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3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备课)

时间:2022-12-21 20:23:21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3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备课),以供参考。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3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备课)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1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整合设计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三篇精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课文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美好的品质。这正是编者安排的巧妙,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的故事代替了冗长枯燥的说教,让学生通过这些故事去探寻名人足迹,感受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从而受到启迪。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46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文中人物的对话,要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3.在对课文的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诵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4.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5.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时要讲得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故事时要认真。

  6.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7.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和概括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动作神态和对话来描写人物的能力,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三、重难点分析

  1、在对课文的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诵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3、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四、语言训练点

  1、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2、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

  3、培养学生运用动作神态和对话来描写人物的能力,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五、丛书整合内容

《陶行知先生和蜻蜓》 《重小事者成大器》 《华佗的童年故事》 《我不能忘记祖国》 《名人伴我成长》 《迷人的风采》 《品名人增智慧》 《群星闪耀》 《阿廖沙的童年》 《郑板桥画梅》

  六、教法设想及重难点问题解决方法

  1、针对本学段学生特点,大部分学生有自主识字的能力,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但遗忘较快,形近字、同音字错误较多,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初步学会略读、默读等读书方法,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把握各段的主要内容,并加强读书积累的指导。

  3、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整合优势。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突出单元主题。

  4、在阅读教学中,要使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总结本节课学习收获,布置学生课下继续搜集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阅读丛书上的相关课文。

  预习指导课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主题。2.明确要求,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预习单预习本单元内容。

(1)初读整单元的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识记要求认识的字,落实要求会写的字,积累词语。

  2(3)提出不明白的问题。3.合作交流,点拨引导(1)学习字词,扫清障碍。a.小组学习、汇报识字情况。b.积累四字词语。c.资料交流。

  d.写字:小组交流本单元难写的字,师范写,生练写。(2)出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多种形式读。《灰雀》最后一段。《奇怪的大石头》最后一段。《小摄影师》第十段。

(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4.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总结本节课学习收获,布置学生课下继续搜集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阅读丛书上的相关课文。

  1.出示本单元生字,自主识字。2.组长在组内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3.教师听写,小组内自查,依次过关。4.交流识字、写字方法。

  精读引领课 5灰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3.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人的物质财富更珍贵。4.学习、运用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丛书:《陶行知先生和蜻蜓》 整合点:

  1.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

  2.学习引用人物对话的不同形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

  基本教学流程: 1.检查预习,以学定教(1)听写本课生词。(2)交流不明白的问题。2.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1)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2)列宁很喜欢灰雀,比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3)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4)关注文中引用人物对话的句子,关注提示语的位置。3.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拓展阅读丛书《陶行知和蜻蜓》 画出陶行知说的话,写写自己的体会。4.巩固延伸,拓展运用

  你也学写一段人物对话吧,注意写好提示语。

  精读整合课 6小摄影师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运用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表达人物品质的方法。3.通过品读对话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关心、爱护的感情;小男孩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的感情。

  4.学习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丛书:《重小事者成大器》 整合点:

  1.“抓关键句—谈体会—悟道理”的学习方法。2.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基本教学流程: 1.检查预习,以学定教(1)听写本课生词。

  4(2)交流不明白的问题。2.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1)请同学们快速读文,你觉得高尔基或者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2)你从哪些地方觉得高尔基是一个非常关心孩子的人?从哪些地方看出小男孩是个有礼貌、会动脑的人?

(3)全班交流,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3.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自主阅读《重小事者成大器》

  甘地哪些地方感动了你,画出相关句子,写写自己的体会。4.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写一写你熟悉的一个人。

  精读引领课 7奇怪的大石头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感悟尊严的含义。3.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丛书:《华佗的童年故事》 整合点:

  1.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学习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表达人物品质的方法。基本教学流程: 1.检查预习,以学定教(1)听写本课生词。(2)交流与戏中遇到的问题。2.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1)课文,用 “ ﹏”划出李四光围绕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提出的一些问题。(2)出示问题,指导朗读:你认为这三个问题该用什么语气来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四光的善思好问)

