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教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6篇(培智教学工作个人总结)

时间:2022-06-22 06:44:06 工作总结

  为了便于自己在工作中更好的积累工作经验,我们有必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那么如何写好一份工作总结呢?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培智学校教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6篇(培智教学工作个人总结),欢迎参阅。

培智学校教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6篇(培智教学工作个人总结)

培智学校教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1

  培智学校数学教学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全面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力争中考取得好成绩,特制定本计划如下

  上学期学生在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高度,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等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与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学生乐于合作学习,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对老师布置的思考题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学习习惯上,学我认为课前预习易使学生囿于教材框定的范围和思考方法,不利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思考,敢于大胆思考,课堂上就把时间有在思考问题上,而不应该用在当“打字员”上,本学期要思考如何克服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弊端,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学生对思考规律的小结,及时复习、总结上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课堂上专心致至的听讲,想在老师和同学的前面,及时纠正作业和试卷中

  的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表扬和鼓励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需要加强训练与培养。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七章,第九章角, 第十章 平行线第十一章 图形与坐标, 第十二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三章 走进概率,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 第十五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

1、根据昌乐县实验中学”五环高校课堂”实验要求,依据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改要求,结合学生课堂学习内容,分为以下五个环节: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应用知识训练——小组合作讨论——典型问题展示总结——检测反馈、归纳总结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

  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培智学校教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2

  培智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杜梅

  匆匆忙忙又一年,平心静气坐下来反思一年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不过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着时有不少的收获。为使下一阶段的工作更顺利地开展,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运用直观教具,养好习惯

  从智障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识过程来说,很多的具体事物,在学生的脑海中只是形成一个比较模糊的表象,也就是形象思维较好,抽象思维较差,根据这个特点,他们对生动、形象、具体的事物易记住,而对枯燥、单

一、乏味、抽象的数学知识毫无兴趣。所以学生在理解或者进行思维的时候,都需要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是一个思维飞跃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教师不断的呈现和引导。

  在教学认识数字“2”时,我将玩具可爱的“鸭妈妈和小鸭”带入课堂,先让学生玩一玩,摸一摸,捏一捏,再猜一猜,我们今天认识的数字宝宝和这些小鸭外形有些像,这个数字宝宝是:“2”。接下来让学生上板上端端正正的把数字“2”,写入日字格中,根据学生的书写,进行生生评价,写得好,好在那里,不好又在那里,“想不想看老师样写的,师一边写一边说这是鸭子的头,鸭子的脖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很高,愿意看也愿意学,在教学中出示学生熟知的小动物玩具小鸭,一下子吸引了学注意力,学生通过观察,动手触摸,动脑筋思考,找到学生旧知与数知识点的相似点,鸭的形状与数字“2”很相像。学生在上学之前已有书写数字的经验,如果教师只是枯燥,乏味的灌输如何写“2”,学生肯定不乐意听通过,通过让学生上来板书“2”,生生评价,再由老师来板书生给老师挑毛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学生规范书写的。

二、运用生活情景,奠定基础

  数学中的数与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马克思语),“现实世界是产生数学知识的“源泉”。在讲授数学知识时,应尽可能地带领学生将知识回归、溶入丰富的生活实际之中,以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和情趣性。

  智障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要防止单纯说教传授。只有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起来津津津有味,感到快乐无比,才能越学越爱学、越会学,才能学得好,让孩子模拟表演是他们乐而愿为的活动。数学教学要投其所好,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中运用生活情景,关注日常生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在教学中我经常会创设这样的情景,让学生模仿买菜的情景,上超市购物的情景,上街买早点的情景,在活动力中,不但让学体验到数学是有价值的,在文明礼貌用语,文明

  行为方面进行及时的鼓励,纠正和指导,学生能身临其境,为今后智障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感受快乐

  智障学生记得慢,忘记得快,数学有很多知识都是要机械记忆的,怎么样让学生记得轻松,记得牢呢?

