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保工作总结共4篇 年度消保总结

时间:2022-07-16 16:25:22 工作总结

  为了让我们的社会实践工作不断发展、前进,总结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定期做好工作总结,会让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你知道怎么写吗?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消保工作总结共4篇 年度消保总结,供大家赏析。

消保工作总结共4篇 年度消保总结

消保工作总结共1

  2009年上半年消保工作总结

  2009年上半年,宜黄县工商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消协提出的“消费与发展”年主题,结合宜黄县实际,认真履行七项法定职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推进我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纪念活动有声有色——编印《消费与发展》宣传专刊。在今年“3〃15”期间,宜黄县工商局编印了2万份《消费与发展》等宣传专刊,内容包括年主题相关宣传资料、消费提示警示及各地投诉电话等,通过“3〃15”现场会组织免费发放给广大消费者,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开展“消费与发展”为主题的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现场咨询活动。今年3〃15期间,宜黄县工商局按照省消协、市消协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消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消费与发展”年主题和近年来消保维权成果。3月15日当天,县工商局会同县消协在宜黄车站广场开展大型“3〃15”现场咨询服务活动。县委宣传部、县电视台、县技术技术质量监督局、县卫生监督所、县疾控中心、县食品药品监督局、县烟草专卖局参加了这次活动。本次活动还采取文艺演出与消费知识有奖问答相结合的形式,组织相关企业捐赠奖品价值3200元,消费知识答题100题,进行公开答题抽奖,让现场的消费者在互动中增强消费知识。我们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真正使“消费与发展”观念深入人心。

  在抓好自身活动的同时,宜黄县工商局还积极组织各乡镇、联络站开展以“消费与发展”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在全县形成上下联动、城乡联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据统计,本次“3〃15”活动全县共设立宣传咨询服务点8个,参加工作人员12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制作喷绘横幅26条,发布 1

  消费警示2条,现场解答解答问题,受理投诉87件,接受咨询247人次,现场解决投诉56件,真假鉴别接待156人次。

二、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情况

1、贯彻食品安全监管

(一)集中开展了奶制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继续深入贯彻《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认真落实上级机关对奶制品市场监管要求;集中开展了重点食品以及季节性、节日性食品的专项执法检查;开展了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对农村城镇、集镇、乡村等经营食品的监管力度,严格规范农村食品经营秩序。

(二)建立健全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制度,严把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关 建立健全食品市场监管和巡查制度,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把食品日常监管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基层分局、工商所,实行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建立健全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和退市制度,严格食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制度,严格食品市场日常规范管理。针对食品经营主体的不同特点和经营管理水平,有针对性地采取分类监管措施。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制度,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发布消费警示6次,严格防范和处置食品安全突发问题。

(三) 强化办案查处力度。一是根据“”举报线索主动出击打假。二是通过商品质量检测,打击质量不合格产品经营行为。今年上半年,我局共立案查办各类食品经营案42件,案值万元,罚没款万,有力地打击了违法经营行为,保护了合法经营,维护了正常的经营秩序。

2、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

  加强《食品安全法》(2009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培训力度。第一期已于6月1日上午在县党校举办,全县150户经营户参加了培训,加深了他们对《食品安全法》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食品生产经营户对食品经营的安全,并着手后几期培训的准备工作,使全县食品经营户全部得到培训;进一步切实履行进货查

  验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严厉打击经销假冒伪劣食品行为,切实规范食品市场秩序。以群众日常生活必需的食品和季节性、节日性食品以及城乡接合部、农村食品市场和取缔食品无照经营为重点,集中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着力解决重点区域和重点品种的突出问题,提升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投诉情况

  从开通以来我局共接受市局转派申诉举报26件,已作出处理的26件,其中立案2件,案值元,罚款2000元,没收“长虹金品”彩电14英寸20台,17英寸1台;“三角”牌电炒锅109台。本县局的投诉电话(0794-)及短信投诉平台共接受投诉31件,其中县局投诉电话26件,已处理26件;短信投诉平台5件,已处理5件,解决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万余元。