(3)说说李四光他心中的疑问他怎么去解决的?指导朗读,读出执着,从 5 读中感受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3.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自主阅读《华佗的童年故事》

  华佗具有怎样的品质?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 4.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把李四光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说说你要学习他的什么品质。

  略读整合课 8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丛书:《我不能忘记祖国》 整合点:

  1.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2.选文的启示。基本教学流程: 1.略读感知,提取信息

  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2.小组互动,释疑解惑

  小组内讨论,宋庆龄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3.聚焦重点,品读提高

  课文运用一件具体的事例,写出了宋庆龄守信用的美好品质,再次品读课文,指导朗读。

  4.回扣主题,适时训练。

  阅读《我不能忘记祖国》,从这篇文章中,你又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宋庆龄?从哪里感受到的?

  拓展阅读课

  教学目标: 1.通读相关文章。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选 3.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丛书:

《阿廖沙的童年》《郑板桥画梅》《文同观蛇悟书法》《小才子戴大宾》 整合点:

  1.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2.选文的启示。基本教学流程: 1.紧扣议题,推荐文章

  根据阅读单,通读四篇文章,大体了解主要内容。2.借助读单,群文阅读 3.互动交流,分享收获

  重点交流《阿廖沙的童年》《郑板桥画梅》

(1)在初步勾画、感受的基础上,概括具体事例。(2)小组内合作交流。

(3)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订正。交流:表达方式—感悟启发—感情朗读(4)交流重点句子的含义。

(5)小结写法:每篇文章各写了什么事例?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有什么好处?

  4.归纳提升,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其他相关文章。

  文带给的启示。质的方法。

  表达训练课教学目标:

  1.交流对你最熟悉的一个人感受、体验。2.写出自己或别人的经历,抒发真实情感。3.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

  4.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修改作文的能力。整合篇目: 主题:最熟悉的人整合点:

  学习作者运用事例生动具体叙述、抒基本教学流程: 1.定向观察,积累素材

(1)导入新课,明确习作任务。

(2)课前:通过多种方式了解他人或自身诚信做人、有尊严地生活的事例,仔细观察当事人表现,积累素材,并积极与他人交流,为习作做好准备。2.方法引领,突破难点

(1)回顾课文《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

(2)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3.放胆试写,自主修改(1)学生自由表达。

(2)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习作中的错字、病句、标点。4.赏评习作,完善提高

(1)读给同学听一听,根据大家的意见改一改。(2)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综合达标课

  教学目标:

  1.对本单元认字写字、朗读课文等内容牢固掌握。2.掌握运用本组课文教学重难点内容和作者的描写方法。3.拓展课外,深化对本组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整合篇目:本单元各方面内容 整合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基本教学流程: 1.单元回顾,激发欲望

  梳理本单元所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达标欲望。

  课文31页: 口语交际·习作

  发真情实感的方法。2.全员参与,共享历程

(1)检查易错字认读,听写本单元重点词语。

(2)朗读达标。出示本组课文重点段落、丛书中典型段落,先小组内展示,再以“我是朗读大明星”活动组织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3)日积月累。积累与“学习思考”有关的名人名言和成语、佳句等。(4)出示一篇与本组课文主题、写法相关的阅读短文,要求学生能够从关键句子中读出发现景物特点,发现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其好处。3.梳理总结,反馈提高 推荐阅读《 名人传》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有效问题

  5灰雀

  一、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要学生认识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护;二是要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学生还可以受到爱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三、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四、本课怎样围绕列宁的情感进行教学?

  本文通过列宁、孩子与一只灰雀的故事,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孩子的尊重、爱护之情,教师可以围绕列宁的这两种情感展开教学。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首先是灰雀“惹人喜爱”,“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婉转地歌唱”,这是灰雀让人喜爱之处。其次是列宁的言语和行动表现了对灰雀的喜爱。

  列宁和孩子的对话,耐心而又得体,表现了列宁对孩子的尊重和爱护。当列宁询问孩子是否见到灰雀时,孩子回答“没??我没看见”,从这种吞吞吐吐中,10 可以猜测到灰雀的消失与孩子有关。但是列宁没有去批评、斥责孩子,而是通过表达对惹人喜爱的灰雀的担心,使孩子内心受到震动、感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列宁与孩子的对话和神态体现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结合具体的句子、段落,以及文中的提示,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从列宁和男孩的全部对话中可以看出,列宁没有一点责怪男孩的话语,这体现了他耐心、巧妙的教育方法和尊重、爱护男孩的崇高品质。

  五、教学中怎样理解词语?

