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一个苹果》教学设计3篇(一个苹果教案设计),供大家品鉴。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1
《一个苹果》一课教学设计
授课人:李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解决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外貌、神态描写。用心体会人物对苹果的需要而又互相谦让的高尚品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战友间的阶级友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描写,感受人物品格。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曾经有过口渴的感受吗?能说一说你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吗?你只是几个小时最多不过半天没喝到水,那算不上什么干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连续几天几夜喝不到一滴水,而且还要打仗,那才叫真正的干渴呢!。想一想,那会是什么样的滋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个苹果》这篇课文正是发生在这个时期的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
2、出示文章相关背景资料。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质疑问难。
(学生有可能提出:一个苹果时从哪里来的?围绕一个苹果讲了一件什么事等问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画出生字、新词。
2.小组为单位读课文,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1)读文时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解决生字、词语。(2)文章围绕苹果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苹果在战士们手中传了几次?怎样传的?每次都是什么结果?
3、检查小组自学情况。(1)认读词语;
(2)针对目标问题汇报交流
三、探究文本,体会情感。
同学们,这个苹果这样传来传去,没人肯吃,难道他们都不需要这个苹果吗?(非常需要)
1.自由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非常需要这个苹果?(通过这个问题可以了解战士们干渴的表现,从而突出他们“让苹果”的精神境界。)
(1)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把自己的体会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2.小组讨论:战士们为什么都不吃这个苹果?而后全班交流。
四、亲身实践,体验感受
请小组同学分吃一个苹果,体验感受。
五、作业
1.掌握生字词语。
2.将小组分吃苹果的感受写下来,下节课上交流。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2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江西省南康市第三小学 彭奕胜 邮箱:pengyisheng1212@
电话:*** 教学内容:《一个苹果》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一个苹果》为我们讲述了发生在上甘岭战役中的感人故事。尽管战友们每一个人都对这个苹果非常的需要,但是每一个人都在退让这一个苹果。这小小的苹果凝聚着战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要求: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影片走进情景。
(2)、通过抓住关键的词语来理解文章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战友间团结友爱、关心体贴的情感。学习他们在危难的时刻心中始终装着他人,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去关怀自己战友的伟大精神品质。教学重难点:体会战友间团结友爱、关心体贴的情感。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以读促悟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走进情景
1、《上甘岭》电影片段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看的是哪次战役的画面吗?(这是抗美援朝1952年上甘岭战役。)
2、课件出示背景资料。(录音)
1952年冬,敌人为了攻占我军把守在上甘岭前沿的两个阵地,在43天的战斗中,出动了大批兵力,向这个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倾泻了290万发炮弹和5千多枚炸弹。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密集的炮火,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岩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的粉末。在这次战斗中,我志愿军指战员在给予敌人严重杀伤之后,转入坑道作战,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不仅守住了坑道阵地,并且经常向敌人发起反击,大量地杀伤敌人。《一个苹果》就是发生在那时候的一个动人的故事。
二、以读促悟,感悟真情
敌人疯狂地发动进攻,战士们在防炮洞内坚守阵地,他们已经七天七夜没喝一口水,水对他们来说是生的希望。此时,火线运输员带来了一个苹果。
1、这是一个怎样的苹果?
“我望着这个擦得很干净的苹果,它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八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青里透红、诱人的香味”说明了什么?
2、这个苹果是怎样得来的?
火线运输员——“借着洞口的亮光,我看到他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血迹斑斑。”
A、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苹果来之不易)。
B、指导读、指名读,齐读(抓住“满身尘土”“撕了好几道口子”“划破了好几处”)
(一)感悟对苹果的需要
1、自由读文,思考:是啊,面对这诱人的苹果,你认为谁最需要,为什么?
2、汇报:
(1)连长——“自从二十四日我连出击开始,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我的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
A、“烟熏火燎”怎么理解?
B、指导读、指名读,齐读(朗读时强调“烟熏火燎、几天没喝过一口水”等词语。)
(2)小李------“我身旁的步话机员小李正用沙哑的声音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这个爱说爱唱的小伙子白天黑夜都守在步话机旁……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A、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从哪里读懂的?(工作的需要使他迫切需要水分的滋润)
B、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沙哑”“裂了好几道口子”等词语速缓慢,语气沉重。)
(3)小蓝-----“小蓝是通讯员??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四周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了。他发现原来只有一个苹果。”
A、从“黑黄黑黄、嘴唇干得发紫”你体会到什么? 从“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四周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了”这几个动作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C、指导读(5)师引读:
“我的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
“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 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课件出示)连长很需要吃,也很想吃苹果,因为----? 小李很需要吃,也很想吃苹果,因为-----?
小蓝很需要吃,也很想吃苹果,因为-----?(6)防炮洞里有 8个人呢,你认为还有谁也需要吃?(板书;需要)
(二)感悟对苹果的推让
1、是啊,防炮洞谁都非常需要吃这个苹果,也都想吃这个苹果啊。可是战士们在拿到苹果时又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战士们心里想的都是战友比自己更需要这个苹果,因此他们都是把苹果让给别人。)(板书:推让)
2、在这种情况下,连长采取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为了大家能吃苹果,连长不得不作动员,并带头咬了一口,接着一个个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八个人吃一个苹果,还剩下大半个,从这 2
里就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想着自己少吃一点,希望战友多吃一点。体现了战友们团结友爱的情谊。)
三、以情激情,读中传情
引读:他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读------1.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我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我看见步话机员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再看看周围,别的同志也都在擦眼睛。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出自战友间的关怀友爱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1)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夜晚,放炮洞里格外沉静,没有一个人说话,但是战士们心里真的很沉静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2)怎么理解“迸出”?为什么用“迸出”而不用“流出”?
