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篇

时间:2023-09-29 17:09: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篇,以供参阅。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组织比赛

  教学目标:

  1、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通过活动,培养合作、交流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并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具准备:

  课件、统计表、学生每人一支水彩笔、空白纸。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情境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统计

  1、六一儿童节的那天,我们五龙小学的小朋友开展了有趣的游园活动,你们想知道都有那些活动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课件)都有哪些活动?

  (生答师板书)你们喜欢这些活动吗?那我们也来组织一次比赛,好吗?

  板书课题:组织比赛

  2、(指黑板)可是这么多运动项目,我们只能选其中一项活动进行比赛,我们该组织什么比赛呢?(生自由发表意见)

  3、小朋友们意见不一致,这该怎么办呢?(生自由发表意见,师适时导入)

  4、小朋友们的办法可真不少啊!这节课我们就要继续来学习统计。

  [从生活情境引入,创设问题情境组织什么比赛,意见不一致,找寻有效的办法--统计。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实用性,必要性]

  二、小组合作,全班交流,体验统计过程

  1、我们要怎样才能知道全班小朋友的意见呢?(生自由答)现在我们就先在小组里调查,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只能选择一项自己最喜欢的活动,由小组长做好记录。(用师发的空白纸)看哪组最快?准备好了吗?开始!

  2、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师巡视指导。

  [提出学习要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统计。培养学生组织、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各组讨论完毕,排出先后次序)小朋友们表现得太棒了,我们先请冠军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统计结果!(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说说自己的记录方法,将小组调查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小朋友觉得他们调查得怎样?

  [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加强合作意识,体会集体的力量大。在比赛之后,体验集体合作成功的快乐感,吸取成功或失败的教训,为下一次合作作好准备]

  4、小朋友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一些呢?(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师总结:其实刚才小朋友们进行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统计(师板书:统计)我们用来表示统计结果的这个图就是统计图。

  [通过交流成果,总结出统计方法,不硬性规定统计方法,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合理的方法]

  5、刚才小朋友们的统计图做得非常漂亮了,从这几张统计图里你能知道全班小朋友最喜欢什么活动吗?(不能)那该怎么办?(制一张大的统计图)师出示统计表,让我们一起动手把这张统计图填完整,好吗?(师生一起动手填涂)

  6、我们的大统计图制成了,漂亮吗?看这个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生自由提问,集体对每个问题进行系统解答。

  (2)师补充生未提出的问题,供学生解答(出示课件)。

  三、应用实践

  1、除了举行比赛活动,还需要一些奖品,买什么奖品好呢?(出示课件)小朋友们能应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2、下面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完成这张统计图,请生一个接一个上台来画上自己最想要的奖品。

  3、请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师做总结。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制作统计图的热情真高,不知不觉下课的时间到了,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例3、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数据的观察直接说出想加算减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6+( )=12

  8+( )=13

  5+( )=11

  7+( )=14

  9+( )=16

  6+( )=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10-7=3 7+6=13

  3+3=6 13-7=6

  [谁有不同的想法?让大家看看你的算式,猜猜你是怎么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

  (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13-6=7

  想: 10-6=4 4+3=7

  还可以这样算;

  7+6=13

  13-7=6

  13-6=7

  三、检测与反馈

  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第2题。

  [观察比较使学生感受想加算减法的简捷性。两个不同的减法算式利用的是同一个加法算式。]

  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7、6

  13-7=6 13-6=7

  10-7=3 7+6=13 10-6=4

  3+3=6 13-7=6 4+3=7

  还可以这样算;

  7+6=13

  13-7=6

  13-6=7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在四种算法的比较中,学生已习惯使用想加算减法来口算,体会到了想加算减法的简捷性,体会到了算法的多样化。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体验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形式,并能正确填写统计图.

  3.培养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并能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

  教学重点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难点

  分析统计图,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

  教学准备

  每人一张条形统计图和正方形纸片.教师准备一张大张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引课.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要开展庆“六·一”的活动,要作什么准备?我们的教室呢?

  2.你用什么来布置我们的教室?

  3.老师买回了一些气球,你们认为挂什么颜色的气球教室才最漂亮,为什么?

  4.气球很漂亮,但是小朋友只能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的气球,把它举起来.

  5.大家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但老师还是不能很准确知道哪种颜色的气球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吗?

  二、新授.

  活动一:讨论解决办法.

  1.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学生之间说)

  2.请各组派一个代表说说你们的解决办法.(指名说)

  3.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待会就请用你们用询问的方法进行统计.

  活动二.认识统计图.

  1.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统计图,谁是小老师说一说统计图上有什么?每种颜色的气球用什么表示?每个格子代表什么意思?统计图该怎么填?

  2.统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统计开始.

  活动三:分析统计图.

