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找梦教学设计共13篇 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以供借鉴。
找梦教学设计共1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学生能发现图形形状及颜色简单的排列规律。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以及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找出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
一、通过游戏,认识“重复”并揭题 1.游戏一(击掌击掌拍肩)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下面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老师先做,会的小朋友跟着老师的动作一起做。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呀,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的动作的?是不是发现了什么秘密?(生答)
师:老师击掌击掌拍肩,然后怎么做呢?再然后呢? 师:是的,击掌击掌拍肩它在不断地重复。 2.游戏二(拍手上上左左右右)
师: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的动作的? 师:上上左左右右在不断地“重复”
师:对,像这样把“上上左左右右”作为一组动作,而且不断地重复出现,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板书:“规律”)
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补充板书:找规律)
二、初步感知规律
师:再过几个星期就是六一节了,小朋友们把教室布置得可真漂亮呀!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它们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规律的排列的。我们一起来找找它们的排列规律吧。 课件逐步出示主题图
(1)、彩旗
师:会场的彩旗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
师:如果让你给彩旗分分组,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分?谁来指指? 师:红黄两个一组,你是怎么找出来的?(后面接着也是红黄,跟着学生说接着圈) 师:这里谁在重复?你怎么知道它在重复?
师:是的,红黄两个一组重复排列。
板书:两个一组重复排列 师:谁来猜一猜最后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师: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小花是怎样排列的?灯笼是怎样排列的? 小结:
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一定的顺序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三、智力闯关,应用规律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彩旗、彩花、灯笼和学生排列的规律,接下来我们进行闯关游戏,你们有信心吗?
智力闯关 第一关:猜一猜,接下来是谁?(出示课件,让学生回答规律是什么,下一个是什么)
师:比一比,第一组和第二组的规律有什么不用? 总结:一个是2个2个一组,一个是3个3个一组。
(二)第二关:★背后藏着谁?(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表现很不错,接下来我们来闯第二关。 第三关:不完整规律
师:小迷糊今天设计了一组规律,可是它接下去不知道怎么画了,你能帮帮他吗? 第四关:按规律涂色(小小设计师) 师:我发现每个同学都是有心人!找到了这么多的规律!那你们能不能自己创造新的规律呢? 再动手创造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周边的规律吧!看看它们美吗? 涂一涂
师:请同学们完成练习纸。看哪个小组创造出来的规律又特别又漂亮。
①学生画规律,师巡视,并注意表扬动作比较快的同学和提醒速度(画好的同学坐端正,同时也要注意时间,比一比哪个同学的动作最快。) ②汇报展示:(选几幅有代表性的)请小作者介绍自己的规律(或者其他同学找规律,并说说下一个图形会是什么。)(生涂色设计)评出设计师5名,提出表扬。 画一画:空白处自己创造规律 做一做
师:老师除了会找规律、摆规律以外,还会用动作和声音来表示规律,你相信吗?
请你听仔细喽!(师示范做出有规律的动作并配上声音,全班一起跟做一遍。) 师:谁也能用这样的动作或声音来表示规律呢?(请一到两个同学来表示规律,全班跟做。) 师:你会创造这样的规律吗?请把你想到的规律做给同桌看一看。(同桌互相表演,最后请两位同学汇报表演一下。)
四、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有规律的事物常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它就藏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吧。课件出示图片。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找规律,我们知道了不仅图形有规律,颜色有规律,声音也有规律,希望同学们课下找一找藏在你身边有规律的事物。
找梦教学设计共2
1、找春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羞”等9个字,会写“脱”等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2.过程与方法:以朗读、背诵的方式感悟春天的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春天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歌曲《春天在哪里》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积累词语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板书:春天)春姑娘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迎接她的到来吧!(让学生说说平时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句。)
师:是的。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
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里呢?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板书:找)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朗读课文,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2.出示生字,请学生教读。(着重指导读好“遮”“嫩”“触”)引导学生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遮、触”是翘舌音,“遮”读一声:“嫩”韵母是en不un。
3.学生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4.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识字:躲(身+朵)触(角+虫)鹊(昔+鸟)符(竹+
付)
联系生活经验,结合动作演示识字:遮、掩、探。
自编谜语识字:羞(歪尾巴羊骑着牛)
嫩(一束鲜花在中间,女孩反文两边坐)
5.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理解“羞”、“嫩”、“触”等字的意思。
6.出示句子,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A.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B.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C.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D.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E.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
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三、朗读课文,感悟积累
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3.学习4—7自然段
(1)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A.指名读句子,相机出示填空题:
(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B.师: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吗?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不是春天的眼睛呢?再读四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感受语言的准确,想象的丰富。)
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口语训练:
例: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C.多种形式的朗读,积累背诵。
引读、表演读等
4.第8自然段
我们继续去找春天,她还会在哪里呢?
朗读第3句。“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由这几句话,老师想到一些古诗: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你们也能像老师一样说几句春天的诗出来吗?
感受了诗情画意,再来读读第8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让我们把这美丽的春天记下来好吗?
老师引背――自己背――指名背―――齐背
六、作业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
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
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第二课时
在课前播放课件《找春天——教学演示课件》中的动画及视频歌曲《春天》、《小雨沙沙沙》、《布谷》,使有时间及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对春天得到感性认识。
一、巩固延伸
(一) 复习
1.同桌抽读、检读生字。
2.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
3.背诵课文。
4.个别抽背。
(三)、指导写字
1.认读生字。
2.扩词练习。
3.重点指导“溪、摇、野、躲”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4.学生练习。
(四)、同桌合作学习,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五)、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播放课件《找春天——教学演示课件》中的动画及视频歌曲《春天》、《小雨沙沙沙》、《布谷》等,学生思考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子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
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3.练习背诵课文。
4.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5.齐唱《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板书设计
1 找春天
看到了小草 野花 树木
听到了小溪 喜鹊 杜鹃
闻到了花香
触到了荡秋千
找梦教学设计共3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11-1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2、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三段”自主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3瓶钙片。 学具准备:小圆片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挑战者”号发射的图片。(挑战者号发射过程中突然爆炸,七名宇航员英勇殉职。)
师:看了这些,同学们有什么想法? 师:据调查,这次灾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一个不合格零件引起的。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不合格的产品,我们称之为“次品”。可见次品的危害有多大!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原理
师:次品的种类很多,有的是外观有瑕疵、有的是成分不合要求??今天咱们要找的是众多外观一样的产品当中,隐藏的一个重量不合格的次品。 大家想要找轻重不一样的次品,用什么工具好呢?(天平)
师:我这有2瓶钙片,其中有一瓶被我吃掉了3片,另外一瓶是没吃过的,只有一瓶少了3片,有什么办法把这瓶少的找出来? 生:数一数或掂一掂。 生:天平称一称。 师:天平?大家见过没有?
