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区教育综合改革调研报告3篇

时间:2022-12-21 22:40:37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XX市XX区教育综合改革调研报告3篇,供大家参阅。

XX市XX区教育综合改革调研报告3篇

XX市XX区教育综合改革调研报告1

  钟山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调研报告

  市委政研室

〔内容摘要〕 钟山区紧紧围绕“三改革一化解”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逐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基本理顺,乡村债权债务清理核定。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搞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综合改革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市委政研究室课题组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社会变革。钟山区是全省首批农村综合改革十个试点县(区)之一。为了解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对全市全面展开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提供借鉴,我们组成了调研组,对钟山区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2005年11月以来,钟山区被列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十个试点县区之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相应机构,制定了试点方案和落实措施,做到了有人具体抓,确保工作经费,使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

  1.转变职能,明确职责。在试点中,对人事关系在乡镇(街道)管理的党政机构及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办)党委(党工委)、政府(行政)主要履行领导和管理的职责,区政府工作部门履行业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的职责;对人事关系在区政府工作部门并设在乡镇(街道办)的延伸机构或派驻机构,实行区政府工作部门和乡镇(街道办)双重领导、双重管理的体制,区政府工作部门履行对相关延伸机构或派驻机构人员的人事管理和业务工作的部署、指导、监督和考核的职责,乡镇(街道办)履行日常工作的管理、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考核的职责。各类人员职责明确,对于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2.推进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抓组织建设和制度完善,加强对村民自治活动的指导。坚持把村民自治工作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与乡镇(街道办)及相关单位签定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村民自治工作指导任务。各乡镇(街道办)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指导所辖村结合实际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建立和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干部述职评议”等配套制度,村民自治活动基本按制度开展。帮助建设村民自治活动场所、完善村务公开阵地、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强化档案管理,并及时解决村民自治阶段性工作经费,确保工作所需。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或向社会募集资金等方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整合乡镇(街道办)机构,完善和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对乡镇(街道)所属事业站所进行整合,人事关系在乡镇(街道办)的事业站所设置为四个:农业服务中心(办事处不设置)、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中心、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财政所、劳动保障事务所(乡镇不设置);人事关系在区政府工作部门管理的延伸机构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煤炭管理站(产煤镇设置)、林业站、畜牧兽医站(办事处不设置)、中小学校、卫生院。撤销了乡镇的乡镇企业管理站、统计站、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扶贫工作站、劳动保障事务所和街道的乡镇企业管理站、统计站、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农业服务中心、街道管理办公室、最低生活保障办公室、城管中队等机构,其职能划入相关机构。为保证乡镇机构改革后,农村教育、科学、文化等工作力度不减弱,在各乡镇(街道办)设立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中心,为区直部门与乡镇(街道办)建立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提供了保障。

  4.妥善分流安置超配干部。对超配的乡镇(街道办)领导干部主要采取五项措施:一是对年龄较大、身体不适应工作岗位的,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改任;二是根据考核结果,被评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实行改任;三是对在乡镇(街道办)工作时间较长的领导干部,根据工作需要,交流到区直机关单位任职;四是对工作

  能力较弱,不适宜在乡镇(街道办)任职,又达不到改任年龄的领导干部保留原级别,三年之内逐步安排岗位;五是对自愿提出辞职的,同意其辞去职务。对乡级非领导干部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规定妥善安排。

(二)农村义务教育体制逐步完善

  1.认真落实“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全区教师的工资、奖金统一由区财政拨给教育局发给全体教师,教育经费统一由区教育局管理拨付。预算拨款关系和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的编制程序及单位会计管理分为三级:财务管理分主管会计单位(区教育局)与同级财政部门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预算外资金审批关系,财务收支计划与会计决算审批关系;各直属学校,各乡镇(街道办)中心校为二级会计单位,与主管会计单位发生经费领拨关系,财务收支计划和会计决算审批关系;三级会计单位与二级会计单位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实行单据报帐制度,作为报帐单位管理。