  教学中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不要将词语的注释直接提供给学生。如,对于“婉转”的了解,通过上下文,可以知道“婉转”指的是歌唱,又“惹人喜爱”,可见是用来形容好听的声音的,可以结合孩子听到的鸟叫,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引导。再如“仰望”,可结合“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灰雀是在“高大”的白桦树上,所以应该抬头看,“仰望”的意思就清楚了。

  6小摄影师

  一、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当得知一名少先队员要为自己照相时,高尔基欣然答应了孩子的请求。在拍照的准备过程中,高尔基尽力配合孩子的工作。在就要拍照的时候,孩子发现忘了带胶卷,拍照未能完成,尽管高尔基要为孩子提供胶卷,他还是哭着离开了。最后,高尔基交代秘书,他不接待杂志社的记者,但如果是那个少先队员,就一定让他进来。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

  本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对话和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和蔼可亲和关怀爱护;二是认识引用对话的不同方式,并通过对话读出人物的感情。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4.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5.续写这个故事。

  三、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本文的重点内容是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四、怎样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本文语言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可以理解大概意思。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纸团飞进窗口,男孩请求高尔基允许为他照相──高尔基摆好姿势,男孩准备为他照相──忘带胶卷,男孩哭着离开──高尔基等着男孩再次来照相。为引起学生积极探讨,教师在学生了解叙述顺序之后,可以提出问题,也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在师生、生生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怎样通过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1)门卫不放孩子进去见高尔基,他就从窗户扔进去一个纸团,请高尔基本人帮忙。这表明男孩很聪明,会想办法;很大胆。

(2)高尔基问“是你扔的纸团吗”,男孩在回答的同时,“鞠了个躬”,这里的“鞠躬”,反映了孩子不是不懂礼貌,他这样做,是出于无奈。

(3)男孩见到高尔基后,“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这个细节反映了孩子对高尔基的崇敬和见到高尔基后的激动与惊喜。

(4)小男孩“吩咐”高尔基坐到沙发上看报纸,然后摆弄了很久。说明那个孩子熟练的照相技术和做事认真、有主见。

(5)男孩因为没有带胶卷,哭着离开了。这反映了他的惭愧、失望的心理。因为没有带胶卷,浪费了工作很忙的高尔基的很多时间,所以当高尔基要主动给他胶卷时,他没有回应,哭着跳上了电车。

  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结合具体的句子、段落,引导学生透过对话、细节描写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受到熏陶和感染。

  7奇怪的大石头

  一、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本文通过对话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李四光的问题很有逻辑性,从中可以发现他善于思考、提问的能力。综观全文,围绕奇怪的巨石,作者将捉迷藏、向老师和父亲请教、在英国求学、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地反映了李四光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只有执著的追求才会取得成功的道理;二是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写具体的。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历史、平整、推动、旅行、专门、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三、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四、本课的教学中怎样围绕奇怪的大石头展开?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让学生边读边想,自己玩过的捉迷藏与李四光玩的有什么不同,这可以使学生通过比较,尽快进入课文所描述的事件之中,同时引导学生领会李四光是如何在玩中思考的。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然后在师生、生生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围绕“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和“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在解决“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的问题时,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探讨。如,“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孤零零”说明 13 了其中一怪,它是独立的;“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说明这块巨石体积庞大;老师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明时间之久;老师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但李四光又不明白“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并且连父亲也不清楚,说明它的由来连大人都弄不清楚,综合上述几个方面,说明了此石“真怪”。

“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可提醒学生注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

  五、本课的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朗读?