天平的两端有两个??(托盘),若果两个托盘上的物体一样重的话,天平会怎么样?(平衡),假如不一样重的话?(天平会一边高一边低),高的那边物品?(轻)。低的那边物品?(重)。(教师边讲解边用肢体演示)
2、引导学生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
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利用“天平”怎样找出少的这一瓶? 生:把2瓶钙片都放在托盘上,轻的是次品。
教师出示3瓶钙片,其中一瓶少了3片,请学生找出。 师:(生纷纷举手)聪明的同学真是非常多,想到的同学小声的把你的方法跟同桌或小组之间介绍一下! 生讨论中??
师:现在把你的方法跟全班分享一下!
生1:随意拿2瓶,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另一瓶是少的那一瓶。(师重复学生的话,加深学生印象。)
师反问:随意拿2瓶,这两瓶一定会在天平上平衡吗?
生2:随意拿2瓶,天平也可能一边高一低的,高的那边就是少的那一瓶。 (师重复学生的话,加深学生印象。)
师小结:随意拿两瓶放在天平上,可能出现几种情况?(2种)。
可能天平会?(平衡)。那说明什么?(天平上的这两瓶一样重)。还说明?(剩下的那瓶就是吃了3片的)。
如果天平不平衡?那说明什么?(其中有一瓶是吃了3片的)。哪一瓶是吃了3片的?(升高的那一瓶)。
师小结:我们的同学真的是非常的聪明!看来从三瓶中找出少了3片的方法有数一数,掂一掂,用天平来称,你觉得那个方法好?为什么?(天平还有什么优点?) (二)、从5个物品中找次品。
师:接下来,我的问题有难度啦!现在我们有5瓶钙片,其中有一瓶是老师吃过3片的,要从这5瓶中把这瓶吃过的找出来,有没有办法?(有)。什么办法?(使用天平称)。
2、课件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自主探索:拿出5个圆片代替5瓶钙片,思考一下,怎样找出次品?
师:好,现在拿出我们的学具:5片圆片,代替我们5瓶钙片。想象一下怎样使用天平找出那一瓶少的口香糖。在动手的同时思考一下这几个问题: (1)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 (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 (3)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在哪里? (4)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来? 生说师板演。
师小结:老师把生1的话记录了下来,他把5瓶钙片分成3份,分别是:2瓶,2瓶,1瓶。把其中前两份放在天平的两端(左边2瓶,右边2瓶),(生说师板演:5())
如果天平平衡说明什么?(剩下的就是吃了的那瓶)。 还有可能发生什么情况?(天平不平衡)。
那又说明什么情况?(升高的这2瓶中肯定有吃过了的)。 可是到底是哪一瓶呢?再怎么办?(升高的这2瓶再称一次)。
好,升高的这2瓶在称一次,这时,天平左边几瓶?(1瓶)。右边几瓶?(1瓶)。升高的这一瓶就是吃过的了。好,要从这5瓶钙片中找出吃过的那一瓶,至少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来?(2次)。
3、寻求不同的称法。 其他小组有别的称法吗?(生说师板演:5())
师小结:这种方法至少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来吃过的那一瓶?(2次)。看来要利用天平来找次品,方法还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用学具帮助我们思考,也可以像老师这样用画图的方法进行分析。
三、探索最优策略。
1、从9个物品中找次品。
师:在接下来的问题中这两种方法大家都可以使用。下面的问题就更难啦。 出示课件2:在9个零件里有 1 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把次品找出来吗? 现在拿出我们的学具:9个圆片当到做零件摆一摆,边摆边思考这几个问题: (1)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 (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 (3)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在哪里? (4)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来?
2、学生自主探索。
师巡视:老师在巡视时发现有很多同学都能把次品找出来,而且他们的想法都不一样,小组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看看你的方法和别人一样不一样。 生交流。
师:经过大家的交流,我们会发现自己能够想到一种,还能从同学那儿听到不一样的方法,说明你非常善于学习。接下来,把你的好方法跟全班同学分享一下。
3、学生汇报称法。
生叙述:把9个零件分成3组:4,4,1。先在天平两边各放4个,如果平衡,那单独的一个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重的那一边的4个再份成2份,每份2个,再称,一定会不平衡,重的那一边2个再份成2份,每份1个,再称,沉下去的就是次品。师板书:9(4,4,1)
师质疑:把9个零件分成3组,分别是4,4,1。至少再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3次)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生:9(1,1,1,1,1,1,1,1,1) 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生:9(3,3, 3) 生:9(2,2,2,2,1)
师小结:好,看黑板上一共有几种不一样的分法?(4种)。9呢,有很多种分法,不同的分法可能导致最终称的次数不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必须进行小组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才能突破这个难点。为了保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活动前先在小组内进行分工,使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任务.让学生摆学具而不再使用天平,并尝试用图示法记录操作过程,是完成由具体到抽象过渡中的重要一步。]
4、对比称法,找出规律。
师:我们观察哪种分法称的次数最少?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了3份,只需要称两次,就一定可以找到次品。那我们猜想是不是在其他的所有的找次品问题中,只要把物体平均分成3份,称的次数就最少?(不一定)。为什么呢?
5、学生思考后汇报猜想。
6、验证猜想。
师:要验证猜想我们再来试一下。如果有12个零件,其中一个是次品,按刚才我们的猜想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就最少而且一定能找出次品?(平均分成3份,即4,4,4)。迅速在草稿纸上分析一下,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学生汇报:3次。
师:我们再来看看别的分法能不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还有哪些分法?(2 ,2 ,8),(3 ,3 ,6),(5 ,5 ,2)(6 ,6,3)?? 学生选择一种分法在纸上进行分析。
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比较:有没有哪种分法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而且保证找出次品?
