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下册教案10篇 七年级下册数学预习教案

时间:2023-08-28 13:48: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高一数学下册教案10篇 七年级下册数学预习教案,以供参考。

高一数学下册教案10篇 七年级下册数学预习教案

高一数学下册教案1

  一、教学过程

  1.复习

  反函数的概念、反函数求法、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定义域值域的关系。

  求出函数y=x3的反函数。

  2.新课

  先让学生用几何画板画出y=x3的图象,学生纷纷动手,很快画出了函数的图象。有部分学生发出了“咦”的一声,因为他们得到了如下的图象:

  教师在画出上述图象的学生中选定生1,将他的屏幕内容通过教学系统放到其他同学的屏幕上,很快有学生作出反应。

  生2:这是y=x3的反函数y=的图象。

  师:对,但是怎么会得到这个图象,请大家讨论。

  (学生展开讨论,但找不出原因。)

  师:我们请生1再给大家演示一下,大家帮他找找原因。

  (生1将他的制作过程重新重复了一次。)

  生3:问题出在他选择的次序不对。

  师:哪个次序?

  生3:作点B前,选择xA和xA3为B的坐标时,他先选择xA3,后选择xA,作出来的点的坐标为(xA3,xA),而不是(xA,xA3)。

  师:是这样吗?我们请生1再做一次。

  (这次生1在做的过程当中,按xA、xA3的次序选择,果然得到函数y=x3的图象。)

  师:看来问题确实是出在这个地方,那么请同学再想想,为什么他采用了错误的次序后,恰好得到了y=x3的反函数y=的图象呢?

  (学生再次陷入思考,一会儿有学生举手。)

  师:我们请生4来告诉大家。

  生4:因为他这样做,正好是将y=x3上的点B(x,y)的横坐标x与纵坐标y交换,而y=x3的反函数也正好是将x与y交换。

  师:完全正确。下面我们进一步研究y=x3的图象及其反函数y=的图象的关系,同学们能不能看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有什么样的关系?

  (多数学生回答可由y=x3的图象得到y=的图象,于是教师进一步追问。)

  师:怎么由y=x3的图象得到y=的图象?

  生5:将y=x3的图象上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交换,可得到y=的图象。

  师:将横坐标与纵坐标互换?怎么换?

  (学生一时未能明白教师的意思,场面一下子冷了下来,教师不得不将问题进一步明确。)

  师:我其实是想问大家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有没有对称关系,有的话,是什么样的对称关系?

  (学生重新开始观察这两个函数的图象,一会儿有学生举手。)

  生6:我发现这两个图象应是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师:能说说是关于哪条直线对称吗?

  生6:我还没找出来。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找出两函数图象的对称轴,画出如下图形,如图2所示:)

  学生通过移动点A(点B、C随之移动)后发现,BC的中点M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就是两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在追踪M点后,发现中点的轨迹是直线y=x。

  生7:y=x3的图象及其反函数y=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师:这个结论有一般性吗?其他函数及其反函数的图象,也有这种对称关系吗?请同学们用其他函数来试一试。

  (学生纷纷画出其他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图象进行验证,最后大家一致得出结论:函数及其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教师巡视全班时已经发现这个问题,将这个图象传给全班学生后,几乎所有人都看出了问题所在:图中函数y=x2(x∈R)没有反函数,②也不是函数的图象。

  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

  点(x,y)与点(y,x)关于直线y=x对称;

  函数及其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二、反思与点评

  1.在开学初,我就教学几何画板4。0的用法,在教函数图象画法的过程当中,发现学生根据选定坐标作点时,不太注意选择横坐标与纵坐标的顺序,本课设计起源于此。虽然几何画板4。04中,能直接根据函数解析式画出图象,但这样反而不能揭示图象对称的本质,所以本节课教学中,我有意选择了几何画板4。0进行教学。

  2.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过程当中,可借助于生动直观的形象来引导人们的思想过程,但常常由于图形或想象的`错误,使人们的思维误入歧途,因此我们既要借助直观,但又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摆脱直观而形成抽象概念,要注意过于直观的例子常常会影响学生正确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

