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教案范文3篇 中秋节的来历讲课稿

时间:2023-09-29 21:07: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中秋节的来历教案范文3篇 中秋节的来历讲课稿,供大家阅读。

中秋节的来历教案范文3篇 中秋节的来历讲课稿

中秋节的来历教案范文1

  活动目标

  1、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2、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的交流讲诉

  3、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中秋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中秋节手指游戏、故事《嫦娥奔月》

  每个幼儿一块月饼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手指游戏引发幼儿兴趣

  中秋中秋我来数

  嫦娥兔子来跳舞

  月儿圆、月饼大

  团团圆圆笑开颜

  二、提问

  师:每年有一天月亮是最圆最亮的,你们知道是什么时候吗?

  小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这一天叫做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全家人都会团圆在一起,一起赏月、吃月饼。那小朋们知道中秋节怎么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播放动画短片《嫦娥奔月》

  通过欣赏故事《嫦娥奔月》,了解传说中中秋节的来历

  四、品尝月饼

  1、中秋节我们要吃什么?

  2、观察盘中的月饼,并和同伴交流

  师:盘子里的月饼是什么形状的,闻起来感觉怎么样?

  3、观察月饼的馅

  观察切开来的月饼,知道月饼的馅儿是各种各样的

  4、品尝月饼,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同过中秋的快乐

  五、分享自己吃过或者见过的月饼

  师:你刚刚吃的是什么陷的月饼,你还见过哪些月饼,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吧!

中秋节的来历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

  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中秋节是盼望合家团圆的日子,激发学生对在这个日子仍坚守自己工作岗位的人们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在这个日子仍坚守自己工作岗位的人们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教学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知道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个团圆的日子。

  二、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1.说说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样度过的。

  2.听一听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三、过中秋节的风俗

  1.欣赏图片了解中秋节。(与课本图片结合)

  2.朗读儿歌知道中秋节。

  八月十五赏月节,摆上果饼来拜月。

  八月十五团圆节,亲人团聚像过年。

  八月十五丰收节,敲锣打鼓庆丰年。

  八月十五中秋节,传统节日记心间。

  (两个环节穿插、进行)

  四、向八月十五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致敬

  1.欣赏图片,了解有许多人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团圆,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用自己与亲人的分离赢得了更多人的快乐和幸福。

  2.激发学生对这些劳动者的敬佩和感激。

  五、课堂小结(机动)

  1.复习课堂上学习的儿歌,加深对中秋节的印象。

  2.欣赏歌曲《中秋大团圆》。

  教学反思

  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1.一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持续短,认识事物时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制作了视频、图片、歌曲等多媒体课件,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形象直观地让学生在无意中获得了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受到尊重、热爱劳动者的教育。

  2.课堂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生活》生活化的特点,时时处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学生上课时有话说,新知识的接受和内化也迅速。一上课,我就播放了一首大家可能在婴儿时期坐摇摇车就到处能听到的旋律《爷爷为我打月饼》,熟悉的旋律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我让学生回忆刚过完的中秋节自己家里是怎样过的,自然过渡到中秋节的习俗;我让中秋节自己的爸爸妈妈没有休息的学生说说为什么、自己的心情,进而让小朋友们知道许多劳动者为了更多人的幸福放弃了休息,他们是值得尊敬的,要感谢他们------

  3.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又不会写字,为了让课堂内容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把教学内容编写成两句两句朗朗上口的童谣,先教师领读,再让学生读,这样的内容反复出现;出示节日劳动者坚守岗位的图片以后,也是每出示一个图片就让学生跟着老师道声感谢,这样,整节课回环往复,课堂既有诗的节奏和韵律美,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4.上课时,兼顾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品德的形成。一年级学生正是对课堂纪律初步认识感知、初步形成习惯的时期,我在课堂上很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示意举手回答时,有的学生总是争先恐后乱回答,这时,我总是要指出“你看------同学真守纪律、举手发言,让他来说吧”,这样,整整一节课秩序井然,学生的良好习惯得到有效的培养。

  5.对教学内容、文本内容的处理做到了详略得当。对学生一看就懂的内容,看看就可以,对学生看了说了也不懂的内容,就重点讲解重点突破。比如,学生对课本图片上出现的“粮仓”就比较陌生,我就找了一些特写图,加上老师的讲解,学生就明白了。

  教学的不足之处及改进办法

  1.课堂上注重了严谨、有序,但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严谨有余而活泼不足。虽说学生整节课秩序都很好,但如果再加上一些活泼有趣的活动,学生学的会更轻松,例如,课中就可以加个活动,让学生站起来,拍手读儿歌,既活动身体,又活跃气氛。

  2.由于是一年级学生,我感觉他们的认识水平、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要差一些,所以课堂上预设的环节要多一些,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空间不够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以后要尽量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探究、学习、交流讨论创造更广阔的空间,营造宽松的氛围。

  3.教师上课时的激情不够充沛,不能很好地感染学生。以后要在上课时要融入更多的热情,打造精彩课堂。

中秋节的来历教案范文3

  设计意图:

  中秋节对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陌生,本次活动设计主要是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渊源的喜爱与认识。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所以本次活动通过听故事,吃月饼和欣赏音乐,使孩子对中秋节有一些认识。

  活动目标:

  1. 初步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对中秋节的活动产生兴趣。

  2. 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 挂图15号;

  2. 活动前幼儿向家长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

  活动过程:

  1. 关于中秋传说的交流与分享。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引导幼儿讲述、分享。

  2. 教师出示挂图,讲述故事《嫦娥奔月》。

  提问:

  嫦娥怎么会飞到月亮上去的?这是哪一天?

  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后,做了什么?

  从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的?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3. 阅读《小朋友的书 我的家》第17~22页“嫦娥奔月”。

  4. 幼儿边听故事录音,边阅读故事。

  5. 关于中秋习俗的交流与分享。

  活动结束:

  说一说人们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人们一般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活动反思:

  《中秋节的来历》是一个语言和社会领域的的故事活动。在课后我觉得我们学到的知识还是在社会领域的内容比较多,整体感觉幼儿对故事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但还是算接近目标了吧。

  在上课时我借助了多媒体以及挂图等教具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其实对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识面来说大家都知道中秋节,但不知道中秋节的时期是八月十五,经过这次的学习,很多小朋友都认知了这一知识点,中秋节要吃月饼等。但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幼儿却还是没怎么搞懂,我先请小朋友们欣赏一遍,来听出里面的.人物,接着我指着挂图讲了第二遍故事。最后,我又讲了第三遍故事。

  最后,在时间的紧迫下我结束了这节课,总体来说幼儿对中秋节还是有点了解的但幼儿对这个故事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会利用平时的时间多讲两遍这个故事来提问幼儿使幼儿加深对这个故事的了解。

中秋节的来历教案范文3篇 中秋节的来历讲课稿相关文章:

快乐中秋节教案8篇 欢乐中秋节教案小结

幼儿园中秋节教案范文4篇(中秋节幼儿教学方案)

大班中秋节教案3篇 中秋节班会教案

幼儿园中秋节教案5篇

中秋节的来历简单介绍【汇总9篇】

大班中秋节活动教案通用12篇

中班艺术活动中秋节教案5篇 幼儿园中班 中秋节艺术领域教案

中班中秋节教案3篇(幼儿园中班 中秋节教案)

大班中秋节教案3篇(中秋节大班教案主题活动)

大班语言中秋节的教案模板2篇 大班语言活动中秋节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