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下面是会员“gfs91959”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作文,供大家阅读。
清明时节,雨水纷纷,路上行人情绪沉重,这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落在农历四月的第四天。
清明之际,成人会携带纸钱,偕同兄弟姐妹,一同前往祭奠先祖。
为何清明要祭祀呢?简言之,清明不仅是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紧随其后的“寒食节”源自春秋,纪念介子推对晋文公的忠心与高洁,其事迹令人缅怀。寒食节原本需禁火寒食,次日清明则上坟烧纸、修缮墓地,寄托对逝者的哀思,久之,两节渐趋合并。
古时清明,除扫墓,还有放风筝的习俗,部分风筝装有竹笛,风吹过宛如筝音,风筝也因此得名。此外,诸如戴柳、射柳、荡秋千等活动也曾盛行,尤其在辽代,全民共庆,踏青风气盛行。
今日,我随家人扫墓,带上酒食果品、纸钱至墓地,献祭品,焚纸钱,添新土于坟头,并插上嫩绿柳枝,恭敬行礼。家中亦设宴款待亲友。
一些地区会在清明制作青团,用青艾和糯米混合制成,作为寒食的一种延续。
身为青少年,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华传统,更要亲身参与、实践并传承这些文化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相关文章:
★ 中国英语作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