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三年级日记 篇1
在我的印象中,春节期间最热闹的就是放烟花爆竹的。每当夜幕降临,烟花就有了美丽的衬托。一朵朵小小的礼花如春笋般涌上夜空,在激动人心的炸裂声和轰鸣声中,整个城市的上空都被烟火照亮了,染红了。一团团盛大的烟花,像一柄柄巨大的花伞在夜空开放;像一簇簇耀眼的灯盏在夜空闪亮;像一丛丛盛开的花朵在夜空飘散。焰火在夜空中一串一串地盛开,最后像无数拖着长长尾巴的流星,依依不舍地从夜空中划过。
而如今,因为空气污染的问题,烟花爆竹被禁止燃放了。
不过,春节还是热闹的,我们会煲个鸡汤奖励劳累一年的自己,炒几个好菜犒劳辛勤一年的自己,烧两只鹅祭祖拜神,祈求来年一帆风顺。除夕夜,我们一家人会围在饭桌前热热闹闹,其乐融融。大人们正笑嘻嘻地谈论着陈年旧事,在新的一年定新的目标。小孩们正跑来跑去,你追我赶,欢声笑语。当然在饭桌上大人们也非常高兴地发红包,同时也会给我们送上新年新祝福,我们也会献上自己诚挚的祝福。
这些祝福,这些习俗,我们至今仍保留着。
科技时代的到来,也给我们的庆祝新年的方式增添了几分新颖。如今的我们可以通过网络选购年货、可以通过视频拜年、也可以通过红包送祝福。多种多样的网络拜年方式使远在天边的人变得近在咫尺,你可以看到他的样子,可以听到他的声音,可以通过网络传达彼此的思念和问候。
记得年前,我的小姑准备从外地赶回来与我们团聚,但临近过年,却再次传来了部分地区严峻的疫情形势,为了不添麻烦,小姑决定留守原地过年,不回家与我们团聚。远在异乡的她用视频与我们拜年,用红包给我们送祝福。
即使远在他乡,我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感受彼此的思念与祝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庆祝春节的方式虽然发生了一些改变,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从未改变。
过春节三年级日记 篇2
春节,想必大家都知道那是一个喜气腾腾的节日。一到春节,到处都张灯结彩。
春节一般从腊月初旬开始,腊八的时候家里还要熬腊八粥,就是用大米、绿豆、红豆和各种各样的干果,、熬制成的。腊八的时候还要泡腊八蒜,然后封起来,等过年吃饺子时再拿出来。到了那时,蒜有了漂亮的青绿色,也有了一点辣味儿,真是两全其美呀。
腊月二十三,也就是过小年了。天才刚黑,鞭炮声就从四面八方传来,真热闹。这时,我们也要把准备好的糖都拿出来,感觉心里美滋滋的。
过了二十三,家里也就更忙了。爸爸妈妈都赶忙着把肉、鱼、鸡、菜什么的都准备好,因为店铺从正月初一到初五都是一直关着门的。
除夕就热闹多了。一大早就闻到了十足的菜香,原来是妈妈正在做年菜呀!这一天还要贴门联,我站着凳子,高高兴兴地贴上了喜庆的门联,虽然有点歪歪扭扭的,不过还算整齐,我自己还挺满意。除夕的时候还要守岁,守岁的意思就是熬夜,一直要等到12点的时候。本来我还自信满满地说一定要通宵,结果不到十点多就睡着了。
正月初一,爸爸在拜年啦,我在家帮妈妈接待客人。妈妈还做了好多好吃的,好香呀,看得我口水直流。刚想拿起筷子吃时,却被妈妈给打住了,唉,真的好想吃那一盘盘的菜呀。
没有多少天,正月十五就来了,要包饺子。我呢,也来帮忙,帮妈妈擀饺子皮,擀着擀着就不想弄了。不过,妈妈想了一个好玩儿的办法,比赛我擀得快,还是她包得快。这可就有意思了,这样,一下午就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度过了。
正月十七,我们也都开学了。虽然春节已经过去,但我还一直回想着,每次想到过年时的情景,我都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过春节三年级日记 篇3
年x月x日星期x天气x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还有一个我最喜欢的春节,从我记事起到现在我们都是伴随着这些年年依旧的传统节日和亲人们一起度过一年又一年的节日。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凝聚着浓浓的血脉亲情,在这节日中我对春节是情有独钟。
每年的春节,家家户户门前都换上新的对联,挂上大红灯笼亲朋好友都大老远的跑回到自己的家里,为的,就是吃上一年才有一次的团圆饭。
饭桌上大人们讲述这一年所有的经历,而我们这些孩子则毫无忌讳的大吃大喝。我最喜欢是在除夕夜吃完饭分好睡,拿到压岁钱后,我们一家人一起坐在火炉边上烤火吃瓜子,刨花生,大家有说有笑,很温馨。
