研修模式。操作方式:阅读心得+对话交流、活动研讨。目的: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热情,促进教师自主进行知识积累、策略优化、专业积淀。

(6)任务驱动研修模式。操作方式:确定任务+组内研究+成果展示+互动交流。目的:激发教师研究热情,促进学校教研组(或

  备课组)建设,创建特色教研组(或备课组)。

  3、关注教师,在校本研修中注重以研究的理念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增强校本研修的自主性。

(1)培养教师教育责任意识。在教师教育过程始终重视加强教育科学理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深刻认识到教育的社会价值、教育在人的生命成长中的重要价值,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重大而艰巨,深刻地认识到“塑造人的灵魂”所具有的不可重复性、高度的科学性和情感性。这样,他才会用心去塑造、用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学生,履行传承文明、开启人类智慧的职责。

(2)培养教师成就意识。一方面要努力创设条件,营造教师“成名成家”的优良环境,让他们有施展才干的天地;另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并完善教师研修成果奖励机制,对教师研修成果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从而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豪感;同时,学校还可请校外名师来校“传、帮、带”,使本校教师教有指导,学有榜样,在其言传身教中培养教师的拼搏进取精神,不断增强成就的意识。

(3)培养教师自我定位意识。应对教师加强教育引导,使其清醒地认识到在校本研修中自己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是切合自己的教研,以免教师对待教研要么“不作为”,要么好高骛远。

(4)培养教师创新意识。应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心理空间,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舆论氛围,要允许失败,鼓励教师敢于走前人未走过的路,敢于向权威挑战、向传统挑战。对有

  创新的教育教学行为,应及时给予鼓励、肯定。

(5)培养教师学习意识。学校应为教师的学习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并组织外出学习取经或请其他学校的骨干教师进校指导,使教师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增强学习意识。

(6)培养教师问题意识。应经常性地为教师提供坐下来谈一谈、交流研讨教学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逐步引导教师从没有问题到发现问题,从低层次地感觉到问题到高层次地提出问题,从局部的问题联系到整体的问题,从而一方面不断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也为有效设置校本课题积累材料,使教师的教学研究方向更准确,目标更明确,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7)培养教师自我反思意识。应加强教师教学反思的引导,通过多种方式培养教师自我反思意识。比如现在许多学校在校本培训中要求教师写的“教学反思笔记”,或通过对教师自己和别人的一些教学案例的分析、优秀教师的经验介绍等,不断强化,加深教师对自我反思重要意义的认识。

(8)培养教师协作意识。应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让教师间有更多的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的机会,尽一切可能加深教师对相互协作的意义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增强教师的协作意识。

(9)培养教师实践意识。一方面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培训,使其深刻地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意义,同时切实有效地培训教师掌握教育研究的一些便于操作、贴近教师实际需要的教学研究的形式和方法;另一方面学校对参与教研的教师应提供便利的条件,给予积极的评价以及优惠的待遇。这样才能逐渐使教师养成乐于研究的意识和行动。

(10)培养教师动笔意识。教师应学会用笔,善于用笔,更要有积极动笔的习惯和意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校要激励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养成记教学日记、写教学札记、编教学案例等习惯,当自己在教学上有了较成熟的认识、看法、经验和研究成果时,更应及时动笔,将其形成文字,公之于众。

  4、强化服务,在校本研修中,竭力给予教师帮助和支持。

  5、建立教师校本研修专业发展档案袋,注重教师成长的过程管理。

扎实开展有效的校本研修3

  如何开展有效校本研修

  一、明晰基本概念

(一)校本研修是什么?