  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在直观化方面有很强的表现能力,如在函数的图象、图形变换等方面,利用计算机都可得到其他直观工具不可能有的效果;如果只是为了直观而使用计算机,但不能达到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促进学生思维的目的的话,这样的教学中,计算机最多只是一种普通的直观工具而已。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计算机更多的是作为学生探索发现的工具,学生不但发现了函数与其反函数图象间的对称关系,而且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了反函数的概念,对反函数的存在性、反函数的求法等方面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当前计算机用于中学数学的主要形式还是以辅助为主,更多的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直观工具,有时甚至只是作为电子黑板使用,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是:将计算机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发现探索,甚至利用计算机来做数学,在此过程当中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促进数学思维,发展数学创新能力。

  3.在引出两个函数图象对称关系的时候,问题设计不甚妥当,本来是想要学生回答两个函数图象对称的关系,但学生误以为是问如何由y=x3的图象得到y=的图象,以致将学生引入歧途。这样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是必须力求避免的。

高一数学下册教案2

  课 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几何性质;

  (2)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会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题1: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问题2:如何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方程在生产、生活实践以及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几节课我们将通过一些例子学习直线与圆的方程在实际生活以及平面几何等方面的应用

  二、新课教学:

  例1.(课本例4)图4。2-5是某圆拱形桥的示意图。这个圆的圆拱跨度AB=20m,拱高OP=4m,建造时每间隔4m需要用一根支柱支撑,求支柱的高度(精确到0.01m).

  小结方法:用坐标法解决实际应用题的步骤:

  第一步:将实际应用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问题中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第二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

  第三步:将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实际结论,.

  例2.(课本例5)已知内接于圆的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求证圆心到一边的距离等于这条边所对边长的一半.

  小结方法: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问题中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第二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

  第三步:将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

  课堂练习:课本练习第2,3,4题;

  课后作业:课本习题4.2A组第8,11题.B组第1题

高一数学下册教案3

  一、教学目标:

  掌握向量的概念、坐标表示、运算性质,做到融会贯通,能应用向量的有关性质解决诸如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

  向量的性质及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

  1、掌握向量的概念、坐标表示、运算性质,做到融会贯通,能应用向量的有关性质解决诸如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的'问题。

  (二)例题分析:略

  四、小结:

  1、进一步熟练有关向量的运算和证明;能运用解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有关应用问题,

  2、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切实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一数学下册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画出简单几何体、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三、学法指导:观察、动手实践、讨论、类比。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开课题

  展示庐山的风景图——“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

  (二)讲授新课

  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中心投影: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

  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

  正投影:在平行投影中,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

  2、三视图:

  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侧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俯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三视图: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统称为几何体的三视图。

  三视图的画法规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长对正:正视图与俯视图的长相等,且相互对正;

  高平齐:正视图与侧视图的高度相等,且相互对齐;

  宽相等:俯视图与侧视图的'宽度相等。

  3、画长方体的三视图:

  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和正上方观察到有几何体的正投影图,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长方体的三视图都是长方形,正视图和侧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俯视图和正视图都各有一条边长相等。

  4、画圆柱、圆锥的三视图:

  5、探究:画出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三角形的棱锥的三视图。

  (三)巩固练习

  课本P15练习1、2;P20习题1.2[A组]2。

  (四)归纳整理

  请学生回顾发表如何作好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五)布置作业

  课本P20习题1.2[A组]1。

高一数学下册教案5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唯一性.

  3.理解直线的斜率的存在性.

  4.斜率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直线的倾斜角概念的引入学习和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关系的揭示,培养学生观察、探索能力,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交流与评价能力.

  2.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和斜率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

  重点与难点: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的概念和公式.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

  教学过程:

  1.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

  我们知道,经过两点有且只有(确定)一条直线.那么,经过一点P的直线l的位置能确定吗?如图,过一点P可以作无数多条直线a,b,c, …易见,答案是否定的这些直线有什么联系呢?

  (1)它们都经过点P. (2)它们的‘倾斜程度’不同.怎样描述这种‘倾斜程度’的不同?

  引入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

  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取x轴作为基准, 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α= 0°.

  问: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0°≤α<180°.

  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90°.因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每一条直线都有确定的倾斜程度,引入直线的倾斜角之后,我们就可以用倾斜角α来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每一条直线的倾斜程度.

  直线a∥b∥c,那么它们的倾斜角α相等吗?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一个倾斜角α不能确定一条直线.