  朗读,重点指导读好人物的对话,特别是问话和答话。本文的问话和答话较多,譬如,“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是谁”和“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问话和答话的焦点,在朗读时应该加重语气。此外,还应注意关键词语的朗读。如,“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带点的词句表明了李四光最终揭开巨石的由来之谜,也应该加重语气来读。

  8我不能失信

  一、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这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要使学生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二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本文作为略读课文,学习时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与人分享阅读成果,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能力。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三、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是本文的重点内容,而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则是学习本文的难点。

  四、本课怎样指导学生自学自悟?

  教学这篇略读课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运用默读、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读通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探讨交流。可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内容:

(1)“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明白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2)“‘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宋庆龄的话说明她已认识到尽管明天教小珍叠花篮不是不可以,但是让她来了扑空会使自己对不住小珍;如果说父亲问庆龄怎么不走时,她的回答还略显犹豫的话(因为庆龄仅仅说明她当天要教小珍叠花篮,并未表明她因此就不去了),那么此时“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则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教师在围绕连接语中的要求展开讨论时,也可以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拆分成几个小问题: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4.本文的问话和答话较多,教师在具体指导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和父母亲当时的所思所想,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词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个性化问题

  1.《灰雀》一课中怎样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2.《小摄影师》一文中怎样体会高尔基对儿童的关心?

  3.《奇怪的大石头》一文中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写具体的?.4.《我不能失信》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5、如何进行预习指导课?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2

  年

  级

  三

  学

  科

  语文

  章(组)

  二

  学习内容

《平凡小事》

  单元内容

  分

  析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二组成。四篇课文分别是精读课文《七颗钻石》《倾斜的伞》《礼物》和略读课文《一串红樱落》。

  这四篇课内容贴近生活,语言朴实,文中人物各有特点,每一篇课文中真挚的情感、浓浓的关爱让人心生感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学习到如何把生活中平凡的小事完整的记述下来,还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浓浓的感情,懂得亲人之间的爱是真挚的,人与人之间无私的爱更是美好的。

  单元学情

  分

  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在课堂上应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加强词语积累与运用的练习。教学中侧重于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词语的训练。在上个学期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几种段的结构,本学期可以向篇章的结构过渡,引导学生能够按事件的发展顺理清文章结构。本单元很多文质兼美的篇章,在阅读教学中,应侧重于朗读的训练,可采用想象读、体验读、配乐读等多种读的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同样要注意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师可利用比较、填空等多种方法来训练学生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学习目标

  1.会认50个字,会写3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3.在理解重点语句含义的基础上,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感受爱的力量,懂得每个人都需要关爱,也要把爱心献给别人,懂得关心长辈。

  4.学习写请假条,能通过看漫画写清楚简单的故事。

  学习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生字、词的读写。

  3.对本单元课文的理解和习作

  学习时数

  11课时

  课时分配

  课

  题

  课时

  1、《七颗钻石》

  2、《倾斜的伞》

  3、《礼物》

  4、*《一串红樱落》

  百花园二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3

  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

(1)教学本课,学生课文读得较好,有的甚至能背诵全文,字词理解也算到位,但学生预习,只注重字词认读和课文朗读,不能养成查找资料的习惯;(2)学生钢笔字写得不在体,要加强书法楷体教学指导;(3)错误较多的字:戴、舞,摔跤,重点指导戴、舞、摔的笔顺。

  2、《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1)预习时自认为理解词语意思,但对部分词语,如“引人注目”等理解不到位;(2)通过学习能懂得草地变化的原因,但体会不到小作者仔细观察的特点和草地的可爱及蒲公英的有趣;(3)容易写错的字词:假、瓣、察、绒等,重点指导“假、察、绒”的笔顺。

  3、《爬天都峰》教学反思:

  学生能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但对部分重点词语,如“居然”等理解不到位,容易写错的字词较多,如“仰”“昂”分不清读音;“辫、瓣、辩”等拿不准字形。特别是综合性学习的自觉性较差,以后需要加强。

