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三体》读后感10篇(三体读后感100字),以供参考。
《三体》读后感1
《三体》这本书帮我们开了许多脑洞。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脑洞就是教我们,看问题时可以通过一个世界去看另一个世界,通过一个维度去看另一个维度。通过微观世界可以看清宏观世界的问题,通过事物在宏观世界的展开,可以改变复杂的微观世界。
当你以为它讲述的是一个复杂的宇宙体系,其实只是揭示了一个简单的自然现象。而当他讲述一个简单的原理,却可以解释复杂的宇宙。让我们来想一个问题,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则,是不是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呢?当你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的思维已经从宏观流向了微观,继续思考,延展想象,你的思维就向着另一个微观层面沉降。人类社会中如果存在黑暗森林法则,那么人类无法向更高的文明进化,但黑暗森里法则在人类社会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特定群体中又是存在的,我们每个人类个体都经历过,或在我们身边发生过黑暗森林法则。
原本黑暗森林法则存在于宇宙这个四维空间中,当我们把这个问题引入人类社会,这个法则就拆分成时间平面和立体空间两个三维世界的法则。我们可以在两个可控的三维空间中对黑暗森林法则进行重构,然后改变黑暗森林法则对宇宙的影响。
世界是可以拆解和重构的。
以上是我眼中《三体》世界中所隐含的哲学。
《三体》读后感2
记不清,大约是20xx或20xx年时第一次翻读纸质版的三体,当时来说只是简单的看了一遍,大概是因为不仔细不认真的原因,除了感觉很宏观庞大剩下便没有更深的印象了,现在想来大概是因为自己压根就没有读懂这部佳作。现在再次看了一遍,断断续续的也算是完整的又看了遍,更加感慨自己的渺小,喜欢科幻,对宇宙着迷,却并没有对宇宙相关的知识有什么深入的了解,曾经的相对论、奇点、各种纪录片都被我深深束之高阁,惭愧。对于宇宙的思考也是受限于自己知识的匮乏和不学习停留在很幼稚的层面,导致自己在拜读这本书的时候很多部分理解不了,更有的部分因为晦涩直接被我跳过。
对于我而言,这是一本我绝对在未来的日子里会定时重新翻阅的宇宙科普和开脑洞的书。对于内容,受限于我自身的匮乏,我不敢发表什么评论,很明显的一点是越读我做的评论越来越少,就是因为我深深陷入了文章的描述之中,自己也实在是缺乏语言去描述自己的想法,但是看到有些网友的观点还是想要去辩驳一两下[玫瑰]。
总而言之,读完感觉脑子炸了,又炸了一遍,很纠结,又很神清气爽的感觉,这不矛盾!接下来我要了解相关知识拜读更多书籍填充自己,解答自己的疑问。然后,再次拜读这本著作。
《三体》读后感3
我的天,我花了30个小时……看到最后真的是又不想看又想看,不想看是大刘书中描述的画面,我想象不出来了(太难了),还有一些枯燥的科普,我看不懂啊(太难了)。想看是因为,我想知道程心,AA,云天明,关一帆,智子,太阳系,整个宇宙最后都怎么样了,还能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还会有什么转折……只能说作者太强了,这个想象的宇宙,妙啊,绝啊(太难了,我描述不出来啊)。还有一些巧妙的推动故事发展的转折,读完真的爽(可是有人说这不是爽文……)。
最值得称道的,应该是作者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表达的对于人性的揣摩、对于文明与时间相辅相成的论述、对于宇宙万事万物生存和毁灭的解释了。我说太多,只能表现我的肤浅,只有自己读过才能感受这个宏大磅礴的世界。
看这本书的十天里,我有时会想自己何德何能在一个这么狭隘的课桌前阅读整个宇宙这么宏大的一个故事呢?读完,我长见识了,我也知道了自己见识的浅薄。针对自己没有能想象出来的画面,和书中模棱两可的情节,我在b站看到了另一个超级有才华的博主“文曰小强”,他通过剪辑竟然把三体“电影版”的展示出来了,跪了,而且我看了,真的生动形象……
好了,我不说了,大家有机会就看看吧,毕竟我觉得能把整部书一口气读完,一直沉浸在这个三体世界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三体》读后感4
一开始我是排斥接触有关动荡年代的小说,毕竟千人千面千言,没有哪个能真正代表历史。
整本读下来,最喜欢的人物是史强,他是最接地气的人物,但也真是因为他接地气,会让他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有一个最直观的认识,进而产生解决办法。这本书最后带着我经历了科学家的接受末日后的绝望,普通人用最浅显易懂的知识再次唤醒他们的希望的整个过程,我感觉读到这里 才算读到了本书的精髓。
