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件管理制度3篇(公司基本安全管理制度文件有哪些)

时间:2022-11-02 14:00:20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安全文件管理制度3篇(公司基本安全管理制度文件有哪些),供大家参阅。

安全文件管理制度3篇(公司基本安全管理制度文件有哪些)

安全文件管理制度1

  办公楼卫生管理制度

  为加强办公楼卫生管理,创造整洁、美丽、舒心的工作环境,制订本制度。

  办公楼卫生管理的总目标:地面清洁,窗明几净;物见本色,一尘不染;物置规范,整齐有序;不存死角,没有异味。

  一、区域划分与任务明确

  1.中层干部和部门人员办公室的地面、内窗户、外窗户内侧、办公桌椅、橱柜的卫生打扫、物品整理由各部门办公室人员负责。

  2.高层领导办公室、会议室、培训室、网吧、厅堂的地面、内窗户、外窗户内侧、办公桌椅、会议桌椅、橱柜的卫生打扫、物品整理由保洁员负责。

  3.走廊、楼梯地面、楼梯扶栏和卫生间、茶水间、准备室等室内地面、配套设施、内窗户、外窗户内侧的卫生打扫、物品整理由保洁员负责。

  4.所有外窗户外侧由大楼保洁管理部门联系专业公司或专业人员定期清理。

  二、整洁目标与打扫周期

  5.棚顶无吊灰,墙上及粘贴悬挂物上、开关插座上无积尘。

  6.门内外侧、内窗户玻璃、外窗户玻璃内侧干净,房门拉手处、灯开关上无污渍;电话、电脑显示屏、主机、键盘上无积尘和污渍。

  以上每周打扫一次,存在问题随时处理。

  7.办公桌椅、沙发、茶几、书柜等保持干净,垃圾筒内容物不超过三分之一,无异味。

  8.办公物品、其它必需品摆放整齐有序,桌面及文卷柜上不乱放物品。

  以上每日整理一次,存在问题随时整理。

  9.会议室、培训室的地面、桌椅、茶具等保持整齐、洁净;吸烟室通风、整洁、烟具得到及时清理。

  10.茶水间、洗手间及内部设施保持干净,大便池、小便斗无黄斑、无污渍,小便斗保持除味丸,洗手台保持肥皂、洗手液、干手纸等。

  以上存在问题随时整理,使用后及时恢复。

  三、保洁要求与习惯养成11.无论是办公室人员还是专门保洁员都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保洁工作,养成良好的保洁习惯。

  12.卫生打扫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照目标,按照要求按周期打扫,不见脏也要打扫。

  13.重打扫更要重保持,全体人员应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吐痰入盂,废物入箱,不得随地吐痰,不得乱扔杂物;

(2)剩余茶水倒入专用桶,不得从窗户向外倒,不得倒在洗脸池和小便池内。如果倒入抽水马桶内须及时冲厕。

(3)提倡戒烟,禁止游烟。吸烟者除陪同来宾可在会议室吸烟外须到吸烟室吸烟,不得乱弹烟灰,不得乱扔烟头。

(4)在办公楼内外见到杂物及时捡拾送到垃圾箱,见到严重污渍主动联系有关管理或打扫人员;

(5)文明如厕,大便入池,小便入斗,手纸入篓,便后及时冲侧。不得大便不冲,不得蹲厕所抽烟;

(6)下班前应将办公室窗户关严锁好,防雨、防盗,关闭电灯、电脑、空调等所有用电器。不得不锁门、不关电灯和空调。

  四、大楼管理与检查考核

  14.公司工会和环安后勤科是办公楼保洁的主管单位,负责员工遵守本制度的引导、督促、检查和评比工作。

  15.办公楼卫生管理实行定期检查,每月底进行。检查和评比由工会牵头,由环安后勤科配合,通知各部门派代表参加。

  16.检查评分结果在公告栏内公布,汇总结果列入对部门负责人的工作考核。

  17.公布检查结果的同时,对做得好的进行表扬,对做得差的进行批评,树立正面典型,敦促问题整改。

  18.大楼晚间大门关锁、早间大门开锁由南门保安负责,由环安后勤科考核,考核情况及时公布。

  19.凡违反第13条中所列“禁止”、“不得”内容的,发现一次扣当事人30元,屡次三番违反者,发现一次扣当事人100元。

  20.各部门可根据以上要求进行细化,排出值日表,量化考评办法,认真加以落实。细化的二级制度报工会,对做得好的部门,公司给予通报表扬。

  某某公司总经办

安全文件管理制度2

  首 件 检 验 管 理 制 度

  Q/AL-GL-A6-2012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文规定了首件检验的定义、目的及控制要求等。本文适用于所有生产及新产品轮胎的生产。