  所谓“校本研修”,是指以学校教育、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着眼点,以预定目标和学校、教师的发展规划为基本方向,以满足学校内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根本目的,以学校自身力量、资源优势为主要依托,在学校、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在教师发展共同体(教的相互作用影响)下,进而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与专业引领下,由学校自行设计与策划安排实施的一系列、分阶段、有层次的教师教育(包括教师培养、教师培训、教师进修及教师继续教育)与教育研究(包括教学研究及常规教研、教育科研)有机融合的促进学的过程与活动。核心是学校“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

  校本研修,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人的终身发展,在学校中通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如进行同伴互助、专业和专家引领、实践中反思等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断的更新自已,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校本研修的根本目的

  是为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以促进学校、教师的发展为目的,实实在在、一点一滴看得见的发展。表现在“改进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

(三)校本研修的基本问题

  基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是“校本研修”的基本问题。“校本研修”涉及的问题是学校、教师实际中发现、思考、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由专家批示的问题,甚至是看起来很小、别人以为很肤浅,但必须研究与解决的问题。学校研修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要有促进教师发展的功能”。

(四)校本研修的主要对策

“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对策。简单说,学校和教师的问题,主要由学校和教师通过研修来解决。

(五)校本研修的三大要素

  1、教师个人:自我反思(实践反思)。即教师对自我教学行为及结果的审视和分析过程。自我反思是建立于教学经验基础上的,是校本研修活动的起点,是承担“校本研修的个人责任”的具体落实,教师只有在回顾基础上提出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

  2、教师小组:同伴互助(共同发展)。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它是建立在教师之间的合作基础之上,力求通过合作互动,同伴之间相互影响,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

  3、教育专家:专业引领(专业提升)。校本研修的实质是理念和实践的结合,校本研修虽然基于学校,对学校问题进行研究,提升,但是需要专家的专业指导和学术支持。

  校本研修是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

(六)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

  1、自主研修。自主研修即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基础。自主研修的质量主要取决与教师自身对学习的期望值的高低。自主研修的方法主要有读书、撰写反思等。这里的读书不仅读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更要阅读自己专业之外的“闲书”,它可以含盖历史、哲学、艺术、文学、科学等等,只有通过我们大量的阅读,不断吸收前人优秀的知识沉淀,充分领悟知识结构的脉络与延伸,才能做到自己教学的厚积薄发,才能走出一生只是教书匠的桎梏,另外,撰写反思也可以帮助自己不断整理教学的得失,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逐步达到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的目的。

  2、集中研修。集中研修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组织教师进行的一种集中学习的一种形式。它是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重要手段。学校要把自己的教师队伍打造成什么样,集中研修活动将发挥这重要的作用。这期间研修的主要内容将主要体现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教育经验的交流和学习,校外专家的专业讲座和引领活动,学校特色教育的培训和强化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学校组织的集中研修,从一定程度上讲它是教师自主研修的辅助,是团队研修的提高。

  3、团队研修。团队研修是指以同学科为单位或专题小组定期开展的研修活动。它是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团队研修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这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成败。团队研修具有同伴互助的资源优势,具有问题课堂化的特点,具有研修交流共成长的特长。团队成员的构成一般为同学科教师组成,或由其他学科参与的半开放形式。组成时间原则上保持一段时期的稳定,要定期进行团队之间的交流和互换,以保证团队知识结构,成员构成,关注论点的新颖和质量。它们研修的主要内容一般为教师课堂中表现出来的突出难题,团队教师要围绕研修主题开展问题的定向研修,使每位教师在研修过程中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授课水平得到提升,达到在研修中成长的最终目的。目前团队研修值得借鉴主要活动方式是以团队的研修主题作为观课时的关注点,议课时围绕着研修主题以及课堂中学生学习状况为依据,以平等对话的交流方式对授课教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探讨,最终达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每位参与者自身素质的目的。

  4、区域研修。区域研修是指以中心学校为中心,定期开展校际之间的研修交流活动,甚至是以区市为中心,进行大型研修交流活动。它是对学校集中研修活动的有效补充和完善。这类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优秀研修团队活动展示,各级优质课交流研讨活动,研修成果经验交流活动等等。

  5、网络研修。网络研修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网络开展的交流、学习、论坛等研修活动,它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而逐渐被人寄予厚望的一种研修形式。也是未来教师开展研修活动的发展方向。这种研修活动是充分利用互联网那跨越时间和地域的独特优势,把能够上网交流的教师、专家、家长甚至教育管理者”一网打尽”,以快捷的速度,海量的信息,把参与研修的教师迅速地集中起来,达到资源共享、沟通无限、共同研修的目的。

