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说课稿3篇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儿童画

时间:2024-01-01 15:06:00 说课稿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说课稿3篇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儿童画,供大家参阅。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说课稿3篇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儿童画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说课稿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自然之道》。讲述了“我”和同伴看到嘲鸫啄一只正在出龟巢探路的小乌龟,因同情的缘故,要求导游救小龟,结果违反了自然之道,导致了成群的小龟获得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是安全的,倾巢而出,遇到了无数食肉鸟的惨烈袭击。鱼贯而出的小龟因我们对自然之道的违反,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文章的故事发人深省, 所谓“自然之道”,即大自然存在的规律,人类不可以人为地介入进行干预,会破坏这个规律,引起严重的后果。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7个生字,会写14个词语。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从中受到启示。

  3、能与大家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培养复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能联系上下文,助工具书、活积累理解关键句的意思。

  2、运用以读代讲、以演促读、讨论交流等方法理解体会文章的、情感从中受到启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自然规律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字词掌握。

  2、 抓住事情的经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体会文章的情感,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示课题)

  3、解题。

  之:的

  道:规律自然之道:

  自学汇报,检查学习成果。

  1、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

  (1)字:一类字认读————难记的字分析。

  (2)词:

  A:两字词语:

  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

  旅游筑巢 幼龟沙滩侦察企图

  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B:四字词语:

  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也可以选择你的好朋友来配合你表演。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说课稿2

  教学目标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水泥、放晴、明朗”等14个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丽。

  4、感悟作者对秋xx前水泥道的喜爱和赞美。

  教学重难点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金某某、放晴、明朗”等14个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丽。

  3、感悟作者对秋xx前水泥道的喜爱和赞美。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每天上学、放学的路是什么样的?请你描述一下。(课件出示几张光秃秃的水泥道的图片)

  (出示几张梧桐树叶。)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叶子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一片片叶子像什么吗?

  2.师:是呀,在作家张某某的眼里,这梧桐树叶就像金色的手掌,那么铺满这种叶子的水泥道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张某某,出生于某某,xx海、静人,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曾就读于某某xx范学校。主要作品有《“啄木鸟”小队》《校园里的蔷薇花》《燃烧吧,篝火》《三个胡大刚的故事》等。

  5.助学资料。

  梧桐树:别名青桐、桐麻,也属落叶大乔木,高达15米;树干挺直,树皮呈绿色且平滑。原产中国,南北各省都有种植。(课件出示几张搜集的梧桐树的图片)

  6.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问题:

  (1)金色巴掌是什么意思?

  (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什么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4、同桌合作,汇报交流。

  分类写字。

  (1)分类出示本课生字:

  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

  (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结构,说一说你们小组合作后共同发现了什么?

  (3)指导书写。

  左窄右宽:铺、泥、院、排、规、棕。

  左右同宽:印、乱、列。

  左宽右窄:则。

  (4)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晶”“紧”和左右结构的`字“规”“则”,学生练某某。

  晶:上下结构,注意上部的“日”要写扁一些。

  紧:上部稍宽,捺舒展,下部笔画要紧凑。

  规:左部最后一笔是一点。

  则:左部最后一笔也是点,不要写错。

  学生练某某,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把句子抄下来。

  6、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和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用多种方法,如图片理解词语、生活情景理解词语等掌握了词语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指名读一读,说一说。

  课件出示:

  本文描写了秋天铺满梧桐树叶的水泥道,每一片树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手掌,给水泥道增添了诗意,增添了美。

  通过预习阅读,初步学习课文内容,教给学生概括课文大意的方法,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水洼 脚印 凌乱

  雨靴 增添 棕色

  1.学生开火车认读。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说一下那条水泥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水泥道很美丽。

  生2:这是一条富有诗意的道路,谁看到谁都会喜欢的。

  设计意图:

  复习词语,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同时设计启发性问题“水泥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既回顾了旧知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①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第1自然段,找出描写季节和天气的词语读一读。

  ②找一找哪个词语说明秋雨下的时间很长。

  (2)小组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生1:“秋风”“秋雨”交代了季节和天气。

  生2:从“一夜”这个词语体会到秋雨下的时间长。

  2、小组交流,学习第2~9自然段。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水泥道的相关句子和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写一写。

  ②抓住“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谈谈自己发现的美丽。

  ③还有哪些词语能体现水泥道的美丽?

  ④文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的修辞体现了什么?

  (2)可以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①课件出示: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出示晴朗天气的图片)

  “明朗”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词语的?

  生1:我知道明朗的意思,就是光线充足,明亮。

  生2:用查字典的方法很方便啊,字典就是我们无声的老师。还能用换近义词的方法明白明朗的意思。明朗—晴朗。

  师:从“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这几个词语和短语中谈谈自己发现的美丽。

  生1:从这几个词语的描述中我能知道水洼清澈,都能把蓝天映到水洼里了。这么可爱美丽的水洼,镶嵌在水泥道上,也让水泥道更美了。(课件出示课文情景:水泥道上有着亮晶晶的水洼映着蓝天的图片)

  师:你还能找出体现水泥道美丽的词语吗?