四、与学生一起小结。
师:这样看来在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板书:待测物品分三份,能均分的要均分)。
师质疑:如果待测物体的个数不能平均分呢?比如:10个,11个??
五、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1 箱糖果有 12 袋,其中有 11 袋质量相同,另有 1 袋质量不足,轻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袋糖果来?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P136练习二十六的第2题。 有15盒饼干,其中的14盒质量相同,另有一盒少了几块,如果能用天平称,至少几次可以找出这盒饼干?独立思考后在纸上进行分析。
全班汇报。教师指导学生在汇报时重点阐述: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可以找出这盒饼干?
师对练习做一个小结:在解决找次品问题的时候,我们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够准确快捷地找出次品。
六、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怎样找方法最好?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你发现 “找次品”的最优方法了吗? 板书设计:
找次品 3
找梦教学设计共4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具、水彩笔、板书的教具,磁铁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识规律
1、孩子们,你们看,谁来了?(课件出示:聪聪、明明。学生主动给聪聪明明打招呼。嗨,哈罗。然后聪聪、明明给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们,你们好,我们又见面了,聪聪说:今天,我和明明要带你们到一个很好玩的地方,猜一猜,是什么地方?师:知道是什么地方吗?
2、出示“数学乐园”明明说:瞧,数学乐园可是我和聪聪布置的哟,怎么样,漂亮吗?)师:他们的布置不仅漂亮,而且还藏有一些小秘密,找一找,有什么秘密?(停5秒)把你的发现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开始吧。(学生分组交流,师指导观察)
3、小组汇报: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充分让学生说,(学生肯定回答较为哆嗦如:是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同时师跟着指主题图当说到主题时,师:哟,你找到了彩旗排列的规律,你真聪明!你能大声地再说一遍吗?(师点课件引导生说出规律。)师补充:说简单点说是一黄一红为一组不断地重复出现,他说得真好,小朋友,把掌声送给他,送你一个智慧星。再让其他生说出灯笼、彩花的排列规律。(每说出一个规律课件跟上)
4、揭示课题:刚才,小朋友找到了不少的规律,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找规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出示例1中的一组图:猜一猜,(师做神秘样)这面旗的后面一个应是什么颜色的旗?(很惊讶)你是怎么知道的?对,说得真好,他是根据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依次不断地重复排列这个规律知道答案的。
这个朵花的后面一个应是什么颜色的花?这个灯笼的后面一个是?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你们不但找到了规律,还能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好了,我们一起去数学乐园去玩玩吧!
二、动手实践,找规律
(一)教学例1中跳舞图
1、师:看一看,迎接我们的是什么呢?(歌舞表演。)
2、(出示场中小朋友跳舞)仔细观察,跳舞的同学是按怎样的规律站队的?(抽生说并表扬生:你的规律找得好。)(一男一女或一女一男)师:他们是围成一圈跳舞,如果以男生为开始,就是一男一女,如果以女生为开始,他们站队的规律就是一女一男。(课件演示)。
(二)教学例2
1、聪聪:小朋友,我们去观看魔术表演吧。师:看魔术去。(魔术师出现)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数学乐园,注意了注意了,魔术表演开始了,
1、
2、3变!(魔术师吹口气,变出例2第1图)
2、师:魔术师变出了什么呢?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呢?你能按照规律照着摆吗?试一试,找出规律,用学具摆一摆。(每个问之间稍停一会儿)
3、抽生上黑板摆。师:来,告诉小朋友,你是按照什么规律摆的?师问:你们也是按照这个规律摆的吗?还有其它的发现吗?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同时发现魔术师变出的图形既可以从形状上找排列规律,还可以从颜色上找排列规律。
4、师表扬学生:真聪明,继续加油,魔术还要变。(变成例2第2图)
师:魔术师又变出了什么呢?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你能接着摆吗?试一试。
5、生上黑板摆。你能说出它们排列的规律吗?(从形状、颜色上谈)
师:小朋友摆得真好,不仅能从图形的形状上找到了它们的排列规律,还从颜色上找到了排列规律。
6、好,把学具推上去。出示课件魔术师抛花:魔术师说:呵呵,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变!这些鲜花送给你们。师问:你们喜欢吗?
(二)教学例3和“做一做”
1、师:孩子们,数学乐园里有很多游戏,我们去玩玩涂色游戏吧。(出示课件)出示课件:聪聪明明拿着画板,聪聪说:我能按照这些图的规律涂色,明明,你会不会?明明:我当然会啦,小朋友,你们会不会呢?
2、师:那就请孩子们按照规律把没涂的涂上正确的颜色。翻到书第89页,开始吧!
3、展示学生作业,并说出为什么涂这种颜色,让学生说出规律。问:哪些孩子也涂对了,好,表扬自己。
4、出示“做一做”第2题:一群小星星和一些正方形跳到舞台上。其中一颗星说:唉呀,我们怎么都没涂色呀,一点儿都不好看。小朋友,你们能帮帮我们,给我们涂上有规律的漂亮的颜色吗?让我们来当一次小小设计师,给这些图形设计出有规律的美丽的颜色来。(收2本,逐一展示。可根据实际问:你是怎么涂得又快又好的?) 课间休息:多么欢快的音乐,孩子们,来,跟老师一起随着音乐活动活动吧。活动中:师问:会了吗?自己跳跳。(师生共舞,左拍一下,右拍一下,上左挥一下,右挥一下有规律的音乐和动作。) 师:孩子们,你们怎么这么快就把老师的动作学会了?让生说出老师跳舞时动作的规律。
三、创造规律、表演规律。
那你们能不能像老师刚才那样用不同的动作或者声音有规律地表演吗?不同的动作或者声音(请几生表演,同时请学生说出其表演的规律,来,请小朋友跟你一起做。)
四、生活中的规律。
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规律,我们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让学生发现开始一两张图抽生说规律,找到规律了吗?后面让学生抢着答。当看到孔园时,师: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当出示春夏秋冬时,师:我们的春、夏、秋、冬也是有规律出现的,正是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课件:聪聪、明明出现: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多动脑筋,也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规律来丰富我们的生活。小朋友再见。
找梦教学设计共5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85页--86页例
1、例2,
以及课后的“做一做”和练习二十
1、2题。 教学目标:
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学具 。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感知规律
师:这节课,老师想带领小朋友们做几节律动,看谁的眼睛亮最先学会,好不好?
