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亮点解读3篇(十九届五中全会亮点解读)

时间:2022-10-07 12:05:11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亮点解读3篇(十九届五中全会亮点解读),供大家品鉴。

十八届三中全会亮点解读3篇(十九届五中全会亮点解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亮点解读1

  专家:制度化了 地方改革创新才不是“一阵风”

  2013年12月02日 07: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广州网上发布行政权力清单?、?陕西高陵官员上电视晒房?、?安徽宿州书记市长带头登报承诺杜绝红包?……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地兴起了一波新的廉政改革尝试。

  这些新的尝试究竟能否遏制腐败?它们有没有全国推广的可操作性?它们是否只是?一阵风??中国青年报记者访问专家探究:地方廉政创新,成色几何?

  六成创新集中在?廉政建设?

  据中国青年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被公开报道的17条地方改革新尝试中,廉政方面的有11条,占到六成以上。此外有4地推出户籍制度改革举措,两地作出信访制度改革。

  目前廉政的新探索,包括广东、河南、广西、陕西、安徽、浙江、青海、湖南8个省份,涵盖政务公开、官员财产信息公开、严管三公经费、舆论监督、公共服务领域向社会开放等内容。

  其中,最?多管齐下?的当属广东。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第二天,广东省纪委重申?公务通信不得挟带贺卡?,9天之后,广东省人民政府发文要求铁路建设融资向社会投资者开放。

  创新,不只是省级自上而下的。11月20日,佛山市引入第三方评估新闻发布工作;紧接着的21日,广州市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各部门网站,开通了?广州市规范行政权力公开运行?专栏。这个专栏里公布了包含387项行政审批职权、3138项行政处罚职权的?行政权力清单?,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副院长、政治学教授肖滨认为,广州市的举措具有示范效应。?广州在优化审批程序之后,进一步公开行政权力清单,有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是可以向全国推广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周志忍表示,在约束政府部门的自由裁量权方面,广州的尝试并非全国首创。

  他介绍,早在2010年,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已下发《北京市城管执法 —1—

  系统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一览表(草案)》,?避免了同案不同罚的现象发生?。

  最有?服务精神?的,当属广西多部门陆续废除?学习不对外办公?制度这一条新举措。

  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反腐专家何增科介绍,不对外办公在全国很普遍,?但是拿着纳税人的钱,在工作的时间不正常办公,显然不合适。内部学习不应当占用给公众服务的时间,所以,广西的举措符合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义。?

  他认为,广西各部门率先迈出这一步,值得推广。?这个推广起来并不困难,政治学习时间应该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

  走向更公开的不只广东、广西,还有湖南的纪检部门。

?@三湘风纪向广大网友问声好!?11月20日9时,湖南省纪委省监察厅正式开通官方微博,湖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建国发出第一条微博向网友问好。网友?一粒小种子?写下期待:?让民众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这种公开的姿态,得到了学者的认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何兵认为:?信息公开是防止腐败的重要手段,如果信息公开不到位,那政府信誉就会出问题,面临公众的谴责。?

  一些廉政举措,则被专家指出了不足之处。

  对于安徽宿州书记、市长带头登报拒绝红包的举措,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王文章认为,当地领导的?道德示范意义大过推广价值?。

  他分析:?因为这种公开示范缺乏实际监督,只是自我道德的一种标榜、要求,能否达成这一承诺,完全靠个人的道德约束。?

  对于青海?省级领导换公车需选择国产品牌?的新规定,何增科认为:?提倡用国产车也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应该鼓励。但同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避免对已有公车的浪费,再去采购。?

  电视晒官员财产,能推广吗

  并非所有公开尝试,都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直接?催生?的。

  比如河南周口市的?电视问政?,已试运行了近一年,网友就在近期为其叫好。?每两周一期,周四晚播出,每次35分钟。?这个时间被不少周口市民牢记。今年1月以来,已有16名市直单位的?一把手?接受这样的?现场直播?。其中,不乏一把 —2—

  手?被问得直冒汗?的情况。

  而陕西高陵县的做法告诉人们,电视不只可以用来?问政?,还可以用来?晒房?。11月11日,高陵县纪委下发通知,全县19名党政?一把手?依次在电视、网络上,面向全县30万人,介绍廉洁自律及配偶子女基本情况。同时,监督投诉热线也被公布,群众可以监督和举报。

