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学设计精品12篇

时间:2023-09-10 08:00:29 教学设计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2、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

  教学重点:

  地坛、母亲给我的生命启示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领悟、鉴赏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地坛与我。行不行?不行。这篇文章写的是我与地坛及人和事,“我”是主动的,生命遭到厄运,是“我”主动到地坛这个“宁静”的地方去,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整整十五年,是地坛给了“我”关于生命的启迪,这篇文章后面部分写到其他人和事都与地坛有关。写这样题目的文章一定要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简介(多媒体显示)

  三、检查预习:

  指名学生解释词语:宿命心魂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解释)

  四、课文研读:

  1、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请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地坛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荒芜但并不衰败”。

  哪些文字揭示了故园的特点,指名学生朗读第3节,第5节,第7节有关文字,体会语言的特点。

  2、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联系?(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地坛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接纳了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2、作者从荒芜的地坛得到了生命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辩论的问题……)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应顺从自然。我虽残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即热爱生命。

  请学生回忆有关生死的名人名言。例: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地坛这座历经400年沧桑的古园,馈赠作者的是如此丰厚,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激:“哦,地坛,我的古园,你是我的精神家园。”地坛——精神家园。

  3、怎样面对残酷的不公平的命运,这个问题的解答,也不是史铁生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爱和理解帮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有关文字

  讨论:(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是什么样的难题呢?(指名朗读第3节开头一段文字)明确:儿子残疾,又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了悲伤和恐惧,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

  (2)母亲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默默的爱,痛苦忍耐)

  (3)史铁生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范读第8节(多媒体显示答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所以母亲是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4、为什么写母亲写得这么感人?设想母亲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语句形象的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因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这样沉痛的文字,叙议结合,自然渗透深沉的感情,写得既饱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的最深切的理解。

  六、母爱感言

  1、《懂你》(多媒体播放),

  2、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

  3、(多媒体显示)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作家刘墉告诫中学生说,中学时期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时期,等你功成名就再来孝顺父母时,已经来不及了。

  七、总结课文(多媒体显示)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精神家园,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母亲——生命的航标。母亲与地坛合二为一。因此,题目只能是“我与地坛”。

  让我们在史铁生对生命感悟的昭示下,充分利用我们的优越条件,用我们的辛勤努力,碰撞开一条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让我们的母亲都为我们感到骄傲。(下课)

  教后感: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一课时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虑两点: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二,营造一种感受亲情的气氛,让学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因此,第一部分着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从母爱与爱母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生存的意义。这样设计容易操作,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教学难点

  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与厄运抗争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二、品读探究

  (一)品析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故事

  “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作者认为自己和地坛之间有“缘分”,有“宿命的味道”,如何理解他和地坛之间的关系?

  1、“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古园的?

  明确: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地时候。

  2、“最狂妄年龄”指什么?

  明确:“最狂妄年龄”指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年龄。

  3、“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这时候才是我该来的时候?

  明确:“这时候”指“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地坛“剥蚀——淡褪——坍圮——老柏树——野草荒藤”的时候,也就是说地坛以已褪去昔日的荣华显耀,略显沧桑,但这种沧桑恰恰是某种生命力的显示,“老柏树、野草荒藤”正是暗示这种生命力的具体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这时来到地坛必然会得到某种慰藉。这正是作者“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运的起点。如果不是一个“沉静的”而是一个“炫耀、浮夸”的地坛在等待作者,那对于处在“最狂妄年龄”的作者意味着什么?

  4、“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5、“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三处。(第一处第3段,第二处第5段,第三处第7段)

  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6、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文中的“六个譬如”。语言特点:新鲜、奇崛而别致。

  7、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与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说一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

  地坛:“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我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

  地坛:被人遗弃;被社会遗弃。同病相怜

  8、作者对生与死的新的看法是什么?

  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过渡衔接:也就是人总归要死的,有生之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诊视生命,顽强生活。生命感悟:死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顽强的活着是一种幸福。

  面对苦难,顽强地活下去的例子,在生活中举不胜举。

  (二)品析第二部分:我与母亲的故事

  1、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明确:她是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她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她又是一位聪慧和意志坚忍的母亲。

  2、文中写了母亲哪些行动?

  明确:“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

  3、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4、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5、母亲伴随着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给了我怎样的生存启示?

