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简便计算》教案12篇,以供参考。
《简便计算》教案1
教学目标
(一)学会根据算式特点,运用运算定律,用简便方法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
难点:根据算式特点,自觉、灵活地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并说说哪些题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为什么?
25×40= 2600÷100= 24×9+24=
8×125= 2。5×3。6= 2。4×0。5+0。5×3。6=
1300÷100= 50×9×2= 15。31-(0。31+3。5)=
21×100= 4×7×25= (16。8+1。47)÷0。7=
2.小结并引出新课
我们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减法性质;除法商不变的性质可以使一些运算简便。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能不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使计算简便呢?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4 1。8×2。58+1。8×1。42+0。5=
(1)观察:上面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思考:运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2)学生试做。
(3)投影打出学生试做的过程,并由学生讲出简算的依据。
1。8×2。58+1。8×1。42+0。5
=1。8×(2。58+1。42)+0。5(根据乘法分配律)
=1。8×4+0。5=7。2+0。5=7。7。
2.试做:1。56×1。7+0。44×1。7-0。7=
学生试做后,订正,学生讲解。
1。56×1。7+0。44×1。7-0。7
=(1。56+0。44)×1。7-0。7(根据乘法分配律)
=2×1。7-0。7=3。4-0。7=2。7。
3.小结: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某一部分符合简便运算的特点,应该怎么办呢?(局部符合简便运算的.特点,就要在局部进行简便计算。)
教师:我们要认真审题,有时虽然整个数目不能简算,但还应注意某一部分是否符合简便运算的特点,只要有一部分符合,就应该使用简便计算。即:局部能简算的要尽量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反馈
1.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一组’
(1)11。72-7。85-(1。26+0。46);
(2)13。8×7。6-(4。29+3。31)×8。8。
学生独立完成后,讲解订正。
(1)11。72-7。85-(1。26+0。46)
=11。72-7。85-1。72
=11。72-1。72-7。85(符合减法性质的特点)
=10-7。85=2。15;
(2)13。8×7。6-(4。29+3。31)×8。8
=13。8×7。6-7。6×8。8(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13。8-8。8)×7。6=5×7。6=38。
思考:这两道题有哪些相同点?(这两道题从题目本身上看,不符合简算的特点,不能进行简便运算。但在计算的过程当中,某一步符合简便运算的特征,就在这一步进行简便运算。)
小结:
在计算过程当中,哪一步能简算,就要在哪一步进行简便运算。因此,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还要随时观察每一步算式的特点。
二组:
(0。19×5。4+2。6×0。19)×12。5。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讲解:
(0。19×5。4+2。6×0。19)×12。5
=0。19×(5。4+2。6)×12。5(根据乘法分配律)
=0。19×8×12。5(符合乘法结合律)
=0。19×(8×12。5)
=0。19×100=19。
思考:
这道题中,可以进行几次简便运算?为什么?(这道题可以进行两次简便运算,因为题目中的括号内符合乘法分配律,而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又出现0。19×8×12。5符合乘法结合律,所以可以进行两次简便运算。)
小结:有些题目,在简算一次之后,还能进行简便运算,称为二次简算。所以,我们在进行一次简便运算之后,还要提高警惕,随时发现可以简便运算的算式。
三组:
3。2×0。9+0。32;9。5×8。8+0。02×95+9。5;202×99-198。
学生独立完成后讲解:
3。2×0。9+0。32
=3。2×0。9+3。2×0。1
=3。2×(0。9+0。1)
=3。2×1
=3。2
9。5×8。8+0。02×95+9。5
=9。5×8。8+0。2×9。5+9。5
=9。5×(8。8+0。2+1)
=9。5×10
=95
202×99-198
=101×2×99-198
=101×198-198
=(101-1)×198
=100×198
=19800
202×99-198
=202×99-99×2
=(202-2)×99
=200×99
=19800
思考:
这几道题怎样做才能进行简便运算?(通过变形后才能进行简便运算。)
小结:有些题目需要通过变形后才能进行简便运算。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分析。
四组:
(6。81-2。572)×(1-5。7÷5。7)
=(6。81-2。572)×(1-1)
=(6。81-2。572)×0
=0
这道题中第一个括号中的差为什么没有计算出来?(因为第二个括号中的差为零,不管第一个括号差为多少,相乘的积都为零。)
小结:
如果最后相乘的因数中有一个为零时,其它的因数不必计算。
通过这几组题的练习,你有什么体会?(我们在做四则混合运算题时,一定要全面审题,时刻提高简算意识,根据题目中数字及符号的特点,灵活地进行计算。)
2.判断下面各题能否简便运算。能简算的说出简算方法,不能简算的说出运算顺序。
(1)6。25+37。5÷1。25×8;
(2)20-6。75+3。25;
(3)2。5÷0。4×0。078;
(4)9。8+0。2-9。8+0。2;
(5)1。2×4÷1。2×4;
(6)0。65×76+2。4×6。5;
(7)25。25×0。6×4÷0。6-0。09。
3.思考题:
填空:
(1)[(1。8-0。6)÷□+2。5]×0。4=3。4;
(2)填同一个数。
□-□+□+(□÷□×□-□)=10。
4.课后作业:P40: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利用加法、乘法的五大定律及减法、除法的两个性质,在四则混合运算中进行简便运算,这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以上定律及性质,并会运用其进行简便运算。因此在复习中,通过口算对简算的方法进行梳理,学生明确掌握各自的特点及方法,为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灵活运用做好准备。
在新授课及练习中,引导学生有层次观察算式的特点,从而确定简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板书设计
