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运用题3篇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供大家赏析。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运用题1
23.《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附答案)看拼音写词语。
suō yī ruò lìchénɡ jìbái lùzhòu yè yǎnɡ cán sānɡ yè sài wài辩字组词。耕() 赛() 衰()耘() 塞() 蓑()绩() 须() 笠()渍() 需() 粒()先解释带点的字,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____________ 川:_________ 子规: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未解:_________ 供:_________ 傍: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箬笠:_________ 蓑衣:_________ 归:_________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__________所作,这首诗主要描写江南农 村____________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 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2.《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___,从“桑阴”一词 中可以看出,诗句描写的是__________时节的景象,“也傍桑阴学种 瓜”一句表现了乡村儿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歌子》的体裁不是诗,而是__________。
4.这首词前三句写景,时间是在________季,地点是在____________。
作者写景时十分注重色彩的描写,如鹭的颜色是 __________,桃花 的颜色是___________,箬笠和蓑衣的颜色分别是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给人秀丽、清新之感。
5.词的最后一句写人,生动地表现了渔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生活情趣。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
1.我能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想象出山 原翠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的画面。
2.我能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想象出小 孩在树阴下学习种瓜的场面。
3.我能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桃红水碧、鹭飞鱼肥的江南美景。默写。
乡村四月【宋】翁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歌子【唐】张志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答案看拼音写词语。
蓑衣 箬笠 成绩 白鹭 昼夜 养蚕 桑叶 塞外 辩字组词。
耕(耕田) 赛(比赛) 衰(衰老) 耘(耕耘) 塞(塞外) 蓑(蓑衣) 绩(成绩) 须(必须) 笠(斗笠) 渍(污渍) 需(需要) 粒(饭粒) 先解释带点的字,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山原:山陵和原野。
川:平地。
子规:杜鹃鸟。
句意:意思是:山陵和原野一片绿色,稻田里的水色映照着天空的光 辉,只听见杜鹃鸟不停地在蒙蒙细雨中叫着。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未解:不懂。
供:从事。
傍:靠近。
句意: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着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 的下面学着种瓜。
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箬笠:用竹篾、箬叶编织成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 具。
归:回家。句意:江上一位老翁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悠然自 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主要描写江南农村初夏 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 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2.《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从“桑阴”一词中可 以看出,诗句描写的是初夏时节的景象,“也傍桑阴学种瓜”一句表 现了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勤劳好学。
3.《渔歌子》的体裁不是诗,而是词。
4.这首词前三句写景,时间是在春季,地点是在西塞山前。作者写 景时十分注重色彩的描写,如鹭的颜色是白,桃花的颜色是红,箬笠 和蓑衣的颜色分别是青和绿,给人秀丽、清新之感。
5.词的最后一句写人,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
1.我能从“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中想象出山原翠 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的画面。
2.我能从“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中想象出小孩在树 阴下学习种瓜的场面。
3.我能从“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中感受到桃红水碧、 鹭飞鱼肥的江南美景。
默写。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运用题2
古诗词三首习题 一、默写 独坐敬亭山 [ ] , 。
, 。
二、组词 螺( 摞( 骡( 三、解词 敬亭山: 厌: 和: 青螺: 忆江南: 谙: 四、填空 ①《独坐敬亭山》通过描写敬亭山的孤寂景象,抒发了作者 。
②《望洞庭》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图,表 。旧: 。蓝: 。
。曾: 。
。
洞庭: 。潭面: 。
。闲: 。
。
)潭( )谭( )坛( )庭( )廷( )挺( )谙( )暗( )蜓( )亭( )停( ) ) ) 望洞庭 [ ] , 。
, 。
忆江南 [ ] , 。
, 。
?达作者 ③《忆江南》是( )代诗人( 经观光游览江南春景所留下的印象,赞美了 。诗中的 写出江南的风光。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既写( ( 托了诗人 写 ) 。
(. )的作品。通过作者回忆曾 两句描) ,又抒发了) 、 ( )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 。
)的手法 。
“相看两不厌” ,表达了 。
“相” “两”二字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 。
