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集合小学语文教案3篇(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以供借鉴。
集合小学语文教案1
一、 看拼音写词语,再用“—”画出整体认读音节。(11分)
chuāng lián lí ba jiǎo huá cán kù dǒu qiào
( ) ( ) ( ) ( ) ( )
pú tao cí xiáng hú dié huán rào xī shēng
( ) ( ) ( ) ( ) ( )
二、 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12分)
钉 ( ) 模 ( ) 种 ( )
( ) ( ) ( )
都 ( ) 假 ( ) 重 ( )
( ) ( ) ( )
三、 照样子,写字再组词。(10分)
青 请 ( 请坐 ) 马 () 见 ()
清 ( 清水 ) () ()
交 () 西 () 斗 ()
() () ()
四、 辨字组词。(12分)
湖() 慢() 傍()练()
糊() 漫() 膀()炼()
谈() 飘() 浇()绵()
淡() 漂() 晓()棉()
瓣() 峰() 慌()祥()
辩() 锋() 谎()详()
五、 用偏旁组字,再组词。(9分)
禾 () 亻 ()虫 ()
() ()()
() () ()
口 ()土 () 彳 ()
() () ()
() () ()
六、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
一()明月一()桃树一()鲜花
一()石头 一()别针一()椅子
一份() 一幅() 一辆()
() () ()
七、 按要求填表。(10分)
字
音节
笔画数
第五笔名称
组 词
集合小学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低、为、才”3个生字,理解“田边、为什么、空气、许多、虫子、这样、明白”等词语的意思。
2.会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
3.学习课文第2、3段,知道“燕子低飞”这一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前的征兆。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朗读第1段,说说小鱼为什么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二)图文对照,讲读第之段
(1)看第2幅图,说说小白兔在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
(2)课文哪几段是在写第2幅图的意思?(第2、3段)
(3)下雨前,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轻声读第2段,找出有关句子,自己练说。)
(4)指名说燕子为什么飞得那样低呢?用“因为......所以......”说话。教学“为、才”。
(5)虫子为什么飞不高呢?(因为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所以飞不高。)教学“虫”。
(6)虫子翅膀上的.小水珠是哪里来的?(因为空气潮湿,所以虫子的翅膀会沾上小水珠。)
(7)空气为什么潮湿?(因为要下雨了,所以空气很潮湿。)
(8)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
因为
要下雨了,
所以
空气......
空气很潮湿,
虫子......
虫子......
飞不高。
虫子飞不高
燕子......
(9)指导朗读。
小白兔连忙问的话,要读得响亮些,带有奇怪的语气。燕子的话也要读得响亮些,因为它边飞边说,而且要读得亲切。
(指名读--评议--齐读)
(三)讲读第3段
(1)“哦,原来是这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什么叫“明白”?小白兔明白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教学“明”。
(3)练习朗读,读出小白兔明白了的语气。
(4)小结。学了课文后我们知道了“鱼出水面”、“燕子低飞”是下雨前的征兆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四)作业抄写生字:田、低、为、虫、才、明
板书设计33要下雨了
现象原因
水里闷
鱼出水面要下雨了空气潮湿
燕子低飞小虫的翅膀上沾了水珠
虫子飞不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扩展学生视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抽读生字卡片。
(2)做课堂作业第2题:看拼音写词语。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拓宽视野
(1)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平时看到哪些现象天要下雨了?
学说:“鱼出水面,大雨就来,
燕子低飞,快要下雨。”
(2)下雨前的现象很多,除了书上说的两种现象外,你还知道有哪些自然现象?(蜻蜓低飞、石级沾水、蚂蚁搬家、鸡不进窝。羊抢吃青草、黑板出“汗”......)
(3)练习说话:
“下雨前,我看到......就知道天快要下雨了。”
(四)作业
《课堂作业》第2、5、7题。
集合小学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感受美的熏陶。同时积累课文中的优美的语句。
2、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七月是什么季节?(夏季)那么夏季留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热)热到什么程度?当这么热的夏天来临时,同学们有想过要避暑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骑马上天山去避暑好不好?
2、齐读课题
二、新授
课文主要内容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思考;
A、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
B、课文依次写了哪些景点?
2、汇报
A、游览的先后顺序, “进入天山”“再往里走”“再往里走”。
B、课文依次写了天山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野花、千里牧场。
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自主学习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语段、词句,标出来,读一读,和同桌交流交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们。
汇报 雪峰(高、大、白) 蓝天衬着高耸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在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句,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把云影比作银灰色的暗花,把雪峰比作白缎子。)这里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雪山极白,连云影映在上面都显得发灰。)
3、雪山还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中感受到的?(高耸)
4、这样美的雪峰,你们喜欢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吧!
5、指名读,齐读。 溪流(急、清、活) 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练。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击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而每到水势缓慢处,却有鱼儿在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坐在马鞍上,便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 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生机。
6、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7、溪流有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飞泻”写出了雪水的气势磅礴,第一个比喻句写出了雪水动人的姿色,多像细长的闪闪发光的银链。)
8、对于这么美丽,有活力的溪流,你们喜欢吗?那么我们在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赞美的语气),谁来读一读?
原始森林(密、绿、幽静) 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马蹄溅起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只能偶然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
9、密密、重重叠叠、斑斑点点,叠词,读起来很有韵味,也突出了原始森林茂密的特点。
10、“蜿蜒无尽”说明原始森林连绵不断,辽阔。
11、这里又说密林幽静,为什么又写到鸟鸣?这样不是矛盾吗?(不矛盾,以动写静)
12、“照”与“漏”这里不用“照”,而用“漏”,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漏下,作者精确的用词,把天山的特有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13、齐读。
野花(多、艳、高) 在轻轻荡漾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样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你在马上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最心爱的鲜花。
虽然这时天山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里的.无边繁花呢?
1、三个比喻句、一个排比句说明了野花的多和艳。
2、“浮、矫健、精神”写出了花之多,人就像置身花的海洋之中。“只要一伸手”说明野花很高。
3、反问句。把野花比作春天的花园,对天山野花的高度赞美。
4、指导读。
千里牧场(奇丽、辽阔、风平浪静) 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展现在你的眼前。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牧场上长着一色青翠的酥油草,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缓缓流淌。草原是这样无边的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
1、奇丽、辽阔、风平浪静
2、原始森林和野花都只能做花边,说明牧场辽阔。
3、读。
对天山的赞美
1、当你们见到如此美的天山时,你想用什么词来赞美它?而作者又是怎么赞美它的? 这就是天山之夏,这就是人间天堂。
2、指导读,用赞美的语气读。
三、结束
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写了天山雪峰、溪流、森林、鲜花、牧场,如人间天堂一般,那么你们还想不想再欣赏一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关于天山的歌曲《天堂》。
板书设计:
天山之夏
溪流:急、清、活 进入天山
雪峰:高、大、白 游览的先后顺序 再往里走
原始森林:密、绿、幽静
野花:多、高、艳 再往里走
千里牧场:奇丽、辽阔、风平浪静
集合小学语文教案3篇(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范文3篇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神圣的土地》
★ 小学语文教案4选3篇 自选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