  上半年我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半年工作将继续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消费与发展”年主题的要求,按照市消保的全年工作计划,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开展“消费与发展”年主题运动。各地要根据省消协、市消保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开展“消费与发展”年主题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活动。

二、加大推行消费纠纷和解制度的力度。要充分发挥基层网络组织在处理投诉中的作用,特别是要加强经营者的维权责任意识,要把绝大多数的消费纠纷在基层得到解决。

三、继续推进投诉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信息系统的合理性,充分发挥投诉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二○○九年六月十二日

消保工作总结共2

  消保处工作总结

(2012年1月9日)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按照总局的要求和新一届局党委建设“四新”工商的思路,根据我市消费维权的实际情况,自加压力、挑战自我,继整治手机吃费后,又创造性的开展了一系列在社会上很有影响力,深受社会广泛赞誉的维权行动,极大的提振了工商部门的权威,改善了整个工商系统的社会形象。

  我们既抓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时间长、涉及消费者面积广、消费者维权难度大甚至根本无法维权、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如锦湖轮胎维权、美容行业强制消费等,也主动整治消费者零投诉,已经形成行业潜规则,不解决已经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的领域或者行业,适时开展专项维权战役,如餐饮行业消毒餐具收费、商场返券促销、储值促销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并摸索出一套“工商牵头、媒体助推、社会参与”的消费维权经验,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回顾2011年消保维权工作,可以概括为四大战役、十个专项整治行动、二十七个案件、709 批次商品检测、三万六千个投诉。

一、四大维权战役

1、叫停消毒餐具费。“”前夕,针对长期以来,消费零投诉、全市范围内广泛存在的餐饮业收取消毒餐具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开展了叫停餐具费的维权行动。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在全社会进行大讨论,顶住几乎来自消毒餐具生产全行业反复上访的压力,终于叫停了餐具收费。找回了政府的公信力,用实际行动在“”前夕,进行了一次消费教育。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报道一次,在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节目报道两次,人民日报做了长篇报道,新华社多次报道。中华工商时报、中国消费者报、所有主流网站、各地方政府门户网站,都连续报道。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各报刊都做了连续报道。总局网站也做了报道。

2、进行“锦湖”轮胎维权。“”晚会揭露“锦湖”轮胎事件后,立即联合新华社、中华工商时报、中国消费报、东北网、省市各主流媒体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轮胎维权战役。在锦湖轮胎维权实践中,摸索总结了“在第一时间保持信息公开,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搭建沟通平台,化解危机,缓和矛盾,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将消费者可能遭受的损害控制在最小程度,举一反

三、寻求根本解决问题的途径”等一系列应对突发涉众消费维权事件的经验。通过举行申诉现场,约谈“锦湖”哈尔滨总代理,连续发布禁售行政建议,连续公布问题轮胎批次和连续披露消费者申投诉案例,历时半个月,终于让“锦湖”方面做出积极反应。锦湖高层代表多次来到我局,对我局的整治行动表示理解和支持,共为我市消费者更换近5000条轮胎。依据轮胎经销企业经营规范,提出并实施“三年半花”的轮胎“三包”规定。加强轮胎经销行业的规范管理,指导基层建立了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轮胎维权工作被重庆晚报、新民晚报、解放日报等全国许多地方媒体转载、许多地方电视台转播。中华工商时报在报道中总结出了“政府牵头、媒体助推、社会参与”的哈尔滨维权模式。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3、开展了整治强制美容消费的战役。针对长期以来美容行业存在的强制消费、虚假宣传等违法问题,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整治战役。克服消费者不敢站出来维权、不愿站出来维权,连续两次对美容院进行检查都不得不报警110才安全撤出的层层困难,通过举行申诉现场会、曝光典型案例、公布立案查处信息、公开向社会征集违法证据、约谈涉嫌违法企业、召开业内人士座谈会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完成了美容行业强制消费的整治,违法企业公开向社会道歉,承诺无条件退款,主动整改。共为消费者退款850万,取缔无照经营美容院4家,立案查处一批涉嫌违法的美容机构。出台了加强美容行业监督管理,规范美容行业经营行为的文件,解决了长期以来美容行业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做了专题报道,中央省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报道一次,人民网写了纪实通讯,新华社连续发了5篇通稿。中华工商时报、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法制报等全国媒体做了详细报道。省市电视台、电台、报纸开辟专栏、专题连续报道。全国各地方电视台、报刊都做了转载。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轰动效应。再一次提升了整个工商部门的社会形象。

