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现代散文现状3篇(优美的现代散文),以供参考。
现代散文现状1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现代散文诗歌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1、《沪杭车中》
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
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2、《初恋》
日·岛崎藤村
记得苹果树下初次相会
你乌黑的云发刚刚束起
一把雕梳斜插在头上
衬着脸庞如花似玉
你温情地伸出白皙的纤手
把苹果塞进我的怀中
那微泛红晕的秋之硕果
恰如我俩萌生的恋情
但我无意地吐出叹息
轻轻飘落在你的双鬓
欢乐的恋爱之杯
斟满你的蜜意柔情
在那片苹果树林里
有一条自然而成的小路
羞赧地向我问起
是谁最早把它踏出
3、《只要彼此爱过一次》
汪国真
如果不曾相逢
也许
心绪永远不会沉重
如果真的失之交臂
恐怕一生也不得轻松
一个眼神
便足以让心海
掠过飓风
在贫瘠的土地上
更深地懂得风景
一次远行
便足以憔悴了一颗
羸弱的心
每望一眼秋水微澜
便恨不得
泪水盈盈
死怎能不
从容不迫
爱又怎能
无动于衷
只要彼此爱过一次
就是无憾的人生
现代散文现状2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现代经典散文诗歌大全,欢迎阅读。
【篇一:《相邀春天》】
走过雨季
横渡冰雪厚重的年轮
在春天里
发现你最美
如若你欣喜地一句
你的春天在哪里啊
你的眼神告诉我的我都放在了春天的——眼眸
【篇二:《时间都去哪了》】
台上放着一碗面花
这是送给亲爱的他
他从来没有细看她
她从来没有怪过他
阳光照耀她的脸颊
岁月使它不再光滑
匆忙辛苦一辈子啊
只因他喊她一声妈
时间都去哪了?
只留下她的匆匆华发
辛苦一生
她却从来没有说累了
时间都去哪了?
只留下她的匆匆白发
无怨无悔
她心里却只有牵挂的他
【篇三:《梦中小城》】
我的梦,有一个小城,小城能住一个人。
没有杂乱的市场,没有众多的居民,冷冷清清,安安静静,只有一个花园,只有一颗大树,只有一片落叶,只有一簇花丛,只有一团薄雾,只有一阵微风,还偷偷掩藏着——
浅浅的喜欢,淡淡的忧伤,深深的爱恋,悄悄的依恋。
我的梦中人,谁住我梦中的小城。
【篇四:《我们的80年代》】
毛芽子甜根儿麦乳精,草垛子鸟蛋儿炸牛粪;
我们的八零年代。
跳跳蛙滾铁圈儿皮筋和弹子,捡块石头跳房子;
我们的八零年代。
午后的过家家和晚饭后的凉床巴,感叹萤火虫的奇妙,幻想故事里的金戈铁马;
我们的八零年代。
向往春节里的烟花,嘴馋油炸后的锅巴;
听锤子凿打麦芽糖饼的乒乒啪啪;
在小货郎的拨浪鼓声中害怕着妈妈撕心裂肺的喊我回家;
没有蛋糕的生日却惊叹碗里的鸡蛋花和手绘的祝福卡;
拿了大红花后蹦蹦跳跳的回家,奢望着等了半天的爆米花;
我们的八零年代。
上学的途中田野里青蛙呱呱呱,放学的路上池塘里水鸭嘎嘎嘎
哦!