  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三、小结升华

  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了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这两部分从内容是紧密联系的。文章结尾说:“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告诉我们: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了,是融为一体的。从主题思想上看,两部分也是浑然一体的。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看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一、二部分作者所写的对象的特点如下:

  四、布置作业

  1、阅读《我与地坛》原文的其余部分。

  2、读完《我与地坛》原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2、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

  教学重点:

  地坛、母亲给我的生命启示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领悟、鉴赏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地坛与我。行不行?不行。这篇文章写的是我与地坛及人和事,“我”是主动的,生命遭到厄运,是“我”主动到地坛这个“宁静”的地方去,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整整十五年,是地坛给了“我”关于生命的启迪,这篇文章后面部分写到其他人和事都与地坛有关。写这样题目的文章一定要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简介(多媒体显示)

  三、检查预习:

  指名学生解释词语:宿命心魂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解释)

  四、课文研读:

  1、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请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地坛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荒芜但并不衰败”。

  哪些文字揭示了故园的特点,指名学生朗读第3节,第5节,第7节有关文字,体会语言的特点。

  2、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联系?(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地坛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接纳了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3、作者从荒芜的地坛得到了生命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辩论的问题……)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应顺从自然。我虽残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即热爱生命。

  请学生回忆有关生死的名人名言。例: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地坛这座历经400年沧桑的古园,馈赠作者的是如此丰厚,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激:“哦,地坛,我的古园,你是我的精神家园。”地坛——精神家园。

  4、怎样面对残酷的不公平的命运,这个问题的解答,也不是史铁生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爱和理解帮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有关文字

  讨论:

  (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是什么样的难题呢?(指名朗读第3节开头一段文字)明确:儿子残疾,又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了悲伤和恐惧,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

  (2)母亲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默默的爱,痛苦忍耐)

  (3)史铁生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范读第8节(多媒体显示答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所以母亲是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5、为什么写母亲写得这么感人?设想母亲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语句形象的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因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这样沉痛的文字,叙议结合,自然渗透深沉的感情,写得既饱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的最深切的理解。

  六、母爱感言

  1、《懂你》(多媒体播放)

  2、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

  3、(多媒体显示)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作家刘墉告诫中学生说,中学时期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时期,等你功成名就再来孝顺父母时,已经来不及了。

  七、总结课文(多媒体显示)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精神家园,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母亲——生命的航标。母亲与地坛合二为一。因此,题目只能是“我与地坛”。

  让我们在史铁生对生命感悟的昭示下,充分利用我们的优越条件,用我们的辛勤努力,碰撞开一条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让我们的母亲都为我们感到骄傲。(下课)

  教后感: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一课时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虑两点: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二,营造一种感受亲情的气氛,让学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因此,第一部分着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从母爱与爱母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生存的意义。这样设计容易操作,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2、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

  教学重点:

  地坛、母亲给我的生命启示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领悟、鉴赏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地坛与我。行不行?不行。这篇文章写的是我与地坛及人和事,“我”是主动的,生命遭到厄运,是“我”主动到地坛这个“宁静”的地方去,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整整十五年,是地坛给了“我”关于生命的启迪,这篇文章后面部分写到其他人和事都与地坛有关。写这样题目的文章一定要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简介(多媒体显示)

  三、检查预习:

  指名学生解释词语:宿命心魂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解释)

  四、课文研读:

  1、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请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地坛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荒芜但并不衰败”。

  哪些文字揭示了故园的特点,指名学生朗读第3节,第5节,第7节有关文字,体会语言的特点。

  2、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联系?(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地坛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接纳了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2、作者从荒芜的地坛得到了生命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辩论的问题……)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应顺从自然。我虽残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即热爱生命。

  请学生回忆有关生死的名人名言。例: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地坛这座历经400年沧桑的古园,馈赠作者的是如此丰厚,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激:“哦,地坛,我的古园,你是我的精神家园。”地坛——精神家园。

  3、怎样面对残酷的不公平的命运,这个问题的解答,也不是史铁生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爱和理解帮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有关文字

  讨论:

  (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是什么样的难题呢?(指名朗读第3节开头一段文字)明确:儿子残疾,又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了悲伤和恐惧,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

  (2)母亲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默默的爱,痛苦忍耐)

  (3)史铁生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范读第8节(多媒体显示答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所以母亲是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4、为什么写母亲写得这么感人?设想母亲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语句形象的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因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这样沉痛的文字,叙议结合,自然渗透深沉的感情,写得既饱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的最深切的理解。

  六、母爱感言

  1、《懂你》(多媒体播放)

  2、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

  3、(多媒体显示)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作家刘墉告诫中学生说,中学时期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时期,等你功成名就再来孝顺父母时,已经来不及了。

  七、总结课文(多媒体显示)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精神家园,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母亲——生命的航标。母亲与地坛合二为一。因此,题目只能是“我与地坛”。

  让我们在史铁生对生命感悟的昭示下,充分利用我们的优越条件,用我们的辛勤努力,碰撞开一条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让我们的母亲都为我们感到骄傲。(下课)