奶奶到九点便开始做汤圆了,我看他忙不过来,便帮着奶奶一起做。
爷爷和爸爸就去邻居家串门儿,大约十二点他们就回来,拿出烟花放在道地中央,然后开始放烟花,随着“轰轰”声响。天空中绽开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好看极了。
随着这一阵阵声响,20过去了,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20,美丽的传统节日文化,我最喜欢的春节。
过春节三年级日记 篇4
每到过年,放眼望去,大街小巷,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在马路上最耀眼的就是一盏盏红彤彤的灯笼,而不是车水马龙的车,看见的车屈指可数,因为人们都到公园、庙会等地方去玩了。
我在老家过年的,潮汕的习俗有很多,所以过得分外热闹。除夕前大人们便忙碌张罗办各式年货了;添置新家具;购买年画、对联。尤其要买柑橘、青橄榄等水果象征着吉祥如意。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赶回家团聚。也要祭拜祖先,大人跪拜完,就到小孩跪拜,一家都祈祷着。到下午就要开始沐浴更衣,之后,就可以吃上团圆饭了。饭后大人们就会给小孩子们红包,小孩子们拿上红包也不忘说一句“恭喜发财”。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正月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秧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来拜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人们都放下手上的工作,出来凑热闹、看表演。一年只有一次,表演非常精彩,很多人都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地看着。晚上,还有很多文乐活动。可以看到潮剧、山歌剧、做皮影外,还有电影、猜谜……这些地方都人山人海,热闹极了。挤都挤不进去,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们一家就其乐融融地在家看春晚,聊聊天,喝上一口茶。小孩子们就在门外放鞭炮,“嘭”的一声,在天空中炸开了花,接着小火球就一个个蹿上天了,它们在夜空中尽情开放,绚丽多彩、五彩缤纷。真是美丽极了呀!中国的年真美啊!
今年的春节过得热闹、喜庆、祥和。渐渐进入尾声,真是令人念念不舍啊,祈望着明年的春节赶快到来。
过春节三年级日记 篇5
有人喜欢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有人喜欢粽香四溢的端午节,还有人喜欢登高望远的重阳节,而我呢?我最喜欢热热闹闹的春节。
新年还没到,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着春联,它们犹如一个个士兵,又好似一位位守护神,穿着红艳艳的衣服,正守护着千家万户。福字贴在大门中央,火红火红的很是耀眼。一个个红彤彤的大灯笼,高高地悬挂在屋檐下,像两个大大的太阳,让家里变得喜气洋洋。道路两旁的树上挂满了一串串五光十色的灯笼,它们大小不一,晚上,它们就会亮起来,把北京城装点得美丽极了。
春节要吃饺子,最好玩儿的还要数包饺子,一家人围在桌子边坐下,把面先搓成一个长条,用刀切成偏正方形的小块,这方块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接着把小块揉圆,用擀面杖把它擀成圆形面片,把面片放在掌心里用筷子夹一些肉馅儿,放在中间,把面片对折,再把边捏紧,一个白白胖胖的饺子就做好了!把饺子围圈放在竹板上,它们就像一朵白莲花。
一群饺子像一个个元宝,又像一个个挺着大肚子的娃娃,它们跳进“游泳池”里,游起泳来。爸爸拿着勺子见哪个元宝先漂起来,就拉哪个上岸。“吃饺子啦!”我赶忙叫家人吃饺子,一个个白白的大饺子放在五颜六色的盘子里,真叫人垂涎欲滴,我们马上咬上一口,饺子的香气在口中蔓延开来,感觉暖暖的,好吃极了。
晚上,烟花像星星一样在夜空中闪耀,看那红黄相间的烟花还未落下,一朵紫色的烟花又在夜空中绽开,它们好似一朵朵生长在夜空中的奇花,点缀着这美丽的夜空。
我望着夜空,享受着春节的美好时刻。朋友们呀,你们喜欢什么节日呢?