还有那乱扔石子差点被大头鹅咬住屁股的他;
我们的八零年代。
歪着身子掏着大梁我们学会了自行车,虽然经历过无数次的摸打滾爬;
站着小板凳被烟熏的满脸泪花,却香喷喷的吃着自己做的那还有点夹生的粑粑。
烤玉米烤地瓜,围着灶台等着那榨干的油渣渣;
我们的八零年代。
那时幻想着长大,而现在却向往那时的他;
10年后我们的八零年代成了回忆,就像是那南方冬天里许久不见的雪花;
20年后我们的八零年不再会有人提起,更多的就是疲惫于生活中的酱醋茶;
而50年后我是否记起,由回忆变成故事的八零年代,向我的孙儿们提起,什么是抓子儿和翻麻花儿。
【篇五:《我眼中你的永恒》】
我就像是徐志摩一样,为你写诗
写你年轻的过往
写你繁华的生命
幸福的长河就像是永不到头的梦那样漫长
你倾城的回眸仿似早天里最美的霞光
曾经薄如轻纱的记忆之门打开
涌来对你绵延无尽的记忆洪流
偏生我宁愿在此中淹没
醉心于与君初识的那刻
唯愿时空静止
从此你我长存在时光的永恒之中
没有别离
没有他人
这世界,我眼中
独你一人
【篇六:《忧伤的花儿》】
手捧鲜花的姑娘
寂寥的望着车窗外
这就好像是遗忘了什么
我想啊
她一定是开心的他一定是开心的它也一定是开心的仅仅是这个下午
但现在是晚上
到了晚上
花儿就失去了赠予人的意义
可怜的花儿或是可怜的人儿
我竟害怕这样的夜晚
更害怕天不会亮
我担心的就是我自己
至于他们
他们的夜晚不需要花
因为没有意义
现代散文现状3
(一)文道统一,以情育人
“文”即文章的语言文字形式,“道”除了思想内容外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语言,而是以学校教学科目形式出现的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在有关母语、民族通用语的教学中,语文形式和思想内容不仅是互相依存,辩证统一的,而且是在教学中同样都应该受到高度重视。散文教学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本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语言工具去认识和反映现实,正确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四个原则即文道统一原则、听说读写互相促进的原则、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课内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初中现代散文教学首先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把握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特点:一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在听说读写过程中熏陶感染,逐步深入学生的心灵;二是具体形象,要抓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多采用形象化的语言;三是以情育人,运用课文佳作所包含的真挚感情去叩击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既收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又培育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四是激思励志,要抓住文章或所教内容的精要之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进行思维,激发他们生疑、质疑,探索生活和人生的真谛。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一切积极因素,深入教材把握文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启迪他们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奋斗不息的精神,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校过程中的独特体验。[1]特别是在散文教学中,语文训练和思想内容是密切相关的。语言文字是文章表情、达意、载道的工具。所以我们学习了基本的语言知识后应该深入教材,发掘教材中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其健全人格。
(二)优化导入,体验情感
薛晓嫘在《现行组织者与语文新课导入设计》这一篇文章中提到:先行组织者即“新课导入语”它的作用只有一个,即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它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即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去动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技能。”先行组织者的运用,就在于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尚未具备能够同化新课学习的认知框架时,从外部影响学生,帮助其重新建立与新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认知框架,从而有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2]
散文教学的起始阶段尤为重要,情境的创设主要在于导入的设计,教师应该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感情基调一致的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把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情景之中,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需求,让学生渐入佳境,与作者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建立起一座学习的桥梁,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营造意境
散文,尤其是借景抒情的散文,往往都会营造一种意境,散文内涵的赏析,要借助于意境的体会。营造意境导入就是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把作者笔下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散文以意境取胜,生动传神、浓郁深邃的意境,是一篇优秀散文的生命要素,所以教师的导入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境”,感知情与景的水乳交融,神与形的和谐统一,在欣赏过程中渐渐走进审美艺术的殿堂,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感情铺垫
散文教学渗透着审美情感和体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散文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学习散文不走近作者的情感深处,就不能真正的理解作者,也不会理解作者的情感。在导入的时候教师应该作一定的感情铺垫,用与作品一致的感情色彩的语言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情感准备状态,用心去感受作者的感情,把阅读学习的过程当作是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真正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行情感的碰撞,进行生命的对话。初中现代散文情感强烈,字字句句都饱含深情厚意,只要用心去领会,是不难体会作者的深沉情思的。
