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3篇(教学设计实施)

时间:2023-03-28 19:15:00 教学设计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3篇(教学设计实施),以供借鉴。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3篇(教学设计实施)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

  教材简解

  杜牧的《山行》是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目标预设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能成诵。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分步解读,入境悟情等方式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来体会诗歌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秋天,发现欣赏自然之美,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基于本人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将本课的重点难点定为

  1、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

  2、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媒体选择和应用

  1、网上有关图片的下载;

  2、杜牧《长安秋望》,王维《山居秋暝》,李商隐《霜月》古诗下载;

  3、古筝曲《渔舟唱晚》。

  设计理念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感知力。

  意境,即客观事物和诗人思想感情的有机统一,它是诗的灵魂,可以说,没有意境就没有了诗:“诗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诵秋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将一幅绚丽的秋景图展现于我们面前。教学中我把握情与景的统一,引导学生走入诗境,感受诗情,以得到美的感染,情的陶冶。

  设计思路

  基于以上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一、情境导入,初体诗境。

  二、分步解读,入境悟情。

  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四、整体诵读,体会诗韵。

  五、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体诗境

  1、谈谈秋天的印象。

  2、出示图画或课件,配乐朗诵《山行》。

  3、理解诗题,简介作者。

  【设计意图:形象的感知比抽象的分析讲解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感知秋天,进而引入古诗,通过图片直观感受,引发学生了解全诗的兴趣。】

  二、分步解读,入境悟情

  1、“扶”学生学习第一句。

  (1)运用不同手段理解“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思。

  “远上”让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理解;

  “斜”教师用“简笔画”演示;

  “寒山”让学生查阅工具书或教师讲解。(从该词当中了解古诗所写的季节)

  (2)出示句式训练:一条石头小路。

  教师引导学生讲句意。

  (3)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讲句意。

  【设计意图:紧扣重点词,理解“远上”、“斜”、“寒山”相应词语,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古诗的凝练与本诗意境。】

  2、“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

  (1)指导学生看图或课件,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的地方。

  相机突出“生处”这个词义的难点。

  (2)试着让学生自己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3、“放手”自学三、四句。

  (1)根据学法指导,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学习,教师深入学生,了解反馈。

  (2)汇报交流,教师对重点处点拨。

  4、引导学生领会全诗的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突出“词义句意理解”的训练点,以“学法指导”为主线,注重智力与技能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力求改变“讲词语——记内容——背中心”这种机械呆板的旧模式】

  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听着音乐,随着老师的描述,想象一下山林的景色,引导学生把景物说具体。

  2、面对这么多的景致你想做些什么呢?

  (1)放声朗读这首诗。

  (2)画一幅画。

  【设计意图:爱动、富于想象、形象性强是儿童的共同特性。教学时对于绘画基础较好的学生,可指导学生根据诗意作想象性绘画(非技术性)。教学中应让学生尽可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自己意象景色描绘出来。诗中之“画”形象化、直观化了,不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入境、激情,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美的意识。】

  (3)当导游介绍此处美景。

  ……

  【设计意图:能在课堂上完成的想法让学生当堂即做,如朗诵诗,不能当堂完成的可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了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权利】

  四、整体诵读,体会诗韵

  1、学生诵读,怎样才能读得美?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读出节奏美)

  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范读——个别读——小组读——齐读)

  【设计意图:古诗是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瑰宝,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适宜诵读。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既可以在读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又可使学生情感升华至对美好景物的热爱。】

  五、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1、出示杜牧《长安秋望》,王维《山居秋暝》,李商隐《霜月》。

  2、学生自由诵读。

  【设计意图:这几首诗都与秋天有关,学生通过自读,领悟古代诗人笔下秋天的千姿百态之美。】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2

  【教材分析】

  《船长》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课文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学情分析】

  《船长》一课在教学时应本着尊重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让学生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和全班范围的互动,借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出现争议,教师应紧抓这一契机,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所思。使学生能够真正走进文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运用对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等描写揭示人物崇高精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反复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给文章各部分加小标题。

  2、通过文中重点段落的研读,逐渐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并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

  3、掌握理解文中抒情性和议论性语句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船长哈尔威在海难危急关头,忠于职守、从容面对死亡,舍己救人、履行做人之道的崇高精神境界,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学法指导】

  这篇文章的层次是非常清楚的:遇险-救援殉职。救援部分是讲读的重点,殉职部分是情感的升华。结合课文的写作特点,即通过环境烘托与人物对话来塑造人物性格,大胆整合教学内容,抓住关键的词句段落创设多种情景,置学生于海难现场,让他们与文中人物生死相连、情意相通,从而反复地朗读、想象、体悟,使哈尔威船长的形象立在学生的心中。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哈尔威船长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为人精神和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段落、句子,了解在船长沉着冷静的指挥下乘客和船员安全脱险的经过,感受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英雄魅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扣住重点的词语读文章,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2、使学生感悟课文片断,受到职责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感知画面。

  1. 通过上节课的学生,船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举手回答)

  2、他到底是怎样忠于职守,履行职责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的灾难。

  过渡:下面我们就走进这些镜头中,去认识认识这位船长。

  二、学习第一部分:遇险

  1.自读第二段,画出相关语句,体会灾难发生的时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声音,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用上我看到了 我听到了 我感受到了

  3.是的,海难发生了,海水汹涌而入,惊恐万状的人们四散逃命。谁来读读这几句话,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惊恐和慌乱。

  出示课件:

  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①指名朗读。

  ②这种情况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比较合适?

