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务会计的论文推荐11篇(财务会计学论文)

时间:2022-10-09 15:48:0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关于财务会计的论文推荐11篇(财务会计学论文),供大家赏析。

关于财务会计的论文推荐11篇(财务会计学论文)

关于财务会计的论文推荐1

  1课程调查情况反馈

  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对课程感兴趣,但感觉课程难度大,应加大分岗实训力度。

  2课程内容重新序化

  市场上,大多数《中级财务会计》的教材按先讲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六大会计要素,后讲财务报告的顺序予以编排。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初学者在接触资产中的难点资产(如投资类资产)的内容时,会感到内容生涩、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于是,将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序化,将原来的“六要素+报表”的七大教学情境,按会计相关工作岗位改为“认识财务会计、出纳岗位、存货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工资薪酬核算岗位、税务岗位、债权债务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损益及利润核算岗位和总纳岗位”十大教学情境。

  3改革教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理论知识部分以讲授法为主,学生每次上课要接受的知识量大,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往往让学生深感疲惫,却无法掌握知识点,久而久之,打击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为改变这种现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尝试了几种教学方法,起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3.1引入“微课”,巧设教学情境

  理论知识点多、账务处理复杂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典型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在十大教学情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庞杂的理论内容分解成若干子情境,引入“微课”模式,将每节课的理论讲解压缩在20分钟以内。以固定资产核算岗位为例,进一步分解为“认识固定资产、外购固定资产、分期付款购固定资产、一揽子购多项固定资产、营建固定资产、其他方式取得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清理和固定资产的清查”十个子情境。理论知识讲解前抛出一个简单案例,让同学们在案例中寻找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带着问题学习理论知识,最后分子情境和岗位要求引出较为复杂的案例,让学生再次体验做账实务,看似淡化了理论部分学习,无形之中却把握了足够的知识。

  3.2运用“等价转换”理念,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所谓“等价转换”,是指通过分析理解,挖掘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将复杂的交易或事项理解为相对简单并熟悉的交易或事项。例如,在存货核算岗位下设的“售后回购”子情境中,将“先销售隔段时间再买回”的问题等价转换为“融资问题———以售出商品作为抵押从商品购买方处取得借款,回购价高出先前销售价的部分看作是回购期间的利息费用”。再如在固定资产核算岗位下设的“分期付款购固定资产”子情境中,将问题等价转换为“设备的购买方从销售方处借款购买某项固定资产,分期支付价款,支付的总价款高出现销形式下买价的部分,作为付款各期的借款利息费用”。引导学生进行“等价转换”,总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3.3运用“类比分析”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在会计实务中,一个巴掌拍不响,所有的交易或事项都是有交易双方的。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自然是无论充当哪个角色,均能顺利完成相关的账务处理。例如,在债权债务核算岗位下设的“债务重组”子情境中,先引导学生理解债务人的相关账务处理,再站在债权人的角度思考相关账务处理,最后剖析双方会计处理的本质区别:债务人永远是获利的一方,故形成“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而债权人由于作出让步,一定是损失的一方,故形成“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或由于前期过于谨慎,需冲回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再如在资金核算岗位下设的“债券的.发行”子情境中,先从债券的发行方入手,理解其账务处理,再站在债券的购买方(即投资方)的角度,把抽象的实际利率法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处理讲解完毕,同时完成了应付债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资两个知识点的教学工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3.4注重多门课程之间的联系与运用

  高职高专的学生普遍缺乏多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比如在教学安排上,《中级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开设于同一学期,而由于《中级财务会计》教材中的例题通常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所以分学科考核账务处理和计算税额时,学生没有太多问题,但在会计实务中,会计核算往往伴随着税的计算,导致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遇到附税的会计核算时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笔者认为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应将《中级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便学生独立完成附税的案例。除此以外,《中级财务会计》中经常会涉及货币的时间价值,这就需要该课程与《财务管理》相联系,便于学生掌握计量过程。

  4改革学法,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4.1课前案例分析,布置预习作业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任课教师可按十大教学情境布置课前案例,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有条件的同学甚至可以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去尝试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带回到课堂之中,通过系统的学习加以解决。这样一来,达到了预习的效果,带着问题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4.2联系会计实务,形成基本思路

  课堂上老师的授课是通过多个子情境的教学完成一个系统教学情境的,而同学们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后,遇到的往往是综合而完整的交易或事项。这就需要同学们定期“温故”综合案例,对每个交易或事项形成基本的处理思路,如在收入的确认问题上,何时确认收入、确认多少收入、涉及哪些税种、何时承担纳税义务、税款如何计算、如何编写会计分录等。另外,任课教师可以鼓励同学们多归纳、多总结,有时必要的对比,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三项投资,哪些是流动资产、哪些是非流动资产;哪些是股票、哪些是债券;投资的相关交易费用是否计入投资成本,花些心思进行对比,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4.3重视分岗实训,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训,在实训中查找知识体系的不足,不断改进,形成良性循环。另外,建立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分岗实训,实行轮岗。小组成员各尽其职,若一人没有按时完成工作,很可能影响其他成员的工作,最终拖整个小组的“后腿”。如此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又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5改革评价法,增加学科成绩的合理性

  5.1加大平时成绩比例,重在实训过程

  改革前的评价体系虽然已引入“过程+结果”的考核体系,但期末考试笔试的70%比重却过分强调理论而忽视了实践。部分同学可能平时并没有花费什么精力好好研究账务处理,期末考试前的“临时抱佛脚”也能给自己一个不错的考试成绩,因而使该课程的成绩有失偏颇。将平时、期中和期末成绩比例定义为60%、10%和30%,使实训部分占到综评成绩的60%,可以让同学们意识到学习的循序渐进以及知识积累的重要性,自然会重视实训过程了。

