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建议3篇 工作创新思路及建议

时间:2022-10-08 16:01:05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创新工作建议3篇 工作创新思路及建议,供大家阅读。

创新工作建议3篇 工作创新思路及建议

创新工作建议1

  综合组工作创新建议

  综合组所管辖的工作范围大,要求人员要具备综合的技术能力,实施以人为本的创新建设,明确本组的工作重点,发挥组员的自身特长,积极调动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公司服务。

  强电、弱电和综合区域的设备设施维护维修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点,结合本组成员自身的技术特点,以最佳的人员组合方式对工作进行分配,可以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在工作中还要不断加强专业性培训,从而增强技术能力的提高。具体到强电方面建议利用楼宇自控系统对所管辖区域进行管理,在地下车场运营后,通过合理分析各区域照明使用情况,设定好开关灯时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用电,最大程度的降低电能耗。对强电竖井的管理应做到日常定点定时巡视,建立每班重点巡视机制,做到“问题早发现,处理要及时”。针对所有配电柜的实际使用情况,分清主次,在电脑中建立档案,科学的统计用电情况。在弱电方面要对楼控、保安监控、车场管理和网络通讯系统进行定时定期的系统维护,检测其运行状况,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合理调整控制范围,发挥软件管理设备的特点。对公共区域设备设施的维护要采取“日常勤检查,定期多维护”的措施,建立电子档案,进行科学系统的统计,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维修费用的支出。现今网络办公自动化管理已经十分普及,建议公司部门和各班组之间应使用OA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这样可以建立内部的快捷沟通平台,使组织内部的通信和信息交流快捷通畅。

  2013年4月27日

创新工作建议2

  2010创新工作征求意见及建议

  一、在党员教育培训方面如何创新形式

(一)发挥四个平台作用,开展党员教育。一是建立健全党员集中轮训制度,依托党校平台进行教育培训。二是依托远程教育平台进行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组织农村党员、群众学习农村实用技术、政策法规。三是依托主题实践活动平台进行教育培训。紧密结合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建立党员学习的长效机制。四是依托外出考察平台进行教育培训。以参观考察、经验交流等为手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学习,跟班学习经济发展、土地征用和城市拆迁工作的先进经验。

(二)实施“四项工程”,增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一是实施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带头工程”,提高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实施新党员培训“造血工程”。采取集中轮训与分散培训、思想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等方式,对党员发展对象进行系统培训,切实提高新发展党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三是实施大学生“村官”党员培训“希望工程”。采取到党校集中培训,到先进村进行实践培训,请优秀乡村干部讲授经验等方式,对大学生“村官”党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村官”素质。四是实施农村带头人培训“致富工程”。从党的理论政策、实用技术培训方面入手,围绕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等内容,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开展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在流动党员管理发挥作用方面

  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和流动党员结对联系制度,健全完善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双向交流、沟通协调的双向管理机制。创新服务载体,利用已建立的各级党员服务中心,建立流动党员QQ群、流动党员博客,开展网上服务活动,积极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信息、技能培训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

(一)构建“双向三级”管理责任体系。“双向”即:流动党员定期向所在党支部汇报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情况;党支部定期向流动党员传达党的方针政策,通报支部活动开展情况,介绍家乡发展变化等。“三级”即:在区级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在乡镇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在村、社区党支部建立流动党员联系服务登记点。对各个站点进行挂牌,明确专人负责、落实责任,向流动党员公布流动党员服务专用电话,在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时,各基层党(工)委分别将中组部、省、市、区委组织部及本乡镇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打印在《流动党员活动证》的背面,告知流出党员“无论在何处,只要发生困难,随时可以拔打流动党员专线寻求帮助”。流动党员服务中心负责加强宏观管理,掌握全区动态,乡镇流动党员服务站建立流动党员台帐,主抓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每半年组织所属服务站开展一次流动党员普查。流动党员联系服务登记点负责流动党员的日常管理,了解掌握流动党员的具体情况。

(二)结合非公党建工作的开展,对流动党员情况实行拉网式排查。组织各基层党(工)委对辖区内的流动党员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对每个流动党员的分布情况、职业特点、居住地点和联系方式等基本做到情况清、底数明。要求在企业内有流入党员且符合建立党组织的要建立党组织,党员人数达不到条件的,可以采取挂靠、联合组建等方式建立党组织,未能建立党组织的,动员其将组织关系转到辖区内的党组织,确保流入的党员能正常地过好组织生活。

  三、在激发党员发挥作用方面有何好的载体,对“红旗争创”活动在农村如何深化?在社区如何引深?在产业集聚区如何结合新型党组织的设置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激发党员发挥作用

  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实施纲要》,研究制定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的措施。全面推进基层党务公开,明确公开内容,落实公开责任。建立健全党内基层民主议事决策机制,拓宽党员参与民主议事决策途径,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和程序。加强党内基层民主监督,建立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制度。成立党代表联络机构,认真落实党代表任期制,建立党代表学习培训、开展调查研究、联系党员群众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乡镇党委重大事项决策听证制度,从制度和机制建设上促使乡镇党委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