  教学中采用歌诀、手指操与形象的肢体语言相结合的形式,歌诀力求简洁、朗朗上口,如自编歌诀“0像鸡蛋0、0、0;1像铅笔

1、

1、1;2像小鸭

2、

2、2;3像耳朵

3、

3、3;4像红旗子

4、

4、4;5像称钩

5、

5、5;6像口哨

6、

6、6;7像镰刀

7、

7、7;8像葫芦

8、

8、8;9像气球

9、

9、9”。学生一边读,一边做手指操加入形象的肢体语言,在说像小鸭时,可以学小鸭走路的样子,像红旗时,可以模仿红旗迎风摆的样......符合低年级智障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促进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学会本领,感受快乐。

四、运用直观语言,提高素养

  教师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唤起学生对有关事物表象的重现,并按照描述进行重组,以形成新事物的表象。学生被教师的语言所唤起与重组的表象,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从而使可利用的感性材料的来源丰富多采。由于表象具有概括性特点,故有利于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所以,语言直观能力是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创造良好条件。语言直观又有三种形式:(1)语言在前的形式。这时语言主要是起动员与提示的作用;(2)语言和实物与语言和模像同时或交叉的形式。这时语言和实物或模像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3)语言在后的形式。这时语言主要起总结概括和强化作用

  教学中根据智障学生低年段爱听故事的特点,用语言精练,传神的语言,给学生讲故事,如《狼来了》的故事,小孩子共喊了几次狼来了?善良的人们受骗了几次?为什么最后一次人们没来?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小猫钓鱼》黑猫钓了几条鱼?白猫钓了几条鱼?为什么会不同?教育学生做事情要专心致志......提高学生的素养。

  我还会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培智学校教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3

  培智数学教学总结

  解钢

  本学期担任智障部三年级和五年级数学任课教师。匆匆忙忙又一年,平心静气坐下来反思一年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不过在与智障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着时有不少的收获。为使下一阶段的工作更顺利地开展,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运用直观教具,养好习惯

  从智障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识过程来说,很多的具体事物,在学生的脑海中只是形成一个比较模糊的表象,也就是形象思维较好,抽象思维较差,根据这个特点,他们对生动、形象、具体的事物易记住,而对枯燥、单

一、乏味、抽象的数学知识毫无兴趣。所以学生在理解或者进行思维的时候,都需要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是一个思维飞跃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教师不断的呈现和引导。

  在教学认识数字“2”时,我将玩具可爱的“鸭妈妈和小鸭”带入课堂,先让学生玩一玩,摸一摸,捏一捏,再猜一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很高,愿意看也愿意学,在教学中出示学生熟知的小动物玩具小鸭,一下子吸引了学注意力,学生通过观察,动手触摸,动脑筋思考,找到学生旧知与数知识点的相似点,鸭的形状与数字“2”很相像。学生在上学之前已有书写数字的经验,如果教师只是枯燥,乏味的灌输如何写“2”,学生肯定不乐意听通过,通过让学生上来板书“2”,生生评价,再由老师来板书生给老师挑毛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学生规范书写的。

二、运用生活情景,奠定基础

  数学中的数与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马克思语),“现实世界是产生数学知识的“源泉”。在讲授数学知识时,应尽可能地带领学生将知识回归、溶入丰富的生活实际之中,以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和情趣性。

  智障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要防止单纯说教传授。只有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起来津津津有味,感到快乐无比,才能越学越爱学、越会学,才能学得好,让孩子模拟表演是他们乐而愿为的活动。数学教学要投其所好,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中运用生活情景,关注日常生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在教学中我经常会创设这样的情景,让学生模仿买菜的情景,上超市购物的情景,上街买早点的情景,在活动力中,不但让学体验到数学是有价值的,在文明礼貌用语,文明行为方面进行及时的鼓励,纠正和指导,学生能身临其境,为今后智障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感受快乐

  智障学生记得慢,忘记得快,数学有很多知识都是要机械记忆的,怎么样让学生记得轻松,记得牢呢?