  5.2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前文中提及的平时成绩不仅由教师评价,还要由学习小组成员互评。毕竟在实训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而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如学生的基本操作、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等非学科方面的表现,小组成员才看得更清楚,更具发言权。如此一来,突出了过程性考核“既关注学习效果又关注综合素质发展”的特点。当然,为顺利完成《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该课程的授课效果,还应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由于该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因此应鼓励专职任课教师积极考取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中级及以上职称,同时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以切实加强“双师”队伍的建设。

关于财务会计的论文推荐2

  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是能较好地掌握会计核算能力,并最终能编报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报告。企业财务会计是这个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基本课程。如何使学生学好企业财务会计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以下几点,与同行商榷。

  一、上好开学第一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财务会计是比较难学的课程,所以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是很有必要的,课堂上可以引用现实生活中反响较大的经济案例,让学生意识到会计人员的职责及其肩负的神圣使命,从而激发其学习情感。例如:开学第一课,给学生讲安然事件、银广厦事件,这些企业为什么从光鲜亮丽到轰然倒塌,部分原因是这些企业普遍存在假账和虚假审计等不符合规定的情况。这样无形中使学生懂得,在建设良好的经济秩序中,会计人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学生学习起来就更有主动性。

  二、生活链接,使抽象问题形象化

  在学习坏账准备时,演示小孩用的储蓄罐“存钱—取钱”的动画,告诉学生计提坏账准备就跟小孩平时存钱、有用时从储蓄罐里取钱是一个道理。针对准备金(坏账准备)我们可以这么想:平时存钱,那么可动用的现钱就减少了,所以准备金(储蓄)的增加即资产(现钱)的减少记贷方。到真正发生坏账(应收账款收不回———减少记贷方)要用钱时,就要从储蓄罐(准备金)里取钱,即准备金要减少记反向———借方。如果原本用掉的钱又重新赚了回来放回储蓄罐(准备金),储蓄金(准备金)增加,储蓄罐里的钱放在家里没有利息,存多了浪费(放给学生思考:什么时候会浪费),取一些出来(思考:取多少),所以根据平时的花销适当存现钱。如果存多了就拿出来,此时准备金减少记借方。最后总结:坏账准备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坏账准备率,坏账准备应计提金额=坏账准备余额+坏账准备贷方余额+坏账准备借方余额。这样使该问题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达到理论的升华。

  三、利用微课等新的教学手段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一般为5至10分钟。微课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其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学生缺乏的就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微课程的研发主体是一线教师。教师要从习惯的细节中、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追问和思考,发现和生成,研究和变革,这样制作的微课更能让学生接受。微课为教师创作提供了一个现实平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补充,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好的微课视频,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财税不分家,学好税收对正确进行会计核算有重要作用

  税收时代性较强,教师最好把新的税收法律法规给学生印一下,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有关规定。税收知识点较零散,这就需要教师总结帮助学生记忆。如从业阶段计算应纳增值税需要价税分离的情况:题目给出价税合计金额,商业企业零售价,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销售额,价外费用视为含税收入。再如:外购的原材料改变用途用于外部视同销售,由于内部需作进项转出,自产的和委托加工的改变用途用于外部和内部都是视同销售。学生记住这些在做会计分录时就比较轻松。

  五、实践出真知,多措并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是建立手工模拟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室,在手工模拟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在手工模拟实验室,购置大量的凭证、账本、报表。在实验室完成财务会计实践内容的教学,模拟现实情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多媒体实验室,利用实验室的会计电算化软件,通过手工操作与上机操作的结合,能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该模拟实训室系统以其逼真的仿真效果、美观的界面、简易的操作以及较少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担任“财务顾问”。在进行课程的理论教学的同时,聘请企业的相关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实践教学,担任学生的“财务顾问”,并组织学生在约定的时间内到企业进行参观、讲座、论坛等。同时,要经常组织开展联谊活动,举办问卷调查、即兴演讲、讲座等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这样将学校所学知识和社会所需有机结合,能使学生踏入工作岗位后迅速胜任工作。三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职业技术考试。组织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并利用相关资源给予学生必要的考前辅导。参加考试、获取资格证书不仅对学生就业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促使学生了解我国当前财务会计实践的最新成果。四是展示历届学生的学习成果,以此激发学生积极向上。

关于财务会计的论文推荐3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20xx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开始全面接轨,国内企业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国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一部分国外涌入国内市场,使得市场竞争日益国际化。国内施工企业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施工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也很难有突破,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采取各种措施降低产品和劳务成本,从而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这也是企业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经营过程中所采取的重要手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提高施工项目和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对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目前我国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二、文献综述

  针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和学者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

  王满,高岩(20xx)在《试论成本管理的演进及发展》一文中,阐述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中,企业若想拥有一席之地,关键要加强成本管理工作,树立现代成本管理思想和观念,因而,研究成本管理的演进过程,探求当代成本管理的发展方向很有必要。

  冯金英(20xx)在《论企业成本管理》一文中,阐述了现代成本管理的产生,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议,同时还列出了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几个新方法。张晓光(20xx)在《浅谈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改革与发展》一文中,在对传统成本管理作出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企业成本管理改革的措施及前景。

  强雪峰,高峰(20xx)在《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一文中,提出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如何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且日益壮大,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管理,控制施工企业成本。梁明(20xx)在《浅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一文中,从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加强全员的成本意识、控制施工成本几方面对施工企业如何做好成本管理工作进行了论述,着重对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定额管理的实行、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及强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靳刚(20xx)在《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方法探析》一文中,阐述了成本管理是我国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尤其是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作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成本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姚庆国(20xx)在《论安全成本与安全成本核算》一文中,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安全成本”概念及“安全成本核算”问题,在定义安全成本的基础上,对安全成本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述,提出了安全成本核算的分步核算法和同步核算法。李洁玉(20xx)在《建筑施工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研究》一文中,首先谈了建筑企业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建筑施工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措施。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引言)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给出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第一章)介绍相关概念及理论的发展。

  第三部分(第二章)分析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第四部分(第三章)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改善措施。第五部分(总结)对全文进行总结。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及文献研究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先阐述成本管理理论,再分析我国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从而指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四、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企业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xx.