(教师示范:拍手两下拍肩两下。师重复两次后边做边说:学会的可以跟着老师做。师生一同接着活动,重复
四、五遍后教师喊停)
师:真不错,那再换一组头部运动:前后左右前后左右。(学生随着老师的示范不由得跟着做下去。)
师:做得真好!刚才小朋友们为什么学得这么快?(简单)
师:那你们能不能也创造一组这样的动作让大家跟着做一做? (学生思考,自己比划。)
师:像这样的一组动作重复做下去就叫做规律。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观察场景,探究规律
师:同学们,你们的六一过得开心吗?你们是怎么庆祝儿童节的呢?看,这里有一群小朋友他们也在庆祝自己的节日。(出示课件)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红旗和黄旗,有红灯笼、蓝灯笼,还有红花和紫花。
生:它们排列的也有规律。
师:那好,我们就来研究都有怎样的规律。(出示小旗的课件)仔细观察小旗的排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学生同桌合作,汇报交流)
师:是啊!小旗是按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为一组重复排列的,再来看看美丽的小花吧!
生:我发现小花是按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灯笼和小朋友的排列也有类似的规律吗?(有)是的,他们都是重复排列的。
师:像小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 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板书:一组一组
重复排列)
2.图形的规律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些物体的排列有规律,其实生活中的图形和数也有规律。(出示课件)
师:你能不能找到这幅图的规律?(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师:按你找到的规律,把后面的空格填上数字。(学生拿笔在书上填写。教师巡视,发现有填完的同学,可以让互相介绍自己的想法。)
师:谁来介绍你的方法?(教师课件演示)
3.猜规律
(1)摆图形,猜规律。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图形的规律不仅要看形状、颜色,还要看数量。下面,老师也想摆一摆有规律的图形,请看老师做的。(教师出示课件)
师:谁来猜一猜,后面是什么?该怎样想呢?
生:先观察形状的规律是按三角形、正方形重复排列的。(课件演示)
生:再观察颜色的规律是按红、黄、蓝重复排列的。(课件演示)
生:也可以先观察颜色的规律,再观察形状的规律。
师:看到你们越来越会思考,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2)做动作,猜规律
师:这里有一些小朋友他们在做运动,你能猜一猜他们的动作有什么规律吗?(课件出示)你能照样子做一做吗?
三、课间休息,表演规律。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规律的节奏也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来听一听,做一做,放松一下。(播放《拍手歌》视频)
四、实践运用,体会规律
1.找规律
师:生活中的规律到处都是,规律就在我们身边,仔细找一找,生活中哪些东西排列有规律。小组介绍你找的规律。
(学生分组活动)
2.欣赏规律美
师:小朋友们的眼睛真亮,找到这么多的规律。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规律的图片,请欣赏。(课件演示)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声音也有规律。请听一听。(课件演示:救护车,闹钟,流水)
3.创造规律
师:这么多的规律,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其实,你们的双手就可以创造出很多的规律美。现在请小朋友们当一个小小设计师,发挥你们聪明才智,创造出规律行不行?要求:用老师发给你们的材料(各种颜色的图形、彩色的珠子、图片、积木……),分组合作,想想用这些该怎样设计才有规律,然后动手做一做。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活动结束后,教师有目的的让学生展示)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规律,找了规律,并且创造了这么多的规律,希望你们长大后当一个真正的大设计师,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
找梦教学设计共6
找规律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页~60页例1,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2、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师:我们小区里下个月准备开展一个敬老活动,布置会场的时候出现了两张方案,如果你是主办方,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案?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学生举手回答:第二种,盆花、彩灯、彩旗都是有规律的摆放的。 师:大家同意吗?物体按照一定的规律摆放,就让人感觉比较美观、得体。而且我们找到了其中的规律,还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二、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首先我们先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 师:从左边起,盆花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摆放的?
生:盆花是按照一盆蓝花、一盆红花、一盆蓝花、一盆红花的顺序依次摆放的。
2、深度提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在你的练习纸上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出示小组交流要求:
1、独立思考,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纸上
2、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3、组长汇总,准备全班交流。
等会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一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师: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想法展
现给全班同学? (1)画图的策略:
○●○●○●○●○●○●○●○
(○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
(2)列举的策略:左起,第
1、
3、5??盆都是蓝花,第
2、
4、6??盆都是红花。也就是单数是蓝花,双数是红花,所以第15盆是蓝花。 (3)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
学生说,师板书:15÷2=7(组)??1(盆)答:第15盆是蓝花。 针对算式,教师提问:算式中每个数各是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教师继续问:那余下的1盆指的是哪一盆?为什么?(第8组的第1盆)
强调: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
师小结:刚刚大家想到了用画图、列举、计算三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说明大家都在认真思考,相信后面的学习也难不倒你们。
三、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彩灯,彩灯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生:彩灯是按照红、紫、蓝、红、紫、蓝的顺序依次摆放的。 师:照这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17个彩灯是什么颜色?请你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来试一试。
展示画图和计算两种方法,并请同学解释计算方法中每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针对余数提问:如果余数是1,那它是什么颜色的彩灯?那没有余数呢?
??
有没有哪位同学用列举的方法?(没有) 师:看来列举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分别统计用计算、画图两种方法的人数。针对画图的同学提问:如果我想知道第100盏彩灯的颜色,你会选择什么方法解决?为什么? 师:看来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是最实用、最简便的。 2.出示“试一试”
师:下面就请大家用计算的方法来算一算从左边起第21面彩旗和第23面彩旗分别是什么颜色。
提问学生:你们列出的算式中为什么用4作除数?
师:通过大家的合作交流,大家已经能发现规律,而且能利用规律来找到某个位置上物体颜色。下面我就来考考你们是不是真的都掌握了。
四、多样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1、朱老师这里有四组图形,你来看一看下面哪几组图形是按规律排列的?