(七)校本研修的四种载体

  1、以即时案例为载体的个体反思研究

  现代教师培训应当采用“案例教学+实践反思”的模式,这是造就经验教师和专家的必由之路。学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课堂即时案例、教学随笔等内容的撰写,能有效促使教师自觉反思,将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有机融合,不断增加教师的思考力、感悟力。

  2、以课例为载体的课堂行动研究

  实践性智慧是缄默的。它蕴含于教学实践过程中,难以形式化或通过他人的讲授获得,只能在具体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教师面对日渐深入的课程改革,需要有课例为支撑的专业引领,需要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研修活动中的课例可以由常态课、教研课、精品课等不同层次组成。不论采用哪种形式,以课例为载体的课堂行动研究要想有实效,都要围绕选定主题、实践主题、反思主题、完善主题的循环往复的基本过程。

  3、以互动研讨为主要形式的专题性研究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历其中,感同身受。围绕一个专题在进行研讨时,一定要让每位教师在提前准备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把被动的听转变成主动的说,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师自修、倾听、内化、表述的过程,调动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发展潜力。从而达到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转变。

  4、以问题为先导的课题行动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青年校长的一封信》中指出:“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致成为一种枯燥而单调的义务和程序,就要引导每一个教师都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路。”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进一步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充分调动教师投身科研的积极性,取得好的效果。

  我们本学期以引领校本研修为切入点的集体预约调研,选择的就是基于以课例为载体的课堂行动研究。通过研修主体前期动起来,形成校级校本研修的初步结果,我们再参与其中,在较高的起点上进行引领,提高校本研修活动的实效。

(八)校本研修的三种转变趋势

  1、由以教材教法为中心的文本研修转向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中心的人本研修。

  2、由以灌输为主的指导性研修转向以互动探究为主的反思性研修。

  3、由以单一封闭的个人研修模式转向多维互动的群体研修模式。

  二、了解基本步骤

  三段七步式---在《沙河口教育》第2012年第4期,总期第74期第16页。三段七步式是个范例,可以有所改变和突破,怎样能提高实效就怎样做。

(一)准备阶段

  第一步 寻找问题,确立学校主题(或教研组专题)

  一般情况下,专题是基于学校的校本研修主题而产生的子课题。1.收集问题

  在教师和学生间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主题更科学,校本研修更有针对性。

  2.分析问题 结合学情,分析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或重要问题。3.确立主题

  教研组开展研讨,讨论,分析、归纳问题,并确立主题(专题)。第二步 个体研习 1.个体学习

  为了使校本研修做的更加有效,教研组(备课组)的每个成员都要主动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充分利用集备、教研等时间组织组内的教师学习相关材料,使教师研修主题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2.独立思考

  在教师个体学习的基础上,教研组(备课组)的每个成员都积极思考,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方法。

  第三步 同伴互助

  结合一个具体教学课例,教研组形成集体教学设计。

  1.结合校本研修主题,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某节课作为校本研修的一节研讨课。

  2.以这节课为载体,通过课题引领,确立主讲人;组内研讨,每位教师都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达成共识,形成集体教学设计。

  3.研讨过程设有专门的记录教师,负责归纳、整理,形成电子文档。

  4.研讨活动全程录像,作为过程性资料。

(二)实施阶段 第四步 第一次试讲 1.按研讨形成的教学设计进行试讲,由教研组长负责,组内教师参加。学校教学校长、教学主任、学科教研组长、学科教学联合体组长参加听课。

  2.认真听课、做好记录,结合预设的教学目标,思考可取之处和要改进的意见。

  第五步 第二次设计

  通过第一次试讲,教研组深入研讨,修改教学设计。1.先由做课教师谈本节课体会、感受与困惑。

  2.其他听课教师逐一发言,对具体问题给出具体意见或建议。3.寻求理论支持、专家引领。4.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交流。

  5.落实改进意见,达成共识,形成新教学设计。第六步 第二次试讲

  再实践、再研讨、再认识??。

(三)总结阶段

  第七步 集体反思,达成共识(保留争议)