[2]陈传德,吴丽萍.施工企业经营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3]王满,高岩.试论成本管理的演进及发展[J].经济与管理,20xx(07).

[4]冯金英.论企业成本管理[J].科技信息,20xx(05).

[5]张晓光.浅谈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改革与发展[J].今日科苑,20xx(07).

[6]强雪峰,高峰.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J].西部财会,20xx(11).

[7]王昆芳.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xx(09).

[8]梁明.浅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J].山西建筑,20xx(29).

[9]李国彬.施工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浅析[J].交通财会,20xx(12).

[10]陆茹.工程项目成本控控制管理浅析[J].水运工程,20xx(08).

[11]靳刚.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方法探析[J].金融经济,20xx(24).

关于财务会计的论文推荐4

  会计教学财务会计论文

  1重新整合教材,设计教学环节

  新课改要求要创造性、选择性地使用教材,提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因此在会计教学中要注重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教师在备课之时要根据教学理念将《财务会计》与《基础会计》整合起来,按照会计工作的过程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形成从建账、日常处理到编制会计报表以及期末处理等较完整的循环性会计教学流程,让学生在课堂中就能够了解与掌握会计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方法与技能,突出以应用能力为重点的教学目标;还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除了整合必要的主科知识内容,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加入证券学、理财学等副科的内容,比如在教学“长期借款”内容时,可以设计运用“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尝试归纳更多种与长期借款相关的知识点,比如产权比率、借款为工程建设、复利计息等,这样备课与开展实际的教学不仅能够将《财务会计》的各章内容进行整合,而且还融入了其他必要的知识点,为学生会计水平的提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在会计教学中注重运用实践性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学生对相应的`会计案例有一定的分析、操作能力之后,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平台,引导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领悟与掌握更多的会计技能。比如可以考虑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将学期末的最后一个月定为会计专业商品的模拟交易会月,在这一个月期间,让学生通过分组成立相应的公司,并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为了保证这种模拟实训的效果,在开始之前就要准备好各单位求购信息、教学用银行转账支票、《商品交易模拟操作系统指导》、库存商品明细账、商品验收单等资料,同时还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会计操作技巧,在如此准备充足又具备实践性的模拟情境中,学生学习的热情大大的增强,而且在一个月的模拟实践中也锻炼了学生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为了避免课堂中出现精神分散、听课厌倦等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活动,比如在进行有关支票结算的教学之时,可以指导学生三人一组分角色扮演稽核、会计与出纳,并相互进行轮换,教师则担任银行职务,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填制支票,熟练的进行日记账的登记以及进账单的设置等,在此进程中要注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特别是要关照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给每位学生体验成功的空间和机会,从而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的情况下也提升了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进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最新形势的要求。职校教育者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的利于提高财务会计教学水平和有效性的良好途径和方式,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财务会计水平及综合素质,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关于财务会计的论文推荐5

  论文题目:

  中粮屯河财务报表分析与投资建议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整理,收集企业财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和其他有关信息资料,采用专门的技术与方法,对企业现在和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揭示企业面临的风险,分析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为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财务报表分系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的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是为银行服务的信用分析。当时借贷资本在企业资本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贷款银行需要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和分析,借以判断客户的偿债能力。资本市场形成以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发展为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由主要为贷款银行服务扩展为向投资人提供服务。随着社会筹资范围的扩大,非银行的贷款人和投资人的增加,公众进入资本市场和债务市场,对财务报表要求的信息更加广泛。财务报表分析的范围相应地扩大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外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

  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还不能直接或全面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高低,只有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有关的数据进行比较才能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所处的地位,因此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二、文献综述

  张先治、陈友邦(.2)在《财务分析》中指出,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告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了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及分配活动中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者、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的经济应用科学。

  张新民、钱爱民在(.2)《财务报表分析精要》中指出,目前常用的财务状况的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报表分析最基本、最普遍使用的方法。它既用于本公司历史数据的比较,找出变动趋势;也可以用于与本行业其他上市公司进行比较,看公司在本行业中的竞争力;还可用于与行业总体指标比较,看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比率分析法是通过两个数据相比进行相对数的分析。通过对这些比率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情况。趋势分析法则是通过观察连续期的财务报表,比较有关项目的金额,分析其发展变化趋势。

  荆新、王化成《财务管理学》中写道:财务报表的分析经历了由资产负债表到利润表再到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也经历了一个由外部分析扩大到内部分析的过程。

  陈晓红(2010)在《完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考》一文中认为,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对于企业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来说者显得十分重要,它可以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发挥积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及时掌握大量的财务信息资料,而这些财务信息资料的提供离不开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

  1.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2.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3.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综合能力分析;

  4.投资建议。

  主要方法:

  运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将报表分为三个方面:单个年度的财务比率分析、不同时期的比较分析、与同业其它公司之间的比较。这里我们将财务比率分析分为偿债能力分析、资本结构分析(或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经营效率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资收益分析、现金保障能力分析、利润构成分析。

  四、参考文献

[1] 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2.

[2] 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 刘永泽,傅荣.高级财务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7.

[4] 张新民,钱爱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8.

[5] 杨有红,《西方财务分析浅论》,《财会研究》,1994年第八期,1994.8.