  2、术语 首件:

  a新投产的产品中第一批(件)产品。

  b产品结构设计、配方设计有重大变革,工艺条件要素发生较大变化时,生产的第一批(件)产品。

  c老产品停产半年以上生产的第一批(件)产品。

  d设备更新或新机头、新模具投产时生产的第一批(件)产品。e所有试验、停产半年以上、配方重大变革、工艺要素等主要因素变化时,第一批以一件(车、模)为标准,第二批扩大至三倍,确认无问题后批量投入生产,如发现仍有问题应重新调整、重新试验。f班组每种规格生产的第一件(个)产品或半成品。

  3、首件检验的目的

  通过对首件产品进行检验,鉴定其质量能否达到规定标准。通过对首件鉴定、验证技术设计、工艺装备、加工方法、检测手段等对产品质量的保证能力。

  通过对首件鉴定,发现其它方面的问题,以便采取对策解决。

  4、首件检验要求

  首件控制,检验按自检、互检和专检相结合原则进行。首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半成品,操作人和检验人员必须按标准检查后,确认合格才允许交至下道工序。

  新产品投产、重大更改等开始生产的首件产品,技术处技术人员必须到现场掌握生产过程中半成品质量及工艺情况。

  中间产品的首件,必须经检查员会同技术人员根据标准共同鉴定,确认合格后,方可流入下工序。

  停产超过一年的规格重新投产时必须做产前鉴定,产前鉴定必须做全项检验。

  中间产品的首件为不合格时,必须查明原因,制定出整改措施,重新生产。重新生产时首件仍按首件产品处理。

  5、职责

  技术部门人员(车间主任、带班主任)

  投产通知必须以技术文件形式下达,确认工艺条件,工艺装备,施工标准,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等。

  首件产品投产前,现场检查工艺装备(机头、模具)确认合格后投入使用。

  首件产品投产,要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首件产品试验发现质量问题,应停止生产,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后,重新下达首件生产技术通知。

  技术部门人员对a-e产品必须现场进行首件检验。操作人员:

  在首件产品制造过程中,发现原材料、工艺操作、文件、图纸、工装等方面的问题,及时通知车间、技术部门、质量管理处技术人员现场处理。

  按施工标准要求施工,加强自检,填写在质量记录卡上,对加工的每件半成品贴工代号(章)

  操作人员对a-f的产品必须现场进行首件检验。质量检验人员(车间主任、带班主任)

  按照技术条件及施工标准,对首件产品进行全面测量和检查,达不到施工标准要求,停止生产并上报。

  对各种半成品按规定项目检查,确认合格后方能入库。首件最终产品要及时进行表面的外观检查。质管人员对a-e项的产品必须现场进行首件检验。试验人员

  试验方法符合标准规定,试验及时。试验要做好原始记录,试验数据准确无误。试验报告必须打印清楚,手续齐全报告及时。

  6、产品记录的保管

  首件检验的各类记录由各生产部负责保管。

  首件产品的最终产品由实验室按技术部门通知要求试验报告,统一编号并注明首件字样,做为产品鉴定的依据,连同设计说明书妥善保管。

  7、考核方法

  各部门未按各自职责做好首件检验造成后果者按工艺差错事故管理规定执行。

安全文件管理制度3

  原材料、外协件管理制度

  Q2/TXY02-Ⅰ-、总则

  本制度对压力容器用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入厂验收、存放、发放的要求作出规定。

  2、职责

  质检科负责原材料的验收管理,供销科负责原材料的存放、发放管理。其他配合。

  3、材料入厂验收原则

  材料的入厂验收控制程序和方法执行《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以下简称手册)“采购与材料质量控制”的规定。