  教学中采用歌诀、手指操与形象的肢体语言相结合的形式,歌诀力求简洁、朗朗上口,如自编歌诀“0像鸡蛋0、0、0;1像铅笔

1、

1、1;2像小鸭

2、

2、2;3像耳朵

3、

3、3;4像红旗子

4、

4、4;5像称钩

5、

5、5;6像口哨

6、

6、6;7像镰刀

7、

7、7;8像葫芦

8、

8、8;9像气球

9、

9、9”。学生一边读,一边做手指操加入形象的肢体语言,在说像小鸭时,可以学小鸭走路的样子,像红旗时,可以模仿红旗迎风摆的样......符合低年级智障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促进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学会本领,感受快乐。

四、运用直观语言,提高素养

  教师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唤起学生对有关事物表象的重现,并按照描述进行重组,以形成新事物的表象。学生被教师的语言所唤起与重组的表象,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从而使可利用的感性材料的来源丰富多采。由于表象具有概括性特点,故有利于学生向抽象思维发展。所以,语言直观能力是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创造良好条件。语言直观又有三种形式:(1)语言在前的形式。这时语言主要是起动员与提示的作用;(2)语言和实物与语言和模像同时或交叉的形式。这时语言和实物或模像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3)语言在后的形式。这时语言主要起总结概括和强化作用

教学中根据智障学生低年段爱听故事的特点,用语言精练,传神的语言,给学生讲故事,如《狼来了》的故事,小孩子共喊了几次狼来了?善良的人们受骗了几次?为什么最后一次人们没来?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小猫钓鱼》黑猫钓了几条鱼?白猫钓了几条鱼?为什么会不同?教育学生做事情要专心致志......提高学生的素养。

  我还会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培智学校教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4

  论培智数学课堂学生读题速度的重要性

  2016春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钟雄飞

  早读课很少能听到培智生读数学课本。你听到学生读的大部分是儿歌、古诗或者语文课本。原因有千百种,也各有各的解释。我今天要说的也是关于培智生的“读”,是在数学课堂上的“读”。要使培智生的抽象思维有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形象记忆必须很牢固,“读”的速度很重要。这个“读”不是张嘴就来的熟练背诵,也不是完全陌生的字字清音。而是可快可慢、新旧交替,有目的,有节奏的阅读训练。

  首先,我们要知道培智生都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缺陷,那就是,无论你教什么,只要形象生动,立马能记住这个知识点,但是记忆时间不久或者容易与相近的音或形混淆,关键是这个知识点与别的还有串联,俗话说的“举一反三”,培智生不懂得“反”。在没有更好的替代办法之前,实践告诉我们,“速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由速度带来的惯性在解决问题。我们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当教会学生一个数字、一个公式,在当堂强化中,细心的老师会让学生读一遍或三五遍。但课后基本就是以书面作业的形式,去完成记忆强化的过程。这就忽略了对读题速度的养成。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比如低年级的学数字,学完了“8”。 会读、会写了,下一次课也能认了,但是到了数数环节,不是漏数就是数得特别慢,很容易出错。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其实就是按顺序多“读”。而且这个读要时快时慢,不能停留在一个节奏上。配合节拍我们可以做的训练很多,比如“1 2 3,2 3 4,3 4 5 6 7”“1 2 3 4 5,5 6 7 8 9”等等,写在黑板上,时快时慢的反复训练。读的多了,并且适应了各种节奏之后,由数字认知过度到数数和数感培养上就简单快捷多了。到这一步,大部分人是以读的速度快出效果的。(按顺序很重要,低年级不建议进行倒计时式的数数训练,会影响后面的加法计算。)

  还有一种方法,我们叫做:要学会慢下来。其实就是在做手眼协调训练的时候速度总提不上去,因为之前的训练“太快了”。常人的思维是,做的时候专心做不出声,出声的时候就只说,说完再做。那是因为黑板上的那些文字已经被内化了,但是培智生不容易内化。所以我们要鼓励他们读的时候要懂得慢下来,并加上手的动作,学会边说边做。讲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年级的时候,在计算过程中出现。老师板书一个算式,或者老师说题学生写,在低年级没有做足读题速度训练的学生群体中,就会出现一大片读写障碍的学生:一题“12+5=” 会有各种写法: “12 5 +=、+12=5??” 。你指名起来跟读或指着板书认读都对,但是一写就错。说明读写配合不熟练,形象的东西没有巩固,要转移复制粘贴的时候就出问题了。最适当的做法,应该是按顺序读一个写一个,从慢到快,自然熟能生巧。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借助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的教学。