在人生长河中,有时候有很多重要的事件和问题是当时的你认为是根本不可能解决的,或者说已经认定是死局。但是跳出来讲,这可能只是你的认知不够所带给你的困惑,每个人的经历只能带给你片面的解决方法和认知,真正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应该积极的向别人请教,请教的人不在于知识面比你广,可能任何一个人都会给你一个不同的答案, 可能在某一个人的启发下,你突破了自己的桎梏,找到了解决办法。
要知道人外有人,永远不要停止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一旦停止就说明你的心已经老了,人类的身体是会随时间自然衰老的,但是思想可以不必。保持你的好奇心,直到你的身体衰老到了尽头。它会使你的思想一直处在巅峰,没有衰退期。
《三体》读后感5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类苦于渺小而毁于自大;“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科幻之翼,我们脱离卑微琐碎的庸常生活,又以更宏大广阔的视野反思自身。刘慈欣的《球状闪电》就以不长的篇幅折射出多重光芒: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瑰丽隽永的理想主义和大气磅礴的史诗风格,令我沉醉,也带我飞翔。
科幻之翼
《球状闪电》的创作缘起是刘慈欣亲眼目睹了“球状闪电”,并在同年阅读了两本克拉克的科幻小说,奠定了他的科幻理念:科幻的真正魅力在于创造一个想象中的事物或世界。刘慈欣创造了“球状闪电”,这种过去和现在都不存在,在未来也不太可能存在的事物反而有很强的吸引力。
书中有一段话至少出现了两次,“我们都是凡人,虽然我们用超过凡人的努力去探寻,可我们还是凡人,只能在基础理论提供的框架中进行推演,不可能越雷池半步,否则就像步入没有空气的虚空一样,但在这个框架中,我们什么也推演不出来”,球状闪电俨然成了一个谜,大量的数学推演和实验都无法破解它,吸引了许多人献出生命……但世上总有一些超越凡俗的人,能把所有人都想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大概就是想象力高于知识的体现:知识是枯燥的、呆板的,而想象力是灵动的、有穿透力的;想象是灵魂,而知识只是作者构架和描述自己的想象的工具。通过常识、通过知识,我们读者去理解作者的科学想象,领略又一个世界,并触及作者的精神和思想,以此反思生活,观照内心。
《三体》读后感6
最近,我读了《三体》这本书。
本书主要讲了三体星系的人,试图在“降临派”的帮助下,试图占领地球。他们为达成此目的,通过在不同维度对一个质子进行编辑,得到了十分强大的“智子”。虽然极度科幻但仔细一想也很符合逻辑。最终,人们彻底铲除了降临派,并得到了许多重要地资料。
这本书富有强烈的科幻色彩,让我从中无法自拔。那三体世界用来催眠上帝的巨型钟摆,那一个个可以脱水的三体人,那三个在宇宙中无规律运动的恒星,逐一浮现在了我的面前。但是在这科幻中又不失逻辑,让人感到真实。作者在对三体人进行描述时,与大多把外星人写的十分善良,帮助人类。而真正的外星人更可能像《三体》中的一样,对比自己底下的物种毫不留情。然而,对地球人残忍的三体人也是可爱的,它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努力探索,并没有消极得等待死亡。这不也值得我们学习吗?
读完了这本书,我不禁得想到,在太空中真的有外星人吗?在茫茫的宇宙亿亿颗恒星闪闪发光,而围绕这些恒星的行星更是不计其数,谁又能肯定在它们中没有一个诞生文明?
当然,以上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也许得到答案的唯一方法就是等待了。
《三体》读后感7
寒假里,有这么一部书让我爱不释手。那就是由刘慈欣撰写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这本书获得了科幻小说奖“雨果奖”,作者也成为获得该荣誉的亚洲第一人。
这部书讲述的是两个文明间的智慧博弈。*期间,红岸基地是一个探测外星人是否存在的*基地。一个叫叶文洁的人向宇宙发出信息,被远在四光年外的半人马座上的三体人收到。这一举动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于是三体人派出了庞大的舰队杀气腾腾地直扑太阳系。
三体文明用超科技制造的智子锁死了人类文明,监视着人类的一举一动。为了应对局势,人类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特点,秘密组织了“面壁计划”,由四位面壁者来反击三体。最后只有罗辑一位面壁者取得了成功,成为人类文明的执剑人,威慑着三体文明。
但当罗辑把权力交给程心后,三体探测器攻击了地球上的广播系统,但远在天涯的“万有引力”号广播了三体母星的位置,三体文明被歌者文明消灭,人类文明也从三维跌落成二维,最后只有关一帆和程心两个人成功逃脱。
这本里程碑式的科幻作品让我们明白: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黑暗森林有严肃的法则,但也孕育着生存的希望,无论何种文明都必须遵守。刘慈欣的这部小说,以超凡的构思和想象力,让我叹服!