  2.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教师结构趋于合理。全区初中教师449人、小学教师1305人中,大专以上学历、中高级职称比例上升,年龄下降,基本达到了知识化年轻化要求。二是严把教师入口关。每年由区人事部门牵头,陆续招考教师,并全部分配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同时推进中小学继教,提高教师水平,教师潜力得到激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三是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了《钟山区教育系统人事变动管理暂行规定》及其补充规定,统一全区教师管理、流转。对连续五年以上在农村(点)校任教,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可以优先考虑调入中心校或其它学校工作。

  3.调整中小学布局。在实施 “两基”攻坚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义教工程”、“国债资金工程”、“危改工程”和“希望工程”,按照《贵州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第一阶段必备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的要求,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撤消13个教学点,新选址建校8所,扩建学校32所,学校数量从2000年前的85所调整为72所,基本实现初中能相对集中,小学生能就近入学。

  4.认真落实贫困学生救助工作。区政府根据国家规定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取消了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并从2006年春季学期起,农村中、小学除代收课本费、本子费和寄宿费外,不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把农村独生子女、二女结扎户子女作为重点救助对象,在免除书费、寄宿生生活补助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三)财政管理体制基本理顺

  1.组织实施有力。区政府成立了工作机构,并派员到安徽省无为县学习考察,在对全区乡镇(街道办)财政工作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钟山区“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在全区九个乡镇(街道办)推行。同时在区财政局增设“乡财股”,负责“乡财县管乡用”具体工作。乡镇(街道办)财政继续设置总预算会计,负责办理体制算账、预算编制、会计核算等具体事宜,使乡镇(街道办)在财务核算中保持独立主体地位。

  2.清理工作细致。对乡镇(街道办)资产、财产、票据、财政供养人员和债权债务“五项清理”,逐一登记造册,摸清乡镇(街道办)家底。同时,围绕实施方案制订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实现收入的源头控管,并严格支出程序,严控资金流向,规范支出行为。

  3.农民补贴到位。综合直补和种粮直补两项补贴共涉及户14万多人。由于金融部门在偏远地区无营业网点,全面实现发放“一折通”较为困难,先确定汪家寨镇和月照乡为试点,试行“一折通”,对其他暂时无法实现的乡镇(街道办),及时采取印制“贵州省对农民补贴通知书”的办法,张榜公示,由乡镇(街道办)财政所以现金方式发放。

  4.形成网络管理。为适应“乡财县管乡用”改革的需要,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搭建财政区乡局域网。目前,全区除月照乡和凤凰街道办事处需采用光纤接入方式,搭建时间较长,尚未开通外,其余7个乡镇(街道办)已基本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审批。

(四)乡村债权债务清理核定

  1.清理核定乡村债权债务。区政府及时成立清理化解乡村债权债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经区税改办核定,自1992年“撤并建”到2003年12月31日止,全区9个乡镇(街道办)乡村两级因兴办企业、发展公益事业和种养殖业等共累计负债万元,全部为乡级债务。村级没有债务。

  2.提出了化解办法。一是建立健全有效的决策机制,加强监督,增强民主决策的透明度,从源头上杜绝不良债务产生,不准再发生新的债务。二是认真分析原因,积极与银行部门协商债务解决和处理方法。三是大力扶持乡镇(街道办)发展经济,壮大经济总量,强化税收征管,开源节流,加强预算管理,约束支出行为,逐步化解乡镇(街道办)债务。

  二、几点启示

(一)认识到位是抓好试点工作的关键。钟山区紧紧围绕“三改革一化解”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的初步成绩表明了区委区政府认识到位,思想统一,高度重视,把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落实措施,积极探索,重点突破,抓实抓细每一个环节,扎实推进改革健康发展。