  4、《绝招》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自学,能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抓住重点分别找出三人的绝招,掌握练就绝招的方法;课后生字也能读准字音。如果有时间将课文读熟练更好。《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背诵古诗《小儿垂钓》不能在认识字的前提下背诵,因此,理解诗意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引导;作文写课余生活出现流水帐现象,抓不住重点,教师应在指导写作方面下功夫。

  第二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本组有三篇精读课文《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一篇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以及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认读25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38个生字和46个词语。

  2、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使学生能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从名人日常生活中平凡的小事体会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

  4、使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诚实守信、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5、从课文中体会名人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

  6、激发学生学习名人的优秀品质,努力学习。

  7、对学生进行字、词、句、朗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了解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经过。

  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

  难点: 使学生透过人物的言语、神态、细节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对话和细节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课时安排:

《灰雀》

  2课时 《小摄影师》

  2课时 《奇怪的大石头》

  2课时 《我不能失信》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4课时

  5、灰雀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教学重、难点:

  1、理解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2、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有关灰雀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知道列宁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谁能说说。(学生联系查找到的资料图片介绍)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伟大领袖列宁和一个男孩的故事。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通过自学,你还有哪些经过努力没有弄懂的问题?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个别读课文,思考:这2个自然段,你都读懂了什么,你是怎么读懂的,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2、生汇报学习情况

  A灰雀的美丽可爱(理解“婉转”及“惹人喜爱”的意思)

  B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灰雀(抓住“每次、都要、仰望、经常”这几个关键词语理解,并联系上下文体会他的爱鸟之情。)

  C灰雀失踪后, 列宁很着急、担心(抓住“找遍了”)

  3、指导朗读。(读出灰雀的惹人喜爱,列宁对灰雀的爱及一只灰雀找不到后,他着急、担心的心情。)

  4、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讨论: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哪些生字要提醒同学注意。

  2、可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记住生字。

  3、指导书写:散、胸、或、低。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课件导入

  看,白桦树上的三只灰雀多么惹人喜爱啊!列宁每次都要到树下看望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课文3-10自然段,找出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男孩说的话,并读一读。

  2、请学生再读3、5、7、9自然段。想想:你对哪句话体会最深刻?

  列宁在说话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可以通过朗读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感受。

  3、引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词语及标点体会列宁当时的想法。

  如:“一定、或者、它怕冷、自言自语、多好的、可惜、会飞回来?”体会列宁没有直接批评教育孩子,而是通过对灰雀命运的担心,去感染教育孩子,认识错误及知道孩子决心改正错误时,那种喜出望外的心情变化。

  4、灰雀究竟到哪里去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出示4、6、8、10自然段)

  5、在分析描写男孩的句子时,也要抓住重点词语及标点,体会男孩说这些话时,从犹豫到安慰列宁,最后下定决心改正错误这一思想转变过程。

  重点探究第6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这几段中找出一个描写男孩心理很矛盾的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明白为什么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说,更好地领会男孩心情和心理的变化)出示句子: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问:这2个句子有什么异同吗?你能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这一朗读对比训练,使学生领悟到男孩由知错而去安慰列宁到后来下定决心,放鸟归园的心理转变过程,再次感受列宁教育方法的巧妙。)

  6、同桌讨论:男孩为什么要捉走灰雀?列宁爱灰雀,男孩也爱灰雀,他们对灰雀的爱有什么不同?(体会到列宁爱灰雀,给予灰雀自由,那是一种真正的爱,也正是这种爱感染教育了男孩,使他改正了错误。)

  7、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再次入情入境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

  四、烘托高潮,总结全文(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

  1、出示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灰雀飞回来后,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它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

  2、轻声读课文,同桌讨论这2个问题。

  3、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果然、低着头”理解男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及时改正了错误,言而有信,所以说他是诚实的。而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不愿伤害孩子,体现他对孩子的爱。

  4、追问:列宁为什么微笑?(列宁看到灰雀回来了很高兴,更高兴的是男孩知错就改)

  5、让我们和列宁一样,带着高兴的心情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6、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列宁爱灰雀,更爱诚实的男孩??)你想对文中的人物说些什么呢?