  课件出示:

  闪闪发光的地毯 闪着雨珠的叶子 金黄金黄的叶子 金色的小巴掌 凌乱

  指名读一读。

  ②读词语想象画面。

  生1:这是一条多么美丽的水泥道啊,“金黄金黄”展现了梧桐树叶颜色美,“闪着雨珠的叶子”让我们感受到梧桐树叶的勃勃生机。

  生2:“金色的小巴掌”体现了梧桐叶的姿态美,而“凌乱”体现了梧桐树叶排列的不规则美。

  生3:闭上眼睛,我仿佛看到一条美丽的、亮晶晶的水泥道,让我忍不住也想去课文中走一走这条路。

  生4:看到“凌乱”这个词语,让我想起我早晨起得晚时忙着去上学,被子也顾不上叠,屋里乱七八糟的样子,那就是“凌乱”吧。

  ③找出文中的比喻句,谈谈你的体会。

  课件出示: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xx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某某,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xx

  ④指导朗读:朗读时,语调要优美,用欣赏的语气,语速可略慢。

  师:说一说这些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把“水泥道”比喻成“彩色的地毯”和“印着图案的地毯”,多么富有诗意的比喻,让我忍不住爱上这条道路。

  生2:把“梧桐树叶”比喻成了“小巴掌”,多可爱的比喻,我都想去摸摸这个小巴掌了。

  生3:“棕红色的小雨靴”被比喻成“棕红色的小鸟”,真佩服作者的想象力,我也能感觉这个孩子的可爱和快乐。

  ⑤抄写自己喜欢的比喻句。

  ⑥你也尝试着写一写比喻句吧。

  课件出示:

  美妙的小雪花呀,像一只只空灵飘逸的玉蝴蝶,扇动着薄某某,降临人间。

  那小草的颜色丰富多彩,一片一片连起来,赛过巧手编织的地毯,活生生,自然而又和谐。

  ⑦课件出示第9自然段。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指名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我”会走得很慢?

  生:因为这条路太美了,“我”舍不得走太快。但还是怕迟到,所以赶着去上学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是一个爱学习、遵守纪律的好孩子。

  3、指导学习第10~11自然段。

  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结尾为什么重复“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1)教师指名读第10~11自然段。

  (2)首尾呼应,再次强调这是秋日美景。

  三、运用方法,仿写练习。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么美丽的发现啊!你在上学的路上或者其他地方有没有看到过类似的景色呢?试着写一写吧,不需要写太长,几句话就行。

  2、学生仿写。例文展示:

  我出去散步的时候,天开始放晴了。路面多了很多昨夜大风吹下来的树叶,再加上被水粘住了,那一片片树叶落下来形成的一个个美丽的图形,真像昨夜有名画家来门前涂涂画画。从家门口一直到小路的尽头xxxxx(课件出示例文描述的情境图)

  3、小组交流。

  4、教师评价。

  师小结:同学们,只要认真观察,善于用比喻句,你也能写出生动、有趣、可爱的文章。

  师小结:本文描写了秋日铺满金色梧桐落叶的水泥道,表达了作者对水泥道美景的钟爱,抒发了作者对秋天、对大自然的热爱。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说课稿3

  课文内容分析:

  本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深秋美景:雨后初晴,道路两旁的水泥道上铺满了金色的梧桐落叶,整条道路上就像铺上了一块色彩绚丽的地毯。全文充满着童真童趣,饱含着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为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课文结构清晰。第一、二自然段以“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开头,写经过一夜秋风秋雨,天放晴了,“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结尾呼应开头,第十、十一自然段仍以“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结尾,写“我”第一次发现门前水泥道真美。首尾呼应,使课文浑然一体。第三至七自然段写“我”在上学路上观察到的景物,对铺满金色落叶的水泥道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

  课文描写细致,层次分明。既写观察到的景物,又写感受与心情。其中第五自然段写梧桐树叶掉落;第六自然段整体描写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第七自然段描写水泥道上的每片落叶。而第八自然段则写“我”走在水泥道上的愉悦心情。

  学情分析:

  三上学生已积累了多种识字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在阅读积累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对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理解难懂的词语”,学生在低年级对词语的.理解方法也有所接触。教学中,我们重唤醒、点拨和引领。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认读“洼、印”等6个生字;会正确、规范地书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金色、水泥”等17个词语。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4.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会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

  2.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说课稿3篇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儿童画相关文章: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范文3篇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详案

金色的草地优秀教案5篇 《金色的草地》教案

《金色的草地》教案10篇(小学三年级金色的草地教案)

《金色花》教学反思5篇(金色花教学反思简短50字)

铺满金色的巴掌的水泥道的教案3篇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二课时教案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9篇 金色的草地教学内容分析

金色的脚印说课稿6篇 金色的脚印课件

金色的鱼钩教案6篇

金色的脚印读后感3篇 金色的脚印故事

《金色的脚印》教案优秀5篇 金色的脚印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