[6] 陈晓红. 完善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考[J].经济师,2010,07期

[7] 张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精要》.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2

[8] 姜国华.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投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

[9] 单喆敏,夏大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

[10] YueGong, the array of financial analysis ".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09.10

  五、研究进度

  1.10月21号论文指导老师与学生见面,下达任务书;

  2.01月06日前,搜集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3.月15日前,提交开题报告,由老师提出指导意见并进入论文写作;

  4.年04月06日前,提交论文初稿,并由老师提出指导意见;

  5.2012年05月04日前,学生向指导老师提交正式论文;

  6.2012年5月19日~5月20日论文答辩。

关于财务会计的论文推荐6

  一、前言

  二、重要性原则在成本会计核算中的意义

(一)第三方物流起步晚,经验少

(二)第三方物流需求严重不足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结构不够完善

  三、成本会计核算中重要性原则的体现

(一)物流需求不足,观念落后

(二)企业机制改制改组未到位

(三)物流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

  四、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二)增加物流设备和物流技术的科技含量

(三)加强对物流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

(四)转变经营观念、提高服务水平

(五)发挥政府部门在我国物流市场形成中的'作用

  五、结论

  参考文献

关于财务会计的论文推荐7

  摘要 4-8

  Abstract 8-10

  1 绪论 14-19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4-16

  1.1.1 研究背景 14-15

  1.1.2 研究意义 15-16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6-17

  1.3 研究方法 17-19

  2 文献回顾 19-30

  2.1 债务融资与在职消费程度相关性研究的文献回顾 19-26

  2.2 与在职消费相关的文献回顾 26-30

  3 理论分析 30-40

  3.1 概念辨析 30-34

  3.1.1 债务融资的基本概念 30

  3.1.2 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基本概念 30-31

  3.1.3 管理层的.基本概念 31-32

  3.1.4 管理层在职消费的基本概念 32-33

  3.1.5 国有最终控制上市公司和非国有最终控制上市公司的界定 33-34

  3.2 理论基础 34-36

  3.2.1 代理成本理论 34-35

  3.2.2 自由现金流假说 35

  3.2.3 控制权理论 35-36

  3.3 债务融资治理效应对管理层在职消费程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36-40

  3.3.1 债务融资对管理层的激励约束作用 37

  3.3.2 债务融资对管理层的破产威胁作用 37-38

  3.3.3 债务融资在不同产权性质公司中的治理效应 38-40

  4 研究设计 40-49

  4.1 研究假设 40-43

  4.1.1 总体负债、产权性质与在职消费 40-41

  4.1.2 负债来源结构、产权性质与在职消费 41-42

  4.1.3 负债期限结构、产权性质与在职消费 42-43

  4.2 样本的选取 43

  4.3 变量设定 43-47

  4.3.1 被解释变量的设定 43-45

  4.3.2 解释变量 45-46

  4.3.3 控制变量 46-47

  4.4 计量模型 47-49

  5 实证研究 49-60

  5.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49-51

  5.1.1 样本公司的管理层在职消费水平(NPC1)情况 49

  5.1.2 样本公司的负债情况 49-51

  5.2 回归分析 51-56

  5.2.1 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1-52

  5.2.2 总体负债水平与管理层在职消费程度的关系 52-54

  5.2.3 负债融资来源结构与管理层在职消费程度的关系 54-55

  5.2.4 负债融资期限结构与管理层在职消费程度的关系 55-56

  5.3 实证结果 56-58

  5.4 稳健性检验 58-60

  6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60-65

  6.1 研究结论 60-61

  6.2 政策建议及对策研究 61-63

  6.2.1 政策建议 61-62

  6.2.2 对策建议 62-63

  6.3 研究的局限性 63

  6.4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63-65

  参考文献 65-69

  后记 69-70

  致谢 70-71

关于财务会计的论文推荐8

  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目标不同

  财务会计的目标在于向企业投资者、债券人以及相关管理部分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机企业经营效益,而税务会计的目的则在于向税务部门等相关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实际的纳税信息,以便于税款的征收,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相关会计信息开展有效的决策行为。为实现税务会计的目标,需要纳税人通过纳税申报,向税务机关以书面申报的形式申请纳税事项,而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则可以通过向利益相关者提供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以及利润表来实现。通常而言,企业每年需要通过对利润表的调整来完成纳税申报表的编制。

(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参照依据不同

  会计制度及准则是企业开展财务会计工作的主要参照依据,财务会计的核算及编制均已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为依据进行,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而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则是企业税务会计的主要依据,税务会计依据税法等相关规定计算企业应纳税金额,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向税务部门进行纳税结果反馈。

(三)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核算程序不同

  财务会计的核算程序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三者之间不可分割。通常税务会计往往也按照这一流程进行核算,但由于具体要求不明确,企业往往采用在年末根据财务会计的相关数据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调整的基础上编制纳税报表。

(四)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基本要素不同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支出和利润是财务会计的六大要素,企业日常的财务会计活动都是以这六大要素为前提的,而税务会计的基本要素主要是应收收入、应税收益、应税金额以及扣除费用。两种会计方式中的收入及费用在计量标准及时间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不同。

  二、关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协调的建议

  财务制度管理过死、过多的弊病普遍存在于以往的财务管理之中,随着我国税收制度及财务制度的不断变革,尤其是《企业财务通则》颁发以来,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协调性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在接下来的改革过程中,我们有必要继续做好对两个关系的协调处理,尽可能地缩小两个政策上的差异性,摒弃以往互不协调,单打独斗的不良现象,努力使得企业应税所得以同会计收益实现时间上的一致性。就大环境、大趋势而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差异性的缩小是符合会计管理需求的,但这不能排除二者在某些方面长期存在差异,其固有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将是长期或始终存在的。以企业违规经营或违法支出而受到的司法罚金以及政府部门的行政罚款为例,在财务会计中,就可以以损失、费用或成本的科目进行列支,而根据税法的规定,从税务角度来看,这种支出则不允许用于抵税,这一规定直接体现了税法以税收利益为目标为国家谋取税收利益的性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受客观理论基础及资源优化配置的利益驱动而走向趋同化。结合我国会计工作及税收征管工作的实际,二者之间不断趋同的可能性很大:首先,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协调及协作促使二者的趋同化。