简便计算
例4 1。8×2。58+1。8×1。42+0。5
=1。8×(2。58+1。42)+0。5=1。8×4+0。5
=7。2+0。5
=7。7
《简便计算》教案2
设计说明
连减的简便计算是简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感知在计算连减时,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还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
1.以情境为依托导入新课。
在生活情境中研究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这一理念。因此,本节课以前面“李叔叔骑车旅行”中遇到的问题为引子,引出李叔叔读书时遇到的实际问题,导入本节新课。
2.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各种方法,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解决“还剩多少页没看”这一问题时,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主动地尝试解决。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最后得出三种方法,让学生介绍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领悟各种计算方法的简便之处及适用范围,在交流探索中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3.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本节课设计了很多练习题,而且题型多样。这些练习题都是学生经常会混淆的计算题,也是很容易出错的题。把这些比较常见的错误类型题放在练习题中,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计算让学生切实感受简便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醒学生要先审题,再根据数的特点选择最简便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游戏激趣
1.师生共同计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45-168-32 576-52-276
763-528-72 944-268-344
质疑:老师为什么算得又对又快?猜一猜,老师是怎样计算的?
2.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做计算题时,总是希望做得又对又快,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除了仔细外,有时还需要用一些方法来帮助计算,这样才能做得又对又快。你们想学这些方法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比赛做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探究连减的简便算法的热情。
⊙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骑自行车旅行的李叔叔吗?他在旅行之前阅读了《自助安全旅行手册》这本书。(课件出示教材21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1)从情境图中,你们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2)如果知道这本书一共234页,那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课件出示例4: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2.教学例4。
(1)你能帮李叔叔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并计算。(学生交流列式,教师巡视)
(2)指名汇报。
预设
算法一 从总页数中先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最后求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66-34
=168-34
=134(页)
算法二 先求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从总页数里面减去看了的页数。
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页)
算法三 从总页数中先减去今天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最后求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页)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理解这三种算法。
3.优化算法。
以上三种算法都是正确的,都计算出了还剩134页没看。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
《简便计算》教案3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6、例7,做一做1~2,练习一5~11。
教学目标:
1、懂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能熟练进行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
2、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够运用所学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在观察、迁移、尝试学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能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特点,灵活地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整数混全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
预设: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追问:遇到有括号的题该怎么来计算?
预设: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出示计算题并提出要求: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1×3+256×8-5×421×(36-14)
二、探索新知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
13×35+11-57×2125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订正。
2、分数混合运算
出示例题6:一个画框,长米,宽米,做这个画框要多长的木条?
