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精选6篇】

时间:2024-01-07 21:38:16 综合范文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篇1

  中哈输油管道的建设是两国双赢的结果原因:

  对哈:

  ①哈萨克斯坦可以将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扩大石油出口渠道

  ③促进哈萨克斯坦沿线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④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对中:

  ①利于缓解石油紧张局面,中国将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陆路石油来源;

  ②中国可以减少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实现石油进口渠道的多元化。

  ③管道处于亚洲内陆,输油线路安全性好;

  ④就近可以节省运输费用。

  ⑤改善了能源消费结构。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篇2

  1.晨昏线的概念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2.晨昏线的判读

  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18时是昏线。

  3.晨昏线的特点

  (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时间管理,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5)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4.晨昏线的移动

  一般地,如果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晨昏线在如图1~3范围内移动。1、2、3分别表示冬至、春秋分、夏至日时晨昏线的位置。即3月21日与9月23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导致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摆动幅度,导致北半球昼最长,南半球夜最长;12月22日摆动幅度也,导致南半球昼最长,北半球夜最长。

  知识点总结

  1.提供能量:●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篇3

  1.天体:

  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

  2.天体系统

  概念:宇宙中的天体恒星、星云,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太阳:

  1.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太阳系%,在其吸引下其他天体绕太阳运动

  2.太阳辐射:

  能量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对地球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是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能量源泉

  3.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类型:①光球层: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②色球层:耀斑

  对地球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气候

  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据结构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于安全宇宙环境中,太阳光照稳定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有适宜的温度,使液态水能存在: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幅度变化小,利于生物生长发育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

  2.天体系统

  概念:宇宙中的天体恒星、星云,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太阳:

  1.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太阳系%,在其吸引下其他天体绕太阳运动

  2.太阳辐射:

  能量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对地球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是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能量源泉

  3.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类型:①光球层: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②色球层:耀斑

  对地球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气候

  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据结构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于安全宇宙环境中,太阳光照稳定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有适宜的温度,使液态水能存在: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幅度变化小,利于生物生长发育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篇4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篇5

  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体积质量适中,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促进海洋的形成

  2、太阳活动标志:黑子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3、自转地理意义:

  ①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②产生地方时差异;

  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④地球椭圆体的形成。

  4、公转地理意义:

  ①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③四季的交替;

  ④五带的.分布。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篇6

  1、选择题解题常用排除法,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高考题中这样的选项一般不多见,只有仔细分析,逐个排除。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对选项叙述的正确性判断是做好选择题的核心任务。

  2、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选项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要求。

  3、审图和资料,审题干和图的结合,找出解题的有效信息(包括显性和隐性信息)。

  4、在解连锁题时,往往第一题的解题最关键,若解答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后续问题。相反,若在解答后续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时,则需反思第一步的选择是否有误。

  5、准确定位,弄清是哪里。首先可利用经纬网准确定位,其次可以根据特殊的形状进行区域定位。

  6、描述分布,注重极值与递变。分布规律问题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7、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①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②地势起伏状况

③(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④(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8、答题时要注意反馈教材的相关信息,从而使答案尽可能简洁明了,切中要害。因此,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认真分析图中的组成要素,区分有用条件和迷惑条件。

  9、地理学科几乎大部分试题都与地图有关,这段时间考生要加强对地图的复习,要拿出地图册把它完整看一遍。不能只是手中有图,最终要达到心中有图,高考题当中以前曾经考过没有图的题,考生自己需要构建一个图。

  10、从目前的高考来看,检查选择题不是最佳方法,因为选择题的容量特别大,如果第二次检查会很匆忙,没有第一次答题的时候细致,所以容易把对答案改错。从这几年的命题方式来看,选择题都是由简单到复杂,建议考生最好按照顺序答,不要跳着答。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精选6篇】相关文章:

政治高考必背知识点5篇

高考地理提分的八种方法,高中地理学习方法优秀12篇

高三物理知识点难点总结归纳五享3篇 高三物理难点有哪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3篇

高考数学易错点知识点【汇编5篇】

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4篇

高一政治知识点归纳笔记(通用6篇)

高三物理知识点整理归纳(精彩5篇)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合集5篇】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精华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