  教后感: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一课时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虑两点: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二,营造一种感受亲情的气氛,让学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因此,第一部分着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从母爱与爱母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生存的意义。这样设计容易操作,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在《我与地坛》这篇散文中,史铁生用恳切、优美的文字,记述了自己十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文章阐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己残疾后,地坛成为了自己栖居的精神家园,地坛荒芜而不衰败,它处处时时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史铁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徜徉于其间,观察、聆听、感受、思索,终于感悟到了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使作家参透了生死,也明白了应该怎样活,地坛让一个不幸的人获得了解脱,得到了灵魂的皈依二是以地坛为背景,写了与地坛相关的人物—自己的母亲,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在认知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水平,但在理解生命的高度上、面对困难的勇气上还需要有更为理性的思考同时,母爱总是毫不张扬的,母爱的方式总是平凡的,子女往往忽略了这平凡而又伟大的爱,只有去感悟,才有深切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品味语言

  2、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苦难的感悟

  3、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教学重点:

  史铁生对生命以及苦难的感悟

  教学难点: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文章、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与指导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图片)有这么一个人,他最爱的体育运动是田径,他最喜欢和最羡慕的人是超级田径巨星刘易斯,最想做的事是和刘易斯赛跑,他对刘易斯说:“你的跑鞋我的梦”可现实中,他却在二十一岁生日的时候,瘫痪了双腿,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可是,他并没有沉沦下去,他潜心读书,他致力写作,成了一个顽强的向不幸命运抗争的人,他一直在跑,与刘易斯的迅跑没什么两样他就是史铁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我与地坛》,来感悟史铁生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的思考(板书:课题)

  二、展示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三、整体感知(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

  文章的标题是《我与地坛》,但作者仅仅写了我和地坛吗?

  (明确:还写了母亲)

  现在请同学们迅速从文中找出一个能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过渡段

  (明确: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四、深入探究

  (引:“我”当年为什么要独自跑到地坛去?“我”又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让我们来探究文本,找到答案)

  (一)合作探究:第一部分,“我”与“地坛”(板书)

  l “我”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来到地坛的?

  明确:

  ①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②失魂落魄

  ③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l地坛是怎样给作者以启示的呢?(找出文中有关地坛的景物描写,诵读、赏析)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朗读略明确: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但园中的老柏树却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也就是说,地坛虽然荒芜破旧,但却仍然透露着一种生命的活力所以,“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实际上就是地坛给自己的生命的暗示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思考:作者笔下的蜂儿、蚂蚁、瓢虫、露水等事物有着怎样的共同特点?)

  朗读略明确:地坛中的小昆虫和草木虽然卑微,但却能自得其乐的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都在无言诉说着生命的顽强和美丽,它们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反而是由于它们的存在,使地坛不再衰败,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即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自己也应该像那些小昆虫和一草一木那样珍爱生命虽然残废,但不能颓废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齐读,看都写了地坛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

  朗读略六个譬如

  明确:灿烂的落日,高歌的雨燕,留痕的冬雪,激起草木和泥土的气味的骤雨,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的落叶

  引导:祭坛石门的落日,容易伤感,史铁生却看到光辉灿烂;最为落寞的时间,他看到的是雨燕的高歌;冬雪覆盖一切,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时候,孩子们的脚印让他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苍黑的古柏,让他看到了园子里的亘古不变的宁静之美;骤雨让他闻到了灼烈与清纯;秋风忽至,早霜到来,似乎满目凄凉,但他看到的是落叶之美这些东西都蕴含着一种生命的.激情,一种生命的永恒这些景物本身就是对生命最好的解读作者长时间的观察和思索这些景物,他会感悟到什么呢?换句话说,作为已经残疾了的自己,应该怎样去活?那就是:要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l 小结:在我与地坛这一部分中,作者是怎样巧妙地将“我”与“地坛”联系在一起的?

  明确:一座废弃的古园,一个残废的青年;古园荒芜冷落,青年失魂落魄;古园荒芜但不衰败,青年感悟古园,珍爱生命;古园被肆意雕琢,有些东西不能改变,青年双腿残废,勇敢的面对生活,精神不变总之,是地坛使史铁生从绝望中走了出来,地坛给了史铁生第二次生命!

  (二)合作探究:第二部分“我”与“母亲”(板书)

  读文章第二部分,感悟、理解母亲对自己的爱

  l作者到底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明确: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自己不在家时,母亲那种心神不定、坐卧难宁的“痛苦”与“惊恐”母亲的想法和举动,正是母亲对儿子的爱的体现,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要加倍的

  l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的?母亲对待苦难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找出关键句子,进行揣摩)

  明确:(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母亲没有退缩、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希望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她是一位注定活的最苦的母亲,更是一位意志坚韧的母亲

  明确:(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射门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韧的生活下去而这正是为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

  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诵: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总结讨论:

  纵观全文,作者写了“地坛”与“母亲”,“地坛”与“母亲”有什么联系?