4、开展了“叫停商场返券促销、储值促销行动”。针对大型商场返券促销、储值促销中、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涉嫌强制消费、捆绑销售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维权战役。通过舆论宣传、社会动员,召开相关企业座谈会等一系列措施,顺利完成叫停工作。目前,全市范围内的大型商场已经实行“明折明扣”,“叫停”的成果已经显现,社会各界反响很好。新华社为此发了专电,新华社每日快讯做了报道,许多地方媒体都做了报道。省市所有媒体一直连续报道。省市电视台分别作了专题报道。使我们的形象和社会地位得到了再一次的提升,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见社会各界的赞誉,一些市民直接来电称赞我们的几场战役。

  四大维权战役,也是行政成本低、行政效果好、行政效能高的典型案例。每次维权战役,都投入很少的力量,主要与媒体紧密合作,通过媒体向社会讲明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如何做,什么时间开始做,并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各阶层广泛参与,整治的过程就是宣传法律法规、讲道理和揭露违法行为及其危害的过程,当把法律法规宣传透彻了,把道理讲清楚了,把违法行为及其危害充分披露并引起社会共鸣后,当我们的观点被全社会理解、接纳,并自觉按照我们提出的规范自觉调整经营行为时,整治工作就基本结束了。

二、查处27案件,收缴罚没款159万元。其中罚款10万以上的案件6起,5万以上的案件8起。

三、十个专项整治。根据新闻媒体曝光、消费者申诉举报热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信息和上级部署,先后开展了“家电下乡”市场、纸巾纸产品、电动自行车、建材、珠宝首饰、特殊劳动防护用品、爆米花桶、口岸进口商品、“海洋宝宝”问题玩具等十项执法检查,查扣劣质安全网110包,1100余片,劣质安全帽33箱,含有荧光剂的不合格爆米花桶只,“海洋宝宝”问题玩具100余袋。集中开展了汽车类消费维权行动,依托哈尔滨市工商联汽车商会成立了 “哈尔滨市汽车行业维权中心”,已成功处理了70起汽车消费投诉,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开展了银行业代理保险业务专项维权,解决了3起历史积案,自此,关于银行业代理保险的投诉已降至零投诉。为玉泉白酒、泸州老窖、郎酒、金门高粱酒、“中华”铅笔、恒昊玻璃、哥伦比亚服装、松桥石棉瓦等企业进行了打假维权,查扣假冒白酒503箱,假冒“中华”铅笔1105支,假冒“松桥”牌石棉瓦1537张,强化了对特殊商品质量的监管力度,保护了名优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组织开展了对我市流通领域节能灯、水嘴、童鞋、服装、纸巾纸、纸包装、办公家具、家用电器、电线电缆等商品进行了质量监测,抽检样品709个批次,并向社会通报了监测结果,并对销售不合产品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有效地强化了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管,促进了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

五、处理投诉 万件,指挥中心共受理消费者咨询、申诉、举件,在受理消费者申投诉中,注重现场答复、现场解决问题并坚持事后回访,为消费者挽回直接损失600余万元。

  2012年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展一次回头看活动,巩固整治成果。对2010年以来开展的各专项整治行动以及近年来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检测中不合格商品下架情况进行一次集中检查,通过新闻媒体在全社会对整治成果进行检验。重点看手机吃费现象是否杜绝,轮胎三包是否落实,餐具收费是否停止,强制美容是否存在,返券促销是否继续,不合格商品是否下架,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坚决严肃查处。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倡导诚信经营,促进行业自律。