(二)加强领导是抓好试点工作的前提。钟山区列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后,即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做到了人员到位,确保工作经费。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对全区的试点工作统一实施,重大问题及时研究解决,负责地认真组织协调推进各阶段工作。尤其对乡镇机构改革调整、精简分流富余人员等政策性很强的重要环节,反复研究方案,周密考虑,稳妥谨慎,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三)制定方案是抓好试点工作的保障。制定符合实际又便于操作的试点方案,对于抓好试点工作至关重要。钟山区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在制定每一项改革方案之前,一方面深入乡镇(街道办)进行认真广泛调查研究,对区情乡情再认识,尽可能考虑方案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还派员到省外学习考察,借鉴别人好的做法和经验,补充完善方案的具体内容。“三改革”的方案通过实践证明基本符合区情乡情,为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协调推进是抓好试点工作的动力。乡镇(街道办)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都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钟山区在全区全面实施农村综合改革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按照中央和省、市对搞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的统一部署,明确改革目标,把握总体要求,使“三改革一化解”工作同步进行,协调推进,既保证了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又为农村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关系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深刻变革,应当在试点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宣传贯彻中央和省的有关政策,让广大群众都知道都参与。但在试点中,除机关和乡镇(街道办)参与试点操作的人员外,知晓的不多,农村群众更少。

(二)教育经费缺口大。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以后,虽然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力度加大,但由于县级财政十分紧张,主要用于发放工资和基本建设,生均公用经费不足。近几年来,民办教育发展迅速,但各级政府引导扶持不够,办学校条件受制约。民办教育水平不高。

(三)乡镇债务化解困难。从钟山区清理的情况看,自1992年“撤并建”以来,全区9个乡镇(街道办)累计负债万元,主要是因兴办企业、发展公益事业和种养殖业等贷款,而乡镇经济发展缓慢,靠自身财力逐步化解,需要很长的时间。再是乡镇支出随意性大,预算约束力不强,支出安排不尽合理。

(四)农村金融机构布局不合理。在试点中,根据中央建设中国农民补贴网的要求,将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粮食资金等纳入“一折(卡)通”发放管理,由于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营业网点较少,推行这项工作难度大,给群众补贴兑现不及时,带来很多不便。

  四、对策建议

(一)要高度重视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4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扩大市、县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省委省政府确定从2007年起,我市作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市,试点方案已于今年9月经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各县区应尽快拟制完善试点实施方案,加强领导和协调,统筹规划和部署,精心组织和实施,认真探索和创新,做到操作有序,富有成效,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做好表率。

(二)要尽快成立和充实试点办事机构。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很强,县区必须成立精干务实的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政治坚定、熟悉政策规定、业务能力强、各方面素质好的工作人员组成和充实,并明确要求,落实责任。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抓好试点的同时,要及时总结既符合本地的实际,又有创新性的好的做法和经验,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使全市面上的试点工作统一协调推进。

(三)要加大对农村综合改革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市和县区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和宣传部门共同组织实施,重点宣传党和政府推进改革的整体工作部署,宣传各县区、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改革政策的具体工作措施和情况,宣传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村群众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热情和行动,宣传农民群众在改革中真正得到的实惠。通过积极广泛宣传,在全市上下形成扎实推进改革试点的良好氛围。

(四)要严格执行农村综合改革纪律规定。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07年全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黔府发[2007]12号)文件,对严肃工作纪律作出了明确规定。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涉及面广,直接关系乡镇干部和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很强,在试点的各个阶段,必须按规定进行严格对照检查、督促落实,对违反规定的人和事要据情及时纠正和严肃查处,确保全市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五)要通过试点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从钟山区试点中反映出的问题看,主要是县级政府财力薄弱,转移支付力度小,对化解乡镇债务、解决乡镇教育经费不足等困难较大。要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的观念,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重点考虑对农村的投入支持。我市城乡差别比较大,城市比农村条件好,农村太落后,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城市少投入一点,多向农村倾斜,千方百计为加快农村发展注入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XX市XX区教育综合改革调研报告2