  入厂的材料均应附有质量证明书或产品合格证,否则应予拒收。

  质量证明书和材料标记的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当材料的质量证明书出现以下任一种情况时,应对材料进行复验或作拒收处理:

(1)质量证明书内容不全;

(2)质量证明书内容与实物不符;

(3)质量证明书中的炉(罐、批)号与实物相符,但其它内容不完整;

(4)质量证明书内容完整但实物上的炉(罐、批)号已混淆或模糊不清。

  复验的内容及要求还应符合《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相关制造标准的规定。

  4.入厂检验的项目和要求

  钢板和钢管

  质量证明书审核

  质量证明书应满足手册“采购与材料质量控制”的要求。

  标识复核

  钢板上的明显部位应有清晰、牢固的标识,至少包括材料制造标准代号、材料牌号及规格、炉(批)号等,标识应与质量证明书一致。

  规格、数量

  材料规格、数量应与订货合同或采购单中的相关要求一致。

  外观质量(表面质量与尺寸偏差)

  表面质量和尺寸偏差应满足相应生产标准的规定。

  化学成份分析

  化学成份试验方法为GB/T223-91,其结果均应符合相应生产标准的规定。

  力学性能试验

  试件按GB/T232-99标准经180°弯曲试验,不得出现断裂或超过标准的缺陷,拉伸试验方法为GB/T228-2002,冲击试验方法为GB/T229-94,其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

(1)材料标识逐张(根)进行复核。

(2)规格、数量按合同或采购单进行核查。

(3)外观质量抽查每批不小于2张(根)。

(4)材料需复验时按炉(罐)号进行化学成份分析,按批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

  焊条

  质量证明书审核

  质量证明书应满足手册“采购与材料质量控制”的要求。

  标识复核

  焊条按批号抽查,包装应完好无损,标识清晰,并标有生产标准及焊条型号、牌号、规格、批号、制造日期、制造厂名、商标、标记应与质量证明书内容一致。

  规格、数量

  材料规格、数量应与订货合同或采购单中的相关要求一致。

  尺寸和药皮外表质量

  宏观抽查焊条是否有锈迹、受潮,焊条的偏心度是否符合标准,焊条的药皮是否均匀,紧密地包覆在焊芯周围。焊条引弧端药皮应倒角,焊芯端面就露出。如发现焊条严重受潮,药皮脱落等禁止使用。

  检查数量

(1)标识逐箱(盒)进行检查。

(2)尺寸和药皮外表质量抽查数量不少于2包(100根)。

  焊丝

  质量证明书审核

  质量证明书应满足手册“采购与材料质量控制”的要求。

  标识复核

  焊丝标牌上应有型号(牌号)、生产厂名、生产标准、炉(批)号和钢丝直径、生产日期等内容并与质量证明书一致。

  规格、数量

  材料规格、数量应与订货合同或采购单中的相关要求一致。

  表面质量和尺寸偏差

  钢丝表面不应有锈蚀、氧化皮和其它不利于使用的缺陷,其尺寸偏差范围应在相应

  标准规定范围内。

  抽查数量

(1)标识逐卷(盘)检查。

(2)表面质量和尺寸偏差每批抽查两卷(盘)。

  焊剂

  质量证明书审核

  质量证明书应满足手册“采购与材料质量控制”的要求。

  标识复核

  焊剂铭牌上应有型号、生产厂名、生产标准、炉(批)号和钢丝直径、生产日期等内容并与质量证明书一致。

  规格、数量

  材料规格、数量应与订货合同或采购单中的相关要求一致。

  抽查数量

  焊剂按批号进行验收,或按同一时间进厂的数量为一批进行检查验收。

  外购外协件

  外购外协的受压元件应选择具有受压元件制造许可的制造厂家的产品。

  封头

(1)质量证明书复核

  质量证明书应满足手册“采购与材料质量控制”的要求。

(2)标识复核

  至少应有材质、规格和产品批号标识,并与质量证明书相符。

(3)规格、数量

  材料规格、数量应与订货合同或采购单中的相关要求一致。

(4)外观质量

  外观检验的要求和抽查数量应按有关国家现行标准或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当标准不明确时,可按下列要求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质量应符合:

  a、无裂纹、缩孔、夹渣、折叠、重皮等缺陷;