指着有规律的图形问:你能不能告诉我按这样排列第32个图形是什么?
2、小红在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准备按绿、黄、蓝、红的顺序穿一串漂亮
的串珠送给她的好朋友,你知道第18颗珠是什么颜色吗?第24颗珠呢?
3、十二生肖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纪年方法,我国通常用十二生肖来表示不同的出生年份。你们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吗?再过多少年会又出现蛇年? (提问学生)你今年属什么?
那你知道今年多少岁的人与你是同样的属相吗?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物体排列中的一些规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其实在我们的大自然中许多现象也蕴含着这样的规律。(春夏秋冬、日落日出、月圆月缺、潮涨潮落??)人们也从中得到了许多启示,把这些规律应用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红绿灯、花纹饰品、装饰花边??)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相信大家还会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找梦教学设计共7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具准备:
录音带、彩带、动物头像、涂色卡、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播放歌曲“新年好” ,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二)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 他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规律。 (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一)课件出示彩旗图 ,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 (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
(二)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 ,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
(三)出示彩花排列图 ,教室里还有彩花,它的规律和彩旗、灯笼的规律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四)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一)涂一涂
1.实物投影,出示涂色卡1(课本第89页“涂一涂”)。
2.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请拿出另一张涂色卡(课本89页“做一做”)继续涂色。
(二)摆一摆,猜一猜
1.摆一摆(设计规律,摆学具“○、△、☆”)(学生动手操作。)
2.猜一猜。 (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自己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猜猜我按什么规律摆的吗?”自己请同学回答,答对的,老师给予奖励。)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一)联系生活找规律: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说说?
(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创造规律,好吗?
五、全课结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教学反思:
找梦教学设计共8
《找骆驼》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的生字,能区别多音字;理解“走失、哄、详细、至于”等词,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造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认识4种不同的对话形式。
3、初步学预习文提出不同的问题。
4、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教学重点、难点
第二段是教材的重点。老人是根据哪些现象来判断骆驼的特点的,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读懂老人的话,学会观察——思维——判断的方法,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时安排 3教时
第一时
(一)教学准备
1、揭示题
①今天我们学习13,齐读题《找骆驼》。“骆驼”两个字有什什么不同和相同?
②《找骆驼》是本单元的第一篇文,这单元的重点学习目标是什么?请大家读单元提示。
2、指导读懂学习提示
①这单元学习的重点目标是什么?
②可以提些什么问题?
③学会预习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有什么好处?
3、指导预习文
要求:
①读通文不理解的词在书上做上记号,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②检查预习情况、
4、整体理解文内容
文将谁在找骆?找到了没有?
文主要讲什么?
第二时
(一)教学过程
1、复习
说说文的主要内容
2、讲读文1——9自然段。
①轻声读文,思考,商人走失的骆驼有什么特点?然后完成下面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讨论后得出结论:商人走失的骆驼左脚有点跛;左边驼着蜜,右边驼着米;缺了一棵牙。
③骆驼的这些特点是谁对谁说的?在文的哪一部分?(1——9)
④指名读文1——9自然段思考:这时商人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着急————生气)
⑤商人开始为什么着急?引读第一自然段1——2句(找了好多地方没找到)
“走失”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丢失?为什么?
区别“走失”和“丢失”的意思
⑥文从什么地方看出他们着急?(从赶上和谈话中省略提示愈)
⑦出示小黑板:
1、╳╳说:“………”
2、“…………╳╳说“…………”
3、“…………:╳╳说:”………………“
4、“………………”
这儿要注意讲情对话的4钟形式试读商人的话
⑧“忿忿“是什么意思?从哪儿看出生气了?商人忿忿的说了些什么话?
“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商人认为是老人哄他,把骆驼藏起来了?
指导有感情读商人作后说的话。再分角色读。
⑨小结:这一段主要写商人和老人的对话从“是的、不错、对极了”中看出老人不仅知道骆驼的特点,而且还说的十分真确,所以商人认为老人哄他,把骆驼藏起来了。
⑩过度:那么老人有没有看到骆驼?为什么对商人走失的骆驼的这样清楚呢?请大家读老人不紧不慢的话。
3、默读文第三自然段思考:
①老人有没有看到骆驼?从哪儿看出?
②老人为什么对老人走失的骆驼知道的那么详细?
对上米那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后,完成下面的练习:
老人知道骆驼的脚有点跛,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知道骆驼左边驮着蜜,右边驮这米,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知道骆驼缺了一棵牙,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以上练习后,出示两张树叶的形状图
请大家区别一下,这两张树叶哪张是商人的骆驼啃过的并说明理由。
③这一些都是老人看见后,经过自己的分析,才得出的结论。这是第一个方面接着又分析了第二个方面,——应该这样去找骆驼。
④出示句子:至于骆驼究竟望哪儿去了,应该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⑤齐读
⑥从第一方面到第二方面用哪个词连接的?(至于——)讲清至于的用法。
除了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到骆驼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哪种办法好?为什么
朗读指导。
第三时
1、教学过程
商人听了老人的话,是怎样去找的呢?我们来学最后一段。
2、学习最后一段
默读文,思考:商人听了老人的话是怎样去找的?
“指点“是什么意思?老人指点商人什么?(引导启发遇到困难,不要着急,要多动脑筋,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一定会找的办法)
“果然“是什么意思?
商人开始找不到骆驼,现在按照老人的指点找的了骆驼,这时他会怎么想?
这篇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仔细观察,善于动脑子、分析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角色朗读文
2、全文总结
联系生活实际谈;生活中碰到困难时,有没有象老人那样去解决?