  明确:当作者失去了行走能力的时候,他来到地坛,地坛的勃勃生机给了他生命的启迪;当他失去了母亲的时候,他依然来到了地坛,在地坛中,他追怀着母亲的足迹,追索着母亲给他的启示母亲是伟大的,地坛和母亲一样伟大

  五、拓展延伸(任选其中一个小题)

  (一)、史铁生以一个截瘫病人登上文学圣坛,取得出类拔萃的成绩,对每一个人都是很大的激励以“咀嚼苦难”为话题,写一个片段,展示自己对苦难的态度

  例子:咀嚼苦难,我们才能超越自我对于音乐家来说,双耳失聪是一种致命的打击,但贝多芬却能对命运说“不”这个生活在苦难之中的人,将苦难的果实连汁吞下,咀嚼耳聋的痛楚,不畏众人的嘲讽,用发自灵魂的声音讲述了音乐的真谛,用心灵谱写了永恒的经典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咀嚼苦难,我们才能走向成功对于君主来说,断送江山意味着什么?死亡吗?但至少对勾践来说不是在吴国的监狱中,在夫差的皮鞭下,他卧薪尝胆,一面咀嚼着苦难,一面勾画着复国的蓝图,于是,越国灭吴不再是遥远的神话

  (二)、以“感悟母爱”为话题,写一个片段

  例如: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波浪滔天,母爱就象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母爱的缠绵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6

  一、关于作者的介绍

  史铁生,北京市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响应号召由北京赴陕西务农,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后返回北京潜心于文学创作,现为专业作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等。

  二、《我与地坛》在史铁生创作历程上的意义

  到了《我与地坛》(1991),作者决心来一次自我解构,即对过去十年写作在内容、思想、形式和写作行为本身进行解剖,为写下去(活下去)寻找理由。这篇自传散文体小说,首先将他在几篇小说中用来凝造荒原气氛的那座废弃古园,还原为北京市他家附近的地坛公园。从他对公园的景色和人物的描写中都能找到那些小说的影子。这是解构迷宫的第一步。此外,他试图颠覆自己的思想:“谁又能把这个世界想个明白?”这种颠覆使他找到一个肯定“差别”的解构主义答案:“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这个发现为创作带来生机。在写作行为方面,他用自我对话的方式解开对写作的潜在欲望,以“你”和“我”的答问过程剥开作者灵魂的外壳,露出一直藏在内里的核心:写作作为生存方式同时是罪孽和福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悟。

  3.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4、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提炼关键句。

  5、德育渗透目标:对生命的再认识

  6.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难点:本文传达作者怎样复杂的感受。

  解决办法:反复诵读,文章。

  7.学生活动快速阅读、精读有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充分讨论。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与地坛》是一篇在当代难得的,值得人们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家史铁生以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所思。全部讲述围绕的核心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陨砭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他个人的心境内容?

  二、明确目标

  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在整篇散文中,这沉思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怎样概括、理解?

  [讨论明确]两个阶段。在最初的那个阶段中,史铁生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渐渐地看清了个体生命中必然的事相;第二个阶段中,史铁生将视界稍稍超出自身的`范围,写到来这园子里的其他人,去看看别人有怎样的命运和活法。

  2.[提问]重读第一节,找出关键句及行文线索并各包含怎样的深意。

  [明确]“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影子。”

  ——作者无意中来到地坛公园,感悟到自己心里与这荒园产生了神秘契合。

  “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给他的一个事实”。

  ——引出了无法反抗的命运观念: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

  行文线索:地坛里铁生呆想一初到地坛公园一几乎天天来此一在这里度过了各个季节。

  [提问]第二节重点写的是什么?

  [明确]重点写母亲给了作者生存的启发。

  [提问]第二节行文线索是怎样的?

  [讨论明确]先写到他的母亲,进而将个人的问题变成了众生共同的问题,结尾写出了自我的三种不同标志。

  [提问]关键句是哪些?怎样理解?

  “可她又确信了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没有一条路走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准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

  ——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了倍的,母亲在这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命运。

  “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

  ——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承受命运的重压。

  “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

  ——不幸的命运已为你规定了承受苦难的角色。那么你还能有什么别的方式来度过你的人生呢?你还能有自己的救赎之路吗?从而自然地引出问题的关键:人到底应该怎样来看待自己的苦难?

