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中考教案范文3篇(湘教版地理中考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3-02-19 20:54:00 工作总结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湘教版地理中考教案范文3篇(湘教版地理中考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品鉴。

湘教版地理中考教案范文3篇(湘教版地理中考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地理中考教案范文1

  中东

  案例设置目的

(1)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地区和国家出发,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出发,选择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热点地区;(2)围绕西亚之所以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及宗教文化差异问题逐一铺陈展开,并采取揉和的方法,将本区的气候特征、经济发展、居民特征和国家风俗习惯等内容连带写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重点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以及总结规律、原因分析、信息判断等项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以及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1.读图说明西亚地区的范围、位置;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掌握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二洋三洲五海之地,东西方交通要道;丝绸之路。

  2.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3.通过读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讨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

  4.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使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能力目标:根据收集到的图片、新闻等一些资料,对中东地区有所了解;通过图片、地图了解三洲五海之地;将收集到的有关中东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一些地理概念。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料观及人地协调观念;明确在各国、各民族关系中,应强调对话而非对抗,呼吁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

  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丰富的石油资源。

  教学难点

  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播放录像。教师课前搜集有关录像,如第一部分“千年争端,今日焦点”。看录像时,要求学生记录并思考:(1)西亚的地理概念是什么?(2)西亚地区的千年争端因何而起?(3)西亚成为今日焦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一、三洲五海之地

  教师提问:西亚地理位置具有什么特点,使其成为东西方势力争夺的热点?讨论并回答。向学生阐明“西亚”概念和名称起源。

  引导学生指图说出“三洲五海之地”的含义和具体位置,并指出本区还有哪些重要的海域和咽喉要道。教师应特别指出“里海”与其它四海的不同,并强调“海洋”与“湖泊”以及“内流湖”在概念上的差别。

  提问:读图说出“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

(1)同为两大洲界线;(2)土耳其与埃及因此成为地跨两大洲的国家;(3)欧洲通往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国家的海上道路因苏伊士运河而大大缩短,方便了西方国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和资源掠夺。如课时允许,还可对苏伊士运河的历史和与埃及经济的关系作补充介绍。

  二、丰富的石油资源

  提问:提到西亚就不能不提到石油,而为什么说西亚是世界石油宝库呢?建议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从地图和“活动”课文入手,从空间(分布)和数量(储量、产量、出口量)两方面探求结论。

  教学中要注意不同形式地图的作用,如通过读西亚石油分布图,可使学生明确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可对照世界政区图,由学生说出主要的产油国。

  教师应由此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可由此初步探讨单一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知识综合思维的意识和能力,并渗透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目标。

  可引导学生结合本区地形、气候图,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这些石油国在发现石油前,经济以何为主?(干旱缺水,高原山地为主──灌溉农业及牧业──经济落后贫困)

(2)石油枯竭后,他们的经济出路又在哪里?(发散讨论)

  三、石油输出路线:

  1、西亚——地中海和红海沿岸——西殴和北美。

  2、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流洋——马六甲海峡——日本。

  3、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流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殴和北美。

  四、匮乏的水资源

  1、从本区气候特征入手,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在西亚地区,水资源比石油资源更宝贵?进而讨论水资源匮乏会对本区的生产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2、引导学生分析本区水资源分布特征(分布不均,多国共用),进而分析“为什么说西亚一直在为水而战?”

  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依靠战争,西亚各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建议以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工程和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为例,加深学生对良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地关系的认识;还可以举从邻近的土耳其等富水国家输水的例子。)

  五、文化差异

  1、建议以录像、图片资料等直观素材介绍三大宗教文化的差异性。

  2、让学生收集有关阿拉伯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资料,在课上相互交流。

  3、通过录像,活动──巴勒斯坦问题”,开展以下讨论:

(1)谈谈你对阿以冲突的认识?(或为什么说阿以冲突是西亚问题的核心?)

(2)你认为世界各国发生矛盾时,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解决才是最明智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紧紧围绕长期的热点地区和三洲五海之地这两个问题展开。西亚这里是世界争端的焦点,认识这里的自然地理特征,了解当地的人文文化,学习石油资源,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是意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这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将对学生终身学习地理乃至其他知识产生深远的影响。“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了《西亚》这节内容,我们从中获得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有用吗?从西亚经济的发展中学习可以借鉴的经验,就是对我们有用的知识。而这样的知识是极富有生命力的。

湘教版地理中考教案范文2

【大洲和大洋】

  一、课程标准

  运用各种资料,描述世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二、教学要求

  1.利用地图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2.从地图中认识大陆、岛屿、半岛、大洲以及大洋、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4.举例说明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步骤

[由历史事件导入]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开创了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新篇章;1961年4月12日,一外名叫尤瑞?加加林(________)的前苏联宇航员乘坐飞般环绕地球轨道飞行,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中的人。】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_______)有幸成为登上月球表面的第一人。当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踏出第一步时,他说“这对我个人来说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个飞跃(一大步)E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句震惊世界的话。其实太空第一人加加林遨游地球轨道时也说过一句同样有意思的话。你知道他说了一句什么话吗?“人类给地球取错了名字,不该叫它地球,应叫它水球。”

【承转】水星无水,地球少地,看来人类真的把地球与水星的名字给颠倒了。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一下地球的真实面目。

(出示图2-1地球---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

【讲解与提问】这是一张地球卫星图片,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出了什么?