3、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已知长方形画框的长是45m,宽是12m,求做这个画框所需要的木条的长度,就是求这个长方形画框的周长。
4、学生独立列式。
或启发自学,交流收获。
教师启发:两个算式都是分数混合运算,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1)请学生自学教材第9页的内容。
(2)指名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5、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交流汇报。交流时,指名说说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6、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1)出示算式。
学生计算后,会发现每一行的两道算式结果相等,这时教师在每行的左右算式中间填上等号,并启发学生思考:每行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这是数字的巧合呢?还是有一定的运算规律?
(2)指导观察,发现规律。
观察上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第一组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第二组是三个数相乘,左边是先算前两个,右边是先算后两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第三组算式符合乘法分配律,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右边是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然后再相加。
(3)总结规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分数乘法中,也能使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7、应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1)出示例题7.
(2)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然后独立完成,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分别说一说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先观察算式分别有什么特点,思考应该如何计算才会比较简便。学生独立计算,并请个别学生上台板演,完成后集体讲评。
2、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总结:
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简便计算》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牢记所有公式。
2.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改正。
3.通过复习,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加深记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简算是小学数学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知识,简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1~6年级的教学。准确熟练地掌握简算,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简算。
(板书:简算复习)
在复习之前,我们先来看复习要求。
(投影显示)
1.通过复习,牢记所有公式。
2.通过复习,发现自己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改正。
3.通过复习,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复习过程
师:简算是运用一定的手段,改变原有算式的运算顺序或数的形式,使计算变得简单。小学阶段我们主要掌握应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算。下面我们先来复习运算定律和性质。
1.复习公式。
师:想一想你都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和性质?
师:小学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5个运算定律和2个性质。要想正确地进行简算,熟练地掌握7个公式是基础。(板书:公式是基础)
2.分析公式。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公式。
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在加法运算中,一般是同时使用。谁能举个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例子?(学生举例)
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在乘法运算中,也是一同使用,谁能举个例子?
师:上述4个定律有相似之处,一起来记比较简单。
③乘法分配律是最重要的一个定律,它用在加乘的两级运算中,既可以正向应用也可以反向应用。(学生举例)
④减法性质也是既可以正向应用,也可以反向应用,主要应用在减法运算或加法混合运算中。(学生举例)
⑤商不变性质应用在除法运算中。(学生举例)
师:这些定律和性质,大都可以推广,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加。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乘。
乘法分配律:推广到几个数的和或差乘以(或除以)一个数。
下面给同学们一点时间,不熟的公式再记一下。
3.解题思路。
师:公式记熟了,遇到简算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是关键。(板书:方法是关键)
一般来说,连加算式中,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连乘算式中;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津;在除法算式中,应用商不变性质;连减或加减混合算式中,应用减法的性质。
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简算的一些知识,看看你还有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简算各题是否正确。
=10+10
=20
(2)994.4
=(100+1)4.4
=1004.4+14.4
=440+4.4
=444.4
(3)25(0.49)
=250.4+259
=10+225
=235
=45
(5)452.5
=(454)(2.54)
=18010
=1800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32.5
(3)(444)25
3.编题练习。
学生应用定律和性质编6道题。
(1)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乘法分配律正向应用。
(4)乘法分配律反向应用。
(5)应用减法性质。
(6)应用商不变性质。
4.思考题。
(1)999999+1999
(四)作业
(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针对学生在简算中经常出现错误而设计的。简算是小数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知识。但由于知识比较分散,又有整数小数分数的过渡,知识逐渐加深,学生掌握起来有些混乱,没有形成较好的知识网络。针对上述一些问题,我在课堂设计中是这样安排的:
1.先谈简算的重要性。
2.复习所有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共7个)。重点区分这些公式的形式及使用方法、使用条件。
3.让学生牢记所有公式。
4.根据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重点错误出示判断题。纠正学生的错误。
最后的编题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的'考查,既提高了能力,又是对知识的检查。如果学生对简算知识掌握得很好,他编起题来得心应用,且题目有一定的水平。通过这道题的练习,老师能够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够做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本节课最主要的是让学生牢记公式。教师通过练习,发现学生简算中存在的问题,帮其改正,同时让程度较好的同学通过做思考题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板书设计
《简便计算》教案5
一、复习:
1、钱的问题:我们通常会把钱用两位小数表示。以前学填写表格的时候,整数也可写成两位小数,如100元写成“100.00元”。现在学了小数乘法时,当乘得的结果是三位小数时得默认保留成两位小数。如:1.25×0.3=0.375元≈0.38元
2、哪些计算算得快?