  (万分紧急千钧一发)(出示课件)

  4.如果我们能亲身感受当时的气氛,大家会读得更好。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场灾难。

  ①播放节选《诺曼底号遇险记》中海难危急关头的场景,学生仔细倾听。(出示课件)

  ②学生观看并交流感受后齐读这段文字。

  三、走进镜头二:自救

  1.灾难就这样发生了,在人们惊慌失措,四散奔逃的时候,船长呢?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一会儿来交流。

  2.学生自读体会后交流:

  (1)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发布命令: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就出去!(出示课件)

  ①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这船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而船长最先想到的又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理解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体会船长的镇定、沉着)

  为什么船长说把六十人全都救出去,他真的把自己给忘了吗?

  (体会船长的责任感,船长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他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③指名读,注意吼的读法指导。

  危急的时刻,船长吼出了这命令学生读,再读,读第三遍。

  为什么读的声音越来越高?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吼字的呢?指名吼一吼船长的命令。

  船长的第一次命令我们可以看出船长沉着 果断关心妇女 忠于职守舍生忘死(出示课件)

  但是人们有没有照他说的去做?

  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出示课件)

  照这样下去,意味着船毁人亡,可是后来

  (2)船长和机械师、大副对话

  ①读读这段对话,你知道了什么?

  (炉子淹了,火灭了,机器停了。联系前文海水在不住地往船舱里灌 ,预示着船要沉入大海了,如果没有救援,人们就被困在这里了。)

  (知道了救援时间只有20分钟。知道了船长下命令让女人先走,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就开枪打死他!)

  ②再读读这段对话,相信你一定会有问题问船长。

  (如果真有人拥挤,船长真的会让人开枪吗?)

  ③指导读好句子: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面前,你就开枪打死他!

  在这危急的现场,在这紧急的关头,船长威严地下达了自己的命令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出示课件)

  分角色读

  ⑤船上的秩序变得井然有序起来,船长把人们都震慑住了,靠的仅仅是枪么?(学生交流辩论)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这句话和前面哪名话形成显明对比。(出示课件)

  (还有他的品质。因为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这个伟大的灵魂就是船长)

  此时的船长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救出全船的乘客,就在万分紧急的时刻,他又想起了谁?

  (交流救助克莱芒的镜头)(出示课件)

  四、走进镜头三:殉职

  1.出示:

  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①静心读读这段文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船长吗?

  (核心问题就是船长为什么没有逃生?)

  ②现在你们就是船长,你怎么解答这个问题?

  (没有时间机会了,与船共存亡)

  ③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读。

  2.刚才我们沉浸在那一个个让我们难忘的镜头中,一问、二问、三问船长,在这心与心的交流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呢?

  (沉着、果断、镇定、临危不惧、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相机板书: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师:这样的人我们送他一个称号

  生齐:英雄!(板书)

  3.让我们全体起立,用心诵读这一段话: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知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五、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音乐声中齐声诵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哈尔威船长没有豪言壮语,他犹如一座丰碑屹立在船头,他那高大的英雄形象永远在人们心中定格。

  面对这座丰碑,让我们用我们少先队员最庄严的方式表达我们对英雄最崇高的敬意吧。

  六、板书设计:

  船长

  遇险 千钧一发 忠于职守

  自救 巍然屹立 英雄

  殉职 以身殉职 舍己救人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 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看到的桂林是什么样的?

  2 是呀,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学们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2

  二、指导看图

  1 图上有哪些景物?

  2 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

  三、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 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书,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 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相互检查一下,读音有没有错误。

  3 出示词语

  (1)自由读

  (2)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读音

  (3)指名读,齐读

  (4)小组组织找朋友,你说我猜的游戏,加强生字读音

  (5)看图理解图意

  (6)齐读生字词

  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1 出示生字卡片,依次认读

  2 按笔顺书写生字

  3 教师范写

  4 学生在《习字帖》上描红、临写,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2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抽读生字卡片

  2 朗读课文

  二、看图说话

  1 看图,运用书上的词语练习说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

  2 四人小组交流,选派一名说的最好的上台说。

  3 指名说,师生评议

  三、开展我是小导游活动

  准备好导游解说词,评选出最佳小导游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3篇(教学设计实施)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活动区设计方案6篇 小班活动区设计图

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免费设计方案参考3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教案)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3篇 信息化教学方案模板

中秋节主题活动设计方案3篇 中秋节主题活动设计方案文章

高一思想政治教学设计方案3篇(高一思想政治教学设计方案怎么写)

幼儿园大班半日活动设计方案3篇(大班半日活动详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设计方案3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与指导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典型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父亲节活动设计方案范文模板4篇(父亲节活动设计方案范文模板怎么写)

幼儿社会主题设计方案3篇(幼儿社会主题设计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