  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一条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一个点P和一个倾斜角α.

  2.直线的斜率:

  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α≠90°)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也就是

  k = tanα

  ⑴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α=0°, k = tan0°=0;

  ⑵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90°, k不存在.

  由此可知,一条直线l的倾斜角α一定存在,但是斜率k不一定存在.

  例如, α=45°时, k = tan45°= 1;

  α=135°时, k = tan135°= tan(180°-45°) = - tan45°= - 1.

  学习了斜率之后,我们又可以用斜率来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

  3.直线的斜率公式:

  给定两点P1(x1,y1),P2(x2,y2),x1≠x2,如何用两点的坐标来表示直线P1P2的斜率?

  可用计算机作动画演示:直线P1P2的四种情况,并引导学生如何作辅助线,共同完成斜率公式的推导.(略)斜率公式:

  对于上面的斜率公式要注意下面四点:

  (1)当x1=x2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α= 90,直线与x轴垂直;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即y1,y2和x1,x2在公式中的前后次序可以同时交换,但分子与分母不能交换;

  (3)斜率k可以不通过倾斜角而直接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求得;

  (4)当y1=y2时,斜率k = 0,直线的倾斜角α=0°,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

  (5)求直线的倾斜角可以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而得到.

  4.例题:

  例1已知A(3, 2), B(-4, 1), C(0, -1),求直线AB, BC, CA的斜率,并判断它们的倾斜角是钝角还是锐角.

  略解:直线AB的斜率k1=1/7>0,所以它的倾斜角α是锐角;

  直线BC的斜率k2=-0.5<0,所以它的倾斜角α是钝角;

  直线CA的斜率k3=1>0,所以它的.倾斜角α是锐角.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经过原点且斜率分别为1, -1, 2,及-3的直线a, b, c, l.

  分析:要画出经过原点的直线a,只要再找出a上的另外一点M.而M的坐标可以根据直线a的斜率确定;或者k=tanα=1是特殊值,所以也可以以原点为角的顶点,x轴的正半轴为角的一边,在x轴的上方作

  45°的角,再把所作的这一边反向延长成直线即可.

  略解:设直线a上的另外一点M的坐标为(x,y),根据斜率公式有

  1=(y-0)/(x-0),所以x = y

  可令x = 1,则y = 1,于是点M的坐标为(1,1).此时过原点和点M(1,1),可作直线a.同理,可作直线b, c, l.(用计算机作动画演示画直线过程)

  5.练习:P86 1. 2. 3. 4.

  课堂小结: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2)直线的斜率公式.

  课后作业: P89习题3.1 1. 2. 3.4

  课后记:

高一数学下册教案6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会运用条件判定两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教学重点: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是重点,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把研究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问题,转化为研究两条直线的斜率的关系问题.

  注意:对于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在课堂上老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解决好这个问题.

  教学过程:

  (一)先研究特殊情况下的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而且知道,可以用倾斜角和斜率来表示直线相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并推导出了斜率的坐标计算公式.现在,我们来研究能否通过两条直线的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

  讨论: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没有斜率,(1)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也不存在时,两直线的倾斜角都为90°,它们互相平行;(2)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90°,另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0°,两直线互相垂直.

  (二)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时,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设直线L1和L2的斜率分别为k1和k2.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是由两条直线的方向决定的,而两条直线的方向又是由直线的倾斜角或斜率决定的所以我们下面要研究的问题是:两条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直线,它们的斜率有什么关系?

  首先研究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不重合)的情形.如果L1∥L2(图1-29),那么它们的倾斜角相等:α1=α2.(借助计算机,让学生通过度量,感知α1,α2的关系)

  ∴tgα1=tgα2.

  即k1=k2.

  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即k1=k2,那么tgα1=tgα2.

  由于0°≤α1<180°,0°≤α<180°,

  ∴α1=α2.

  又∵两条直线不重合,

  ∴L1∥L2.

  结论:两条直线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平行,即

  注意:上面的等价是在两条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成立.即如果k1=k2,那么一定有L1∥L2;反之则不一定.

  下面我们研究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形.

  如果L1⊥L2,这时α1≠α2,否则两直线平行.