  1.请观察你的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把你知道的说给你的组员听.(小组成员之间)

  2.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向全班汇报.

  (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

  (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小组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

  (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______人.

  (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

  3.你想把你从统计图中知道的告诉大家吗?请你拿着你的统计图,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听.

  活动四:统计全班情况.

  1.刚才我们统计了各小组的情况,下面让我们来统计全班的情况.

  2.请拿出小红纸,下面请同学分组上来贴.

  3.观察这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谁勇敢,上来做小老师说给同学们听.

  (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

  (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班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

  (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______人.

  (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

  4.通过刚才的统计,你知道我们班买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吗?

  5.你能根据统计图猜猜班主任老师最喜欢哪种颜色的气球吗?为什么?

  6.寻求答案.

  三.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布置家庭作业.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

  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13-9=□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 1+3=4

  方法二:13-3=10 10-6=4

  方法三:9+( )=13 9+(4)=13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会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

  观察统计图,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2)学生自由发言

  问:多买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让我们来统计一下吧

  二、制成条形统计图。

  (1)你想用什么方法记录?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2)统计,制成统计图

  (3)回答问题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同学。

  2、喜欢()颜色的人最多?喜欢()颜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喜欢()颜色?

  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呢?

  三、实践活动:

  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

  动画片体育比赛电影新闻

  做一次统计

  四、总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百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对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形成一定的计算速度。

  2、以解决问题为依托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3、在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对知识有新的认识、提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炼信息:

  1、谈话引入:老师想问小朋友一个问题,平常你们喜欢到哪儿去玩?能不能把高兴的事说出来听一听?

  2.出示课本插图,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这是一幅“儿童乐园”图,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或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主要景物——飞天轮、龙船、蹦蹦床、电瓶车。(或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几个主要活动——有的小朋友在坐飞天轮,有的小朋友在坐龙船,有的小朋友在跳蹦蹦床,有的小朋友在开电瓶车。)

  (2)A: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字信息?

  引导学生发现开展几个主要活动的人数——坐飞天轮的有23人,在坐龙船的有16人,跳蹦蹦床的有15人,在开电瓶车的有6人。

  坐飞天轮的有23人是情景中以文字叙述方式告知的,开电瓶车的只有6人,以上两条信息学生很容易发现,也不会产生意见分歧。但由于坐龙船的16人拥挤在一起,跳蹦蹦床的15人在排列上没有规律,因而学生对这两条信息的发现可能会有意见分歧,此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感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便形成正确认识——从左到右依次数出坐龙船的16人;把跳蹦蹦床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的区域,分别去数,然后相加,或依次数出每个区域中的人数。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反思:在数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或开始为什么没有数正确)——要有正确的数数方法,要仔细数,不重复也不遗漏。

  B:你还能发现哪些数字信息?

  引导学生发现:现在是下午4时;有的小朋友在买饮料,能知道各种饮料的价格;有的小朋友在买票入场,因为身高超过了1米。

  二、师生合作,探究学习:

  (一)统计信息,提出问题:

  1、看来,图中的信息还真不少,怎样才能记住这些信息?(或怎样才能记住每个项目中有多少人?)

  引导学生想到“统计信息”。然后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项目坐飞天轮的坐龙船的跳蹦蹦床的开电瓶车的

  人数2316156

  2、根据表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利用表中的数据信息,可以提出6个加法计算的问题、6个减法计算的问题以及若干个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在让学生口述问题时,不必面面俱到,但要引导学生注意问题的全面性,如:学生如果仅仅提出的是两个数相加、相减的问题,教师应进一步引导:能不能提出连加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连减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最后教师总结:利用这些数据,不但可以提出加法、减法计算的问题,还可以提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请小朋友仔细想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请你把这些算式写出来,然后计算出得数。自己先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一会儿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三)汇报交流,梳理分类:

  1、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你们解决的是哪些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得数是多少?

  (1)学生在汇报时,既可以先汇报列出的算式及得数,然后再说明这个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也可以先叙述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再汇报如何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2)如果学生汇报的仅仅是加法、减法、连加、连减算式,老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并解答能够进行加减混合计算及带小括号计算的问题,并及时板书算式。

  2、伴随着每个小组汇报交流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把算式分类板书,以便为最后的总结概括作好准备。板书时可以把算式分为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相对独立的六部分,如下所示:

  23+16 23-16 23+16+15 23-16-4 23+16-15 23-(16+4)

  16+15 23-4 16+15+4 23-15-4 23+15-16 23-(15+4)

  16+4 15-4 23+16+4 23+16-4

  (四)总结概括,理性升华:

  1、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对算式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观察与分析,找到每一类算式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每一类算式的名称——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

  2、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说出计算百以内加减法时要注意的问题——

  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算式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当学生总结遇到困难时,教师可利用板书中的例子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五)巩固练习,拓展创新:

  1、数的组成:利用计数器,完成如下类似的题目——请小朋友准备好计数器,听老师说要求,大家在计数器上拨数。

  十位上的数字是4,个位上的数字是6,这个数是多少?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 …

  2、数的大小比较:

  以上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行数的大小比较练习:

  33○49 98○62 54○45 87○90 43○46-2 77○50+27

  3、数的计算:

  (1)以上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行加减法计算练习。

  第一组:35+24 42+36 56+43 57-45 98-56 84-53

  第二组:38+25 46+59 36+57 54-37 42-19 51-27

  (2)仔细观察这两组数,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组计算时不需要进位与退位,第二组计算时需要进位与退位。

  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不仅让学生发现计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不要忘记“进一”和“退一”,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体会竖式计算的作用为“当计算遇到困难时,可以用竖式来帮助解决问题”。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表述。知识——学会了什么,应该注意什么。方法——引导学生从以“自主探究”为基础的合作、交流、对比、观察、反思“做数学”的角度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整时、半时、大约几时认读钟表时间的认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2、以动手实践的自主探究活动为基础,在探究时刻之间变化的

  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认读时间的表象,实现数的认识、图形与

  空间两个领域的互相融合。

  3、经历认读钟表时刻探究问题的过程,体会时刻(时间)与人

  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每个同学准备一个玩具钟表(或模型),教师准备演示用钟表。

  教学过程:

  一、呈现问题:

  (1)玩电瓶车的同学是 开始的,结束时是4时。

  (2)坐飞天轮的同学是4时开始的,结束时是 。

  (3)坐龙船的同学是 开始的,结束时是 。

  (4)跳蹦蹦床的同学是3时开始的,结束时是4时。

  (5)买票的小朋友4时进“儿童乐园”, 离开“儿童乐园”。

  (6)“儿童乐园”每天下午向社会开放的时间为2时——6时。

  二、自主探究:

  1、以6个问题为框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以问题(1)为例:

  (1)能不能把小朋友开始玩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在钟表上拨出来?

  (2)让学生利用钟表(或模型)进行操作。

  (3)指名几名同学演示。

  (4)教师引领探究——利用教具(钟表),师生共同完成从到一直到的拨针操作活动。

  2、画出整时:

  A:能不能把问题中的4时、3时、2时、6时画出来?请同学们利用钟面图,画上表针。(每个同学发一张钟面图)

  B:能不能把你是怎么画的展示给大家看一看?指名几位同学上台展示。

  C:让画错的同学进行改正。

  三、梳理概括:

  1、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能发现:跳蹦蹦床的同学是最早开始玩的,坐飞天轮的同学结束的最晚,跳蹦蹦床的同学玩的时间最长……

  2、在认读钟表时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把认读钟表要注意的事项说出来:辩认时针与分针,看清时针与分针的位置……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 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4、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 上、下

  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用上下描述一下汽车,火车,轮船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课件)

  2、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

  三、集体游戏

  1、 一切行动听指挥

  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

  2、画鼻子

  在黑板上画一动物头像,让学生轮流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做游戏的学生需

  蒙上眼睛,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让其顺利添上鼻子。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同学们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单元主题图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84页单元主题图。

  教师:小朋友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从这幅情景图中你都知道些什么?

  主要引导学生回答出图中的文字信息。

  教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出这些算式:27+8 45+45 32-17+12等。

  教师:这些算式你会计算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复习旧知引入

  多媒体课件出示:改编的例1情景图:把其中的有8辆客车改为有2辆客车。

  教师: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从图中可以知道这个停车场货车有27辆,客车有2辆。

  教师:一共有多少辆车呢?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

  学生:27+2。

  教师:为什么这么列式?

  学生:求一共有多少辆车就是要把客车的辆数和货车的辆数合起来。

  教师:27+2又该怎么算呢?

  学生: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7和个位上的2加起来等于9,9再加上20就是29,所以27+2=29。

  2.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

  教师:看来小朋友对以前学习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个停车场,你发现有变化没有?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出:这幅情景图中的问题和小男孩说的话都没有变,只是小女孩说的话由原来有2辆客车变成了8辆客车。

  教师:现在要求一共有多少辆车,又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27+8。

  教师:27+8和27+2在计算方法上一样的吗?