  b、锈蚀、凹陷及其它机械损伤的深度,不应超过产品相应标准允许的壁厚负偏差。

(5)检查数量100%。

  其它配件

(1)质量证明书复核

  质量证明书应满足手册“采购与材料质量控制”的要求。

(2)标识复核

  法兰等配件至少应有材质、规格和产品批号标识,并与质量证明书相符。

(3)规格、数量

  材料规格、数量应与订货合同或采购单中的相关要求一致。

(4)外观质量

  外观检验的要求和抽查数量应按有关国家现行标准或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当标准不明确时,可按下列要求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质量应符合:

  a、无裂纹、缩孔、夹渣、折叠、重皮等缺陷;

  b、缧纹、密封面、坡口的加工精度及粗糙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或制造标准,螺栓、螺母的螺纹应完整、无划痕、毛刺等缺陷,螺母应配合良好,无松动或卡涩现象;

  c、法兰密封面、金属环垫、缠绕式垫片不得有径向划痕、松散、翘曲等缺陷。

(5)检查数量

  a、主要受压元件的配件100%进行检查。

  b、受压元件配件每批(同制造厂、同规格型号、同质量证明文件、同时到货)应抽检10%且不小于1件。凡抽样检查中的样品中,若有一件不合格,按原规定数量加倍抽检,若仍有不合格,则该批元件不得使用,按不一致品作好标记和隔离。

  5、入厂验收标识

  入厂验收合格后,应按《钢印标识编号规定》对检查合格的材料进行标识。办理入库手续,分类存放。验收后的质量证明书由检验员送监检员审查后交材料责任师存档。

  对“不合格材料” 隔离存放,由材料检验员在实物上作出明显的不合格标识,填写不合格品报告,经材料责任师签署意见后交供销科向供货方作权益交涉。

材料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书、检验报告(含复验报告)、材料入库验收单〕由材料责任师负责保管,并统一编号,建立材料验收台帐,便于检索。

  6.材料的存放与发放

  仓库保管员对材料的保管和发放负责,应按程序和要求执行。材料责任师应经常查看材料保管与发放情况,发现材料标记模糊或脱落等问题,应及时核对,重新标记。

应建立“压力容器受压元件材料领用统计表”,载明材料的库存和发出的动态信息。

材料应专区存放,设立待检、合格、不合格材料区。并应按类别、牌号、规格和材料入库编号分类存放,应有明显、正确无误的标识,标记移植按《钢印标识编号规定》执行,加强对材料表面保护,吊运时防止磕、碰、划伤。

  不锈钢材料必须室内存放,并以木材或橡胶板衬垫(无论地面堆放或货架存放)。不锈钢材料表面严禁磕、碰、划伤,搬运、起吊时,不得直接使用钢丝绳。

  压力容器材料发放前,由生产科出具领料单交于车间班组,车间班组根据领料单与制造工序过程卡核对无误后到仓库领料,仓库保管员核查领料单上的牌号、规格与制造工序过程卡内容是否一致,经材料检验员确认在制造工序过程卡上注明本厂编号后,才能发放材料。领料人员在“压力容器受压元件材料领用统计表”上签字,否则不得发放。

  发放材料时,用于受压元件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必须印证齐全,并应按《钢印标识编号规定》的规定进行材料标记移植,操作者移植,检验员确认。保证产品用材的正确性和可追溯性。

  焊接材料保管、发放按《焊接材料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

  7.相关表卡

《材料采购单》

《材料验收通知单》

《材料复验单》

《压力容器材料代用单》

《材料验收台帐》

《外协、外购件验收入库通知单》

安全文件管理制度3篇(公司基本安全管理制度文件有哪些)相关文章:

事业单位车辆管理制度3篇 行政事业单位车辆管理办法

人力资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范本3篇 人力资源公司的章程及管理制度

企业灵活用工管理方案5篇 灵活用工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4篇 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疫情期间管理规章制度条例10篇(关于疫情期间的规章制度)

小区疫情期间管理制度3篇(疫情期间小区管理方案)

小学防汛安全管理制度2篇 学校汛期安全管理制度

经典的晨会奖惩制度范文3篇(晨会奖罚制度)

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6篇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百科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5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