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理顺体制机制落实岗位职责共3篇 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关系,供大家品鉴。
理顺体制机制落实岗位职责共1
附件1:
关于进一步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
和运行机制的若干措施
为加快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工业大发展、新突破,全面推进我市产业优化升级,现就进一步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如下措施:
一、深入推进开发区特区式封闭管理
(一)建立健全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开发区特区式封闭管理,通过授权或委托的方式赋予开发区管理机构行使市、县级管理权限,对开发建设管理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开发区管理机构受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直接对市委、市政府负责。
(二)充分授权派出机构行使管理权限。在开发区设立派出机构的市国土资源、规划、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通过职能部门内部权限调整,将市、县级管理权限充分委托派出机构,安排带有编序号的行政审批印章,行使市、县级审批与管理职权,确保审批事项在开发区内办结。对派出机构实行双重管理,主要领导的调整、任免须事先征求开发区的意见,对派出机构的考核要充分尊重开发区意见。
(三)充分委托行使管理权限。开发区开发建设所
涉及的建设、城市管理、房产、财政、安全生产、劳动人事、林业、项目管理、人口计生、农机等方面的相关市、县级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授权或委托开发区管委会,确保审批事项在开发区内办结。确需向上级转报的事项,市、县相关部门务必优先办理。
(四)明确委托行使管理权限的办法。开发区管委会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审批。委托行政机关将编有号码并盖好公章的审批文书交给管委会管理和填发;委托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没有格式化的审批文书,对管委会的审批决定不再进行审查,并且在收到管委会审批文书即日加盖公章并办结。行政审批专用章和审批文书的具体管理使用办法,由委托行政机关与管委会共同商定。市相关职能部门要对委托开发区的审批事项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并不定时进行抽检和监督。
(五)开发区要完善内部监管机制,根据授权或委托事项,主动加强与市直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用足用活用好相关政策,依法实施相关行政管理权限,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承担相应责任。
(六)由市政府办公厅协调相关部门,对授权或委托事项进行梳理和明确,并协调相关部门和各开发区签订协议。2013年8月1日授权或委托开发区实施到位。
二、建立开发区灵活的用人机制
(七)赋予机构管理权。开发区在机构编制部门下达的人员编制总额、领导职数和机构限额内,按照科学务实、精简高效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自主调整设置机构、使用编制,并报市编办备案。
(八)赋予主要领导提名权。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由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或市委、市政府任免。开发区主要领导可在本开发区人员范围内,向市委、市政府推荐提名领导班子成员及其他处级干部,由市委、市政府按干部管理权限任免。
(九)赋予自主招聘权。开发区根据工作需要,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事业单位(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市编办、市人社局等部门对招聘过程进行监督,并对编制使用、招聘条件、录用人员等情况进行核准。
(十)支持开发区自主引进人才。开发区根据工作需要,在符合相关政策和规定的前提下,可自主引进专业人才,不受地域、结构比例限制;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事业编制已满的,报市编办同意,可先进后出,所需编制通过自然减员方式解决。
(十一)建立严格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开发区要按照高标准、重实绩、合程序的要求,建立健全具有开发区特点的选人用人机制。在对开发区领导班子的日常管理和考核中,重点考察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选拔任用等情况。
三、全面推行开发区聘任(用)制
(十二)实行全员聘任(用)制。在开发区管理机构(党工委、管委会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不含街道、乡镇、学校、卫生院等,下同)中层及以下人员实行全员聘任(用)制,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市人社局等部门组织指导各开发区制定具体的聘任(用)制方案。
(十三)破除身份和级别界限聘任(用)。开发区管理机构中层及以下人员一律实行聘任(用)制,属于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明确个人身份和级别,存档保留后,不受个人身份、级别限制,参与竞聘。
(十四)加强对聘任(用)岗位的管理。开发区可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自主设置聘任(用)岗位。岗位聘任(用)要充分体现竞争择优的原则,可采取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方式进行。要加强对聘任(用)人员的日常考核,根据考核情况进行岗位调整,逐步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机制。
(十五)畅通人才成长渠道。符合条件的聘任(用)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逐级晋升;破格提拔的,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没有相应行政级别聘任到相当于处级岗位的人员连续满5年后,由开发区择优推荐,市委组织部可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的提交市委研究,确定干部身份及行政级别,但不得突破核定的编制数和领导职数。聘任到相当于科级岗位的,可按干部管理权
限参照执行。
(十六)加大人才交流力度。加强开发区与县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交流,聘任(用)人员交流时可以比照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进行。
四、改革开发区收入分配制度
(十七)全面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开发区薪酬分配制度,按照有利于促进绩效激励的原则,确定绩效工资标准和分配方式,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十八)岗位绩效工资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开发区岗位绩效工资总额按绩效分配系数计发,绩效分配系数以对开发区的考核结果为依据。开发区领导班子成员的岗位绩效工资由市政府研究确定,中层及以下人员的岗位绩效工资由开发区研究确定。
(十九)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各开发区要细化内部管理和考评奖惩办法,制定年度岗位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并组织实施。
五、严格开发区的考核奖惩