  “清清楚楚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史铁生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个人对苦难的承受已不是偏狭的绝望,而呈现对人类的整体存在的担当。

  五、总结

  整篇《我与地坛》都是那样的和美亲切,而又内蕴着一种实在的激情。所以成其为艰难的是真正完全地投入到那生命本身的舞蹈,而这一点唯独还需经过真正的苦难才能做到。由此,我们也就可以更深地体会到史铁生写《我与地坛》所体现的个人心境的痛切之处以及他对自我所执的真正超越。

  六、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加深理解。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7

  教材分析:

  在《我与地坛》这篇散文中,史铁生用恳切、优美的文字,记述了自己十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感受文章阐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己残疾后,地坛成为了自己栖居的精神家园,地坛荒芜而不衰败,它处处时时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史铁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徜徉于其间,观察、聆听、感受、思索,终于感悟到了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使作家参透了生死,也明白了应该怎样活,地坛让一个不幸的人获得了解脱,得到了灵魂的皈依二是以地坛为背景,写了与地坛相关的人物—自己的母亲,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在认知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水平,但在理解生命的高度上、面对困难的勇气上还需要有更为理性的思考同时,母爱总是毫不张扬的,母爱的方式总是平凡的,子女往往忽略了这平凡而又伟大的爱,只有去感悟,才有深切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品味语言

  2、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苦难的感悟

  3、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教学重点:

  史铁生对生命以及苦难的感悟

  教学难点: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文章、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与指导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图片)有这么一个人,他最爱的体育运动是田径,他最喜欢和最羡慕的人是超级田径巨星刘易斯,最想做的事是和刘易斯赛跑,他对刘易斯说:“你的跑鞋我的梦”可现实中,他却在二十一岁生日的时候,瘫痪了双腿,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可是,他并没有沉沦下去,他潜心读书,他致力写作,成了一个顽强的向不幸命运抗争的人,他一直在跑,与刘易斯的迅跑没什么两样他就是史铁生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我与地坛》,来感悟史铁生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的思考(板书:课题)

  二、展示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三、整体感知(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

  文章的标题是《我与地坛》,但作者仅仅写了我和地坛吗?

  (明确:还写了母亲)

  现在请同学们迅速从文中找出一个能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过渡段

  (明确: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四、深入探究

  (引:“我”当年为什么要独自跑到地坛去?“我”又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让我们来探究文本,找到答案)

  (一)合作探究:第一部分,“我”与“地坛”(板书)

  l “我”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来到地坛的?

  明确:

  ①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②失魂落魄

  ③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l地坛是怎样给作者以启示的呢?(找出文中有关地坛的景物描写,诵读、赏析)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朗读略明确: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但园中的老柏树却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也就是说,地坛虽然荒芜破旧,但却仍然透露着一种生命的活力所以,“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实际上就是地坛给自己的生命的暗示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思考:作者笔下的蜂儿、蚂蚁、瓢虫、露水等事物有着怎样的共同特点?)

  朗读略明确:地坛中的小昆虫和草木虽然卑微,但却能自得其乐的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都在无言诉说着生命的顽强和美丽,它们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反而是由于它们的存在,使地坛不再衰败,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即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自己也应该像那些小昆虫和一草一木那样珍爱生命虽然残废,但不能颓废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齐读,看都写了地坛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

  朗读略六个譬如

  明确:灿烂的落日,高歌的雨燕,留痕的冬雪,激起草木和泥土的气味的骤雨,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的落叶

  引导:祭坛石门的落日,容易伤感,史铁生却看到光辉灿烂;最为落寞的时间,他看到的是雨燕的高歌;冬雪覆盖一切,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时候,孩子们的脚印让他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苍黑的古柏,让他看到了园子里的亘古不变的宁静之美;骤雨让他闻到了灼烈与清纯;秋风忽至,早霜到来,似乎满目凄凉,但他看到的是落叶之美这些东西都蕴含着一种生命的激情,一种生命的永恒这些景物本身就是对生命最好的解读作者长时间的观察和思索这些景物,他会感悟到什么呢?换句话说,作为已经残疾了的自己,应该怎样去活?那就是:要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l 小结:在我与地坛这一部分中,作者是怎样巧妙地将“我”与“地坛”联系在一起的?

  明确:一座废弃的古园,一个残废的青年;古园荒芜冷落,青年失魂落魄;古园荒芜但不衰败,青年感悟古园,珍爱生命;古园被肆意雕琢,有些东西不能改变,青年双腿残废,勇敢的面对生活,精神不变总之,是地坛使史铁生从绝望中走了出来,地坛给了史铁生第二次生命!

  (二)合作探究:第二部分“我”与“母亲”(板书)

  读文章第二部分,感悟、理解母亲对自己的爱

  l作者到底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明确: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自己不在家时,母亲那种心神不定、坐卧难宁的“痛苦”与“惊恐”母亲的想法和举动,正是母亲对儿子的爱的体现,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要加倍的

  l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的?母亲对待苦难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找出关键句子,进行揣摩)

  明确:(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母亲没有退缩、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希望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她是一位注定活的最苦的母亲,更是一位意志坚韧的.母亲

  明确:(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射门隽永的誓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韧的生活下去而这正是为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

  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请集体朗诵: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总结讨论:

  纵观全文,作者写了“地坛”与“母亲”,“地坛”与“母亲”有什么联系?