(1)口算。举例:0.24×0.2,算的时候先确定“数字”,再确定“位数”,写成“0.048”。
(2)估算。老师在批作业的时候常用估算的方法检查学生的错误。它能检查出明显的'错误。
(3)简便计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二、学习新知
1、乘法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指名用字母分别表示这三种运算律。
2、重点讲解:
(1)乘法分配律。板书:3.6×4.8,问:后面补个算式,让它能简便计算,你能补吗?为什么?
方法一:3.6×5.2(一个因数不变,是“3.6”,另一个因数能凑成整数。)指名说说简便的过程。
方法二:6.4×4.8。(指名说理由,说简便计算过程。)
变化:①3.6×4.8+3.6×4.2+3.6
这个算式你会用简便方法算吗?说说怎么想的?
②3.6×4.8-3.6×0.8
学生指名说说简便过程。
指出:利用乘法分配律的时候,有两个积相加也有三个积相加,还可以两个积相减。要灵活运用。
(2)拆数简便计算:
①用乘法拆。通常和两个算式有关“25×4=100,125×8=1000”
举例:0.25×2.4 2.4×1.25
分别用乘法拆,并写出简便计算的过程。
如果有学生提出也可以用加法拆,可通过比较发现,乘法拆更简便所以应该用乘法不用加法。
②用加法拆。通常有一个数接近整数。
举例一:7.8×1.02
举例二:7.8×0.99
写出具体的简便计算过程。
3、练习:p.90的试一试和练一练5道简便计算。
指名说出完整的简便计算过程。
4、口算:p.91第6题。
可检查几个易错的学生。强调口算时先确定数字再确定位数。
三、布置作业:
1、计算并验算。观察第8题因数有什么特点?(位数一样多,都是两位)指出:这种算式是最适合用交换律验算的。
2、p.91第7、9题
四、检查预习作业(略)
《简便计算》教案6
教学目标:
1.掌握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简便算法,并能正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简便算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口算。
35×2 43×8 92×4 125×8 42×5
82×6 73×8 62×7 25×8 50×2
(1) 学生口算。
(2) 观察计算过程,说说哪几个算式的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并分析两因数数字的特点。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
25×( )=( ) 125×( )=( ) 45×( )=( )
35×( )=( ) 55×( )=( ) 75×( )=( )
(1) 学生自由说。
(2) 讨论哪种填法算起来最简便,最合理?
3.看横式,直接说出得数。
35×2×7 25×4×7 125×8×3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入新课。
二、教学新知。
1.出示例9 求125与56相乘的积。
2.小组讨论:可以怎样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3.反馈。
4.试一试。
25×24 45×18
(1)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把不同方法板演出来。
(2) 引导学生讨论。
(3) 方法。
一想,二分,三算。
三、巩固练习。
1.把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
15×12 25×32 125×48
15×2×( ) 25×4×( ) 125×8×( )
引导学生说说每组的两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2.用简便方法计算。
45×16 25×16 125×16 35×12
25×28 25×18 125×48 125×72
3.课本中练习。
四、课堂。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
作业本p15
《简便计算》教案7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使学生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中能够应用一些简便算法;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用简便方法计算。
指名说一说应用了什么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新授。
1.导语。
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板书课题:简便计算与巩固练习)
2.教学例3。
出示例3:计算
(1)问: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
(2)指名学生说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3)问:下一步应该怎样算?有没有简便算法?