(二十)科学评价发展业绩。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开发区发展业绩考评,重点加强对开发区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以及新增纳税贡献企业数、新增成长性企业数、新增强优企业数等指标的考核。每年由市政府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并与开发区的奖惩相挂钩。
(二十一)把发展业绩作为干部管理使用的重要依据。对于开发区发展较快、业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对发展缓慢、业绩较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连续两年未完成工作任务、考核结果不合格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对相关领导干部进行职务调整。
本措施适用市管国家级开发区。县区管开发区(工业园区)也要加强管理,可参照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本措施自颁布之日起实行。
理顺体制机制落实岗位职责共2
当前的**工业正处于一个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坚定不移的推进“工业强县”战略,是**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构建中等城市等“十一五”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而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县的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特别是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缺陷,已成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和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个制约因素。近期我们就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问题,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一、工业园区发展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工业园区是**县最具区位地理优势的发展平台,也是**县承载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阵地。
(一)基本情况
**工业园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年6月至2003年3月,属新碧镇镇管工业小区,规划面积530亩;第二阶段为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提升为县级工业园区,成立新碧工业园区管委会,专门负责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规划面积包括新碧镇、新建镇、城北乡两镇一乡六个区块共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平方公里;第三阶段从2006年3月开始,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确名为浙江**工业园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到2005年底,**工业园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完成开发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平方公里。共有协议入园企业87家,开工87家,投产79家。工业总产值从2002年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亿元,年均增长,税收从2002年的960万元上升到2005年的4256万元,年均增长,初步形成了以五金机械、摩托配件(电子仪表)、建材制品、灯管等主导产业。2006年预计可实现工业总产值30亿元,实现税收6000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和41。
(二)存在问题
随着工业园区开发的不断推进,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凸现,尤其是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已对工业园区的发展形成束缚,影响到园区的正常开发、建设和管理。**工业园区现已开发范围内共有两个平行的行政主体,即工业园区管委会和新碧镇政府,在当前的体制下,存在管理“两张皮”和权责不清的现象。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是城镇建设职能不清。目前园区的规划几乎包括整个新碧镇范围,工业园区管委会理应承担所辖范围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但从行政角度讲,新碧镇的城镇建设主体是镇政府,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导致事实上的主体缺位,双方都难以承担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同时由于工业园区与乡镇的工作定位不同,相互缺乏有效衔接,规划上存在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工业园区范围内的乡村康庄工程建设与园区路网建设,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有可能造成重复建设等问题。
二是土地市场无法有效培育。以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人口等要素集聚,培育土地一级市场,再以商贸用地出让平衡园区的建设支出,是工业园区建设资金得以保障的关键。在目前的体制下,园区土地市场难以有效培育,同时为筹集城镇建设资金,新碧镇政府也希望通过商贸用地的拍卖以获得收入,部分行政村也以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出路为由,不断向上申报农贸市场等项目。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如何有效调控土地市场开发成为当务之急。
三是政策处理协调难度大。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园区管委会与乡镇党委、政府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两家单位职责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错位,工作侧重点的不同,各自的协调效果和配合程度都会影响两个单位的工作效率。
如何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推进园区的有效开发、建设和管理,促进全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经到了相当迫切的程度。
二、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及利弊分析
为有效解决当前园区开发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从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看,关键是如何建立一个事权集中、高度统一的园区管理体制,而这个新体制的核心,就是只能由一个机构对园区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事务进行统一管理,避免将同一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交叉和分开。从各地工业园区情况看,管理体制大体上有两种模式:一是园区从属于镇政府管理的**壶镇模式;二是镇政府从属于园区管理的绍兴袍江模式。从**县当前实际出发,在园区管理体制的设置上,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