  明确:当作者失去了行走能力的时候,他来到地坛,地坛的勃勃生机给了他生命的启迪;当他失去了母亲的时候,他依然来到了地坛,在地坛中,他追怀着母亲的足迹,追索着母亲给他的启示母亲是伟大的,地坛和母亲一样伟大

  五、拓展延伸(任选其中一个小题)

  (一)、史铁生以一个截瘫病人登上文学圣坛,取得出类拔萃的成绩,对每一个人都是很大的激励以“咀嚼苦难”为话题,写一个片段,展示自己对苦难的态度

  例子:咀嚼苦难,我们才能超越自我对于音乐家来说,双耳失聪是一种致命的打击,但贝多芬却能对命运说“不”这个生活在苦难之中的人,将苦难的果实连汁吞下,咀嚼耳聋的痛楚,不畏众人的嘲讽,用发自灵魂的声音讲述了音乐的真谛,用心灵谱写了永恒的经典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咀嚼苦难,我们才能走向成功对于君主来说,断送江山意味着什么?死亡吗?但至少对勾践来说不是在吴国的监狱中,在夫差的皮鞭下,他卧薪尝胆,一面咀嚼着苦难,一面勾画着复国的蓝图,于是,越国灭吴不再是遥远的神话

  (二)、以“感悟母爱”为话题,写一个片段

  例如: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波浪滔天,母爱就象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母爱的缠绵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2、揣摩恳切、深沉的语言

教学重点:

  地坛、母亲给我的生命启示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领悟、鉴赏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地坛与我。行不行?不行。这篇文章写的是我与地坛及人和事,“我”是主动的,生命遭到厄运,是“我”主动到地坛这个“宁静”的地方去,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整整十五年,是地坛给了“我”关于生命的启迪,这篇文章后面部分写到其他人和事都与地坛有关。写这样题目的文章一定要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简介(多媒体显示)

  三、检查预习:

  指名学生解释词语:宿命心魂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解释)

  四、课文研读:

  1、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请快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地坛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荒芜但并不衰败”。

  哪些文字揭示了故园的特点,指名学生朗读第3节,第5节,第7节有关文字,体会语言的特点。

  2、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联系?(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地坛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接纳了我。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2、作者从荒芜的地坛得到了生命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辩论的问题……)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应顺从自然。我虽残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即热爱生命。

  请学生回忆有关生死的名人名言。例: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地坛这座历经400年沧桑的古园,馈赠作者的是如此丰厚,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激:“哦,地坛,我的古园,你是我的精神家园。”地坛——精神家园。

  3、怎样面对残酷的不公平的命运,这个问题的解答,也不是史铁生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爱和理解帮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有关文字

  讨论:(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是什么样的难题呢?(指名朗读第3节开头一段文字)明确:儿子残疾,又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了悲伤和恐惧,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

(2)母亲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默默的爱,痛苦忍耐)

(3)史铁生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范读第8节(多媒体显示答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所以母亲是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4、为什么写母亲写得这么感人?设想母亲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语句形象的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因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这样沉痛的文字,叙议结合,自然渗透深沉的感情,写得既饱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的最深切的理解。

  六、母爱感言

  1、《懂你》(多媒体播放),2、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3、(多媒体显示)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作家刘墉告诫中学生说,中学时期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时期,等你功成名就再来孝顺父母时,已经来不及了。

  七、总结课文(多媒体显示)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精神家园,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母亲——生命的航标。母亲与地坛合二为一。因此,题目只能是“我与地坛”。

  让我们在史铁生对生命感悟的昭示下,充分利用我们的优越条件,用我们的辛勤努力,碰撞开一条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让我们的母亲都为我们感到骄傲。(下课)

  教后感: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一课时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虑两点: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二,营造一种感受亲情的气氛,让学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因此,第一部分着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从母爱与爱母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生存的意义。这样设计容易操作,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9

一、导入

  屏幕显示:湛蓝的底色,以地坛为背景,左上方写着《我与地坛》——史铁生,右下方史铁生坐着轮椅,微笑着。左边字幕:母亲的形象美、群像美、意象美。

  第一节里,史铁生搏击命运,摆脱阴影,感悟人生,超越死亡。他认识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由此超越了“死”,接下来超越“生”更不容易,有一个人,在他超越“生”的过程中,一直陪伴和帮助他,这个人是谁?是他的母亲。我们今天就从史铁生的母亲的形象入手,来进行关于母亲的审美阅读。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设计理念