  其次,中低年级看着数字的数数练习要长久坚持。我们在做20以内加法的时候数数快的学生,计算速度也快。训练的时候不能闭眼瞎喊,而是以手指点数着板书上的数字进行训练,时快时慢。在中年级学习简单加法的时候主要还是依靠累加的方法。如12+5= ,最原始的做法就是拿五个手指,然后从12开始数起,指着板书的12,再转到手指13、14、15、16、17,手指数完,得数也出来了。不但加法会了,而且一一对应的能力也大大提升。这种累加的方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对数数训练的熟练度,如果一个学生对50以内或100以内的口头按顺序数数能够做到可快可慢,速度掌控随心所欲,那么学计算的过程中将节省出很多课时作其他训练。所以,在之后的早读课中,我们可以将数字表摆上,老师指挥或请轻度学生指挥,用手指移动的速度控制学生的读题速度作训练,将会在数感培养中取得不小的收获。

  最后,要强调一点,我们读题的速度,快有快的目的,慢也是为了将来更快。所以不能只一味要求学生读快一点。关键在于能否一一对应以后,依然很快。一堂数学课中,好的表演是捷径,可以让学生快速完成对知识点的记忆,但记得快,忘得也不慢。掌握到“读”的速度才是扎实的基本功。剩下的,学生爱不爱跟着老师,进行一一对应的苦读训练,就看老师个人的表演功底了。高年级除了数字与符号,还会有大量文字,对于读题的训练还有大量待挖掘的内容。愿与大家共勉,共同进步。

培智学校教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5

  浅谈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特殊教育学校

  李斌

  摘要:

  关键词:

  培智学校

  数学教学

  生活化

  数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数学与生活之间具有广泛的联系。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但是,智障儿童作为特殊儿童中的一类,他们的心理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很差。对于这些智障学生来说,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形象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教学情境的生活化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知识,要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习数学,让

  数学的学习贴近生活,用形象、生动的手段去呈现数学的内容,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教学,使智障儿童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数学,理解所学习的内容。智障学生由于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较差,在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的时候往往要从形象的生活实际的体验出发,结合形象的实物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

  识。针对低年级智障儿童的这一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运用形象的思维,结合实际的生活经验去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能有效地帮助低龄的智障儿童理解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培智学校培养的是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结合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选材。选择的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达到提高学生生活技能的目的。教师应该尽量捕捉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素材,积极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设法将枯燥乏味、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帮助弱智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与意义,这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快乐主动地学习数学。

三、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并结合生活化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科学的进步为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等科技产品。采用多媒体将教学的内容呈现给学生,用

  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生活化的学习方法学习,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这种手段会使数学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贴近学生实际。智障学生由于智力的低下,思维缺乏深刻性和概括性,他们在学习和理解概念时,往往局限在自己经验范围之内的个别具体事物和具体情境上,若失去这些具体事物和具体情境,他们就很难理解其意义。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数学教学应尽可能让抽象的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教师应竭力把书本知识还原成生活问题,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模拟出来,使数学课堂能再现生活画面,让智障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促使他们经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学习过程,灵活地学习数学知识。孩子都有爱玩的天性,智障的儿童也不例外,尤其是低年级的智障儿童,做游戏符合他们爱玩的天性,而且能够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手、脑、眼的协调能力。把数学的知识融入有趣的游戏中去,让孩子们在游戏的同时学习数学知识,是数学生活化的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

四、教学语言的生活化

  教师教育教学言语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在培智学校,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不能只是一味地唱高调。教师的教学语言除了在音调上要有特色外,在教学语言的内容上更要贴近学生实际。要充分地考虑低年级智障儿童的抽象思维差的特点,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

五、教学运用的生活化

  智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而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在生活空间中反复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反复感知,当学生面临实际生活问题时,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的办法,

  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要达到这个目标,弱智学生需要积累更多的直接经验,所以教师应充分为学生创造参与生活实践的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逐步学会在生活中有效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运用数学的方法和数学思想能够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许多的难题。要想提高智障儿童的生活技能,就应该从小做起,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每一个孩子学习和生活的需要,使智障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会生活的技能,融入社会。