《三体》读后感8
在一个黑暗的时代,地球文明中的一个女人拿起了一根火柴,点燃了一堆篝火来寻找温暖和光明;而在这个森林深处的某一个角落有着另一个文明,这个文明正苦于挣扎,同样也在寻找着属于它们的光明和希望。
而这束光,在一时刻同时成为了这两个文明的希望之光。前者等待着后者来拯救自己,而后者也派出了自己的“使者”来追寻这束光的源头。
随着两个文明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相遇,地球文明第一次真正看到了这片森林的黑暗,于是就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一切在这片森林中寻找朋友的篝火,在暗夜中发抖与哭泣。
虽然三体文明占领了地球文明的营地,两者处于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中。但是在森林深处发出的一丝涟漪,改变了两者的命运,使两个文明同时陷于来自这个森林秩序的打击。不同于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相遇时的量级差距,这种打击已经超出了两个文明可以承受之限。目睹战场之日,即是灭亡之时。
两个文明,从田园生活转变为游牧民族,继续在这片森林中生存。森林中的物竞天择随时都在发生。有重生的绚丽,也有灭亡的黯然,在亿万年暗无天日的战争中,谁都看不到最深层的毁灭力量,但是它是存在的。就像在这片森林中游荡的死神一样。
最后一切的一切,回归到原始的奇点。最后面对重生后的,只有两双眼睛。
《三体》读后感9
从福尔摩斯到东野圭吾,侦探小说里面有惊险、有人性、有哲理、还有温情……去年,了解刘欣慈的《三体》系列,一口气买一套和电影同名的《流浪地球》,从侦探向科幻进发。
读完《三体》系列,只是囫囵吞枣,从文学体裁上来说,《三体》只能是一部科幻作品,但是从内涵上看,它并不单单是一部小说。它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物理方面的科学知识,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此外还有对人性的社会学分析和哲学的思考,从人类社会的表现推出宇宙中的黑暗森林理论。叶文洁的故事表示着对人类社会的绝望,汪淼则代表着对未来的绝望,而三体文明代表的是对整个生命形态的绝望。在那里,生存的目的只为了生存,没有欢乐、没有悲伤、没有幸福也没有痛苦,剩下的只有无垠的冷漠和机械零件般的生活。这样冰冷的世界给人的绝望感是恐怖至极的,因为真正的恐怖并不是一个面目奇丑的怪物突然出现在你眼前,真正的恐怖是你的思想被领入一个完全黑暗陌生,没有出路的死亡绝域。这个死域就是三体世界。三体世界真的就像那一抹白云后的无限蓝天,只要细心琢磨,其蕴含的质量将远超出你的想象。
再看现在的新冠状病毒的疫情,成都地震,澳洲的大火……每一个都是大自然给我们人类的警示,我们不应该过度的开发破坏。
《三体》读后感10
好的科幻小说都要脑洞很大,而脑洞大的程度往往和看书时嘴巴张大的程度成反比,我看这书时嘴巴总是张得很大,所以对脑洞部分就不评论了。那么,什么是好小说?我觉得就是让人忍不住想看下去的小说,按这个标准,三体是好小说。但什么让它成为了好小说呢?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作者的“残忍”。小说结尾地球和太阳系都毁灭了,一点儿不符合大团圆结局的要求。但这还不是最残忍的,最残忍的是让你在绝境中燃起希望,然后再毁灭它。从面壁计划,到人类的两千艘太空战舰,到黑暗森林威慑,再到掩体计划,一次次希望之火燃起,再一次次被掐灭。其次是作者的“善恶不分”,三体是“恶”的'么?不是,他们只是为了生存。
程心是“善”的么?好像也不是,如果不是她的选择,黑暗森林威慑就不会被打破,人类在最后末日来临之前可能已经拥有曲率驱动飞船和黑域技术。既“残忍”又“善恶不分”构成了这部作品的哲学背景,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一次又一次转折,造成主人公与人类命运的跌宕起伏。它使得这部小说好看,也使得它深刻:世界本如此,无论残忍还是悲悯,无论善还是恶,都只是一种解读,它们相生相克,幻化无限。而你,终要有一种你自己的解读。 “她终于看清了,使自己这粒沙尘四处飘飞的,是怎样的天风;把自己这片小叶送向远方的,是怎样的大河”。
《三体》读后感10篇(三体读后感1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