  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财政部在制定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方面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是被广大人所认同和肯定的,而与此同时,财政部还担负着制定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的重任,这就为我国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逐步趋同奠定了制度基础。受法律法规协调性的不断加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必然走向不断协调和趋同的大趋势;其次,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趋同还会受到企业税务筹划活动的影响,假定企业收入及费用一定,企业的税后利润与企业应缴税额成反比关系,因此,企业需要通过税收筹划通过合理避税来减少企业应税负担。故有必要不断促进会计制度与税收政策的协调发展。

  三、结论

  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别是必然存在的,但这并不影响二者之间不断协调走向趋同的趋势。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想降低企业制度转换成本和税收成本,减少政府税收征管成本及企业纳税风险,实现宏观经历的最优化,就必须不断构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协调性关系。

关于财务会计的论文推荐9

  摘要:随着高校各项改革、创新的实行,同时受到规模化、多元化发展的影响,财务会计管理在高校各项管理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围绕高校财务会计管理问题展开研究具有非常意义。

  关键词:高校 财务会计管理 问题 对策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高校运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与此同时,高校也在不断对其管理制度与管理内容进行着改革与充实。

  现今,就大多数的高校而言,其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着若干不足。

  通过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挖掘,才能够进一步给出具体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有利于高校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逐渐趋于完善,做到与时俱进。

  一、高校财务会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现今,在高校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大多数人员在专业知识、技能、知识结构以及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上表现出一定的缺陷。

  这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财务会计管理的正常开展,同时不能满足当前高校财务会计工作复杂化与多样化的需求。

  在高校各项管理中,财务会计工作的所担当的责任非常大,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就当前的现状而言,部分会计人员不仅创新观念、知识结构狭窄、工作经验不足,特别是一些老员工不熟悉现代化的会计办公软件。

  此外,高校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重视,导致其在职业道德素养、相关法律知识储备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对整个财务会计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2.内控制度不健全。

  相比于现代化企业,高校财务会计管理在内部控制上表现出严重滞后。

  其财务会计内控工作还只限于会计控制以及风险控制这两个方面。

  在内控制度建设,即相关内容、范围以及高校财务管理适应性上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从而导致其不能满足当前高校财务会计管理需求。

  此外,部分高校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上过于形式化,忽视了实践性。

  虽然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内控制度建设,但是其出发点较为片面,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管理机构的检查与监督。

  故而,在财务会计内控管理上,高校表现出较弱的执行力,缺乏相关的配套制度与措施。

  3.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单一。

  现今,就我国大多数高校而言,普遍存在着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单一这一问题,使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很多高校主要采用两种财务会计管理模式。

  分别为:主要采取统一管理方式,同时适当应用集中管理辅助;主要采取统一管理方式,同时适当应用分级管理辅助。

  其中,前一种管理模式的缺点为:权利过于集中,不利于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发挥。

  后一种管理模式的缺点为:容易导致松散式管理,造成沟通不畅问题,影响财务会计工作效率。

  二、完善高校财务会计管理的具体措施

  1.加强人才引入与培养建设,全面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素质水平。

  为了满足当前高校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需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高校财务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尤其在会计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下,高校财务会计管理已然成为集高科技、高标准为一体系统化管理工程。

  故而,高校一定要充分重视自身财务会计人才建设,全面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

  借助人才引入、人员教育与培训等途径来不断充实与壮大现有的人才队伍。

  首先,应借鉴现代化企业的招聘机制,优化高校的应聘机制。

  从招聘渠道、待遇、发展空间等多个层面加以创新,从而吸引社会优秀财务会计人员进入高校管理系统。

  其次,需要加大培训教育力度,通过各项培训活动来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金融知识、风险管理等。

  此外,还要关注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2.强化财务会计内控制度建设。

  具高校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而言,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起着关键性作用,直接影响到整个管理的完善与否以及执行效果。

  因此,必须要从各个方面来加强高校的财务会计内控制度建设。

  高校的管理继续必须充分认知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学校内部树立财务会计内控意识,从而为工作展开创造良好氛围。

  具体而言,高校在财务内控制度建设上,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学校管理层要起到表率作用,严格遵守内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确定这些制度得到切实执行。

  第二,学校需要强化工作人员的内控意识,使其明确财务会计内控的价值,进而增强财务会计管理的协调性、配合度以及积极性。

  3.创新财务会计管理模式。

  当前保守的、单一式的高校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

  为此,高校应当摸索出创新型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对其加以完善与综合,使得上面提及的两种模式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去除其劣势。

  对高校财务会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的目标应集中在统一高校财政、创建一体化平台以及动态控制资金应用上。

  高校财务会计的集中管理有助于资源的统一分配、规划,起到资源优化整合作用,对其自身的财务会计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就财务会计工作内容而言,为了满足其多样化的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搭建一体化平台非常必要。

  再者,在动态控制资金方面,需要构建完善的结算中心,便于资金的安全管理与运转,有效降低资金风险。

  三、结语

  总之,基于当前形势下高校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全面挖掘,有助于得到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夯实与完善高校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为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杰.浅析高校财务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09:19-20.

[2]罗晓方.高校财务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北方经贸,2014,09:158.

[3]黄韬.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探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S2:55-62.