  图上白色代表大气,黄色代表陆地,蔚蓝色代表的是海洋,虽然有的地方被云层遮住了,但还是能明显看出海洋的面积远大于陆地。

【继续提问】从海陆分布比例来看,地球上几分是海?几分是陆?(可让学生看饼状图,也可以让学生从图2-4上估算一下。)

【板书】一、海陆分布(陆海三七分)

【承转】那么人类是如何了解海陆分布的呢?尤其在过去交通不发达而各种勘测、探测手段还很落后的情况下。

  只能靠远行:丝绸之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郑和七下西洋;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等。

【承转】这些古代的远行活动,可以说对人类认识世界做出了贡献。目前我们已经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那么分布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黑板出示《大洲和大洋》挂图

【板书】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引路读图】

①哪七大洲和哪四大洋?

(补充: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意为“西方日落之地”;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阿非利加在希腊文中有“阳光灼热”的意思;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是以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的;澳大利亚拉丁语原意是“南方大陆”;直到19世纪初,俄国探险队首次进入南极圈,发现新大陆,南极洲意为“地球最南端”。)

②七大洲中,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③南极洲呢?

④各大洲的大小关系如何?

⑤仔细看图,各个大洲的位置分布有何特点?

⑥读图活动:说说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谁能说一说我们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

⑦学生活动(上讲台、边指图边讲):以上面的历史事件(丝绸之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郑和七下西洋;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为例,你作为事件中的主人公,请你说说你当时远行的路线是什么样的,到过哪些地方,还能讲讲你途中碰到过的事或物吗?

⑧你还知道如下一些事情吗?印弟安人是如何到达美洲的?泰坦尼克号是如何沉没的?百慕大三角谜区在哪里?等等。

【承转】每一个大洲都是一个整体。大洲内部我们又可以分几部分来认识。看图2-3

【提问】大洲由哪几部分组成?

【板书】大洲〓大陆╋岛屿

【提问】观察图2-3,用你话来描述一下什么是大陆、半岛和岛屿。

【承转】大洲与大洲往往远隔重洋,我们来找一找,都有哪些海洋?

【板书】2.四大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问】根据你自己的认识,说说海洋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云雨的故乡:地球水气的主要来源(画海陆水循环示意图)

  资源的宝库:海水淡化;盐(如果把海水中的盐分都提出来,平铺在全世界的陆地上,陆地可以增高150米);鱼类资源;石油(钓鱼岛、我国南海石油开采);可燃冰等。

  贸易的通道:海峡(日本海上生命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捷径――—马六甲海峡;大西洋与地中海的惟一通道———直布罗陀海峡;白令海峡;麦哲伦海峡);海上航线(石油运输等)。

  生存的空间:日本神户人工岛;荷兰、澳门的围海造陆。

  国防的前线:

[学生总结]

(由学生总结)你在这一课中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老师总结】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海洋是生命物质的起源地,陆地是人类生息的繁衍地。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海洋开发脚步的加快,海洋将成为人类的又一个生存的空间。

【自我测评】

  绘制一幅世界海陆分布简图(可以用简单的图形如三角形,表示大洲轮廓)。

【课后感】

湘教版地理中考教案范文3

【南方与北方的人差异】

——第二节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洪祥镇中学文安元

【教学目标】

  1、了解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以及存在差异的原因。

  2、通过南北两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使学生受到生动人地关系的教育.

  3、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教学重点、难点】: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前准备】:

  1、把学生分成小组,每小组5——6人为宜。

  2、教学课件:有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图片和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多媒体显示:失意的饺子馆

“好吃不如饺子”东北饺子店,在老家河北秦皇岛开第一家店时生意就非常火爆,1998年落户南昌时,经营场面和秦皇岛一样火爆,一时间,南昌市兴起了一股“饺子热”。但是,没过多久好景不复存在,生意开始渐渐冷淡下来,渐渐发展到门可罗雀,饺子店不是转换经营就是大门紧闭,老板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好吃不如饺子”店失意洪城,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板?(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多媒体显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多媒体显示:

  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明显差异,在经济发展、生活习惯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别,蕴育了不同的风土人情。今天我们学习南方与北方的人文差异。(板书课题: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二、合作学习,掌握内容

  1、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多媒体显示六幅具有南方与北方特点的图片。

  请同学们观察思考:你能够区分上面的景观最常出现在哪个地区吗?

  欣赏后,请同学们讨论回答。

  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页图5.12和图5.13,阅读课本中的“阅读材料”。然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表:

  多媒体显示:

  南北方地区乡村人文景观的差异

  主要形成原因

  土地利用类型

  农耕制度主要家作物

  作物熟制

  传统运输方式

  传统民居

  传统运动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完成表格,教师纠正、引导,达成共识。

  3、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个问题:造成南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下表。

  多媒体显示:

  南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差异的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完成表格,教师纠正、引导,达成共识

  4、我国历时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录像,更深层次地去了解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

  多媒体播放介绍南北方民居的录像。

  三、进行游戏,精括知识。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回忆今天所学内容。

  2、进行填字游戏。

  多媒体显示:

  耕地类型:南()北()

  粮食作物:南()北()

  糖料作物:南()北()

  气候灾害:南()北()

  交通运输:南()北()

  饮食习惯:南()北()

  工业结构:南()北()

  民居建筑:南()北()、南()()

  武术专长:南()北()

  方言种类:南()北()

  你还能说出哪些?南()北()……

  全班同学合作完成。

  四、小结

  五、作业布置

湘教版地理中考教案范文3篇(湘教版地理中考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篇(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关于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高效教案模板设计3篇 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公开课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天鹅的故事》教案3篇(天鹅的故事课文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篇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3篇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案3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案)

五年级教案语文上册人教版3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3篇(初中地理教案教学目标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篇 三年级苏教版下册数学教案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