培智学校教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6

  论培智数学课堂学生读题速度的重要性

  2016春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钟雄飞

  早读课很少能听到培智生读数学课本。你听到学生读的大部分是儿歌、古诗或者语文课本。原因有千百种,也各有各的解释。我今天要说的也是关于培智生的“读”,是在数学课堂上的“读”。要使培智生的抽象思维有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形象记忆必须很牢固,“读”的速度很重要。这个“读”不是张嘴就来的熟练背诵,也不是完全陌生的字字清音。而是可快可慢、新旧交替,有目的,有节奏的阅读训练。

  首先,我们要知道培智生都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缺陷,那就是,无论你教什么,只要形象生动,立马能记住这个知识点,但是记忆时间不久或者容易与相近的音或形混淆,关键是这个知识点与别的还有串联,俗话说的“举一反三”,培智生不懂得“反”。在没有更好的替代办法之前,实践告诉我们,“速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由速度带来的惯性在解决问题。我们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当教会学生一个数字、一个公式,在当堂强化中,细心的老师会让学生读一遍或三五遍。但课后基本就是以书面作业的形式,去完成记忆强化的过程。这就忽略了对读题速度的养成。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比如低年级的学数字,学完了“8”。 会读、会写了,下一次课也能认了,但是到了数数环节,不是漏数就是数得特别慢,很容易出错。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其实就是按顺序多“读”。而且这个读要时快时慢,不能停留在一个节奏上。配合节拍我们可以做的训练很多,比如“1 2 3,2 3 4,3 4 5 6 7”“1 2 3 4 5,5 6 7 8 9”等等,写在黑板上,时快时慢的反复训练。读的多了,并且适应了各种节奏之后,由数字认知过度到数数和数感培养上就简单快捷多了。到这一步,大部分人是以读的速度快出效果的。(按顺序很重要,低年级不建议进行倒计时式的数数训练,会影响后面的加法计算。)

  还有一种方法,我们叫做:要学会慢下来。其实就是在做手眼协调训练的时候速度总提不上去,因为之前的训练“太快了”。常人的思维是,做的时候专心做不出声,出声的时候就只说,说完再做。那是因为黑板上的那些文字已经被内化了,但是培智生不容易内化。所以我们要鼓励他们读的时候要懂得慢下来,并加上手的动作,学会边说边做。讲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年级的时候,在计算过程中出现。老师板书一个算式,或者老师说题学生写,在低年级没有做足读题速度训练的学生群体中,就会出现一大片读写障碍的学生:一题“12+5=” 会有各种写法: “12 5 +=、+12=5??” 。你指名起来跟读或指着板书认读都对,但是一写就错。说明读写配合不熟练,形象的东西没有巩固,要转移复制粘贴的时候就出问题了。最适当的做法,应该是按顺序读一个写一个,从慢到快,自然熟能生巧。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借助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的教学。

  其次,中低年级看着数字的数数练习要长久坚持。我们在做20以内加法的时候数数快的学生,计算速度也快。训练的时候不能闭眼瞎喊,而是以手指点数着板书上的数字进行训练,时快时慢。在中年级学习简单加法的时候主要还是依靠累加的方法。如12+5= ,最原始的做法就是拿五个手指,然后从12开始数起,指着板书的12,再转到手指

13、

14、

15、

16、17,手指数完,得数也出来了。不但加法会了,而且一一对应的能力也大大提升。这种累加的方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对数数训练的熟练度,如果一个学生对50以内或100以内的口头按顺序数数能够做到可快可慢,速度掌控随心所欲,那么学计算的过程中将节省出很多课时作其他训练。所以,在之后的早读课中,我们可以将数字表摆上,老师指挥或请轻度学生指挥,用手指移动的速度控制学生的读题速度作训练,将会在数感培养中取得不小的收获。

  最后,要强调一点,我们读题的速度,快有快的目的,慢也是为了将来更快。所以不能只一味要求学生读快一点。关键在于能否一一对应以后,依然很快。一堂数学课中,好的表演是捷径,可以让学生快速完成对知识点的记忆,但记得快,忘得也不慢。掌握到“读”的速度才是扎实的基本功。剩下的,学生爱不爱跟着老师,进行一一对应的苦读训练,就看老师个人的表演功底了。高年级除了数字与符号,还会有大量文字,对于读题的训练还有大量待挖掘的内容。愿与大家共勉,共同进步。

培智学校教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共6篇(培智教学工作个人总结)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培智学校教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