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全册教案3篇 苏教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1-16 13:32: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全册教案3篇 苏教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供大家赏析。

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全册教案3篇 苏教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全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欣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

  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

  课件、各种对称的图片,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猜一猜、激趣导入。

  师:在这花儿盛开的季节里,昆虫们欢快的飞舞着,看!它们向这儿飞来了,不过它们只有半个身影。它们说:“只要你猜对它们是谁,它们就会出现。”

  师:请你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个身影,让学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虫的另一半。)

  师:同学们真棒!那你们仔细观察这些昆虫,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两边都是一摸一样的。

  师:像上面的左右两边都一样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对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更多对称的知识。

  观察、感知,互议自己的发现。有的同学从图案的形状上观察出对称的特点。

  汇报自己的发现:这些图形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轴对称图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剪一剪,教学教科书29页例1

  (1)老师示范,先将一张纸对折,再画一画,最后沿画的线剪。打开是一件上衣。

  (2)学生模仿,做一个剪纸。学生动手剪时,师:用剪刀时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后观察这件上衣有什么特点?(是对称的)

  (3)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剪对称图形的?

  (4)展示学生剪的作品。(把优秀作品贴黑板)

  师:同学们剪得都很漂亮,在对称图形的中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所有图形的中间都有一条折痕。

  师:对,这些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把这个对称图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样的两部分。那咱们能给这条折痕起一个名字吧!这条折痕在数学王国中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翻到教材29页,拿出剪刀、长方形纸,照样子剪一剪,剪好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刚才我们发现图片里都是对称的图案,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小手也来找一找对称图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左右对折,打开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左右对称)再上下对折,又发现了什么?(上下对称)

  (2)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对角也对称。)

  (3)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折一折,你又有什么发现?(不管怎样对折,都是对称的。)

  教师小结:通过对折,我们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对称图形。

  师:先用直尺标齐,再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学生自由发言。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29页,做一做。

  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2、下面的字母、数字和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1、2、3、4、5、6、7、8、9

  3、教材第33页练习七第1-3题。

  四、回顾整理,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全册教案2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知道它的特征。

  (二)使学生能辨认线段,初步学会画线段。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空间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准备:

  人手一根毛线、一张长方形纸、一把直尺、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就叫“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1、你觉得线段是怎样的?(生:直直的;一段一段的;弯曲的……)

  2、能不能想办法变出一条线段?

  生尝试。

  师(出示准备好的毛线):把毛线拉得直就出现一条线段。

  请一生上来摸一摸。演示:这直的一段叫线段。

  3、同桌合作:一个拉,另一个指出这条线段在哪里。

  请两生演示。

  一生想办法拉出线段,另一生指出: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

  演示,问:垂下来的这一段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4、小结:线段是直直的。(板书:直直的)

  (2)认识端点

  1、两头粘上去的叫做线段的什么?(端点)(师把毛线拉直粘在黑板上)

  2、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两个)(板书:有两个端点)

  (3)总结概念

  现在,小朋友认识线段了吗?线段是怎样的?

  让生记线段: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把线段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4)找线段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的边都是线段。小朋友找找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生:课桌边、黑板边……(让生用手感知)

  (5)折线段

  1、指出白纸中哪些边是线段?

  2、在白纸中折出一条线段。(折痕)

  3、再折比刚才短一点的线段。

  4、在这张纸中折出最长的线段。(摆擂台,让擂主说出理由和折的'方法)

  (6)小结

  通过刚才的拉、折、指,你认识线段了吗?

  (7)画线段

  1、生自由画在白纸上,然后反馈评价。

  2、指定条件画。

  A、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师演示方法:用0刻度尺示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

  B、画一条比3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

  反馈:要求非常准确。(进行认真做事的思想教育)

  3、小结:线段有长有短。(板书)

  (三)巩固

  1、找一找,下面那些是线段?(小黑板出示)

  2、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有几条线段组成的。

  3、过任意两点,能连起几条线段?

  3点能连几条线段?

  4点呢,每两点连起来,共有几条线段?(生思考,动笔画。)

  4点位置方向有不同。

  思考:

  4、比较:看看哪条线段长?

  演示:一样长。(生活中经常用到这样的数学知识。如:穿竖条衣服的人看上去瘦一些,穿横条衣服的人看上去胖一些等)

  (四)总结

  这节课,小朋友有哪些收获?

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全册教案3

  一、教学内容:P68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判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并画出对称轴。

  2、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三、教具、学具准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各色彩纸。

  四、教学重难点:能够辨认对称图形,并能画出对称轴。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听小故事)

  (二)认识对称图形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当学生说出两边一样时,再出现课件演示,一个图形对折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合,象这样的图形就叫对称图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称图形,

  这里还有一些对称图形,还有一些剪出来的.。(飞机、鱼、龟)

  2、动手剪对称图形

  (讨论怎样才能剪出对称图形)

  a、师示范剪对称图形

  (一张长方形的纸,并对折,画出一半的形状,剪下来,打开,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它是对称图形吗?

  b、学生动手剪对称图形,(画一画、剪一剪,剪出一个自已喜欢的对称图形)

  c、学生展示自已剪的对称图形

  (三)认识对称轴

  认识对称轴(每个对称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你能不能给这条折痕取一个名字?)对称轴(师画虚线)

  (四)巩固练习

  1、欣赏对称图形(你能列举生活上的对称图形吗?)

  2、P68(做一做)这里还有一些图形,请你判断;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小鱼的对称轴在那)对称轴有横的、还有竖的)

  3、P70第2题(4人小组)折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各有几条对称轴?并画出来。

  4、P70第3题,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五)总结: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习到了什么?

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全册教案3篇 苏教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学总结3篇 二年级苏教版教学工作计划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篇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8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识字教案3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识字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9篇(2年级语文苏教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品6篇】

小学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精品10篇)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授课教案样本5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苏教版实用教案上册3篇(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二年级苏教版教学反思6篇 苏教版二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