?此举完全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何增科表示,?会议中也提出,对新起任的领导干部个人事项信息公开进行试点?。

  早在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就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首批55名官员进行财产申报试点。

  但从阿勒泰到之后陆陆续续试点的浙江慈溪、湖南浏阳、宁夏银川和青铜峡,虽然各地具体操作有较大差异,但结果却非常相似——未能继续推广。

  对比此次陕西省高陵县推出的新举措,周志忍认为,比此前其他地区的试点有三点进步:?一是公开范围扩大了,包括了官员配偶、子女的信息;二是公开的渠道不一样,通过电视公开述廉,更能引起大家关注;三是影响受众范围也扩大了,不会读报、上网的百姓也可以看到。?

  但学者们也指出了电视?晒房?的局限性。

?与国外采用官员填写公用报表的方式相比,电视公开官员的信息是否真实、全面,观众无法核查,老百姓没办法拿着视频去查。?周志忍说。

  他建议,老百姓可以申请官员签字的电子版信息材料,这样便于追查、留底。?官员信息公开,如果能统一表格、模板,让老百姓知道,可以通过什么渠道、什么理由去查询,更具实效。?

  何增科提出,除了?比较有轰动效应?的电视亮相外,各地还可以尝试其他公开方式,?比如在政府网站或政府公报上公开?。?政务公开如果和个人利益、家庭利益有密切关系的,信息公开就有抵触心理,这是人之常情,但也恰恰需要加大力度。?

  周志忍还提出,?涉及人数少?也是电视公开官员财产信息的局限性。

  他认为,在一个县级单位,具有独立审批权的干部都应该信息公开,?最少也有一两百人?。?而高陵县仅选出19名干部,可能让老百姓认为其他官员有问题,不敢公开信息,这样对增加政府公信力并无好处。?

  学者们认为,?电视公开官员财产信息?的方式并不能普遍适用。

—3—

  肖滨指出:?在有限范围里,通过电视直播的形式,有一定优点,但要推广到地级市等更大范围,目前还存在一些困难。?周志忍举例:?一个县级班子,副处级以上干部有20多个,科长、局长人数更多。?

  王文章则质疑,电视公开只是?作秀而已?。

?如果没有制度化,就几个官员公布财产的话,那有多少意义?老百姓见多了试点,也很可能不相信。?王文章说。

  网络严控?三公经费?,能持久吗

  同样,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人们才再次关注浙江乐清市的?三公网络监督平台?。从今年8月以来,这个平台包含的是该市?三公?——公务接待、公费外出、公车节假日报备和运行定位的申报、审核、审批、监督,每个干部都要报上菜单、账目明细。它还和公车的GPS定位系统相连,是否违规用车,也随时可查。

  何增科认为,举措的意义在于?它给官员发出了信号,起到了威慑作用,提供了监督官员的一个新渠道?。

?现在有很多社会热心人士密切关注政府上网的信息,对每一笔政府支出流向是否合理,会提出判断。如果政府愿意自己公开信息,就表明了自己的一种态度,愿意接受社会的检验和公评。如果公开的信息经受住了公众和社会的检验,那么,政府会赢得老百姓更多信任,有助于形成官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王文章还表示,?三公?信息公开得有一个前提——?公开得要彻底、细致、具体化?。

?现在有的政府部门采取比较模糊的方法,只给出大概数,老百姓不知道三公经费具体怎么花的。而像乐清这样,把每天的吃喝、几个人参与,都发到网上,方便群众更好监督?。

  周志忍则明确表态,?我不认为这套制度能持久。?

  他举了一个例子:四川省巴中市白庙乡是第一个搞?三公?经费全部公开试点的。?吃一顿饭、抽一盒烟,接待谁都有,但是搞不下去了,原因是整个大环境,上一级的人来考察,也不敢吃饭,连一根烟都不抽。地方是很廉洁,但是大环境不是这样,没人愿意去公开消费的地方,最后改革试点也无果而终。?

  肖滨则认为,这符合网络公开的大方向,存在推广可能。?网络公开可以随时查到,与电视不同,有助于民众对政府‘三公’经费的监督,这个推广空间更大。虽然不能 —4—

  设想一个举措就能遏制腐败到什么程度,公开总比不公开好。?

