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实用3篇

时间:2024-04-17 10:14: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小学语文教案实用3篇,供大家参阅。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3篇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1

  教学目标

  1.找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3.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积累句子。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引入新课。

  1.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

  2.按一定顺序(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说说图上哪些景物突出了春天的特色?

  3.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画了哪些燕子?小燕子在图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充分讨论之后,再让学生把这几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鼓励学生把自己从图中感知到的内容和从自然界中观察到的景色联系起来描述,使学生在脑海中对春天美景和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

  在认真观察图画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小声读书,促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是以燕子为线索进行记叙的,具体是按照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的飞行特点和燕子停歇的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燕子的。

  二、学习第一段。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燕子的'模样的。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一段。

  学生朗读的同时,其他同学思考:课文描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弄清楚了这一部分的叙述顺序。

  (这一段抓住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先写了燕子乌黑光亮的羽毛,又写了燕子轻快的翅膀,最后写了燕子剪刀似的尾巴。这几部分连到一起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些描写突出了小燕子与众不同的形象。)

  学生分析到这里就很不错了,但是教师一定要明确告诉学生这就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顺序。课文先写了整体:一身乌黑的羽毛;再写局部:轻快的翅膀和剪刀似的尾巴;最后又回到整体:凑成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板书:羽毛 翅膀 尾巴)

  你认为这一段中哪些词用得好?

  (“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这些词用得好,因为它们写出了燕子外形的美丽。)

  (板书:光滑漂亮 俊俏 剪刀似的)

  这些词语的确很优美,朗读的时候语调要柔和一些,声音要轻一些。应该怎样读呢?请同学们自己体会,同时想一想这句话在全段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凑”成了小燕子?

  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这样思考: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也是美的,它们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好形象。学生能够由此发散思维,得出正确的答案。

  (最后一句话在这一段中起了一个概括的作用。“凑”是几个方面合在一起的意思,用在这句话中非常形象生动。)

  (板书:凑成燕子)

  到此为止,同学们对小燕子有了一个总的印象。如果用“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小燕子”与书上的语言相比较,你认为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同学们可以把两个句子比较着读读,哪句好一看就会明白。很明显书上的句子写得好,因为它更形象、生动、具体,给人一种活灵活现的感觉。实际上“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句话既是前面内容的总结又是下面内容的总起,它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我们继续学习第二段。

  (板书:活泼机灵)

  二、学习第二段。

  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来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2

  知识目标

  1、复习、区别音相近的声母。

  2、复习本单元内学过的9个字,并用它们组词。

  3、朗读本单元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新词,增加词汇量。

  4、读字、词语、句子,使学生能体会字、词、句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学会看图写句子,训练学生观察、思维、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独自朗读、背诵的能力。

  教学重点

  复习音相近的声母,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教学难点

  复习字词,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在学习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句,提高学生观察、思维及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学生练习为主、教师辅导

  教学准备

  小黑板、幻灯片

  第一课时

  (完成第一至四题)

  一、练习第一题

  1、自由读每个字的汉语拼音。

  2、把声母相同的归类。在全班汇报,教师出示小黑板进行纠正。

  3、照着小黑板上面的字读,如有错误通过比较、区别进行纠正,加深印象。

  二、练习第二题

  1、先把方格里的.字读读。

  2、请同学口头组词。(互相交流)

  3、把词写在()里。同桌同学互相检查。

  答案:

  碧绿、碧玉、绿树、天山、山水、树阴、树叶、绿叶、绿阴

  三、练习第三题

  1、自由读题中要练习的10个词语。

  2、小组里朗读词语。全班齐读词语。

  3、简单说说词语的意思。

  四、练习第四题

  1、读题目要求,这一题共有四组,用字组词再造句。巩固学过的字词,理解字、词、句之间的关系。

  2、学生逐题读字、词、句。目的是要把学过的字音读准。如“惜”读第一声,四个句子都是陈述句,读句要清楚,语气要平缓。先自由读,再指名读,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完成第五、六题及写字训练)

  一、练习第五题

  1、先读题目,再说说题的要求。(看图写句子)这是对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

  力的综合训练。

  2、看图。出示幻灯片。

  图(1)图上画的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怎么做?(先一步步说,再连起来说。)