  五、拓展延伸,训练思维

  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列宁果然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男孩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板书设计:

  5.灰雀 惹人喜爱 列宁

  男孩

  每次??都要??“没看见” 经常带??“一定会飞回来”

  可惜

  果然

  6、小摄影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品德,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有关列宁的材料。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课前同学们自己已经读过了课文,查阅了有关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高尔基?

  2、学生之间交流收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老师小结: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关于他非常爱孩子的事。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

  6、画出不懂的问题,留待下节课交流解决。

  三、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回忆上节课归纳的问题。

  三、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1.读文想问题

  A、投影出示“突然”一词,说说你对该词的理解。

  B、请在原文中找出例句,体会“突然”一词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c、围绕两个“突然”质疑。如: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怎么突然发生的? 2.画句找答案

  A、小男孩为什么来?用“——”画出有关句子。小男孩为什么能进来?用“——”画出有关句子。

  B、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C、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是怎样说的?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d、小男孩跑了,高尔基喊些什么?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3.读句知内容

  从课文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欢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

  四、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五、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六、拓展活动 发挥想象,续写故事。板书设计:

  6、小摄影师 关怀、爱护

  高尔基-------小摄影师

  有礼貌

  7、奇怪的大石头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8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新词;认识儿时好奇心在后来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教学准备:

  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3.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画激趣,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研究、震(zhèn)惊

  三、检查预习,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a.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b.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c.完整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完成作业。1.认读要写的字。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3.各自抄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2、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a.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B.教师板画石头(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或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A)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b)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c.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二、感受好问精神

  1、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2、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3、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读后讨论。

  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A)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

  B)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C)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板书设计:

  7、奇怪的大石头 石头→ →,→……

  8、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人物对话。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是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初步理解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表现人物写作手法。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点:

  体会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教学难点:

  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朗读感悟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指一学生表演节目,老师发奖品并板书:我不能失信。

  2、请同学们给这个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加个句号就变成一句话,谁能读好这句话。换个问号再读。我不能失信吗?当然不可以了,所以换个感叹号再读,我不能失信!。别看标点小,用上完全不一样。“我不能失信”能说一说你加引号的理由吗?这句话是宋庆龄说的,得用引号引起来,引号就像一双鞋,穿的时候要两只一起穿,把说话的内容包括标点在内一起引起来。(教写双引号)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看课题质疑::这句话的人是谁呢?她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让我们读课文来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遇上带“!”或“?”的句子,练一练语气。把课文读顺畅。(2)用序号标出课文自然段,试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汇报交流。(1)读词:

  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的鸽子 照样子用上“的”说一说,引导说说身边周围的。

  奇怪地问、甜甜地笑、笑眯眯地说 也照样子说一说。(2)填一填: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二女儿()(谁)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爸爸妈妈都劝她(),但她为了()还是()。

  三、细读感悟

  1、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组长主持练习,教师巡视。(3)、小组抽签进行比赛。(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2、小组讨论 试一试,我能行

(1)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那到底有多想呢?引导找第一自然段中的句子,读好感叹语气

(2)她为了一件什么事不去?爸爸妈妈是怎么劝的?引导找出父母劝说的三句话,读好问的语气。

  重点理解好解释的意思:假如庆龄去会对小珍怎么解释?(引导学生说话,进行说话训练。)

  哦,原来解释就是说明原因,表示歉意啊!可是庆龄没有这样做,也没有这样说,她说——

(3)、她是怎么说的?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找句子,读出感叹号的语气。你读懂庆龄说的话了吗?

(无意失信尚可原谅,有意失信不可原谅,在庆龄心中,诚实守信,言而有信比什么都重要)估计这个理解有难度,故可以铺垫问题加以引导:

  那庆龄也可以假装说:啊呀小珍,昨天我忘记了,后来回来才记得,你不要生气啊,相信小珍也不会怪庆龄的,她为什么不这样说? 难怪妈妈说,庆龄是——守信的孩子。

  齐读课题——这是庆龄的话,也是课题,所以要擦去标点。

  3、庆龄没有去,爸爸妈妈也没有勉强她去,你想对庆龄或者爸爸妈妈说些什么?