  周志忍介绍,5年前,内蒙古某县也在搞?三公?经费改革,他认识其中一名领导。?改革初始一两个月,大家都觉得如释重负,没有必要迎来送往,喝酒接待?。但三四个月后,就出现问题了,?由于不接待,很多职能部门不愿意来,就没有人缘、人气和关系,一些额外资金和项目审批就批不下来?。

  最后坚持了八九个月,?不仅仅是额外灵活申请的项目资金申请不下来,明确规定给当地的资金也拿不下来,有关部门一直拖延不给。?

?就这样坚持了一年,最后县常委开会说:‘这一年损失比较大,我们要加大接待力度,把损失补回来’,于是,马上恢复得比过去更加厉害。?周志忍说。

  制度化了,地方改革创新才不是?一阵风?

  学者们在受访时表示,?三公?信息公开、官员财产信息公开的方向是正确的,地方也进行了不少?大胆的尝试?,而下一步就是?制度化?。

?现在官员信息公开还不是法定义务,哪些人要公开,不公开需承担什么责任,都应该具体规定。?何兵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周志忍也表示:?公开的渠道是次要的,关键是‘公开官员财产配偶信息’能不能作为一个制度留下来,如果是为了争改革的‘风头’,过几年就没有了,这样的作用不是很大。?

  周志忍认为,现在?三公?经费公开问题在于?是靠一阵风?。?有些地方抽一包烟都公布,有些就马马虎虎,最后往往是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坚持不下去了?。

  对于各地试点很难持久的现象,王文章认为是?普遍存在?的。?改革涉及利益群体,他们会抵制、反抗。比如,对上面的规定做一些变通,打折扣地执行,变相地消极拖延等,想当然地为自己捞利益。但我们要从制度上把这种私欲控制住,让他不可能钻空子,才是一个好的改革方向。?

  因此,学者普遍认为,公开?三公?经费应该走向法治。

?有了由下至上的探索之后,应该由上至下出台具体实施政策,明文规定统一模板,分级别公开,公开哪些信息,隐瞒信息受到什么处罚等等,才能真正走向落实。?周志忍说。

?首先政府得有决心,权力要在阳光下运行。同时,还应建立健全《预算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的配合机制,明确规定‘三公’经费必须公开。?王文章说。

  最后,何增科的一席话,对今后的改革活力给予了期望:?35年改革开放,出现一 —5—

  个比较让人担心的现象,就是改革的动力在衰减。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在国家层面上,改革更加焕发活力,各个地方也都积极推动政府创新。各地政府的创新,对于增加社会活力是很有帮助的。?

—6—

十八届三中全会亮点解读2

  解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亮点

***3班韩学强

  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从历史上看,三中全会往往具有深远意义,而本届三中全会可看作是中国新领导班子锐意改革的第一次尝试。此次全会亮点频出。

  1.宣布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国安是每时每刻人们呼吸的新鲜空气,是强大幸福的基础。如果没有国安,国家必会衰落。此时提出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非常及时,标志着中国正从大国走向强国,同时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及中国梦大战略的基础。

  2.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以往体制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制度安排由中央决定,主要由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这样的部门领导和实施。当前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个方面,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可推动五位一体建设的有效开展和实施。

  3.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界定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和社会协同共治,坚持党的领导,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所以国家和社会应该协同共治。国家和社会要在八个字上下功夫,一是协商,二是协调,三是协作,四是协同。所以说关于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一个突破。

  4.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的提法是“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大报告的提法是“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提法是“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比过去进了一步,显示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深入,也意味着市场的地位在中国高层领导人的理念中有所上升。

十八届三中全会亮点解读3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解读

  如何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共16个部分、60条、300多项改革举措,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指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是指导中国改革发展里程碑式的纲领性文件。本社从21日起开设“新华社信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解读”专栏,对《决定》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进行解读。(编者按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伟大历程,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些重大论述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回顾35年改革开放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没有改革开放,我国不知还要在封闭半封闭和停滞不前的状态下徘徊多久。深深体会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时代旗帜,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创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进一步深化改革,人民群众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的步伐决不能停顿,更不能倒退。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并自觉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反复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进。这必将开启我国新一轮改革浪潮,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在未来7到8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全面提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全面提升,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涉及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涉及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的完善,涉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构建,涉及党的建设制度的改革,这些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完成。

  第三,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问题,社会矛盾多发易发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问题,等等。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旺盛活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亮点解读3篇(十九届五中全会亮点解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