  解读《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节选)这篇散文第一部分写地坛,写自己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写自己感受母爱后对生存有了更深层的领悟。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艺术形式是借景抒情。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决定了这篇课文解读的核心内容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学习并借鉴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解读学生: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到有关生命话题材的文章,如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热爱生命》。现实生活中也了解一些像张海迪、海伦·凯特等勇敢挑战生命的人物,所以对于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叙述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结合高中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开始进行深入思考这一现实,及其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态度与表现,我想通过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凝重悲壮的色彩,人,就应当在这冰冷而又燃烧着的有限世界中带有伤痛地生活。痛苦,有时是证明我们活着的惟一方式。痛,并快乐地活着。……总之,给学生一点关于痛苦的哲学观点,给他们自以为痛苦的高中生活铺垫一点理论基础。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通过为数众多的散文学习,熟练地把握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本身也不会构成学习的难度。而关键在于“景为什么能成为情的依凭所在?”这个问题。学生在解读《我与地坛》时,可能会对地坛为什么能给予作者生命的启示这里形成阅读障碍,一方面是因为地坛包蕴的历史内涵与人文精神本身的丰富性;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人生体验与经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造就了学习中的难点,教学过程要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关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堂得到不同程度的感悟与启发。

教学课时与教学目标的设计

  基于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我安排了两课时完成这篇自读课文。并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说出作者对生命和生存的理解。

  2、找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句子若干,品味其中包蕴的情感。

  3、学习此文后,能产生勇敢面对生活的信心,有亲近关心母亲的冲动。

教法与学法的

  教法:启,拔,导

  学法: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练笔强化。

  下面,我重点给大家谈一谈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策略及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的

  第一课时:感受生命,品味生存

  教学设想:完成教学目标1、3。分四个环节展开。重点放在第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教学环节:导语引悬念,激发出兴趣。学生在大目标的指引下展开与文本的第一次对话。(约11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导语:“有一位青年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于是,退家静思,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底子的工人成就了一名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你们想知道他是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完成由工人到作家的蜕变过程吗?”(教师板书课题:我与地坛)(1分钟)

[设计意图]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对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我设计导语时尽可能引起学生的阅读文本的兴趣。

  2、教师要求学生在5到8分钟内快速阅读全文,并且用几个词归纳出这篇散文的核心内容。(约10分钟)

  第二个教学环节: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出示具体学习目标后,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第二次对话。(约7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3、教师出示具体学习目标:(约1分钟)

(1)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2)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在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

  4、学生第二次深入文本阅读。(约6分钟)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法,认为这种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因此,我向学生出示了具体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第三个教学环节:在学生深入理解探索文本的基础上,展开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约20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4、逐一落实具体学习目标。

(1)落实具体目标1,并给定学习方法:找,读、议。(约10分钟)

  教师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引导学生谈一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与史铁生有无相同之处?你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个人经历与人生体验不同,决定了各自对文本的解读,对生命的理解也不会相同。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体验,重在让每一个学生有所领悟与体会。贯彻素质教育课堂要面向全体的要求。

(2)落实具体目标2,并给定学习方法:说,议。(约10分钟)

  教师设计了两个小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其问题依次是:读了文章的

  第二部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从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我适时补充三个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品味生存。第一个是“夸父追日”的故事,第二个是“西西弗的神话”,第三个是老子的名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设计意图] 让学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壮,明白生命只有在负重的时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与可贵,以此消融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与痛苦。通过师生对话,展开心灵的交流,提升学生的精神与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产生爱戴母亲的情愫。实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 欣赏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 体味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

  3、 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 欣赏作者笔下地坛的美。

  2、 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3、 领会作家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作家简介(课件展示)

  2、 朗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放背景乐——洞箫曲《忆故人》)

  3、欣赏文章第一部分(课件展示)

(放背景乐——洞箫曲《忆故人》)

  进入古园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古园,古园是怎样的古园呢?

(师生共同诵读:“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我”又是怎样的“我”呢?

(师生共同诵读:“两条腿残废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去……”)

“我”眼中“荒芜并不衰败”的古园

(师生共同诵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我”在古园中的沉思

(师生共同诵读:“一个人,出生了……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

“沉思”时的古园

(师生共同诵读:“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4、欣赏文章第二部分

(放背景乐——洞箫曲《忆故人》)

  母亲是怎样的母亲呢?

(师生共同诵读母亲的几个“知道”)

“我”对母亲的设想

(师生共同诵读:要注意对“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这句话诵读语气的处理)

“我”的“沉郁和哀怨”

(师生共同诵读“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再也不能来这园中找我了。”注意此处对“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的语气处理)

  印象中的母亲

(师生共同诵读,注意对几个“看见”句以及最后一段的语气处理)

  诵读说明:

  文章中有许多近乎排比的句式深切的表达了作家浓郁的感情,需要反复的诵读才能够体会,教师自身必须注意到这一点。因为有的感情作为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来说可能体会并不是很深,但如果教师能够将那种浓郁的深情读出来的话,学生定会理解的。