  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途径研究

  摘要:为了能够与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相适应,高校务必要对会计核算体系加以完善,提升其规范化水平,避免会计数据遭到泄露。

  但是,当前在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相关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严重制约了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完善与优化。

  针对这一现象,必须运用相应的措施,对其加以解决,以提升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化水平。

  关键词: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实现途径

  社会经费的发展,为高校教育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改变,高校中的内外环境也逐渐在发生变化。

  为了适应高校因为改革发展带来的全新要求,需要不断提升提升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化水平。

  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化,不仅能够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推动高校财务制度的不断发展,对各高校财务制度的规范化有效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高校财务核算体系实现规范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财务质量

  为高校财务核算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避免会计数据信息的不准确性。

  在当前环境下,高校的办学形式逐渐多样化,这样一来,也使得其资金筹措方式并不是单一形式的政府拨款,传统形式下的高校会计核算体系也不能够完全与现行高校会计发展的需求相适应[1]。

  因此,若是继续使用传统形式的会计制度,便会出现会计信息有失准确性的现象,可比性也会比较小,这也为高校会计核算与高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对高校中管理部门的管理、高校财务制度的优化等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实现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能够将高校现行运行状况进行准确的反映,同时也保证了高校财务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为财务会计信息数据的运用提供了多元化的支持。

(二)有利于促进高校财务会计制度革新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与教育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深化,高等院校不再是政府部门的.附属,逐渐演变成独立开展办学的法人实体。

  学校的主要资金来源为政府拨款,然而它却不是唯一的来源,还需要筹措多方教育资金。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缓解政府部门在财政上的压力,同时也为高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

  随着高校办学资金渠道的增加,学校中财务的经费结构也愈发多样化,数量也明显增多,这也为财务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传统财务核算已不能满足现代化财务制度的相关需求,只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才能够进一步明确高校独立性的法人制度,提升资金统筹的合理性,进一步优化高校中教育资金的使用率,使各项经济性项目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这也是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中的本质内容。

  二、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实现的影响因素

(一)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进行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完善,核心人员是会计人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作态度是决定财务会计核算的关键点。

  然而,当前阶段的高校财务部门中呈现出会计核算人员整体专业素质较低的趋势,一些高校的管理人员为了节省资金,只是选用亲戚负责财务资金的核算。

  除此之外,一些会计人员的观念依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所做出的财务核算无法适应现代化的高校财务会计核算这样一来,就阻碍了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发展。

(二)高校财务制度与机制不完善

  为了对财务各项工作进行指导,制定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尽管我国目前已经有相应的会计法对其进行支持,也相应减少了一些核算方面的问题,然而因为制度本身缺乏更新,一些内容仍然较为传统,并不能为高校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进行有效指导[3]。

  高校中的内部控制部门主要是为了对高校中工作的开展实施监管,然而因为各个高校更为重视经济上的收益,所以在管理模式的创新上依然需要提升,这也为高校内部控制的完善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三)高校财务会计核算监督制度尚须完善

  高校中的财会核算工作监督力度不足也是一个主要的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会直接导致高校财务核算工作有失真实性。

  一些高校的管理人员经常会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会计核算上,却缺乏对于财务会计核算规范性监督的重视,使得财务会计的真实性很难体现。

(四)高校财务会计核算考核标准建设不够规范化

  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一些会计人员经常会出现违规的问题,如建账不合法、账目杂乱无章等。

  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财务会计核算的考核标准缺乏统一,致使财务信息杂乱,同时也对高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有一定的影响。

  一些高校财务会计核算时并没有认识到财务核算规范化的真正意义,加之一些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足,所建立的财务会计知识架构也会比较落后。

  三、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实现途径

(一)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从事财务会计的工作人员是完成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的主要人员,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财务会计工作质量之间存在直接的影响。

  一方面,对高校中的管理人员要设置专业的考核制度,对财务会计人员实行考核,再结合考核财务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水平对其展开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4]。

  除了要帮助他们建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还要对其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中的财务会计人员务必要对现代化的管理技术进行熟练的运用,掌握全新的会计报税纳税方式。

  另一方面,高校中的管理人员也要对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性进行深入的认识,将管理理念与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融合,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行调动,例如给予薪资方面的补贴或是工作表现好的员工可以享受专业培训等,从而全面实现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

(二)优化高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对高校内部管理部门进行控制管理,能够实现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并且对高校财务会计工作进行有序性保证。

  现阶段,我国现行内控管理制度主要涵盖了以下几种,即成本核算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等,以上几种制度在高校这个具体的环境下得到落实,才能保证内控管理制度对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性发挥作用[5]。

  结合我国财务会计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相关部门务必要对高校监督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全面落实监督管理制度。

  这会对约束财务管理人员行为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监督力度,若其中一个部门出现工作失误,其他部门要及时予以举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升高校的管理效果。

  另外,高校也应该设置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由具体的财务人员进行高校资金与财务信息的监管,通过对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的完善便可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整治,不断提升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的效率。

关于财务会计的论文推荐10

  一、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一)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及其特点

  施工企业又称建筑企业,指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从事建筑商品生产和经营,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组织。从组织架构上看,施工企业是以项目为导向的企业,施工项目收入是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其盈亏直接导致企业整体的盈亏,因此施工项目的财务管理在整个企业财务管理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施工企业的财务关系来看,主要包括施工企业与企业股东之间、施工企业与债权人、债务人之间、施工企业与税务机关及行政管理部门、施工企业与业主单位、分包单位之间以及施工企业内部。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平衡和协调好以上的关系,以达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财务管理在施工企业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施工企业经营活动是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从而引发的其他与之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通过对资金供求关系的掌控,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财务管理数据也是企业经营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例如,企业在制作投标书的时候就必须包含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财务比率、施工企业在进行证书年检的时候也需要提供相关财务数据以说明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此外,企业也需要财务管理反馈出的财务信息,做好企业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及利润分配决策。

  其次,做好财务管理是规避企业风险的有效途径。施工企业风险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施工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些因素使企业经营成果呈不确定性,最终导致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体系,是在充分认识企业风险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风险加以预测、识别、防范、控制和处理,以最合理的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收益性。