板书设计:
看见
脚印左深右浅
左脚跛
又看见
左蜜右米
左驮蜜右驮米
还看见
叶上留有牙齿印
缺一颗牙齿
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找梦教学设计共9
教学内容:思维训练《找规律》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为直观图形的形状、颜色的变化规律,所借助的铺垫有: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美术智能及生活经验。让孩子们体会到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美感和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较为发达,对单层次规律的找寻较为容易,根据他们对单层次规律的过程探索,他们对图形的形状、颜色的视觉刺激和形象来建立“多层观察找规律”的模型,解决含多层次规律的问题。最后发挥他们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想象力和渴望展示的斗志,来解决多种多样的题目,实现“形象──模型──运用模型──体验生活”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设计思路:
我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全面有序的思考,聚焦某一点后,借助这一点的平台去完整的找规律,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好的情境,让学生能最快的感知到规律”,用有孩子们熟悉的“课堂常规训练”引入,无意识感知规律──有意识感知规律──这样的感觉就是规律,初步体会到什么是规律。
二、体验规律的形成过程是理解规律的基础,也是建模的初步”。借助孩子们熟悉和喜欢的动画人物—柯南,借助帮柯南断案和分析线索的过程,聚焦不同的层次,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寻找规律。
三、“让孩子们充分展示,体验成功”,在侦探训练营里,观察思考,合作探究,和学生一起发现规律,创造规律,尽情感受规律的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到数学的美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找出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的多层次规律。)
突破方法:
“多层观察”的学习策略及尝试教学法。
教学流程:
一、生活中,我找一找(培养主角意识)
1.跑步号令“121”及相应的跑步动作引入,让学生发现有重复的地方,实为无意识感知,板书规律,让孩子们有意识根据规律继续发号令,感受什么是规律。 (点: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让孩子们聚焦动作和声音的重复上,由视觉听觉的刺
激初步感知这样的感觉就是规律。) 2.这样重复至少三次以上,我们说这样的动作和声音是有规律的。板书课题“规律”。
二、学例1,我涂一涂(提供主角的展示空间)
(一)小旗规律的形成,体会“多层观察”的学习策略。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个有规律的联欢会会场吧。 2.讲解小旗图:
(1)先画出小旗,引导出这是它的形状并板书。(第一层) (2)涂上红色、黄色,引导出这是它的颜色并板书。(第二层) (3)引导按“多层观察”找规律。
从形状上看,有没有变化?
从颜色上看,有没有变化?颜色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呢?
如果分组,几个为一组?
(点:通过画图的过程体会“多层观察”中的三层,聚焦其中一点来找规律,有的放矢,有序全面的找规律,学习“多层观察”法的学习策略。)
(二)试一试,完成例1:
1.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来继续布置联欢会会场吗?把正确的答案圈到书88页。 2.汇报交流:哪层有规律?是什么规律?(结合课件)
(点:给孩子们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尝试用“多层观察法”解决问题,能初步找到找规律的聚焦点,并能叙述出规律。)
3.回归主题图:你能从图上找到什么规律?板书:找。
三、学例2,我闯难关(展示主角形象)
(一)我们进入了游艺场,大家一起来闯关。 1.师摆生猜例2第1题。
你是怎么猜到的?引导用多层观察法。
(二)闯关2:
1.自己用红三角形,黄色的圆形和绿色的正方形创作规律。 2.汇报展示。引导:按“多层观察发”交流规律。
3.一生说摆的前几个,其余的猜下一个是什么,是怎么猜到的。
(点:交流合作,发挥集体的创造性。孩子们利用学习策略这个拐杖,结合以前的认知来尝试解决含多层次规律的问题,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逐渐深入的。既突破了难点,又实现思维的整和性)。
四、两道题,我比一比:(完善主角形象)
1.小红旗和例2第二题比较,它们的规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总结:(1)一个是2个2个一组,一个是3个3个一组;
2)一个只有颜色的规律,一个既有颜色,又有形状的规律。
(点:对比,让孩子们体会到规律既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既可以是2个2个一组的,也可以是3个3个一组的,体会规律的多样化。)
五、学会了,我练一练:(发挥主角潜能)
(一)基本练习: 1.请按规律填下去。
(既是对本课内容的效果反馈,也对人民币单元有了复习。)
2.89页做一做。
六、总结:
1.让孩子们自己来总结。
2.师:我们除了按照事物的颜色、形状来找规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图画、动作、声音的规律,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孩子一定会发现这些奇妙的规律。
七、课间休息(感受生活中的规律): 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规律(开合的小花,红绿灯等)
教师拍手的动作。
八、创作规律:
1.你还能想到你身上或者你身边有规律的事物吗? 2.你能用动作或声音或图画来自己创造一个规律吗?
(让孩子们体会到规律是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展示出来的,体会到规律的奇妙和
数学的美感。
3.争当服装设计师。给服装涂上有规律的颜色。
(点:分层次的练习让各个层面的孩子都有展示的空间,同时,让孩子们通过视觉、听觉多种途径体现规律的无处不在和趣味性,也巩固了对规律的认识。)
评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书本知识为平台,从中挖掘出立体的多维度的思维空间,在了解学生基础上,教学设计的难度、广度、深度都进行了适度地拓宽。力求将节奏明快、流畅、
层层有序递进、融数学、美学、艺术等为一体的场景展现给大家。如果用多元智能理
论来解读本节课,预设的亮点为:
一、教师以构建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将数学思想(规律)以动作、声音、图画、操作、语言(有声、无声的肢体语言)等形式为载体,潜意识地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意会”
规律,符合一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 在“找”中,构建听、视、触、猜等综合的思维平台,巧妙地渗透了学习策略的指导,从而“言传身教”找规律的正确信息。同时融新课标理念于孩子的思维成长的每个环节。本节课你将欣赏到“梅花透露春消息”的诗意,这个过程实际属于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暗示教学法(什么叫规律,怎样找规律及有序思维的学法指导)。
二、在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方面,数理逻辑智能(辨别、比较、归纳等)粉墨登场,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参与合作,为学生“找规律”建模,共创情境空间,
从而调动“内潜”的积极性。
三、练习中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为主角,共同把枯燥的书本知识打造成丰富多彩的生活知识,从而把本课推向艺术课堂的高潮。
找梦教学设计共10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115页-1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设计思路:
1.“看规律”,从教材情景图导入,充分观察,充分交流,充分评价。 2.“识规律”,感悟图形排列特征。 3.“做规律”,用规律知识创造生活美。 4.“赏规律”,感受有规律图形的审美价值。 教学准备:
课件;贴纸;红、蓝彩色笔;水果图、正方形、星形、圆形若干。 教学过程: 课前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用星星来对自己做一个评价“积极发言、认真动脑筋、快乐学习”,看谁能获得三星,加油。
一、创设情境、欣赏规律:
师: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非常喜欢做游戏,我们一起来玩拍手游戏,请随老师的口令做动作:拍拍手、跺跺脚;拍拍手、跺跺脚;拍拍手、跺跺脚。接下来该做什么动作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
师:是的,刚才我们是按一定的规律来做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1、观察(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地面图)
师:这是光头强的新房,装修得很漂亮,他想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他的挑战吗? “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排列,你们发现了什么?”