第一种方案,园区归属镇党委、政府管理模式。就是回归到原来镇管园区的模式上来,由新碧镇党委、政府全面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园区管委会为隶属于镇政府管理的一个部门。
有利方面:可以明确一个行政主体,做到权责清晰、事权统一,减少管理“两张皮”的现象。不利方面:一是以一个镇来管理一个省级工业园区,职责将难以到位;二是新碧镇现有资金调控
制定计划 落实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落实靠制度(共5篇)
综治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制度
制饼机台岗位职责
机械员岗位职责制
理顺体制机制落实岗位职责共3
完善体制,理顺机制,加强管理
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模式
黄河电力测试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夏峰
一、公司概况 2004年1月1日,在原黄河水电公司龙羊峡、李家峡、公伯峡、检修公司等单位相关专业的基础上,组建了监测试验与大坝管理中心,成为黄河水电公司的专业分公司之一,专门从事水工建筑物安全管理及机电设备的技术监督等相关工作。经过一年的运行后,在原分公司和划归黄河水电公司的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三电厂相关专业和人员的基础上,于2005年1月成立了由黄河水电公司控股的黄河电力测试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测试公司),主要从事发电站的建设及测量;水工建筑物维修;电站十项技术监督;机电设备和水工建筑物的监测、试验、化验、培训、咨询、服务、分析;水下设备、设施检修、大坝管理、电力监测设备、仪器及试验设备的研发、生产等工作。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了董事会及监事会,经营层设有七名领导,公司由六个职能管理部门、四个生产部门和两个分公司组成,管理着分布在青海、甘肃和宁夏三省区七座已投入运行的水电站和在建设的格尔木燃气电站、拉西瓦水电站、大通河流域梯级电站(共五座)相关专业及相应的生产准备工作。现有员工577人,平均年龄36岁,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334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人员92名。党政工团等各级组织机构都已建立,而且运作正常。
公司坚持“专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改革目标,根据集团公司、黄河水电公司和董事会的整体部署,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各项工作不断加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形成了明晰的决策层和执行层。公司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夯实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展内外部市场,加强经营管理,深化企业改革,努力提高效益,同时,也积极推进党的建设和群团工作,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效,优秀的企业文化逐渐形成。公司呈现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经营管理顺畅有序、职工面貌蓬勃向 1 上、队伍稳定、企业发展前景广阔的良好局面。
公司成立两年多来,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安全理念,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层层分解安全生产目标,安全基础不断加强,优良的安全文化氛围逐步形成。全体干部员工团结一致,克服了改革过渡期安全矛盾突出、新电站和新机组不断投产带来的工作量大幅增加和专业技术人员紧缺、设施设备陈旧老化等困难,全力进行了龙羊峡等电站高水位加密观测工作,为专家的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技术信息,为大坝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积极配合完成了各电站的防汛与水工建筑物安全管理,并按时对龙羊峡、李家峡和青铜峡三座大坝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各电站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事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大事万无一失。不断发挥公司的专业技术优势,对各电站机电设备进行技术监督,及时发现和消除了一批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将各种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全面提高了设备健康水平,为黄河水电公司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了努力。目前,格尔木、拉西瓦等电站的生产准备工作有序进行,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稳步推进。
在“增收节支年”、“质量效益年”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规范经营和财务工作,完善经营责任制考核和指标体系,定期召开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公司立足经营管理的实际,实施精细化管理,努力降低成本,减少各项费用支出,提高经济效益。结合黄河水电公司开展“寻找差距、转变观念、持续改进、追求卓越”大讨论活动,使全体员工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加强,积极寻求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的愿望更加迫切。公司在稳定现有黄河水电公司所属各电站相关业务的同时,不断寻求市场开拓的机遇,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目前已承揽外营工程9项,并取得了一定的效益。
今年,公司已全面实施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工作的推行,标志着公司的三项制度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对员工的激励机制已初步建立,为进一步推进分配制度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准备对绩效考核的开展情况及实际效果进行一次专项评估,经不断完善,逐步建立长效机制。同时,将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大人才培
2 养和引进力度,积极向黄河水电公司不断新增的电源点派驻满足生产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储备和培养人才,也为实现企业价值和员工价值提供舞台和空间。
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同时,公司不断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已发布规章制度135部,执行力度也在不断加强,管理顺畅、职责清晰、执行有力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企业中长期战略规划已基本形成,并在年内开始实施。公司已取得了乙级测绘资格证书、承装(修)试电力设施Ⅰ级许可证和水工大坝工程专业承包暂三级资质,并在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提高资质等级,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开拓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的各项管理工作得到规范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也在积极努力之中。