  设α2<α1(图1-30),甲图的特征是L1与L2的交点在x轴上方;乙图的特征是L1与L2的交点在x轴下方;丙图的特征是L1与L2的交点在x轴上,无论哪种情况下都有

  α1=90°+α2.

  因为L1、L2的斜率分别是k1、k2,即α1≠90°,所以α2≠0°.

  ,

  可以推出:α1=90°+α2. L1⊥L2.

  结论: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那么它们互相垂直,即

  注意:结论成立的条件.即如果k1·k2=-1,那么一定有L1⊥L2;反之则不一定.

  例题分析:

  例1已知A(2,3),B(-4,0),P(-3,1),Q(-1,2),试判断直线BA与PQ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直线BA的斜率k1=(3-0)/(2-(-4))=0.5,

  直线PQ的斜率k2=(2-1)/(-1-(-3))=0.5,

  因为k1=k2=0.5,所以直线BA∥PQ.

  例2.已知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为A(0,0),B(2,-1),C(4,2),D(2,3),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给出证明.

  例3.已知A(-6,0),B(3,6),P(0,3),Q(-2,6),试判断直线AB与PQ的位置关系.

  解:直线AB的斜率k1=(6-0)/(3-(-6))=2/3,

  直线PQ的斜率k2=(6-3)(-2-0)=-3/2,

  因为k1·k2=-1所以AB⊥PQ.

  例4.已知A(5,-1),B(1,1),C(2,3),试判断三角形ABC的形状.

  分析:借助计算机作图,通过观察猜想: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其中AB⊥BC,再通过计算加以验证.(图略)

  课堂练习

  P89练习1.2.

  归纳小结:

  (1)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真实等价条件;

  (2)应用条件,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3)应用直线平行的条件,判定三点共线.

  作业布置:P89-90习题3.1:A组5.8;

  课后记:

高一数学下册教案7

  各位评委、各位专家,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章第五节“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下面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课堂设计、效果评价六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既是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在知识上的延伸和发展,又是本章集合知识的运用与巩固,也为下一章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教学作铺垫,起着链条的作用。同时,这部分内容较好地反映了方程、不等式、函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蕴含着归纳、转化、数形结合等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分2课时学习。本课时通过二次函数的图象探索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通过复习“三个一次”的关系,即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以旧带新寻找“三个二次”的关系,即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采用“画、看、说、用”的思维模式,得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品味数学中的和谐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理解“三个二次”的关系;掌握看图象找解集的方法,熟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能力目标——通过看图象找解集,培养学生“从形到数”的.转化能力,“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

  三、重难点分析

  一元二次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中最基本的不等式之一,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要把握这个重点。关键在于理解并掌握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方法——图象法,其本质就是要能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认识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与函数图象上对应点的横坐标的内在联系。由于初中没有专门研究过这类问题,高一学生比较陌生,要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三个二次”的关系。要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归纳“三个一次”的关系作铺垫。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本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画、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善提炼、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这样做增加了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了教学的主体;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生“学”有新“思”,“思”有新“得”,“练”有新“获”,学生也才会逐步感受到数学的美,会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只有这样做,课堂教学才富有时代特色,才能适应素质教育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把学习看成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生应与一定的知识背景即情景相联系,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景中。

  本节课采用“诱思引探教学法”。把问题作为出发点,指导学生“画、看、说、用”。较好地探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高一数学下册教案8

  垂直的性质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2)能运用性质定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了解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间的相互联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观察物体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操作确认,获得对性质定理正确性的认识;

  (2)性质定理的推理论证。

  3、情态与价值

  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推理证明”,培养学生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两个性质定理的证明。

  三、学法与用具

  (1)学法: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猜想与证明。

  (2)用具:长方体模型。

  四、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二面角的定义、大小及求法.

  2.练习:对于直线和平面,能得出的一个条件是()①②③④.

  3.引入:星级酒店门口立着三根旗杆,这三根旗杆均与地面垂直,这三根旗杆所在的直线之间具有什么位置关系?

  (二)、讲授新课:

  1.教学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①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线面垂直线线平行)

  ②练习:表示直线,表示平面,则的充分条件是()A、B、 C、 D、所在的角相等

  例1:设直线分别在正方体中两个不同的平面内,欲使,应满足什么条件?(分组讨论师生共析总结归纳)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很多:平行公理、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等等)

  2.教学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①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面面垂直线面垂直)

  探究:两个平面垂直,过其中一个平面内一点作另一个平面的垂线有且仅有一条.