  乡镇农区综合改革调研报告

#镇是由原###乡、东风乡于2006年3月合并成立,全镇总面积为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农区人口万人,全镇下辖34个行政村。2005年,两乡财政总收入为5848万元。

  一、取消农业税费的相关后续工作情况

  1、加强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使用。2005年,###乡与东风乡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总额199万元,其中发放村干部工资69万元,安排道路维护资金10万元、五保资金10万元、优抚资金4万元,其余资金均用于教育。2005年市、区对农牧业税补贴72万元。

  2、严格执行国家补贴政策

  2005年两乡发放退耕还林补贴资金万元,发放粮食直补资金42万元。在具体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操作,做到公开、合理、规范。一是工作组到位,组建机关干部、财税干部、村干部三位一体的工作组。二是认真宣传政策到位,让惠农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认真调查摸底到位,核定直补面积、退耕还林面积。四是张榜公布到位,接受群众监督。五是发放现金到位,实行专户专帐专人,管理封闭运行,确保了资金安全转运和专款专用。六是监督检查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全面推行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的“公示制”。我镇严格执行上级政策,在各涉农部门、各村都进行了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的公示,做到了涉农政策家喻户晓,涉农收费公开透明,镇政府对涉农收费部门不定期组织抽查,在最大限度内把党的惠农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4、严格按程序筹资筹劳。我镇“一事一议”筹资均按规定程序操作,先是村社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最终形成决议,进行“一事一议”资金筹措,经抽查,我镇未发现扩大范围和超标准收费现象。

  5、实行涉及加重农户负担案件的“责任追究制”。规范涉农收费。对农户建房、计生、义务教育收费、公安部门收费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收费项目,对以上涉及的各部门,我镇都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没有发现乱收费和搭车收费现象。也没有发现强制性经营服务性收费。

  二、我镇机构改革情况

  按照上级市、区乡镇机构改革要求,原###乡与东风乡合并,成立了###镇,现就此次机构改革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实行归类合并,精减内设机构。两乡并镇前,共有15个办公室。在改革中,我们按照上级乡镇机构改革文件精神,从精减内设机构入手,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归并设立了党政综合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三个内设机构。每个办公室设主任1名,副主任1-2名,干事2名,在精减机构的基础上,我们明确和规范了三个内设机构的职责和任务。

  二是实行交叉任职,精减领导班子职数。我镇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设党委委员职数9名,其中,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4名,1名担任镇长,1名担任人大主席兼纪检书记,2名担任综合治理书记;其他4名委员分别兼任副镇长,其中1名兼任人武部长。党政班子成员比原来两乡的14人减少了7人。

  三是实行定编定员定岗,严控机关编制。此次机构改革,我镇机关事业人员定编为30人,为了确保不超编,我镇按照市、区乡镇机构改革文件精神,采取多种办法进行人员分流:一是对镇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实行一次性清退,先后清退由机关自收自支临时工30人。二是通过考试、民主测评,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总体平衡,分流到其他镇18人。通过分流,到目前为止,镇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32人(含病养1人,待定1人),实际在岗30人。

  三、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情况

  一是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我镇与2005年春季开始执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截至今年3月底,全镇累计为4004名学生减免杂费万元,为4016名,学生免除教科书费19万元,为838名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万元。

  二是配合区教育局,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使全镇教育实现了区办区管,同时新建了###中学教学大楼。

  四、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情况

(一)乡村债务情况:两乡2005年底,村乡两级债务近2700万元,这些债务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办企业欠帐、基础设施建设欠帐、水费欠帐、教育欠帐、陈年欠帐等。

(二)村级财务管理情况:两乡于2002起执行“村帐乡管”制度,村级财务统一由乡经管站实行业务“双代管”,根据不同情况,每季度或半年都要进行村级财务公开。该制度的执行极大地推进了村务公开,提高了村级财务的透明度,有效避免了村集体产生新的债务,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2006年财政预算情况:

  2006年我镇全年财政总预算为1758万元,其中上划中央184万元,上划自治区222万元,全年实际可支配财力为1475万元,除去固定支出万元,实际可预算

XX市XX区教育综合改革调研报告3

  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全面掌握了解我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开展情况,我们在全县*个行政村中选取*个受益面广、政策效果明显的村,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等方面开展调研,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是继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为了改变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公益事业建设问题而出台的一项惠民政策。我县于*年开展此项工作,十三年以来,共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个,投入资金*万元,其中:村内道路项目*个,铺设硬化路面*千米;小型水利项目*个,新修村内水渠*千米,机电井*个,小型排灌站*座,村内安全饮水管线*千米,暗管*千米,其他小型水利设施*个;村内环卫设施项目*个,配置垃圾箱*个,垃圾桶*个,垃圾清运车*个,其他环卫设施*个;村美化亮化工程*个,安装各类路灯*盏,绿化植树*株,村内花池*平方,其他设施*个

;农村燃气项目*个,安装燃气管线*千米;村内公共活动场所项目*个,硬化文化广场*平方米,其他公共设施项目*个,实现了全县*个行政村全覆盖,为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农村人居环境等改善带来了巨大改变。这次调研的*个村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政策是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主要手段,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解决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公益事业建设问题,通过筹资筹劳的方式“四两拨千斤”带动群众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充分发挥了财政奖补资金的最大效率,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二)美丽乡村建设奖补

  美丽乡村建设奖补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在农村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举措,是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政策的升级版,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系统规划,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快步提档升级,加速“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目标的实现。我县从*年开展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共投入奖补资金*万元,每村投入*万元,建设了冯原镇马村、庄头镇郭家庄村、安里镇义井村等*个示范点,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次调研中的冯原镇马村是我县申请的第一个美丽乡村示范点项目。马村位于冯原镇西南*公里处,由原马村、六家庄村、尖岨村合并而成。全村辖*个自然村、*个村民小组,*户*人,耕地面积*亩,苹果、花椒、设施果蔬为主导产业。自*年以来,马村就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尊重群众意愿,加强议事主体,连续多年享受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政策,据统计,累计争取财政奖补资金*余万元、群众筹资筹劳*余万元,同时,村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多渠道筹措各类资金*余万元,先后对全村*条巷道*公里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完善了农村排水管网,建设了文化广场、景区广场、景观路等。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快农村环境提档升级,打造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年遵循“民主决策,规划先行”的原则,依托设施大棚蔬菜、花椒、苹果产业支撑,以“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优化”六大要素为重点,财政奖补资金*万元,群众筹资筹劳*万元,进行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将马村打造为集观赏、采摘、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新型农村。马村村党委书记成云浪在调研中说:“马村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基础环境建设的一大突破,将马村打造成了冯原镇周边的“明星村”,加速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为我村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夯实了基础。

(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农村综合改革中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又一次创新和实践,事关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农村发展稳定。我县从2016年开始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按照省财政厅《关于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实施方案》,通过村民民主议事、村级申报、乡镇初审、县级筛选、省市实地调研,因地制宜,先后在2016年投入财政资金*万元建设交道镇樊家川村*吨冷库及果框加工厂,解决了果品储藏问题,实现了错峰销售,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年投入财政资金*万元为城关街道办城内村购置*间门面房用于租赁,年租金收入*万元左右。*年投入财政资金*万元,涉及*个村,每村各*万元,安里镇东富庄村入股盛天万头生猪现代化示范园区,年收益*万元;王庄镇翟卓村新建*吨冷库一座,为村民提供服务,延伸了产业链条,增加了群众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年收益*万元以上;寺前镇吴坡村购置万吨米果醋综合车间及办公用房用于租赁,年租金收入*万元。投入财政资金*万元分别建设了韦庄镇东白龙新型农业经营园区、尧头镇耀显村黄花菜深加工、王庄镇洛城村果库冷链设施配套、北关村蔬菜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等*个县级扶持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

