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案3篇

时间:2024-04-28 09:49: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乡愁教案3篇,以供借鉴。

乡愁教案3篇

乡愁教案1

  一:训练重点

  诗歌赏析能力的训练

  二:课时安排

  1、课时:一节课

  2、课型:比较·品味课

  三:预习要求

  1:查字典、词典,扫清文字障碍

  2: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背景

  四:教学主要过程

  教学板块之一:通读,了解诗歌大意

  1:结合对预习的检查,让学生通读本诗

  教师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2:了解大意,请同学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3:教师点拨:

  两首同题“乡愁”诗,真是一种愁情两首歌。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旋律,吟咏着同一个主题——这就是思乡情意,别乡愁绪,道尽游子怀恋故土情。

  教学板块之二:练读,品味诗歌的意蕴

  1:全班活动,教师指导两诗的朗读技巧

  教师指导:要把一首诗歌读好,必须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注意音的修饰、调的把握、速的调控、情的渗透、节奏的明晰,在对诗歌意象想象的基础上,把自己所形成的情思发之于声,见诸于音。

  (依据图表,进行朗读练习)

  2:同学朗读练习,在朗读的过程中品味诗的意蕴

教学板块之三:诵读,用声音表现诗歌的情感

  1:个人读,同学品评优劣得失

  2:分组读,全班齐读,共同感受诗歌的意蕴

  教学板块之四:比较赏析,获得丰富的感受

  1:比较两诗,加深理解

  先用图表事例,要求学生讨论作答。(大屏幕显示)

  教师进一步简明分析

  1.余光中的《乡愁》

  (一):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

  小时候一长大后一后来一现在,四个人生阶段;

  (二):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特征:

  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这是一种特殊的“分离”)——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三):表达乡愁的对应物:

  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一后来的坟墓—一现在的海峡。

  这样我们看到这首诗构思的巧妙,四节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一层层加深。

  这首诗的形式美非常突出: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2.席慕蓉的《乡愁》

  (一):三节诗大致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

  第一节对故乡月夜笛声的描写,有喜悦,有忧愁;

  第二节写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

  第三节写离别后对故乡绵绵无期的思念。

  三节诗,三个画面,意境深远,被笼罩在乡愁的怅惘中不能自已;乡愁在心中永远挥之不去。诗作到此,戛然而止,一缕乡愁却传给了读者。

  在思想意蕴深度的开掘上,席诗不如余诗主题有明显的升华。

  2:吟咏朗诵,反复品味

  依据诗中的具象物,自己运用想象、联想,加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3:以情作线,当堂背诵

  教学板块之五:拓展阅读,增进理解

  (大屏幕显示)

  《声声慢》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五:课堂小结

  诗歌语言浅显,重在体味其中的意蕴。通过比较,加深理解。

  [板书设计]

  利用大屏幕显示,作为板书。

  [创意说明]

  全诗语言精粹,句式灵活,结构整齐。看起来清爽怡人。这样的美文,不读难悟作者构思之巧、选词之精、情感之丰,不读,难以领略诗歌意蕴之厚、音韵之美。

  于是就以朗读训练为主来进行这节课的教学。

  以朗读来组织教学,五个教学板块思路层层推进,要求步步攀升,体现出训练目标的单纯性;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仅有几处简洁的指导和精粹的点评,学生占有充足的时间.可以习得朗读的技巧;本设计淡薄了对诗歌构思、主题、哲理的深入分析,淡化了对字、词、句、修辞的显性积累,以读代讲,以读带思,体现了诗歌需要“歌”的特点。

  诗本浅显,讲之再三,不过了了;况且,诗言志抒情,非一言半语可道明;故作“比较”的设计,冀以在比较中让学生多思、多品。

  于是就冠以阅读·比较课。

  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诗以配乐朗诵作为示范,以散文《乡愁》的MTV作为导语和背景音乐;利用大屏幕投影作为板书。充分利用视听手段为教学服务,对学生进行多种感官的信息传输。

乡愁教案2

  教学目的:

  1、感知《乡愁》的意境和情感。

  2、让学生初步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和运用诗歌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结合音画营造氛围,让学生走进自己所不熟悉的乡愁世界。

  2、感性和理性相结合,初步学习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

  联想法,诵读法,欣赏法,讨论法,比较法,发现法,评价法。

  媒体设计:

  1、《乡愁》朗诵带

  2、《归乡》、《思乡曲》音乐比较。

  3、席慕蓉《乡愁》的录象带。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一教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上课伊始,放钢琴曲《思乡》(配以秋日落叶的画面)

  二、导入语。听了这段音乐,你心中有怎样的感受?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给以肯定)