  ②练习:两个平面互相垂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B、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

  C、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D、过一个平面内任意点作交线的垂线,则此垂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例2、如图,已知平面,直线满足,试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④练习:如图,已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求证: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过平面外一点,可作无数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B、过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和一条定直线垂直C、若异面,过一定可作一个平面与垂直D、异面,过不在上的点,一定可以作一个平面和都垂直.

  2、如图,是所在平面外一点,的中点,上的点,求证:

  3、教材P71、72页

  (四)巩固深化、发展思维

  思考1、设平面α⊥平面β,点P在平面α内,过点P作平面β的垂线a,直线a与平面α具有什么位置关系?

  (答:直线a必在平面α内)

  思考2、已知平面α、β和直线a,若α⊥β,a⊥β,a α,则直线a与平面α具有什么位置关系?

  五、归纳小结,课后巩固

  小结:(1)请归纳一下本节学习了什么性质定理,其内容各是什么?

  (2)类比两个性质定理,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六、作业:(1)求证:两条异面直线不能同时和一个平面垂直;

  (2)求证:三个两两垂直的平面的交线两两垂直。

  课后记:

高一数学下册教案9

  课题:2.3.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确直线方程一般式的形式特征;

  (2)会把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化为斜截式,进而求斜率和截距;

  (3)会把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化为一般式。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3、情态与价值观

  (1)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重点: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教学难点:对直线方程一般式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过程:

  问题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1、(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每一条直线都可以用一个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表示吗?

  (2)每一个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A,B不同时为0)都表示一条直线吗?

  使学生理解直线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用分类讨论的方法思考探究问题(1),即直线存在斜率和直线不存在斜率时求出的直线方程是否都为二元一次方程。对于问题(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要判断某一个方程是否表示一条直线,只需看这个方程是否可以转化为直线方程的某种形式。为此要对B分类讨论,即当时和当B=0时两种情形进行变形。然后由学生去变形判断,得出结论:

  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它都表示一条直线。

  教师概括指出:由于任何一条直线都可以用一个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表示;同时,任何一个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

  我们把关于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A,B不同时为0)叫做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简称一般式(generalform).

  2、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与其他几种形式的直线方程相比,它有什么优点?

  使学生理解直线方程的一般式的与其他形

  学生通过对比、讨论,发现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与其他形式的直线方程的一个不同点是:

  问题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式的不同点。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能够表示平面上的所有直线,而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方程,都不能表示与轴垂直的直线。

  3、在方程中,A,B,C为何值时,方程表示的直线

  (1)平行于轴;(2)平行于轴;(3)与轴重合;(4)与重合。

  使学生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系数和常数项对直线的位置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过的与轴平行和重合、与轴平行和重合的'直线方程的形式。然后由学生自主探索得到问题的答案。

  4、例5的教学

  已知直线经过点A(6,-4),斜率为,求直线的点斜式和一般式方程。

  使学生体会把直线方程的点斜式转化为一般式,把握直线方程一般式的特点。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检查、评价、反馈。指出:对于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一般作如下约定:一般按含项、含项、常数项顺序排列;项的系数为正;,的系数和常数项一般不出现分数;无特加要时,求直线方程的结果写成一般式。

  5、例6的教学

  把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化成斜截式,求出直线的斜率以及它在轴与轴上的截距,并画出图形。

  使学生体会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化为斜截式,和已知直线方程的一般式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方法。

  先由学生思考解答,并让一个学生上黑板板书。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由直线方程的一般式,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的方法:把一般式转化为斜截式可求出直线的斜率的和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求直线与轴的截距,即求直线与轴交点的横坐标,为此可在方程中令=0,解出值,即为与直线与轴的截距。

  在直角坐标系中画直线时,通常找出直线下两个坐标轴的交点。

  6、二元一次方程的每一个解与坐标平面中点的有什么关系?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之间有什么关系?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与直线的关系,体会直解坐标系把直线与方程联系起来。

  学生阅读教材第105页,从中获得对问题的理解。

  7、课堂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和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评价。

  问题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8、小结

  使学生对直线方程的理解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1)请学生写出直线方程常见的几种形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比较各种直线方程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

  (3)求直线方程应具有多少个条件?