  2020年根据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组发〔*〕*号)文件要求,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具体组织实施,县农财中心监管,投入财政资金*万元(其中:中央资金*万元,省级资金*万元),每村投入*万元,共*个村开展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其中:扶贫产业园农业生产经营项目*个,村集体资产经营性项目*个,固定资产入股企业参股经营项目*个,村集体购买资产租赁经营项目*个。

  2022年依托《省级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奖补办法》,从经营模式、经营收入、经营利润、收益分红、带动就业等方面进行摸底调查,在核实股权设置及财务资料的基础上据实申报。经县级初审,市级遴选评审,城关街道办城内村、寺前镇和家楼村、王庄镇翟卓村等三个村纳入首批省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奖补范围,每村奖补*万元,有效带动了村级集体经济的提档升级。通过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的支持,加之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以来,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县*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均实现村集体经济有收入,据统计,经营收益*万元以下村*个,*-*万元的村*个,*-*万元的村*个,*-*万元的村*个,*万元以上村*个。

(四)村级组织运转保障

  村级组织运转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稳固基层政权建设、加快基层阵地建设的重大措施。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主要靠上级转移支付。为了保证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逐步提高干部待遇,将干部补贴从原来的一肩挑*元/月,主要干部*元/月,其他干部*元/月的标准提高到现在一肩挑*元/月,主要干部*元/月,其他干部*元/月的标准。村级办公经费也由原来大、中、小村每年*元、*元、*元的标准提高到现在大、小村每年*万元、*万元的标准。在干部职数上也充分发挥了村级组织主要干部“一肩挑”,其他干部交叉任职的措施,大力精简村干部队伍,将享受干部补贴标准的职数规范为大村(*以上)*人,小村(*人以下)*人的标准。2022年我县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支出*万元(其中:村干部补贴*万元,村级组织办公经费*万元),享受补贴干部职数*人。村干部补贴通过惠民惠农一卡通系统,直接发放到村干部手中,并通过政府网站对发放名单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村级办公经费由各镇(办)财政所代理记账,村级组织根据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报账领取,从而规范了村级财务,保证了办公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二、存在的问题

(一)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政策局限性较大。

一是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筹资筹劳难度加大。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投向农村农业的项目和资金急剧增加,大量涉农项目投资大、资金充足,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则是以民主议事为前提,以筹资筹劳为基础,资金量相对较少,基础事务多,工作面广,且群众不愿意筹资筹劳,广大基层干部推进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二是群众参与热情有所下降。我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级资金,中央级资金自脱贫攻坚以来全部纳入财政涉农整合资金范畴后,按整合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办法执行。资金大量投向产业,且部分公益事业项目列入负面清单,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度不及政策实施初期。三是村级公益事业资金逐年减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受农村人口转移因素影响,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资金逐年下降,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工作不能健康发展,推进缓慢。

(二)项目管护资金不到位。

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和美丽乡村等公益事业的逐年加大投入,村级组织需要承担的资产管护费用也越来越高,调研中发现,每个村都建立了村级资产管理制度,制定了管护办法,但因缺少管护资金来源,导致管护办法不能落地生根。

(三)村级集体经济监管不到位。

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县*个村都建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开设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账户。但在调研中发现:一是部分村未能理清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关系。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前村主要干部以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名义为村集体成立的集体合作社,大部分资金来源为各级财政资金投入。但在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成立后,未能将专业合作社与集体经济合作社关系进行有效衔接,无法证明专业合作社的集体性质,并且大部分集体经济收入和支出分红也是通过专业合作社账户支付,村级集体经济账户未能有效利用。二是村级财务人员多为就地选用,普遍业务素质不高,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学习能力不强等问题,加之

“村账镇(办)管”代管以来,村级财会人员只充当计划报告和报账员角色,专业知识匮乏,会计核算能力不足,实际中仅是将票据进行简单的收集整理,不能从专业角度为合作社提供财务报告,不适应现阶段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的财务工作要求。三是各行政村虽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并上墙公示,对村级财务和股份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进行了明确规范,但在实际运行中,村干部及财务人员对政策把握不准确,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镇(办)也未能对村集体经济进行有效监管,村级集体经济财务存在很大的管理漏洞。