二是要加快行政执法体系“四个平台”建设。着力完善工作机制,扩大网络覆盖面,把“一会两站”和网络向社区、农村、商场、超市、市场、企业、景区延伸,方便消费者就近咨询申诉,努力推动城乡消费维权服务均等化。加强受理信息的数据分析和利用,提升监管执法的针对性、超前性和维权服务的有效性。

三是全面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根据消费者申诉举报热点难点,突出重点商品,强化商品质量监管,建立大要案件督办协调机制,集中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加快探索建立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信息化网络监管体系和电子化管理系统,努力提升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现代化水平。

四是加大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力度。针对服务领域消费纠纷的特点,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行为,规范服务合同格式条款,开展整治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专项行动。针对供水、供电、供暖、供气、通信服务、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金融服务、中介服务、房地产交易、装饰装修、物业管理、汽车销售及维修、旅游、运输、餐饮、美容美发、健身以及大型商场和超市等消费者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行业中的合同格式条款,整治经营者利用合同格式条款免除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的责任、排除消费者的权利三类违法行为。突出对“家电下乡”商品维修服务行为的规范,确保“家电下乡”优惠政策的顺利实施。 五是深入开展消费教育和引导工作。围绕新型消费领域和消费者诉求热点,不断创新消费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通过与各报刊开辟专栏、与电视台开设专题和各项工作的连续跟踪报道,深入进行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

消保工作总结共3

  工商局消保工作总结 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市局要求,认真履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不断加大对我县流通环节食品监管力度,在全局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县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食品监管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食品监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食品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县没有出现一起食品安全事故,较好的完成了食品监管工作任务,有力的维护了我县食品安全。

一、加强对食品流通环节的专项治理,认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流通环节食品违法行为。 近年来随着食品案件多次发生,我局本着打防结合的方针,多次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截至目前,今年我局先后开展了肉制品、乳制品、瘦肉精、“邻苯二甲酸脂类”食品添加剂、地沟油等专项治理活动,维护了食品市场秩序,净化了食品市场环境,保障了食品市场安全。

(一)深入开展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执法检查行动,严厉打击流通环节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今年,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深入开展严厉打击流通环节违法添加和滥用“瘦肉精”、“邻苯二甲酸脂类” 等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执法行动。在专项检查中,我们逐户落实,认真检查,不留死角,对重点食品、重点区域和重点食品经

消保工作总结共4

  2016年上半年消保工作总结

  2016年上半年,我股对消保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推进我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纪念活动有声有色。

“”期间,我分局要求各所积极广泛发动凤祥林酒店、十同里超市等7家酒店、宾馆、商场,广告发布企业等相关服务行业,利用店内店外LED荧屏统一于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当天集中宣传新《消法》等相关消费维权法律、法规知识,不断创新宣传《消法》知识新方式。

“315”期间,我分局派出经检大队2人,执法股1人,共3人,着工商制服,参加青年广场主会场现场活动。分局另外安排20人,着便服参加青年广场主会场活动。安排5名个体户3月15日早上9:20到市局指挥中心现场观摩。安排个体户(群众)25人,参加广场主会场活动。分局申诉举报中心及基层工商所要求安排人员值班备勤,以保证及时接收并快速处理各类投诉举报。一是分局方案要求中心于3月14日、3月15日要保持人工值班,基层工商所要组织执法力量随时待命。二是做好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晚会现场热线转办的消费者投诉举报案件处理工作。我分局要求各值班人员要按要求坚守岗位,及时依法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遇到重特大消费纠纷案件要及时汇报处理结果。

二、开展农村市场整治,及时调查其他涉嫌不合格的假冒伪劣商品。我分局经检大队根据群众举报,对志PN村手机举报的腻子粉厂生产假冒其它品牌的腻子粉进行实地调查。经检查没有发现有举报人所提及的假冒品牌的腻子粉,经营者向工商执法人员提供了明星得利建材涂料厂和万图宝涂料厂提供的生产授权书。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严格按照市局消保科工作安排,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继续深入开展商品质量检测活动。积极调解消费纠纷,切实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开展好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工作,抓好日常工作落实。

消保工作总结共4篇 年度消保总结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消保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