结句境界;这两句诗中( )中有( ) ,无论是( )与( )都烘 (2)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运用(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 表现出 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提炼的,突出了诗人对 。
(3)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末磨。
”总写 。(4)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 确切的比喻,描绘 光水色比喻成 词的结尾用( 。
)说,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 。先写从远处看洞庭的 ,将洞庭湖的山 ;再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5 ) “能不忆江南?”江南的这种风光在洛阳是看不到的,所以吗? 六、解释诗句的意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末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七、写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运用题3
23、 《古诗词三首》 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cán sānɡ ( ɡuì ( ) yú ) ( zǐ ɡ u ī ( bái lù ) ( ) ( suō yī ) yún tián ) 二、 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桑 ( 嗓 ( 笠 ( 莅 ( ) ) ) ) 赛 ( 塞 ( 绩 ( 债 ( ) ) ) ) 耘 ( 耕 ( 昼 ( 宙 ( ) ) ) ) 路 ( 鹭 ( 原 ( 源 ( ) ) ) ) 三、我知道下列黑体字意思。
绩 A.把麻搓成丝或绳 (1 ) 昼出耘田夜绩麻 ( 傍 A.靠近 (1) 傍晚 川 A.河流 (1 ) 绿遍山原白满川 ( ( B.功业、成果 )(2) 成绩 B.临近 )(2) 也傍桑阴学种瓜 ( B.平地 )(2) 川流不息 ( ) ) ( ) 四、我理解了课文内容,我能完成下列各题。
1.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诗句描写时间是 是 ,地点 。
“闲人少”原因 是 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诗句描写地点在 是 有 景色。
3. 《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作者是 人 了 。展现了 、 、 、 。
,时间 , 诗 中 景 物 ,形成一幅 代诗 。
这 首 诗 描 写 。
4. 《渔歌子》这首词是 写,表现了 桑 ( ( ) 嗓 ( 鹭( ) 五、课内阅读我最棒。
乡村四月 [ ] _________ ) 塞 ( ) 耕 ( ) ) 赛 ( ) 耘 ( ) 路 代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默写古诗。
2 诗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表现了 诗人对乡村风光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对劳动生活、劳 动人民____________之情。
3 诗中_______、_______两个字表现了农民繁忙紧张生活。
赠送初中数学几何模型 【模型二】半角型:图形特征: A 45° 2 1 F D A 1 D F 3 4 B E C B E C 正方形 ABCD 中,∠EAF=45° 推导说明: ∠1= 1 ∠BAD 2 1.1 在正方形 ABCD 中,点 E、F 分别在 BC、CD 上,且∠FAE=45° ,求证:EF=BE+DF E' D F C D b F x-b C x-a a+b E 45° A B E 4 5° A x a B 1.2 在正方形 ABCD 中,点 E、F 分别在 BC、CD 上,且 EF=BE+DF,求证:∠FAE=45° E' D F C D b F x-b C x-a a+b E E 4 5° a x B A B A 挖掘图形特征: D b F x-b a+b C E' D b F x-b C x-a x-a a+b E 45° A x a B A 4 5° x E a B 运用举例: 1.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3,E、F 分别是 AB、BC 边上的点,且∠EDF=45° .将△DAE 绕点 D 逆时针旋转 90° ,得到△DCM. (1)求证:EF=FM (2)当 AE=1 时,求 EF 的长. A D E B F C M .以 D 为顶 2.如图,△ABC 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BDC 是等腰三角形,且∠BDC=120° 点作一个60° 角,使其两边分别交 AB 于点 M,交 AC 于点 N,连接 MN,求△AMN 的周长. A M N B C D 3.如图,梯形 ABCD 中,AD∥BC,∠C=90° ,BC=CD=2AD=4,E 为线段 CD 上一点, ∠ABE=45° . (1)求线段 AB 的长; (2) 动点 P 从 B 出发,沿射线 设运动时间为 t,则 t 为何值时, ..BE 运动,速度为 1 单位/秒, △ABP 为等腰三角形; (3)求 AE-CE 的值. A D E B C 变式及结论: 4.在正方形 ABCD 中,点 E,F 分别在边 BC,CD 上,且∠EAF=∠CEF=45° . (1)将△ADF 绕着点 A 顺时针旋转 90° ,得到△ABG(如图 1) ,求证:△AEG≌△AEF; (2)若直线 EF 与 AB,AD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 M,N(如图 2) ,求证:EF =ME +NF ; (3)将正方形改为长与宽不相等的矩形,若其余条件不变(如图 3) ,请你直接写出线段 EF,BE,DF 之间的数量关系. 2 2 2 A D A D N A F D F F B E C G B E C M B E C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运用题3篇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古诗相关文章: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3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的笔记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二首3篇(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3篇(语文下册四年级第一单元的作文)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3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古诗三首)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3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3篇 四年级语文试卷下册人教版期末考试
★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3篇(四年级上册冀教版语文期末试卷)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3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一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