(四)村干部补贴标准低、差距大。

一是我县村干部补贴实行的是“一肩挑”每人每月*元,主要干部*元,其他干部*元的标准。其他干部补贴是主要干部的*%,随着“一肩挑”工作的全面推进,主要干部和其他干部的补贴标准差距相对拉大,仅占到主要干部补贴的*%,使得其他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均有所降低。二是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村干部的标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村级组织事务也越来越繁杂,这就要求村干部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村上,无法从事其他工作,目前相对较低的村干部补贴,一方面与他们的工作量不匹配,另一方面也与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不相匹配,特别是其他干部补贴标准低于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我县202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干部思想动荡,不安心工作,影响了党在农村工作中的形象。同时也给后期年轻、有能力、有素质的参选人员带来了顾虑。

(五)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不足。

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推进和农村党建工作的日益完善,村级组织用于村级办公经费的支出越来越大,每年*万—*万元的经费保障远远不能满足村级组织的各项支出。而我县村级运转经费则主要依赖财政部门,经初步了解,每年各村用于村级组织的基本支出约需*万元(不含财政支出的村干部补贴及保洁员工资)以上,其中财政补贴每村*万多元,主要用于报刊征订、水电费、日常办公等开支,而近年来持续推动的农村环境整治提升活动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而我县属脱贫县,村级集体经济尚属起步阶段,大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非常有限,勉强能做到收支平衡,村级组织运转还是非常困难。

  三、意见和建议

(一)科学规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政策。

一是结合现阶段农村综合改革要求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需求,制定出台新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标准,合理平衡筹资筹劳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关系,确保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工作有效开展。二是继续发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用于最急需、民意最集中、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的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支持村两委班子得力、村民积极性高的村庄,持续改善村民基本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加大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资金的支持力度,让我县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能够更加广泛的落地生根。

(二)保障项目管护资金。

我县属于脱贫县,村级集体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后续管护费用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项目不能更好地发挥效益。建议上级部门能够适当考虑县域经济实际情况,给予部分管护费用补助。

(三)强化村级集体经济监管力度。

一是明确监管职责,夯实各镇(办)及相关业务部门对村级财务的监管职责,明确分工,定期监督,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二是明确财政资金支持的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隶属关系,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纳入村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统一管理。三是落实

“村账镇(办)管”政策,由各镇(办)财政所对辖区村集体经济联合社账务统一代管或者各镇(办)统一将各行政村财务核算工作委托有资质能力的第三方机构代管。

(四)加大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转移支付力度。

随着农村社会的不断发展,村级组织职业化、标准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需要村级经费支出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原来的村级办公经费标准远远不够村级组织日常开支,建议上级部门一是加大村级组织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村级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二是出台统一的村干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稳妥提高村干部补贴标准;合理划分主要干部和其他干部补贴标准,缩小干部之间补贴差距,激发其他干部工作的热情。三是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鼓励和支持各行政村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采取土地流转、发展种植养殖、组建专业合作社、盘活集体资源和资产等形式和方法,进一步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弥补村级运转经费不足,增强村级自我保障能力。

  综上所述,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仍是现阶段,乃至下一阶段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措施,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认真学xxx省、市农村综合改革各项政策,拓展思维,有序开展工作,以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推动农村改革政策在我县落地生根。

XX市XX区教育综合改革调研报告3篇相关文章:

绿春县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3篇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扫黑除恶工作的调研报告3篇(扫黑除恶基层治理调研报告)

大学生环保调研报告3篇 关于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调研报告2篇(发展党员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加强新时期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调研报告3篇 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关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2篇(调研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调研报告2篇(鲜明确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导向)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篇 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加强工会思想政治建设调研报告2篇 工会思想政治工作

关于审查调查部门分工协作的调研报告2篇(审查调查协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