  4、出示刚才3句话,学习对话的两种标点用法。试着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用上两种标点。

  四、课本剧表演。

  五、畅谈感受

  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诚信”的认识好吗?写作方面你又有什么收获呢?

  1、学生畅谈感受。

  2、老师小结。(学习诚实守信的品质,学习用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六、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七、拓展运用:

  1、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今天,你能不能帮庆龄出出主意,既能去伯伯家,又不失信于小珍?

  2、庆铃这样做对不对? 板书设计:

  8*我不能失信——守信

  言而有信

  宋庆龄盼、劝!诚实可信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3.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4.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教学重点:

  1、进行口语交际。

  2、积累名人名言。

  3、了解成语故事内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名。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 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四、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2.学生畅谈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第二课时】习作: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2.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

  2、难点: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教具准备:习作例文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前天,我们在《思品与社会》课中,了解很多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人的特点。他们个性不同,有的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还有的倔强,爱哭、爱闹;有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有的勇敢正直;有的勤劳简朴;有的幽默风趣??今天,写篇文章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二、交代任务,选材构思 1.出示要求

◎写小伙伴的一个特点; ◎用一件事来写;

◎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要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写的人是你身边的人,选择其中一件事来写,这件事必须真实,不能凭空捏造,这件事要能反映人物的特点,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2.小组讨论

◎想写谁?让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准备选择什么事例? 3.大组交流

◎教师随学生回答相应作评议和引导,有的学生不能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可以帮助孩子归纳,也可以板书学生所说的特点。

◎如何把事情写清楚:要注意事情地起因,经过,结果。在写人物时要多写神情、动作、语言、心里描写。要大胆地想象。

  三、提供范例,打开思路

  1.朗读学生地的优秀日记《我的爸爸》 让学生边看听思考: ①写谁?人物有什么特点? ②什么事表现了这一特点和品质? ③哪些细节描写生动地体现来这一特点? 2.交流归纳

  四、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1、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条理自己的“构思”。题目自拟,但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供参考。(《他使全校轰动》《我心中的偶像》《任性的表妹》)

  2、打草起笔。教师巡回指导。

  五、修改誊写。

  1、写好后自行修改。

  2、教师面批后,誊写习作。

  第二课时

  一、欣赏佳作

  评议,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二、修改问题较多的习作1篇。

  1、投影展示习作。

  2、评议:

  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如:格式、标点、词语的运用、句子是否通顺、选择的事例是否典型、事情的叙述是否清楚??

  三、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第三、四课时

  一、组内品评习作

  1、小组交流,品评习作。

  2、推荐小组优秀习作。

  二、班内交流

  1、学生朗读优秀习作。

  2、全班交流、共赏。⑴请同学评议。

⑵出示两篇中等水平的习作,让学生找说说如何修改。

  三、修改习作

  1、学生自改习作。

  2、小组内再次交流。

  3、学生谈修改体会。

  4、老师再次指导、点拨。

  四、再次修改,完成习作。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2、规范地抄在作文本上。板书设计:

  习作2

  1、一件事表达一个特点

  2、写出真情实感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读读背背)

  一、我的发现 1.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2.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a.指名读句子。

  B.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

  这三句句子都是写人物说的话的,句子中加引号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说的原话。在引用人物原话时,通常要交代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这部分内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话语的前边,可以放在后边,也可以放在中间。1.齐读句子、体会。

  2.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

  二、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的一些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自由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3.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

  4.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5.指名再读,师生评价。6.齐读巩固。

  7.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3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备课)相关文章:

语文第一单元教案3篇(三下语文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第二课时3篇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教师单元教学总结3篇(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总结)

最新小学语文个人教学总结3篇(小学语文老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寓言两则教学反思: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3篇 二年级下语文寓言二则教案含反思

一年级小学生自我介绍 [三年级学生自我介绍]3篇(自我介绍一年级的学生)

2022小学语文培训心得感想7篇(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二年级上册语文书_学大教育江西南昌寒假小学二年级英语综合培优班2篇 三年级上册英语培优辅差过程记录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至3单元知识点|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3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