两年多来,公司全体干部员工不断发扬光大改革前各单位长期形成的优秀企业文化,扎实工作,积极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公司荣获2005年度黄河水电公司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今年,又被西宁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公司的各项工作正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
(二)公司目前存在的差距与困难
1、部分员工的思想观念转变较慢,对专业化管理理解的不深不透,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2、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优化人力资源的空间很小,人力资源不足;
3、核定的管理费用指标较低,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
4、大坝中心和测试公司的职能作用界定不清,影响了大坝中心和测试公司工作的开展;
5、企业的执行力不强;
6、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比较模糊,员工在思想动态、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和波动;
7、粗放式管理的思想和作法仍然存在,精细化管理不到位;
8、员工对改革成果的期望表达越来越迫切、越来越直接;
9、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3 严格按照集团公司、黄河水电公司年中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根据公司年度工作思路,以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大力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继续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努力开拓市场,做精专业、做强企业,努力把优势转化为效益。
(一)以大讨论活动为契机,以思想观念的转变推进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的转变,牢牢把握住黄河水电公司大发展的机遇,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保安全、促效益
1、树立为业主提供精细化服务的意识,加强与业主的沟通,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公司整体的服务意识、服务本领和服务质量。
2、通过精细化的安全管理,找出公司目前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增强每位员工的安全意识,以“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安全理念,构建符合公司自身实际的安全文化。
3、针对跨地区管理的实际,优化管理流程,保证工作程序规范流畅、检查反馈及时、信息畅通有效;找出涉及专业化管理、技术力量、执行力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制定整改措施,优化和规范管理流程;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效应,进一步增强可操作性,并逐步建立长效机制;树立节约意识、成本意识,并贯穿于一切工作的始终,合理调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精细成本管理,提高效益。
4、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提高经济活动分析能力。探索建立生产经营承包核算体系,建立健全奖励考核机制,分解落实各种指标,实现公司调控与分公司及生产部门的责、权、利相结合。抓住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最大可能地扩大经营成果。
(三)完善体制,理顺机制,加强管理
1、进一步理清“大坝中心”与“测试公司”的职责分工,明确服务职责与管理职能。进一步完善大坝安全管理与技术监督机制,保证监督到位、管理到位。加强同有关科研院所、同行专家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努力培养技术精湛、装备精良的专业化队伍。
2、建立符合公司实际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规划设计好员工的职业生涯,为员工个人价值的发挥提供平台和机会,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培养自学的习惯,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储备力量。
3、进一步提高广大员工对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意识,真正地转变观念,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的要求上来,挖掘广大员工的潜能,解决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使计划管理、内部成本控制、概预算管理等经营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面提升企业的获利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结合公司实际,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模式
1、立足黄河水电公司内部市场,在做精做强专业上下功夫,加强内部协作与沟通,树立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切实稳固主营业务。
2、树立超前意识,努力争取生产工程项目和在建设项目,并成立专门的相关机构,努力开拓外部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和完善市场开发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开拓市场的积极性。
3、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为手段,提高公司的生产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开展试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的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提高专业资质等级,努力扩大公司的经营范围,实现规定工种持证上岗,以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4、利用现有资源,加强专业人员的沟通融合,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共建和谐企业
在原各电站形成的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实际特点,不断塑造、锤炼、培育、宣传先进的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企业风气和企业价值理念,达到用文化管人,培养优良的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不断营造和谐氛围,使测试公司成为员工快乐工作、快乐成长的大舞台,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认同感,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共建和谐企业。
理顺体制机制落实岗位职责共3篇 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关系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理顺体制机制落实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