  (4)学习本节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学生课后独立思考完成。

  归纳小结:

  (1)请学生写出直线方程常见的几种形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比较各种直线方程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

  (3)求直线方程应具有多少个条件?

  (4)学习本节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作业布置:第101页习题3.2第10,11题

  课后记:

高一数学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会根据不同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能从圆的标准方程熟练地写出它的圆心坐标与半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及应用,渗透数形结合、待定系数法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圆的相关知识的探讨和几何画板在解与圆有关问题中的应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及应用。

  教学难点:

  利用圆的几何性质求圆的标准方程。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诱思探索”的教学方法,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知;在概念的形成与深化过程中,以一系列的问题为主线,采用讨论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己构建新知识;通过层层深入的例题配置,使学生思路逐步开阔,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借助多媒体,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利于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

  1、 提问:初中平面几何学习的哪些图形?

  初中平面几何中所学是两个方面的知识:直线形的和曲线形的。在曲线形方面学习的是圆,学习解析几何以来,已经讨论了直线方程,今天我们来研究最简单、最完美的曲线圆的方程。

  2、提问:具有什么性质的点的轨迹是圆?

  强调确定一个圆需要的的条件为:圆心与半径,它们分别确定了圆的位置与大小,

  二、概念的形成:

  1、让学生根据显示在屏幕上的圆自己探究圆的方程。

  教师演示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己探究圆的方程,教师巡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由学生讲解思路,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展示学生的想法,将两种解法同时显示在屏幕上,方便学生对比。

  学生通常会有两种解法:

  解法1:(圆心不在坐标原点)设M(x,y)是一动点,点M在该圆上的充要条件是|CM|=r。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r。

  两边平方,得

  (x-a)2+(y-b)2=r2。

  解法2:(圆心在坐标原点)设M(x,y)是一动点,点M在该圆上的充要条件是|CM|=r。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r

  两边平方,得

  x2+y2=r2

  若学生只有一种做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建立不同的坐标系,有自己发现另一个方程。

  2、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当a=b=0时,方程为x2+y2=r2

  三、 概念深化:

  归纳圆的标准方程的特点:

  ①圆的标准方程是一个二元二次方程;

  ②圆的标准方程由三个独立的条件a、b、r决定;

  ③圆的标准方程给出了圆心的坐标和半径。

  四、 应用举例:

  练习1 104页练习8-9 1、2(学生口答)

  练习2 说出方程 (x+m)2+ (y+n)2=a2的圆心与半径。

  例1 、根据下列条件,求圆的方程:

  (1)圆心在点C(-2,1),并且过点A(2,-2);

  (2)圆心在点C(1,3),并且与直线3x-4y –6=0相切;

  (3)过点A(2,3),B(4,9),以线段AB为直径。

  分析探求:让学生说出如何作出这些圆,教师用几何画板做图,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由学生自己解答,并通过几何画板来验证。

  例2、 求过点A(0,1),B(2,1)且半径为 的圆的方程。

  分析探求: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先让学生自己求解,再相互讨论、交流、补充,最后教师将学生的想法用多媒体进行展示。

  思路一:利用待定系数法设方程为 (x-a) 2 + (y-b) 2 = 5,将两点坐标代入,列方程组,求得a,b,再代入圆的方程。

  思路二:利用圆心在圆上两点的垂直平分线上这一性质,利用待定系数法设方程为 (x-1) 2 + (y-b) 2 = 5,将一点坐标代入,列方程,求得b,再代入圆的方程。

  思路三:画出圆的图形,利用直角三角形,直接求圆心坐标。

  由例1、例2总结求圆的标准方程的方法。

  五、反馈练习:

  104页练习8-9 3(要求学生限时完成)

  六、归纳总结:

  学生小结并相互补充,师生共同整理完善。

  1、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

  2、圆的标准方程的形式;

  3、求圆的方程的方法;

  4、数学思想。

  七、课后作业:(略)

高一数学下册教案10篇 七年级下册数学预习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数学教案15篇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锦集9篇)

高中数学教案合集10篇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知识点(精彩3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优秀12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篇(小学四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滚一滚大班数学教案3篇

学前班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3篇 大班数学摩天轮公开课教案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范文6篇 状元大课堂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模板6篇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