  二、目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很多施工企业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财务机构的设置及岗位职责划分;货币资金、财产物资、债权债务、成本费用、收入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基本业务程序制度等,是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时需要遵循原则和方法。不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会导致财务管理混乱,财产浪费严重等情况。同时,许多企业虽然制定了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在生产经营时缺乏执行力,这种现象在施工企业中很普遍,大部分施工企业的项目地点都不在公司本地,项目人员对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不能够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在思想意识上也不会高度重视,财务活动脱离了总公司的控制,更具有随意性,公司没有科学的考核与奖惩机制,财务管理的水平将大幅度下降。

(二)资金管理薄弱,企业流动资金缺乏

  由于施工企业施工项目具有工期长、占用资金大等特点,施工企业在项目建设的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包括工程材料的预付款、履约保证金、以及一些机械设备的购入等),而工程项目的结算要求是按照工程施工进度分批次进行结算并申请施工进度款,工程结束后业主单位也会扣除部分工程款作为质量保证金,目前建筑业市场上,大部分业主单位不仅要求施工单位前期投入巨大的营运资金,在支付项目工程款时更是有拖欠的`现象发生,因此施工企业的资金回流速度缓慢。另一方面,施工企业缺乏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能及时收回项目工程款、投标保证金等,更有甚者,很多企业工程质保期已经结束但是工程质量保证金仍长期挂在账面上,企业没有执行积极的应收账款管理政策,极易形成呆账、坏账。在财务支出上,通常是按照领导的指示办事,没有一定的计划及标准,会造成资金的浪费。企业资金管理不到位,会造成收支失衡,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支撑项目的建设,使企业资金链断裂。

(三)项目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不到位

  大部分的施工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都非常关注项目中标率,这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但是中标以后的后续项目管理却没有得到重视。项目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的不到位,导致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支付不合理,浪费严重,不能有效的保证经营利润。目前,施工企业的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主要存在以下情况:

  1.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意识薄弱,对预算管理体系重视不够,在预算的编制上,通常只重视数字计划,没有充分认识预算的管理职能;预算的编制脱离实际,与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协调,企业不能在客观的条件下,认真收集、分析、总结数据,从而对未来的活动作正确的评估;企业的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很多企业在预算管理上组织协调性不强,缺乏全员意识,预算的执行也是少数部门和少数人的事情,没有有效的问责制度。

  2.施工企业在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①在成本费用各要素上的控制力度不够。成本要素主要分为材料费用、人工费、机械使用费用、间接费用、其他直接费用等。在材料费用控制上,控制力度不够极易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采购人员拿回扣的现象,在间接费用控制方面,对办公费、招待费、差旅费的使用没有约束标准,极易出现费用失控的现象;

②缺乏明确的成本控制责任。

  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需要建立一系列责任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成本管理也不例外,施工企业对于成本管理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责任制度不能落实到个人,成本控制往往流于形式;

③施工项目合同管理不到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合同是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控制的主要依据,由于施工项目的建设周期都比较长,在施工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这些都需要合同条款来加以约束和协调。但由于施工企业人员素质的原因,在制定合同条款时往往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如条款的规定不够明确细致,没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等,很容易造成合同纠纷及诉讼失败。

  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策略建议

(一)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通常,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由企业财务负责人制定。首先,企业财务负责人要根据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来制定财务管理制度,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分为外部财务管理环境和内部财务管理环境,外部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外部因素,如市场、经济、法律、金融、科学等;而内部财务管理环境是指企业内部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因素,如企业的管理体制、组织模式、生产水平、管理水平等,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它根据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其次,通过有效的措施来保障财务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企业应及时组织员工认真学习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加强岗位的培训,以明确的制度准则来指导其日常工作。另外,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和考核办法,建立健全约束和激励机制,奖惩分明,加强制度落实过程中的监督检查,以保障财务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

(二)重点突出企业资金管理、预算管理及项目成本管理

  1.资金管理

  资金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相当于“血液”的存在,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着重于以下两个方面:

(1)资金的控制。施工企业应建立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推行积极的收账政策;对企业全部项目的工程收入施行统一管理,在进行资金支出时,首先需根据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各部门的资金预算需求,按轻重缓急,制定详细的资金支出计划,其次,应严格按照资金计划,通过公司的付款程序,由相关领导审批后进行支付。

(2)提高资金的流动速度,加强资金的周转利用率。资金只有在高效的流转中才能产生更多的效益,施工企业一方面在项目开工时可以申请材料预付款,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快对已完工工程和变更工程的计量工作,做到工程一结束就可以很快形成计量,尽早申报工程款并积极的派人催收以加快工程款的回收;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市场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控制施工过程中成本的消耗,节约费用。同时,建立资金利用效果分析制度,通过分析流动资金周转率与本企业的历史指标、计划指标及同行业指标的差异,及时找出不利因素并找到解决方案,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足够的现金流。

  2.预算管理与成本管理

  大型施工企业的组织结构通常分为集团公司、经营子公司和项目部,其中项目部是企业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的基本单位。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成本的控制才能达到良好的预算效果。

(1)加强预算管理意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施工企业应成立专业的预算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信息,编制出行之有效的预算书,并以其作为责任目标由各级责任人贯彻执行。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将预算的执行效果与目标预算进行对比,找出差错并分析原因,从而不断的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2)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是施工企业经营利润的有效保证。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是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施工项目实际发生的一切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不断的降低项目成本。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应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管理:

①加强成本费用各要素的控制力度,通过预算管理中各项费用要素的管理标准和企业的管理实施细则来加强项目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费、间接费用等成本要素的控制;

②明确成本控制责任,对于一个施工项目而言,首先应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度;其次,根据项目的部门设置和人员安排,分解落实工作及成本控制责任;最后,实行严格的成本考核制度;