  引导学生猜想:它们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我想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教师追问:同学们这个猜想是有道理的,由于它们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所以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都要从个位加起。但是同学们在用这个方法计算27+8时会遇到新的问题,究竟会遇到什么问题呢?你们试着算一算就知道了。

  学生试着计算后,引导学生回答出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现在算27+8时,个位上的7+8得15,这个结果比10大,不知结果该怎么处理?此处如果学生知道结果该怎么处理可请学生来讲,他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果学生不知道结果该怎么处理教师则作如下引导:

  教师:是呀,这个比10还大的结果该怎么处理呢?我们可不可以用学具小棒来帮助我们呢?现在请你用小棒摆出27+8,然后算一算它们合起来是多少?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谁来汇报一下27根小棒加上8根小棒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

  学生:合起来有35根小棒。

  教师追问: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吗?如果你能边演示边说那就更好了。

  学生:先拿出2捆零7根小棒,再拿出8根小棒合在一起,零的7根小棒加上8根小棒等于15根小棒,满十了,我又可以把它捆成1捆。新捆好的一捆和原来的两捆合起来就是3捆,也就是30。然后再加上剩下的5根就是35。所以27+8=35。

  教师多抽两个学生说一说这个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你们通过摆小棒解决了我们这节课上遇到的新问题。

  教师:刚才我们用小棒操作的方式解决了进位的问题,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又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配合操作过程想一想,先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写在竖式上。然后从哪一位加起呢?

  引导学生发现:从个位加起,7+8=15。

  教师:刚才在摆小棒的时候你是怎样解决7+8=15这个问题的呢?

  引导学生回答:是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新的1捆。也就是把10个一变成了1个十。

  教师:也就是说7+8=15时,要向十位上进1,在个位上写5。在竖式上怎样表示这个变化呢?我们在十位上写上一个小1,表示刚才7+8=15中的1个十,再把剩下的5写在个位上。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教师:在这里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儿为什么不把1个十直接写在结果的十位上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十位上的数还没有加,现在进上去的1就把十位占了,一会儿十位上加起来的数就不知写在哪儿了。因此这个进到十位上的1只能记在心里,为了不至于忘记,在十位上写一个小1作记号。

  教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说出:接下来要把十位上的2和进上来的1相加,2+1=3,在十位上写3。

  教师:通过刚才的探讨,你发现这节课学习的加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以前我们学过的加法个位相加没有满十,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时满十要向十位进1。

  教师小结:这样看来,我们还应该在我们掌握的计算方法上面补充一句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这样加法的计算方法才全面。

  教师板书: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三、自主练习,深化理解

  教师:27+8小朋友们已经会算了,请看大屏幕上这道算式,你会算吗?

  多媒体课件显示:8+27=。

  教师:这道算式和27+8相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说出:相加的两个数完全相同,只是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计算方法应该也是完全相同的。

  学生自主练习计算后汇报结果。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9+75=。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计算过程再全班汇报,汇报时重点要求学生说一说进位的过程。

  四、巩固练习

  课堂活动1,2,3题。

  五、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在笔算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

  信息窗3

  教学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退位)。

  教学重难点:

  “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 的问题是本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

  挂图、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

  25+10= 16+8= 27+7=

  15+6= 35-25=

  2.20-8=?引导学生初步理解“退位加十”。

  二、新授

  (一)观察情境图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回收了许多的废旧物,咱们一起来看看统计的结果。

  (二)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口算)

  1.“二班收的电池比一班多几节?”

  (1)根据这个问题,你能找出哪些与问题有关的信息?

  (2)你认为可以怎样列算式?(24-8=)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4-8不够减,怎么办?

  (3)你能用学具摆出来吗?同位俩互相合作,在全班进行交流。

  (4)你认为可以怎样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5)集体交流,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更好?说说理由。

  2. 分解法: 摆小棒法:

  24 - 8= 16 先摆出24根小棒,把其中的一捆先拆成10根,用14根去减8根,体会退位加十的过程。

  10 14

  6

  (三)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

  “二班收的易拉罐比三班少几个?”

  (1)根据问题能找到哪些有关的信息?

  (2)怎样列算式?自己解答2.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练习

  13-6= 33-6= 53-6=

  83-6= 93-6=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1—5、聪明小屋

  教学目标:

  巩固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聪明小屋是本课难点。

  教具准备:

  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1

  拿出一组练习:45-3= 45-7=

  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其他练习自己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又快又正确的?

  2.自主练习2:大减价

  (1)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

  (2)你能列出算式吗?说一说你列出的算式各部分含义。

  3.自主练习3:踩气球

  (1)仔细观察图,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决吗?

  (3)全班汇报交流。

  4.自主练习4

  (1)仔细观察图,说一说图中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指导学生编数学故事,进行交流。

  (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列算式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5.自主练习5

  (1)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明确图意。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你能解决吗?试着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4)全班交流。

  二、聪明小屋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然后填数。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篇相关文章:

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3篇(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

关于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5篇(一年级数学阳光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案4篇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一年级教案模板9篇 一年级教案模版

认识数字6小班数学教案3篇(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数字6教案)

实用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4篇 中班数学感知8以内的数量教案

有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6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文7篇(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关于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4篇(六年级下册数学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语文拼音教案3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