2、(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
师:我们先找找墙面的规律,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看看哪个小组火眼金睛,发现的方法得最多、最快?
(1)学生先思考,再讨论,小组内交流想法。 (2)学生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是找出的规律? (3)横着观察 ①从上往下观察
师:小朋友们真会观察。现在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观察:(点击课件)请看,第一横排的图形怎样变化得到第二横排的图形? 小组内的小朋友互相交流。 学生汇报。
师:请同学们注意,第一横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哪里去了? 学生回答。
师:是的。把第一横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第二横排的最后一格。(课件演示)
师:那其余的三个图形又怎样移动的? 学生回答。
师:对,其余的三个图形依次向前移动了一格。(课件演示) 师:谁再来说一遍?
师:第二横排的图形又怎样变化得到第三横排的图形? 学生回答。
师:对,是把第二横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第三横排的最后一格,其余三个图形依次向前移动一格。(课件演示) 师:那第四横排的图形又是怎么得到的?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从上往下观察,大家都发现了这样的规律(课件演示):每次把上一横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下一横排的最后一格,其余三个图形依次向前移动了一格。这种有规律的排列方式,数学家把它叫做循环排列规律。 (4)竖着观察
师:横着观察有这样的规律,竖着观察呢?(从左往右看、从右往左看)
同桌的小朋友互相交流。教师巡视,倾听,指导。 学生汇报。
师:对,他是从左(右)往右(左)观察的,把每一竖列的第一个图形移到下(上)一竖列的最后一格,其余三个图形一起向上(下)移动了一格。(课件演示)
师生小结:大家都发现了每次都是第一个往后移动,其他的图形依次往前移动一个位置。这种有规律的排列方式,数学家把它叫做循环排列的规律。我们班的同学真棒!同样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找到了不同的规律,看来学习需要有心人。
3、地板砖的规律、巩固认知
①(出示出地板砖的图样,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先看看每行都有哪些图形,再看看每行颜色的排列顺序,你发现了什么? 有没有像刚才那样的循环规律? ②汇报规律。
③谁能用一句话概括,每次都是怎么变的?
④小结:哦!难怪光头强家的地板砖颜色这么漂亮,原来它们的排列是有学问的,看来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啊!
二、快乐游戏,体验规律
师:下面老师想请四位同学上来通过排队的游戏,来演示一下这种第一到末尾的循环排列规律。
师小结:四种图形或数字进行的循环排列现象,从第五行开始重复出现,每四行就会出现一个大循环。而且这种排列可以一直排列下去。(板书省略号。)这就是典型的循环排列现象。
三、闯关游戏,运用规律
师过渡:为了让我们学得开心,老师为大家设计了一个勇者闯关游戏。有胆量挑战吗?(有!)我们闯关胜利后就能打开智慧之门。 第一关:画一画
第二关:做一做
☆★○● ●☆★○ ○●☆★________ 第三关:填一填
第四关: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
1.我爱数学、学我爱数、数学我爱、
2、12
34、41
23、3
412、
3、246
8、468
2、68
24、
、2468 第五关:寻找规律
师: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请同学们找找藏在身边的规律。谁来说说?
(衣服的花纹,地板上的瓷砖,窗帘、斑马线、交通红绿灯……也是有规律的。)
四、欣赏规律,体会数学之美(机动)
师: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五、联系生活,创造规律(机动)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些事物排列的规律,也用找规律的知识解决了许多问题,同学们想不想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幅有规律的图案!(出
示一张正方形的纸) 师:这是一块正方形的“手帕”,可是上面什么图案也没有,需要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给这块手帕设计出有规律的花边或图案。注意,设计的花边或图案要有规律。请小组长从抽屉内拿出学具袋,每个袋子中有一张正方形的纸和图片,同学们要先商量怎样摆才能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要充分利用手中的图片,4个人合作完成,看哪个小组设计的图案最漂亮,开始。(出示活动要求)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大屏幕出示要求:(1)图案可以设计在边上,也可以设计在中间。(2)设计得既要美观,又要与众不同。
六、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机动)
师:(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评议。)同学们设计得真漂亮!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家的杰作吧!能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吗?为什么?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意见对他说吗?
七、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不仅发现了事物循环排列的规律,还当了一次小设计师。你们的学习干劲真让老师佩服!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希望同学们以后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周围的环境装扮得更加美丽。
找梦教学设计共11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找规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找规律”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去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与一年级下册相比,本节课最大的变化就是图形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它们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本课在内容的选择上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学情分析:
鉴于学生对周期排列规律的了解,我充分为学生提供猜想、活动、交流的机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图形循环的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难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设计一定的图形规律。
教、学具准备:课件、卡片等。 教学流程:
一、游戏——“换座位”引入,激趣铺垫,揭示课题。
1、学生介绍平时是如何换座位的?
2、游戏——换座位
【设计意图:教师将墙面与地面的装饰图案押后处理,先以叙述每周换一次座位的游戏切入主题,吸引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以学生不停的依次坐第一组来揭示出其中循环排列的规律。这样的安排,分散了难点。】
二、引导探索,寻找规律。
(一)、出示墙面,合作探究。
师:这是老师家厨房的墙面和地面的图案。我们先来看墙面。
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每一行都有哪些图形?
2、再看看,每一行的图形又是怎样排列的?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
3、下面请大家4人一组的进行讨论,听清老师的要求: (1)讨论的时候从不同角度去说,如斜着看、横着看、竖着看。 (2)呆会儿汇报的时候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倾听,指导。 汇报交流,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4、教师根据学生说的,运用课件,对循环排列的规律进行动态展示,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师:你们发现的规律都对,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规律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我们把这样的排列叫做循环排列规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观察,使学生了解观察的角度不同,规律不同。但横着看,竖着看,都呈循环排列。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方位的观察,分析,逐步深化寻找循环排列规律的方法,发散学生思维。】
(二)、寻找地面图案的规律。
师:我们已经找到了墙面图形的排列规律,地面上的图形排列规律又是怎样的呢?请你用观察墙面的方法再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什么规律呢?
