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复习3篇(三年级第四单元复习)

时间:2022-10-08 11:06:41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第四单元复习3篇(三年级第四单元复习),供大家赏析。

第四单元复习3篇(三年级第四单元复习)

第四单元复习1

  五年级上册语文四单元复习教案

  一.单元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二.教学过程:

(一)师: 温故而知心也。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旧梦。

(出示复习目标。)生:

  读3点目标。

  师 :本单元课文的题目是什么?

  生: 13课《钓鱼的启示 》

  14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5课《落花生》

  16课《珍珠鸟》

  师: 同学们的记忆力真不错。请问,这四篇课文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 : 生活中的启示。

(二)1.师:

  那就让我们奔向广场,去找回启示。

  师:

  快速翻到62页,边找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边跟老师读:星罗棋布 大喜过望

  垂头丧气 心灵手巧 源源不断 与众不同 络绎不绝

  师: 请关上书,你们能将这些词语领会家吗? 生 :(在作业本上填写。)师 :(课件出示)生(对照检查)。

  师: 让我们来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抽生回答)生:(齐读)

  师: 你是如何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抽生回答)生:(齐读)。

  2.师 : 哟,广场上卖花生的不少,我们就去品尝《落花生》吧。师: 谁写的《落花生》? 生 : 许地山

  师: 对,那就请翻到67页资料袋,齐读

  师: 能听写66页带生字的词语吗?(老师念,学生写,再交换批改)师: 请男生读第十段并对比填空。(位置 外表 印象)

  3.师 :花生尝得差不多了,我们来欣赏《珍珠鸟》 生:(开火车读70页带二类生字的词语)师: 知道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生 :(填空。读)

  师(抽生读课文最后两段 抽生填空)

  4.师 : 同学们表现真不错,老师领大家去钓诱人的鱼儿。请翻到61页。齐读生字词。再听写

(诱饵 鱼鳃 告诫 沮丧)生 :(写在作业本上,互相批改)师 : 本课的主要内容(抽生填空,学生齐读)师 : 我们一起来熟悉三句话。出示PPT(1).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可以体会到两层意思:第一,(); 第二,()。

(2).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问题: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3).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理解:这句话中的“是与非”是指(),“实践”是说人们去(),我认为“实践起来却很难”是因为()师:

  再来看看“我”的心情如何?

  生:

(填空

  得意

  急切

  乞求 依依不舍)

(三)师:

  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真棒。愿意完成一点作业吗?请背诵日积月累。世上无难事…… 生:(齐背诵日积月累)

(根据意思,选择性地填在作业本上)。

第四单元复习2

  一、第四单元复习要点 1.背诵15课感受最深的部分。

  2.背诵“日积月累”中关于“环保”的句子。

  二、1.《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文章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2.《鹿和狼的故事》课文以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阐明了自然界里的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这一客观规律。

  3.《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文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4.《青山不老》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 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第四单元复习3

(总第课时)

  复习内容:九(上)第四单元

  复习目标:

  1、快速概括文章中心论点

  2、体会论据的作用并可根据需要恰当补充论据

  复习重点:快速概括文章中心论点

  复习难点:体会论据的作用并可根据需要恰当补充论据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归纳-应用

  复习时间:1课时

  复习过程:

  一、导入: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说实话,大家怕不怕?假如取消了中考,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如果付诸于书面形式,你们刚才的发言就是一篇议论文,你所提到的“好或者不好”就是论点或者观点;而解释的原因就是论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温习第四单元有看看能不能得到一点新知?

  那么我们这节课就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例来总结一下如何快速概括文章中心论点?如何辨识不同类型的论据以及如何分析其作用?

  二、出示复习目标:

  三、复习步骤:

(一)、生整理字词、文学常识

(二)、快速概括文章中心论点

  1、这三篇课文的中心论点分别是什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尽量用课文中语句回答。(组内同学合作会快一点!)

  思考:有什么快捷方法或者小窍门帮助我们迅速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呢?

【提示】:仔细揣摩一下你找到的语句,看看他们的位置、语言组织有没有共同点? 三看: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特别是第一段的开头和结尾)、三看中间总结过渡性的句子(往往有语言标志:“我认为”、“由此可见”、“总而言之”、“因此”、“不难看出”、“足以证明”)

——————————————————————————————

  2、巩固练习:比一比谁找的快?

  选文论述的观点是—————————

  三、体会论据的作用并可根据需要恰当补充论据

  1、区分论据:论据有两种基本形式——和——。

  区分他们难度不大:事实论据往往包括事例和数据;道理论据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实践检验的真理、定理。

  警惕:文章中引用的句子并不都是道理论据:包含在某一事例之中的,是事实论据的一个组成部分!

  3、体会论据的作用。

(过渡:那么根据什么来判断它们是否是论据呢?——我们应根据引文是否起证明文章论点的作用来判断它是否是论据。

  下面我们就以课文中几个句子为例,具体体会一下使用论据的作用。)

(1)齐读“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

  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这方面的典范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干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

  思考:列举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例子,目的是什么?(2分)

(一生说其作用,其他学生按考试时的分数标准给他打分并说明打分理由。)

(2)共同总结得分要点:一定要结合原文具体内容,点出其最主要的作用:有说服力!而且语言组织一定要完善:“使用()这种()论据准确、有说服力地证明了()的观点”(师说完一生板书)

(3)学生自问互问下面个句子所用的论据的作用

(4)巩固练习:速读《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的第③④段

(体会论据作用并补充论据)

  5、补充:提问方法“万变”但不离“其宗”如:给划线句做批注

  四、延伸总结

  1、回归刚才《假如取消中考》的话题,你能用一个事例或者一句名言来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吗?

  2、学生畅谈收获;

  五、总结:看来温故还真能知新!那么现在可以为师了吗?其实你们能总结出这么好的学习方法和规律,已经是一名了不起的老师了!希望大家以后学习的时候保持这种常思考常总结的好方法,继续总结议论文其他方面的知识,久而久之学习就可以无师自通了,中考这只拦路虎也就成了一只”纸老虎”而已!

第四单元复习3篇(三年级第四单元复习)相关文章: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3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3篇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