过春节三年级日记 篇6
大年三十那天,我家的团圆饭可丰盛了。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爸爸和奶奶在厨房在做团圆饭,团圆饭的香味可真香,我在客厅都闻到香味了!等爸爸一道道菜端到餐桌上时,我迫不及待的抓了一块肉放进我的嘴里,啊!真好吃,我真想在吃一块,可是我不能吃了,因为人还没来齐,我不能先吃。等到开始吃饭的时候我来到餐桌前,哇!整个餐桌上净是花花绿绿的菜:有混的`、有素的,有地上跑的,有水里游的,就是没有天上飞的,因为不让打鸟的缘故吧!我们开始吃了,爸爸给我倒上饮料,我们碰完杯就开始说祝福语了,爷爷奶奶寿比南山;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祝姑姑月越来越漂亮… …我大年三十那天吃了许多饭,因为爸爸和奶奶做的团圆饭太好吃了,我们说说笑笑谈到了自己小时的故事、工作的事、股市的事… …
我盼望着下一个春节,因为他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过春节三年级日记 篇7
吃了年夜饭,我们全家人早早地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
八点整,晚会开始了。只见一群可爱的兔宝宝,蹦蹦跳跳得涌了出来,告诉人们兔年快要到了。精彩的`节目一个接着一个,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魔术《年年有鱼》。只见魔术师手捧一缸金鱼说:“这是我家的宝贝。”说完把金鱼倒到一个大鱼缸中,再向鱼儿鞠了一恭。然后,指挥着鱼儿开始表演。鱼儿一会儿排成一队向前游,一会儿分成黑的和红的各一排往回游,一会儿两队交叉着游,一会儿排成一列绕着鱼缸游。
最后主持人想试一下,鱼儿根本不听她的指挥。然后,魔术师和鱼儿说了一些话,鱼儿就听主持人指挥了。这个魔术真神奇。
春节联欢晚会的节丰富多彩,真好看!
过春节三年级日记 篇8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分外隆重的节日——除夕。
仿佛还未来得及观看每次叶去雪落,新年的晨光就已悄然映上窗。轻唤你用红灯桃符为它装点,用醇酒佳舟它迎邀,更唤你就此都下一年的疲倦静数一年的温存感动,踏进风雪后的又个着日。
除夕,是一个外面天寒地冻枝叶凋零的.早晨,而屋内闪烁跳动着火苗,炉火正热气氤气。握内摆着=张红桌尽桌上铺展着红色的方纸,犹存着厚重的油墨香气。一只狼毫在上面舞动着:“若惊鸣,婉若游龙”,仿佛可以批成仙,等回到神来,二个方正遒劲的“福”字早已成形,一气呵成,文不加点。
这就是中国年,藏着五千年来的文化精髓,有着浓厚的中国味。除夕是充满香味的厨房,一开门,锅里的蒸气从门里汹涌地扑出来紧接着,竹圆滚滚的肉处扑通用通地跳入锅里,与锅中的热油来了个亲密拥抱。发龄人激动的吱吱声。不一会儿,西者发生奇奶的化学反应外壳酥脆焦黄油亮,如火,如歌倔强铿锵,内则无地柔软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温柔似水,外刚内柔实则是父母双亲在沉默的背后那分无以言说的爱,只用默默付出谁多释着浓于水的亲情为它作注,譬如目送远去的光。之后,生旦净角丑依次出场,各种各样的丸子争先恐后地跳入锅中,而其中的炸鱼,则必须在最后亮相的如果戏园里梅兰芳的压轴戏。
如此,年味儿才浓郁。
过春节三年级日记 篇9
过年那一天,我们去超市买了许多零食,再去商店买了很多烟花来过节。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在餐桌旁吃香喷喷年夜饭,有肉、菜、虾,还有年糕,菜一样一样端上来,馋得我口水都流出来了,可惜我今天拔过牙,只能喝自己粥,看着别人吃年夜饭。
春晚开始了,我们纷纷拿出零食,边吃边看。春晚里有好听动人歌曲。有令人搞笑小品,还有神奇魔术,令我们哈哈大笑。
到了十一点五十分,舅舅,杜欣怡和我一起去楼下放烟花,我们先把烟花搬到一楼一次点两个。我们烟花射很高。惊天动地声音能传千里,别叔叔绝对不能和我们相比,他烟花射到半空掉下来一点才炸。舅舅开始点大的烟花了,那烟花声音更响,颜色也很多。
到了十二点,新年钟声打响了,到处都是烟花。有像花,像虫子,还有像星星,非常美。
到了第二天,我知道我十二岁了!我永远也忘不了今年春节。
过春节三年级日记(通用9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