1、学生独立思考。
2、指名说。
3、如果再排一行,它们该怎么排列?
4、对比,发现不同。
师:虽然它们的规律一样,但仔细观察,对比一下,墙面和地面什么地方不一样?
【设计意图:以墙面图为例,师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图中图形变化规律的方法:确定观察角度、观察每组的图形、观察每两组图形之间的位置移动变化过程,为接下来的学生自主学习做了一个好的示范。】
(三)、教学例1。 出示三组水果
师:多有趣的规律呀,同学们学会了吗?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水果。
1、启发学生思考:仔细观察,想一想水果的排列与墙面、地面的排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主题图是按行列方正的形式排列,而水果图是排成了一行。
2、你能按照规律摆出第四组吗?
3、指名上台摆: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摆?
4、教师小结规律。
三、巩固提高,升华知识。
师:现在,老师想邀请你们去参加动物王国的联欢会。瞧,动物们排着整齐的方阵在欢迎你们呢!(电脑出示三排小动物)
1、猜一猜。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们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 按照这个规律,请你们猜一猜,第四排它们又该怎样排列。
2、摆一摆。
出示教材P115页做一做,竖着摆三组
师:规律不但可以横着摆,还可以竖着摆,仔细观察这四种图形的排列规律是怎样的,你们能按照规律摆出第四组图形吗?
学生动手摆,指名学生上台摆, 师:你是怎么想的?
3、画一画。
出示教材P117页第1题。
师:仔细观察,你能发现规律画出第4组图形吗? 独立完成。
汇报: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从猜一猜到摆一摆,再到画一画,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也是知识点逐步确立、巩固的过程。通过摆一摆,逐步理解掌握规律的过程。】
四、动手实践,创造规律。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些规律,也用规律解决了一些问题。那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规律。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有代表的图展示。 师:你说按什么规律摆的? 学生互相欣赏作品。
【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规律的图案,学习的兴趣必然浓厚,他们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了进行独立思考的动力,就会想出各种规律,这就是创新的火花。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谁表现的最好,谁有进步?
小结:美丽的世界还有很多的规律,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的生活打扮得更加美丽!
找梦教学设计共12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夏蔚一小
屈明霞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5至86页的例1到例2,“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 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发现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并引导学生能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
发现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各10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感知规律。
1、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大家开心吗?一年级的小朋友准备开联欢会庆祝自己的节日,他们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想不想去看看?(想)请看大屏幕。
2.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生1:有彩旗、灯笼和花朵。
生2:有很多小朋友在跳舞。
师: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
生:不是,是有顺序的。
师:他们的摆放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都有规律的。其实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会经常遇到的,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讲解彩旗图。
师: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
(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
师: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生1:是黄色的。
生2:下一面是黄旗。
师:都猜是黄旗,看看对不对(点击鼠标,最后一面旗是变为黄色,学生欢呼)。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小旗是按照红色、黄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红旗的后面是黄旗。
师:.如果让你给彩旗按你找到的规律分分组,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分?谁来指指?为什么这样分?(小旗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就看得特别清楚了。)
2、讲解彩花
师: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彩花的排列、灯笼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朵花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该怎么给它们分组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学生思考、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向全班宣布?
生1:彩花是按绿花、紫花,绿花、紫花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朵花是绿色的。 生2:灯笼是按紫、红、紫、红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紫色。 生3:小朋友是按男孩、女孩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个小朋友是女孩。 该怎么分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出现正确分组。)
3.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一定的顺序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三、智力闯关,应用规律
师:同学们可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了彩旗、彩花和灯笼排列的规律,接下来的我们进行闯关游戏,有信心吗?
(一)第一关: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课本例2,出示课件,学生能够回答规律是什么,下一个是什么。)
师提问:比一比,第一组和第二组的规律有什么不同?
总结:(1)一个是2个2个一组,一个是3个3个一组;(2)一个只有颜色的规律,一个既有颜色,又有形状的规律。(点:对比,让孩子们体会到规律既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既可以是2个2个一组的,也可以是3个3个一组的,体会规律的多样化。
(二)第二关:涂一涂。
(1)师:同学位表现很不错,接下来你能按照规律涂颜色吗?(学生动手涂色)同 时课件出示例2。
师:谁来汇报你是怎样涂的。(指明学生汇报)
(2).师: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请完成课本89页“做一做”。 (要求:先找找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再根据这个规律来涂。涂好后检查涂得对不对,同桌还可以互相评一评,说一说。)建议学生用虚线分组。
师: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评一评,涂对了吗?
汇报展示、评议。
师:第③小题谁发现有其他规律?(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来发现规律。)
(三)、第三关:动手摆一摆:(小小设计师)
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规律,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创造新的规律?用学具把它摆出来?请看第三关。
学生动手摆,教师巡视,好的用相机照下来。
汇报。课件演示学生的作品。.
师:小朋友真会创造,别的小朋友创造的规律是怎样的呢?大家愿不愿意猜一猜?猜对的会赢得大奖!
师:(指着一位学生的作品问)老师想用你的作品给大家提个问题,可以吗?(生:可以。)按照他摆的规律,下一个学具会是什么呢?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提出两个不同的问题呢?
四、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1.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呀,你能发现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吗?
2、有规律的事物常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吧。
五、课堂总结
你们开心吗?老师也很开心,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谁来说说你们的收获? 师:我们除了按照事物的颜色、形状来找规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图画、动作、声音的规律,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孩子一定会发现这些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会发现很多很多美的事物,只要我们努力去创造,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找梦教学设计共13
找春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 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古诗引入 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或由会读的同学朗读,再说说早春的特点。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大屏幕)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 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 四)、(大屏幕)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找找说说”
1.重点指导“溪、摇、躲、解”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2.采取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五)、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兔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3.练习背诵课文。( 六)、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2.齐唱《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结束。
找梦教学设计共13篇 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找梦教学设计(共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