  5、拓展训练——搜集信息

  利用网络搜集有关本文的分析鉴赏资料。

第二课时

  1、分析鉴赏文章

  让学生分析鉴赏文章的第一部分,可分成若干组讨论,并由一代表作总结陈述。鉴赏重点既可以是语言表达方面的,又可以是文章所阐释的对生命的感悟。如果学生鉴赏的重点是有关语言表达的,教师则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鉴赏语言来体味语言背后所蕴涵的情感。

  学生发言后,教师可结合数据库中有关教材分析的内容作相应的总结。

  2、能力训练

  让学生将上述的分析鉴赏结论进行总结,当堂完成一篇短小的文艺评论。

  教案点评:

  本文所蕴涵的作家对生命的深沉感悟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品味出来,机械的设置思考题目引导学生回答可能会导致学生感悟能力的丧失(因为设置的思考题目可能并不是学生所感悟到的)。

  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欣赏作者笔下地坛的美,品味文章的语言和领会作家对“生命”的感悟。

  教师可以将此课变成一篇散文欣赏课,教师和学生一同走进地坛,和作家去欣赏地坛的宁静与生机,一起去思考生命的哲理。而对文章的分析鉴赏则可让学生以周记或者小作文的形式来完成。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深切的母爱

  2、增强学生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体验探究式学习的乐趣

  3、学习作者的预言

教学重点:

  地坛、母亲给我的生命启示

教学方法:

  师生讨论,领悟、鉴赏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同学们穿的衣服好漂亮,请穿红衣服的女同学谈谈,今天为什么穿这样的衣服?(以衣服的选择和心情的关系,让学生思考史铁生与地坛)

二、检查预习:

  指名学生解释词语:宿命 心魂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解释)

三、课文研读:

  1、阅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⑴史铁生为什么选择了地坛?

  明确:史铁生: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生命荒芜

  地坛的特点: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剥蚀……淡褪……坍圮……散落)。

  史铁生选择地坛是因为他们相似,还因为地坛“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⑵地坛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

⑶不衰败的表现?

  明确:“蜂儿”、“蚂蚁”、“瓢虫”、“露珠”的活动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的响动。(处处有生命的律动)

  2、我与地坛有着怎样的联系?(第2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3、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古圆就像一个智者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感受并给他以生命的启迪。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

  这段描写细致而深刻,写了园中的几中小昆虫,如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是石门中的落日,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处处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三处景物描写衬托了作者情感思想的变化、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索,本身也是对生命的感悟。

  4、作者从荒芜的地坛得到了生命的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辩论的问题……)生不该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应顺从自然。我虽残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

  地坛这座历经400年沧桑的古园,馈赠作者的是如此丰厚,使他从不幸中走了出来,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去寻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作者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激:“哦,地坛,我的古园,你是我的精神家园。”地坛——精神家园。

  5、怎样面对残酷的不公平的命运,这个问题的解答,也不是史铁生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是母亲的爱和理解帮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学生朗读第二部分有关文字

  讨论:

(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是什么样的难题呢?(指名朗读第3节开头一段文字)明确:儿子残疾,又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了悲伤和恐惧,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

(2)母亲对“我”的关爱有什么特点?(默默的爱,痛苦忍耐)

(3)史铁生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

  范读第8节(多媒体显示答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所以母亲是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4、为什么写母亲写得这么感人?设想母亲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语句形象的突出了母亲的焦虑、空虚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因此,“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这样沉痛的文字,叙议结合,自然渗透深沉的感情,写得既饱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对母亲的最深切的理解。

四、母爱感言

  1、《懂你》(多媒体播放),

  2、联系课文、歌词,谈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

  3、(多媒体显示)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

  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英国)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邓肯)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作家刘墉告诫中学生说,中学时期是孝顺父母的最好时期,等你功成名就再来孝顺父母时,已经来不及了。

五、总结课文(多媒体显示)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地坛——精神家园,第二部分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母亲——生命的航标。母亲与地坛合二为一。因此,题目只能是“我与地坛”。

  让我们在史铁生对生命感悟的昭示下,用我们的辛勤努力,碰撞开一条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让我们的母亲都为我们感到骄傲。(下课)

  教后感: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一课时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虑两点:一,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二,营造一种感受亲情的气氛,让学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因此,第一部分着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从母爱与爱母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生存的意义。这样设计容易操作,从教学实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精品12篇相关文章:

《我与地坛》教案12篇

《我与地坛》读后感5篇(我与地坛读后感300字)

《我与地坛》读后感6篇(我与地坛读后感400字)

我与地坛读后感15篇

《我与地坛》读后感12篇

学生阅读《我与地坛》心得3篇

我与地坛读后感悟范文3篇

《我与地坛》读书心得3篇

我与地坛读书心得700字五文3篇

我与地坛读后感8篇(《我与地坛》读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