启发学生说出:根据加法结合律,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加起来。
问:为什么这样算简便?
学生把题目做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题目。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简便运算。
2.练习十七的`第7题。
让学生比一比,谁算得快,谁的计算方法灵活。
3.练习十七第8题。
第2题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也可以列方程解答。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
2.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能简便运算的应该怎么办?
五、作业。
练习十七第6、9、10题。
《简便计算》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除数是5、25、125的乘、除法式题,提高计算的速度。
2.练习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并能迅速、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请学生叙述用5、25、125乘、除的算式怎样进行简便计算?
(1)陈述过程准备(自言自语式)。
(2)小组互说(四人小组)。
(3)指名代表性地叙述。
(4)教师复述。
2.填空练习
(1)请全班同学做第58页中练习十四的第1题。
(2)设问:你认为教材中首先编排这6道题的目的是什么?
(3)对!(为我们今天的练习作准备)。
(二)基本练习
1.做练习十四第2题。
(1)指名口答:说一说简便计算的第一步,应当明确乘数、除数是5,25就想到用乘以10再除以2或用乘以100再除以4来计算。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差生。
(3)集体校对,检查中下学生的正确率。
2.练习十四第3题。
(1)四人小组互相说说解各题的简便方法。
(2)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辅导中下学生。
(3)集体校对作业,指出注意点。
3.练习十四第4题。(投影)
把下面各题计算中的错误改正过来。
(1)指名说出各题的错误之处。
(2)教师指出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4)集体校对。
(5)教师。
(三)综合练习
1.学生独立做,练习十四中的'第6题和第7题。
2.用投影来校对。
3.师生共同。
4.教师设问:这样的应用题的简便计算请每位同学能引起关注。
5.鼓励少数智力较好的学生能编一道应用题。
(四)开放练习
1.投影出示第5题。
2.布置课内作业。(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
3.四人小组讨论。
4.集体,选取好的方法。
(五)思考题教学
提示:把8888写成88×101的形式
(六)作业:《作业本》第48页(四十八)
2.应用题
(1)一般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简便计算》教案9
教学内容:P45例5(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2.能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二、新授
请你们根据图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巡视指导。
汇报:
(1)31×2+30×2+26
=(31+30)×2+26
=61×2+26
=122+26
=148(天)
(2)7×21+1
=147+1
=148(天)
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按周计算的思路不难理解,但计数一共有多少周比较容易出错。可以让同桌互相指着月历边点、边数,也可以请能正确计数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数的。
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条件问题提问。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
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谈谈在今天的学习后,你对运算定律的应用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
四、巩固练习
P46—47/1、3、7、8
五、作业:准备实践活动《营养午餐》
板书设计: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1)31×2+30×2+26 (2)7×21+1
=61×2+26 =147+1
=122+26 =148
=148(天)
《简便计算》教案10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9页例1与做一做、练习一1、2题。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
2.通过简便算法的教学,初步培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3、体验算法的优化过程,体验数学之间的逻辑之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
2.教学难点: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
教学用具: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那个骑自行车的李叔叔吗?这个问题又是李叔叔带给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李叔叔爱看书,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生:尝试提问。
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有选择地出示例1。
(设计意图:再现李叔叔的故事情境,爱看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较好地调动起学生参与本课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这本书一共有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师:想一想,怎样计算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如果让你计算你会怎样计算?
2、小组交流,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是怎么想的?
A、234—66—34
=168—34
=134(页)
B、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页)
C、234—66—34
=234—34—66
=—66
=134(页)
师:以上不同算法各是怎样计算的呢?
(设计意图:教材以三位同学正在板演的插图,展示了上述三种算法,同时以小精灵提问的方式给出两个问题:他们都是怎样计算的?你喜欢哪种方法?显然,前一个问题是让学生思考、理解三种算法的计算过程和其中的算理;后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特点,思考它们的适用范围。)
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汇报: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讲得很有道理,这三种列式都能求出什么?那李叔叔到底还剩多少页没看呢?好,拿出练习本,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选择一个喜欢的进行计算。
3、交流优化算法。
师:都算完了吗?你用那种方法进行计算的?
