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以下是热心网友“qianyouboguangua”收集的农村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以供借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已成为大势所趋,这也催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人群。这些学生是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依靠其他亲属或监护人的照顾。为了为这些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我校大力支持各级领导的呼吁,根据实际情况,在卞家泉社区及南仓峪村开启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现就工作总结如下。
一、核实情况,设置工作规划
卞家泉小区位于钢城区开发区,人口超过1300人,而南仓峪村乃是艾山街道最南端的村庄,这俩村的播种面积比较少。因此,只靠农业生存的村民生活困苦显而易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很多农户走出家门打工或经商,部分成功者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并居住,导致大量生源外流。然而,仍有一些农户在外打工收入微薄,无法支付巨额的外地借读费用,只能把儿女留在家乡,由长辈或其它家属照顾。目前我校有185名学生,其中12名是“留守儿童”,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嘱咐,只能在隔辈或亲戚的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此外,贫困山区的留守人员大多数都是老、弱、病、残和文盲或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国家的希望
“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和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应对这一现况,我校根据对留守儿童难题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找到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订有效措施,促进“关爱工程”的实施,以建设健康、开心、公平、和谐的成长环境为理念,不断提升未成年人的综合能力。学校充分展现了在“关爱工程”中的主导作用。
三、关键工作方案
1. 不断完善领导承担制度:
学校建立了关爱工程领导组,制定了具体计划,实行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思想境界的主阵地。
2.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每班推荐1-2名留守儿童与在职教师结对,老师定期与留守儿童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开展走访,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帮助其健康成长,并制定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发展日记,以弥补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
3. 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不但借助学校的能量,还邀请村干部、服务处、开发区有关政府人员和退休教师参加“关爱行动”,共同承担“代理父母”的角色,与孩子们一起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4. 创建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学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详细调研,建立了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增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关联,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关爱网络。
5. 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让留守儿童享有与其他孩子一样的成长环境,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中午和课后,组织丰富的文娱活动,如阅读、学习辅导、体育活动等。
6. 按时分配免费体检:
为了保证留守儿童健康,我校定期为他们分配免费体检,了解他们的骨骼发育和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医治疾患,清除患病失学或因病致贫的隐患。
7. 不断完善查验考核制度:
学校将对师生结对问题进行过程跟踪和结果考评,研究科学的考核评估方式,提高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实效性,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考评,做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8.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沟通,改进对贫苦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创建关爱经验交流制度,按时召开研讨会和交流会,不断探索新方法和新措施,提高留守儿童的教学治理水平。
四、成绩与困难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了改善,学业成绩也有所提高,礼仪和自立能力提高。老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令人敬佩。
大家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工作尽管刚刚起步,但在诸多人关心和支持下,大家决心持续探索和研究这一工作,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奉献新的力量。然而,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在学校的实施环节中仍面临许多挑战,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关爱工程”的推进和品质。此外,欠缺心理教育的专业人士也是牵制“关爱工程”的一大障碍,因此,急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态教育培训或指导。
总之,留守儿童亟需全社会的一同关心与支持。学校更应从对学生和社会负责的高度考虑,用心处理留守学生的问题,培育出达标的接班人。这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积极推进推动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给予他们公平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毅单独的性格,以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
农村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