③提高项目合同管理水平、尽量避免不可预知的成本。企业在施工合同签订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市场价格水平、款项支付条款、违约条款等,应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在合同制定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应请教专业人士,采取有利的手段,转移或者规避风险,维护企业的利益。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励,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施工企业首先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也反映出企业内部管理的水平、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规定并积极的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杨琳。浅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J],商业文化,(07)。

[2]戴玉霞。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探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07)。

关于财务会计的论文推荐11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论文【1】

  摘要: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有哪些不同点,本文就二者的定义、会计原则、进行了区分,并结合二者的联系探讨了二者分离的必要性。

  关键词:财务会计;税务会计;联系;区别

  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定义比较

(一)财务会计的定义。

  财务会计不同于税务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主要用来反映单位现金流量、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等经济活动,同时对企业相关经济活动起监督作用。

(二)税务会计的定义。

  税务会计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会计学科,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相对财务会计来说,它是一门专门会计。

  它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以国家现行税收法令为准绳,全面、系统、连续地运用会计学的核算方法和相关理论对税务活动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监督和核算的学科。

  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原原则的比较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原则差异导致了二者的导向差异,和财务会计原则相比较,税务会计原则所体现的税收原则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如果用财务会计原则去衡量税务会计原则就会认为它存在诸多不合理。

  由于二者原则差异的存在,在企业会计实务中,两类原则要互相遵循以确保会计质量。

(一)谨慎性原则。

  企业在具有不确定因素的时候进行评估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性原则,全面估计到各类风险,这就是财务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财务会计在谨慎性原则前提下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的虚盈实亏状况,它有利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但却违背了税务会计原则。

  因为税务会计遵循的是据实扣除原则,也就是说所有事项必须真实发生,否则就会有偷税嫌疑。

  会计人员凭借职业判断做出的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并没有真实存在,由于国家税收不可能承担纳税人的经营风险,且税法强调的是“真正发生”。

  所以税法不会允许财务会计这种风险估计的存在。[1]

(二)相关性原则。

  财务会计信息跟使用者决策相关,必须对使用者提供有用信息,这就是财务会计的相关性原则。

  而税务会计中的相关性原则是指在计算所得税的时候,纳税前扣除的费用要与同期收入存在因果关系,它是从政府征税角度出发的。

(三)权责发生制原则。

  财务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税务会计却是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结合,也称为修正权责发生制。

  因为二者在对纳税义务的精神确定上是一致的,因而税法总体上对权责发生制持支持态度,而在另一方面,税法对权责发生制带来的大量会计估计却持保留态度。

  就是说在权责发生制不利于税收保全时,税法会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去给以保全。

  税法对权责发生制是有条件地接纳采用以保全税收和收入均衡。

(四)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不只是根据经济事项的法律形式进行会计核算,还应当按照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它是财务会计的重要原则。

  财务会计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关键在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可靠性,而税务会计中对所有涉税事项的计量和确认不能估计,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也就是说税务会计对该原则的解释更强调的是实质至上。

  财务会计可以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计提坏账准备,但税法却不可以。

(五)配比原则。

  费用确认的基本原则就是配比原则,它涉及到大量的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

  在税务会计中,所得税法基本上是认可配比原则的,税法规定税款应当在配比的当期申报扣除,不得提前或滞后。

  而在财务会计核算中,因为核算对象的众多,需要将不同类别的费用进行合理分配和分类。

  税法中的配比原则在包含这些方面的基础上还要同时依照相关性原则。

  因而,税法的配比原则具有更广的范围。

(六)历史成本原则。

  财务会计以公允价值来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财务会计中引入了很多可收回金额、现金流量现值等公允价值概念。

  和财务会计相比较,税务会计对历史成本原则尤为拥护,因为纳税是法律行为,必须有可靠的证据以确保其合法性。

  与公允价值相比,历史成本原则可靠性强,因而在涉及税务的诉讼中可以提供有力证据,所以税务会计只有在历史成本不存在的情况下才可能接受公允价值。

  因而财务会计坚持公允价值而税务会计坚持历史成本原则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三、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联系及分离的必要性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作为一项实质性工作,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于会计学科范畴,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税法条款对会计概念和计算程序的应用表明二者相互依存,从某种程度来说,税法的实施离不开对会计技术的借鉴,税收管理的日趋成熟也归功于会计方法。

  从另一方面来看,税务会计使财务会计处理更加法制化和规范化,对财务会计产生了深远影响。[2]

(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

  1.加强企业管理的需要。

  在当前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结合的会计体制下,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要时常被忽视,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信贷等相关部门,这样的情况对加强企业管理很不利。

  将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分开对待,企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不用完全照抄税法规定解决会计业务,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去选取会计程序和方法。

  这样财会人员也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管理,避免杂乱的会计核算。

  2.健全我国税制的需要。

  税制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是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合一的体制下,各项税务要求和复杂的计税工作无法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全面体现。

  有时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利用税法的漏洞出现少缴税的行为。

  所以必须建立统一的税务会计以实现依法纳税的需求。

  3.我国会计体制改革的需要。

  建立一套能真实反映企业会计信息的会计准则体系是我国会计体制改革的目标,不再具体规定会计核算方式就使得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随着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愈加明确,因而只有将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才能使财务会计按照新的会计制度和准则进行监督、核算,也才能确保会计改革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任坐田,陈慈.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公允价值的比较及其相互借鉴[J].财经论丛,.3(2).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立法起草小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及适用指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2】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深入,企业会计审计和会计财务审核工作对企业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加强对企业会计审计和会计财务审核工作的解析研究,有利于企业更好的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企业金融风险的规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实现企业战略意图。

  本文对企业会计审核及会计财务核算工作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简要解析,研究了现实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会计审计 会计财务核算 问题 对策

  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审核都是企业经济管理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时代产物。

关于财务会计的论文推荐11篇(财务会计学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