教师:通过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掉;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前面的。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连减的算法,来进行简便的计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基础练习
1、课本39页“做一做”第1题。
2、课本39页“做一做”第2题
3、。课本41页第1题。
4.课本41页第2题。
(设计意图:以上几道题都是典型的连减运算题目。能够充分的熟练这节课学生学到的知识,同时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提高练习
5.课本41页第3题。
6.课本41页第4、5题。
7.下列各题,计算正确的请在()里打“√”,错误的请改正。
898-78-20()697+198()
=898-(78-20)=697+-2
=898-58=897-2
=840=877
拓展练习
8.刘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一本作业的数字被墨水弄脏了,题目变成了3827-564-○=2436。你能帮助刘老师算一算这个数到底是多少吗?
教师:同学们在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连减计算的不同方法,并且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巧妙的解决实际问题,希望你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发现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可以考查不同基础情况的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发展。)
四、回顾,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认为自己表现的怎样?请你谈一下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
234-66-34234-(66+34)234-34-66
根据学生回答对上边算式进行板书
教学反思
收获:
解决“还剩多少页没有看?”这个问题时,让同学们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主动地尝试,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想法解决问题,最后得出三种解法,老师尊重学生的三种意见,让学生自己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领悟各种简便计算方法,在交流探索中,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力求使每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不足:
学习简便计算的方法中,有的同学容易把减去两个数的和写成减一个数加一个数的形式
改进:
加强学生的做题能力,用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让他们与连除比较记忆
《简便计算》教案11
教学内容:教材第72页练习十四第7—1l题和思考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简便方法计算一些加、减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练习十四第7题。’
2、揭示课题。
我们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的一些规律,可以使一些加、减法的计算简便,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今天这节课,主要进行加、减法简便计算的综合练习。(板书课题)
二、计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8题。
(1)提问:竖着比,每组题里的数有什么特点?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横着比,接近整百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练习前两组。指名两人板演,每人一组,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集体订正。结合提问:
做第一组两题时是怎样想的?
第二组减法里最后为什么加27加法里最后为什么减27
(4)提问:这两组题里减去的或加上的都是接近整百的数,在用简便方法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指出:在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大一点的.数时,可以
先把它看做几百与几的和,加上或减去几百,再加上或减去几;在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小一点的数时,先看做整十、整百的数计算,然后多加的要减去,多减的要加上。
2、练习十四第9题。
(1)学生分两组练习。指名两人板演,其余每人在练习本上做一组题。
(2)集体订正。
提问:每组里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得数是不是相同?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在加、减混合运算里,先加后减,调换位置先减后加,或者先减后加调换位置先加后减,得数怎样?
指出:在加、减混合运算里,把数和符号同时调换位置,计算结果不变。
3、练习十四第10题。
让学生直接看题口答得数,结合提问是怎样想的。
三、应用题练习
1、练习十四第1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作业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第(2)题分哪几步做?含有未知数z的等式是根据什么列的?
2、思考题。
(1)读题。
(2)提问:哪个店剩下的水果多?为什么?(学生说明理由时,老师结合画出线段图。并说明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差就减少)多多少千克?你是怎样想到的?
指出:被减数不变,减数少多少,差就多多少。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10题。
《简便计算》教案12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能灵活、合理在进行计算。
教材分析: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教材首先通过准备题,复习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使整数加减法计算简便。接着,教学应用加法的地自定笋减法的运算性质,使分数加减计算方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1.用简便方法计算P141准备题
2.说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
二、尝试探索建立模型
1.教学例9
A、出示例9,看一看这三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B、你想怎么计算?你认为这样做简便吗?为什么?
C、反馈。
D、看书P142
2.尝试练习:P142试一试
3.说一说运算定律或性质在加减四则运算中有什么作用?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用简便方法计算P142、1
2.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P142、2
3.应用题
4.: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简便计算,你会哪些简便方法?
《简便计算》教案12篇相关文章:
★ 小班教案大全3篇
★ 美术教案优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