3.介绍写作背景
在导入的时候介绍写作背景也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散文是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作者的情感受到时代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事,同一物,同一景由于每个人的处境不同、个性不同等,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怀和感触。散文中的情体现着作者独特的个性,同时也带有时代社会的印记。所以在教一些时间跨度大、写作背景较复杂的散文时,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作者和文章的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在学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这篇散文时,不了解相关的背景材料是不行的。课文虽然很短但是涉及了历史事实和社会知识,除参照注解外,读懂这篇文章还需要参考一些相关的资料。教师在导入时就可以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及相关资料。
(三)创设情境,欣赏课文
语文课程改革要有现代意识,也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化的今天,多媒体的运用越来越普及,不少学校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散文教学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这样可以使内容更直观、更生动,给学生的学习创设相应的意境。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这篇散文的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同学可能没见过,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放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让学生从感观上对安塞的腰鼓形成一个初步认识。
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弄清散文的线索。散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在教学的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应该有所侧重,所以需要学生先理清文章思路,抓住文中的“题眼”,再以“题眼”为支撑点架起整体结构的轮廓。在学生了解文章的布局后,教师可以选取最能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地方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品味语言,积累语感
散文对语言的要求很高,优秀的散文有诗一般的语言。在学习鉴赏散文的过程中只有细细品味文中那些经过作者精心锤炼的语言,才能体会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感情,感受其中的魅力。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散文有不同特色,偏重议论的散文,语言比较严谨、平实、准确;偏重记叙的散文,语言形象、优美、生动;偏重抒情的散文,语言细腻、富有感染力;偏重写景状物的散文,语言传神、具有绘画美和音乐美。除此之外,同一个作家用的语言在不同作品中也不用。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的语言朴实无华,情真意切又洗练自然《绿》的语言则是精雕细刻,浓墨重彩、栩栩传神,把景色之美写得淋漓尽致。学生通过对散文语言运用的学习,可以丰富积累,增强语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学生在阅读这些散文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在《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概念辨析》一文中介绍了几种阅读方法:浏览;略读;精读;阅读欣赏。对于不作要求的课文,学生可以采取浏览和略读两种方式,简单了解即可;对于教材的重点文章,就要去精读和阅读欣赏,尽可能达到背诵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全面提高语言的过程中加强积累。
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感积累,教学中也要注意运用听说读写相互促进这一原则,“听、说、读、写是四种不同的语文能力,听是口头语言的理解,说是口头语言的表达,读是书面语言的理解,写是书面语言的表达。”[3]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中的语言文字就是听读能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说写的能力。这四种能力是语文能力最简明、最科学的概括。坚持听说读写相互促进原则是因为这四种能力存在本质的联系。虽然一个人的成长往往是先学会听说,然后才会读写,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而且一种能力常常可以迁移为另一种能力。在听说训练的时候要有意识的为说写训练提供营养,在说写训练的时候要尽量利用、借鉴听读训练所提供的范例。在训练过程中做到从听中学说,从读中学写,通过听读训练提供的范例,进行各种说写练习,给学生的语感积累创造条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师平时还可以让学生多摘录名言名句,或者好的文章;也可以诵读一些经典的作品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匆匆》等,隔段时间就办一个经典美文朗诵会,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也可以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朗诵、演讲、辩论比赛,通过这些比赛达到锻炼能力达到积累语感目的。
现代散文现状3篇(优美的现代散文)相关文章:
★ 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看法3篇 根据所学,谈谈对基础教育改革现状的理解
★ 瓮安县民营医院生存发展现状3篇 贵州省瓮安县私立医院有哪些
★ 浙江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分析3篇(浙江文旅发展现状)
★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报告3篇(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现状及调研)
★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之我见3篇 我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看法
★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建议3篇 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形势
★ 阜阳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现状调查报告3篇(学校食堂卫生食品安全自查报告)
★ 社区护理调查现状报告2篇(以社区为中心的护理社区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