  对研修过程的体会、感受、认识等进行总结和反思。

  1.参与活动的教师,要结合个人的实际,针对研修主题、研修专题,努力写出真实、生动、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叙事、教学实录、课例分析等,形成校本研修案例集。

  可以记录教学现场的点滴体会,也可以是对某一教学设计或某一教学细节的探讨,也可以是对一堂课的实录。

  2.完善校本研修运行机制,探索校本研修模式,形成若干典型模式。基于各校校本研修主题,结合区教学模式“积极情感+成功体验=高效学习”,探索适合本校教学环境的校本研修模式,最终形成就有学校特色的经典模式。

  3.统计、整理、分析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作进一步科学处理分析。

  用数据说话,用量来衡量,从量变到质变。要保留研修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学会从数据分析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有效方法。在研修过程中所有的数据、内容都由专职老师负责整理,分类汇总,为进一步的科学分析提供必要的保障。

  4.总结经验,开展区域校本研修观摩、交流活动,实现区域互补、优势推广,促进校本研修区域均衡发展。

  三、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研修前 一)主题或专题的制定

  1、主题或专题源自教学领导或教研组的随机确定,缺乏基于实际情况的调研和推敲。

  2、主题或专题定义过大,不易于操作。确定主题或专题前要进行分解,越小越实越好操作。

(语文:“教会方法 强化训练

  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改为“教会阅读方法,强化课堂提问设计,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要有支点,从年段、环节-目标、课型进行界定)

  3、主题或专题要有延展性,能以点穿成线。由大到小的进行剖析,有小到大的进行解决。二)人员分工,各司其职

  制定专题后要确定研修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研修小组负责人、课例执行人员、研讨记录员、摄影摄像人员、材料收集整理人员等。

(二)研修中

  1、研修主体角色意识不强。在我们参加集体调研研修时,大家因为感觉教研员好不容易来一次,让教研员多讲讲,不知道校本研修,大家才是研修的主体。

  2、研修过程流于形式。教研组长组织,上课教师说说课,领着大家学学理论材料,然后以表扬为主的每人对课说说意见,评评课。然后请教研员评课。没有围绕研修问题或是教学困惑进行研讨的意识,说明老师不知道怎样开展研修。

  3、研修之后没有结果。依照上述的流程下来后,什么也没有留下,一拍两散。

  三)研修后

(要做到以下三点)

  1、梳理本次研修过程。参加研修后,要趁热打铁,每位参加者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式重新回顾、梳理研修过程。作课教师要有课例的改进设计和执教反思。改进的设计可以共享,反思是自我的沉淀,这是教师不断成长的养分。参加的教师要撰写自己的体会、感悟,并将此落实到日后的课堂教学中。组织者要汇总本次研修的所有过程材料,文档(研修记录,多次教学设计、反思、感受)、影像资料(照片、录课、录研修过程)。

  2、形成本次研修结果。之所以要进行研修,是因为遇到了问题,需要解决问题。无论研修后是解决了部分问题还是解决了问题,应该有相应的解决措施的保留,没有研究结果的研修是无意义的。而聚少成多的结果或是方法、措施将会形成学校的有效教学资源,不断的滚动发展。

  3、明确下次研修内容。一次结束必然是下一次的开始。教学研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研修专题的继续深入研究,还是在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还是解决了前一专题,需要研讨新的专题等等。都需要结合三段七步进行新的轮回。坚持就是胜利,传承才是文化。

  景敏主任的点评:

  研究问题要从研究问题的内涵入手,这样才能理清思路,找准特征,然后将问题不断细化到最后具有可操作性。

  明确问题要从宏观到微观,分解清楚后,才能有具体的抓手,老师才知道要干什么,才能有效开展下一步的研修。在过程中教师对问题认识的清晰性会不断提高。

  研修时要围绕问题进行研讨,要有碰撞、质疑的环节,参加研修的所有人员相互之间要有交流,这是研修的基本特征。

扎实开展有效的校本研修3篇(关于校本研修的有效开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