  解说:老师想到了深秋季节,想起了一段写深秋的千古名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后几句师生齐声朗诵)。是啊,深秋是个让人伤感的季节,总让人心中涌起一种离愁别绪。无怪乎有些人,在他们人生的秋天,依然远离故园的时候,会产生浓浓的乡愁。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诗人的乡愁世界。

  三、赏析余光中的《乡愁》

  1、自读全诗

  2、好的诗歌配以合适的音乐朗诵,会更有感染力。下面请同学们听两首曲子,你来选择一下,余光中的〈乡愁〉配什么音乐比较好?(画面配乐,屏幕显示为背景音乐一、背景音乐二)

  3、评价选择适合的音乐。(学生迅速选择出背景音乐二,并说出感受。教师加以肯定。介绍两首曲子,指出第一首是第二首是马思聪的小提琴曲〈思乡曲〉)

  4、请一同学配乐朗读

  5、放多媒体(画面及配乐朗诵)。请刚才朗诵的同学比较差异。

  6、学生边听录音边跟读。

  7、齐读。教师作出评价。

  8、模仿着读出了感觉,对诗歌的理解是属于感性的,为什么要这样读还要由诗的内容决定。乡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诗中是怎样体现这种情绪的?

  明确: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来表现。将抽象的情绪物化了,李清照在《武陵春》一词中有类似的写法,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说“载不动”,而本诗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并且用了“一枚、一张、一方、一弯”等量词,是不是说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淡?

  明确:这是正语反说,反衬出思乡之情的浓烈。

  9、一般来说,诗比较跳跃,读者要用想象、用情感去填补其中的空白,请同学就一、四两节诗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中所想。从而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学生发言,教师点拨,不断挖掘诗的内涵,丰富学生的想象)

  10、请同学用一句简明的话概括每节诗的大意。(屏幕出示板书)

  11、根据板书找出诗的顺序。(学生着重于时间顺序)

  12、交流其他乡愁诗。(学生回忆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诗句,有个学生说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教师提醒这不是乡愁,而有一种回乡后的喜悦和感慨。)比较与本诗的不同。经过点拨,学生明白了本诗超越了个人情感,注入了爱国情感。

  13、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四、1、听席慕蓉的〈乡愁〉朗诵带。

  2、齐读(教师点拨朗读不到位的地方)

  3、看录象(中秋之夜,海峡两岸共度佳节的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即席朗诵席慕蓉的〈乡愁〉,提醒同学注意离别大陆多年的观众的表情)

  4、根据这两首诗的提示,结合你的课外历史知识、生活体验从老人的神情想象他的内心。

  五、我们同学人生走到十五、六,总也体验了一些酸甜苦辣,请大家用一两句诗意的话写自己的乡愁或其他情绪。尽量用上意象。(出示下水诗句)

  六、学生思考时,播放背景音乐(罗大佑的《乡愁四韵》)。

  七、学生交流。

  八、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给席慕蓉的〈乡愁〉写教案或赏析文章。

  2、谈谈你对诗歌这种体裁的理解。

  3、任选一个角度或物象(如:季节、色彩、情绪、校园)写一首诗。

乡愁教案3

  学习目标:

  1、 体会诗中巧妙的比喻在表达主题上的作用。

  2、理解余光中《乡愁》诗的结构美和音乐美。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走近作者

  三、学习过程

  (一)第一次先学后教,整体感知,扫除生字障碍。(出 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下面请4个同学轮流朗读这首诗,一个同学读一节,比一比谁的声音最响亮,吐词最清晰。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立即举手帮助纠正。

  (二)第二次先学后教,听示范朗读,背 诵课文。(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听录音,注意体会朗 读的.语气和诗歌的感情,听完 后模仿朗读。

  1、学生听读,有感情朗读。

  2、抽生读,有感情齐读课文。

  自学指导:同学们试背诵课文,6分钟后看男生女生谁背得最好。

  (提示:自己先一节一节反复背诵,再和同学相互抽背,并在背得不熟悉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第三 次先学后教,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书上圈点勾画,8分钟 后看男生女生谁能准确回答问题。

  课文原文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 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 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 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教案3篇相关文章:

有关乡愁教案3篇 乡愁优质课教案

关于乡愁的中考作文3篇 有关乡愁的作文600字

乡愁作文1000字8篇 乡愁作文800字左右

初中乡愁作文【精彩4篇】

仿写《乡愁》诗歌11篇 仿写乡愁写乡愁小诗

剪不断的乡愁作文11篇 初一作文大全600,剪不断的乡愁

乡愁作文400字23篇 乡愁的作文600字作文

乡愁满分作文800字以上4篇(乡愁为话题作文800字)

席慕蓉的乡愁教案(最新4篇)

关于乡愁作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