(3)为什么说迸出的是幸福的泪花?(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团结友爱,充满战友情意的集体中而感到幸福。)
又为什么说迸出的是骄傲的泪花?(为有这样关心体贴,一心想着别人的战友而感到骄傲。)
(4)此时,“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的感情堵住了。”“强烈的感情指的是什么?”
2.指导读,指名读、配乐齐读(带着我们深深的敬意,读出他们的这份情。读-----)
引读:连长被感动了,流出了泪。读-------我被这种出自战友间的关怀体贴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我还被这种出自战友间的团结友爱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五、品读课题,升华情感
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题。(指名读)你为什么会这样读?
2、这仅仅是一个苹果吗?这苹果里有什么?还有什么?更有什么?(板书;关怀体贴、团结友爱)再读课题。
3、我们可爱的战士──只要生命存在,他们就绝不放弃自己的阵地……他们甚至可以在零下20度的气温里整夜潜伏;他们,可以在烈火中一动不动;他们,毅然拎起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也正是靠着这种顽强的斗志以及战友间关怀体贴、团结友爱的伟大精神,他们在上甘岭坚守了二十四天,歼敌两万五千人,终于迎来了战斗的胜利,迎来了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
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少年,聆听了他们的故事后,你会对这些可爱的战士们说些什么呢?请写在插图下面。
六、作业布置 写一篇读后感。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每一个战士都非常需要这一个苹果,但是每一个人都在推让这一个苹果,通过这样的对比,来体会到战友间的情谊。通过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课堂成为多元互动的过程。让学生找句子,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点拨,深化、提升学生对内容、情感的认识。激发孩子想象,培养孩子灵性。让学生披文入境,情满课堂。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体会人们军队战友间的深情厚意,以及指战员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精读课文,了解写作方法,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同学们,我们在干渴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水)是呀,水是我们生命的源泉。这堂课我们就学习第六单元《水》中的开篇课文《一个苹果》。(板书课题---一个苹果)
2、过渡:面对一个青里透红、散发着诱人香味的苹果,干渴的战士并没有一拥而上挣抢,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回到抗美援朝那个时代,走进防炮洞来关注一下这些可敬的战士们吧!
二、深入探究品读推让苹果的过程
1、学生带着下面的问题读课文推让苹果的部分。
教师出示问题:对于吃这个苹果,战士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为什么互相推让?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来的?
2、学生汇报交流。(1)连长-----运输员
A、指名读连长的话语“你太辛苦了,还是你吃吧。”(读出连长对战士的关爱。)B、运输员不肯吃苹果的理由是什么?(我在路上可以喝凉水。)C、教师提出问题:事实是这样吗?(不是,三里路之内一滴水也找不到。)(2)连长-----步话员小李
A、质疑:你认为这个苹果该给小李吗?小李是怎么做的?(3)小李-----小蓝
A、学生质疑:小蓝张开嘴又闭上,为什么?(发现只有一个苹果。)B、指名朗读相关的句子。(可以加动作。)(4)小蓝-----连长
A、指名读小蓝把苹果递给连长是说的话。(读出对连长的尊敬与爱戴。)B、教师引导:苹果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连长的手中说明了什么? C、带着对战士们的崇敬之情读这一部分。
D、教师点拨:苹果转了一圈,战士们谁也不肯吃一口,又回到连长的手里。第一次传苹果我们先找出主要问题,在抓住重点句子理解体会,战士们第二次传苹果请大家运用这种方法自学。
三、以读促思,学习第二次传苹果部分。
1、找出主要问题,体会人物感情。
(同学们读课文后:说说第二次传递苹果的部分要解决哪些问题?为什么在连长动员后,战士们在不得不吃的情况下,八名战士分吃一个苹果还剩下一大半?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人物情感?)
2、结合自己的体会有感情的读出来。
小结: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战士们拿到苹果时,想到的是自己不吃,让给别人;分吃苹果时,想到的是自己少吃,留给别人。这是战士间怎样的深情厚意呀!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呢?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师生评价:同学们都能把战士们关心他人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我感到十分满意。等……
5、过渡:此时此刻,防炮洞里的每一位战士也被深深地感动着。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四、引导体会,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
1、默读课文:为什么防空洞里格外沉静?
2、全班讨论,出示重点句子。
3、教师小结:这时,每个人心里非常不平静,都被战士间的互相关爱的精神所感动。此时的沉静与战士们内心的不平静交融在一起,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4、引导全班展开讨论:
(1)、为什么说战士们迸出的是幸福的泪花?(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团结友爱,充满战友情谊的集体中而感到幸福。)(2)、又为什么说迸出的骄傲的泪花?(为有这样互助互爱,一心想着别人的战友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5、有感情的朗读。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教师总结: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在七天七夜没有水的情况下,八名战士分吃一个苹果,还能剩下一大半。这鲜明的数字,让我们真切的感到:战士们之间团结互助互爱的深厚感情。
2、引导交流:读完这课后,结合现在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是怎样做到互助互爱的。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积累你喜欢的好词佳句。
七、板书设计一个苹果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3篇(一个苹果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3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 六年级中国传统节日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中国传统节日教学活动设计
★ 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2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第一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