  图(2)训练方法同上。

  图(3)图上画的是什么?(荷花和蜻蜓)开得怎样?(茂盛)蜻蜒在什么地方?(立在荷叶上)

  读句子,写句子。

  二、练习第六题

  先请同学读题目要求。(先朗读后背涌)

  1、先借助拼音把《画鸡》读通顺,字音要读准。

  2、简单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检查背诵。

  三、指导写字

  “柔”字上小下大,把“矛”字托住;“剪”字上大下小;“贵”字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中”的竖要短,“横”要长,“贝”写大些;“章”字“立”要扁写,“早”字把“立”托住;“照”字上大下小,下边的四点要写匀称;“碧”字上半部左右要匀称,下半部“石”字托住上半部。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3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

  2、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

  3、揭题,读课题。

  二、读诗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检查读。

  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

  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A、①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

  淡墨、痕、清气、乾坤

  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④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读懂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

  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

  ②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

  ③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

  师小结:这些问题提得好,可见同学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这就是会读书。当然,同学们不用着急,通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品诗

  1、品淡墨

  ①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

  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

  ②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生说: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

  ③师点课件,出示《墨梅图》。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仔细观察一下,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生说:素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

  ④指导朗读:你们说的老师深有同感。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

  指点:淡墨痕淡雅的,要读得轻一点。

  2、品清气

  过渡:同学们,这梅花如此浅淡,貌不惊人,从没引起过别人的注意,从没受到过别人的夸赞,但它却在洗砚池边不畏严寒地怒放着,呈现出勃勃生机。

  ①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不懂,墨梅这样做心里是怎样想的?揣摩一下,谁来帮一帮老师?

  指生说。

  现在明白不要人夸好颜色了吗?指生说。

  ②正如诗中所说(课件出示诗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谢谢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读懂了墨梅。

  师引读:

  这真是一株清香、迷人的梅花啊!女生读

  这真是一株洒脱、淡定的梅花啊!男生读

  这更是一株自信、不俗的梅花!齐声读

  3、品读

  过渡:(对照板书)这梅花是痕迹一般的淡墨色,但却素洁高雅,而又清香怡人。可这是一幅画呀,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谁已经明白你们提出的问题了?生回答。

  ①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让墨梅的形象走进你的心中吧。生自读。

  ②把书扣在桌上,闭上眼睛,让你的思维跨越时空,让你的想像飞起来,飞到元代王冕

  家的小院子里(老师的语气要饱含深情,有一种静谧之感)。

  (配乐)

  师引读:

  淡墨色的梅花开了,多么淡雅,多么高洁啊!指一生读。

  淡淡的清香弥漫在小院子里,充满了天地间,也飘到了我们的教室里,让我们静心闻一闻吧。指一生读。

  五、品诗人

  过渡:看得出同学们都陶醉于这梅香中了。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竹石》、《石灰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墨梅》与这两首诗对照一下,有什么相同之处?(板书:借物喻人,借物言志)

  1、师:能提到借物喻人,借物言志,老师相信你们对这首诗的思想内涵已有所感悟了。如果能再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你们的感悟会更深!王冕把自己的情感倾注笔端,挥毫泼墨,晕染出一幅幅惊世之作。至此,墨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你读懂了吗?(借梅自喻,借物言志,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2、师小结:对呀!王冕曾说: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作者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

  3、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始提到的问题:

  指名提出问题的同学:你明白作者为什么画墨梅了吗?生回答。

  师评:你们真正读懂了《墨梅》,读懂了王冕,老师很高兴。

  4、升华读:同学们,看着这幅墨梅图,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墨梅、对王冕说吗?

  指生说,该生接着读出自己的情感。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千般喜欢、万般敬佩化成一首诗,表达出对墨梅对王冕的由衷赞美吧!

  齐诵《墨梅》!

  六、作业:搜集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

  七、板书设计:

  5 墨梅

  墨梅借物喻人王冕

  淡墨借物言志不与世俗

  清气 同流合污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3篇相关文章:

北师大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反思5篇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计划11篇

《我要的是葫芦》语文教案7篇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12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2篇

小学语文教案:画杨桃5篇

小学语文《画杨桃》教案4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乌鸦喝水10篇

语文教案优选3篇

小学生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