(二)进一步深化“红旗争创”活动。

  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红旗争创”活动,设岗定责,依岗承诺,红旗争创,总结、宣传、推广活动中好的典型和做法。在农村党员中深入开展“创业致富带富”工程活动,着力抓好党员创业致富项目、党员带富项目、党内帮扶项目的实施,在全区树立创业致富标兵个,建立党员创业示范点个,建立党员创业联合体个。在社区党员中组织开展“党员承诺制”、“结对共建”、“党员责任区”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励党员在社区中发挥作用。在外出务工党员中开展“回归创业、回报家乡”活动,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评选表彰。

  四、党员服务中心在产业集聚区如何设置发挥作用

  一是抬高建设标准,规范党员服务中心的基本配置。明确和规范党员服务中心的阵地建设、内部设置和服务项目,把党员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格局之内,列入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考核之中,推动产业集聚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对有条件的党员服务中心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谈心室、健身室等功能室,不断完善党员服务中心的设施配置,真正把党员服务中心建成党员之家、职工之家。

  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增强党员服务中心的聚集功能。在推进党员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服务中心社会化、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坚持企业化运作和志愿者相结合、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发动和运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党员服务中心建设,使党政机关、文化体育、集镇社区等各个方面的党建资源都得到优化整合,各种服务得到开发拓展,并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寓人性化的关怀和服务之中,达到凝聚党员、凝聚职工、凝聚社会的目的。同时,强化党员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按照社会公益性服务岗位公开招聘日常工作人员,举办党员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培训班,并挑选机关富余人员、离退休党员志愿者协助做好工作,逐步建设专业化的服务队伍。

  三是拓展服务领域,扩大党员服务中心的辐射效应。在坚持服务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党员职工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把服务领域向深层次拓展,根据不同党员、职工的实际需要,适时组织开展创业论坛等特色活动,尤其是对下岗和困难党员、职工提供帮困服务,安排再就业技能培训、提供再就业信息、介绍就业岗位等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同时,组织党员业主、党员志愿者与一些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下岗失业人员、特困家庭等弱势群体进行结对帮助,通过开展义工服务、助学助老等帮民解困活动把服务范围向全社会扩大,增强党员服务中心的社会效应。

  五、今后的驻村帮扶工作如何谋划

  一是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把帮助包驻村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驻村帮扶工作的中心任务。依据所包驻村实际,因地制宜,通过帮扶,使每个包驻村组建一个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植一个村级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使包驻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村集体经济增幅高于所在乡村平均水平。

  二是围绕塑造农村新面貌,改善所帮扶村基础设施条件。发

  挥机关、部门资源优势,加强农村“路、水、电、学、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为包驻村争取项目立项和资金。指导帮助包驻村搞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使村容村貌有明显改观。

创新工作建议3

  创新驻村工作建议

  今年来,按照省委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和市委开展“进百村入千企访万户”活动的要求,XX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活动工作成效作为开展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不断创新管理机制,狠抓干部作风建设,推动“三解三促”驻村入户活动的深入开展,使驻村干部真正融入基层,服务群众,破解难题,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增强了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XX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今天,我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分析了前段时间驻村工作情况,现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应该为驻村干部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生活、安全保障(重点),解决其后顾之忧,积极为我们驻村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上级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驻村干部到岗到位情况,进一步帮助我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鼓励驻村干部安心基层,为民服务、扶贫攻坚、创先争优。改变干部现在存在的“懒、赖、散”作风。

  第二、提高素质,应对转变。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驻村干部工作不再是以前单纯地开好几个会,传达好相关的文件精神,抓好几项硬任务,而是要更多地为群众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和实用技术以及保障自身权利方面的服务,而要具备这些能力就必须通过学习来实现,因此,驻村干部就必须抓好自身的学习,要学习现行农村的政策法规及法律知识、农业实用新技术、市场信息及村民维权等知识。其次,镇党委政府应和农业、劳务、司法等相关部门联合起来多举办一些相关业务知识方面的培训班,督促驻村干部及时参加培训,促使驻村干部提素质强本领,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

  第三、新老结合,多村结对。我镇将38个村(居)划分为12个工作片,采取片长领队、领导挂钩联系责任制,形成“干部驻点抓、片长带头抓、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格局。部分年轻干部在开展驻村工作时存在无经验、无头绪的弱点,可以考虑做到“以老带新”的工作方法,由一名老同志为主驻村,一名新同志为副驻村,在驻村过程中老同志发挥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带新同志成长。认真分析各村(居)村情,掌握各村(居)存在的优点及不足。根据实际,打破界限,多村结对帮扶,经验共享,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第四、双向选择,通力合作。驻村工作不仅要调动包村干部的积极性,机关干部也应该积极参与。可以依照“集合实际、双向选择”的方法,村(居)根据本村(居)存在的薄弱点,选择在镇机关内勤人员中适合的人选,作为指导员,从而得到相应的指导帮助。镇机关内勤人员根据自身能力素质和岗位职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村(居)。不要拘泥与固定模式,通过“双向选择”让每位干部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专业特长,并有效满足村居的需求。指导员也可以从市、区级机关单位择优选调具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悉的领域专长的人员,形成市、区、镇三级结合的“1+1+1”的派驻方式。“1+1+1”的派驻方式,将使各驻村人员有效衔接、通力合作,从而解决了靠个人力量很难解决的问题。

创新工作建议3篇 工作创新思路及建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